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锅炉温度场与高温腐蚀气氛场同步在线检测装置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建荣 程银雪 +6 位作者 李龙 郭古青 田亚莉 孙小聪 周月婷 李传亮 邱选兵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燃煤锅炉主燃区燃烧场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对于智慧电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水冷壁近壁面高温腐蚀H_(2)S和CO气体浓度的实时在线监测尤为重要。为实现燃煤锅炉主燃区温度场和高温腐蚀气氛场的同步测量,基于红外热成像原理,采用... 燃煤锅炉主燃区燃烧场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对于智慧电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水冷壁近壁面高温腐蚀H_(2)S和CO气体浓度的实时在线监测尤为重要。为实现燃煤锅炉主燃区温度场和高温腐蚀气氛场的同步测量,基于红外热成像原理,采用Optris-PI1M小型红外热成像仪,基于LabVIEW温度实时采集应用软件,在炉膛的观察口对主燃区温度场进行连续监测。以低成本1.5μm附近的通信波段激光器作为测量高温腐蚀气体H_(2)S和CO的激光光源,并结合波长调制光谱技术和频分复用技术,以实现H_(2)S和CO气体浓度的同步检测。线性度实验表明,其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9995。将研制的同步检测仪器对某300 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的主燃区的温度场和气氛场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锅炉主燃区温度主要分布范围在1300~1400℃,最高温度达到了1500℃;同时得到了锅炉主燃区的H_(2)S和CO浓度分布,H_(2)S浓度在12~125 mg/m^(3)的范围内波动,而CO浓度主要分布在10%~20%之间,最高可达22%;炉内H_(2)S和CO的浓度呈正相关,氧气浓度保持在1%以下,由于厌氧燃烧会导致两种气体的含量增加,从而造成对水冷壁近壁面的高温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高温腐蚀 红外热成像 激光吸收光谱 在线监测
下载PDF
自激振荡射流微通道换热特性及热力学分析
2
作者 陈巨辉 王俊乔 +5 位作者 李丹 王妍 曲久鹤 曹希峰 刘晓刚 李九如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078-6085,I0020,共9页
该文对自激振荡射流微通道内流体换热性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入口质量流量(1.0~6.0 g/s)条件下,自激振荡器内高压区域的移动造成了微通道散热器内射流的偏转,形成射流周期性循环摆动的同时强化了流体区域的扰动。此外,经对比... 该文对自激振荡射流微通道内流体换热性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入口质量流量(1.0~6.0 g/s)条件下,自激振荡器内高压区域的移动造成了微通道散热器内射流的偏转,形成射流周期性循环摆动的同时强化了流体区域的扰动。此外,经对比分析后发现相较射流微通道内流体区域其冲击范围更广,因此其均温性能也优于射流微通道。与此同时,该文运用热力学原理分析评价自激振荡技术对射流微通道内流体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发现自激振荡器所产生的振荡射流可以减小射流微通道内流体对流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其热能传输效率高达到9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微通道 自激振荡器 熵产 热能传输效率 强化换热
下载PDF
大型炉排炉清洁高效燃烧的问题剖析与实炉优化
3
作者 张睿智 汪林正 +2 位作者 赵善辉 邓睿渠 罗永浩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1-691,共11页
大型炉排炉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质及生活垃圾的能源化转化,但由于其设计和运行仍处于工程经验探索阶段,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过量空气系数大、气固相燃尽差、NO_(x)原始排放高等问题。针对炉排炉复杂的层燃反应过程,构建了大颗粒转化模型和... 大型炉排炉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质及生活垃圾的能源化转化,但由于其设计和运行仍处于工程经验探索阶段,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过量空气系数大、气固相燃尽差、NO_(x)原始排放高等问题。针对炉排炉复杂的层燃反应过程,构建了大颗粒转化模型和多成分并行颗粒层燃模型,实现对炉排炉燃烧过程的精细化数值模拟。并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精度。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针对生活垃圾和农业秸秆的大型炉排炉进行了实炉分析与优化,并根据表面着火和底部着火2种层燃模式,进行了现场运行调整。结果表明:某中拱型垃圾焚烧炉的炉膛局部高温和NO_(x)排放较高的问题,源自于前后侧烟道的组分分布、燃烧和还原反应与设计预期的偏离,运行优化后消除了实炉的局部高温,NO_(x)排放亦显著下降,所提出的结构改进方案可使NO_(x)原始排放降低至26.8 mg/m^(3);某秸秆振动炉排发电锅炉的床层和气相燃烧效率低的问题,源自于大一次风的对流冷却作用和炉膛内的“烟囱流”现象,运行优化后实炉CO排放大幅减少,发电负荷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大型炉排炉 清洁燃烧 NOx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直流余热锅炉蒸发段长度和位置变动特性的仿真分析
4
作者 阳开应 时锦程 +1 位作者 金响亮 高建强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在直流余热锅炉变工况运行过程中蒸发段长度和位置的改变会造成锅炉管壁温度分布、工质出口参数等产生较大的波动,影响锅炉安全运行。以某立式直流余热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态仿真模型,研究锅炉烟气流量、入口烟温、高压给水流量和... 在直流余热锅炉变工况运行过程中蒸发段长度和位置的改变会造成锅炉管壁温度分布、工质出口参数等产生较大的波动,影响锅炉安全运行。以某立式直流余热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态仿真模型,研究锅炉烟气流量、入口烟温、高压给水流量和给水温度分别发生阶跃扰动后蒸发段长度及相变点位置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余热锅炉在设计工况下运行,锅炉入口烟温对锅炉蒸发段长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入口烟温阶跃升高10℃后,蒸发段迅速缩短,相变点均向锅炉管内工质入口方向移动,蒸发段长度和相变点位置恢复稳定所需时间相对较短;烟气流量阶跃升高5%后,蒸发段长度迅速缩短而后缓慢增长,沸腾点向管内工质入口方向移动距离大于蒸干点,恢复稳定所需时间较长;给水流量阶跃升高5%后,蒸发段长度迅速增长而后缓慢缩短,蒸干点向管内工质出口方向移动距离大于沸腾点,恢复稳定所需时间最长;给水温度阶跃变化20℃对蒸发段长度和相变点位置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余热锅炉 仿真模型 蒸发段 相变点 变动特性
下载PDF
湿法锌冶炼过程中对余热锅炉安全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杨泉 张丹丹 曹静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4期141-142,169,共3页
湿法锌冶炼过程中余热锅炉的安全至关重要。宝徽集团主要针对余热锅炉的爆管现象和积灰问题,对余热锅炉安全进行了改造实践。改造后,余热锅炉进气口烟气的流速明显降低,有效降低了爆管风险,余热锅炉的安全性大大提升。清灰方式升级为弹... 湿法锌冶炼过程中余热锅炉的安全至关重要。宝徽集团主要针对余热锅炉的爆管现象和积灰问题,对余热锅炉安全进行了改造实践。改造后,余热锅炉进气口烟气的流速明显降低,有效降低了爆管风险,余热锅炉的安全性大大提升。清灰方式升级为弹簧振打、爆破共同作用后,清灰效果显著增加,管道积灰现象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锅炉 安全 爆管 清灰
下载PDF
机器学习驱动锅炉燃烧优化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姚顺春 李龙千 +1 位作者 卢志民 李峥辉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43,共16页
伴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深度调峰过程中负荷多变、燃烧失稳等不稳定工况对火电机组的燃烧优化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为锅炉参数预测建模及优化提供了重要手段。在机器学习算法方面,总... 伴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深度调峰过程中负荷多变、燃烧失稳等不稳定工况对火电机组的燃烧优化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为锅炉参数预测建模及优化提供了重要手段。在机器学习算法方面,总结了特征筛选与建模算法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传统统计学方法与线性降维方法的科学解释性较差且不能很好地辨识高维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的特征筛选方法在处理复杂的火电机组数据时优势更明显;对比了多种神经网络在NO_(x)排放浓度建模中的优缺点,其中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在处理时序数据时效果更好、集成模型通过组合不同学习器的优势可提高整个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在预测模型的应用方面,通过对SCR脱硝系统建立预测模型可以方便运行人员模拟并修正可调参数,同时作为软测量手段监测燃烧系统运行状态;引入NO_(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的前馈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等先进控制手段可有效改善火电机组传统PID控制效果较差的问题;在多目标优化中NO_(x)脱除效率通常与锅炉效率或脱硝成本共同作为优化目标,以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NO_(x)排放 深度调峰 预测模型 多目标优化控制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降低灰渣含碳量热态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卢晓斌 邓雨生 +1 位作者 郑文凯 杨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非设计煤种工况下,对总风量、一/二次风比例、床温、床压等参数进行热态调整试验,分析各参数对锅炉飞灰及底渣含碳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30 t/h负荷的基准工况下(不投飞灰再循环),通过适当提升床压及...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非设计煤种工况下,对总风量、一/二次风比例、床温、床压等参数进行热态调整试验,分析各参数对锅炉飞灰及底渣含碳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30 t/h负荷的基准工况下(不投飞灰再循环),通过适当提升床压及燃烧室温度,能使燃料充分燃烧,飞灰含碳量由调整前最高20.75%减少到15.97%左右,底渣含碳量从最高2.28%降低至0.40%左右,锅炉效率提高约1.5%以上。此外,飞灰再循环的投入能有效降低飞灰含碳量,建议在生产实践中尽量保证飞灰再循环的连续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灰渣含碳量 床温 床压 飞灰再循环
下载PDF
工程教育背景下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郃 孔祥鹏 +1 位作者 常西亮 牛宇岚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建设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来进行是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担负着提供化学工程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职责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建设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来进行是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担负着提供化学工程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职责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创业能力,发挥培养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应用型人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下载PDF
软测量技术赋能燃煤电厂碳排放计量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姚顺春 刘泽明 +7 位作者 卢志民 郭松杰 谢子立 李峥辉 黄泳如 李龙千 卢伟业 陈小玄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31,共14页
火力发电企业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和全球加速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下,火电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精确计量燃煤电厂的碳排... 火力发电企业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和全球加速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下,火电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精确计量燃煤电厂的碳排放量变得至关重要。在燃煤电厂碳计量中,烟气流量影响燃煤发电中在线监测法的精度,而燃煤消耗量、燃煤元素碳含量以及飞灰碳含量共同决定核算法的可靠性。目前,大多数燃煤发电企业只对流量和燃煤消耗量进行实时监测,在现场恶劣的环境中对燃煤元素碳含量以及飞灰碳含量进行短周期、高频次的直接监测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以及物力,流量监测设备也易受烟道环境影响。而软测量技术以其高效和低成本的特点,可为传统碳排放计量过程中关键参数的监测提供一种替代方法。鉴于此,首先阐述了软测量模型的建立过程,包含数据预处理、辅助变量选择、软测量模型建立以及模型校正。数据预处理能够确保数据质量,提高建模效率;辅助变量选择是从大量潜在的变量中筛选出对目标变量的辅助变量,进一步提高建模效率;软测量模型建立主要是基于机理建模和数据驱动建模,是实现目标变量预测的核心;模型校正通过实际的离线或在线数据,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优化,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其次,针对碳计量相关参数,分析了烟气流量、燃煤消耗量、燃煤元素碳含量和飞灰碳含量监测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软测量技术在上述碳计量关键参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应用,评估了机理建模和数据驱动建模技术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其中,机理分析建模主要基于电厂锅炉进出口的能量平衡以及烟风质量守恒等原理,有着确定的数学物理关系式,具有高度可解释性和稳定性,但是建模过程复杂,预测精度较低;数据驱动建模主要是利用各种机器学习方法,基于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丰富的运行数据,对碳计量关键参数进行“黑箱建模”,克服了机理分析建模复杂的过程分析,精度相对较高,但是建模过程不明确,且模型对于不同机组的泛化能力较差。最后,对于软测量技术在碳排放计量领域的发展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对电厂各参数之间的时序结构、电厂自身计算能力的限制以及机理分析融合数据驱动方法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并对国外二氧化碳预测性排放系统结合软测量技术在国内外燃煤电厂的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碳排放计量 软测量技术 在线监测法 核算法
下载PDF
水蒸气载热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节能量测量方法
10
作者 李天成 张茂勇 +4 位作者 李先庭 石文星 卢剑勇 倪文岗 尹全亮 《暖通空调》 2024年第8期14-20,共7页
烟气余热回收可有效降低锅炉的排烟热损失,减少燃料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作为一种高效的全热热回收方式,水蒸气载热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一定的应用,但由于其流程及能量转化关系较为复杂,人们对该系统节能... 烟气余热回收可有效降低锅炉的排烟热损失,减少燃料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作为一种高效的全热热回收方式,水蒸气载热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一定的应用,但由于其流程及能量转化关系较为复杂,人们对该系统节能量如何判定存在争议。本文在分析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其各环节的能量平衡与转化关系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温度传感器、热计量表等常规仪表间接测量整个余热回收系统及其锅炉助燃风预热节能量的方法,并以山东临邑恒利热电厂为例给出了采用水蒸气载热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前、后的测量结果。数据分析表明,对于蒸发量为176.90 t/h的锅炉,整个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总节能量为10.86 MW,占锅炉产热量的8.46%,其中通过锅炉的进风预热加湿使锅炉加热助燃风节能1.73 MW,占余热总回收量的16%。该测量方法为水蒸气载热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规模化应用提供了节能量在线实时监测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烟气余热回收 全热热回收 进风加湿 间接测量法
下载PDF
氧化物组成对煤气化渣-污泥基地聚物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冲 邱瑞芳 +1 位作者 李达 刘红宇 《电力学报》 2024年第2期93-100,共8页
以煤气化渣和污泥为原料,通过水玻璃和氢氧化钠为复合碱激发剂制备地聚物,研究了氧化物组分摩尔比(n(H_(2)O)/n(Na_(2)O)、n(Na_(2)O)/n(Al_(2)O_(3))和n(SiO_(2))/n(Al_(2)O_(3)))对地聚物抗压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以煤气化渣和污泥为原料,通过水玻璃和氢氧化钠为复合碱激发剂制备地聚物,研究了氧化物组分摩尔比(n(H_(2)O)/n(Na_(2)O)、n(Na_(2)O)/n(Al_(2)O_(3))和n(SiO_(2))/n(Al_(2)O_(3)))对地聚物抗压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吸附仪(BET)对地聚物的表观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地聚物的化学结构分析,初步探索了氧化物组分摩尔比对地聚物抗压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n(H_(2)O)/n(Na_(2)O)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原料中硅铝活性成分的溶解,但同时也会引起体系碱性降低,阻碍地聚合反应,过多水量还将增加样品内部孔隙率;高n(Na2O)/n(Al_(2)O_(3))能促进反应进行,但也会造成凝胶物质包裹未溶解的煤气化渣-污泥灰颗粒,并加重碳化反应;n(SiO_(2))/n(Al_(2)O_(3))的增加能促进生成硅酸盐寡聚物,有利于地聚物强度的发展。试验得出最佳配比为n(H_(2)O)/n(Na_(2)O)=12,n(Na_(2)O)/n(Al2O3)=0.8,n(SiO_(2))/n(Al_(2)O_(3))=3.0,所制得的地聚物1 d、3 d、7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58.1MPa、62.9 MPa、70.1 MPa和73.0 MPa。研究结果可为煤气化渣和污泥等大宗固废的循环利用拓展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污泥 地聚物 氧化物摩尔比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高效生物质供暖炉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于少营 刘圣勇 +8 位作者 田利英 鲁杰 温萍 青春耀 陶红歌 黄黎 马江东 孙中仁 赵向南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7期47-52,共6页
针对传统生物质取暖炉效率低、智能化程度不高,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应用较少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生物质智能供暖炉。该供暖炉采用绞龙下料方式,下料速度可由下料电机控制,下料电机速度、启停由基于PLC的控制系统精确控制;采用双燃... 针对传统生物质取暖炉效率低、智能化程度不高,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应用较少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生物质智能供暖炉。该供暖炉采用绞龙下料方式,下料速度可由下料电机控制,下料电机速度、启停由基于PLC的控制系统精确控制;采用双燃烧室、双供风系统,使得燃料燃烧的更加充分;新增炉排震动系统,可将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灰分抖落到接灰盒中,使得炉排上堆积的燃料散落开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该供暖炉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方便。使用甘蔗渣和杂木两种颗粒燃料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杂木颗粒的热值高于甘蔗渣颗粒,且燃烧更稳定;该生物质炉热效率为93.8%,燃料的燃烧效率为86%,满足生物质炉具的基本设计要求,实现了生物质燃料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供暖 自动进料 生物质 高效 智能
下载PDF
生物质锅炉中温受热面碱蒸气冷凝与飞灰黏附多重结渣模拟
13
作者 邱桐禹 宿海宁 +3 位作者 孙裕庭 朱轶铭 王学斌 杨天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69-4176,共8页
生物质作为CO_(2)零排放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在部分替代化石燃料用于燃烧发电的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但生物质燃料普遍含有大量碱金属成分,在燃烧过程中易于以气相形式析出凝结在受热面形成有黏性的初始沉积层,强化壁面对烟气中飞灰... 生物质作为CO_(2)零排放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在部分替代化石燃料用于燃烧发电的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但生物质燃料普遍含有大量碱金属成分,在燃烧过程中易于以气相形式析出凝结在受热面形成有黏性的初始沉积层,强化壁面对烟气中飞灰颗粒的捕获,导致锅炉受热面结渣情况进一步恶化。针对以上问题,利用Factsage软件计算生物质锅炉中温过热器初始沉积层黏附特性,结合临界速度模型,建立综合考虑KCl冷凝-飞灰捕捉的受热面结渣综合模型;利用ANSYS FLUENT软件编写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对生物质锅炉中温过热器受热面沾污行为进行模拟研究,并与现场采样结果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中温过热器区域的沉积速率与取样结果相吻合;壁面温度升高对飞灰碰撞效率影响较小,但抑制KCl冷凝导致总沉积量降低;烟气入口速度变化影响KCl冷凝和飞灰碰撞效率,大颗粒(50、80μm)碰撞效率随烟气速度增大而增大,而10μm小颗粒更易被粘性壁面捕获,导致沉积效率更高;相同烟气入口速度下,粒径50μm和80μm飞灰为主要沉积;总体上,碱蒸气冷凝在中温过热器区域结渣过程贡献显著,KCl直接冷凝在壁面的沉积质量占总沉积质量的5.41%,黏性沉积表面捕获飞灰颗粒沉积质量占19.24%。模型适用于生物质锅炉以中温过热器为代表的中温受热面(约700℃)积灰沾污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积灰沾污 气相冷凝 初始沉积层 结渣预测
下载PDF
不同负荷工况下66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硝特性研究
14
作者 张文祥 徐文韬 +1 位作者 黄亚继 金保昇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为揭示不同负荷下循环流化床的运行特性,以某66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在满负荷、75%负荷下,具体研究床温波动、风量配比、烟气含氧量和风煤配比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技术喷氨量和脱硝效... 为揭示不同负荷下循环流化床的运行特性,以某66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在满负荷、75%负荷下,具体研究床温波动、风量配比、烟气含氧量和风煤配比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技术喷氨量和脱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满负荷运行时,在欠氧区,SNCR投射喷氨量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保持同向变化趋势,若持续提高喷氨量,会导致氨逃逸较大,降低SNCR脱硝能力;当炉内给煤量保持稳定,在欠氧还原区内,适当提高二次风量(含氧量),会促进挥发分N的还原反应。75%负荷运行时,床温波动范围超过110℃时,为了满足脱硝要求,应适当提高一次风量、降低二次风量和喷氨量;床温波动范围低于50℃时,应适当降低一次风量和喷氨量;床温波动范围在50~100℃时,应适当降低二次风量和喷氨量;欠氧区内,喷氨量随总给煤量增多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循环流化床优化运行,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脱硝 床温 风量配比 烟气含氧量 风煤配比
下载PDF
基于SDAE的超临界机组协调系统特性建模
15
作者 马良玉 宋子滕 +1 位作者 王佳聪 孙佳明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6期135-139,151,共6页
为采用预测控制方法改善超临界机组的协调控制品质,采用堆叠降噪自编码器(SDAE)建立了单元机组协调系统特性的数学模型。首先,对600MW火电机组的变工况运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运用预处理后的数据完成模型的离线训练。将模型并入仿真... 为采用预测控制方法改善超临界机组的协调控制品质,采用堆叠降噪自编码器(SDAE)建立了单元机组协调系统特性的数学模型。首先,对600MW火电机组的变工况运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运用预处理后的数据完成模型的离线训练。将模型并入仿真机进行单一输入变量阶跃扰动和大幅变负荷实验来验证其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燃料量、汽轮机调门开度、给水量与主蒸汽压力、负荷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泛化能力强、精度高,可以满足超临界机组智能控制器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协调系统 神经网络建模 在线验证
下载PDF
CCPP机组余热锅炉高压蒸发器泄漏分析与处理
16
作者 李平 李玉静 +1 位作者 张海钢 孟晓敏 《包钢科技》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CCPP)作为高效能源转换系统,在钢铁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余热锅炉作为CCPP机组的核心部件,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组的效率和安全性。文章针对某钢厂燃气轮机组配套余热锅炉高压蒸发器上部迎烟气面频繁...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CCPP)作为高效能源转换系统,在钢铁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余热锅炉作为CCPP机组的核心部件,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组的效率和安全性。文章针对某钢厂燃气轮机组配套余热锅炉高压蒸发器上部迎烟气面频繁泄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泄漏原因为其下联箱内沉积物导致蒸发器管内水流量减小,进而产生汽水混合物的冲击腐蚀,同时炉膛局部区域的“烟气走廊”现象加剧了这一腐蚀过程。针对这一问题,采取更换泄漏管段、改造下联箱定排管系统以提高排污效率、修复和完善烟气挡板以减少“烟气走廊”形成、优化定期排污操作以及制定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计划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高压蒸发器的泄漏问题,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余热锅炉 高压蒸发器 泄漏分析 处理方案
下载PDF
高炉煤气锅炉富氧燃烧特性及运行优化研究
17
作者 金亚飞 廖立 +2 位作者 李嘉 王渡 胡宇轩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为有效提高高炉煤气锅炉热效率,以某钢铁企业496t/h高炉煤气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EBSILON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工况、不同富氧情况下的高炉煤气锅炉系统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氧气体积分数为35%时,3个工况的锅炉热效率与普通空气助燃相比分别... 为有效提高高炉煤气锅炉热效率,以某钢铁企业496t/h高炉煤气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EBSILON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工况、不同富氧情况下的高炉煤气锅炉系统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氧气体积分数为35%时,3个工况的锅炉热效率与普通空气助燃相比分别提高了139%、124%、124%;绝热燃烧温度分别提高了174K、175K、177K;优化出3个工况下风机的最佳运行方案,3个工况下风机每年可节约的电费分别为10257446万元、6876715万元、3265479万元,每年燃料可节约的费用分别为1218735万元、971649万元、757953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每年可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10164×10^(7)m^(3)、8106×10^(6)m^(3)、6321×10^(6)m^(3),具有良好的减排效果;实施富氧燃烧技术有利于减少NO_(x)的排放,降低脱硝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煤气锅炉 富氧燃烧 经济性
下载PDF
超级芦竹在CFB燃烧过程的积灰特性实验研究
18
作者 袁家睿 李建波 +3 位作者 龙潇飞 郭子鹏 王泉海 卢啸风 《电力学报》 2024年第3期185-196,共12页
超级芦竹是一种新型能源植物,具有固碳能力强、发热量高的特点。为研究超级芦竹燃用过程的灰沉积问题,在小型(0.2 t/d)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上进行了超级芦竹的纯燃以及其与煤共燃的实验,利用空冷取样探针,结合扫... 超级芦竹是一种新型能源植物,具有固碳能力强、发热量高的特点。为研究超级芦竹燃用过程的灰沉积问题,在小型(0.2 t/d)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上进行了超级芦竹的纯燃以及其与煤共燃的实验,利用空冷取样探针,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耦合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FactSage 8.2热力学计算软件,研究了燃烧过程的积灰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超级芦竹在CFB纯燃时,取样探针上形成致密烧结灰层。灰层富含碱金属钾(K)且主要以KCl、K_(2)SO_(4)等低熔点矿物存在。同时,氯元素(Cl)的存在也导致取样探针发生严重腐蚀。当超级芦竹与煤耦合燃烧时,沉积灰中的K、Cl、硫(S)含量及对应的低熔点硫酸盐/硅酸盐含量逐渐降低,受热面积灰倾向明显减弱。同时飞灰中高熔点钾/钙/钠硅铝酸盐含量相应地增加,飞灰灰熔融特征温度得以提升,研究结果为CFB清洁高效利用超级芦竹提供了可行性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超级芦竹(SAD) 灰沉积 碱金属 耦合燃烧
下载PDF
基于CFD的转炉冶炼过程二次烟气除尘优化研究
19
作者 钟丽萍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10期55-57,共3页
提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转炉冶炼过程二次烟气除尘优化设计方案,即通过优化排烟罩、除尘器、管道系统及风机,引入轻量化材料与智能监控技术,对除尘结构进行精细化设计。同时,构建包含几何模型、湍... 提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转炉冶炼过程二次烟气除尘优化设计方案,即通过优化排烟罩、除尘器、管道系统及风机,引入轻量化材料与智能监控技术,对除尘结构进行精细化设计。同时,构建包含几何模型、湍流模型、两相流模型及精确边界条件的数值模拟体系,全面模拟除尘系统性能。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方案能显著提升除尘效率,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转炉冶炼 二次烟气 除尘
下载PDF
水冷振动炉排与侧水冷壁之间的一种密封结构
20
作者 明立萍 李艳东 +1 位作者 贾培英 宋纯龙 《锅炉制造》 2024年第3期23-25,共3页
本文提出了水冷振动炉排与侧水冷壁之间的一种密封结构,属于水冷振动炉排密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侧水冷壁与炉排面之间缝隙较大导致漏风量大影响稳定燃烧的问题。
关键词 水冷振动炉排 水冷壁 密封 漏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