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9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scosity and structure relationship with equimolar substitution of CaO with MgO in the CaO–MgO–Al_(2)O_(3)–SiO_(2)slag melts
1
作者 Yong Hou Shuo Zhang +3 位作者 Jie Dang Jia Guo Hanghang Zhou Xuewei Lü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Currently,the Al_(2)O_(3)content in the high-alumina slag systems within blast furnaces is generally limited to 16wt%–18.5wt%,making it challenging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Unlike most studies that concentrated on... Currently,the Al_(2)O_(3)content in the high-alumina slag systems within blast furnaces is generally limited to 16wt%–18.5wt%,making it challenging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Unlike most studies that concentrated on managing the MgO/Al_(2)O_(3)ratio or basicity,this paper explored the effect of equimolar substitution of MgO for CaO on the viscosity and structure of a high-alumina CaO-MgO-Al_(2)O_(3)-SiO_(2)slag system,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data to facilitate the application of high-alumina ore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viscosity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higher MgO substitution,reaching a minimum at 15mol%MgO concentra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results found that the depths of the troughs representing[SiO_(4)]tetrahedra,[AlO_(4)]tetrahedra,and Si-O-Al bending became progressively deeper with increased MgO substitution.Deconvolution of the Raman spectra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number of bridging oxygens per Si atom and the X_(Q^(3))/X_(Q^(2))(X_(Q^(i))is the molar fraction of Q^(i) unit,and i is the number of bridging oxygens in a[SiO_(4)]tetrahedral unit)ratio increased from 2.30 and 1.02 to 2.52 and 2.14,respectively,indicating a progressive polymerization of the silicate structure.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results highlighted that non-bridging oxygen content decreased from 77.97mol% to 63.41mol% with increasing MgO concentration,whereas bridging oxygen and free oxygen contents increased.Structural analysis demonstrated a gradual increase in the polymerization degree of the tetrahedral structure with the increase in MgO substitution.However,bond strength is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lag viscosity.The occurrence of a viscosity minimum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omplex evolution of bond strengths of non-bridging oxygens generated during depolymerization of the[SiO_(4)]and[AlO_(4)]tetrahedral structures by CaO and M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OSILICATE VISCOSITY STRUCTURE spectroscopy
下载PDF
南翼山深部卤水蒸发结晶过程中铵、钾共析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丹丹 李东东 +2 位作者 冯海涛 李武 董亚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68-2977,共10页
高铵卤水的蒸发过程中通常会形成掺杂NH+4的钾石盐和光卤石等含铵盐类。固溶体或复盐被用于解释铵和钾在光卤石中的共析出现象。然而,NH_(4)^(+)进入光卤石矿床的机制一直未得到更好的理解。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对于深入了解蒸发岩中NH+4... 高铵卤水的蒸发过程中通常会形成掺杂NH+4的钾石盐和光卤石等含铵盐类。固溶体或复盐被用于解释铵和钾在光卤石中的共析出现象。然而,NH_(4)^(+)进入光卤石矿床的机制一直未得到更好的理解。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对于深入了解蒸发岩中NH+4的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相平衡实验和热力学建模方面重新审视了KCl+NH_(4)Cl+MgCl_(2)+H_(2)O四元体系中光卤石(推测是KMgCl_(3)·6H_(2)O、NH_(4)MgCl_(3)·6H_(2)O、K_(2)NH_(4)Mg_(3)Cl_(9)·18H_(2)O、KNH_(4)Mg_(2)Cl_(6)·12H_(2)O和光卤石型固溶体)与水相的平衡。此外,对南翼山地下卤水进行室温蒸发实验,并与相平衡结果进行比较。本文模拟和实验结果均显示在298.15 K时该体系会形成富钾和富铵两种类型的光卤石固溶体,不形成纯盐相KCl、NH_(4)Cl及复盐相KMgCl_(3)·6H_(2)O和NH_(4)MgCl_(3)·6H_(2)O。南翼山卤水实际蒸发实验、相平衡实验和模型模拟结果一致,表明南翼山深部卤水蒸发过程形成了富含铵的光卤石固溶体,而不是新的光卤石型复盐。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南翼山深部卤水钾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卤水 光卤石 固溶体
下载PDF
常压酸水体系制备无水硫酸钙晶须及形貌调控——评《硫酸钙晶须制备与性能机理研究》
3
作者 陈群玉 张雷 燕传勇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09-I0009,共1页
现阶段,工业级的石膏原料主要有无水硫酸钙(CaSO_(4))、半水硫酸钙(CaSO_(4)·0.5H_(2)O)及二水硫酸钙(CaSO_(4)·2H_(2)O)三种。其中,又以无水硫酸钙晶须的工业性能最佳,其晶须直径为1-3μm、长径比介于30-80之间,能在高温条件... 现阶段,工业级的石膏原料主要有无水硫酸钙(CaSO_(4))、半水硫酸钙(CaSO_(4)·0.5H_(2)O)及二水硫酸钙(CaSO_(4)·2H_(2)O)三种。其中,又以无水硫酸钙晶须的工业性能最佳,其晶须直径为1-3μm、长径比介于30-80之间,能在高温条件下(150℃)维持稳定、不易相变,可以作为橡胶化工、造纸工艺、塑料加工等领域的功能剂,大幅提高工业品的经济、社会及环境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水硫酸钙 无水硫酸钙晶须 塑料加工 半水硫酸钙 造纸工艺 形貌调控 高温条件 长径比
下载PDF
Bimetallic Single‑Atom Catalysts for Water Splitting
4
作者 Megha A.Deshmukh Aristides Bakandritsos Radek Zbořil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25年第1期1-45,共45页
Green hydrogen from water splitting has emerged as a critical energy vector with the potential to spearhead the global transition to a fossil fuel-independent society.The field of catalysis has been revolutionized by ... Green hydrogen from water splitting has emerged as a critical energy vector with the potential to spearhead the global transition to a fossil fuel-independent society.The field of catalysis has been revolutionized by single-atom catalysts(SACs),which exhibit unique and intricate interactions between atomically dispersed metal atoms and their supports.Recently,bimetallic SACs(bimSACs)have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for leveraging the synergistic functions of two metal ions coordinated on appropriately designed supports.BimSACs offer an avenue for rich metal–metal and metal–support cooperativity,potentially addressing current limitations of SACs in effectively furnishing transformations which involve synchronous proton–electron exchanges,substrate activation with reversible redox cycles,simultaneous multi-electron transfer,regulation of spin states,tuning of electronic properties,and cyclic transition states with low activation energies.This review aims to encapsulate the growing advancements in bimSACs,with an emphasis on their pivotal role in hydrogen generation via water splitting.We subsequently delve into advanced experimental methodologies for the elaborate characterization of SACs,elucidate their electronic properties,and discuss their local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Overall,we present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n the deployment of bimSACs in both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an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the two half-reactions of the water electrolysi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atom catalysts Single-atom dimers Hydrogen evolution Oxygen evolution Water splitting
下载PDF
An Efficient Boron Source Activation Strategy for the Low‑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Boron Nitride Nanotubes
5
作者 Ying Wang Kai Zhang +10 位作者 Liping Ding Liyun Wu Songfeng E Qian He Nanyang Wang Hui Zuo Zhengyang Zhou Feng Ding Yue Hu Jin Zhang Yagang Yao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25年第1期548-558,共11页
Lowering the synthesis temperature of boron nitride nanotubes(BNNTs)is crucial for their development.The primary reason for adopting a high temperature is to enable the effective activation of highmelting-point solid ... Lowering the synthesis temperature of boron nitride nanotubes(BNNTs)is crucial for their development.The primary reason for adopting a high temperature is to enable the effective activation of highmelting-point solid boron.In this study,we developed a novel approach for efficiently activating boron by introducing alkali metal compounds into the conventional MgO–B system.This approach can be adopted to form various low-melting-point AM–Mg–B–O growth systems.These growth systems have improved catalytic capability and reactivity even under low-temperature conditions,facilitating the synthesis of BNNTs at temperatures as low as 850℃.In addition,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heoretically demonstrate that the systems maintain a liquid state at low temperatures and interact with N atoms to form BN chains.These findings offer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of boron activation and are expected to facilitate research on the low-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BN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on nitride nanotubes LOW-TEMPERATURE Boron activa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下载PDF
医用制氧机工作原理及其空压机系统故障维保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曹雄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4年第2期58-60,共3页
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用于临床的医疗设备技术也日趋成熟。在制氧领域,医用制氧机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为了使医用制氧机能够始终处于稳定可靠的运行状态,需要充分分析制氧机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制氧机中的空压机系统故... 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用于临床的医疗设备技术也日趋成熟。在制氧领域,医用制氧机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为了使医用制氧机能够始终处于稳定可靠的运行状态,需要充分分析制氧机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制氧机中的空压机系统故障制定切实可行的维修方案。本文就以上背景,提出医用制氧机基本概念,分析医用制氧机空压机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医用制氧机空压机中的故障以及供氧机系统故障提出维修对策,以期达到在临床中安全、高效、便捷地使用医用制氧机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 空压机系统 工作原理 故障分析
下载PDF
金刚石微粉电镀镍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方莉俐 李靖华 +3 位作者 刘韩 姜羽飞 李少康 方文权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2,共7页
金刚石微粉在镀液中易漂浮导致电镀镍困难,为获得金刚石微粉电镀镍工艺,本文研究了镀瓶转速和电镀电流对金刚石微粉电镀镍品质的影响。通过对金刚石微粉颗粒在不同镀瓶转速时运动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镀瓶转速调节方法,并通过实验确... 金刚石微粉在镀液中易漂浮导致电镀镍困难,为获得金刚石微粉电镀镍工艺,本文研究了镀瓶转速和电镀电流对金刚石微粉电镀镍品质的影响。通过对金刚石微粉颗粒在不同镀瓶转速时运动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镀瓶转速调节方法,并通过实验确定了不同电镀电流时镀瓶转速的调节范围。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电镀电流对镀层增重率、形貌和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瓶转速在1~7 r/min范围内,从小到大逐步提高,同时电镀电流不超过3.0 A条件下,能够实现金刚石微粉电镀镍。电镀电流在0.5 A时镀层失重,出现明显退镀现象,在1.0 A时镀层有少部分漏镀现象,在1.5~2.5 A时镀层包裹完整,基本无漏镀;电镀电流在1.0~2.5 A范围时,随着电镀电流增大,镀层增重率逐渐增大,镀层密度逐渐减小。采用低转速低电流、逐步提高镀瓶转速的方法对金刚石微粉进行电镀镍,镀瓶转速在1~7 r/min,电镀电流在1.5~2.5 A时金刚石微粉电镀镍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微粉 电镀镍 镀瓶转速 电镀电流 电镀品质
下载PDF
科研其实并不难:石墨烯养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8
作者 张育新 王灿 张翔 《漫科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9期6-6,共1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墨烯材料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同时,石墨烯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普遍,众所周知有石墨烯电池、石墨烯鞋垫等,而这些石墨烯制品所利用的原理大多与石墨烯的物理性能有关。但就在最近,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将石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墨烯材料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同时,石墨烯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普遍,众所周知有石墨烯电池、石墨烯鞋垫等,而这些石墨烯制品所利用的原理大多与石墨烯的物理性能有关。但就在最近,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将石墨烯应用到养蚕领域,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研究团队 物理性能 清华大学 养蚕
下载PDF
氦气地质理论认识、资源勘查评价与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关键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陶士振 吴义平 +14 位作者 陶小晚 王晓波 王青 陈胜 高建荣 吴晓智 刘申奥艺 宋连腾 陈荣 李谦 杨怡青 陈悦 陈秀艳 陈燕燕 齐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1-367,共17页
鉴于我国氦气产业链理论技术需求,针对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氦气地质理论认识,缺乏针对性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参数取值标准,缺乏氦气含量综合准确检测、有利富集区优选方法,无成本指标优化体系及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方法等卡点和难点,本文... 鉴于我国氦气产业链理论技术需求,针对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氦气地质理论认识,缺乏针对性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参数取值标准,缺乏氦气含量综合准确检测、有利富集区优选方法,无成本指标优化体系及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方法等卡点和难点,本文运用地质、地球化学、重磁电震、投资经济等多学科方法及实验技术,集中力量攻克氦气成藏机理、资源评价及资产评价的关键技术瓶颈。研发形成1项地质理论认识和3项关键技术:基于典型富氦气藏解剖、地下流体中“氦-气-水”相平衡及相-势耦合分析,研究提出氦气“水溶相、气容相、游离相”3种主要赋存状态、“集流、渗流、扩散”3种运移机理、“近氦源、邻断裂、低压区、高部位”4项分布富集控制因素,初步建立了基于“优质氦源、高效输导、适宜载体”的氦气“生-运-聚”地质理论认识。针对国内氦气含量检测技术参差不齐、部分准确度差、与国外数据差别大、无针对性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等系列难题,以氦气源及氦气含量为核心,研发氦气含量综合准确检测技术,构建4类10种氦气资源评价方法,解决了氦气资源分级分类评价的技术瓶颈。针对基底氦源分布、岩性识别、通源断裂刻画及含氦储层评价难题,创建了归一化重磁下延方案,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尺度断裂智能识别技术和不同氦气含量下的气藏声学性质模拟方法,为氦源岩分布预测、通源断裂刻画、含氦储层测井解释评价及预测奠定了基础。通过建立多元控氦的富氦区带与目标优选技术,解决了富氦区带与目标优选难题。针对国内贫氦实际情况,以提氦装置投资和操作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优化目标与各主要工艺参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氦气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技术,初步解决了天然气低成本提氦工艺流程优化的技术需求。研究成果为我国长期、安全、规模利用氦气资源资产提供了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 氦源岩 氦气成藏机理 资源评价 区带目标优选 响应面法 深度学习 回归模型
下载PDF
风光制氢合成氨系统的多时段可调度域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步祥 朱文聪 +4 位作者 朱杰 邱一苇 臧天磊 贺革 陈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3,I0013,共15页
为直观描述风光发电制氢合成氨(power-to-ammonia,P2A)系统的柔性负荷调节潜力,计及制氢、合成氨化工过程的负载调控特性,基于动态规划思想和计算几何理论,提出其多时段可调度域(multi-stagedispatchableregion,MSDR)的刻画方法。所提... 为直观描述风光发电制氢合成氨(power-to-ammonia,P2A)系统的柔性负荷调节潜力,计及制氢、合成氨化工过程的负载调控特性,基于动态规划思想和计算几何理论,提出其多时段可调度域(multi-stagedispatchableregion,MSDR)的刻画方法。所提方法将多时段间相互耦合的鲁棒约束变换为“氢缓冲罐贮量–合成氨产率”状态空间中的确定性多面体约束,使得对于可调度域内的任意系统状态,均存在满足完整调度过程安全约束的“制氢流量–氨产率爬坡速率”控制序列,从而实现P2A系统可调度能力的可视化。所提MSDR模型可进一步用于构造多时段鲁棒优化调度,在保证可行性的前提下优化P2A系统的经济收益。最后,基于内蒙古自治区某在建示范工程构造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制氢 绿氨 可调度域 工业负荷调控 动态规划 鲁棒优化 计算几何
下载PDF
情感化设计理论下的现代陶瓷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11
作者 王忠 张梦晴 《江苏陶瓷》 CAS 2024年第5期80-82,共3页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迭代,陶瓷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呈现出良性的趋势。伴随着文化艺术内涵的不断挖掘,陶瓷散发出丰富的个性和表现力,文化创意产品连接着过去与现代,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陶瓷文创产品在文化性、艺...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迭代,陶瓷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呈现出良性的趋势。伴随着文化艺术内涵的不断挖掘,陶瓷散发出丰富的个性和表现力,文化创意产品连接着过去与现代,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陶瓷文创产品在文化性、艺术性等方面需深耕,尤其是造型、纹样和工艺等方面。文创产品能带动陶瓷文化的承继,有效助力国粹的保护和传播,通过对用户情感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拓宽陶瓷文化的设计思路,增强文化自信,让陶瓷文创设计更加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 陶瓷 情感化设计
下载PDF
磷矿资源绿色全量利用技术研究现状及突破思路 被引量:3
12
作者 苗俊艳 齐帅亮 +5 位作者 侯翠红 马航 谷守玉 周凌翔 普正仙 屈凌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磷矿是一种战略性、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介绍了世界及我国磷矿资源的概况,指出了我国磷矿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磷矿加工技术、磷矿加工副产物资源(如黄磷渣、磷尾矿、萃余酸、淤渣酸、磷石膏)的高效利用、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磷矿是一种战略性、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介绍了世界及我国磷矿资源的概况,指出了我国磷矿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磷矿加工技术、磷矿加工副产物资源(如黄磷渣、磷尾矿、萃余酸、淤渣酸、磷石膏)的高效利用、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3方面阐述了磷矿资源绿色全量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磷矿资源绿色全量利用的突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资源 绿色全量利用 黄磷渣 磷尾矿 磷矿伴生资源
下载PDF
磷石膏配料碳热熔融还原硫逸出及熔渣物相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艳语 谷守玉 +3 位作者 侯翠红 井红权 关红玲 张晖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4,共9页
基于配料计算在磷石膏中添加硅、铝、镁等,使其渣系满足矿渣棉生产对酸度系数、氢离子指数、黏度系数的要求。通过热重分析、熔融特性的测定及高温还原焙烧/熔融实验,探究了磷石膏配料在高温还原过程中硫逸出及熔渣的物相结构。结果表明... 基于配料计算在磷石膏中添加硅、铝、镁等,使其渣系满足矿渣棉生产对酸度系数、氢离子指数、黏度系数的要求。通过热重分析、熔融特性的测定及高温还原焙烧/熔融实验,探究了磷石膏配料在高温还原过程中硫逸出及熔渣的物相结构。结果表明:碳的加入可以促进磷石膏分解,加入量以n(C)/n(S)=0.5为宜;还原剂(石墨、无烟煤、焦炭)及配料的加入均可以降低磷石膏体系的熔融特征温度,CaO-MgO-SiO_(2)-Al2O_(3)四元相图计算表明配料体系在1255.73℃时形成最低共熔点。磷石膏及其配料在高温焙烧过程中的物相演变规律表明,CaS为CaSO_(4)还原过程的中间产物,配料中加入的SiO_(2)可结合更多的CaO促进CaS和CaSO_(4)反应的进行。还原熔融实验表明,n(C)/n(S)对熔渣硫含量及体系脱硫率影响较大。以焦炭为还原剂,磷石膏配料的酸度系数Mk=1.4、pH=4.85、n(C)/n(S)为0.5时,采用刚玉坩埚在1450℃下高温熔融20min后,脱硫率可达99.05%,硫高效逸出的同时形成的熔渣呈非晶态,具有良好的玻璃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配料 热分析 脱硫率 物相演变
下载PDF
NaCl溶液浓度对磷石膏制备α-半水石膏转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成 刘梦 +5 位作者 向玮衡 段鹏选 李顺凯 明阳 王能 卢冠举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3,共7页
为提高湿法磷酸工艺排放的副产品磷石膏的利用率和附加值,采用常压水热合成法在NaCl溶液中制备α-半水石膏材料,研究了NaCl溶液浓度对α-半水石膏的结晶水含量、转晶行为、矿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95℃质量分数... 为提高湿法磷酸工艺排放的副产品磷石膏的利用率和附加值,采用常压水热合成法在NaCl溶液中制备α-半水石膏材料,研究了NaCl溶液浓度对α-半水石膏的结晶水含量、转晶行为、矿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95℃质量分数为10.0%~20.0%的NaCl溶液中,磷石膏的结晶水含量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且降至约6%后将逐渐趋于平缓。结合XRD和SEM分析认为磷石膏在95℃质量分数为10.0%~20.0%的NaCl溶液中可脱水转晶形成稳定的六方柱状α-半水石膏。同时,磷石膏的脱水转晶速率呈现先缓慢上升而后快速升高,最后逐渐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属于典型的生长-成核动力学过程。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α-半水石膏的诱导成核时间和晶体生长时间逐渐加快,总转晶时间逐渐缩短。其中,磷石膏在质量分数为20.0%的NaCl溶液中水热反应0.5 h后即可完全转变为α-半水石膏,与质量分数为15.0%的NaCl溶液相比缩短了1.38 h。因此认为,NaCl溶液浓度的提高有助于加快磷石膏的脱水转晶效率,这可为实际规模化生产α-半水石膏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Α-半水石膏 转晶行为 水热合成 NACL溶液
下载PDF
改性磷石膏对超硫酸盐水泥水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露 涂拥军 +1 位作者 高富豪 刘数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8-143,共6页
本工作研究改性磷石膏对超硫酸盐水泥(SSC)早期水化热、强度、孔溶液pH值、水化产物和微观形貌的影响。与通用硅酸盐水泥(CPC)体系相比,SSC体系早期水化速率较慢、水化热较低、诱导期延长,第二放热峰出现延后,表现出较低的早期水化特性... 本工作研究改性磷石膏对超硫酸盐水泥(SSC)早期水化热、强度、孔溶液pH值、水化产物和微观形貌的影响。与通用硅酸盐水泥(CPC)体系相比,SSC体系早期水化速率较慢、水化热较低、诱导期延长,第二放热峰出现延后,表现出较低的早期水化特性,磷石膏的改性方式可调控早期水化速率和体系水化活性。SSC体系主要水化产物为钙矾石和C-S-H凝胶,浆体pH值稳定在11,其强度与磷石膏特性有关,煅烧处理可提高其中后期强度,而石灰中和处理可提高全龄期强度。磷石膏经处理后,活性增加,产生更多的AFt和C-S-H凝胶,使其结构密实、强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改性处理 超硫酸盐水泥 早期水化热 微结构
下载PDF
莫来石-Ti(C,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博 董博 +7 位作者 邓承继 邹起良 丁军 朱万政 王前 张雍 祝洪喜 余超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以TiO_(2)粉、石墨粉、Al/Si/Al_(2)O_(3)复合粉体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经1400℃~1600℃保温2 h,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得到莫来石-Ti(C,N)复合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00℃热... 以TiO_(2)粉、石墨粉、Al/Si/Al_(2)O_(3)复合粉体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经1400℃~1600℃保温2 h,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得到莫来石-Ti(C,N)复合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00℃热处理后,试样的物相组成为Ti(C,N)、SiO_(2)和硅线石。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至1450℃~1600℃,硅线石消失的同时,试样出现了短柱状莫来石,并与无定形SiO_(2)紧密连接,形成有效的化学结合。当烧成温度为1500℃时,大量开口气孔随颗粒重排、界面移动而消失,材料颗粒间结合较为紧密,气孔数量明显减少,该烧成温度下试样具有最佳综合性能,其体积密度、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维氏硬度分别为(3.48±0.02) g·cm-3、(138.5±0.1) GPa、(158.0±0.03) MPa和(21.01±0.01)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 碳热还原氮化 莫来石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用途广泛的矿物——石膏的自述
17
作者 吕庆阶 《南方自然资源》 2024年第3期51-52,共2页
我通常叫石膏。根据我自身是否含水,地质科学家将含水的我称为石膏,无水的我称为硬石膏。除了称石膏,我又叫二水石膏,为含水硫酸盐矿物,化学式为CaSO_(4)·2H_(2)O,理论化学成分为CaO 32.6%、SO346.5%、H_(2)O 20.9%.
关键词 二水石膏 硬石膏 硫酸盐矿物 SO3 化学成分 化学式
下载PDF
液相剥离法高效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文鹏 刘晴 +4 位作者 杨志荣 高展鹏 王景涛 周鸣亮 张金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31,共17页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优良物理化学性质的二维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池、催化、传感器、印刷、生物医药等领域。然而,石墨烯及其衍生产品的应用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低成本、高品质、规模化生产。本文综述了液相剥离法高效制备石墨烯的...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优良物理化学性质的二维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池、催化、传感器、印刷、生物医药等领域。然而,石墨烯及其衍生产品的应用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低成本、高品质、规模化生产。本文综述了液相剥离法高效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电化学插层法、溶剂插层法、高温膨胀法和微波膨胀法等液相剥离的前处理方法原理以及对石墨烯剥离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水基溶剂、有机溶剂和混合溶剂等剥离溶剂的优缺点与选取原则;对比了超声、高剪切和微通道等过程强化设备的剥离原理和优缺点;简述了离心分离的后处理方法以及分离效果;最后对液相剥离法宏量制备石墨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通过结合人工智能等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开发无残留的功能化插层剂并匹配温和快速的膨胀方法,寻找低毒、低沸点、高分散的溶剂体系,精确调控液相剥离设备作用机理,设计连续化梯级离心设备,实现液相剥离制备石墨烯的连续化、规模化、低成本快速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液相剥离 二维纳米材料 高剪切 微通道 高效制备
下载PDF
煅烧凝灰岩对水泥水化产物和硬化体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亚茹 杜永康 +2 位作者 杨少锋 邓洋 陈延信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5,共9页
为探明煅烧凝灰岩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方法,分析了700℃下煅烧不同时间后凝灰岩的矿物组成及其对水泥水化产物和硬化体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后凝灰岩中的沸... 为探明煅烧凝灰岩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方法,分析了700℃下煅烧不同时间后凝灰岩的矿物组成及其对水泥水化产物和硬化体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后凝灰岩中的沸石水、结构水和吸附水被脱除,斜发沸石等沸石矿物架状结构发生破坏,形成无定形的SiO_(2)和Al_(2)O_(3);煅烧凝灰岩有助于水泥中的水化硅酸钙(C-S-H)、钙矾石(AFt)和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m)形成,且降低了C-S-H的钙硅比(n(Ca)/n(Si)),消耗了Ca(OH)_(2),水泥更易发生碳化;水化28 d后,煅烧凝灰岩水泥的孔隙率降低,孔径分布更细,从而提高了水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凝灰岩 水化产物 早期水化 孔结构
下载PDF
脱硫石膏制备α-半水石膏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凤玲 乔国鑫 +4 位作者 杨普 任磊 王琼 吴海滨 程芳琴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0,29,共11页
随着中国工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脱硫石膏,目前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量虽在逐年增加,但其利用率却在降低,探寻脱硫石膏的高值化利用途径迫在眉睫,其中脱硫石膏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是将其脱水转化成α-半水石膏。利用脱硫石膏来制备高... 随着中国工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脱硫石膏,目前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量虽在逐年增加,但其利用率却在降低,探寻脱硫石膏的高值化利用途径迫在眉睫,其中脱硫石膏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是将其脱水转化成α-半水石膏。利用脱硫石膏来制备高性能、高附加值的α-半水石膏,不仅能减轻石膏堆积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天然石膏的开采,还能带来新的经济效益。基于此,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脱硫石膏制备α-半水石膏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其生产工艺路径及应用,并对推进脱硫石膏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展望,旨在提高固废利用率,促进“碳中和、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Α-半水石膏 工艺路径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