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3+)、Gd^(3+)对硅酸盐发光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祖成奎 陈洁 +1 位作者 陈江 韩滨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10,共4页
对Nb3 + 激活的硅酸盐发光玻璃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Tb3+ 和Gd3 + 对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Tb3+ 激活的硅酸盐玻璃在紫外线和X 射线的激发下 ,产生蓝色荧光和较强的绿色荧光 ;随着Tb3+ 离子浓度的增加 ,Tb3 + 离子5D3 能级的能量... 对Nb3 + 激活的硅酸盐发光玻璃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Tb3+ 和Gd3 + 对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Tb3+ 激活的硅酸盐玻璃在紫外线和X 射线的激发下 ,产生蓝色荧光和较强的绿色荧光 ;随着Tb3+ 离子浓度的增加 ,Tb3 + 离子5D3 能级的能量向5D4 能级转移 ,绿色荧光得到增强 ;Gd3 + 离子通过无辐射能量共振方式对Tb3+ 离子的发光起到了敏化作用 ,加入Gd3+ 进一步提高了Tb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性能 硅酸盐玻璃 发光玻璃 铽离子 钆离子
下载PDF
钠硼硅酸盐玻璃分相微结构的NMR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任海兰 岳勇 +2 位作者 叶朝辉 袁启华 冯晋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5-189,共5页
采用29Si、11BMASNMR研究了组成点位于Na2O-B2O3-SiO2三元体系玻璃分相区内的玻璃,探讨组成点不同及处理温度不同产生的分相微结构的差异,以便从微结构角度阐明分相的机制。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位于反... 采用29Si、11BMASNMR研究了组成点位于Na2O-B2O3-SiO2三元体系玻璃分相区内的玻璃,探讨组成点不同及处理温度不同产生的分相微结构的差异,以便从微结构角度阐明分相的机制。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位于反常线上的组成点不混溶程度最大。而当组成点固定、分相温度愈低,[BO3]向[BO4]的转化率愈大。研究结果提供了该体系玻璃分相微结构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硼硅酸盐玻璃 分相 微结构 NMR 玻璃
下载PDF
含纳米CdS玻璃的溶胶-凝胶制备和性质 被引量:10
3
作者 鲁圣国 韩玉 +1 位作者 张良莹 姚熹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1-7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制备工艺,得到了尺寸为3~6nm的分散在二氧化硅凝胶玻璃中的硫化镉(CdS)半导体微晶,观测了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以及三阶非线性光学极化率。结果表明:随着CdS微晶尺寸的减小,复合材料的吸收边和荧光峰... 采用溶胶-凝胶制备工艺,得到了尺寸为3~6nm的分散在二氧化硅凝胶玻璃中的硫化镉(CdS)半导体微晶,观测了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以及三阶非线性光学极化率。结果表明:随着CdS微晶尺寸的减小,复合材料的吸收边和荧光峰表现出明显的蓝移现象,最大移动约0.3eV。通过简并四波混频装置测量的复合材料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为10 ̄(-11)esu,考虑CdS浓度影响后为10 ̄(-9)~10 ̄(-8)e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硫化镉 二氧化硅 玻璃
下载PDF
Ce^(3+)和Tb^(3+)掺杂的稀土硼酸盐玻璃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晓君 林海 刘行仁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8-321,共4页
报道Ce3+ 和Tb3+ 掺杂的稀土硼酸盐玻璃的合成及该系列玻璃的激发和发射光谱性质。在紫外光激发下, 玻璃中的Ce3 + 发射蓝紫光,Tb3+ 发射有特征的绿光。在Ce3 + 和Tb3+ 共掺杂的体系中, 可观察到Ce3 + ... 报道Ce3+ 和Tb3+ 掺杂的稀土硼酸盐玻璃的合成及该系列玻璃的激发和发射光谱性质。在紫外光激发下, 玻璃中的Ce3 + 发射蓝紫光,Tb3+ 发射有特征的绿光。在Ce3 + 和Tb3+ 共掺杂的体系中, 可观察到Ce3 + 强烈敏化Tb3+ 发光的现象。分析表明,Ce3+ 和Tb3+ 之间存在辐射能量传递和高效无辐射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盐玻璃 敏化发光 掺杂 稀土离子
下载PDF
硅酸盐玻璃的风化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承遇 陶瑛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5,共8页
综述影响浮法玻璃、压延玻璃、光学玻璃、晶质玻璃和器皿玻璃的耐风化性因素 ,风化产物的形貌和风化过程。导出了玻璃表面风化析碱量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时间的关系 :玻璃样品的析碱量随风化温度、湿度和时间而增加。风化产物的形... 综述影响浮法玻璃、压延玻璃、光学玻璃、晶质玻璃和器皿玻璃的耐风化性因素 ,风化产物的形貌和风化过程。导出了玻璃表面风化析碱量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时间的关系 :玻璃样品的析碱量随风化温度、湿度和时间而增加。风化产物的形貌和成分用SEM ,WDS ,EPMA和XPS来检测。结果表明 :钠钙硅酸盐玻璃风化表面产物主要为钠和钙的碳酸盐。如玻璃发生分相 ,玻璃的耐风化性不仅与玻璃成分有关 ,还与分相形貌有关。富硅滴状结构易风化 ,风化程度随富硅相液滴的数量而增加。在相同条件下 ,富硅相的连通结构降低玻璃的风化程度。还阐述了玻璃风化机理及如何防止风化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玻璃 耐风化性 风化环境 风化产物 风化机理
下载PDF
组成对R_2O-CaO-ZnO-Al_2O_3-SiO_2系统分相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洪巍 陈显求 +2 位作者 高力明 封鉴秋 王淑玲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8-404,共7页
通过大量的配方实验和OM、TEM观察,系统研究了R2O-CaO-ZnO-Al2O3-SiO2系统分相与组成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K2O比Na2O更有利于系统的分相,用Na2O等摩尔取代K2O时,分相区向低铝高硅... 通过大量的配方实验和OM、TEM观察,系统研究了R2O-CaO-ZnO-Al2O3-SiO2系统分相与组成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K2O比Na2O更有利于系统的分相,用Na2O等摩尔取代K2O时,分相区向低铝高硅区收缩.此外,系统分相区大小还明显受到ZnO、CaO相对含量的影响,高锌系统具有更为宽广的分相区.Al2O3对R2O-CaO-ZnO-Al2O3-SiO2系统分相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反常现象.在ZnO含量为0.55mol的系统中,当R2O由0.10molK2O+0.10mol Na2O共同引入时,分相区大小和分相结构尺度都呈现出明显的铝反常现象,而R2O仅由 0.20molK2O引入时;仅分相结构尺度呈现出明显的铝反常现象,反常点的 Al2O3含量约为 6.20mol%.在一定的热处理条件下,适当增加 SiO2的含量有利于系统分相,但当 SiO2的含量过高时,分相将由连通结构逐渐转变为孤立相分布于连续基质相中的液滴状结构,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 硅酸盐玻璃 分相 组成 二氧化硅 氧化钙 氧化锌 三氧化二铝 相图
下载PDF
Eu^(3+)在硼酸盐玻璃中的发光以及Bi^(3+)对Eu^(3+)的敏化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宝祥 张振江 +1 位作者 路冰宇 吕玉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8-243,共6页
本文研究了单掺和双掺(Eu^(3+),Bi^(3+),Fu^(3+)+Bi^(3+))约二十余种不同成份的硼酸盐玻璃,探讨了玻璃成份对Eu^(3+)发光性质的影响和Bi^(3+)对Eu^(3+)的敏化作用.
关键词 EU BI 硼酸盐 玻璃 发光 敏化作用
下载PDF
钠钙铝镁硅酸盐玻璃和碱铅硅酸盐玻璃的风化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承遇 陶瑛 +1 位作者 陈敏 黄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9,共9页
本文采用了AAS、IRRS、XPS、EPM、SEM和EPMA研究了影响两种钠钙铝镁玻璃(浮法和压延玻璃)及两种铅玻璃(高铅光学和中铅器皿玻璃)风化的因素(温度、湿度、时间)。在相同的风化条件下,含碱量较高的中铅器皿玻璃最易风化。求出四种玻璃风... 本文采用了AAS、IRRS、XPS、EPM、SEM和EPMA研究了影响两种钠钙铝镁玻璃(浮法和压延玻璃)及两种铅玻璃(高铅光学和中铅器皿玻璃)风化的因素(温度、湿度、时间)。在相同的风化条件下,含碱量较高的中铅器皿玻璃最易风化。求出四种玻璃风化析碱量与温度和时间的经验式,并得出高铅玻璃风化前后表面桥氧、非桥氧和自由氧的比例。对钠钙玻璃和铅玻璃的风化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玻璃 铅玻璃 风化 钠钙 铝镁
下载PDF
新的溶胶-凝胶法制备Ge/SiO_2量子点玻璃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合情 刘守信 +3 位作者 张邦劳 王喧 张良莹 姚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07-1710,共4页
以 3-三氯锗丙酸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 ,通过水解、缩聚凝胶热处理及氢气反应 ,在 Si O2 凝胶玻璃中析出立方相 Ge纳米晶 ,当 x=30时 ,凝胶玻璃中除了析出立方相 Ge纳米晶外 ,还析出六方相 Ge O2 .利用XRD测试了 Ge纳米晶的大小 ,发现随... 以 3-三氯锗丙酸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 ,通过水解、缩聚凝胶热处理及氢气反应 ,在 Si O2 凝胶玻璃中析出立方相 Ge纳米晶 ,当 x=30时 ,凝胶玻璃中除了析出立方相 Ge纳米晶外 ,还析出六方相 Ge O2 .利用XRD测试了 Ge纳米晶的大小 ,发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 ,纳米颗粒粒径从 1 nm增大到 1 0 nm.电子衍射表明镶嵌在 Si O2 凝胶玻璃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Ge纳米晶 SIO2玻璃 铈/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 量子点玻璃
下载PDF
PZTS系凝胶玻璃及玻璃陶瓷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奎 周歧发 +1 位作者 张良莹 姚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13,24,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低温下合成均匀透明的PZTS新型多组元凝胶玻璃,并在凝胶玻璃中成功地析出PbTiO_3,Pb(Zr,Ti)O_3纳米微晶。利用IR谱分析了凝胶玻璃中Si-O-Si-O-Ti等化学键在成胶过程中的形成...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低温下合成均匀透明的PZTS新型多组元凝胶玻璃,并在凝胶玻璃中成功地析出PbTiO_3,Pb(Zr,Ti)O_3纳米微晶。利用IR谱分析了凝胶玻璃中Si-O-Si-O-Ti等化学键在成胶过程中的形成以及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根据Kissinger原理估算了PTS凝胶玻璃的析晶活化能。借助XRD较系统地研究了凝胶玻璃在高温下的结晶结构。探讨了在PZS,PZTS体系中ZrO_2和SiO_2成分的结晶对形成Pb(Zr,Ti)O_3复合结晶结构的阻碍。井利用SEM观察了材料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凝胶玻璃 玻璃陶瓷 结晶结构
下载PDF
稀土掺杂碱锌硼硅酸盐玻璃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陆春华 许仲梓 张其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9期84-86,共3页
稀土玻璃由于具有高折射、低色散的特点,在红外光学玻璃以及有色光学玻璃等领域有着特殊的应用。主要研究了稀土钐掺杂碱硼硅酸盐玻璃的形成能力、玻璃的析晶产物以及稀土含量对玻璃吸收光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氧化钐对碱硼硅酸... 稀土玻璃由于具有高折射、低色散的特点,在红外光学玻璃以及有色光学玻璃等领域有着特殊的应用。主要研究了稀土钐掺杂碱硼硅酸盐玻璃的形成能力、玻璃的析晶产物以及稀土含量对玻璃吸收光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氧化钐对碱硼硅酸盐玻璃具有较强的影响,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玻璃的形成区域迅速缩小,玻璃的析晶能力以及对可见区和近红外区的光吸收逐渐增强。玻璃的析晶产物主要是六方(H)与三斜(T)晶型的硼酸钐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锌硼硅酸盐玻璃 析晶能力 稀土光学玻璃 光吸收性能
下载PDF
Al_2O_3和P_2O_5共同掺杂的SiO_2玻璃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合情 王志宏 +1 位作者 张良莹 姚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9-92,共4页
以磷酸三乙酯、硝酸铝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掺杂有Al2 O3和P2 O5的SiO2 玻璃。通过热分析和表面分析研究了凝胶向玻璃的转化过程 ,解释了热处理过程中的碳化现象 ,确定了热处理的适宜温度和时间。研究了掺... 以磷酸三乙酯、硝酸铝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掺杂有Al2 O3和P2 O5的SiO2 玻璃。通过热分析和表面分析研究了凝胶向玻璃的转化过程 ,解释了热处理过程中的碳化现象 ,确定了热处理的适宜温度和时间。研究了掺杂有Al2 O3和P2 O5的SiO2 玻璃的光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掺杂 玻璃 热分析 二氧化硅
下载PDF
粉末电镜样品法在硅酸盐玻璃分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丕一 丁子上 +1 位作者 江仲华 王幼文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24-430,共7页
本文对研究硅酸盐玻璃分相时采用粉末制备电镜样品的方法作了探讨。该法制作样品简便,在需要大量测试的动力学研究中显出其优越性,且照片十分清晰,极适合于作精确尺寸的测定,同时还有利于反映试样的精细结构。电镜的衬度可以通过对粉末... 本文对研究硅酸盐玻璃分相时采用粉末制备电镜样品的方法作了探讨。该法制作样品简便,在需要大量测试的动力学研究中显出其优越性,且照片十分清晰,极适合于作精确尺寸的测定,同时还有利于反映试样的精细结构。电镜的衬度可以通过对粉末进行侵蚀得以提高,由侵蚀产生的测量误差则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侵蚀时间而得到控制。在电镜照片的处理上本文还给出了计算椭球形及圆球形分相颗粒分布及平均粒径的通用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样品 电镜 玻璃分相 硅酸盐
下载PDF
ZnO-B_2O_3-SiO_2玻璃对Ca[(Li_(1/3)Nb_(2/3))_(0.95)Zr_(0.15)]O_(3+δ)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熊钢 周东祥 龚树萍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4,共3页
研究了ZnO-B2O3-SiO2(ZBS)玻璃对陶瓷的烧结性能及微波介电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ZBS的掺入能有效降低Ca[(Li1/3Nb2/3)0.95Zr0.15]O3+δ陶瓷体系的烧结温度150-200℃,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随ZBS掺入量增加及烧结温度的提高,由负值... 研究了ZnO-B2O3-SiO2(ZBS)玻璃对陶瓷的烧结性能及微波介电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ZBS的掺入能有效降低Ca[(Li1/3Nb2/3)0.95Zr0.15]O3+δ陶瓷体系的烧结温度150-200℃,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随ZBS掺入量增加及烧结温度的提高,由负值向正值方向移动。在1000℃,掺入质量分数7wt%的ZBN,陶瓷微波介电性能最佳:εr=31.1,Qf=9550GHz,Tf=-8.9ppm/℃,在960℃烧结4小时,可获得介电性能为:εf=28.6,Qf=641OGHz,Tf=-9.8ppm/℃陶瓷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i1/3Nb2/3)0.95Zr0.15]O3+δ陶瓷 低温烧结 ZBS玻璃 微波介电特性
下载PDF
SiO_2凝胶玻璃中Eu(Ⅲ)和Tb(Ⅲ)芳香羧酸配合物原位合成及其荧光性质 被引量:9
15
作者 钱国栋 王民权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1-337,共7页
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或难溶于溶胶-凝胶先驱液,或产生化学分解,而难以掺入凝胶玻璃.本研究应用原位合成的新型工艺,在SiO2凝胶玻璃基质中均匀掺入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先驱液中同时引入稀土离子[Eu(Ⅲ)和Tb(Ⅲ)]和芳... 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或难溶于溶胶-凝胶先驱液,或产生化学分解,而难以掺入凝胶玻璃.本研究应用原位合成的新型工艺,在SiO2凝胶玻璃基质中均匀掺入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先驱液中同时引入稀土离子[Eu(Ⅲ)和Tb(Ⅲ)]和芳香羧酸,在严格控制pH值或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下,于透明的块状凝胶玻璃中原位合成了Eu(Ⅲ)和Tb(Ⅲ)的芳香羧酸配合物.并经红外和荧光光谱证实.研究了原位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及其荧光性质.结果表明,先驱液的组成以及无机基质的微结构是实现无机基稀土有机配合物原位合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稀土配合物 芳香羧酸 二氧化硅玻璃
下载PDF
掺杂PbS纳米粒子的有机改性硅酸盐玻璃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文庭 朱从善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48-552,共5页
本文报道了用溶胶凝胶法将表面修饰的 Pb S纳米粒子均匀固化于有机改性硅酸盐玻璃中的制备方法, 制得的 Pb S在改性硅酸盐玻璃中的掺杂浓度为05wt% , H R T E M 显示 Pb S 纳米粒子的尺寸为3~4nm在吸... 本文报道了用溶胶凝胶法将表面修饰的 Pb S纳米粒子均匀固化于有机改性硅酸盐玻璃中的制备方法, 制得的 Pb S在改性硅酸盐玻璃中的掺杂浓度为05wt% , H R T E M 显示 Pb S 纳米粒子的尺寸为3~4nm在吸收光谱中, 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改性 硅酸盐 硫化铅 改性 玻璃 纳米粒子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BaO-B_2O_3-SiO_2:Eu^(3+),Bi^(3+)及其发光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彬 张维刚 +2 位作者 赵春燕 白玉白 王雅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2年第6期358-362,共5页
在实验室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在900℃的温度下,合成出组成为:0.894BaO-0.03B_2O_3-0.94SiO_2:0.045Eu,^(3+)0.008Bi^(3+)(加入Li^+作为电荷补偿剂)发光体。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热重及差热分析研究了由凝胶至发光晶体的转变。讨... 在实验室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在900℃的温度下,合成出组成为:0.894BaO-0.03B_2O_3-0.94SiO_2:0.045Eu,^(3+)0.008Bi^(3+)(加入Li^+作为电荷补偿剂)发光体。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热重及差热分析研究了由凝胶至发光晶体的转变。讨论了在硼硅酸盐基质中.Eu^(3+)和Bi^(3+)的发光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硼硅酸盐 发光行为
下载PDF
水玻璃的贮存和组分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鹏 杨宇翔 +1 位作者 黄孟健 陈荣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采用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法(简称TMS-GC法),利用有机单活性基团((CH_3)_3Si-)与水玻璃中硅酸离子活性端基(≡Si-OH或≡Si-O^-)反应,使之变成惰性端基(≡Si-O-Si(CH_3)_3)以防止硅酸的聚合,从而测得了水玻璃中硅酸物种的真实分布.... 本文采用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法(简称TMS-GC法),利用有机单活性基团((CH_3)_3Si-)与水玻璃中硅酸离子活性端基(≡Si-OH或≡Si-O^-)反应,使之变成惰性端基(≡Si-O-Si(CH_3)_3)以防止硅酸的聚合,从而测得了水玻璃中硅酸物种的真实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水玻璃是单硅、二硅、三硅等硅酸的混合物,在放置过程中,其组分发生改变,单硅的含量降低,聚硅的含量升降不一,其变化情况与水玻璃的模数(SiO_2/Na_2O的摩尔数之比)以及浓度(以SiO_2%计)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 TMS-GC法 硅酸钠
下载PDF
二氧化锗-二氧化硅凝胶玻璃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合情 张邦劳 +1 位作者 张良莹 姚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8-52,共5页
本文以二氧化锗为原料合成了3-三氯锗丙酸,再以它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锗-二氧化硅凝胶玻璃。研究了凝胶的制备及其向玻璃的转化过程,确定了制备的工艺条件。研究了凝胶和凝胶玻璃的透射光谱。
关键词 凝胶玻璃 溶胶-凝胶 光学性质 二氧化锗
下载PDF
二价Ba^(2+)、Pb^(2+)和四价Ti^(4+)在硼硅酸盐玻璃系统中对Li^+/Na^+离子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耀祥 马成义 章兴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0-263,共4页
本文讨论了在硼硅酸盐玻璃系统中引入二价 Ba2 + 、Pb2 + 和四价 Ti4+ 后 ,由于 Pb2 + 和Ti4+ 配位结构的变化 ,引起 Pb2 + 、Ti4+ 场强及其与 O2 -离子间距的变化 ,对 Li+ /Na+ 离子交换产生影响 ,从而改变折射率差值 (ΔN )和折射率分... 本文讨论了在硼硅酸盐玻璃系统中引入二价 Ba2 + 、Pb2 + 和四价 Ti4+ 后 ,由于 Pb2 + 和Ti4+ 配位结构的变化 ,引起 Pb2 + 、Ti4+ 场强及其与 O2 -离子间距的变化 ,对 Li+ /Na+ 离子交换产生影响 ,从而改变折射率差值 (ΔN )和折射率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硅酸盐玻璃 径向梯度折射率 离子交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