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甲基葵花盘制备含氮和钾高吸水树脂的合成条件研究
1
作者 王晓莉 苗苗 +4 位作者 王玉兰 马光路 徐红颖 郭玉婷 张恒维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6-9,共4页
以羧甲基葵花盘、丙烯酸及丙烯酰胺等为主要原料合成含氮和钾元素的高吸水树脂,对合成的高吸水树脂的吸液能力、吸液速率、保水性、耐盐性和重复吸水率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具有吸水量高、保水能力强、耐盐性好... 以羧甲基葵花盘、丙烯酸及丙烯酰胺等为主要原料合成含氮和钾元素的高吸水树脂,对合成的高吸水树脂的吸液能力、吸液速率、保水性、耐盐性和重复吸水率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具有吸水量高、保水能力强、耐盐性好、重复吸水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葵花盘 高吸水树脂
下载PDF
紫外光引发制备PAA/CMC高吸水树脂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雨萌 杨莹 李丽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骨架,通过紫外光引发聚合将单体丙烯酸(AA)接枝到CMC骨架上,合成PAA/CMC高吸水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并确定了具有最高吸水能力的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合成树脂的最优条件为:CMC用量为0.05 g,AA...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骨架,通过紫外光引发聚合将单体丙烯酸(AA)接枝到CMC骨架上,合成PAA/CMC高吸水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并确定了具有最高吸水能力的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合成树脂的最优条件为:CMC用量为0.05 g,AA质量浓度为0.48 g/mL,中和度为40%,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分别为AA质量的0.3%和0.05%,反应时间55 min。所制备的高吸水树脂在蒸馏水中的最大吸水倍率为1281.21 g/g,在生理盐水中的最大吸水倍率为69.42 g/g。采用红外、热重以及扫描电镜对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成功合成了PAA/CMC高吸水树脂,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树脂表面有明显的褶皱结构,具有吸水速率快、保水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紫外光引发 羧甲基纤维素钠 丙烯酸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材料动态冲击数值模拟
3
作者 唐方红 文周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7,共7页
为探究不同含量碳纤维(CF)增强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在动态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采用了有限元软件ABAQUS基于VUMAT子程序开发一个渐进损伤模型,并结合Johnson-Cook材料模型用以模拟材料高应变率响应。通过Matlab编程,构建了四种不同C... 为探究不同含量碳纤维(CF)增强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在动态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采用了有限元软件ABAQUS基于VUMAT子程序开发一个渐进损伤模型,并结合Johnson-Cook材料模型用以模拟材料高应变率响应。通过Matlab编程,构建了四种不同CF体积分数(0%,10%,20%,30%)复合材料模型,并对其进行动态冲击加载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CF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分布得到了显著改善。具体来说,CF有效限制了冲击区域的应力集中,降低了材料的损伤程度。此外,含CF的复合材料展现出更高的等效塑性应变和极限载荷,这表明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得到了增强,从而提高了其抵抗冲击的能力。分析表明,CF增强PEEK降低了复合材料在冲击过程中的刚度退化,这有助于提高材料的能量吸收效率,减少冲击失效的可能性。证实了CF对于改善PEEK基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积极作用,并且随着CF含量的增加,材料冲击失效风险得到了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 碳纤维含量 动态冲击 数值模拟 冲击损伤
下载PDF
抗氧剂对石油树脂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闵晓兵 杜新胜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193-196,共4页
采用共混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添加抗氧剂的石油树脂,通过红外光谱仪、色度仪以及热重分析仪进行表征,并对石油树脂的抗老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会促进石油树脂的老化,抗氧剂的加入能够一定程度抑制石油树脂的老化;添加抗氧... 采用共混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添加抗氧剂的石油树脂,通过红外光谱仪、色度仪以及热重分析仪进行表征,并对石油树脂的抗老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会促进石油树脂的老化,抗氧剂的加入能够一定程度抑制石油树脂的老化;添加抗氧剂B 215的石油树脂抗老化性能与C 100-W接近;抗氧剂B 215能够明显改善石油树脂的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 石油树脂 黄色指数 抗老化性 耐热性
下载PDF
含聚丙烯酰胺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珊珊 尚保亚 +6 位作者 宋博溢 谢丹娜 石宇欣 桂新晨 郭鹏 李霜 俞亚东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2期166-172,共7页
我国许多油田已步入开采中后期,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我国油田开采中已被广泛应用,由此导致采出水中含有大量的聚丙烯酰胺(PAM)聚合物,PAM无法有效循环,从而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开发对含PAM污水高效的处理技术迫在眉睫。介绍了含... 我国许多油田已步入开采中后期,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我国油田开采中已被广泛应用,由此导致采出水中含有大量的聚丙烯酰胺(PAM)聚合物,PAM无法有效循环,从而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开发对含PAM污水高效的处理技术迫在眉睫。介绍了含PAM污水的来源及危害,并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处理含PAM污水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PAM 含PAM污水 水处理
下载PDF
聚苯醚黄变的机理研究
6
作者 敬新柯 王建成 +1 位作者 王蒙蒙 曾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聚苯醚(PPE)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和耐热性能,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电器等领域。然而,PPE极易发生黄变,尤其对于浅色PPE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寻找有效方法抑制PPE的黄变现象,研... 聚苯醚(PPE)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和耐热性能,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电器等领域。然而,PPE极易发生黄变,尤其对于浅色PPE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寻找有效方法抑制PPE的黄变现象,研究PPE的黄变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光测色仪、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等表征技术,对不同温度下PPE的黄变现象进行测试与表征,提出黄变动力学,并结合PPE热氧老化过程中化学结构变化,分析致色物质并提出黄变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黄变动力学 热氧老化
下载PDF
含二氮杂荼酮结构新型聚芳醚系列高性能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0
7
作者 蹇锡高 陈平 +3 位作者 廖功雄 朱秀玲 张守海 王锦艳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9-475,共7页
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 ,以价廉易得的苯酚、苯酐为原料 ,经温和的工艺合成了结构全新的 4 ( 4′ 羟基苯基 ) 2 ,3 二氮杂萘 1 酮 (DHPZ) ,对其合成反应路线、合成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 ,结合分子... 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 ,以价廉易得的苯酚、苯酐为原料 ,经温和的工艺合成了结构全新的 4 ( 4′ 羟基苯基 ) 2 ,3 二氮杂萘 1 酮 (DHPZ) ,对其合成反应路线、合成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 ,结合分子立体结构的计算机模拟 ,确认其具有非共平面扭曲结构特征 ,其N—H键和O—H键具有类似的反应活性 ,是一种类似双酚的新单体 .以DHPZ与多种市售双卤单体如二氟二苯酮 (DFK)、二氯二苯砜 (DCS)、二氯二苯双酮 (DCKK)、二氯二苯腈 (DCBN)等经溶液亲核取代逐步聚合反应制得一系列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新型高性能聚醚砜 (PPES)、聚醚酮 (PPEK)、聚醚砜酮 (PPESK)、聚醚酮酮 (PPEKK)、聚醚砜酮酮(PPESKK)、聚醚腈酮 (PPENK)、聚醚腈砜 (PPENS)、聚醚腈砜酮 (PPENSK)等 ,对其结构进行了谱学表征 ,对其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 ,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关系 .谱学数据证明皆为无定型高聚物 .其玻璃化温度Tg 在 2 5 0~370℃之间 ,可以通过取代基团结构或主链上砜 酮基团比例进行调控 .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 ,创造性提出“引入全芳环非共平面扭曲分子链结构赋予高聚物既耐高温又可溶解的优异综合性能”的分子结构设计理论 .在此分子设计理论指导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杂荼酮 聚芳醚能聚合物 合成 性能 4-(4’-羟基苯基)-2 3-二氮杂萘-1-酮 分子结构
下载PDF
双酚S型含侧苯基杂环共聚醚砜的合成和性能
8
作者 吕飞 张守海 +7 位作者 徐培琦 王丹慧 徐树刚 张瑛楠 冯会美 李潮 王旭昆 蹇锡高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76,129,共6页
为了开发耐高温、可溶解、易于功能化改性的聚芳醚砜,以4-(3-苯基-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4,4′-二羟基二苯砜和4,4′-二氯二苯砜为单体,采用高温溶液缩聚法合成一系列不同单体比例的含侧苯基杂环共聚醚砜(PPESS-Ps)。利用核... 为了开发耐高温、可溶解、易于功能化改性的聚芳醚砜,以4-(3-苯基-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4,4′-二羟基二苯砜和4,4′-二氯二苯砜为单体,采用高温溶液缩聚法合成一系列不同单体比例的含侧苯基杂环共聚醚砜(PPESS-Ps)。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PPESS-Ps结构,并测试了PPESS-Ps的特性黏度、分子量、热性能、溶解性、力学性能以及亲水性。结果表明,PPESS-Ps化学结构符合预期,共聚组成可控,其特性黏度介于0.79~0.92 dL/g,数均分子量在2.75×10~4~4.65×10~4之间;PPESS-Ps属于无定形聚合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245℃,5%热失重温度高于511℃,800℃下残炭率超过40.6%,耐热性好且热稳定性优异;PPESS-Ps能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以及氯仿等有机溶剂中,并且表现出优良的力学性能,其拉伸模量在1.61~1.92 GPa之间,拉伸强度介于55~8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共聚醚砜 侧苯基 耐热性 溶解性
下载PDF
杂萘联苯共聚醚砜和聚醚酰亚胺的耐氨性探究
9
作者 王旭昆 李战胜 +4 位作者 刘乾 王丹慧 徐树刚 张守海 蹇锡高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54,共5页
为考察杂萘联苯共聚醚砜(PPBES)和聚醚酰亚胺(PEI)的耐氨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乌氏黏度计,探究了氨水溶液以及氨气对PPBES和PEI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和特性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EI在氨水溶液和氨气中均发生... 为考察杂萘联苯共聚醚砜(PPBES)和聚醚酰亚胺(PEI)的耐氨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乌氏黏度计,探究了氨水溶液以及氨气对PPBES和PEI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和特性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EI在氨水溶液和氨气中均发生了酰亚胺环的降解反应,经过氨水溶液浸泡后,PEI的力学性能和特性黏度都有大幅度降低,甚至均质膜发生破裂;在氨气中放置30 d后,PEI由固态均质膜降解为黏稠状液体,耐氨性较差。而PPBES在氨水溶液和氨气中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经氨水溶液浸泡后,PPBES的断裂伸长率由15.8%减小为13.6%,拉伸强度由71.6 MPa减小为68.5 MPa,特性黏度由0.70 dL/g减小为0.55 dL/g,但下降幅度小于PEI;PPBES在氨气中放置30和60 d前后的特性黏度在0.70~0.73 dL/g之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拉伸强度由71.6 MPa减小为66.5 MPa,断裂伸长率从15.8%增大为20.3%,与PEI相比,PPBES具有更好的耐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萘联苯共聚醚砜 聚醚酰亚胺 耐氨性 降解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高强度阻燃聚苯醚复合发泡材料
10
作者 吕正阳 邱健 +4 位作者 邢海平 姜治伟 刘杰 唐涛 李三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6,共6页
通过在聚苯醚(PPO)基材中引入间规聚苯乙烯(sPS)替代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并添加了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无卤阻燃剂,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制备了高强度、高阻燃聚苯醚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sPS引入对复... 通过在聚苯醚(PPO)基材中引入间规聚苯乙烯(sPS)替代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并添加了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无卤阻燃剂,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制备了高强度、高阻燃聚苯醚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sPS引入对复合材料体系力学性能、发泡行为以及发泡材料压缩强度、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S的加入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刚性和熔体黏弹性;增大的熔体黏弹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可发性;加入23%(质量分数,下同)sPS时,发泡倍率从5.9倍提高至36倍;复配无卤阻燃剂,能明显提升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PPO/HIPS/sPS复合发泡材料密度为0.14 g/cm^(3)时,阻燃等级达到UL94 V-0级,极限氧指数(LOI)为27.4%;在相同密度0.29 g/cm^(3)时,加入23%sPS的PPO/HIPS/sPS复合发泡材料的压缩强度从1.9 MPa提高至6.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泡沫材料 阻燃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天冬氨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朝阳 任碧野 童真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9-34,共6页
综述了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的特点及合成和结构表征 。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材料 研究进展 聚天冬氨酸 衍生物 水处理 药物控制释放 合成 结构 表征 应用
下载PDF
DMC聚醚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颜再荣 吴立传 +2 位作者 余爱芳 杨淑英 陈立班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研究DMC聚醚 (双金属催化剂的聚环氧丙烷 )的降解现象 .讨论了各种因素对降解的影响 ,以及降解中不饱和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表明 ,DMC聚醚的降解与自由基有关 ,降解在常温下 1 5天后开始发生 ,在抗氧剂存在下受到抑制 .加入抗氧剂 1 0 1 ... 研究DMC聚醚 (双金属催化剂的聚环氧丙烷 )的降解现象 .讨论了各种因素对降解的影响 ,以及降解中不饱和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表明 ,DMC聚醚的降解与自由基有关 ,降解在常温下 1 5天后开始发生 ,在抗氧剂存在下受到抑制 .加入抗氧剂 1 0 1 0和 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C聚醚 降解 自由基 抗氧剂 聚环氧丙烷 双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含苯磺酸侧基杂萘联苯聚醚砜纳滤膜的制备与性能
13
作者 冯会美 王丹慧 +6 位作者 徐培琦 徐树刚 李潮 吕飞 王旭昆 张守海 蹇锡高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9,共8页
将含苯磺酸侧基杂萘联苯聚醚砜(SPPES-P-H)浸泡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含苯磺酸钠侧基杂萘联苯聚醚砜(SPPES-P-Na),采用涂覆法制备含苯磺酸侧基杂萘联苯聚醚砜复合纳滤膜,考察聚合物浓度、热处理条件对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PES-... 将含苯磺酸侧基杂萘联苯聚醚砜(SPPES-P-H)浸泡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含苯磺酸钠侧基杂萘联苯聚醚砜(SPPES-P-Na),采用涂覆法制备含苯磺酸侧基杂萘联苯聚醚砜复合纳滤膜,考察聚合物浓度、热处理条件对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PES-P-Na复合纳滤膜的通量高于SPPES-P-H复合纳滤膜的通量;当SPPES-P-Na的质量分数为1.5%,热处理温度为100℃,热处理时间为30 min时,复合膜的水通量达到58.0 L/(m^(2)·h),Na_(2)SO_(4)的脱盐率为89.0%;当操作温度为95℃时,复合膜的水通量为205.0 L/(m^(2)·h),对Na_(2)SO_(4)的脱盐率为82.0%,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将复合膜在质量浓度0.2 g/L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0 d,性能无明显变化,表现出优异的耐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苯磺酸侧基杂萘联苯聚醚砜 复合膜 纳滤膜
下载PDF
FCC油浆芳烃富集前后的反应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查庆芳 郭燕生 +2 位作者 张玉贞 吴明铂 杨小军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48,共6页
 利用族组成分析和FT IR、1H NMR、13C NMR对比了FCC油浆芳烃富集前后合成苯甲醛(BA)系B阶沥青树脂的反应性。整体FCC油浆饱和分含量高,芳烃取代基长短不一,体系分子组成复杂,均匀性差,空间位阻大;而溶剂萃取的FCC油浆富芳烃馏分中,长...  利用族组成分析和FT IR、1H NMR、13C NMR对比了FCC油浆芳烃富集前后合成苯甲醛(BA)系B阶沥青树脂的反应性。整体FCC油浆饱和分含量高,芳烃取代基长短不一,体系分子组成复杂,均匀性差,空间位阻大;而溶剂萃取的FCC油浆富芳烃馏分中,长直链取代基极少,体系分子组成相对简单,分子均匀性较好,空间位阻小,因而反应性大于整体FCC油浆。溶剂富集芳烃提高了FCC油浆的反应性,并且抽余油又是回炼的优质原料,提供了FCC油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油浆 芳烃 富集 反应性 合成反应 沥青树脂 利用 催化裂化
下载PDF
双酚S型杂萘联苯共聚醚砜中空纤维膜结构和性能
15
作者 李潮 徐培琦 +5 位作者 吕飞 王旭昆 冯会美 李海龙 张守海 蹇锡高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1,共7页
以双酚S型杂萘联苯共聚醚砜(PPESS)为膜材料,聚乙二醇(PEG2000)为添加剂,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中空纤维膜,考察聚合物浓度、添加剂含量、牵伸速率、空气浴距离及芯液组成与膜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中空纤维膜微观形貌... 以双酚S型杂萘联苯共聚醚砜(PPESS)为膜材料,聚乙二醇(PEG2000)为添加剂,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中空纤维膜,考察聚合物浓度、添加剂含量、牵伸速率、空气浴距离及芯液组成与膜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中空纤维膜微观形貌,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及添加剂含量的增加均会使铸膜液表观黏度呈上升趋势,中空纤维膜中海绵孔结构比例逐渐上升,水通量下降.牵伸速率及空气浴距离的增加使膜的水通量呈下降趋势,当牵伸速率为9 m/min,空气浴距离为10 cm时,膜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水通量为106 L/(m^(2)·h),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为99.8%,对尿素的清除率为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S型杂萘联苯共聚醚砜 干湿相转化法 结构和性能
下载PDF
双邻位甲基取代的聚芳醚酮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谌烈 宋才生 +2 位作者 童永芬 温红丽 刘晓玲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3,共5页
两种单体 2 ,2′ ,6 ,6′ 四甲基 4 ,4′ 二苯氧基二苯酮 (o M2 DPOBP)和 2 ,2′ ,6 ,6′ 四甲基 4 ,4′ 二苯氧基三苯二酮 (o M2 DPOTPDK) ,分别与对苯二甲酰氯 (TPC)和间苯二甲酰氯 (IPC)低温亲电溶液缩聚 ,合成了 4种含双邻位甲基... 两种单体 2 ,2′ ,6 ,6′ 四甲基 4 ,4′ 二苯氧基二苯酮 (o M2 DPOBP)和 2 ,2′ ,6 ,6′ 四甲基 4 ,4′ 二苯氧基三苯二酮 (o M2 DPOTPDK) ,分别与对苯二甲酰氯 (TPC)和间苯二甲酰氯 (IPC)低温亲电溶液缩聚 ,合成了 4种含双邻位甲基侧基聚醚酮醚酮酮 (DM PEKEKK和DM PEKEKMK)及含双邻位甲基侧基聚醚酮酮醚酮酮 (DM PEKKEKK和DM PEKKEKMK)聚合物 .用FT IR、1 H NMR、DSC、TGA、WAXD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聚合物的溶解性能 .结果表明 ,该 4种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溶解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聚合物 聚芳醚酮 取代 溶解性能 缩聚 WAXD 合成与表征 间苯二甲酰氯 聚醚酮醚酮酮
下载PDF
聚苯硫醚砜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华东 杨杰 +2 位作者 陈永荣 杜宗英 龙盛如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2,共4页
探索了聚苯硫醚砜树脂在常压下的合成方法 ,得到了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在原材料的量之比 0 98~1 0 2、反应温度 160~ 2 2 0℃、时间 2~ 8h的条件下制得的高摩尔质量聚合物 ,其粘数可达到 3 5mL/g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 探索了聚苯硫醚砜树脂在常压下的合成方法 ,得到了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在原材料的量之比 0 98~1 0 2、反应温度 160~ 2 2 0℃、时间 2~ 8h的条件下制得的高摩尔质量聚合物 ,其粘数可达到 3 5mL/g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 -衍射和热分析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证明合成的高聚物为线型非晶性聚苯硫醚砜树脂 ,是一种具有极高热稳定性和耐化学腐蚀性的高性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砜 合成 表征 热稳定性 耐腐蚀性 4 4-二氯二苯砜
下载PDF
含亚甲基和双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酮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绍印 蹇锡高 +2 位作者 肖树德 王慧明 张杰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2-845,共4页
A new biphenol-like monomer,4,4′-methylenebis[4-(1,4-phenylene)-phthalazin-1(2H)-one] was synthesized from phthalic anhydride and diphenylmethane in two steps.In the first step,Friedel-Crafts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A new biphenol-like monomer,4,4′-methylenebis[4-(1,4-phenylene)-phthalazin-1(2H)-one] was synthesized from phthalic anhydride and diphenylmethane in two steps.In the first step,Friedel-Crafts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in 1,2-dichloroethane between diphenylmethane and phthalic anhydride.The obtained product was used in the second step with hydrazine monohydrate added into its solution,followed by recrystallization in acetic acid.The melting point show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of the bis(phthalazinone) monomer was 338.1℃.The overall yield of the biphenol-like monomer was 60%.A new polyphthalazinone was prepared from 4,4′-difluorodiphenylketone(DFK) and 4,4′-methylenebis[4-(1,4-phenylene)-phthalazin-1(2H)-one] by solution polycondensation in N-methyl-2-pyrrolidone(NMP) with anhydrous K 2CO 3 as a catalyst.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 was formed in 8 h at 190℃.The polymer was refined by precipitation from its 15% NMP solution with methanol as the precipitating agent.The powder of the polymer was dried in a vacuum oven under 120℃ for 48*!h and then under 200℃ for 4*!h.The intrinsic viscosity of the polymer was 0.58*!dL/g in NMP at 25℃.The polymer showed hig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 g) at 258℃ by DSC.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for 5% weight loss (T d5) in nitrogen measur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occurred at 431℃.The solubility of the polymer was investigated at room temperature.The polymer was soluble in NMP,m-cresol and partially soluble in chloroform,and insoluble in N,N-dimethylacetamide (DMAc) and dimethyl sulfoxide (DMSO).The methylene group and bis-(phthalazinone) structure in the backbone of the polymer contribute much to the good solubility,and the rigid structure of bis(phthalazinone) retains its good thermal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 双二氮杂萘酮 聚芳酮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辛基酚醛增粘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慧敏 刘丽 +2 位作者 贾爱瑞 张丽杰 谭东妮 《轮胎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184-187,共4页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辛基酚醛增粘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研究辛基酚醛增粘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对其软化点和增粘效果的影响。确定的测试条件为:流速1.0 mL·min^(-1),柱温40℃,试样溶液质量浓度(2±0.2) mg·mL^...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辛基酚醛增粘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研究辛基酚醛增粘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对其软化点和增粘效果的影响。确定的测试条件为:流速1.0 mL·min^(-1),柱温40℃,试样溶液质量浓度(2±0.2) mg·mL^(-1);辛基酚醛增粘树脂的软化点和增粘效果随着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辛基酚醛增粘树脂 相对分子质量 软化点 增粘效果
下载PDF
高活性聚苯硫醚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贵阳 李沃源 +2 位作者 连明 尹红 张雄伟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55-57,共3页
本文研究探讨了不同端基调节剂对聚苯硫醚(PPS)树脂实施端基处理后对其反应活性及熔融结晶温度(Tc2)的提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以含羟基芳香族硫醇化合物为端基调节剂时,PPS树脂的反应活性和Tc2提升更明显。后续洗涤纯化过程中增加酸洗... 本文研究探讨了不同端基调节剂对聚苯硫醚(PPS)树脂实施端基处理后对其反应活性及熔融结晶温度(Tc2)的提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以含羟基芳香族硫醇化合物为端基调节剂时,PPS树脂的反应活性和Tc2提升更明显。后续洗涤纯化过程中增加酸洗步骤,可以进一步促进树脂反应活性与Tc2的提升,对于优化共混改性挤出过程中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尤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活性 聚苯硫醚 树脂制备 端基调节剂 熔融结晶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