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4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取方式对微拟球藻蛋白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黄素艳 曹荣 +3 位作者 刘楠 孙永 周德庆 王珊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6,共10页
以微拟球藻粉为原料,分别采用冻融盐析法、酶提辅助法和碱提酸沉法制备冻融蛋白(Nannochloropsis freeze-thawed extraction protein,NFP)、酶提蛋白(Nannochloropsis enzyme-assisted extraction protein,NEP)和碱提蛋白(Nannochlorops... 以微拟球藻粉为原料,分别采用冻融盐析法、酶提辅助法和碱提酸沉法制备冻融蛋白(Nannochloropsis freeze-thawed extraction protein,NFP)、酶提蛋白(Nannochloropsis enzyme-assisted extraction protein,NEP)和碱提蛋白(Nannochloropsis alkali extraction protein,NAP),并对其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碱提酸沉法的提取率为18.70%±0.50%,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提取方式(P<0.05)。NFP、NEP与NAP中均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8.75%、38.16%和37.88%;紫外吸收光谱显示三种提取蛋白在200~220 nm处有较强的吸光值;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三种蛋白均具有典型的蛋白吸收峰,但二级结构发生变化,碱提处理使NAP中β-转角相对含量降低至19.62%±1.48%,β-折叠相对含量增加至32.90%±1.55%;与NEP和NFP相比,NAP的游离巯基含量和Zeta电位绝对值显著上升,粒径显著下降(P<0.05);扫描电镜显示不同提取方式下蛋白的显微结构有差异。功能特性分析显示三种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随pH的变化趋势相似;相比NEP和NAP,NFP具有更好的功能特性。该研究结果为微藻蛋白资源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拟球藻 蛋白质 碱提酸沉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下载PDF
发酵调味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及生物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李惠 付金慧 +10 位作者 李超伟 张莉 夏小龙 李丝桐 张梦梅 陈阴竹 刘书亮 胡凯弟 赵宁 李琴 李建龙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314,共11页
国内外不同发酵调味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各不相同,这可能与产品原料、地理位置、季节等因素差异有关。微生物能够通过细胞壁的吸附作用或酶催化作用将真菌毒素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质,以保证发酵调味品的食用安全。随着生物脱毒研究的深... 国内外不同发酵调味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各不相同,这可能与产品原料、地理位置、季节等因素差异有关。微生物能够通过细胞壁的吸附作用或酶催化作用将真菌毒素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质,以保证发酵调味品的食用安全。随着生物脱毒研究的深入,许多能够高效降解真菌毒素的菌株被筛选出来,而食源及可应用于食品的对真菌毒素有降解能力的安全菌株研究依然较少。基于此,本文总结发酵调味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现状,重点综述不同来源的可降解真菌毒素的菌株及菌株细胞中的降解酶,旨在为减少发酵调味品中有害真菌及其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调味品 真菌毒素 生物脱毒 降解
下载PDF
旧金山果实乳杆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发酵面食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国华 贺霞霞 +3 位作者 路婷 孙天 王灿烂 周世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1-438,共8页
旧金山果实乳杆菌(Fructilactobacillus sanfranciscensis)作为酸面团中常见的菌种,是具有良好应用价值的酸面团乳酸菌之一,该菌种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及其与酸面团中酵母菌间的相互作用对发酵面食的风味、营养及质构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旧金山果实乳杆菌(Fructilactobacillus sanfranciscensis)作为酸面团中常见的菌种,是具有良好应用价值的酸面团乳酸菌之一,该菌种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及其与酸面团中酵母菌间的相互作用对发酵面食的风味、营养及质构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自1971年分离该菌株以来,其分类学地位经历多次变迁,命名从Lactobacillus sanfrancisco变更为Lactobacillus sanfranciscensis,在2020年确定为Fructilactobacillus sanfranciscensis,至今,该菌种相关的研究文献已达500余篇。目前,该菌种已列入欧洲食品安全局的可食用菌种名单和韩国的限制性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名单,但尚不在我国可食用菌种名单中。本文系统综述了旧金山果实乳杆菌目前的分类学地位及其在酸面团中的普遍性,菌种的生化特性及基因特性,并阐述了其对发酵面食的影响,探索旧金山果实乳杆菌在酸面团中的应用潜力,以期开发用于酸面团的标准化发酵剂,为传统发酵面食产业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面团 旧金山果实乳杆菌 发酵面食 酿酒酵母 矮小哈萨克斯坦酵母菌
下载PDF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猴头菇子实体残渣粗多糖理化性质及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的影响
4
作者 陈爽 刘利平 +5 位作者 冯杰 张劲松 杨焱 吴迪 刘艳芳 郭庆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为了研究蒸汽爆破(Steam Explosion,SE)预处理对猴头菇子实体残渣粗多糖理化性质及调节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猴头菇水提残渣为原料,采用常规粉碎和蒸汽爆破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制备获得粗多糖并进行得率、成分含量、单糖组成、分子量及消化和... 为了研究蒸汽爆破(Steam Explosion,SE)预处理对猴头菇子实体残渣粗多糖理化性质及调节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猴头菇水提残渣为原料,采用常规粉碎和蒸汽爆破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制备获得粗多糖并进行得率、成分含量、单糖组成、分子量及消化和发酵特性的比较。结果显示,经SE处理所得多糖组分(HCQ)的得率、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分别达到了13.36%、58.20%和47.93%,是常规粉碎处理所得多糖组分(HCW)的2.18、1.57和1.59倍,表明SE能显著(P<0.05)促进残渣中多糖组分的释放。SE还降低了HCQ的分子量并释放出小分子组分,同时提高了单糖组成中的葡萄糖摩尔百分比。在模拟体外人体粪便发酵过程中,与HCW相比,HCQ明显地(P<0.05)提高了有益菌(如厚壁菌门)的丰度和短链脂肪酸的产量,同时降低有害细菌(如埃希氏-志贺氏菌)的丰度,从而有益于机体健康。该研究为蒸汽爆破技术在猴头菇多糖提取中的应用及HCQ多糖作为潜在益生元发挥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水提残渣 蒸汽爆破 多糖 β-葡聚糖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凝结魏茨曼氏菌BC99应急能量棒研制及抗疲劳效应研究
5
作者 郭毫单 吴影 +5 位作者 韦玉琼 曹力 白周亚 樊秋霞 彭楠 古绍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8-230,共1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具有高营养、高能量、抗疲劳的益生菌应急能量棒。方法: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对能量棒夹心工艺进行优化,测定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灰分、粗纤维含量、氨基酸组成、脂...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具有高营养、高能量、抗疲劳的益生菌应急能量棒。方法: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对能量棒夹心工艺进行优化,测定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灰分、粗纤维含量、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通过连续3周游泳训练构建疲劳小鼠模型,检测小鼠游泳力竭时间、糖原含量及血清中疲劳因子含量、炎症因子含量、氧化应激因子含量,研究益生菌能量棒的抗疲劳功能。结果:益生菌能量棒夹心最优制作条件为:坚果添加量35 g,燕麦片添加量45 g,奇亚籽添加量15 g,糖浆复合比(W麦芽糖:W白砂糖)2.0,加工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凝结魏茨曼氏菌BC99(Weizmannia coagulans BC99)能量棒夹心的感官评分为93分;包衣涂层中含凝结魏茨曼氏菌BC99活菌数1.43×108 CFU/g,营养成分测定表明,能量棒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益生菌能量棒干预结果显示,该产品能显著提高机体肝糖原、肌糖原含量(P<0.05),显著提高葡萄糖代谢关键酶己糖激酶水平(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疲劳因子乳酸、尿素氮水平(P<0.05),改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含量(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结论:凝结魏茨曼氏菌BC99应急能量棒能够缓解机体疲劳感,改善炎症水平,降低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可为益生菌能量棒应急食品的开发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食品 能量棒 凝结魏茨曼氏菌 响应面 氧化应激 抗疲劳
下载PDF
发芽粟米活性肽减轻铜诱导秀丽隐杆线虫氧化损伤及其分子机制
6
作者 张惠琪 陈晓 +5 位作者 金雪玲 黎晶晶 袁娟丽 高金燕 陈红兵 武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93,共10页
目的: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为模型,探究发芽粟米活性肽(Germinated foxtail millet bioactive peptides,GRBPs)对铜诱导的体内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将野生型N2秀丽隐杆线虫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为模型,探究发芽粟米活性肽(Germinated foxtail millet bioactive peptides,GRBPs)对铜诱导的体内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将野生型N2秀丽隐杆线虫随机分为对照组、GRBPs组,观察喂食GRBPs对线虫接受铜刺激后运动能力和存活率的影响;通过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umutase,SOD)活性,评估GRBPs对铜诱导线虫氧化损伤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以及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探讨GRBPs的作用机制。最后对抗氧化相关基因进行逆转录和实时定量PCR(qPCR)验证。结果:GRBPs可明显提高铜刺激后线虫的存活率和运动能力;1 mg/mL浓度的GRBPs可极显著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P<0.0001),增加CAT和SOD活性,同时调节特定基因(如ctl-1、ctl-2的上调和sod-1、sod-2的下调)的表达量。在基因水平上,GRBPs对线虫的影响主要是调控编码角质层结构成分和活性以及细胞色素酶P450的相关基因表达;在代谢水平上,GRBPs对线虫的影响主要是调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结论:发芽粟米活性肽可以有效减轻铜诱导的氧化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角质层和细胞色素酶P450相关基因表达和调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粟米活性肽 秀丽隐杆线虫 铜诱导 氧化损伤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含筛孔八棱锥内构件泡沫分离设备的构建及其应用
7
作者 薛静丽 方思含 +4 位作者 张才亮 韩娟 吴嘉聪 王蕾 王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目的: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含筛孔八棱锥内构件,用以强化泡沫排液,提高泡沫分离效率。方法:以重组β-葡萄糖苷酶(Glu-linker-ELP50-GB,GLEGB)发酵液为模型,考察内构件的结构参数(个数、间距、筛孔直径)和泡沫分离实验参数(温度、初始... 目的: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含筛孔八棱锥内构件,用以强化泡沫排液,提高泡沫分离效率。方法:以重组β-葡萄糖苷酶(Glu-linker-ELP50-GB,GLEGB)发酵液为模型,考察内构件的结构参数(个数、间距、筛孔直径)和泡沫分离实验参数(温度、初始蛋白浓度、气体流速、装液量)对GLEGB富集比和回收率的影响。此外,基于弹性蛋白样多肽(elastin-like polypeptides,ELPs)的温敏性,对重组β-葡萄糖苷酶泡沫液进一步纯化,并通过圆二色光谱仪(C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纯化后GLEGB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在内构件数量为5、间距为78 mm、筛孔直径为2 mm、蛋白质初始浓度为0.3 mg/mL、温度为45℃、气体流速为200 mL/min、装液量为100 mL的最佳条件下,GLEGB的蛋白富集比为2.46±0.10是对照柱的1.33倍,对重组β-葡萄糖苷酶泡沫液进一步纯化后GLEGB的纯化倍数为37.25±0.60,此外,结果证明纯化过程不会影响GLEGB的结构。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含筛孔八棱锥内构件可以有效地提高从发酵液中分离GLEGB的富集比,为泡沫分离设备的设计、研究及工艺优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分离 富集比 重组 Β-葡萄糖苷酶 内构件
下载PDF
滇黄精多糖对肥胖小鼠脂代谢紊乱及脑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
8
作者 许云聪 闫巧娟 +3 位作者 朱春华 杨绍青 李后江 江正强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3,共10页
为研究滇黄精多糖(Polygonatum kingianum polysaccharides,PKP)对肥胖小鼠脂代谢紊乱及脑功能损伤的作用效果,采用酶法辅助提取的PKP干预肥胖小鼠12周,观察小鼠体质量和血脂变化以及肝脏和脂肪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并通过行为学检测小... 为研究滇黄精多糖(Polygonatum kingianum polysaccharides,PKP)对肥胖小鼠脂代谢紊乱及脑功能损伤的作用效果,采用酶法辅助提取的PKP干预肥胖小鼠12周,观察小鼠体质量和血脂变化以及肝脏和脂肪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并通过行为学检测小鼠自主活动性和焦虑样行为变化,进一步检测肝脏、脂肪、血清和脑组织炎症水平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表明:PKP(1500 mg/kg)减少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体质量增量29.6%,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异常及肝脏和脂肪的组织形态,并促进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46.0%)和脂肪解偶联蛋白1表达(59.0%),同时明显增加肥胖小鼠的自主活动性并改善焦虑行为;肝脏和脂肪F4/80表达水平分别减少55.0%和67.2%,血清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减少22.9%、44.6%和7.8%,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水平增加27.1%;大脑海马和皮层区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表达水平分别减少16.0%和28.6%,改善了海马和皮层区域结构损伤。PKP有效改善了肥胖小鼠脂代谢紊乱及脑功能损伤,为其作为抗肥胖及改善肥胖诱导脑损伤的功能性食品配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多糖 肥胖 焦虑行为 脑损伤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降解及其脱毒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凯龙 刘昆仑 +2 位作者 辛颖 杨趁仙 王子坤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4,共9页
真菌毒素是一类严重危害谷物、食品、饲料安全的污染物,可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严重经济损失。在霉变玉米、小麦等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具有高检出率,其污染暴露可造成生殖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等危害。因其污染范围广泛... 真菌毒素是一类严重危害谷物、食品、饲料安全的污染物,可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严重经济损失。在霉变玉米、小麦等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具有高检出率,其污染暴露可造成生殖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等危害。因其污染范围广泛、危害严重,成为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在降解ZEN的同时也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因此,食品相关产业一直在寻求具有更高专一性、靶向性、安全性和适应性的生物降解技术。本文综述ZEN毒性及其危害、ZEN降解菌株与降解酶及现代生物技术在ZEN脱除中的应用,重点分析ZEN生物降解产物类型及其脱毒机制,并展望ZEN生物脱毒的潜在应用方向,为ZEN生物脱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生物降解 脱毒机制
下载PDF
牡丹花中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10
作者 陈玲 王学方 +3 位作者 李智宁 张立攀 李晓 宁二娟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
对丹凤和香玉两种牡丹花中的游离酚、酯键合态酚、糖苷键合态酚和不溶性结合态酚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主要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丹凤和香玉... 对丹凤和香玉两种牡丹花中的游离酚、酯键合态酚、糖苷键合态酚和不溶性结合态酚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主要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丹凤和香玉牡丹花的游离酚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总酚含量分别为31.45、32.64 mg/g,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1.11、40.67 mg/g,其次是酯键合态酚和糖苷键合态酚,不溶性结合态酚含量较低;两种牡丹花游离酚均含有17种成分,其主要成分是白藜芦醇、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大波斯菊苷;酯键合态酚、糖苷键合态酚中主要成分是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中游离酚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丹凤、香玉牡丹花游离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为855.03、367.10、230.54μmol/g和499.06、290.64、196.39μmol/g;丹凤和香玉牡丹花的游离酚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2.15、13.87μg/mL。研究结果对丹凤和香玉多酚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花 游离酚 酯键合态酚 糖苷键合态酚 不溶性结合态酚 抗氧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低聚甘露糖增强短双歧杆菌抑制具核梭杆菌生长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张旭妍 刘瑞洁 +1 位作者 赵博 许晓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0,共8页
为探究双歧杆菌与低聚糖协同抑制具核梭杆菌作用及机理,采用6种常见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代谢6种不同结构且应用广泛的低聚糖(低聚甘露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 为探究双歧杆菌与低聚糖协同抑制具核梭杆菌作用及机理,采用6种常见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代谢6种不同结构且应用广泛的低聚糖(低聚甘露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乳果糖、阿拉伯半乳聚糖),通过硫化氢的生成与生物膜的抑制,确定最佳抑制具核梭杆菌组合,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与流式细胞仪分析具核梭杆菌菌体细胞完整性,研究抑菌机理,并探讨其酸性代谢产物对具核梭杆菌的抑制作用影响,测定其短链脂肪酸产量,此外还挖掘了双歧杆菌潜在细菌素基因簇。结果显示,低聚甘露糖促进短双歧杆菌抑制具核梭杆菌效果最佳,其组合可显著减少硫化氢的产生与生物膜的形成,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添加量达到20%时,对具核梭杆菌的抑制率可达到63.16%±4.48%,其表观结构明显损伤,蛋白和核酸流出,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被破坏。这种抑菌效果会随着上清液pH向中性环境的靠近而下降,表明上清液中酸性代谢产物在发挥抑菌效果中起重要作用,上清液中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分别含量为26.112、10.829、5.106、5.232 mmol/L。此外基因预测到短双歧杆菌包含2个潜在的细菌素合成基因簇。综上,低聚甘露糖配合短双歧杆菌的合生元组合或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具核梭杆菌生物防控抑制剂,为预防及辅助治疗结直肠癌等肿瘤疾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低聚糖 抑菌机制 短链脂肪酸 具核梭杆菌
下载PDF
α-亚麻酸通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
12
作者 蔡瑞鑫 陈小蝶 +3 位作者 朱海彬 钱雨顺 谢建华 申明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7-383,共7页
ω-3脂肪酸具有自然的抗炎属性,而α-亚麻酸(ALA)是一种人体必需的ω-3脂肪酸,为了阐明其体外抗炎机制,本实验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构建炎症模型,通过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等炎... ω-3脂肪酸具有自然的抗炎属性,而α-亚麻酸(ALA)是一种人体必需的ω-3脂肪酸,为了阐明其体外抗炎机制,本实验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构建炎症模型,通过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活性氧(ROS)生成量和炎症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探讨α-亚麻酸减轻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机制。结果表明,α-亚麻酸能显著抑制MCP-1的释放,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3的分泌水平;同时,α-亚麻酸还可以降低ROS生成量,缓解ROS介导的炎性损伤。此外,α-亚麻酸可以通过增加抗氧化酶SOD的表达,减少MDA的堆积,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中氧化应激的伴随性危害。蛋白印迹分析进一步证实,α-亚麻酸可抑制TLR4、MyD88的表达以及下游p65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以上结果表明,α-亚麻酸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麻酸 巨噬细胞 炎症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金属抗菌肽SIF_(4)对大肠杆菌拓扑异构酶活性及胞内核酸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4 位作者 周慧恒 李篮 匡燕 刘淼 赵谋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为系统阐明金属抗菌肽SIF_(4)基于DNA拓扑异构酶靶点的非细胞质膜抑菌机理,以大肠杆菌为模式菌株,研究了金属抗菌肽SIF_(4)与基因组DNA的结合方式、对DNA拓扑异构酶I/II活性以及胞内核酸生物合成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金属抗菌肽SIF_(4... 为系统阐明金属抗菌肽SIF_(4)基于DNA拓扑异构酶靶点的非细胞质膜抑菌机理,以大肠杆菌为模式菌株,研究了金属抗菌肽SIF_(4)与基因组DNA的结合方式、对DNA拓扑异构酶I/II活性以及胞内核酸生物合成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金属抗菌肽SIF_(4)可能以类似溴化乙锭嵌插方式与基因组DNA结合,对拓扑异构酶I有较强抑制活性,但对拓扑异构酶II影响较小,可通过影响DNA负超螺旋解链和RNA聚合酶结合催化RNA转录过程发挥抑菌活性。研究还发现,经金属抗菌肽SIF_(4)处理12 h后,大肠杆菌胞内总DNA和总RNA生物合成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1/2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组与对照组(0 MIC)相比,胞内DNA和RNA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MIC和2 MIC组与对照组相比,胞内DNA和RNA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实验结果可为金抗肽SIF_(4)在食源性大肠杆菌生物防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抗菌肽 大肠杆菌 拓扑异构酶 核酸 抗菌剂
下载PDF
真空热处理与谷蛋白添加对罗非鱼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孙家会 房佳琪 +1 位作者 杨维 夏光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3,共9页
为探索真空热处理与谷蛋白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凝胶性能的影响,实验以罗非鱼MP为原料,以质构、持水、分子间作用力等为指标研究了真空热处理与谷蛋白添加对罗非鱼MP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浴条件下,加入0.7%的... 为探索真空热处理与谷蛋白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凝胶性能的影响,实验以罗非鱼MP为原料,以质构、持水、分子间作用力等为指标研究了真空热处理与谷蛋白添加对罗非鱼MP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浴条件下,加入0.7%的谷蛋白显著提高了MP的硬度、凝胶强度。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谷蛋白使MP凝胶网络趋于平整,孔洞减小,有利于凝胶的形成。与水浴加热相比,经过一段式真空热处理1 h后,MP凝胶的内聚性、弹性、凝胶强度显著提高,真空热处理2 h后,MP凝胶的内聚性与凝胶强度进一步提高。另外,真空热处理和谷蛋白添加改善了MP凝胶的水分状态,T22固定水的含量下降,同时T22固定水与T23自由水的迁移受到限制,使凝胶内水分趋于稳定。分子间作用力结果显示,离子键与疏水相互作用增强,促进了MP的凝胶化。综上所述,真空加工和谷蛋白添加促使MP结构伸展,形成更加致密的三维凝胶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 真空热处理 谷蛋白
下载PDF
新会陈皮中4株糖苷酶高产菌的分离鉴定、益生特性及发酵效果分析
15
作者 沈飞 王庭雨 +1 位作者 孙辉 吴振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0,共10页
为扩充促进新会陈皮发酵陈化的益生菌种质资源,本研究从新会陈皮中分离鉴定出4株细菌,并对其产酶能力、益生特性、安全性以及发酵新会陈皮的效果进行了评价。4株细菌均属于芽孢杆菌属,其中菌株L7具有最高的产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β... 为扩充促进新会陈皮发酵陈化的益生菌种质资源,本研究从新会陈皮中分离鉴定出4株细菌,并对其产酶能力、益生特性、安全性以及发酵新会陈皮的效果进行了评价。4株细菌均属于芽孢杆菌属,其中菌株L7具有最高的产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果胶酶能力,酶活分别达到1.84、0.79、1.6和1.24 U/mL。所有菌株均能在胃肠道环境下良好的存活,具有较强的抑菌性和共聚集性,无溶血性,且对多种抗生素敏感,表现出良好的益生特性和安全性。L7发酵新会陈皮效果最佳。经L7发酵后,新会陈皮结合态黄酮组分被有效地转化成游离态形式释放,特别是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桔皮素,较未发酵新会陈皮分别提高了34.8%、93.7%以及102.7%。此外,L7发酵后的新会陈皮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活性,这与其具有更高的柚皮素和橙皮素含量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新会陈皮健康产品的开发和加速陈化技术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会陈皮 芽孢杆菌 糖苷酶 益生特性 发酵效果
下载PDF
真菌毒素降解酶及其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凤华 牛锦璐 +3 位作者 邓俊劲 晏石娟 张军 吴绍文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6,共17页
真菌毒素作为真菌次级代谢产生的一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稳定并可在食物链中积累,严重威胁人类和禽畜健康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生物酶降解法因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在真菌毒素脱毒方面展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总结黄曲霉毒... 真菌毒素作为真菌次级代谢产生的一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稳定并可在食物链中积累,严重威胁人类和禽畜健康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生物酶降解法因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在真菌毒素脱毒方面展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总结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和伏马菌素等常见真菌毒素降解酶的挖掘和功能分析,重点关注利用X射线晶体学等方法解析降解酶三维结构、揭示其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比较分析计算方法预测的结合口袋与试验确定的活性中心;阐述基于蛋白质结构的理性设计策略在真菌毒素降解酶改造中的应用,并讨论利用计算生物学方法预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解析酶的作用机制并指导降解酶设计的潜力。本文可为解决食品和饲料中的真菌毒素污染问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降解酶 结构 蛋白质设计
下载PDF
食品中益生菌的功能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云 郝娟 马永轩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5-427,共13页
益生菌在人类的食品生产和生活中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随着对益生菌功能研究的逐步深入,益生菌对人体的多种营养功能和健康功效也逐渐明确。现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甚至能够改善一些疾病的症状,因此在食... 益生菌在人类的食品生产和生活中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随着对益生菌功能研究的逐步深入,益生菌对人体的多种营养功能和健康功效也逐渐明确。现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甚至能够改善一些疾病的症状,因此在食品行业中,益生菌从传统的发酵食品中的应用到功能性食品中的添加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然而食品中益生菌的大规模使用也提升了潜在的安全性风险,如感染、生物毒素和耐药性基因转移等,益生菌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安全性问题。欧洲的安全资格认证(Qualified Presumption of Safety,QPS)和美国的公认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体系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近年来我国也通过相关立法规范益生菌的使用从而保障食品安全。该研究综述了目前对于益生菌营养功能和食品中益生菌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益生菌目前面临的安全性问题与安全性评价体系,以期为食品中益生菌的安全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保健功能 益生菌食品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UPLC-MS/MS法检测3种食品中松仁过敏原 被引量:1
18
作者 宁亚维 周泓鑫 +4 位作者 杨正 马俊美 刘茁 张岩 李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7-253,共7页
基于食品基质中松仁过敏原Pin k 2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将松仁经过研磨、脱脂、浸提、酶解后经Easy-nLC 1000-QExactive高分辨质谱仪进行分离分析,结合Uniprot蛋白数据库以及ProteinPilotTM软件对质谱图进行数据处理,... 基于食品基质中松仁过敏原Pin k 2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将松仁经过研磨、脱脂、浸提、酶解后经Easy-nLC 1000-QExactive高分辨质谱仪进行分离分析,结合Uniprot蛋白数据库以及ProteinPilotTM软件对质谱图进行数据处理,经BLAST验证特异性,最终筛选3条松仁特异性肽段。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方法在0.001~5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1mg/kg;在饼干、巧克力和饮料3种空白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8.50%~107.57%,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6.08%,基质效应为89.77%~96.13%。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势,可应用于饼干、巧克力、饮料等食品样品中松仁过敏原的检测,为我国食品标签真实性检验及食品中隐性过敏原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仁 过敏原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检测
下载PDF
野生接骨木果含片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抗运动疲劳作用研究
19
作者 王江 马彩珍 +4 位作者 李甜 霍彦雄 张亮亮 吴子健 徐建国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6,共8页
为制备一款口感适宜且具有抗氧化和抗疲劳作用的接骨木果含片,以野生接骨木果粉为原料,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接骨木果含片制备工艺;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阳离子自... 为制备一款口感适宜且具有抗氧化和抗疲劳作用的接骨木果含片,以野生接骨木果粉为原料,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接骨木果含片制备工艺;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作为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的指标;通过测定小鼠游泳时间,分析血糖、肝糖原、肌糖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三磷酸腺苷(ATP)、尿素氮(BUN)和乳酸(LA)含量变化来评价其抗疲劳作用。结果表明:接骨木果粉添加量61%、木糖醇添加量8%和柠檬酸添加量5%时,接骨木果含片的感官评分达到90.32分,其花色苷含量为1.52 mg/g;接骨木果含片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值分别为73.83μg TE/g、43.50μg TE/g和16.27μmol Fe(Ⅱ)/g,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接骨木果含片干预后,延长了小鼠的游泳时长,提高了小鼠的血糖、肝糖原、肌糖原、SOD和ATP的含量,降低了小鼠体内BUN和LA水平,表明接骨木果含片具有较高的抗疲劳能力。该研究为野生接骨木果的高值化利用、扩大其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接骨木果 含片 抗氧化活性 抗疲劳活性
下载PDF
芹菜素脂质体的制备、修饰、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20
作者 代思雨 汤颖 +5 位作者 刘念 何璐 谷淼 冯琛博 任瑾 方正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200,共11页
目的:为提高芹菜素水溶性、稳定性,促进其充分发挥抗氧化生物活性,本研究拟制备芹菜素脂质体(Apigenin liposomes,AP-L),并用壳聚糖(Chitosan,CS)修饰脂质体表面。方法:比较低速离心法和过膜法两种包封率测定方法的适用性。以包封率为... 目的:为提高芹菜素水溶性、稳定性,促进其充分发挥抗氧化生物活性,本研究拟制备芹菜素脂质体(Apigenin liposomes,AP-L),并用壳聚糖(Chitosan,CS)修饰脂质体表面。方法:比较低速离心法和过膜法两种包封率测定方法的适用性。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比较薄膜分散-超声法和乙醇注入-超声法两种AP-L制备方法,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AP-L制备工艺。通过静电吸附方式将壳聚糖吸附于脂质体表面,得到壳聚糖芹菜素脂质体(Chitosan apigenin liposomes,CS-AP-L)。考察修饰前后脂质体的外观、微观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电位、包封率和稳定性的变化。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考察芹菜素水分散体(Apigenin dispersion,AP-D)、AP-L和CS-AP-L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低速离心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更准确。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AP-L包封率更高。AP-L最佳制备工艺为:芹菜素6 mg,芹菜素磷脂质量比1:24,磷脂胆固醇质量比6:1,乙醇6.3 mL,磷酸盐缓冲液20 mL,水化温度50℃,超声时间20 min。AP-L粒径为157.34±1.87 nm,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240±0.025,包封率为66.50%±1.00%,CS-AP-L粒径为564.22±39.7 nm,PDI为0.292±0.022,包封率为60.17%±1.97%。稳定性实验显示常温保存30 d后,AP-L渗漏率为21.92%±4.84%,CS-AP-L渗漏率为10.64%±0.28%,CS-AP-L更稳定。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AP-L和CS-AP-L均可以提高芹菜素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CS-AP-L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强。结论:本研究制备的CS-AP-L粒径大小合适,分布均匀,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具有促进芹菜素抗氧化活性的潜力,可为开发芹菜素衍生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脂质体 包封率 稳定性 抗氧化能力 壳聚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