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3,384篇文章
< 1 2 1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甾醇对桑椹花色苷脂质体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梁安雅 林羡 +2 位作者 卜智斌 余元善 肖更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0-296,共7页
植物甾醇的分子结构与胆固醇相似,作为膜结构调节剂,植物甾醇既能调节脂质体膜的结构性质,又能避免胆固醇摄入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以植物甾醇替代胆固醇,通过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桑椹花色苷脂质体,评价了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电位和微... 植物甾醇的分子结构与胆固醇相似,作为膜结构调节剂,植物甾醇既能调节脂质体膜的结构性质,又能避免胆固醇摄入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以植物甾醇替代胆固醇,通过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桑椹花色苷脂质体,评价了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电位和微观形态等指标,并探究了植物甾醇对脂质体pH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胆固醇脂质体类似,植物甾醇的添加也能够得到粒径小、分散性好、包封率高的桑椹花色苷脂质体。当β-谷甾醇添加量为卵磷脂质量的26%时,桑椹花色苷脂质体贮藏后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率是添加了等量胆固醇的脂质体的1.6倍。植物甾醇脂质体贮藏前后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优于胆固醇脂质体的,尤其在胆固醇脂质体贮藏后,ORAC值下降2.42倍~3.65倍,植物混合甾醇脂质体的ORAC值则变化不大。综上,采用植物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桑椹花色苷脂质体,可制得较稳定、并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脂质体,可为负载生物活性物质的植物甾醇脂质体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桑椹 花色苷 脂质体 抗氧化
下载PDF
蓝靛果花青素抗氧化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柏营 杨海蛟 +4 位作者 侯宇 王家利 乔新宇 陈英伟 刘馨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9期53-59,共7页
以蓝靛果花青素为原材料,评价蓝靛果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从Nrf2-Keap1-ARE通路关键因子的调控角度探讨蓝靛果花青素的抗氧化机制。结果表明,蓝靛果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2.48%、99.82%、95.67%... 以蓝靛果花青素为原材料,评价蓝靛果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从Nrf2-Keap1-ARE通路关键因子的调控角度探讨蓝靛果花青素的抗氧化机制。结果表明,蓝靛果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2.48%、99.82%、95.67%,总抗氧化能力为186.62 U/mg,蓝靛果花青素可提高H2O2诱导Caco-2细胞损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水平,上调Nrf2-Keap1-ARE通路中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mRNA表达量,上调血红素加氧酶l(heme oxygenase,HO-1)和醌羟基氧化还原酶l(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mRNA表达量,下调Kelch样ECH关联蛋白1(recombinant kelch Like ECH 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mRNA表达量,激活细胞抗氧化酶的活性,发挥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抗氧化作用与维生素C(vitamin,VC)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 花青素 抗氧化活性 氧化应激 Nrf2-Keap1-ARE信号通路
下载PDF
桑葚花青素的稳定性及降解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邱菊 陈婧司 +2 位作者 陈冰艺 邓莎 吕远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9-185,共7页
桑葚花青素不稳定,外界因素的变化容易造成其降解。该试验以花青素保留率和颜色变化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光照、pH值、温度、添加剂、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桑葚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究其降解动力学。结果显示:室外光照加速了花青素的降解,k... 桑葚花青素不稳定,外界因素的变化容易造成其降解。该试验以花青素保留率和颜色变化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光照、pH值、温度、添加剂、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桑葚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究其降解动力学。结果显示:室外光照加速了花青素的降解,k值由避光条件的1.80×10^(-2)升高至14.12×10^(-2),t_(1/2)由避光条件的38.5 h降至5.2 h。酸性环境(pH值1.00,3.00)下花青素的稳定性高,中性(pH值7.00)、碱性(pH值9.00)时花青素易发生降解,96 h后花青素的保留率分别降至83.25%、72.44%,颜色由酸性时的红色分别变为灰绿色、墨绿色。花青素在80,100℃分别放置10 h后ΔE^(*)分别变为3.4097,6.1928,红色褪去,花青素的保留率仅为65.39%、38.83%。酸度剂(柠檬酸)对花青素有明显的稳定和增色作用,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加速了花青素的降解。Al^(3+)、Fe^(3+)、Fe^(2+)等金属离子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花青素的结构,颜色分别变为蓝紫色、黄褐色、蓝黑色。桑葚花青素的贮藏稳定性较差,适合低温、避光和酸性环境,并避免接触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添加剂和铁、铝制品。该试验结果为花青素的贮藏、加工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花青素 稳定性 颜色变化 保留率 降解动力学
下载PDF
有色农产品中花青素含量及成分研究
4
作者 雷欣宇 邓苹玲 +4 位作者 仲伶俐 李曦 秦琳 靳可婷 王瑞清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2期74-76,共3页
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常见有色农产品中6种花青素单体,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枸杞花青素含量最高,蓝莓、黑豆和葡萄含有花青素种类最多,6种花青素以矢车菊色素分布最广。经主成分分析黑枸杞综合得分最高;经聚... 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常见有色农产品中6种花青素单体,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枸杞花青素含量最高,蓝莓、黑豆和葡萄含有花青素种类最多,6种花青素以矢车菊色素分布最广。经主成分分析黑枸杞综合得分最高;经聚类分析含花青素的农产品可分为3类。综合评定,黑枸杞和蓝莓是花青素最优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高效液相色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前体物和诱导剂对红曲霉液态发酵产红曲红色素的影响
5
作者 李平 汪璇 +1 位作者 石昕芸 王伟平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3期144-146,共3页
为了提高红曲霉(Monascus)GN01液态发酵产红曲红色素(MRPs)的产量,文章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前体物和诱导剂的种类,以及添加量对红曲霉产MRPs的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体物和诱导剂都有利于促进MRPs的产生,但促进程度存在一定的差... 为了提高红曲霉(Monascus)GN01液态发酵产红曲红色素(MRPs)的产量,文章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前体物和诱导剂的种类,以及添加量对红曲霉产MRPs的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体物和诱导剂都有利于促进MRPs的产生,但促进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前体物,CH3COONH(41 g/L)和CH3COOK(3 g/L)的处理分别将MRPs的产量提升了2.96倍和1.54倍;作为诱导剂,ZnSO(40.2 g/L)和曲拉通X-100(7%v/v)的处理分别将MRPs的产量提升了6倍和3倍,但曲拉通X-100的处理不利于红曲霉的生长。因此,CH3COONH4(1 g/L)和ZnSO(40.2 g/L)的处理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MRPs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物 诱导剂 红曲红色素
下载PDF
4个彩色马铃薯品种花青素组分和含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华伟 罗文彬 +8 位作者 李国良 许国春 许泳清 纪荣昌 林赵淼 张鸿 邱永祥 邱思鑫 汤浩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2,共9页
为明确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闽彩薯1号、闽彩薯2号、闽彩薯3号和闽彩薯4号的块茎花青素组分和含量的差异,为新品种选育及花青素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块茎花青素组分的定性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个彩色... 为明确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闽彩薯1号、闽彩薯2号、闽彩薯3号和闽彩薯4号的块茎花青素组分和含量的差异,为新品种选育及花青素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块茎花青素组分的定性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个彩色品种共含有14种花青素单体组成,其中闽彩薯1号含有其中的6种组分,闽彩薯2号含有其中的9种组分,闽彩薯3号含有其中的10种组分,3个紫肉色马铃薯花青素组分主要是矮牵牛素3-p-香豆酰基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p-香豆酰基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闽彩薯4号含有5种花青素组分,主要组分为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和天竺葵素3-p-香豆酰基芸香糖苷-5-葡糖苷,紫肉色马铃薯花青素组分与红肉色马铃薯青素组分具有明显差异。4个彩色马铃薯花青薯含量分别为139.77、95.48、78.08、67.25 mg/100 g FW,品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同时,这4个彩色马铃薯组分含有全部6种花青素基本苷元,且花青素结构较为稳定,可作为重要的天然色素的原料及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花青素 组分 含量
下载PDF
天然食用色素在食品中应用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秀莲 熊婕 王军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天然食用色素除了能够补充食物在加工过程中损失的色泽,还兼具安全性、抗氧化能力等生物活性优势。本文分析了目前市面上不同来源的天然食用色素的分离和纯化方式以及不同来源的天然色素在食品应用中的特点,探讨了各种天然食用色素在食... 天然食用色素除了能够补充食物在加工过程中损失的色泽,还兼具安全性、抗氧化能力等生物活性优势。本文分析了目前市面上不同来源的天然食用色素的分离和纯化方式以及不同来源的天然色素在食品应用中的特点,探讨了各种天然食用色素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现状,针对天然色素的不稳定性,归纳总结了增强其稳定性的方法,为天然色素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食用色素 提取工艺 食品应用 稳定性
下载PDF
果蔬花色苷的理化特性、提取技术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淑淑 吕想 +1 位作者 刘伟 张菊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0-371,共12页
花色苷是一种水溶性类黄酮化合物,是果蔬等植物中的主要呈色物质。果蔬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改善心血管健康、保护视力、预防肥胖、保护神经以及抗肿瘤等生理功能。该文系统介绍了不同果蔬来源花色苷的理化特性、提取方法及其功能活性的... 花色苷是一种水溶性类黄酮化合物,是果蔬等植物中的主要呈色物质。果蔬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改善心血管健康、保护视力、预防肥胖、保护神经以及抗肿瘤等生理功能。该文系统介绍了不同果蔬来源花色苷的理化特性、提取方法及其功能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花色苷 结构 理化特性 提取 功能活性
下载PDF
工程酿酒酵母产番茄红素的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石彬 朱伶俐 邓小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208,共7页
为探究工程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发酵生产的番茄红素提取纯化方法及其结构,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番茄红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并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酸热破壁... 为探究工程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发酵生产的番茄红素提取纯化方法及其结构,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番茄红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并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酸热破壁:盐酸浓度3.0 mol/L,盐酸用量3.0 mL/0.1 g菌体,酸化时间60 min,酸化温度45℃;NaOH脱脂:NaOH浓度0.10 mol/L、NaOH用量2.0 mL/0.1 g菌体、皂化时间30 min,皂化后水浴温度40℃;丙酮提取∶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50 min。最佳纯化工艺为正己烷析晶:40℃下用正己烷将粗提物溶解过滤,-20℃析晶12 h。在此优化提取纯化工艺条件下,番茄红素提取率为76%,纯度为96.7%。NMR结果显示,番茄红素结构为全反式番茄红素,与植物源番茄红素结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酿酒酵母 番茄红素 提取纯化 工艺优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红花羊蹄甲花瓣花色苷的组分鉴定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勇益 陈玉娇 +4 位作者 郭松 周永升 严其伟 卢祥 张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6,共7页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红花羊蹄甲花瓣提取物中的花色苷组分,研究红花羊蹄甲花瓣色素的色度、热稳定性,并探讨pH值、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和甜味剂对红花羊蹄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花羊蹄甲花瓣的花色苷总含量为11.2...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红花羊蹄甲花瓣提取物中的花色苷组分,研究红花羊蹄甲花瓣色素的色度、热稳定性,并探讨pH值、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和甜味剂对红花羊蹄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花羊蹄甲花瓣的花色苷总含量为11.28 mg/g,主要由矮牵牛花色苷(84.65μg/g)、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6801.12μg/g)、芍药素-3-O-葡萄糖苷(2069.49μg/g)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667.9μg/g)组成。色素的颜色随pH变化而变化,在pH=3时呈鲜红色,pH=7时为蓝紫色。色素的热重剩余量为25.79%,在54.6~111.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3时,Ca^(2+)、Mg^(2+)、葡萄糖、麦芽糖对色素溶液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在pH=7时,山梨醇和乳糖未显著影响色素溶液的稳定性,但Fe^(2+)对色素溶液的色泽产生了显著的破坏作用。红花羊蹄甲花瓣含有丰富的花色苷,具有较高稳定性,是一种颇具潜力的植物资源,可用于新型功能性配料及花色苷应用产品的开发。研究结果可为红花羊蹄甲花瓣色素的深加工和在纺织业、食品工业等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羊蹄甲 花色苷 组分鉴定 稳定性
下载PDF
红曲色素的抗氧化活性及对HepG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琴 王顺 +3 位作者 周坚 贾喜午 沈汪洋 陈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58-65,共8页
目的研究纯化后的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抗氧化活性及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以红曲米粉为原料,对其含有的MPs进行提取、纯化和鉴定。通过测定MPs的总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 目的研究纯化后的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抗氧化活性及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以红曲米粉为原料,对其含有的MPs进行提取、纯化和鉴定。通过测定MPs的总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评估了其抗氧化活性。同时,选用0.20 mmol/L的H2O2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探索不同浓度MPs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结果纯化后的MPs含有4种MPs单体,分别为安卡红曲黄素、红曲玉红素、红曲素和潘红胺。MPs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用不同浓度的MPs预处理后,与MC组相比,较低浓度(10μg/mL)的MPs能显著提高细胞的存活率,但较高浓度的MPs(20μg/mL)显著降低了细胞的存活率,这可能是H2O2与MPs协同作用导致的。随着MPs浓度增加,细胞中活性氧累积量逐渐减少。当MPs质量浓度为20μg/mL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从14.75 U/mL±0.04 U/mL、3.87 U/mL±0.09 U/mL提升至15.25 U/mL±0.05 U/mL、8.29 U/mL±0.68 U/mL。结论MPs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对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这可能是与MPs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细胞内ROS累积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色素 自由基清除 HEPG2细胞 抗氧化
下载PDF
花色苷结构与呈色稳定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梁璐 隋勇 +5 位作者 黄师荣 蔡芳 施建斌 蔡沙 熊添 梅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6-346,共11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膳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更加重视食品安全摄入的问题。花色苷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在当前营养膳食的社会热点下,使其在食用色素及功能食品开发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花色苷具有多个酚羟基,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膳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更加重视食品安全摄入的问题。花色苷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在当前营养膳食的社会热点下,使其在食用色素及功能食品开发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花色苷具有多个酚羟基,存在结构稳定性较差、极易发生降解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导致在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花色苷的呈色多样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该文主要基于花色苷结构与呈色的关系,概述了其基本结构与呈色的相关性,并讨论了不同加工方式对其呈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花色苷与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和果胶等物质结合可以有效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的阐述,为更深入地研究花色苷和开发更安全、更环保的功能食品新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结构 呈色 稳定性
下载PDF
花青素降解机制与稳态化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健霞 余元善 +4 位作者 吴继军 温靖 邹波 胡腾根 徐玉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44-253,共10页
花青素(anthocyanin,ACN)作为天然食用色素,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中无毒无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天然食用色素逐渐取代人工合成色素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大量研究表明,由于ACN化学结构的特殊性,容易在添加剂(抗坏血酸)、... 花青素(anthocyanin,ACN)作为天然食用色素,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中无毒无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天然食用色素逐渐取代人工合成色素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大量研究表明,由于ACN化学结构的特殊性,容易在添加剂(抗坏血酸)、不同的pH、热处理、金属离子、酶、氧气、温度、光照等条件下发生降解,本文总结了影响ACN不稳定因素和提高其稳定性方法的优缺点,以及近年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新的一些ACN稳态化方法,以期为ACN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化学结构 降解因素 稳态化技术
下载PDF
二段式超声辅助沸水提取香菇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潇 李波 +3 位作者 聂远洋 贾洋洋 秦令祥 周海旭 《中国果菜》 2024年第7期29-33,共5页
为了实现对香菇多糖的高效提取,本文采用二段式超声辅助沸水提取香菇多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二段式超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发现,二段式超声辅助沸水提取香菇多糖条件为料液比1∶20(g/mL),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60... 为了实现对香菇多糖的高效提取,本文采用二段式超声辅助沸水提取香菇多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二段式超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发现,二段式超声辅助沸水提取香菇多糖条件为料液比1∶20(g/mL),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60℃,一段超声时间30 min,二段时超声时间5 min,香菇多糖得率可达13.38%。二段式超声辅助沸水提取工艺比传统沸水提取工艺能显著提高香菇多糖得率,可为香菇多糖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二段式超声辅助沸水提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基于混料设计优化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
15
作者 韩雪花 林美婷 +4 位作者 陈丽静 何凡 杜希萍 姜泽东 倪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1-176,共6页
红毛藻是类胡萝卜素的天然来源之一,该研究以红毛藻为原料,旨在确定其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混料设计建立提取试剂组成比例与类胡萝卜素提取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优溶剂组合,并在此条件下研究提取... 红毛藻是类胡萝卜素的天然来源之一,该研究以红毛藻为原料,旨在确定其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混料设计建立提取试剂组成比例与类胡萝卜素提取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优溶剂组合,并在此条件下研究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对红毛藻类胡萝卜素提取的影响。混料实验设计出最优溶剂组合为V(乙醇)∶V(丙酮)=1∶1,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0℃、液料比20∶1(mL/g)和提取3次。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和混料模型预测的类胡萝卜素提取量分别为2.264、2.202 mg/g,研究结果与预测值的偏差率小于5%。该研究基于混料设计建立的方法及模型真实有效,为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混料设计 类胡萝卜素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以纳豆发酵豆渣为原料的红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特征分析及免疫功效评价
16
作者 官雪芳 陈舒莹 +2 位作者 王舒宁 王琦 赖恭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8期162-170,共9页
目的探究纳豆发酵豆渣对红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的影响,并评价生产的虾青素对斑马鱼的免疫调节作用水平。方法采用虾青素含量和活菌数指标分析红法夫酵母增产虾青素的特征水平,采用蛋白含量及分子量大小、氨基酸、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 目的探究纳豆发酵豆渣对红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的影响,并评价生产的虾青素对斑马鱼的免疫调节作用水平。方法采用虾青素含量和活菌数指标分析红法夫酵母增产虾青素的特征水平,采用蛋白含量及分子量大小、氨基酸、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总糖、葡萄糖等指标分析纳豆发酵豆渣的变化情况,斑马鱼体重、体长、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β,IL-1β)等指标分析虾青素的免疫调节水平,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评价虾青素对斑马鱼促进免疫的差异水平。结果以纳豆发酵处理豆渣为唯一氮源可显著提高红法夫酵母细胞量和产虾青素水平,豆渣经纳豆发酵后,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和总游离氨基酸分别由发酵前的18.38%、16.18%和0.57%显著提升至18.96%、16.94%和0.88%,蛋白质分子量显著下降,酸性洗涤纤维由发酵前的26.64%下降至25.95%,粗脂肪由发酵前的3.52%下降到2.16%。红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的最佳工艺组合为:纳豆发酵干豆渣加入量1.5%(m/V)、葡萄糖与蔗糖1:1(m:m)混合物加入量2%(m/V),处理豆渣及优化配方后获得红法夫酵母的虾青素产量为35.92 mg/L,显著高于未加虾青素组的19.62 mg/L,产量提升了83.08%。斑马鱼生长和免疫调节实验表明,当虾青素加入量为50~100 mg/kg时,斑马鱼的体重、IL-1β因子显著高于未加虾青素组,虾青素浓度为10~100 mg/kg时,其TNF-α均显著高于未加虾青素组,PLS-DA分析表明各处理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虾青素的添加特别是终浓度大于50 mg/kg,对斑马鱼有显著的促生长和免疫调节作用。结论纳豆发酵豆渣可显著提升红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的水平,推测发酵后豆渣蛋白质分子量的下降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提升是虾青素产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获得的虾青素可显著提升斑马鱼的免疫调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法夫酵母 虾青素 豆渣 纳豆芽孢杆菌 斑马鱼
下载PDF
甜菜素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罗益明 李莉 +5 位作者 聂梦平 卢晶 何财林 郜瑞 吴琪 白雪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4期209-216,共8页
甜菜素是水溶性天然植物色素,对人体有诸多益处,常用于食品着色,在功能食品、化妆品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研究者对红甜菜(Beta vulgaris L.)、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等植物中甜菜素进行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甜菜素是水溶性天然植物色素,对人体有诸多益处,常用于食品着色,在功能食品、化妆品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研究者对红甜菜(Beta vulgaris L.)、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等植物中甜菜素进行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文对甜菜素的基本结构、生理作用、提取工艺、稳定性、护色方法以及在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研究甜菜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素 生理功能 提取工艺 稳定性 食品应用
下载PDF
两种红曲橙色素衍生色素结构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
18
作者 朱效珍 李嘉琪 +5 位作者 刘雅娜 毛禹清 马新瑜 高坤辉 郭佳 陈勉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98,共6页
该研究将红曲橙色素-红斑红曲素(O1)和红曲玉红素(O2)分别与乙醇胺反应获得了两种衍生色素RA和RB。通过制备型薄层色谱(PTLC)对两种衍生物进行分离纯化,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及核磁共振(NMR)技术分析两种衍... 该研究将红曲橙色素-红斑红曲素(O1)和红曲玉红素(O2)分别与乙醇胺反应获得了两种衍生色素RA和RB。通过制备型薄层色谱(PTLC)对两种衍生物进行分离纯化,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及核磁共振(NMR)技术分析两种衍生色素RA和RB的分子质量、分子式及分子结构,并通过抑菌圈法评价了橙色素和两种衍生色素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RA和RB的纯度均>95%。RA和RB的分子质量分别为397 Da、425 Da,分子式分别为C23H29NO5和C25H31NO5,NMR解析RA和RB的分子结构为含乙醇胺残基的红斑红曲素(O1)、红曲玉红素(O2)衍生色素。橙色素和两种衍生色素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 mg/mL的红曲橙色素及R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25923及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ATCC 19115均有抑菌活性,而RA在相同条件下却未表现出抑菌效果。红曲玉红素(O2)与乙醇胺的胺化反应,为定向生产具有高抑菌活性的红曲霉色素RB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色素 橙色素 胺化反应 衍生色素 抑菌活性
下载PDF
4种不同来源花青素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性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孟佳 赵娟 +2 位作者 陈鹏飞 陈祥贵 黄玉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31-39,67,共10页
为更好地探索不同原料的花青素作为食品着色剂和营养剂的潜力,对蓝莓、紫薯、紫甘蓝、黑豆的花青素进行提取,对4种原料花青素含量进行比较,并探究4种原料花青素的抗氧化性以及在不同因素下(光照、pH值、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 为更好地探索不同原料的花青素作为食品着色剂和营养剂的潜力,对蓝莓、紫薯、紫甘蓝、黑豆的花青素进行提取,对4种原料花青素含量进行比较,并探究4种原料花青素的抗氧化性以及在不同因素下(光照、pH值、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葡萄糖浓度、蛋白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花青素含量排序为紫甘蓝(435.84 mg/L)>紫薯(401.77 mg/L)>蓝莓(388.08 mg/L)>黑豆(177.34 mg/L)。稳定性最佳的原料花青素为紫甘蓝花青素,抗氧化性最强的为蓝莓花青素(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6.41%、83.05%、88.13%,总还原能力测得吸光值为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色素保存率 稳定性 自由基清除率 抗氧化性
下载PDF
玫瑰茄花青素纯化、鉴定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20
作者 田美玲 陈沁雯 +2 位作者 刘斌雄 李长城 方婷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165,共11页
以玫瑰茄为原料制备花青素,利用AmberliteXAD-7大孔树脂进行纯化、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对玫瑰茄花青素纯化物(Purified Roselle Anthocyanins,PRA)中花色苷进行鉴定,并评价PRA在体外和HepG2细胞内的抗... 以玫瑰茄为原料制备花青素,利用AmberliteXAD-7大孔树脂进行纯化、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对玫瑰茄花青素纯化物(Purified Roselle Anthocyanins,PRA)中花色苷进行鉴定,并评价PRA在体外和HepG2细胞内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玫瑰茄花青素纯化后花青素含量提高了6.35倍,达到175.27 mg/g。PRA中含有五种花色苷,以飞燕草素-3-桑布双糖苷相对丰度最高,占总花色苷丰度的57.35%。PRA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当PRA质量浓度为0.23 mg/mL时,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i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0%;PRA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达97.85%。PRA还具有良好的HepG2细胞内抗氧化活性。200μg/mL PRA处理使H_(2)O_(2)诱导的HepG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从117.47%(以对照组2',7'-二氯荧光素荧光强度为100%)降低至102.09%,一氧化氮含量由53.18 nmol/mL降低至45.79 nmol/mL,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由18.19 U/mg prot升高至35.05 U/mg prot,过氧化氢酶活力由10.10 U/mg prot升高至19.38 U/mg prot。综上,PRA花色苷以飞燕草素-3-桑布双糖苷为主,且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内抗氧化应激能力。该研究结果为玫瑰茄花青素的高值化开发以及潜在健康功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茄 花青素 结构鉴定 抗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