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2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数据的杭州市主城区城市中心体系识别研究
1
作者 魏薇 年钊辰 《中外建筑》 2024年第11期85-90,共6页
在城镇化进程趋于稳定的今天,城市需要通过内部功能的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以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城市中心体系是城市的骨架系统,深入认识城市中心体系对推动存量空间优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城镇化进程趋于稳定的今天,城市需要通过内部功能的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以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城市中心体系是城市的骨架系统,深入认识城市中心体系对推动存量空间优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以业态、活力和开发强度3个方面为依据,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通过对研究区内POI公共设施兴趣点、微博签到数据和建筑与用地数据等进行筛选、统计和空间集聚性识别,得出各自的识别结果并综合叠加,识别出杭州市主城区城市中心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城市总体规划设定发展目标的具体实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体系 多源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 总体规划 杭州市
下载PDF
基于“城市针灸”的传统老城街区有机更新研究——以益阳老城院街区更新改造为例
2
作者 王桂芹 黄欢 《中外建筑》 2024年第11期49-55,共7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拆大建的街区更新模式逐步式微,小尺度、低成本的微更新模式已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新途径。以城市针灸为理论视角,结合益阳老城院街区改造实践,探索了老城街区“针灸式”有机路径模式,提出了功能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拆大建的街区更新模式逐步式微,小尺度、低成本的微更新模式已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新途径。以城市针灸为理论视角,结合益阳老城院街区改造实践,探索了老城街区“针灸式”有机路径模式,提出了功能结构整体平衡、脉络贯通、穴位激活等城市针灸的渐进式更新路径,为相关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针灸 老旧街区 有机更新 益阳市
下载PDF
城市消费活力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研究——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
3
作者 鲁珊 余瑞 郑志元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利用POI数据,结合核密度分析、平均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2012—2020年城市消费活力空间的演化进程,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影响城市消费活力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消费活力空间格局由初始的“单核心扩散”演... 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利用POI数据,结合核密度分析、平均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2012—2020年城市消费活力空间的演化进程,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影响城市消费活力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消费活力空间格局由初始的“单核心扩散”演变为“多核心连面”,在空间形态上逐渐由点轴向块状空间形态演化.(2)在空间演化方向上,消费活力空间主要呈现“东北—西南”方向的发展趋势,南北向发展趋势较弱.(3)在空间演化速率上,2012—2016年城市消费活力空间的集聚程度增加,2016—2020年呈现减缓态势.(4)交通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对城市消费活力有较强的影响力,同时各驱动因素存在双因子增强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消费活力 空间格局演化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生态理念下的旧城更新优化路径研究——以无锡市锡山区两东地区为例
4
作者 谢心远 黄春晓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6期13-16,共4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规划逐渐由增量向存量转型。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通过旧城更新改造和空间优化实现城市品量的提升成为当今一个重大议题。文章以无锡市锡山区两东地区为例,从城市的空间结构入手,分析旧城现有问题,通过研究生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规划逐渐由增量向存量转型。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通过旧城更新改造和空间优化实现城市品量的提升成为当今一个重大议题。文章以无锡市锡山区两东地区为例,从城市的空间结构入手,分析旧城现有问题,通过研究生态城市和旧城更新的理论,总结生态导向下旧城更新的相关经验,并结合两东地区的发展定位,对其生态格局、道路交通、功能设施、社区单元等方面提出结构优化的方案策略,旨在为当地乃至我国的旧城更新研究提供新的视点和有效的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理念 存量规划 旧城更新 空间优化
下载PDF
探寻“市井之魂”——长沙市太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空间营造
5
作者 赵子游 李政 《中外建筑》 2024年第11期78-84,共7页
太平老街作为长沙市的文化象征,历经“文夕大火”与现代化的挑战,仍保留了原有的市井生活和地方特色。面对“千城一面”和“假古董”现象,其文化独特性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高德开放平台的地理信息服务,对太平老街进行了区域现状分... 太平老街作为长沙市的文化象征,历经“文夕大火”与现代化的挑战,仍保留了原有的市井生活和地方特色。面对“千城一面”和“假古董”现象,其文化独特性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高德开放平台的地理信息服务,对太平老街进行了区域现状分析,为文化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通过问卷调查与街区成员的深入访谈,揭示了文化活动和街区组织在促进文化传承与增强街区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太平老街丰富的故事与居民的积极互动不仅增强了归属感,也为长沙文化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展示了有效的文化保护策略抵抗文化同质化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城市更新 市井文化 营造策略
下载PDF
基于MGWR的街道尺度下建成环境对城市活力空间分异影响机制研究——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例
6
作者 王恩旭 周江 +3 位作者 杨俊 王以诚 杨品雁 王雪婧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2-1331,共10页
建成环境与城市活力的关系是城乡规划领域的重点研究议题,本文以街道为研究单元,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运用百度热力图数据、建筑轮廓数据、路网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与POI数据等多源大数据,应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模型),... 建成环境与城市活力的关系是城乡规划领域的重点研究议题,本文以街道为研究单元,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运用百度热力图数据、建筑轮廓数据、路网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与POI数据等多源大数据,应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模型),探讨密度、多样性、设计、目的地可达性与交通站点距离5个维度的建成环境指标对城市活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活力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弱的圈层式结构,建成环境对于城市活力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②商业服务中心性、路网密度、建筑密度、功能混合度、地铁站点密度5个指标对各街道城市活力均呈较强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③绿化率、公交站点密度对于城市活力在所有街道上均表现为负向影响,且绿化率的影响强度高于公交站点密度;④人口密度对城市活力影响除马官桥街道外均呈负向影响,影响系数均较小,影响程度微弱。⑤道路交叉口密度对于中心城区西部的12个街道城市活力呈正向影响,影响系数较小,影响程度微弱,而对于其余街道均呈负向影响,且负向影响程度明显强于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城市活力 街道尺度 城市中心区 MGWR模型 多源大数据
下载PDF
利用ECOSTRESS探究昆明市局地气候分区昼夜热环境特征
7
作者 王志浩 贺竹 +1 位作者 朱鹏坤 邓诗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18-124,共7页
全球变暖和城市化水平提升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城市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地表温度是反映城市内部热环境差异的关键,本工作利用ECOSTRESS温度数据解析昆明市主城区的昼夜热环境变化特征,并结合局地气候区分类体系,探究地... 全球变暖和城市化水平提升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城市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地表温度是反映城市内部热环境差异的关键,本工作利用ECOSTRESS温度数据解析昆明市主城区的昼夜热环境变化特征,并结合局地气候区分类体系,探究地表温度与各分区类型的关联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日间各时间段的热特征相似,建筑高度与地表温度呈显著负相关,而夜间则相反。自然覆盖类型中,日间的水体和密集树木具有很好的降温效果,而夜间的水体相对温度最高,植被的降温效果减弱约2℃。建成类型中的大型低层建筑和重工业厂房的升温和降温幅度最高,紧凑中层建筑的地表温度变化程度最低,但在全天内均表现出较高的地表温度,应优先考虑对这些区域采取针对性措施以缓解热效应。本工作为优化建筑布局和蓝绿生态系统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权衡昼夜城市内部热环境差异,为建设宜居城市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STRESS 局地气候区 WUDAPT 城市热环境
下载PDF
都市核心区大尺度绿色空间文化特色塑造路径--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为例
8
作者 付洋 王惠 +1 位作者 陈诚 潘霞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5,共6页
在公园城市建设的新阶段,人文关怀、绿色生态、场景营城等价值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得到审视与关注。作为兼具生态、生活、生产等复合要素的有机体,都市核心区大尺度绿色空间不仅是人们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还是孕育文... 在公园城市建设的新阶段,人文关怀、绿色生态、场景营城等价值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得到审视与关注。作为兼具生态、生活、生产等复合要素的有机体,都市核心区大尺度绿色空间不仅是人们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还是孕育文化活动、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名片,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为例,研究梳理都市核心区大尺度绿色空间的主要特征,从体系构建、设施布局和场景营造等维度明确绿色空间文化特色塑造的方法路径,助力环城生态区建设实现由总量控制到品质优化再到品位提升的升级,以期为类似区域的生态价值转化和文化魅力彰显提供规划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核心区 大尺度绿色空间 文化特色塑造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
下载PDF
城乡结合部的地域识别与土地利用研究——以北京中心城地区为例 被引量:33
9
作者 林坚 汤晓旭 +1 位作者 黄斐玫 苗春蕾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6-44,共9页
在分析城乡结合部内涵和特性的基础上,尝试从非农化建设密度、土地权属特征入手,应用门槛值法、空间叠加法进行城乡结合部地域的识别,并在北京中心城地区进行了试验。在识别出北京市中心城城乡结合部地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地理信息系... 在分析城乡结合部内涵和特性的基础上,尝试从非农化建设密度、土地权属特征入手,应用门槛值法、空间叠加法进行城乡结合部地域的识别,并在北京中心城地区进行了试验。在识别出北京市中心城城乡结合部地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对其土地利用特点进行分析,同时设计了有关指标和方法,划分出不同的土地利用地域类型,并提出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引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地域识别 土地利用 北京中心城地区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尚政 徐立勇 朱日俊 《经纬天地》 2024年第4期47-50,共4页
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运用效果。基于此,以古宅保护工程为例,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BIM技术相结合,实现连续精准扫描的同时,完成模型建立。利用这种方式获取高精度、高维度、数字化、立体... 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运用效果。基于此,以古宅保护工程为例,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BIM技术相结合,实现连续精准扫描的同时,完成模型建立。利用这种方式获取高精度、高维度、数字化、立体化的建筑物测量数据,以此应对精度要求高、测量困难的复杂工况,为今后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建筑工程测量 BIM技术
下载PDF
电力供应系统功能失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柳春光 李秀菊 +1 位作者 崔高航 冯启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3期19-23,共5页
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地震功能评估方法,尤其对电力系统功能潮流分析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它不仅考虑电力设施在地震作用下的连通性问题,也考虑了供电系统的潮流(包括电压和功率)变化对供电系统的影响问题;从而为供电系统抗震分析、功... 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地震功能评估方法,尤其对电力系统功能潮流分析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它不仅考虑电力设施在地震作用下的连通性问题,也考虑了供电系统的潮流(包括电压和功率)变化对供电系统的影响问题;从而为供电系统抗震分析、功能评估及灾害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评估 潮流分析 电力供应系统 地震 灾害预防 生命线工程 抗震分析
下载PDF
上海中心城区的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整合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水清 杜德斌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6-20,共5页
城市职能的调整与变化往往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新整合 ,探讨了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的特征与过程 。
关键词 上海 中心城市 城市空间 职能转移
下载PDF
中观层次城市设计的实践——以江阴市新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子瑜 邓东 张播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7-31,共5页
以江阴市新中心区城市设计项目为例 ,就城市设计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指出明晰城市设计的层次性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中观层次城市设计相关的概念和方法在城市新中心区的具体应用和实践体会 。
关键词 城市设计 江阴市 城市新中心区 规划
下载PDF
基于景观视野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一民 李敏稚 张春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广州大学城 城市设计 中心区 设计方法 视野 景观 华南理工大学 国际咨询
下载PDF
南京步行街空间形式与微气候关联性模拟分析技术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京津 王建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3-1109,共7页
为了研究城市步行街空间形态对其微气候的影响,选择Envi-met微气候数值模拟软件对南京市3条不同类型步行街2014年6月21日的空气温度分布、风速分布、湿度分布及太阳辐射强度4项微气候指标进行模拟分析.借鉴奥尔基亚室外生物气候分析表... 为了研究城市步行街空间形态对其微气候的影响,选择Envi-met微气候数值模拟软件对南京市3条不同类型步行街2014年6月21日的空气温度分布、风速分布、湿度分布及太阳辐射强度4项微气候指标进行模拟分析.借鉴奥尔基亚室外生物气候分析表评估狮子桥步行街、南捕厅步行街和河西奥体步行街微气候质量,其中狮子桥步行街微气候质量最高,南捕厅步行街次之,河西步行街最差.模拟结果表明,街道朝向、断面形式、天空可视域、植被分布因子均对街道微气候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微气候优化的步行街规划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街 微气候 Envi-met 南京
下载PDF
对三亚市城市中心地区城市设计的探索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良镛 徐莹光 +3 位作者 尹稚 朱文一 林涧 赵奕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3-58,43,共7页
本文是在三亚市1988年完成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针对三亚市城市中心地区的城市设计问题,从规划方法、理论观点及实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研究,对如何深入开展我国的城市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三亚市 市中心 城市设计 总体规划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的空间增长过程研究——对南京中心区30年演替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俊宴 史北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38,共10页
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1978年以来的空间发展历程为例,以多年累积的矢量化数据为基础,通过墨菲指数的定量计算得到各个时期中心区的空间范围,并以空间矩阵分析、用地扇区分析和圈层构成分析技术详细剖析中心区的总体增长特征、分形演替特... 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1978年以来的空间发展历程为例,以多年累积的矢量化数据为基础,通过墨菲指数的定量计算得到各个时期中心区的空间范围,并以空间矩阵分析、用地扇区分析和圈层构成分析技术详细剖析中心区的总体增长特征、分形演替特征及圈层演替特征,进一步研究各阶段用地构成、功能结构、空间形态等的不同特点,总结出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演替的圈核结构规律,把特大城市的多核中心区结构划分为主核圈层、阴影圈层、亚核圈层、辅助圈层以及交通输配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揭示特大城市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空间增长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中心区 圈核结构模式 量化研究
下载PDF
茫茫林海·绿色家园——伊春市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飞 郭恩章 徐苏宁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85,共4页
伊春市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在大量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心城实际,深刻挖掘其自然、人文、历史等特色资源,抓住建设中国林都这一主线,明确了城市的风貌特色,针对现状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开放空间系统、各功能区环境等提出改善的目标... 伊春市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在大量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心城实际,深刻挖掘其自然、人文、历史等特色资源,抓住建设中国林都这一主线,明确了城市的风貌特色,针对现状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开放空间系统、各功能区环境等提出改善的目标、原则和对策,深化了城市总体规划,为下一层次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整体调控依据和原则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伊春中心城 中国林都 城市规划
下载PDF
解读多中心:形态、功能与治理 被引量:54
19
作者 罗震东 朱查松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2008年第1期85-88,共4页
多中心是一个涉及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或行政等多个方面的动态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在城市区域规划中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首先从空间形态、功能和治理三个层面阐释多中心的多重内涵,进而通过对多中心的尺度依赖与过程依赖的阐释,说明多... 多中心是一个涉及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或行政等多个方面的动态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在城市区域规划中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首先从空间形态、功能和治理三个层面阐释多中心的多重内涵,进而通过对多中心的尺度依赖与过程依赖的阐释,说明多中心概念的动态特征。最后,审视中国城市区域多中心的发展,指出其发展的特征与可能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形态 功能 治理 尺度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研究——香港铜锣湾商业中心与维多利亚公园的互补模式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可石 崔翀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9-56,共8页
香港的铜锣湾商业中心区是世界上地价最高、建筑密度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之一;而位于同一地段的维多利亚公园则在这片高密度的混凝土森林中劈开一块绿洲,成为香港面积最大同时也最受市民欢迎的城市公园。两个组团占地规模相当,却一密一... 香港的铜锣湾商业中心区是世界上地价最高、建筑密度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之一;而位于同一地段的维多利亚公园则在这片高密度的混凝土森林中劈开一块绿洲,成为香港面积最大同时也最受市民欢迎的城市公园。两个组团占地规模相当,却一密一疏、一紧一弛、一商业一休闲、一资本一公共,无论在城市功能、还是空间形态等方面都完美地实现了互补。这种最初源于英国田园城市的理念,在香港的这片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区,率先开创了华人社区绿色高效活力动感的典范,成为亚洲拥挤文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的成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社区 高密度 城市中心区 香港 铜锣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