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9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超大城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编制探索——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许靖涛 蔡巧贤 尹晨冬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08,共9页
建筑与建造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新时期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手段。系统梳理国内绿色建筑规划编制历程与存在问题,明确新时期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编制重点,并以广州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项目为例,探讨... 建筑与建造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新时期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手段。系统梳理国内绿色建筑规划编制历程与存在问题,明确新时期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编制重点,并以广州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项目为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超大城市绿色建筑指标分解落实、空间支撑管控与规划传导衔接经验。提出:一、战略引领,构建衔接双碳的绿色建筑发展指标体系;二、精细管控,细化绿色建筑分区管控指引;三、协同传导,完善面向实施的规划传导衔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绿色建筑 专项规划 超大城市 广州实践
下载PDF
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发展指标与总体布局——基于中欧合作研究的城市群森林建设规划
2
作者 张昶 金佳莉 +5 位作者 陈玉飞 姜莎莎 殷鲁秦 古琳 孙睿霖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区域是生态环境的共同体,需要协同在城市群尺度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基于对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上位规划要求及国内外经验,构建包括7项一级指标(生态资源总量、生态网络、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生... 区域是生态环境的共同体,需要协同在城市群尺度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基于对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上位规划要求及国内外经验,构建包括7项一级指标(生态资源总量、生态网络、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生态福利、区域协同)、24项二级指标的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指标体系;同时,立足宁波都市区现状与发展目标,形成都市区“两山三湾一岛链”,中心区“两屏一区、多廊多点”,生态建设核心区“绿心、绿隔、绿核、绿廊、绿网、绿园”的森林城市群分层布局。研究结果不仅对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的落地建设具有指导作用,也对我国其他地区森林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都市区 生态现状 森林城市群 发展指标 总体布局
下载PDF
宜荆荆恩森林城市群建设的总体布局研究
3
作者 姜莎莎 张昶 +5 位作者 赵莉 徐慎东 孙振凯 金佳莉 殷鲁秦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92-99,共8页
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和恩施州构成的宜荆荆恩城市群是湖北省三大城市群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开展森林城市群建设对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宜荆荆恩城市群生态安全格... 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和恩施州构成的宜荆荆恩城市群是湖北省三大城市群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开展森林城市群建设对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宜荆荆恩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森林湿地资源、生态产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现状,从城市群尺度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区强四库,平原织两网,城乡提三景,全域筑四链”的宜荆荆恩森林城市群总体建设布局,并阐述具体的建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荆荆恩城市群 森林城市群 协同发展 建设布局
下载PDF
漯河市存量绿地植物景观现状及植物群落优化对策
4
作者 党媛 李博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145-147,共3页
为了使城市存量绿地达到更高的城市服务水平,结合漯河市存量绿地概况,以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园林城市复检结果,研究漯河市存量绿地植物景观现状。结果表明,漯河市存量绿地斑块植物景观布局已取得显著成效,其主要不足表现在存量绿地... 为了使城市存量绿地达到更高的城市服务水平,结合漯河市存量绿地概况,以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园林城市复检结果,研究漯河市存量绿地植物景观现状。结果表明,漯河市存量绿地斑块植物景观布局已取得显著成效,其主要不足表现在存量绿地植物群落方面。针对不足提出优化植物群落的措施与对策,为漯河市存量绿地营造一个稳定的植物群落,从而提升漯河市存量绿地植物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漯河市 存量绿地 植物景观 现状 植物群落 优化
下载PDF
乡村产业绿道选线研究——以黑河市新生乡为例
5
作者 林墨飞 朱梦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69-71,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章以新生乡乡村产业绿道作为研究对象,对乡村产业绿道选线进行优化及探索,提出农业生产优先原则、保护环境为重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连续性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我们规划了乡村绿道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章以新生乡乡村产业绿道作为研究对象,对乡村产业绿道选线进行优化及探索,提出农业生产优先原则、保护环境为重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连续性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我们规划了乡村绿道的选线布局,促进了产业链与绿道的紧密结合,旨在实现美丽乡村的绿道建设目标。为此,我们构建了“连续分区、串联产业节点、集约用地”的设计策略,以期为乡村产业绿道提供有效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市新生乡 乡村产业绿道 规划原则 规划策略
下载PDF
基于空间三元辩证理论的天府绿道空间生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天崇 沈誉倩 +1 位作者 辛罗鹏 李晖 《中国西部》 2024年第1期119-124,F0003,共7页
建设天府绿道是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重要实践,也是城市空间转型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后发现,对城市绿道的研究以城市规划、建筑科学等为学科背景的居多,在空间意义层面分析研究城市绿道的相关成果偏少。文章以列斐伏尔的... 建设天府绿道是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重要实践,也是城市空间转型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后发现,对城市绿道的研究以城市规划、建筑科学等为学科背景的居多,在空间意义层面分析研究城市绿道的相关成果偏少。文章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理论为依据,利用空间三元辩证法的研究框架,从物理、精神、社会空间三种视角,分析天府绿道的空间生产逻辑,并为继续推进天府绿道建设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府绿道 空间的生产 公园城市 空间三元辩证法
下载PDF
宁波都市区城市群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森林应对策略
7
作者 殷鲁秦 金佳莉 +5 位作者 姜莎莎 古琳 孙睿霖 陈玉飞 史依凡 杨玉坤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00-105,共6页
2021年中欧双方联合开展了中欧绿色城镇化的城市森林应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我国宁波都市区是长三角区域内的重要发展极核之一,其城市群建设也是该研究项目的典型案例。文章在总结宁波都市区“小城镇点状发展-大都市主导发展-城镇化高速... 2021年中欧双方联合开展了中欧绿色城镇化的城市森林应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我国宁波都市区是长三角区域内的重要发展极核之一,其城市群建设也是该研究项目的典型案例。文章在总结宁波都市区“小城镇点状发展-大都市主导发展-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区域尺度综合分析城市组团之间生态空间、森林质量与景观风貌、外来入侵植物、河流水系生态廊道、城乡居民生态福祉、平原村庄风貌等9个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提出群域区生态共建共享共治、中心区生态空间查漏补缺、核心区生态服务能力提升和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挖潜4方面的森林应对策略,以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协同、助力美丽杭州湾建设、构建宁波都市区生态安全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都市区 城市群 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应对策略
下载PDF
公园城市绿道植物景观的特色风貌营造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若昕 王玮 张婷婷 《工业设计》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文章深入探讨了当前城市绿道景观面临的同质化问题。文章指出尽管部分城市在绿地系统景观规划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这些进展并未改善普遍存在的“千城一面”现象。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强调了绿道植物景观的特定建设需求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 文章深入探讨了当前城市绿道景观面临的同质化问题。文章指出尽管部分城市在绿地系统景观规划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这些进展并未改善普遍存在的“千城一面”现象。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强调了绿道植物景观的特定建设需求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其次结合绿道植物景观的空间特征,提出了具体的营造策略和方法。以期推动公园城市绿道植物景观的发展,从而促进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美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绿道 植物景观 特色风貌 营造策略
下载PDF
高密度城区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对生态连通性影响——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
9
作者 焦亚楠 李飞雪 +2 位作者 陈振杰 张启舜 赵鑫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607,共12页
文章通过识别生态源地、提取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基于最小阻力模型,分析居住用地附属绿地支持与阻隔生物流通情景下的生态网络,探讨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对高密度城区生态连通性的影响,提出保护建议。结果表明:1)福田区中部莲花山公园、东部... 文章通过识别生态源地、提取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基于最小阻力模型,分析居住用地附属绿地支持与阻隔生物流通情景下的生态网络,探讨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对高密度城区生态连通性的影响,提出保护建议。结果表明:1)福田区中部莲花山公园、东部荔枝公园、南部皇岗公园生态连通性受其周围居住用地内连片或连续分布的带状附属绿地影响较大。2)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对生态连通性的影响体现在减小廊道阻力,其中对中阻力廊道的影响最大(单位成本距离下降29.2%);使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的区域连片;能缓解在高密度建成区中的狭窄低阻力通道处形成夹点的情况。3)不同居住用地附属绿地连通情景下、不同阻力阈值下生态网络中重复出现的生态夹点被定为是最具有保护价值的一级夹点。根据不同情景下重复出现的生态夹点位置的重要性等级分类,针对性提出支持城市生态连通性的保护措施。建议加强新洲路福民路交汇处等一级夹点4处,优先保护靠近源地且位于源地间拓扑连接上的、规模超过平均规模5920.22 m^(2)的居住用地附属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用地附属绿地 生态网络 电路理论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高密度城区 深圳市
下载PDF
近35年来新疆城市扩张及绿地格局演变的时空特征
10
作者 王超 武威威 钱雨果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32-138,共7页
城市扩张会导致绿地面积减少和生态功能退化,尤其在干旱缺水的新疆城市,该矛盾更加突出,亟须开展城市扩张与绿地格局演变的定量研究。文章利用遥感数据,通过量化1985—2020年新疆整体、兵团城市、非兵团城市的不透水地表面积和占比的变... 城市扩张会导致绿地面积减少和生态功能退化,尤其在干旱缺水的新疆城市,该矛盾更加突出,亟须开展城市扩张与绿地格局演变的定量研究。文章利用遥感数据,通过量化1985—2020年新疆整体、兵团城市、非兵团城市的不透水地表面积和占比的变化、绿地面积和占比的变化,以及绿地破碎度的变化,分析1985—2020年的新疆城市扩张与绿地格局演变特征,探究兵团城市和非兵团城市的发展差异,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1)35年来新疆城市不透水面积持续增加,由379.89 km^(2)增长至4 947.60 km^(2);绿地面积从40.88万km^(2)下降到39.31万km^(2),且绿地破碎度先降后升。2)兵-地融合发展加速了区域的城市扩张,尤其加快了非兵团城市的扩张;3)35年来非兵团城市绿地面积持续下降,而兵团城市在2010年前绿地面积持续上升,2010—2020年绿地面积快速下降。未来新疆的兵-地融合发展需要更加关注绿地建设,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兵-地融合 绿地格局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三明市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生态网络构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真 艾婧文 +2 位作者 王梓凌 何天友 郑郁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44,共10页
生态网络的构建充分利用了山地型城市所具备的良好生态环境,减弱了快速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以三明市区为研究区域,对比分析了2000、2010和2020年3个时期的景观格局、生态源地和生态阻力面的... 生态网络的构建充分利用了山地型城市所具备的良好生态环境,减弱了快速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以三明市区为研究区域,对比分析了2000、2010和2020年3个时期的景观格局、生态源地和生态阻力面的变化,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方法、电路理论和重力模型等判定重要生态源地,构建生态廊道,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三明市区核心区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均超过50%,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三明市区有11个重要生态源地,构建了24条生态廊道。(3)运用重力模型将廊道分为3类,其中1级廊道2条,2级廊道5条,3级廊道17条。(4)识别出22个踏脚石、47个生态夹点、54个障碍点和114个断裂点。(5)提出修复生态断裂点、建设踏脚石、保护生态夹点、去除生态障碍点的优化策略来提升生态网络稳定性,增强区域景观连通性。研究结果可为山地城市的生态网络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市区 景观格局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电路理论 重力模型 生态网络
下载PDF
基于SD法的环城绿道环境感知评价研究——以成都市锦城绿道南段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雪倩 吕一诺 刘弘滢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245-247,共3页
文章以成都锦城绿道为研究对象,运用SD法(语义分析法)从游客角度对绿道环境进行感知评价,并结合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影响锦城绿道环境的关键因子。其中,卫生环境、景观类别、视觉体验评价较好,夜间照明设施、公厕分布评价较差。... 文章以成都锦城绿道为研究对象,运用SD法(语义分析法)从游客角度对绿道环境进行感知评价,并结合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影响锦城绿道环境的关键因子。其中,卫生环境、景观类别、视觉体验评价较好,夜间照明设施、公厕分布评价较差。环境和视觉的丰富度、道路质量是影响绿道环境感知评价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现状为成都锦城绿道提供优化建议,也为其他城市绕城绿道的规划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法 环城绿道 绿道环境 环境评价
下载PDF
影响城市郊区乡村空间格局的政策演进历程与导向
13
作者 田健 曾穗平 《城市学报》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城市郊区乡村空间格局的发展演变,主要受城镇扩张的外部干预和乡村自身发展的内生驱动共同作用。政策演进对城镇空间向外扩张、乡村内生动力变化具有关键性影响,进而改变城市郊区乡村空间格局。文章从内、外两个角度,梳理我国改革开放... 城市郊区乡村空间格局的发展演变,主要受城镇扩张的外部干预和乡村自身发展的内生驱动共同作用。政策演进对城镇空间向外扩张、乡村内生动力变化具有关键性影响,进而改变城市郊区乡村空间格局。文章从内、外两个角度,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城市郊区乡村空间格局的政策演进历程,并提出支持其格局优化的政策导向。分析表明,相关政策通过影响城镇扩张改变城市郊区乡村空间格局的过程,经历了“启动扩张–推进扩张–控制扩张”三个阶段;通过影响内生动力改变城市郊区乡村空间格局的政策,主要包括技术扶持、财税优惠、空间供给、土地流转等,并从探索期、发展期走向成熟期。未来,促进城乡融合的政策与制度设计将对城市郊区乡村空间格局优化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 乡村 空间格局 城镇扩张 城乡融合
下载PDF
超大城市楔形绿地空间规划及综合效益发挥探讨——以上海浦东张家浜楔形绿地为例
14
作者 黄卓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249-251,共3页
楔形绿地作为超大城市重要的生态空间类型,是锚固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市民游憩休闲品质、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手段。上海浦东张家浜楔形绿地规划总面积约14.5km~2,是上海开发时间最早、规模体量最大、完成度最高的楔形绿地之一,其规划设... 楔形绿地作为超大城市重要的生态空间类型,是锚固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市民游憩休闲品质、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手段。上海浦东张家浜楔形绿地规划总面积约14.5km~2,是上海开发时间最早、规模体量最大、完成度最高的楔形绿地之一,其规划设计理念在同类项目中具有代表性,其建设经验和综合效益值得研究。回顾了上海楔形绿地空间规划历程,并通过深入剖析张家浜楔形绿地的规划目标、功能定位、场地特征、生态设计特色和关键技术,进而阶段性评估其建成效果和综合效益,据此全方位、系统性地探讨超大城市楔形绿地实践的经验与挑战,以此为后续同类项目的实施提供实务参考和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绿地 空间格局 规划建设 综合效益 张家浜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图论的绿地空间演变和连通性研究——以郑州为例 被引量:27
15
作者 穆博 李华威 +2 位作者 Audrey L.Mayer 何瑞珍 田国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883-4895,共13页
绿地空间是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通性是绿地有效发挥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点,对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户外空间游憩和城乡空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为例,基于图论的原理和算法,以4个时期30m分辨... 绿地空间是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通性是绿地有效发挥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点,对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户外空间游憩和城乡空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为例,基于图论的原理和算法,以4个时期30m分辨率的Landsat 5和Landsat 8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在Arc GIS 10.2、ENVI 5.0和Graphab 1.2.1软件中,提取郑州市域范围内的绿地空间信息,分析了绿地斑块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绿地空间连通性动态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探讨了图论指数在诊断和优化绿地空间连通性上的应用。结果表明:2000年到2013年间,随郑州市域绿地空间总量和斑块规模的增加,绿地空间整体连通性指数增加了4.7倍,且在2009年到2013年间增加幅度最大;绿地斑块规模与绿地空间整体连通性指数、最大连通单元体规模和绿地斑块节点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绿地空间连通性的区域差异特征与绿地空间分布特征一致,均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规律,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由西向东扩展的趋势;图论指数可以用来反映各种尺度上绿地空间的连通性,其中绿地斑块的节点度指数和中间度核心性指数可以用来诊断和筛选对整体绿地空间连通性起关键性和脚踏石作用的绿地斑块,在今后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和绿地生态网络优化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空间 连通性 图论 遥感 郑州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及对策
16
作者 万泽敏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204-206,共3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森林城市群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森林城市群的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从新时代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森林城市群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森林城市群的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从新时代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从优化城市森林结构、加强城市森林管理维护以及推进智慧森林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群 生态环境 管理维护 森林结构
下载PDF
绿道对不同接近度使用者体力活动影响研究——以广州市滨江绿道为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红云 朱战强 邹冬生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80,共6页
城市绿道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居民户外体力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与居民的健康息息相关。其接近度被认为与居民体力活动水平有直接关系,靠近绿道等绿色空间居住的居民参与体力活动的积极性更高。本文以广州市一条典型滨... 城市绿道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居民户外体力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与居民的健康息息相关。其接近度被认为与居民体力活动水平有直接关系,靠近绿道等绿色空间居住的居民参与体力活动的积极性更高。本文以广州市一条典型滨江城市绿道为例,对比了不同接近度下(家到绿道距离)低、中、高强度体力行为的活动水平,探讨了绿道接近度对使用者体力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接近度对低强度的散步行为影响显著,靠近绿道的使用者散步的水平要高于较远者;而对中、高强度的体力行为,接近度影响的显著性不明显。整体上,虽然结果没有充分表明距离绿道较近使用者的体力活动水平比较远者高,但证明了绿道建设对增加居民户外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越靠近绿道的居民受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接近度 体力活动 城市绿道 广州市
下载PDF
城市绿地的碳足迹核算和评估——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27
18
作者 黄柳菁 张颖 +3 位作者 邓一荣 林丽丽 刘兴诏 肖荣波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73,共9页
城市绿地在光合作用中能够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同时会产生碳排放,这给量化城市绿地的固碳能力增加了难度。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建立城市绿地碳足迹评估模型,评估和揭示城市绿地碳源、碳汇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包括道路绿... 城市绿地在光合作用中能够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同时会产生碳排放,这给量化城市绿地的固碳能力增加了难度。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建立城市绿地碳足迹评估模型,评估和揭示城市绿地碳源、碳汇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包括道路绿地和公园绿地在内的7个研究区的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分别为-0.66~11.22kg C/m^2和1.65~8.35 kg C/m^2;建造施工阶段和管理养护阶段的碳排放量分别为0.63~1.78 kg C/m^2和0.01~0.71kg C/(m^2·a)。绿地碳足迹等于绿地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量减去碳储量,7个研究区的碳足迹为-2.63~1.99 kg C/m^2。公园密植林区绿地均呈现碳汇特征,道路绿地大多呈现碳源特征,城市绿地的碳源汇特征随着绿地年龄的增加会有所改变。据此分析绿地规划设计对碳收支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科学的低碳化绿地管理和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碳储量 碳排放 碳足迹 低碳设计 管理规划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青岛市热岛与绿地的空间相关性 被引量:20
19
作者 邱建 贾刘强 王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7-433,共7页
为向城市绿地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以青岛市Landsat ETM+为数据源,采用辐射传输方程反演地表温度,并以此计算热岛强度;用混合像元分解法提取植被盖度,在此基础上对热岛强度和植被盖度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GIS环... 为向城市绿地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以青岛市Landsat ETM+为数据源,采用辐射传输方程反演地表温度,并以此计算热岛强度;用混合像元分解法提取植被盖度,在此基础上对热岛强度和植被盖度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GIS环境中,通过重采样的方法定性分析了绿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周边环境对热岛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岛强度和植被盖度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在相同的植被盖度下,集中绿地或周边为农田时热岛强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植被盖度 遥感 城市绿地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乡村绿道网络构建策略研究——以宁海县胡陈乡绿道规划为例 被引量:19
20
作者 范勇 赵明远 赵兰勇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4,共7页
快速城镇化使乡村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部分乡村地区的盲目城镇化造成了乡村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和社会结构的诸多问题。本文在对乡村绿道特征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乡村绿道网络建设协调乡村自然生态、文化资源、产业要素... 快速城镇化使乡村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部分乡村地区的盲目城镇化造成了乡村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和社会结构的诸多问题。本文在对乡村绿道特征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乡村绿道网络建设协调乡村自然生态、文化资源、产业要素、游憩需求以及公共服务等因素的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并结合宁海县胡陈乡乡村绿道网络构建,对以"分层+叠加"为基本思路的乡村绿道网络规划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基础调研——要素解析——功能分解——合成优化——方案比选——修正深化"6个步骤为基本规划框架的实践路径来构建乡村绿道网络,研究一套具有参考意义的乡村绿道规划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乡村绿道 构建策略 规划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