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上轨道结构缺陷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影响
1
作者 赵隆隆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桥上护轨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较为复杂,当轨道结构产生缺陷时(道砟缺失、轨枕空吊、扣件失能)会影响无缝线路的稳定性。为了研究桥上轨道结构缺陷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铺设护轨的桥上无缝线路有限元模型,... 桥上护轨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较为复杂,当轨道结构产生缺陷时(道砟缺失、轨枕空吊、扣件失能)会影响无缝线路的稳定性。为了研究桥上轨道结构缺陷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铺设护轨的桥上无缝线路有限元模型,研究轨道结构缺陷与无缝线路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挡砟板破损、轨枕空吊和扣件失能等单一缺陷条件下,均会导致允许升温幅度降低,无缝线路稳定性下降;其在同种工况下,轨枕空吊对应的临界温升幅度略大于扣件失能对应的临界温升幅度;复合缺陷情况下,当扣件失能数量超过2个以后,若扣件失能组数多于轨枕失能根数,则允许升温幅度与轨枕失能根数无关。研究为桥上无缝线路的养护和维修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保证无缝线路服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上无缝线路 轨道结构 有限元 缺陷特征 允许升温幅度
下载PDF
高速铁路动静态轨检数据里程对齐与误差修正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庆 马玉松 +3 位作者 李晨钟 俞伟东 吴维军 王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6,共8页
轨道几何动、静检测数据间的精确匹配对探明高速铁路线路服役状态和制定准确可靠的养护维修策略具有关键作用。针对动静里程匹配算法研究较少的现状,提出利用动、静态实测数据波形匹配,建立基于互相关函数与动态时间规划相结合的两阶段... 轨道几何动、静检测数据间的精确匹配对探明高速铁路线路服役状态和制定准确可靠的养护维修策略具有关键作用。针对动静里程匹配算法研究较少的现状,提出利用动、静态实测数据波形匹配,建立基于互相关函数与动态时间规划相结合的两阶段修正算法,并以距离误差作为评价指标。结合某高铁线路轨道几何检测数据的案例分析,以静态检测数据作为参考基准,对动态检测数据进行里程误差评估与修正。结果表明,两阶段算法修正效果显著,累积距离误差降幅超过93%,修正后的动、静态检测数据严格对齐保证了动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里程误差修正 动静轨检数据 两阶段修正算法 距离误差
下载PDF
基于实车试验的大跨度桥梁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验收标准验证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国龙 孙宪夫 +3 位作者 高彦嵩 杨飞 高芒芒 柯在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平顺不同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提出高低不平顺60 m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给出桥上轨道静态高低长波不平顺60 m中点弦测值10 mm的验收限值建议,最后在某主跨为672 m的高速铁路斜拉桥上预设“四峰三谷”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并进行实车验证,证明此限值建议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于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与不平顺60 m弦测值之间呈线性关系;大跨度桥梁温度变形显著,整体表现为桥面高程与温度成反相关关系,但桥梁温度变形主要表现为长波不平顺;预设的60 m余弦波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主要影响行车舒适性,对安全性影响较小,且列车速度在275 km/h及以下时,产生的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0.98 m/s2,舒适性指标最大为2.47,评价为“优秀”,接近优秀/良好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预设不平顺 实车试验 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 60 m中点弦测法 车体垂向加速度
下载PDF
地下水作用致隧道底鼓和双块式无砟轨道变形规律研究
4
作者 张彩亮 刘秀波 +2 位作者 柯在田 张玉芳 马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水压作用会导致隧道底鼓变形,变形传递至轨道会引起轨道几何状态不良。本文从轨道几何形位变化角度出发,对水压力作用导致隧道底鼓时引发的轨道几何状态劣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水压力的近似计算方法;基于荷载-结构法建立了隧道内... 水压作用会导致隧道底鼓变形,变形传递至轨道会引起轨道几何状态不良。本文从轨道几何形位变化角度出发,对水压力作用导致隧道底鼓时引发的轨道几何状态劣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水压力的近似计算方法;基于荷载-结构法建立了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找平层水压作用下轨道的几何不平顺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底鼓-无砟轨道几何不平顺现象是道床板与找平层接触状态变化、沿线路纵向与隧道横断面内的横向变形叠加作用的结果;水压作用除引起轨道高低几何状态劣化外,还可导致轨道轨向、水平变化及扭曲变形;受承压水头和水压分布长度影响,水压引起的内外轨的高低、轨向以及轨道水平变化曲线具有各自形态特征,而并非单一抛物线或正弦线。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隧底找平层底鼓变形的接触状态非线性力学行为,揭示了底鼓变形下轨道线路三角坑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 数值模拟 底鼓变形 双块式无砟轨道 水压作用 轨道几何状态
下载PDF
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梁端伸缩装置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5
作者 令行 蒋金洲 +1 位作者 刘晓丹 张志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0,共5页
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梁端伸缩装置是大跨度桥上无缝线路的薄弱环节,现有的检查维护方法无法及时获取其服役状态。本文采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视频位移监测技术与传统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梁端伸缩装置一体... 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梁端伸缩装置是大跨度桥上无缝线路的薄弱环节,现有的检查维护方法无法及时获取其服役状态。本文采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视频位移监测技术与传统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梁端伸缩装置一体化设备的监测系统,实现梁端区域梁缝,钢轨伸缩调节器、梁端伸缩装置关键位置,以及部件伸缩变形的实时监测。该监测系统运营期间总体运行稳定,监测数据能够合理反映梁端区域轨道结构的变形特性,为梁缝处活动钢枕歪斜等病害监测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工务部门后期开展养护维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桥梁 数据分析 钢轨伸缩调节器 梁端伸缩装置 监测系统
下载PDF
有轨电车扣件式无砟轨道60R2槽型钢轨与60 kg/m钢轨抗倾覆特性仿真研究
6
作者 崔逸鹏 苗彩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3,共5页
[目的]为了给有轨电车不同地段的钢轨、扣件的选型和设计提供理论支撑,须研究扣件式无砟轨道60R2槽型钢轨与60 kg/m钢轨的抗倾覆特性,并分析影响两者抗倾覆特性的因素。[方法]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60R2槽型轨和60 kg/m钢轨分析简化模型... [目的]为了给有轨电车不同地段的钢轨、扣件的选型和设计提供理论支撑,须研究扣件式无砟轨道60R2槽型钢轨与60 kg/m钢轨的抗倾覆特性,并分析影响两者抗倾覆特性的因素。[方法]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60R2槽型轨和60 kg/m钢轨分析简化模型。分析了不同轨下垫板垂向刚度、扣件横向刚度、扣件间距以及弹条松弛2 mm和5mm对钢轨横移、弹条竖向位移、扣件承受横向力及钢轨与垫板接触长度的影响。[结果及结论]仿真研究表明:60 kg/m钢轨扭转刚度约为60R2槽型轨的1.73倍,60 kg/m钢轨竖向力偏心距比60R2槽型轨大,同等工况下,60R2槽型轨横移和弹条竖向位移大于60 kg/m钢轨,但扣件承受横向力60R2槽型轨小于60 kg/m钢轨。轨下垫板刚度越小,扣件间距越大,钢轨横移和外侧弹条竖向位移越大。小半径横向力较大地段,应适当提高轨下垫板刚度,加密扣件间距,并应适当提高弹条疲劳试验振幅。扣件承受横向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钢轨轨型、横向刚度、扣件间距,而轨下垫板刚度对其影响较小。弹条松弛2 mm和5 mm在本计算工况下,钢轨横移变化较小,对于小半径地段不易检查的有轨电车埋入式轨道,应定期翻挖检查并拧紧螺栓,以保持弹条规定的离缝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钢轨抗倾覆 弹条松弛
下载PDF
我国干线铁路通用轨道谱的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陈宪麦 王澜 +4 位作者 陶夏新 崔高航 杨凤春 柴雪松 吴旺青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3-77,共5页
在对比和分析欧美铁路的轨道谱拟合公式及我国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主要干线铁路大量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的分析和计算,研究并给出能较好表征我国干线铁路轨道不平顺特征的通用轨道谱拟合公式以及通用轨道谱的表达方式。... 在对比和分析欧美铁路的轨道谱拟合公式及我国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主要干线铁路大量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的分析和计算,研究并给出能较好表征我国干线铁路轨道不平顺特征的通用轨道谱拟合公式以及通用轨道谱的表达方式。由于我国干线铁路的建设标准差异比较大,采用平均轨道谱表达方式不能很好地表征我国干线铁路的轨道质量状况,而采用分级形式的轨道谱则能够更好地表征我国众多干线铁路的轨道不平顺特征;根据我国干线铁路的行车速度,建议将我国干线铁路轨道谱划分为3个等级,即200km.h-1等级提速线路轨道谱、160 km.h-1等级提速线路轨道谱和120 km.h-1及以下普通线路轨道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线铁路 通用轨道谱 轨道不平顺 拟合公式
下载PDF
我国干线铁路轨道平顺性评判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宪麦 王澜 +4 位作者 陶夏新 崔高航 杨凤春 柴雪松 吴旺青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27,共7页
基于近年大量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得出铁路线路的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密度(PSD),从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对轨道不平顺性的评判方法进行研究。基于按我国干线铁路运行速度等级建立通用PSD的思路,研究并提出我国200,160 km.h-1等级提速线路和120 ... 基于近年大量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得出铁路线路的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密度(PSD),从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对轨道不平顺性的评判方法进行研究。基于按我国干线铁路运行速度等级建立通用PSD的思路,研究并提出我国200,160 km.h-1等级提速线路和120 km.h-1普通线路的轨道平顺性的定性评判方法,将计算得到的线路PSD的上下包络谱定义为上下限界谱,所需评价线路的PSD谱线越靠近下限界谱,则该轨道的平顺性越好,反之,则越差。由于不同线路及不同区段的轨道质量参差不齐,PSD谱线的分布范围非常大,基于轨道谱分级管理的方法,研究并给出定量评判我国干线铁路轨道平顺性的方法,通过分析计算干线铁路5级PSD谱线,将干线铁路PSD谱图从下向上依次划分为A—F共6个区域,并对应定义为优秀、良好、较好、一般、较差和极差PSD谱线区的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线铁路 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密度 评判方法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用于铁路轨道不平顺预测的综合因子法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宪麦 王澜 +2 位作者 杨凤春 柴雪松 吴旺青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7-31,共5页
根据轨道结构存在的不平顺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提出基于数字统计理论、信号处理理论和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的综合因子法,对各类轨道不平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铁路线路的维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基于对同一地段轨道不平顺变... 根据轨道结构存在的不平顺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提出基于数字统计理论、信号处理理论和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的综合因子法,对各类轨道不平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铁路线路的维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基于对同一地段轨道不平顺变化规律相近的认知,即轨道在线路脆弱的地方会更脆弱,在不平顺幅值较大的地方其不平顺发展也相应较大。综合考虑影响轨道不平顺发展的众多因素,如轨道系统各部件的材料影响、铁路施工以及各种运营条件、环境因素等,将这些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后的整体效果反映在构建的预测模型中,给出相应的综合因子和随机量的参数矩阵,并建立轨道不平顺管理的分级概念。计算结果表明,综合因子法能够较好地预测轨道不平顺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综合因子法 预测方法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列车荷载作用下有砟轨道轨面沉降与路基不均匀沉降间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8
10
作者 付龙龙 宫全美 +2 位作者 周顺华 邹春华 肖军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3-28,39,共7页
有砟轨道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在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面会产生相应的沉降,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在已有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维颗粒流方法建立钢轨、轨枕和道砟的离散元模型,分析了路基不均匀沉降及列车荷载变化对... 有砟轨道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在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面会产生相应的沉降,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在已有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维颗粒流方法建立钢轨、轨枕和道砟的离散元模型,分析了路基不均匀沉降及列车荷载变化对轨面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波长一定时,随着波幅的增大,轨面沉降的波幅先逐渐增大而后稳定,并最终引起轨枕空吊;而轨面沉降的波长基本不受路基沉降波幅变化的影响,并且可按路基沉降波长以25°向上扩散至轨面进行简化计算;轨枕未出现空吊时,轨面沉降波长受列车轴重、动荷载大小及频率变化的影响很小,轨面沉降波幅受动荷载频率变化的影响很小,但受动荷载大小和轴重变化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轨道 路基不均匀沉降 轨面沉降 颗粒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有砟轨道沉降影响的模型试验 被引量:21
11
作者 邹春华 周顺华 +1 位作者 王炳龙 韦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2-869,共8页
为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有砟轨道沉降变形的影响,设计了1∶1有砟轨道模型试验系统.通过人为设定的空隙模拟路基不均匀沉降,采用激振器模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研究了在有砟轨道变形稳定后,轨枕空吊前后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有砟轨道沉降变形... 为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有砟轨道沉降变形的影响,设计了1∶1有砟轨道模型试验系统.通过人为设定的空隙模拟路基不均匀沉降,采用激振器模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研究了在有砟轨道变形稳定后,轨枕空吊前后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有砟轨道沉降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余弦型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轨道沉降变形曲线可用余弦型函数描述;当路基的纵向不均匀沉降槽面积较小且未引起轨枕空吊时,轨面与路基纵向不均匀沉降槽的面积比为1,并据此明确了轨枕不发生空吊情况下路基不均匀沉降与有砟轨道轨面沉降变形之间的计算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随着路基不均匀沉降继续增加,当轨面与路基纵向不均匀沉降槽的面积比小于1时,有砟轨道将出现轨枕空吊现象,并且面积比将随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轨道 路基不均匀沉降 模型试验 轨枕空吊 轨道沉降
下载PDF
中国干线铁路轨道谱的拟合方法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宪麦 王澜 +4 位作者 陶夏新 崔高航 柴雪松 杨凤春 吴旺青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获得能够合理表征中国干线铁路轨道不平顺特征的轨道谱,提出了一种轨道谱拟合方法。根据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计算实测轨道谱,对实测轨道谱进行平滑与插值预处理,采用直接剔除法、三点逐段平均法和包络平均法消除计算轨道谱波形上出现... 为获得能够合理表征中国干线铁路轨道不平顺特征的轨道谱,提出了一种轨道谱拟合方法。根据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计算实测轨道谱,对实测轨道谱进行平滑与插值预处理,采用直接剔除法、三点逐段平均法和包络平均法消除计算轨道谱波形上出现的较大凸凹波形,应用3次样条插值法提高拟合的精度,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算法拟合轨道谱。拟合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拟合方法是可行的,拟合谱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干线铁路轨道的不平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轨道谱 Levenberg-Marquardt法 拟合模型 轨道不平顺
下载PDF
基于轨道局部波动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状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嵘 李帅 +2 位作者 王源 王平 陈俊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11,共7页
高平顺、高稳定、高可靠是高速铁路基础结构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对轨道平顺状态进行全面准确评价是保证轨道高平顺性的根本前提。针对我国现行轨道不平顺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定义一种用于描述局部波动的多尺度标准差卷积变换模型,并... 高平顺、高稳定、高可靠是高速铁路基础结构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对轨道平顺状态进行全面准确评价是保证轨道高平顺性的根本前提。针对我国现行轨道不平顺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定义一种用于描述局部波动的多尺度标准差卷积变换模型,并借助脉冲函数分析该模型的基本特性。结合某高速铁路动检数据,分析该模型对轨道平顺性的评估效果,基于最大熵原理确定最优局部管理区段长度为15m,并提出轨道局部波动指数概念。实例分析表明,轨道局部波动指数反映了局部波动与轨道平顺状态的内在关联,能够对轨道局部波动进行准确定位,可以为轨道养护维修方案的制定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平顺状态 养护维修 轨道局部波动指数 最大熵原理
下载PDF
基于构架点头角速度的轨道垂向长波不平顺在线检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邢宗义 陈岳剑 +2 位作者 王晓浩 秦勇 贾利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39,共8页
在分析比较基于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和构架点头角速度的轨道垂向不平顺检测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构架点头角速度的轨道垂向长波不平顺在线检测方法。在运营车辆轴箱正上方的构架处安装陀螺仪,用于等空间采样构架点头角速度的时域信号;... 在分析比较基于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和构架点头角速度的轨道垂向不平顺检测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构架点头角速度的轨道垂向长波不平顺在线检测方法。在运营车辆轴箱正上方的构架处安装陀螺仪,用于等空间采样构架点头角速度的时域信号;对构架点头角速度的时域信号以及由速度传感器测得的车速时域信号进行二次积分、消除拟合多项式的趋势项、带通滤波及递归最小二乘自适应补偿滤波等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轨道垂向长波不平顺的估计值;建立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以实测轨道垂向不平顺激励下的构架角速度模拟陀螺仪采集的时域信号,对给出的在线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实测结果相比,标准差小于0.4mm,归一化均方误差小于-8,说明给出的在线检测方法能精确、有效地检测轨道垂向长波不平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检测 构架点头角速度 轨道不平顺 垂向不平顺 长波不平顺 信号处理
下载PDF
基于谱密度函数的轨道随机不平顺仿真 被引量:16
15
作者 肖守讷 阳光武 +1 位作者 张卫华 赵永祥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2,共5页
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得出高斯随机过程的相位概率分布类型,运用傅立叶变换进行时域信号的谱密度估计。基于时域采样原理,提出谱密度函数在频域内的采样方法,并利用傅立叶逆变换由谱密度函数得出轨道随机不平顺,使其符合时域分析的需要。仿... 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得出高斯随机过程的相位概率分布类型,运用傅立叶变换进行时域信号的谱密度估计。基于时域采样原理,提出谱密度函数在频域内的采样方法,并利用傅立叶逆变换由谱密度函数得出轨道随机不平顺,使其符合时域分析的需要。仿真结果显示:高斯随机过程的相位符合均匀分布;轨道随机不平顺的模拟结果与频率下限和上限有很大关系,小的频率下限模拟结果表现为宽带波形,大的频率下限模拟结果表现为窄带波形,且频率上限越大,模拟结果中叠加的高频小幅成分越多。通过选择适当的模拟参数,可以使轨道随机不平顺的时域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和频域仿真结果较好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密度 轨道随机不平顺 蒙特卡罗方法 傅立叶变换
下载PDF
有碴轨道下沉变形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高建敏 翟婉明 徐涌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20,共6页
为理解轨道下沉变形产生与发展机理及主要影响参数,以道床下沉为例,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轨道下沉变形法则,借助已开发的仿真分析程序,分析了运营条件与轨道结构参数对道床下沉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车辆运行速度、车辆轴... 为理解轨道下沉变形产生与发展机理及主要影响参数,以道床下沉为例,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轨道下沉变形法则,借助已开发的仿真分析程序,分析了运营条件与轨道结构参数对道床下沉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车辆运行速度、车辆轴载、线路运量是轨道下沉破坏主要控制因素;采用重型钢轨、大截面尺寸轨枕和重质道碴可以降低道床下沉量;轨枕间距大,道床弹性模量高,不利于道床下沉变形的控制;当路基K30模量小于90MPa.m-1时,道床下沉量随着K30值的增加而增大,当K30值大于90MPa.m-1时,随着K30值的增加道床下沉量反而降低。可见,为了阻止有碴轨道下沉变形,应注重轨道结构参数的匹配,合理安排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有碴轨道 耦合动力学 轨道下沉 影响参数分析
下载PDF
轨道不平顺分析程序 被引量:11
17
作者 练松良 陆惠明 +1 位作者 杨文忠 宗德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1,共4页
轨道不平顺是引起车体振动加速度、轮轨作用力和轮轨噪声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大小与轨道不平顺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对车辆振动影响的轨道不平顺不利波长也随之增长。轮轨噪声中的滚动噪声与轨面短波... 轨道不平顺是引起车体振动加速度、轮轨作用力和轮轨噪声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大小与轨道不平顺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对车辆振动影响的轨道不平顺不利波长也随之增长。轮轨噪声中的滚动噪声与轨面短波连续不平顺具有密切关系。轨道不平顺分析程序对轨检车测得的轨道不平顺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功率谱密度分布函数。利用此分布函数分析轨道不平顺在各波长的分布;根据测得的车体振动加速度,对轨道不平顺与车体振动加速度进行相干分析,确定引起车辆振动加速度增大的不利波长,以便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波长的轨道不平顺作重点养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轨道 不平顺 功率谱 相干函数 计算程序
下载PDF
基于稳态、非稳态振动信号分析的轨道不平顺敏感波长及其与车辆响应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晓依 侯茂锐 +2 位作者 常崇义 李兰 陈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8期46-51,共6页
基于轨道不平顺输入与车辆动力学响应输出之间的频域传递特性分析,研究快速确定与车辆系统对应的轨道不平顺敏感波长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某型高速车辆所对应的轨道不平顺敏感波长的结果表明:在300-360km·h^-1速度范围内,8... 基于轨道不平顺输入与车辆动力学响应输出之间的频域传递特性分析,研究快速确定与车辆系统对应的轨道不平顺敏感波长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某型高速车辆所对应的轨道不平顺敏感波长的结果表明:在300-360km·h^-1速度范围内,8m的多波周期轨道垂向不平顺波长会引起高速车辆较大的垂向响应;37m左右的多波周期轨道横向不平顺波长会引起高速车辆较大的横向响应。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包分析技术这2种非稳态振动信号分析方法对车辆系统的车体垂向加速度进行特征分析,可以较全面地揭示出其时频特性,从而能够问接分析出与车辆振动响应信号相关联的轨道不平顺输入信号的非稳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敏感波长 车辆振动响应 传递特性 信号分析 高速车辆
下载PDF
铁路轨道高低不平顺的预测方法 被引量:23
19
作者 许玉德 李海峰 周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1-295,共5页
轨道变形是有碴轨道结构无法避免的 .通过轨道不平顺的描述 ,预测轨道不平顺的变化规律是近代轨道力学的基本课题 ,也是制定养护维修计划的关键 .据此在介绍轨道不平顺的分类和分析国外有关轨道高低不平顺预测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利... 轨道变形是有碴轨道结构无法避免的 .通过轨道不平顺的描述 ,预测轨道不平顺的变化规律是近代轨道力学的基本课题 ,也是制定养护维修计划的关键 .据此在介绍轨道不平顺的分类和分析国外有关轨道高低不平顺预测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利用特性矩阵描述轨道变形并进行预测的方法 .这一方法利用动态实测数据 ,全面反映不平顺的影响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高低 预测方法 特性矩阵
下载PDF
温度作用下纵连式无砟轨道垂向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笑凯 刘学毅 +2 位作者 肖杰灵 邸银桥 杨荣山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1-927,944,共8页
为研究纵连式无砟轨道垂向失稳的形态和过程,基于欧拉梁挠曲微分方程推导了温度作用下轨道板上拱波形曲线,得到了上拱矢度与波长的关系;并利用势能驻值原理分析了存在初始上拱时轨道板垂向失稳的平衡路径.研究表明:与假设变形法相比,解... 为研究纵连式无砟轨道垂向失稳的形态和过程,基于欧拉梁挠曲微分方程推导了温度作用下轨道板上拱波形曲线,得到了上拱矢度与波长的关系;并利用势能驻值原理分析了存在初始上拱时轨道板垂向失稳的平衡路径.研究表明:与假设变形法相比,解微分方程法精度更高,误差可降低近30%;轨道板的失稳过程包括持稳、胀板和失稳3个阶段,且初始上拱矢度越大,轨道板的持稳极限和胀板极限越小;分析了温度力释放对轨道板上拱平衡路径的影响,表明轨道板失稳的平衡路径会出现强化阶段,且摩擦因数越大,强化阶段出现越早,但变形较小时,温度力释放对轨道板板上拱的影响极小;初始上拱矢度越大,轨道板允许上拱越大,初始上拱小于50 mm时,轨道板难以发生垂向的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连式轨道 轨道板 温度作用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