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越行站分布对通过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倪少权 左大杰 王慈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0,共4页
研究高速客运专线越行站分布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引入"时距"概念,建立共线运行条件下的越行组模型,得到高速铁路通过能力与有关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用来分析越行站分布对通过能力的影响。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可知,在中速列车较... 研究高速客运专线越行站分布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引入"时距"概念,建立共线运行条件下的越行组模型,得到高速铁路通过能力与有关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用来分析越行站分布对通过能力的影响。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可知,在中速列车较多、能力相对紧张的越行段,组织一站式越行,可以保证必要的通过能力;而在能力相对宽裕的越行段,组织两站式越行、三站式越行,可以提高中速列车的旅行速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高速铁路通过能力与中速列车旅行速度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运输组织 通过能力 越行站分布
下载PDF
既有复线区段快速列车越行站的布局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健梅 闫海峰 周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9-304,共6页
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了列车越行方式的产生条件 ,详细分析了既有复线区段开行快速列车而中间站配线数量不变时 ,对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 ,建立了快速列车越行站布局的概率模型。并以京广线和京沪线为背... 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了列车越行方式的产生条件 ,详细分析了既有复线区段开行快速列车而中间站配线数量不变时 ,对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 ,建立了快速列车越行站布局的概率模型。并以京广线和京沪线为背景进行了仿真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复线区段 快速列车 越行站 车站配线 布局 线路通过能力 行车速度 站线配置
下载PDF
铁路车站取送车作业图论模型及算法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郭垂江 雷定猷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在设定条件下,以作业点(车站)间机车走行时间为权,把铁路车站取送车作业优化问题转化求解哈密尔顿图最短路问题,设计动态规划法和C-W节约改进算法分别进行求解,并举例比较2种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两种算法的应用范围。动态规划法计算次... 在设定条件下,以作业点(车站)间机车走行时间为权,把铁路车站取送车作业优化问题转化求解哈密尔顿图最短路问题,设计动态规划法和C-W节约改进算法分别进行求解,并举例比较2种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两种算法的应用范围。动态规划法计算次数少、能得到最优解,且可选择的方案多,适用于N规模较小情况;C-W节约改进算法虽可能只得到满意解,但能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适用于N规模较大情况。把车站作业点的3种布置形式统一为树枝形,不会影响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站 取送车作业 哈密尔顿图 动态规划法 C-W节约改进算法
下载PDF
放射形铁路专用线直达车流取送车问题的单亲遗传算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海军 朱昌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14-117,共4页
专用线最佳取送车顺序的确定,有利于减少作业车在站非生产性停留时间,加速车辆周转。通过分析放射形专用线直达车流取送车作业特点,构造了该问题的染色体编码方式,采用轮盘赌策略进行染色体选择,以作业车在站最小停留时间作为适应度函数... 专用线最佳取送车顺序的确定,有利于减少作业车在站非生产性停留时间,加速车辆周转。通过分析放射形专用线直达车流取送车作业特点,构造了该问题的染色体编码方式,采用轮盘赌策略进行染色体选择,以作业车在站最小停留时间作为适应度函数,设计了该问题的单亲遗传算法,并结合算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求解直达车流取送车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形专用线 取送车作业 直达车流 单亲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IPM-DEA的铁路中间站运营效率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海军 朱昌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为了有效地提高车务段的管理水平,需对所辖各中间站的工作效率进行评价。传统的DEA方法可以确定铁路中间站的有效单元,但不能实现有效单元的排序。结合中间站运输生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理想点法(Ideal Point Method,IPM)DEA模型的中间... 为了有效地提高车务段的管理水平,需对所辖各中间站的工作效率进行评价。传统的DEA方法可以确定铁路中间站的有效单元,但不能实现有效单元的排序。结合中间站运输生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理想点法(Ideal Point Method,IPM)DEA模型的中间站运营效率分析方法,运用LINGO9.0软件编程进行求解,获得了各中间站运用效率的排序,弥补了DEA计算结果有效单元较多的问题。最后利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科学性,分析结果表明:IPM-DEA模型基本能够反映决策单元运营效率的现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中间站 IPM-DEA 运营效率
下载PDF
铁路接轨站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世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6-78,88,共4页
在铁路线引入方案已确定的情况下,接轨站的平面布置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车流方向、相邻线路疏解布置方案、反向运行的行车条件、安全设备的隔开进路、线路平行进路的设置和旅客列车进路的布置原则等。同时列举了新横店、东葛、长安集、桃... 在铁路线引入方案已确定的情况下,接轨站的平面布置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车流方向、相邻线路疏解布置方案、反向运行的行车条件、安全设备的隔开进路、线路平行进路的设置和旅客列车进路的布置原则等。同时列举了新横店、东葛、长安集、桃花店等站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线路 接轨站 设计 因素
下载PDF
基于DEA的中间站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海军 朱昌锋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115-118,共4页
中间站是铁路运输最基层的生产单位,其投入产出的效果关系到铁路运营的收入,因此对中间站工作效率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很有必要.结合中间站运输生产的特点,选取了一系列绩效评价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某车务段所辖办理货运... 中间站是铁路运输最基层的生产单位,其投入产出的效果关系到铁路运营的收入,因此对中间站工作效率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很有必要.结合中间站运输生产的特点,选取了一系列绩效评价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某车务段所辖办理货运业务的12个中间站进行评价,并对各中间站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益、松弛变量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各中间站工作效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中间站 工作效率
下载PDF
地铁不同场段分布对其规模分配和运营成本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福贵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7-39,共3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段和停车场需要占用大量的城市土地,合理分配场段规模可以优化占地面积,提高运营效率。基于一场一段情况下,总结出不同接轨方案的场段规模分配计算方法,提出场段分布位置在线路中接近对称时,场段规模大致相等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段和停车场需要占用大量的城市土地,合理分配场段规模可以优化占地面积,提高运营效率。基于一场一段情况下,总结出不同接轨方案的场段规模分配计算方法,提出场段分布位置在线路中接近对称时,场段规模大致相等的研究结论。同时,提出地铁收发车空跑距离计算模型,并对不同场段分布对运营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降低运营期间场段收发车空跑运营成本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段 规模分配 运营成本
下载PDF
铁路车站站间距离调整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晓东 刘凯 《中国铁路》 1998年第4期22-24,共3页
在分析目前我国铁路车站分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列车提速,测算了站间距离的合理范围,指出集中化是我国铁路车站布局调整的主要趋势,对车站布局改革的方法、步骤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车站布局 站间距离 集中化 铁路车站
下载PDF
城际铁路中间站布置形式对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永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118,共4页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城际铁路中间站布置形式对站站停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给出各种中间站布置形式的适用范围。研究结论:针对城际铁路开行大站停和站站停2种城际列车、采用越行模式的运输组织特点,分析计算了不同中间站布置形式对列车追...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城际铁路中间站布置形式对站站停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给出各种中间站布置形式的适用范围。研究结论:针对城际铁路开行大站停和站站停2种城际列车、采用越行模式的运输组织特点,分析计算了不同中间站布置形式对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研究认为:本站不发生越行作业且以大站客流为主的城际铁路中间站宜采用无到发线形式;以大站客流为主、站站停列车基本不组织追踪运行的城际铁路中间站宜采用设2条到发线、侧式站台形式;以站站停客流为主的城际铁路中间站宜选择设2条到发线、岛式站台形式;以站站停客流为主、且有其他城际线接轨的中间站宜选择设4条到发线、岛式站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中间站 布置形式 列车追踪间隔 适用范围
下载PDF
铁路货物追踪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海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2年第3期69-70,107,共3页
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是铁路工作的一个核心内容,铁路货物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够为货主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同时加快和保障铁路货运工作的组织。通过对铁路整车货物运输的流程分析,制定货物追踪系统的目标,分析系统功能。通过数据的采... 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是铁路工作的一个核心内容,铁路货物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够为货主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同时加快和保障铁路货运工作的组织。通过对铁路整车货物运输的流程分析,制定货物追踪系统的目标,分析系统功能。通过数据的采集和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提出货物追踪系统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货物追踪 信息共享 构建
下载PDF
城际铁路中间站到发线数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元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26,31,共4页
根据城际铁路运营组织特点和城际列车的技术作业要求,在分析城际铁路中间站到发线数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城际铁路中间站不设置到发线的条件,以及不同车站分布和列车间隔条件下,开行大站直达列车和站站停列车的合理匹配关系。在... 根据城际铁路运营组织特点和城际列车的技术作业要求,在分析城际铁路中间站到发线数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城际铁路中间站不设置到发线的条件,以及不同车站分布和列车间隔条件下,开行大站直达列车和站站停列车的合理匹配关系。在一定车站分布条件下,根据线路系统设计能力或需要能力,计算得到中间站的合理到发线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中间站 到发线
下载PDF
永夏矿区新建齐山站设计
13
作者 姜小环 贾福音 +2 位作者 祝超 董孟娟 胡永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4-95,共2页
对永夏矿区铁路运输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由于煤炭产量增加而导致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基于矿区未来几年煤炭运量设计了齐山中间站,论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矿区铁路 站场设计 通过能力
下载PDF
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在放射形专用线取送车优化中的应用
14
作者 董鹏 吴艳群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年第6期1175-1179,1185,共6页
放射形专用线直达车流取送车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周转的效率和货物送达的速度,因此设计恰当的求解算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取送车作业过程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调车机车总等待时间的递推公式,并以调车机车总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 放射形专用线直达车流取送车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周转的效率和货物送达的速度,因此设计恰当的求解算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取送车作业过程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调车机车总等待时间的递推公式,并以调车机车总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设计实现了一种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3个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对有10条专用线的情况下,该算法仍然具有较好的计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达车流 取送车作业 放射形专用线 模拟退火算法
下载PDF
参数化铁路中间站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WSCADP的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李陶深 张龙祥 +1 位作者 刘高嵩 张学丽 《微型电脑应用》 1998年第3期48-51,共4页
WSCADP是一个基于多数化设计的铁路中间站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它为铁路上占场设计人员提供了符合实际设计方式的设计概念与手段,大大提高了铁路中间站站场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参数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WSCADP是一个基于多数化设计的铁路中间站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它为铁路上占场设计人员提供了符合实际设计方式的设计概念与手段,大大提高了铁路中间站站场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参数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内部信息模型以及系统的实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设计 铁路 中间站场 WSCADP 设计
下载PDF
城轨列车非站站停车及派生的越行问题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国宝 傅嘉 刘明姝 《都市快轨交通》 2005年第5期18-22,共5页
分析三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非站站停车方案及其适用的客流特征,提出采用这些方案时判定列车是否越行及越行站设置数量、位置的条件与方法,阐明中间站设置越行线可以消除因列车越行或因列车进路干扰而引起的通过能力损失。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停站 服务水平 列车越行 通过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 越行站 停车 派生 设置数量 客流特征 能力损失 列车进路 列车越行
下载PDF
单线铁路会让站到发线数量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闫海峰 彭其渊 包维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4-438,共5页
考虑到单线铁路列车实际运行中产生交会和越行方式的随机性 ,采用概率分析的方法 ,通过研究在不同开行条件下 ,产生交会、越行次数和方式的各种情况 ,建立车站到发线设置数量与交会、越行次数和方式之间的关系 ,找到直接影响车站到发线... 考虑到单线铁路列车实际运行中产生交会和越行方式的随机性 ,采用概率分析的方法 ,通过研究在不同开行条件下 ,产生交会、越行次数和方式的各种情况 ,建立车站到发线设置数量与交会、越行次数和方式之间的关系 ,找到直接影响车站到发线数量的主要因素 ,得出了影响其变化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让站 发线数量 铁路车站 到发线 单线铁路 交会 越行 股道数量 单线线路
下载PDF
简论铁路新线中间站布设的合理性
18
作者 安晨 付永军 《铁道运营技术》 2008年第1期6-8,共3页
中间站的布设是铁路选线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合理布设中间站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从中间站发展的可能性、技术合理性、经济合理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政治国防和地方意义以及区间通过能力方面,提出中间站布设的合理性要求。
关键词 铁路新线 中间站 布设 合理性
下载PDF
铁路中间站平面辅助设计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伟敏 张金苍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1,共3页
针对铁路中间站平面设计中地形复杂、约束条件丰富,计算统计多而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占用了设计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ARX的AutoCAD二次开发,采用MS Access 2003数据库系统,用VS.Net 2005、Object ARX 2007作为开... 针对铁路中间站平面设计中地形复杂、约束条件丰富,计算统计多而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占用了设计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ARX的AutoCAD二次开发,采用MS Access 2003数据库系统,用VS.Net 2005、Object ARX 2007作为开发平台的铁路中间站辅助设计系统,用于铁路中间站的初步设计。系统地减少了站场平面设计的工作量,为人工细化设计奠定了基础,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CAD OBJECT ARX 铁路中间站 辅助设计
下载PDF
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中间站平面布置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亮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5,共6页
中间站是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车站站型,这类车站的最大特点是到发线数量少,咽喉区布置简单,绝大多数没有其他方向引入,虽然种类不多,设计并不复杂,但关键是在选择站型时不能随意布置,或只考虑地形条件,必须满足... 中间站是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车站站型,这类车站的最大特点是到发线数量少,咽喉区布置简单,绝大多数没有其他方向引入,虽然种类不多,设计并不复杂,但关键是在选择站型时不能随意布置,或只考虑地形条件,必须满足运输组织的基本要求。通过阐述客运专线中间站的作业与站型布置的关系,在分析中间站在客运专线上布置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中间站的各种站型设计规律,为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中间站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中间站 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