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过滤塔甲苯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国文 胡洪营 +1 位作者 郝吉明 马广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5,共5页
在空塔气速 0 7~ 3 5cm/h、停流时间 30s~ 80s的试验范围内 ,选取柱状活性炭为滤料 ,选择甲苯为VOCs代表 ,研究过滤塔甲苯生物降解性能 ,分析浓度、流量以及湿含量对降解能力的影响 ,建立VOC生物降解模型并予以验证 .运行试验表明 ,... 在空塔气速 0 7~ 3 5cm/h、停流时间 30s~ 80s的试验范围内 ,选取柱状活性炭为滤料 ,选择甲苯为VOCs代表 ,研究过滤塔甲苯生物降解性能 ,分析浓度、流量以及湿含量对降解能力的影响 ,建立VOC生物降解模型并予以验证 .运行试验表明 ,滤料微生物活性较强 ,对甲苯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菌落分析表明 ,在甲苯生物降解过程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真菌、杆菌和芽孢杆菌 ,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过滤塔 生物降解 降解性能 VOCS废气 空气污染控制
下载PDF
活性焦吸附氧化法脱除烟道气中二氧化硫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守玉 房倚天 +3 位作者 黄戒介 颜振明 张建民 王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22-528,共7页
研制出用于脱除烟道气中二氧化硫的活性焦并进行了评价,选择出一种脱硫性能较好的活性焦,其硫容可达130mgSO2gAC以上。进而,考察了工艺参数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在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为01%~015%,反应温度为55℃~60℃,空速为1000h-1,... 研制出用于脱除烟道气中二氧化硫的活性焦并进行了评价,选择出一种脱硫性能较好的活性焦,其硫容可达130mgSO2gAC以上。进而,考察了工艺参数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在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为01%~015%,反应温度为55℃~60℃,空速为1000h-1,体积分数O2为6%,H2O(g)(v%)8%的情况下,该活性焦保持SO2转化率在90%以上的时间达15h以上;同时,也探讨了SO2在活性焦上转化为H2SO4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烟道气 二氧化硫 活性焦 吸附氧化 煤炭
下载PDF
生物法废气脱硝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蒋文举 毕列锋 李旭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37,共4页
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反硝化细菌培养挂膜到填料塔中,进行从模拟废气中脱除NOx的效果性能实验研究.该生物膜填料塔能有效地脱除废气中的NOx,NO2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NO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该法最适... 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反硝化细菌培养挂膜到填料塔中,进行从模拟废气中脱除NOx的效果性能实验研究.该生物膜填料塔能有效地脱除废气中的NOx,NO2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NO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该法最适宜的温度为30~45℃,进口NO浓度(50~500mg/m3)对其去除率几乎没有影响,随着废气流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气脱硝 氮氧化物 反硝化细菌 生物膜填料塔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哈隆类物质中的竞争反应 被引量:18
4
作者 于勇 王淑惠 +1 位作者 潘循皙 侯惠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0-63,共4页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哈隆类物质 CF2 Cl Br和 CF3Br进行了降解反应研究 ,发现无氧条件下某些降解产物的量随放电时间不同而出现波动 ,表明降解过程中存在竞争反应 ;而氧气过量条件下不存在竞争反应 ,其主要产物为 CF2 O等 .对低气压...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哈隆类物质 CF2 Cl Br和 CF3Br进行了降解反应研究 ,发现无氧条件下某些降解产物的量随放电时间不同而出现波动 ,表明降解过程中存在竞争反应 ;而氧气过量条件下不存在竞争反应 ,其主要产物为 CF2 O等 .对低气压下 CF2 Cl Br和 CF3Br在低温等离子体空间中的气相反应机理进行讨论 ,为实现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污染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降解 哈隆 大气污染
下载PDF
恶臭污染及其治理技术 被引量:43
5
作者 李立清 杨健康 陈昭宜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1-144,共4页
介绍了恶臭物质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及恶臭强度分级方法;综述了常用的恶臭物质处理方法。
关键词 恶臭物质 恶臭强度 治理 臭气 污染
下载PDF
室内空气净化器测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浩 李荣江 +3 位作者 王力文 曾祥贵 李宏霞 吴德生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共4页
选择一种目前较为流行的、以高压静电及纤维滤料除尘、碳纤维板吸附为净化原理的室内空气净化器为测试对象,测定其对IP、尼古丁、空气耗氧量、甲醛、SO2、NOx、NH3、CO、CO2和细菌总数一项指标的去除效率。同时测定了... 选择一种目前较为流行的、以高压静电及纤维滤料除尘、碳纤维板吸附为净化原理的室内空气净化器为测试对象,测定其对IP、尼古丁、空气耗氧量、甲醛、SO2、NOx、NH3、CO、CO2和细菌总数一项指标的去除效率。同时测定了不开净化器时各项指标的自然衰减率,还测定了不同本底污染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对该净化器的净化效果作了客观的评价。并对室内空气净化器测试方法中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 测定方法
下载PDF
软锰矿浆脱除烟气中SO_2的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黄妍 王治军 童志权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46,共4页
在筛板塔内用软锰矿浆脱除烟气中SO2,研究各种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以及所设计的双塔循环吸收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脱硫工艺能有效脱除SO2,并以MnSO4形式回收硫资源,可应用于中小型烧煤电厂烟气脱硫。
关键词 烟气 脱硫 软锰矿浆 大气污染防治
下载PDF
烟道喷浆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陆永琪 郝吉明 +1 位作者 侯栋歧 于荣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6-19,共4页
在长3.5 m、断面积为150 mm×150 mm的立式反应器中进行了烟道喷石灰浆和电石渣浆脱除烟气中SO_2的模拟试验,得出了出口温距、钙硫摩尔比、雾化气液比、SO_2入口浓度、烟气入口温度和气体停留时间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试验还表明... 在长3.5 m、断面积为150 mm×150 mm的立式反应器中进行了烟道喷石灰浆和电石渣浆脱除烟气中SO_2的模拟试验,得出了出口温距、钙硫摩尔比、雾化气液比、SO_2入口浓度、烟气入口温度和气体停留时间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试验还表明,当ΔT=18℃,Ca/S=1.5时,系统脱硫效率可达65%。同时,建立了反应预测模型η=1-[T_i—T_(as))/(T_0—T_(as))]-αR/β+R,其中参数α和β采用共轭梯度法估值,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低于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喷浆 烟气脱硫 雾化 二氧化硫
下载PDF
管式反应器石灰雾液脱硫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9
9
作者 陆永琪 郝吉明 +1 位作者 姚小红 周中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36-641,共6页
建立的一维管式反应器雾液脱硫模型是对蒸发和吸收过程的耦合,以膜理论为基础的吸收机理同时考虑了含硫组分的离解、扩散、反应和固体颗粒的溶解.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对系统脱硫率影响最显著的是出口干湿球温差、石灰颗粒粒度和入口... 建立的一维管式反应器雾液脱硫模型是对蒸发和吸收过程的耦合,以膜理论为基础的吸收机理同时考虑了含硫组分的离解、扩散、反应和固体颗粒的溶解.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对系统脱硫率影响最显著的是出口干湿球温差、石灰颗粒粒度和入口SO2 浓度.传质过程的分析表明,反应开始阶段液膜扩散和固体溶解阻力均存在,而气膜扩散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与试验值的比较发现,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约为8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浆液 脱硫 敏感性分析 传质 管式反应器
下载PDF
程序升温条件下铁及其氧化物在CO存在时对N_2O的还原机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浩生 陆继东 +1 位作者 周琥 徐益谦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应用热综合分析仪 (TG FTIR)研究了在还原性气氛下Fe及其氧化物对N2 O的催化还原作用 .研究发现铁氧化物对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能力相当弱 ,而Fe可以高效地降低N2 O分解的初始温度和提高N2 O向N2 的转化率 .在Fe和CO的作用下 ,N2 O的初... 应用热综合分析仪 (TG FTIR)研究了在还原性气氛下Fe及其氧化物对N2 O的催化还原作用 .研究发现铁氧化物对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能力相当弱 ,而Fe可以高效地降低N2 O分解的初始温度和提高N2 O向N2 的转化率 .在Fe和CO的作用下 ,N2 O的初始分解温度为 92 0K和 10 0 0K .在 112 3K时 ,N2 O的转化率达到 95 %和 80 % .TG/DSC曲线表明了在Fe与N2 O反应过程中CO的作用表现为通过与N2 O在反应表面的竞争吸附使铁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铁 ,X射线衍射证明Fe与N2 O反应后的氧化物为Fe2 O3 ;扫描电镜对反应后Fe表面物理形态的研究发现 ,在CO作用下 ,Fe的表面呈松散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氧化亚氮 氧化物 程序升温条件 还原 大气污染
下载PDF
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谭宇新 黄传荣 +1 位作者 甘世凡 王永刚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21,共4页
研究La-Co-Cu-Mn-Ce-Pd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良好、活性高以及热稳定性好的性能特点.对CO、HC氧化的T50%和T100%分别约为182℃、238℃和240℃、265℃.... 研究La-Co-Cu-Mn-Ce-Pd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良好、活性高以及热稳定性好的性能特点.对CO、HC氧化的T50%和T100%分别约为182℃、238℃和240℃、265℃.催化剂表面组分发生强相互作用形成3种活性中心,是催化剂低的起燃温度、高活性的原因.催化剂高温处理后未发生烧结,活性未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排气 催化剂 尾气 净化 废气处理
下载PDF
改性半焦烟气脱硫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昌见 李荫重 李文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9-314,共6页
本文对海拉尔褐煤半焦及其水蒸气活化和高温氧化改性后的烟气脱硫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苹甲酸和联苯胺吸附、元素分析、BET和XPS测试,在2%O_2+N_2,720℃—770℃,1—2h条件下,改性的半焦是理想的烟气脱硫吸附剂,其脱硫能力比未处理半焦及... 本文对海拉尔褐煤半焦及其水蒸气活化和高温氧化改性后的烟气脱硫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苹甲酸和联苯胺吸附、元素分析、BET和XPS测试,在2%O_2+N_2,720℃—770℃,1—2h条件下,改性的半焦是理想的烟气脱硫吸附剂,其脱硫能力比未处理半焦及水蒸气活化半焦强.改性后半焦氧含量增加.表面碱性基团增加,表面酸性基因减少 高温氧化改性半焦的比表面积有所增加,但比水蒸气活化半焦的比表面积少得多 半焦表面具有C—O—C(弱碱性),O=C—O—C=O(酸性),—C—O—C—O—C—(强碱性)和=C=O(碱性)几种表面含氧基团.其中—C—O—C—O—C—是SO_2在半焦表面的活性吸附位 高温氧化改性可显著增加SO_2活性吸附位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烟气脱硫 改性 表面基团 机理 大气污染
下载PDF
SO_2在Co-Mo/AC催化剂上的还原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守军 刘振宇 +1 位作者 朱珍平 牛宏贤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9-525,共7页
本文研究了活性焦(AC)担载Co-Mo催化剂对SO_2还原的催化性能,考查了催化剂不同的预处理方法,H_2/SO_2摩尔比和还原温度对还原过程硫产率的影响,并就硫化后的Co-Mo和活性焦在催化床不同的构成对硫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硫... 本文研究了活性焦(AC)担载Co-Mo催化剂对SO_2还原的催化性能,考查了催化剂不同的预处理方法,H_2/SO_2摩尔比和还原温度对还原过程硫产率的影响,并就硫化后的Co-Mo和活性焦在催化床不同的构成对硫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硫化后的催化剂对SO_2+2H_2→S+2H_2O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最佳反应温度300℃,H_2/SO_2摩尔比为3,空速6000 L·kg^(-1)·h^(-1)条件下,生成硫的产率可达85%,在Co-Mo/AC上H_2对SO_2的还原机理与Co-Mo/Al_2O_3上的相同,即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在硫化钴和硫化钼活性相上H_2将SO_2加氢还原成H_2S(SO_2+3H_2→H_2S+2H_2O),然后生成的H_2S和气相中的SO_2在活性焦活性相上发生Claus反应(SO_2+2H_2S→3S+2H_2O),生成元素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氢气 还原 硫磺 催化剂 脱硫
下载PDF
汽车排气净化催化剂三效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顾其顺 陈宏德 +1 位作者 况荣祯 刘文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1-86,共6页
本文对Ky系列催化剂处理汽车排气中CO,HC和NO_x的三效性能进行了研究,用CVS法测定排放污染物的重量和转化效率;通过行车60 000km,证明高温老化引起催化剂表面结构的改变,是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新改进的催化剂有较好的热稳定... 本文对Ky系列催化剂处理汽车排气中CO,HC和NO_x的三效性能进行了研究,用CVS法测定排放污染物的重量和转化效率;通过行车60 000km,证明高温老化引起催化剂表面结构的改变,是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新改进的催化剂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三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排气 净化 催化剂 稀土元素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甲硫醇恶臭气体 被引量:21
15
作者 袁志文 何品晶 邵立明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108-111,共4页
采用液相曝气方式驯化培养污水厂活性污泥,获得具有降解甲硫醇能力的优势微生物菌群。同时用海藻酸钠包理固定化微生物,研究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填充床去除含甲硫酸恶臭气体的工艺过程。液相曝气培养研究表明:降解甲硫醇的微生物菌群适宜... 采用液相曝气方式驯化培养污水厂活性污泥,获得具有降解甲硫醇能力的优势微生物菌群。同时用海藻酸钠包理固定化微生物,研究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填充床去除含甲硫酸恶臭气体的工艺过程。液相曝气培养研究表明:降解甲硫醇的微生物菌群适宜的pH值为5.2~9.0,最佳pH条件为弱碱性。已驯化微生物的离心浓缩回收率为71.2%。颗粒填充床生物脱臭塔运行实验表明:在空塔停留时间不大于13s,对低浓度甲硫醇气体(<12.9mg/m^3)的去除率在99.0%以上,对高浓度甲硫酸气体(>21.4mg/m^3)的去除率在90.0%以上。当空塔停留时间减少到6.5s,对低浓度的甲硫醇气体的去除率仍可维持在80.0%。脱臭塔对由于浓度和进气量升高造成的冲击负荷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微生物 恶臭 甲硫醇 微生物净化 废气处理
下载PDF
凹凸棒石复合分子筛净化气体的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国生 陈天虎 范文元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28,共5页
利用天然凹凸棒石粘土进行深加工研制出凹凸棒石复合分子筛,并用于净化室内空气改善大气环境.主要讨论了凹凸棒石粘土的改性和热处理最佳条件,优选了复合分子筛的配方,研究了各种因素对NH3、SO2和NO2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复... 利用天然凹凸棒石粘土进行深加工研制出凹凸棒石复合分子筛,并用于净化室内空气改善大气环境.主要讨论了凹凸棒石粘土的改性和热处理最佳条件,优选了复合分子筛的配方,研究了各种因素对NH3、SO2和NO2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复合分子筛的吸附动力学.为凹凸棒石复合分子筛在净化气体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基础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粘土 复合分子筛 气体 净化
下载PDF
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在脱硫废液NaHSO_3再生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余立新 孟昭辉 +1 位作者 林爱光 蒋维钧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0-42,共3页
介绍了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对烟气脱硫废液(NaHto3)进行再生的方法.使用自制均相双极性膜和上海产界相双极性膜,配以均相阳离子交换膜,均能以满意的转化率(80%以上)实现再生.再生过程中电流效率的下降(由80%左右下... 介绍了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对烟气脱硫废液(NaHto3)进行再生的方法.使用自制均相双极性膜和上海产界相双极性膜,配以均相阳离子交换膜,均能以满意的转化率(80%以上)实现再生.再生过程中电流效率的下降(由80%左右下降到20%左右)是由于酸室中氢离于浓度升高所致.脱硫废液中少量硫酸钠的存在对再生过程无明显影响.目前阻碍该法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国内试制膜的寿命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膜电渗析 烟气脱硫 NaHSO_3再生
下载PDF
几种烟气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文俊 杨存金 +3 位作者 邓九兰 李华芳 马良 罗永才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13,共3页
用添加Ca(OH)2的碱性水,含炉灰渣、赤泥的碱性工业废水及含有Fe2+、Mn2+催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以冷态模拟脱硫洗涤塔为吸收设备,研究了多种脱硫剂的脱硫效果。结果显示,Ca(OH)2、Fe2+、Mn2+催化... 用添加Ca(OH)2的碱性水,含炉灰渣、赤泥的碱性工业废水及含有Fe2+、Mn2+催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以冷态模拟脱硫洗涤塔为吸收设备,研究了多种脱硫剂的脱硫效果。结果显示,Ca(OH)2、Fe2+、Mn2+催化剂对浓度为1000~2000ppm的SO2气体有较高脱硫效率;炉灰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脱硫剂 脱硫性能 试验
下载PDF
NO_x对大气的污染与燃油的脱氮技术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军民 骆广生 朱慎林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14,共3页
机动车废气中的NOx对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它使臭氧层浓度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NOx的排放量主要是由燃油的含氮量决定的。脱除燃油中的氮是防治NOx对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本文介绍了常用的燃油加氢精制脱氮技术和最近... 机动车废气中的NOx对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它使臭氧层浓度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NOx的排放量主要是由燃油的含氮量决定的。脱除燃油中的氮是防治NOx对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本文介绍了常用的燃油加氢精制脱氮技术和最近开发的溶剂萃取脱氮技术,后者脱氮率高,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会有效地控制机动车废气中NOx对大气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燃汪脱氮 加氢精制 溶剂萃取 空气污染
下载PDF
催化法脱除NO_x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0
作者 滕加伟 宋庆英 +2 位作者 于岚 卢文奎 陈庆龄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2000年第1期38-45,共8页
如何有效地脱除氮氧化物是目前空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催化还原和催化分解是目前研究得较多的脱除氮氧化物方法。本文从催化剂创新和催化反应体系的发展等方面对上述过程研究、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并根据作者的认识进行了适当... 如何有效地脱除氮氧化物是目前空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催化还原和催化分解是目前研究得较多的脱除氮氧化物方法。本文从催化剂创新和催化反应体系的发展等方面对上述过程研究、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并根据作者的认识进行了适当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还原 催化分解 氮氧化物 废气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