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及其哲学意蕴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国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从“生成式的AI”或“生成式的人工智能”(AIGC)的角度看,需要关注“自然生成”“人工智能生成”“社会生成”或“伦理生成”之间的关联和区分。人工智能具有确定性与生成性,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being与becoming的沟通和统一。从传统意... 从“生成式的AI”或“生成式的人工智能”(AIGC)的角度看,需要关注“自然生成”“人工智能生成”“社会生成”或“伦理生成”之间的关联和区分。人工智能具有确定性与生成性,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being与becoming的沟通和统一。从传统意义上的人禽之辨到人机之辨,体现了重要的转换,但二者在本质上都关乎何为人的追问。人工智能所体现的理性具有非原创的意义,人所具有的理性推论能力作为人的本质,则具有原创性。相对于人而言,AI作为一种机器,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器”,只具有工具意义,不具有独立的人格,也难以获得伦理主体的地位。此外,人工智能主要表现为人的创造的一种结果,真正的原创意义上的智能只有人才具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只有人才是原始的创造者,把人工智能看作比人更高级的动物,并不合乎事实。人工智能发展可以取代很多人的工作,这在本质上如同在近代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机器不断取代手工操作,二者情形相近,原理也一致。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这也是人不断地走向人性化的社会、达到真正自由存在形态的一个环节或前提。科技的发展可以使我们对世界的细节、对某些方面越来越深化,但是总体上对世界的把握离不开哲学。另一方面,科学发展具有自主之性或惯性,后者需要哲学为其提供价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的本质 价值
下载PDF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措施与产业政策转型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志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发展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在时间分布上要动态合理地配置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尤其要高度重视用智能化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在具体策略上要积极推进针对现有产业的“智改数转网联”三... 发展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在时间分布上要动态合理地配置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尤其要高度重视用智能化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在具体策略上要积极推进针对现有产业的“智改数转网联”三大行动,尤其要注重“网联”行动;在治理结构上要大力培育“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三类主体,尤其要聚焦上下游互动与市场化治理,以突破各种创新的瓶颈;在动力机制上要努力增强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引擎的动能,尤其要加大对内开放的力度;在要素结构上要充分展现知识、技术、人才三大要素的市场价值,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同时,不仅要在理论上澄清一些认识误区,也要对现有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进行改革,如从注重产能扩张转向创新支持、从地方主导型转向中央主导型、从挑选“输家赢家”转向创造竞争环境、从补贴生产者转向补贴用户,以防止在实践中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等泡沫化现象与问题,最大限度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传统产业 智能化技术 智改数转网联 产业政策
下载PDF
论NFT数字作品的权属特点与规则适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闫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6,共12页
NFT是一种技术,它通过对数字客体进行标识、登记和固定,使其具有可支配性和特定性。数字作品经过NFT处理后,其“物”的特性得到了强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债权客体的范畴,更接近于物权客体的特征。虽然NFT数字作品的铸造和交易应该... NFT是一种技术,它通过对数字客体进行标识、登记和固定,使其具有可支配性和特定性。数字作品经过NFT处理后,其“物”的特性得到了强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债权客体的范畴,更接近于物权客体的特征。虽然NFT数字作品的铸造和交易应该适用物权规则,但在占有和处分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其登记性和非同质性特点却十分鲜明。因此,传统物权规则在应用于该种新型物时需要进行内部调整,同时还需要与外部规则相适配。NFT与区块链登记公示的高度绑定有别于传统的动产物权登记和著作权自愿登记,它应该比照不动产而非动产物权登记机制进行规范,并明确该登记行为在著作权规则中的地位。NFT通过独特识别符形成的非同质性,与同质化代币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适用货币化、证券化规则时应该更加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T 数字作品 法律属性 物权客体 区块链
下载PDF
全球本土化的概念史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里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
2023年6月,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的郭台辉教授约笔者组织一次以“概念史”为主题的线上研讨会,作为其学术品牌“我们一起阅·探”的第11期。该系列活动的特点是围绕特定主题,选择一本新近出版的代表性著作,邀请作者和相关领域的... 2023年6月,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的郭台辉教授约笔者组织一次以“概念史”为主题的线上研讨会,作为其学术品牌“我们一起阅·探”的第11期。该系列活动的特点是围绕特定主题,选择一本新近出版的代表性著作,邀请作者和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进行交流研讨。笔者将活动主题设定为“全球本土化的概念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史 全球本土化 学术品牌 交流研讨 云南大学 特定主题 民族政治研究 研讨会
下载PDF
风格迁移、指令设计与“世界模拟器”——兼论Sora模型产出艺术杰作的可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俊蕾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监督学习和对抗神经网络的推动下不断升级,程序化算法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也逐渐加大。回溯人工智能技术在作品生成方面的路径与方法,有助于理解人工智能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新特征。通过细审艺术风格迁...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监督学习和对抗神经网络的推动下不断升级,程序化算法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也逐渐加大。回溯人工智能技术在作品生成方面的路径与方法,有助于理解人工智能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新特征。通过细审艺术风格迁移的技术迭代现象,可以发现人机交互界面上隐形存在的深层指令设计问题。围绕指令文本做出的无休止调整,在增强艺术创作的游戏化体验时,迎来了动态的涌现现象。作为世界模拟器之一的Sora模型,能够部分地呈现运动中的物理世界,却无法模拟情感动态,艺术杰作难以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艺术 风格迁移 指令设计 世界模拟器 生成式AI SORA 艺术涌现
下载PDF
论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微观机制:价值定位、活动重构与协调适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共9页
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如何向“新”而动,高“质”前行,是当前理论研究中亟须回答的问题。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这对企业在技术、组织和模式方... 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如何向“新”而动,高“质”前行,是当前理论研究中亟须回答的问题。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这对企业在技术、组织和模式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价值定位、活动重构和协调适配三个维度分析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微观机制,进而对高铁、工业互联网和钢铁产业的典型企业进行案例比较分析,得出三点结论:一是独特的价值定位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基本前提。在技术路线不明确的行业领域,企业家对独特价值定位的提出起着关键作用。二是价值定位引导一系列新活动涌现、选择和保留,活动重构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源动力。技术成熟度的差异会对企业活动重构的边界和主体间关系的稳定性产生不同影响。三是协调适配能力是新质生产力生产的关键组织能力。在不同情境下,协调适配通过技术供给端的推力和市场需求端的拉力平衡来产生作用。因此,国家在政策制定中,要考虑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激发创新活动持续涌现、促进多元互补活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微观机制 价值定位 活动重构 协调适配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主体性建构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江平 丁耀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9,共10页
文化主体性是跨文化视域中民族文化自我意识的集中彰显,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展现了面向民族文化的整体图景。历史和现实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同文化主体性建构具有深刻关联。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践履塑造着文化主体性:在封建社会中文化... 文化主体性是跨文化视域中民族文化自我意识的集中彰显,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展现了面向民族文化的整体图景。历史和现实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同文化主体性建构具有深刻关联。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践履塑造着文化主体性:在封建社会中文化主体性以文化基本精神的潜在形式呈现,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使中华文化主体性实现了从内隐到外显的变革,同时在拓展叙事空间的意义上将文化主体性建构推向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文化主体性给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能动力量:文化主体性强化着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自我意识,夯实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同时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行动策略上,新时代继续推进文化主体性建构必须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和文化主体性同向而行的关系,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丰富文化主体性所展开的经济社会基础;深化“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彰显文化主体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主体性 第二个结合 自主意识
下载PDF
概念史与思想文化史的新境界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恭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8,共4页
关于中文学界“全球本土化”的概念史研究趋势,以及孙江教授《人种:西方人种概念的建构、传布与解构》(以下简称《人种》)这部新著的学术特色,笔者主要针对此项工作的学术背景,结合个人从事相关研究的实践,从学术旨趣、学术特色和学术... 关于中文学界“全球本土化”的概念史研究趋势,以及孙江教授《人种:西方人种概念的建构、传布与解构》(以下简称《人种》)这部新著的学术特色,笔者主要针对此项工作的学术背景,结合个人从事相关研究的实践,从学术旨趣、学术特色和学术价值等方面,谈谈概念史对于深化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可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文化史 概念史 全球本土化 学术旨趣 学术特色 学术背景 人种 学术价值
下载PDF
城市化转型中的亚洲都市农业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文硕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6,5,共6页
城市化转型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性现象。①传统城市化以单个城市发展为中心,在产业形态、景观风貌、人口结构等方面呈现鲜明的城乡差异。20世纪以来,先是发达经济体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中心城市与郊区从此消彼长到共生共存的变化,继而全... 城市化转型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性现象。①传统城市化以单个城市发展为中心,在产业形态、景观风貌、人口结构等方面呈现鲜明的城乡差异。20世纪以来,先是发达经济体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中心城市与郊区从此消彼长到共生共存的变化,继而全球南方的许多大城市也经历了类似过程,或是正在转型之中。从全球层面看,大城市逐渐摆脱了单核、独立发展的态势,转而向区域化和网络化的方向转变。中心城市及其周边与之有密切经济、人员、信息交流的郊区整合为大都市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市化地域,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提供均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经济体 新型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 都市农业 基础设施 大城市 产业形态 大都市区
下载PDF
人机一体、虚拟影像与伦理预警——人工智能时代电影工业美学“接着讲”之一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旭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高新科技加速度式发展,给电影工业,电影人的思维、想象力、主体性与工作理性、生存方式等都带来巨大冲击,也对电影理论建设提出了新挑战。电影工业美学立足于电影产业发展、工业化升级和新生代导演的创作,涉及原理论... 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高新科技加速度式发展,给电影工业,电影人的思维、想象力、主体性与工作理性、生存方式等都带来巨大冲击,也对电影理论建设提出了新挑战。电影工业美学立足于电影产业发展、工业化升级和新生代导演的创作,涉及原理论、方法论、创作论、本体论、受众论、传播论等维度,系新媒介语境下建构的电影阐释学术话语和知识体系。当下的电影工业美学需要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接着讲”:在主体维度,“人机一体”成为导演身体的延伸、器官的再造,带来了主体性危机;在影像维度,大量智能化生成的虚拟影像颠覆了影像本体论与真假标准;在伦理维度,必须关注日益加剧的内部/外部电影伦理问题,遵循“以人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电影工业美学 接着讲 人机一体 虚拟影像 伦理
下载PDF
“助”与“替”:生成式AI对学术研究的双重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时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4,共10页
生成式AI应用于学术研究,揭开了知识生产的新篇章,它可以通过“助”读、“助”知、“助”写和“助”思来助力人的学术研究,自动化一些准备性或辅助性的工作,减轻人的认知负荷,使人将主要精力集中学术创新的关键环节,提高学术知识生产的... 生成式AI应用于学术研究,揭开了知识生产的新篇章,它可以通过“助”读、“助”知、“助”写和“助”思来助力人的学术研究,自动化一些准备性或辅助性的工作,减轻人的认知负荷,使人将主要精力集中学术创新的关键环节,提高学术知识生产的效率。但对于生成式AI辅助功能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替”读、“替”知、“替”写、“替”思等负面效应,带来人的学术能力多向度退化。如何“助而不替”地合理使用生成式AI,是智能时代人机合作进行学术知识生产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大模型 文本生成 学术研究 知识生产 人机结合
下载PDF
刑事司法领域自动化决策的风险与规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7,共10页
自动化决策在中外各国的刑事司法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其原因在于自动化决策符合刑事司法预防和打击犯罪、提高诉讼效率、实现案件公正办理的需求,也有相应的观念和技术条件予以支持。然而自动化决策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可能带来准确性不足... 自动化决策在中外各国的刑事司法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其原因在于自动化决策符合刑事司法预防和打击犯罪、提高诉讼效率、实现案件公正办理的需求,也有相应的观念和技术条件予以支持。然而自动化决策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可能带来准确性不足、公正性偏离和机械性三方面的风险,应采取措施对自动化决策进行规制,以达到补足准确性、保障公正性和消解机械性的效果,实现自动化决策在刑事司法领域的法治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决策 刑事司法 预测性警务 智慧司法 证据审查
下载PDF
从“城”到“乡”:中国城市化亟待转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旭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很高兴参加“20世纪城市化: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的讨论。这个题目提示我们,要跳出中国看中国,从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抉择,方可切中肯綮。所以笔者想结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世界城市化转型研究”... 很高兴参加“20世纪城市化: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的讨论。这个题目提示我们,要跳出中国看中国,从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抉择,方可切中肯綮。所以笔者想结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世界城市化转型研究”来谈一谈一些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 切中肯綮 城市化转型 世界城市发展 20世纪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灵魂:超越科技的哲学追问——基于概念建构主义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甘莅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在探讨人工智能与灵魂的关系时,概念建构主义视角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理解方式。当前弱人工智能并未被赋予、也不需要灵魂。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强人工智能的到来可能引发对灵魂概念的重新思考。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灵魂可以... 在探讨人工智能与灵魂的关系时,概念建构主义视角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理解方式。当前弱人工智能并未被赋予、也不需要灵魂。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强人工智能的到来可能引发对灵魂概念的重新思考。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灵魂可以被重新定义为数据、计算和交互的集合,并建构所谓的“灵魂智格”。同时,对“轮回说”“中介说”等灵魂概念的话语重设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变化不仅将影响人们对人工智能本质的理解,也将引发对其在后人类社会中角色定位的新思考。更重要的是,这种新的概念建构还将对人工智能的伦理和道德责任产生深远影响,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新的道德和伦理参考。从概念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人工智能与灵魂的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这一关系可以不断被重新定义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语言哲学 概念建构主义 后人类 灵魂
下载PDF
学术期刊与中国近代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形成——以《法律评论》《中华法学杂志》《法学季刊》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昕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近代以来,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载体,伴随着近代中国学术知识体系的形成,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日益成熟。以《法律评论》《中华法学杂志》《法学季刊》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法学学术期刊,虽然主办单位、出版周期和办刊风格各异,... 近代以来,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载体,伴随着近代中国学术知识体系的形成,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日益成熟。以《法律评论》《中华法学杂志》《法学季刊》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法学学术期刊,虽然主办单位、出版周期和办刊风格各异,但在近代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关于中华法系的研究、中外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以及英文版期刊的编辑出版,都对当下的法学学术与出版具有借鉴意义。从这三本法学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总体情况来看,重视传统文化、直面实践疑难、保持全球视野,是中国法学学术共同体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也理当成为中国法学学术与出版界继续坚持的学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法律评论 中华法学杂志 法学季刊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日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马克思主义具有具体化的要求,这是其“绝对命令”。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是马克思批判和继承黑格尔思想遗产的成果。在思辨唯心主义基础上,黑格尔批判了主观思想,试图实现客观思想对主观思想的超越,区分了抽象的普遍性和真正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具体化的要求,这是其“绝对命令”。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是马克思批判和继承黑格尔思想遗产的成果。在思辨唯心主义基础上,黑格尔批判了主观思想,试图实现客观思想对主观思想的超越,区分了抽象的普遍性和真正的普遍性,并使真正的普遍性能够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质和阶级立场直接相关。唯物史观“社会现实”和“历史本质性”原则的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找到了根据和立足点。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具体化,必须把一般原理转化为具体方法和实施纲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在中国的贯彻、落实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具体化 社会现实 辩证法 唯物史观
下载PDF
情动理论与电影的纠缠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欣如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6,共10页
首先提出情动概念的是17世纪的斯宾诺莎,他区分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广延样态”和“思维样态”,即未被意识到的情感和已被意识到的观念。德勒兹将这一观念用于电影,提出了“情动—影像”的概念,并将其囿于电影镜头中“面容”的表达。面容... 首先提出情动概念的是17世纪的斯宾诺莎,他区分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广延样态”和“思维样态”,即未被意识到的情感和已被意识到的观念。德勒兹将这一观念用于电影,提出了“情动—影像”的概念,并将其囿于电影镜头中“面容”的表达。面容又被分为张力的面容和反射的面容,对应着斯宾诺莎两种不同的“样态”。从电影的角度,德勒兹把情动—影像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类型电影附加了“物”的特写;一般剧情电影对应人的面容;高度艺术化和实验性的作品则变成了“任意空间”的碎片。三个层次的两个端点便是面容的两分。今天,情动理论在电影研究中的使用,主要是对类型电影的分析,也有人综合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生成”等理论,将其用作一般剧情电影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动 斯宾诺莎 德勒兹 类型电影
下载PDF
迭代、升维与信任建构:ChatGPT对广告传播互动性的变革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智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广告传播互动性是一个关于广告与受众之间相互作用和参与程度的概念。这种互动性可以通过个性化、循环性和情境感三个维度来衡量。个性化互动指的是广告能够根据受众的特定需求和偏好进行定制化。循环性互动指的是广告与受众之间的连续... 广告传播互动性是一个关于广告与受众之间相互作用和参与程度的概念。这种互动性可以通过个性化、循环性和情境感三个维度来衡量。个性化互动指的是广告能够根据受众的特定需求和偏好进行定制化。循环性互动指的是广告与受众之间的连续互动和反馈,以形成持续的交流关系。情境感互动则强调广告与受众在特定场景或环境中的相互关联和互动。ChatGPT的出现促进了广告传播互动性在个性化、循环性和情境感方面的不断迭代发展。ChatGPT具备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和人机交互能力,可以通过高效生产适配性内容、及时响应消费者需求、创新广告传播互动形式等手段,推动广告的互动性在个性化、循环性、情境感三个维度进行迭代。同时,ChatGPT利用GPT模型结构、上下文记忆、大规模训练和Fine-tuning机制,能够进行自由对话和交互,并生成连贯、合理的回应,推动广告传播的互动性呈现出“情理交融、有求必应、身临其境”的特征,从而实现广告的互动性升维。然而,ChatGPT也带来了一些广告伦理失范、隐蔽操纵和隐私侵犯等风险。为了应对这些风险,需要增强人机协作能力,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此外,还需要进行行业、技术和法律等多方面的共同治理,以建立广告传播互动的信任基础。这样才能构建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广告传播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AI 广告传播 互动性
下载PDF
生成式AI影响下的艺术媒介本体论转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汤筠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以Midjourney为代表的生成式AI模型中的“文字转图像”(Text-to-image)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其崭新的交互方式向大众宣告了生成式AI带领当代艺术步入“艺术大众化”时代。生成式AI技术影响下的艺术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变迁。艺术媒介已不... 以Midjourney为代表的生成式AI模型中的“文字转图像”(Text-to-image)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其崭新的交互方式向大众宣告了生成式AI带领当代艺术步入“艺术大众化”时代。生成式AI技术影响下的艺术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变迁。艺术媒介已不仅具有“材料”“媒材”“质料”等传统属性,艺术传播的媒介环境从“再现”走向“再生产”;艺术媒介从“聚块”(Agglomerations)的传播模式发展为多元形态,在分散且广泛的“灰色媒介”中,艺术媒介的“物质性”被关注;人机艺术传播中的“媒介在场”和“社会在场”共同建构社会景观,塑造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艺术媒介 艺术传播 本体论
下载PDF
课堂德育评估的基本路径与范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正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30,共15页
课堂是教师“立德树人”“学会育人”的重要场域。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形式,它包括“课程育人”和“教学育人”两个方面。如何对教师的课堂德育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一直是个难题,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文章主要关注和聚焦... 课堂是教师“立德树人”“学会育人”的重要场域。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形式,它包括“课程育人”和“教学育人”两个方面。如何对教师的课堂德育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一直是个难题,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文章主要关注和聚焦教学层面的课堂德育及其评估,对国际上近几十年来有关课堂德育评估研究的主要成果、前沿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从中概括提炼出4条基本的课堂德育评估路径,即自陈式问卷调查评估、以课堂观察为基础的表现性评估、指向课堂的情境判断测验、促进社会情感学习的课堂氛围评估,并借此对课堂德育评估的关键问题“评什么“”如何评”进行了总结与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德育 德育评估 评估路径与范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