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9,0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年致辞
1
作者 唐佩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15-I0015,共1页
全国创伤学界同仁:大家好!值此2024新年到来之际,我谨代表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全体委员,向全国创伤同道致以诚挚的敬意和问候。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诸事顺意!同时祝愿《中华创伤骨科杂志》越办越好,实现新发展,完成新跨越。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学界同仁 创伤学 新跨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原文传递
新年献辞
2
作者 吴新宝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17-I0017,共1页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的广大读者、各位创伤骨科同仁们:大家好!岁月如流,新春将至。在这个万物拔节、辞旧迎新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AO创伤中国委员会向全体AO创伤讲师、AO创伤会员以及所有创伤骨科同仁们致以诚挚问候和新年祝福,裹心祝...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的广大读者、各位创伤骨科同仁们:大家好!岁月如流,新春将至。在这个万物拔节、辞旧迎新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AO创伤中国委员会向全体AO创伤讲师、AO创伤会员以及所有创伤骨科同仁们致以诚挚问候和新年祝福,裹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过去的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一同见证AO创伤的成长。经历过疫情洗礼的我们,以从未有过的坚定步伐走进后疫情时代,传承创新,厚积薄发。岁末回首,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这一路上,我们经历收获的喜悦,也尝过攻关的艰辛;我们在学术与实践中不断奋进,共享学科的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创新 新年献辞 厚积薄发 创伤骨科 阖家幸福 挑战与机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身体健康
原文传递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65~75岁年龄段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成栋 王开 +5 位作者 李绪文 王天瑞 刘国明 杜现法 叶发刚 扈延龄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与空心螺钉(CCS)固定治疗65~75岁年龄段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创伤外科收治的39例65~75岁年龄段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按内固定方式不同...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与空心螺钉(CCS)固定治疗65~75岁年龄段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创伤外科收治的39例65~75岁年龄段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FNS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71.1±2.8)岁;采用FNS固定治疗。CCS组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70.1±2.9)岁;采用CCS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败情况,以及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颈干角变化、股骨颈短缩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FNS组患者的术中透视次数[(15.1±2.3)次]显著少于CCS组患者[(19.5±3.5)次]、手术时间[(49.2±5.2) min]显著短于CCS组患者[(62.4±11.2)min],术中出血量[(74.2±15.6) mL]、住院费用[(39 928.7±1 438.3)元]显著多于CCS组患者[(53.1±17.3)mL、(23 527.9±2 126.3)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NS组患者术后1年颈干角减小角度(2.65°±1.66°)、股骨颈短缩程度[(3.9±1.3)mm]均显著小于CCS组患者[4.18°±2.13°、(6.3±2.5)mm],髋关节Harris评分[(82.2±7.2)分]显著高于CCS组患者[(76.4±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NS组和CCS组分别有1、4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CS比较,FNS固定治疗65~75岁年龄段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更好,但也要考虑内固定失败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老年人
原文传递
经三角肌微创入路与胸大肌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岩松 王晓东 +2 位作者 李宏斌 侯建伟 应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比较经三角肌微创入路与胸大肌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6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20例,女45例... 目的比较经三角肌微创入路与胸大肌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6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20例,女45例;年龄(64.6±9.2)岁。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微创组(34例,采用经三角肌微创入路PHILOS固定)与标准组(31例,采用胸大肌三角肌入路PHILOS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2年影像学评分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微创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97.9±16.6)mL显著少于标准组的患者(155.8±27.4)mL,术中透视次数(12.0±1.8)次显著多于标准组患者的(6.7±1.8)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获(43.9±5.5)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后2年影像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标准组患者比较,微创组患者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的力量评分显著较低,Neer分型四部分骨折Constant-Murley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微创组与标准组均有1例螺钉穿出,均有1例患者出现完全缺血性坏死,分别有1、3例患者出现部分缺血性坏死。结论与胸大肌三角肌入路相比,经三角肌微创入路具有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肱骨头血供破坏少等优势。但对于Neer四部分骨折,可能更适合采用胸大肌三角肌入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 骨板
原文传递
50岁以上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源 唐明杰 孙玉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208,共7页
目的探讨50岁以上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手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67例50岁以上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男54例,女13例... 目的探讨50岁以上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手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67例50岁以上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男54例,女13例;年龄59.0(54.0,63.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0(5.0,13.0) d。63例患者一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例患者一期行髋关节置换术。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6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0.0(67.5,101.3) min,术中出血量为350.0(300.0,450.0) mL。63例内固定治疗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均达到解剖复位。67例患者术后获(112.8±62.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63例内固定治疗患者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é &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56例,良3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93.6%(59/63);4例一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假体均生存,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94、92、91、93分。术后并发症:异位骨化15例(23.8%,15/63);坐骨神经一过性麻痹1例(1.6%,1/6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创伤性关节炎2例(3.2%,2/63),术后3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仍是50岁以上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手术治疗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切开复位 后壁 50岁
原文传递
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福勇 刘文栋 +6 位作者 王晓东 甄允方 赵谈谈 刘亚 杨瑜豪 邹岷成 毛云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骨科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60例儿童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设为无内固定组。... 目的比较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骨科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60例儿童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设为无内固定组。男30例,女30例;左侧34例,右侧26例;年龄(7.7±3.0)岁。同时筛选同期60例与无内固定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作对照,设为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前骨折成角角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d骨折成角角度、术后1个月骨折成角角度、骨折复位后角度丢失率、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0例患儿术后获(7.5±3.2)个月随访。无内固定组患儿的手术时间[(27.4±15.0)min]和住院时间[(3.4±1.9)d]均短于髓内钉组[(45.4±13.5)min、(4.4±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固定组患儿的术前骨折成角角度(50.8°±1.9°)、术后1 d骨折成角角度(11.3°±1.2°)、术后1个月骨折成角角度(12.1°±1.3°)、角度丢失率(2.9%±0.5%)、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90.4±2.0)分]与髓内钉组[49.5°±1.7°、11.1°±1.2°、13.3°±1.5°、3.9%±1.4%、(90.2±2.3)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固定组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针尾刺激征和骨骺早闭,而髓内钉组术后有3例发生针尾刺激征和2例骨骺早闭,两组并发症发生率[0(0/60)vs.8.3%(5/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疗效,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并发症更少,且无需二次手术去除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折固定术 石膏 外科 桡骨颈
原文传递
新年致辞
7
作者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20-I0020,共1页
尊敬的各位《中华创伤骨科杂志》读者:大家好!值此2024年新年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史赛克创伤小关节业务部门的全体同事,祝各位2024年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想事成!2023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医疗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尊敬的各位《中华创伤骨科杂志》读者:大家好!值此2024年新年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史赛克创伤小关节业务部门的全体同事,祝各位2024年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想事成!2023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医疗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我们见证了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同时也面临着医疗资源的短缺和医患关系的紧张。但我们仍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行业 心想事成 医疗资源 医患关系 全体同事 挑战和机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变革和发展
原文传递
基于杠杆重建平衡理论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稳定性分型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殿英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1-466,共6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约占髋部骨折的50%,尽早手术固定可以降低患者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是国内外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案 [1]。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为代表的髓内固定已基本取代以动力髋螺... 股骨转子间骨折约占髋部骨折的50%,尽早手术固定可以降低患者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是国内外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案 [1]。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为代表的髓内固定已基本取代以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为代表的髓外固定,成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流方式,但其仍有较高的内固定失败率。内固定失效导致的髋内翻畸形、头颈螺钉切出或退钉、股骨颈短缩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骨质情况、骨折类型、内置物选择、骨折复位情况及内固定位置等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的稳定性 [2]。除骨折类型、骨质情况等不可控因素外,即使良好的骨折复位和固定,也不能完全避免内固定失效的发生,这与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初始稳定性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失效 髓内固定 骨折类型 髋部骨折 骨折复位 不可控因素
原文传递
创伤骨科自主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5,共3页
过去20年,随着我国工业、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和老龄化水平不断加剧,骨折发病率持续上升,给个体、家庭、医疗系统以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2]。自主创新是医疗体系升级的关键,也是引领整个医疗领域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在创伤骨科领域... 过去20年,随着我国工业、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和老龄化水平不断加剧,骨折发病率持续上升,给个体、家庭、医疗系统以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2]。自主创新是医疗体系升级的关键,也是引领整个医疗领域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在创伤骨科领域更是如此。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新、持续创新、继续创新"和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新与转化"主题的持续引领下,我国创伤骨科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在治疗理念、微创技术、内固定物及辅助装置研发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为患者提供了更微创、更精准、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方案。本期"创伤骨科自主创新"专刊汇集了7篇创新研究文章,从内置物和辅助装置的研发与应用、技术创新与应用以及基于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等多方面展示了创伤骨科领域的最新成果,笔者欣然为之述评,抛砖引玉,旨在激发广大骨科同仁的自主创新热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中国医师协会 中华医学会 骨科医师 治疗理念 辅助装置 交通运输业 骨科学
原文传递
加强以临床应用价值为导向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1945年7月,二战结束前夕,美国科学研究和发展办公室主任范内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递交给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一份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为战后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保战后美国的科学技术永远领先世界,... 1945年7月,二战结束前夕,美国科学研究和发展办公室主任范内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递交给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一份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为战后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保战后美国的科学技术永远领先世界,不仅仅要领先世界,而且要领先世界几代,才能确保美国能够真正地赢得永久的和平"。虽然已经过去了80年,但该报告中的许多思想对当前科技发展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将基础研究放在突出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鲁门 办公室主任 战后美国 科学技术
原文传递
可调式外固定牵伸联合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杨华清 章耀华 +6 位作者 李强 刘亮 徐海林 韩庆海 赵殿钊 杨云 杨启昌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探讨可调式外固定牵伸联合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距骨软骨损伤(OL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3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收治的27例OLT患者资料。男16例,女11例;年龄(32.4±7.2)岁;软骨损伤部位:内... 目的探讨可调式外固定牵伸联合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距骨软骨损伤(OL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3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收治的27例OLT患者资料。男16例,女11例;年龄(32.4±7.2)岁;软骨损伤部位:内侧23例,外侧4例;Hepple分期:Ⅰ期7例,Ⅱ期15例,Ⅲ期5例;病程为(10.6±3.3)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可调式外固定牵伸联合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记录患者术后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术后1个月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术后12个月损伤面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6.2±6.7)个月。27例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61.52±6.75)、(84.15±5.56)、(95.67±4.30)分,疼痛VAS评分分别为(5.88±1.02)、(2.12±0.48)、(0.66±0.36)分,以上项目3个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术后1个月IL-1为(32.37±6.64)pg/mL,IL-6为(34.04±7.12)pg/mL,TNF-α为(17.89±4.96)ng/L,均较术前[(96.63±14.80)pg/mL、(102.33±20.42)pg/mL、(54.48±9.33)ng/L]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7例患者的损伤面积为(28.66±6.52)mm2,较术前[(128.52±11.32)mm2]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发生外固定针道感染,2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可调式外固定牵伸联合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OLT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改善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软骨 创伤和损伤 关节镜检查 外固定牵伸技术 微骨折
原文传递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刘雅克 周振宇 +11 位作者 陶然 曹毅 朱建炜 王友华 陆跃 徐华 徐嘉诚 马洪冬 沈冀宁 赵丰翔 吴可凡 刘璠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0-796,共7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PP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采用LCP固定治疗的31例老年股骨远端PPF患者资料。男4例,女27例;年龄(80.2±6.1)岁;按PP...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PP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采用LCP固定治疗的31例老年股骨远端PPF患者资料。男4例,女27例;年龄(80.2±6.1)岁;按PPF通用分型系统(UCS)分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V.3B1型18例,V.3B2型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Ⅳ.3C型7例。内固定方式:股骨外侧单钢板固定25例,内外侧双钢板固定6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25例单钢板固定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8.7±7.9)min,术中出血量为(78.0±15.1)mL,住院时间为(6.9±1.6)d,术后下地负重时间为(5.9±1.4)d,随访时间为37(15,51)个月;6例双钢板固定患者分别为(186.6±9.8)min、(1256.7±231.2)mL、(17.8±3.3)d、(3.6±0.6)d、17(16,21)个月。单钢板和双钢板固定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4.9±2.0)、(18.7±2.6)周。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25例单钢板固定患者中,优10例,良15例;6例双钢板固定患者均为良。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LCP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远端PPF可获得满意疗效。股骨外侧单钢板固定适用于大部分老年股骨远端PPF患者,可作为首选。双钢板固定可提供更坚强的稳定性,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锁定加压钢板
原文传递
NeerⅥ型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新分型及临床应用
13
作者 高化 刘振宇 +9 位作者 白晓冬 陈文韬 王刚 许国强 王逸骏 王稼田 马骥 宋大卫 陈坤 王宝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7-663,共7页
目的提出NeerⅥ型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细化新分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收治的36例接受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手术治疗的NeerⅥ型肱骨近端骨折脱位患... 目的提出NeerⅥ型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细化新分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收治的36例接受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手术治疗的NeerⅥ型肱骨近端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25例,女11例;年龄(46.1±4.7)岁。根据骨折脱位情况及肱骨头干分离情况,将NeerⅥ型肱骨近端骨折脱位患者再细化为3个亚型(称为STAB分型):T型组(肩关节脱位伴大结节骨折,n=14),A型组(肱骨近端骨折脱位,但肱骨头与肱骨干不分离,n=12)和B型组(肱骨近端骨折脱位伴肱骨头与肱骨干分离,n=10)。由4位不同资历的医生分别在入院时、2周后对所有患者同样的影像资料进行STAB分型。验证该新分型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部一致性。记录3个分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1.2±4.2)个月随访。STAB分型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部Kappa值分别为0.94和0.95。T型组、A型组、B型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8.9±5.6)、(90.0±5.2)、(113.0±9.2)min,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9.0±0.8)、(10.3±1.2)、(11.8±0.9)周,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1.0(1.0,2.0)、2.0(1.0,2.0)、2.0(2.0,3.0)分,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83.6±2.8)、(74.5±3.0)、(62.7±5.5)分。以上项目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闭合复位成功率为61.1%(22/36),T型组、A型组、B型组闭合复位成功患者数分别为13、7、2例,发生并发症患者数分别为2、3、6例,以上项目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出的STAB分型组内和组间一致性强。尽管均为NeerⅥ型肱骨近端骨折脱位,但经STAB分型细化后显示出不同的效果差异,STAB分型或许可以为临床个性化决策提供更精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骨折固定术 脱位 肱骨近端骨折 新分型
原文传递
双S形弹性髓内钉在儿童胫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孙亮 刘万林 +8 位作者 韦宜山 白锐 李岱鹤 赵振群 王勇 孙超 路帆 娜木罕 张丽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双S形弹性髓内钉在儿童胫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骨科治疗的25例儿童胫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儿均使用闭合复位双S形弹性髓内钉... 目的探讨双S形弹性髓内钉在儿童胫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骨科治疗的25例儿童胫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儿均使用闭合复位双S形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男16例,女9例;年龄(10.4±3.3)岁;左侧14例,右侧11例;术后记录手术时间、影像学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闭合复位,手术时间为(55.6±23.7)min;所有患者术后获(20.5±4.7)个月随访。所有患儿术后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1.5±2.7)周。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复位丢失、双下肢不等长、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评分评定踝关节功能疗效:优23例,良2例,优良率100%(25/25)。结论双S形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儿童 踝关节 胫骨远端骨折 弹性髓内钉
原文传递
自主设计的复位机器人系统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15
作者 郝晓辉 徐占敏 +8 位作者 王永清 张熙南 孙静涛 赵志辉 杨志强 刘美月 吴维勇 郝宝喜 陈居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0,共8页
目的探讨自主设计的复位机器人系统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5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骨折复位方式分为机器人组(采用自主设计的复位机器人... 目的探讨自主设计的复位机器人系统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5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骨折复位方式分为机器人组(采用自主设计的复位机器人系统辅助复位髓内钉固定)和牵引床组(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髓内钉固定)。机器人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78.7±9.3)岁;左侧16例,右侧15例;骨折AO/OTA分型:31-A1型17例,31-A2型12例,31-A3型2例。牵引床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78.7±7.7)岁;左侧13例,右侧13例;骨折AO/OTA分型:31-A1型16例,31-A2型9例,31-A3型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复位质量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机器人组患者复位时间(4.4±2.2)min、手术时间(29.0±13.5)min、术中出血量(76.5±30.5)mL、透视次数(10.2±2.6)次、复位效果良好率80.6%(25/31)均优于牵引床组[(9.4±3.2)min、(49.3±13.3)min、(115.0±38.4)mL、(14.8±3.2)次、50.0%(13/2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获(6.8±0.3)个月随访。术前、术后6个月机器人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6.2±1.3)、(2.4±0.8)分,牵引床组分别为(6.3±1.3)、(2.7±0.8)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机器人组和牵引床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3±1.2)、(4.8±1.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6个月机器人组患者Harris评分分别为(35.3±3.0)、(88.7±3.4)分,牵引床组分别为(35.6±2.9)、(87.2±3.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机器人组和牵引床组患者Harris评分分别为(57.3±3.7)、(46.7±2.8)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和牵引床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6.8%(30/31)、92.3%(2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设计的复位机器人系统辅助复位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有效缩短复位和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透视次数,提高了解剖复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机器人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复位 骨折微环境
原文传递
机器人导航辅助置钉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肩胛骨喙突骨折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晨 潘虎 +8 位作者 费晨 蒋武强 雷磊 许帆 叶爱明 王展 张堃 宋哲 樊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4-809,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辅助置钉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肩胛骨喙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24例肩胛骨喙突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机器人...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辅助置钉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肩胛骨喙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24例肩胛骨喙突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机器人导航辅助置钉分为两组:A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47.4±3.4)岁;术中应用机器人导航辅助置钉。B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43.5±4.9)岁;术中应用传统C型臂X线机透视置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导针调整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和B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分别为(25.3±9.1)、(27.6±10.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1.8±35.7)mL]、术中透视次数[(5.7±1.0)次]及术中导针调整次数[(1.6±0.7)次]均显著少于B组患者[(123.8±73.9)mL、(12.5±2.7)次、(5.3±1.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8.2±21.3)、(80.4±31.1)min]、骨折愈合时间[(10.0±1.3)、(11.5±2.7)周]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86.7±6.1)、(91.1±10.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肩胛骨喙突骨折术中应用机器人导航辅助置钉可以取得与传统置钉方法相当的良好疗效,且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X线辐射,提高手术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肩胛骨 喙突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原文传递
骨盆骨折通道螺钉导向系统的设计及其辅助置入导针的准确性研究
17
作者 魏波 郭虎兵 +5 位作者 于新福 马波 梁栋 赵斌 颉宝平 赵天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骨盆骨折通道螺钉导向系统在体外骨盆模型中辅助置入导针的准确性。方法:选取60具骨盆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 n=30):实验组利用自行研制的环骨盆骨折通道螺钉导向系统及相应的模拟手术步骤,在透视引导下...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骨盆骨折通道螺钉导向系统在体外骨盆模型中辅助置入导针的准确性。方法:选取60具骨盆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 n=30):实验组利用自行研制的环骨盆骨折通道螺钉导向系统及相应的模拟手术步骤,在透视引导下将2.0 mm克氏针置入骨盆模型的骶髂通道;对照组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徒手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导针。术后通过肉眼观察、骨盆入口位及出口位X线片透视测量导针在骶骨中线位置距离此处骨通道中心点的偏移距离来评估导针位置,比较两组导针的偏移距离、手术操作时间、透视次数及导针调整次数等。 结果:实验组所有骨盆模型均顺利置入导针,无一枚导针穿出模型通道外,对照组有3枚导针穿出模型通道外。X线片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盆模型导针的偏移距离为(2.23±0.82)mm,显著小于对照组骨盆模型[(4.46±2.28)mm];透视次数为(12.0±0.3)次,导针调整次数为(8.0±0.3)次,显著少于对照组骨盆模型[(26.0±0.4)、(24.0±0.8)次];手术操作时间为(0.52±0.25)h,显著短于对照组骨盆模型[(1.26±0.36)h],以上项目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以直径2 mm为可接受范围,其精准率高达95.5%。 结论:与徒手置入导针相比,骨盆骨折通道螺钉导向系统能更准确置入导针,减少透视次数和导针调整次数,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钉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盆骨折通道螺钉导向系统
原文传递
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18
作者 高峰 徐锋 +4 位作者 尹自飞 钱平康 匡辰 杨荃 吴晓峰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7,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骨科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定位方式... 目的探讨采用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骨科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定位方式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置入空心钉固定)30例和对照组(采用徒手操作置入空心钉固定)30例。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4.9±9.2)岁;Garden分型:Ⅱ型2例,Ⅲ型18例,Ⅳ型10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43.5±7.9)岁;Garden分型:Ⅱ型1例,Ⅲ型16例,Ⅳ型13例。所有骨折均行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倒三角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Garden对线指数、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导针钻孔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测量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指标,包括螺钉间距、螺钉至颈皮质距离、螺钉覆盖面积、螺钉间平行偏差、螺钉与颈轴线偏差。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4.4±1.9)个月随访。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3.1±5.5)min]、透视次数[(13.7±2.2)次]、导针钻孔次数[(3.7±0.6)次]、螺钉至颈皮质距离[(12.4±2.8)mm]、正位X线片上螺钉间平行偏差(2.2°±1.1°)、侧位X线片上螺钉间平行偏差(2.4°±1.0°)、正位X线片上螺钉与颈轴线偏差(4.0°±0.9°)、侧位X线片上螺钉与颈轴线偏差(3.2°±0.8°)均优于对照组[(46.5±8.6)min、(23.1±5.2)次、(11.0±2.2)次、(19.0±3.3)mm、6.5°±2.6°、7.1°±2.9°、7.7°±2.6°、9.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螺钉间距[(45.7±5.8)mm]、螺钉覆盖面积[(74.1±10.9)mm^(2)]均大于对照组[(31.3±7.7)mm、(55.5±9.0)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arden对线指数、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有1例骨不连,对照组有2例骨不连同时螺钉退出;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螺钉穿出或断裂、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相比徒手操作置入空心钉,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置钉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显著减少透视次数和导针钻孔次数,有效提高螺钉置入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导向器
原文传递
以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组件的阴影为参照获得胫骨骨搬移对合端高信息量DR图像的摄片方法
19
作者 刘亮 王栋 +7 位作者 李岩 张泽 张茹琦 刘泽民 刘少皇 李福林 李超 张永红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评价以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组件的阴影作为参照的用以观察胫骨骨搬移对合端情况的DR摄片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接受胫骨骨搬移治疗的186例患者资料,根据对合端接触后的胫骨前后... 目的评价以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组件的阴影作为参照的用以观察胫骨骨搬移对合端情况的DR摄片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接受胫骨骨搬移治疗的186例患者资料,根据对合端接触后的胫骨前后位DR图像摄片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114例,改良组(采用以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组件的阴影作为参照的DR摄片法)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摄片成功率、二次补摄成功率、2次摄片成功率。结果改良组患者首次摄片成功率79.2%(57/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5.6%(52/114),二次补摄成功率100%(15/1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4.8%(34/62),2次摄片成功率100%(72/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4%(86/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组件的阴影作为参照的DR摄片方法可以帮助放射科医生提高此类摄片时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 摄影术 胫骨 骨延长术
原文传递
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关节突脱位后畸形愈合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康永生 刘沛霖 +6 位作者 苏锴 王庆德 郭润栋 姜文涛 张振辉 邵哲 梅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关节突脱位后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5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例下颈椎关节突脱位后畸形愈合患者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41.2±3.1)岁;脊髓损伤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关节突脱位后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5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例下颈椎关节突脱位后畸形愈合患者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41.2±3.1)岁;脊髓损伤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5例,B级4例,C级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应用ASIA分级评估术后3个月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椎间隙高度和Cobb角,术后3个月采用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评估椎间植骨融合情况,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5.5(13.8,20.5)个月随访。手术时间为(119.5±3.6)min,术中出血量为(141.6±25.6)mL。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颈椎椎间隙高度和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指标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SIA分级:A级4例,B级4例,C级2例。术后3个月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Ⅰ级9例,Ⅱ级1例;椎间融合良好。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神经损伤加重、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关节突脱位后畸形愈合,能够减轻疼痛,恢复颈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椎间融合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关节突关节 关节脱位 畸形愈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