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7,8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8字环辅助牵引的效果及安全性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丹丹 窦晓坛 +3 位作者 郭慧敏 陈敏 王雷 于成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7,共3页
为了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使用8字环辅助牵引的效果及安全性,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间,因胃部病变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8字环辅助牵引下ESD治疗的总共13例病例(共15处病灶)纳入回顾... 为了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使用8字环辅助牵引的效果及安全性,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间,因胃部病变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8字环辅助牵引下ESD治疗的总共13例病例(共15处病灶)纳入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3例均成功完成8字环辅助牵引下ESD,中位手术时间56min,单位时间切除面积(0.20±0.02)cm^(2)/min,病灶整块切除率93.3%(14/15),完全切除率80.0%(12/15),治愈性切除率80.0%(12/15),无术中及术后穿孔,无迟发性出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初步结果提示,8字环辅助牵引作为一种新型内牵引技术,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提高剥离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内窥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辅助牵引 8字环
原文传递
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系统治疗肥胖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艳华 张倩 +1 位作者 张澍田 李鹏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系统对肥胖患者体重和肥胖相关代谢指标的疗效, 并评估设备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胃转流支架治疗的14例肥胖患者进行亚组分析。... 目的评价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系统对肥胖患者体重和肥胖相关代谢指标的疗效, 并评估设备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胃转流支架治疗的14例肥胖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患者入组后行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 12周后经内镜取出, 取出后继续随访至36周。主要评价入组12周、24周和36周患者的多余体重减少率、总体重减少率、胰岛素抵抗、转氨酶、血脂和尿酸的变化, 以及设备的安全性。结果 14例患者中男9例、女5例, 年龄(34.3±7.4)岁, 初始体重(104.8±13.9)kg。2例患者因不能耐受消化道不良反应提前取出支架, 其余12例患者完成了随访, 12周、24周和36周多余体重减少率分别为34.4%±25.5%、39.1%±37.5%和27.3%±40.8%;总体重减少率分别为8.7%±6.2%、10.1%±10.2%和8.3%±13.8%。胰岛素抵抗的稳态模型评估基线水平为7.03±3.59, 12周时为4.81±3.71(与基线相比P=0.022), 24周时为4.17±2.77(与基线相比P=0.002), 36周时为4.66±3.58(与基线相比P=0.016)。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在基线、12周、24周和36周分别为48(21~124)U/L、39(14~96)U/L、27(10~86)U/L和32(16~113)U/L, ALT下降在24周、3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P=0.009, P=0.026)。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在基线、12周、24周和36周分别为30(20~62)U/L、24(15~72)U/L、22(11~56)U/L和26(13~74)U/L, AST下降在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P=0.018)。而血脂、尿酸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唯一的严重不良事件是在支架取出过程中发生1例食管黏膜撕裂, 经内镜下金属夹成功夹闭治疗。所有患者无器械移位、急性胰腺炎或肝脓肿等发生。结论胃转流支架系统短期内具有良好的减重效果, 且相对安全, 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肝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胃转流支架系统 多余体重减少率 总体重减少率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体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温越 王晔 丁士刚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8-322,共5页
在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学标记物、胃黏膜镜下表现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被认为有助于评估发生风险,许多学者亦是以此建立了一系列用于预测胃癌发生风险的评估体系。文中归纳了目前已有相关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现有体系... 在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学标记物、胃黏膜镜下表现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被认为有助于评估发生风险,许多学者亦是以此建立了一系列用于预测胃癌发生风险的评估体系。文中归纳了目前已有相关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现有体系对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风险的评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 癌前病变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中国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现状调研分析
4
作者 王省 胡兵 +32 位作者 李异玲 冯志杰 高艳景 范志宁 季峰 刘冰熔 王进海 张文辉 党彤 徐红 孔德润 原丽莉 许良璧 呼圣娟 文良志 姚萍 梁运啸 周晓东 向慧玲 刘小伟 黄晓铨 缪应雷 朱晓亮 田德安 白飞虎 宋吉涛 陈立刚 边巴央珍 马颖才 黄义飞 吴斌 祁小龙 中国肝脏健康联盟-内镜治疗协作组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的现状,为我国内镜治疗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本研究由中国肝脏健康联盟(Liver Health Consortium in China,CHESS)发起,通过网络分发调查问卷了解2022年国内开展门静脉高压...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的现状,为我国内镜治疗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本研究由中国肝脏健康联盟(Liver Health Consortium in China,CHESS)发起,通过网络分发调查问卷了解2022年国内开展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的基本情况。问卷问题主要包括各类内镜治疗例数和适应证,依照指南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的依从性,急性EGVB的处理、治疗时机,胃底及特殊类型静脉曲张的处理、内镜治疗的改善等方面。统计各项治疗数据的医院数量占参与调查问卷医院数量的比例,各级医院的指南依从性比较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836家医院参与本调研,调查显示内镜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是控制急性出血(49.3%,412/836)和预防再出血(38.3%,320/836)。参与调研医院对于我国指南中EGVB一级预防的推荐意见(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内镜治疗)的依从性为72.5%(606/836),对于EGVB二级预防推荐意见(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联合内镜治疗)的依从性为39.2%(328/836),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对于一级预防[71.0%(495/697)比79.9%(111/139),χ^(2)=4.11,P=0.033]和二级预防的依从性[41.6%(290/697)比27.3%(38/139),χ^(2)=9.31,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2%(654/836)的医院首选内镜治疗处理急性EGVB,三级医院首选内镜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二级医院[82.6%(576/697)比56.1%(78/139),χ^(2)=46.33,P<0.001]。治疗时机通常为出血后12h内(48.5%,317/654)和12~24h(36.9%,241/654)。对于近贲门大弯侧的胃底静脉曲张和孤立性胃静脉曲张,分别有48.2%(403/836)和29.9%(250/836)的医院首选组织胶联合硬化剂注射进行处理,而12.4%(104/836)和26.4%(221/836)的医院首选以止血夹为基础的内镜治疗术式。参与调研医院认为提高内镜医师水平(84.2%,704/836)和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并提高多学科诊疗水平(78.9%,660/836)是当前内镜治疗急需改进的方面。结论多种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各级医院在开展急诊内镜进行EGVB止血方面较为积极,但对于预防EGVB首次出血和再出血方面的指南依从性欠佳。参与调研医院在胃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选择方面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内镜治疗 套扎 硬化剂 组织胶 问卷调查 指南依从性
原文传递
硫酸镁钠钾口服液用于成人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Ⅲ期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5
作者 周艳华 宗晔 +4 位作者 庞姝 许乐 张振玉 王玫 吴咏冬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9-365,共7页
目的评价硫酸镁钠钾口服液(oral sulfate solution,OSS)用于成人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研究者单盲、阳性对照、非劣效性临床研究。受试者随机接受结肠镜检查前分次服用共2瓶OSS(177 mL/瓶)或4 ... 目的评价硫酸镁钠钾口服液(oral sulfate solution,OSS)用于成人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研究者单盲、阳性对照、非劣效性临床研究。受试者随机接受结肠镜检查前分次服用共2瓶OSS(177 mL/瓶)或4 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Ⅲ)(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肠道准备方案。主要疗效指标为肠道准备的有效性。波士顿评分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各节段(右侧结肠、中段结肠和左侧结肠)评分均≥2分定义为有效。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受试者的依从性和结肠镜下肠腔气泡评估,同时包括服药后排便间隔时间、服药后大便呈Ⅶ型(Bristol大便分类法)间隔时间、排便次数、结肠镜检查阳性率(息肉、非息肉性隆起、溃疡等检出率),以及通过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来评估安全性。结果共4家医院的240名受试者参加研究,其中试验组(OSS组)120例,对照组(PEG组)120例。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分析显示OSS组与PEG组的肠道准备成功率分别为92.44%(110/119)和91.60%(109/119)(χ^(2)=0.058,P=0.809)。除FAS分析左侧结肠BB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FAS和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分析均显示OSS组BBPS总分及各肠段评分均优于PEG组。OSS组的气泡评估满意率高于PEG组(95.80%比89.08%,P=0.025),两组的依从性、结肠镜检查阳性率和安全性相似。结论OSS方案的肠道准备质量不低于4 L PEG方案,消泡效果好,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硫酸镁 聚乙二醇单十二醚 有效性 安全性 肠道准备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注射治疗胰腺以外腹腔脏器囊肿的初步疗效
6
作者 谭玉勇 楚毅 +2 位作者 罗敏 刘德良 周雨迁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0-312,共3页
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共8例胰腺以外腹腔脏器组织囊肿患者接受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注射治疗,其中2例肝囊肿、2例脾囊肿、3例肾囊肿、1例胃胰间隙囊肿,8例患者共行11例次注射治疗,其中无水乙醇注射2例... 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共8例胰腺以外腹腔脏器组织囊肿患者接受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注射治疗,其中2例肝囊肿、2例脾囊肿、3例肾囊肿、1例胃胰间隙囊肿,8例患者共行11例次注射治疗,其中无水乙醇注射2例次、聚桂醇注射9例次,注射成功率100.0%(11/11)。随访3个月至5年,5例患者囊肿完全消失,其余3例患者囊肿缩小50%或以上。以上结果初步证实,对于胰腺以外腹腔脏器组织囊肿,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注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肝囊肿 肾囊肿 脾囊肿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注射
原文传递
内镜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静脉曲张出血合并门静脉血栓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吴伟 蔡子豪 +5 位作者 陈超 张明 张峰 殷芹 诸葛宇征 肖江强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6-613,共8页
目的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和内镜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伴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有效性... 目的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和内镜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伴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TIPS或内镜治疗的183例肝硬化EGVB伴PVT患者资料,其中内镜治疗66例,TIPS治疗117例。按照1∶1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筛选出接受内镜治疗与TIPS治疗的患者各58例。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均为36个月。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在随访期间,内镜组患者的术后再出血率显著高于TIPS组[39.7%(23/58)比17.2%(10/58),P=0.005],TIPS组术后有更高的肝性脑病发生率[29.3%(17/58)比13.8%(8/58),P=0.048],内镜组与TIPS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43/58)比75.9%(44/58),P=0.769]。在PVT程度为轻度的亚组分析中,内镜组与TIPS组患者的生存率[88.0%(22/25)比72.0%(18/25),P=0.164]、再出血率[28.0%(7/25)比12.0%(3/25),P=0.164]、肝性脑病发生率[8.0%(2/25)比20.0%(5/25),P=0.2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PVT程度为重度的亚组分析中,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率高于TIPS组[48.5%(16/33)比21.2%(7/33),P=0.010],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TIP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6/33)比36.4%(12/33),P=0.133],生存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63.6%(21/33)比78.8%(26/33),P=0.154]。结论对合并有轻度PVT和EGVB的肝硬化患者,内镜下标准治疗联合抗凝可能优于TIPS;但对重度PVT患者,TIPS因显著降低再出血率,且未明显增加肝性脑病发生率,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门静脉血栓 内镜治疗 硬化剂
原文传递
机器人消化内镜系统的研制及机械模型与活体动物实验研究(含视频)
8
作者 刘冰熔 付宜利 +18 位作者 刘凯鹏 李德亮 潘博 刘丹 邱豪 贾晓灿 陈建平 张冀豫 王玫 李凤东 张晓朋 阚宗灵 李静豪 高渊 苏敏 谢荃沁 杨骏 刘毓 赵丽霞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的研制机器人消化内镜系统(robotic digestive endoscope system,RDES),验证其可行性、安全性及操控性能。方法基于主从控制系统设计RDES,包含3部分:整合内镜主体包括内镜和与之整合的内镜旋钮/按钮控制系统;机械臂系统包括基座、机... 目的研制机器人消化内镜系统(robotic digestive endoscope system,RDES),验证其可行性、安全性及操控性能。方法基于主从控制系统设计RDES,包含3部分:整合内镜主体包括内镜和与之整合的内镜旋钮/按钮控制系统;机械臂系统包括基座、机械臂及连接在其上的内镜进退操控装置(有力反馈)和内镜轴向旋转操控装置;操控台包括内镜控制主手和图像显示器。操作者坐在远离检查台的操控台前,操控主手实现内镜头端弯曲、镜身进退及旋转,并通过主手上的按钮实现送气、送水、吸引、定图以及运动比切换功能。(1)活体猪胃镜检查实验:初学组、高级组医师各5名,每人分别操控RDES及普通内镜(间隔2周)行活体猪胃镜检查6次,比较检查时间。(2)仿真胃模型内壁画圆实验:初学组、高级组医师各5名,每人分别操控RDES1:1、RDES5:1模式和普通内镜完成画圆实验各6次,比较3种方式完成时间、准确度(即轨迹偏差)和工作量。结果RDES运行良好,力反馈良好。活体猪胃镜检查实验中,胃镜检查均顺利完成,无黏膜损伤及出血、穿孔。初学组和高级组医师操控RDES的检查时间均随操控例次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操控RDES的下降值大于操控普通内镜(初学组P=0.033;高级组P=0.023)。仿真胃模型内壁画圆实验中,初学组医师操控RDES1:1、5:1模式完成内镜下画圆时间均短于普通内镜[1.68(1.40,2.17)min、1.73(1.47,2.37)min比4.13(2.27,5.16)min,H=32.506,P<0.001],轨迹偏差均优于普通内镜[(0.50±0.11)mm、(0.46±0.11)mm比(0.82±0.26)mm,F=38.999,P<0.001],工作量均小于普通内镜[42.00(30.00,50.33)分、43.33(35.33,54.00)分比52.67(48.67,63.33)分,H=20.056,P<0.001);高级组医师操控RDES1:1、5:1模式完成时间均长于普通内镜[1.72(1.37,2.53)min、1.57(1.25,2.58)min比1.15(0.86,1.58)min,H=13.233,P=0.001],但轨迹偏差[0.47(0.13,0.57)mm、0.44(0.39,0.58)mm比0.52(0.42,0.59)mm,H=3.202,P=0.202]、工作量[(44.62±21.77)分、(41.24±12.57)分比(44.71±17.92)分,F=0.369,P=0.693]和普通内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DES可实现远台操控,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RDES可同时调控大小旋钮,使操控更灵活;RDES增加了运动比模式,使操控更精细;RDES易于初学者掌握,有望缩短医师培养周期;RDES为实现内镜远程操控和全自动消化内镜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主从控制系统 机器人消化内镜系统 第五代消化内镜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在肝移植受者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饶伟 李倩 +4 位作者 刘佳 田秋菊 张群 蔡金贞 解曼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liver biopsy,EUS-LB)在肝移植受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肝脏病中心因肝...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liver biopsy,EUS-LB)在肝移植受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肝脏病中心因肝功能异常或需要评估肝纤维化程度行EUS-LB的肝移植受者中,选取EUS-LB由同一位内镜医师完成,且标本由同一位病理科医师读片并出具报告的总计12例病例纳入EUS-LB组;在器官移植中心肝脏病中心同期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PLB)的肝移植受者中,选取PLB由同一位肝病内科医师完成,且标本系由EUS-LB组同一位病理科医师读片并出具报告的总计23例病例纳入PLB组。对比2组肝脏组织获取情况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穿刺1~2次。EUS-LB组肝脏组织条的中位总长度明显长于PLB组(61 mm比17 mm,Z=11.362,P=0.002),最长组织条长度稍长于PLB组[(17.6±6.9)mm比(13.7±3.5)mm,t=2.382,P=0.086],肝脏组织条数目明显多于PLB组[(4.8±2.1)条比(2.3±1.2)条,t=9.271,P=0.001],完整汇管区数目明显多于PLB组[(11.3±4.6)个比(6.2±3.3)个,t=8.457,P=0.003]。腹痛是2组术后的唯一不良事件,且EUS-LB组术后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PLB组[8.3%(1/12)比43.5%(10/23),χ^(2)=4.893,P=0.036]。结论EUS-LB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更舒适化的肝脏穿刺活检方法,相比PLB,EUS-LB可以获得更长的组织条和更多的汇管区,并且发生术后疼痛的患者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超声内镜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 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术 湿法
原文传递
超细内镜引导下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在恶性结直肠梗阻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军 张耀朋 +4 位作者 姚炜 常虹 闫秀娥 李柯 黄永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1,共5页
目的:评估超细内镜引导下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恶性结直肠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适用超细内镜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内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的107例恶性结直肠梗阻患者的资料... 目的:评估超细内镜引导下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恶性结直肠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适用超细内镜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内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的107例恶性结直肠梗阻患者的资料。根据所使用的内镜类型是常规结肠镜还是超细内镜,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80)和超细组(n=27)。比较两组间病变部位、病变中心在屏幕的最佳位置、导丝插入时间和整体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将上述P<0.2的自变量及其他具有临床意义的临床和影像特征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恶性结直肠梗阻患者使用超细内镜的相关因素。结果:超细组的直肠乙状结肠梗阻率[74.1%(20/27)比46.3%(37/80)]和远处转移率[88.9%(24/27)比67.5%(54/80)]均比常规组更高。两组病变中心在屏幕的最佳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P=0.042)。超细组插入导丝的时间明显短于结肠镜组[4.0(2.0,7.0)min比8.5(5.0,14.3)min,Z=-3.22,P=0.001],但整体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3±12.6)min比(23.4±11.5)min,t=-1.79,P=0.077]。常规组有2例支架放置失败,而超细组均成功。两组均未发生出血、穿孔所致急性腹膜炎等需要紧急治疗的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远处转移(OR=6.775,95%CI:1.084~42.346,P=0.041)、狭窄肠腔在屏幕外1/2(OR=3.097,95%CI:1.406~6.822,P=0.005)适合使用超细内镜;而梗阻部位位于降结肠更倾向于不使用超细内镜(降结肠比直肠乙状结肠:OR=0.073,95%CI:0.009~0.602,P=0.015)。结论:超细内镜用于疑难恶性结肠梗阻患者可明显缩短导丝插入时间,提高结直肠支架置入的成功率,特别是存在远处转移、常规结肠镜下狭窄肠腔位于屏幕外1/2的病例,而病变位于降结肠更倾向于不使用超细内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支架 超细内镜
原文传递
经口双气囊小肠镜圈套碎石治疗5例小肠结石伴梗阻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石亮亮 李正超 +3 位作者 黄淑玲 葛靖 童玉琴 张以洋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4-486,共3页
为评估经口双气囊小肠镜圈套碎石治疗小肠结石伴梗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治的小肠结石伴梗阻患者的临床、内镜、影像、病理和手术相关资料。共纳入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2... 为评估经口双气囊小肠镜圈套碎石治疗小肠结石伴梗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治的小肠结石伴梗阻患者的临床、内镜、影像、病理和手术相关资料。共纳入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2~83岁,临床表现主要是消化道梗阻,结石长径30~50 mm,位于空肠3例、回肠近段1例、空回交界1例。术前3例经影像学诊断为小肠结石。5例均达到技术成功。4例达到临床成功,梗阻症状完全缓解;1例因合并恶性梗阻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术后5例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随访15~790 d,无复发。结果显示经口双气囊小肠镜圈套碎石治疗小肠结石安全有效,为小肠结石患者提供了除外科手术治疗外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结石 肠梗阻 碎石术 双气囊小肠镜
原文传递
青海地区结直肠小息肉内镜下冷切割疗效临床研究
12
作者 薛晓红 刘芝兰 +4 位作者 李晓林 白菊芳 逯艳艳 丹珠永吉 马颖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小息肉应用冷切割,以及预防性使用止血夹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260例结肠小息肉患者,分层随机分为冷圈套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治疗的CSP组、CSP... 目的探讨结直肠小息肉应用冷切割,以及预防性使用止血夹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260例结肠小息肉患者,分层随机分为冷圈套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治疗的CSP组、CSP+预防性使用止血夹治疗的CSP+止血夹组、热圈套切除术(hot snare polypectomy,HSP)治疗的HSP组及HSP+预防性使用止血夹治疗的HSP+止血夹组,每组各65例。比较治疗情况、出血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基本特征和息肉病变特征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出现的并发症,术中即时出血发生率[5例(7.69%)、4例(6.15%)、3例(4.62%)、3例(4.62%)],以及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0例(0.00%)、0例(0.00%)、1例(1.54%)、0例(0.00%)],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78,P=0.855;χ^(2)=3.012,P=0.390);术后腹痛发生率,HSP组[7例(10.77%)]最高,与CSP组[1例(1.54%)]及CSP+止血夹组[1例(1.5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息肉治疗时间,CSP组最短[(2.18±1.07)min],HSP组次之[(2.83±0.82)min],CSP组+止血夹组再次之[(3.15±1.16)min],HSP组+止血夹组用时最长[(4.88±1.85)min],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97,P<0.001)。结论推荐使用冷切割治疗结直肠小息肉,如术中判断无出血及穿孔风险,无须预防性使用止血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切除边缘 止血技术 圈套息肉切除术
原文传递
小肠镜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回肠血管畸形出血1例
13
作者 刘爱玲 任琳琳 +6 位作者 闵丛丛 孟品 陈浩 刘华 毛涛 丁雪丽 田字彬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8-409,共2页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胃肠道血管畸形出血少见。报道1例以消化道出血为表现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回肠血管畸形患者,经小肠镜诊治止血的经过,旨在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胃肠出血 血管畸形 心肌病 肥厚性 小肠镜
原文传递
单钛夹辅助牵引在十二指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朱丹丹 窦晓坛 +3 位作者 郭慧敏 陈敏 王雷 于成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7-711,共5页
目的评价单钛夹辅助牵引用于十二指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因十二指肠病变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ESD治疗,采用单钛夹辅助牵引(单钛夹辅助牵引... 目的评价单钛夹辅助牵引用于十二指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因十二指肠病变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ESD治疗,采用单钛夹辅助牵引(单钛夹辅助牵引ESD组,n=19)或未采用任何牵引方法(传统ESD组,n=26)的病例纳入回顾性队列研究,主要观察2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单位时间切除面积、整块切除率和R0切除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标本长径、横径、面积等。结果45例均成功完成ESD治疗,单钛夹辅助牵引ESD组手术用时44.0(27.0,67.0)min,传统ESD组手术用时34.0(24.0,43.5)min(Z=-1.678,P=0.093)。单钛夹辅助牵引ESD组共有2例(10.5%)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术中穿孔和1例术后呕血(量约20 mL);传统ESD组共有3例(11.5%)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术后呕血(量约50 mL)和2例术后穿孔。2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单钛夹辅助牵引ESD组单位时间切除面积为16.0(11.0,25.8)mm^(2)/min,明显大于传统ESD组的5.3(2.2,21.1)mm^(2)/min(Z=-2.287,P=0.022)。单钛夹辅助牵引ESD组整块切除率和R0切除率均达100.0%(19/19),其标本长径、横径、面积分别为34.0(22.0,45.0)mm、25.0(20.0,34.0)mm、745.8(380.0,1342.4)mm^(2),均明显大于传统ESD组的20.0(12.8,30.3)mm(Z=-3.119,P=0.002)、14.0(8.8,21.3)mm(Z=-3.417,P=0.001)、190.4(84.0,498.7)mm^(2)(Z=-3.275,P=0.001)。结论单钛夹辅助牵引用于十二指肠ESD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提高剥离效率,尤其适用于病变面积大的十二指肠E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牵引 单钛夹
原文传递
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治疗儿童十二指肠隔膜狭窄13例临床分析(含视频)
15
作者 任晓侠 杨洪彬 +6 位作者 葛库库 张含花 刘欢宇 王潘 孙丽娜 周平红 方莹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endoscopic radial incision,ERI)治疗儿童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狭窄(membranous duodenal stenosis,MD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例接受ERI治... 目的探讨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endoscopic radial incision,ERI)治疗儿童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狭窄(membranous duodenal stenosis,MD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例接受ERI治疗的MD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13例MDS患儿中男5例,女8例,中位病程时间8个月(2~20个月),中位诊断月龄13个月(5~30个月)。隔膜位于十二指肠降部10例(10/13),水平部3例(3/13)。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于隔膜上1例(1/13),隔膜口侧5cm内3例(3/13),隔膜肛侧5cm内9例(9/13)。隔膜中位孔径为3mm(2~6mm)。13例患儿均顺利完成ERI,中位手术时间20min(15~32min)。手术平均切开3刀(2~4刀),术后外径9.9mm内镜可自由通过,切开中位直径10mm(10~12mm),术后临床症状均达到缓解。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1/13),为切口迟发性出血,内镜下金属夹夹闭止血,无肠穿孔及十二指肠乳头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6d(5~10d)。术后3个月复查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狭窄口中位直径12mm(10~15mm),较术前狭窄口明显扩张。术后1个月患儿体重比术前平均增加1.20kg(0.50~1.80kg),术后3个月患儿体重平均增加3.50kg(2.50~4.00kg),接近正常同龄儿标准体重。结论ERI作为微创方法治疗儿童MDS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梗阻 儿童 十二指肠隔膜狭窄 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
原文传递
一体式口鼻供氧口垫在鼾症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16
作者 倪燕丽 张诚 +9 位作者 张伟英 高秀珍 尤永梅 韩丽君 马丽莉 沈笠 朱颖华 谭玺 杨玉龙 徐美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8-722,共5页
目的评价一体式口鼻供氧口垫在鼾症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两个内镜中心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一体式口鼻供氧口垫)和对照组(使用普... 目的评价一体式口鼻供氧口垫在鼾症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两个内镜中心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一体式口鼻供氧口垫)和对照组(使用普通口垫及鼻吸氧管)。比较2组供氧设备佩戴用时及移除用时、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低氧血症发生率、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n=40)供氧设备佩戴、移除用时分别为(11.63±0.84)s和(5.33±0.76)s,分别低于对照组(n=47)的(14.91±1.21)s(t=-14.463,P<0.001)和(10.38±0.80)s(t=-30.095,P<0.001)。观察组供氧设备佩戴满意度评分、最低SpO_(2)、供氧设备移除满意度评分、麻醉师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80±0.61)分、(96.70±3.42)%、(9.75±0.67)分、(9.20±1.42)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70±0.93)分(t=12.209,P<0.001)、(94.06±3.72)%(t=3.417,P=0.001)、(7.96±0.98)分(t=9.803,P<0.001)、(8.13±1.35)分(t=3.615,P=0.001)。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10.00%(4/40)比14.89%(7/47),χ^(2)=0.130,P=0.718],内镜医师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9.30±0.97)分比(9.02±1.31)分,t=1.112,P=0.269]。结论一体式口鼻供氧口垫佩戴及移除方便,能减少鼾症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SpO_(2)波动,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打鼾 胃镜检查 血氧饱和度 口垫
原文传递
国产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非劣性试验
17
作者 葛楠 杨鑫 +7 位作者 张凯 胡金龙 王晟 郭瑾陶 刘香 王国鑫 陈云亮 孙思予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1-358,共8页
目的探究国产上消化道超声内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心1)和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心2)的160例需要进行超声内镜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使用中国开立EG-UC5T... 目的探究国产上消化道超声内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心1)和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心2)的160例需要进行超声内镜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使用中国开立EG-UC5T超声内镜,对照组使用日本富士EG-580UT超声内镜。有效性主要评价指标为超声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采用非劣性验证;次要评价指标为内镜图像质量优良率、操作性能优良率和系统稳定性评价。安全性评价指标为患者术中、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意向治疗分析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超声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100.0%(78/78)和100.0%(77/77),率差为0.0%(95%CI:-4.7%~4.8%);在符合方案分析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超声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100.0%(78/78)和100.0%(75/75),率差为0.0%(95%CI:-4.7%~4.9%),两个数据集的超声图像质量优良率置信区间下限均大于非劣效界值-8%,可推断试验机非劣于对照机的非劣效假设成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内镜图像质量优良率和操作性能优良率在意向治疗和符合方案分析中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系统不稳定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为0.0%(0/78),对照组为3.9%(3/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国产上消化道超声内镜在正常条件使用下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均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胃肠道 超声内镜 非劣效性研究
原文传递
儿童结肠镜操作及疾病谱分析
18
作者 朱丹荣 周莉 +4 位作者 盛伟松 管蓉 袁仪 靳新宇 季国忠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2-478,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结肠镜操作及其相关疾病谱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伊犁州友谊医院行儿童结肠镜操作的1087例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0~3岁组(165例)、4~6岁组(... 目的探讨儿童结肠镜操作及其相关疾病谱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伊犁州友谊医院行儿童结肠镜操作的1087例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0~3岁组(165例)、4~6岁组(307例)、7~10岁组(275例)及11~14岁组(340例),另根据检查时间节点分为2012—2017年(302例)和2018—2022年(785例)两个时间段。分析结肠镜操作的主要原因、异常发现的类型及比例、不同时期及年龄组的病例分布和症状特点,以及结肠镜操作前后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1087例儿童共完成了1238次结肠镜操作。便血是最常见的原因(337/1087,31.00%)。发现异常者以肠息肉(190/1087,17.48%)和炎症性肠病(181/1087,16.65%)居多,有95例(95/1087,8.74%)因确诊儿童孤独症而需要进行结肠镜置管粪菌移植治疗。不同年龄组的病例分布和症状有差异,0~3岁组最常见的是息肉(75/165,45.45%),11~14岁组最常见的是炎症性肠病(97/340,28.53%)。2018—2022年与2012—2017年相比,儿童肠息肉结肠镜操作比例下降[从49.67%(150/302)降至5.10%(40/785),P<0.001],炎症性肠病比例增加[从12.25%(37/302)增加到18.34%(144/785),P=0.016],孤独症要求结肠镜置管后行菌群移植比例增加[从2.32%(7/302)增加到11.21%(88/785),P<0.001]。结论儿童结肠镜在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临床应用的需求增加,多元化操作如菌群移植前置管等,成为未来儿童结肠镜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儿童 疾病谱 变化
原文传递
基于胃镜及超声内镜下表现预测胃间质瘤恶性潜能评分系统的建立和临床验证
19
作者 刘玲 李杨 +6 位作者 姜阳阳 仇苏妍 周莹 苏洁 黄娟娟 伏亦伟 凌亭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3-639,共7页
目的建立一个术前基于胃镜及超声内镜下表现预测胃间质瘤恶性潜能的评分系统并进行验证。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中医院接受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的286例患者作为建模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类系统... 目的建立一个术前基于胃镜及超声内镜下表现预测胃间质瘤恶性潜能的评分系统并进行验证。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中医院接受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的286例患者作为建模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类系统将227例极低/低风险患者纳入低恶性潜能(low malignant potential,LMP)组,将59例中/高风险患者纳入高恶性潜能(high malignant potential,HMP)组。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变量,探究HMP胃间质瘤的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在建模组中进行内部验证。使用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术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的85例患者资料进行外部验证。在建模组和外部验证组中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结果肿瘤长径(coef=0.755)、肿瘤形状(coef=0.015)、肿瘤位置(coef=0.008)、生长方式(coef=-0.026)、囊变性(coef=0.685)、肿瘤表面溃疡改变(coef=-0.545)是HMP胃间质瘤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上述6个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在建模组和外部验证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9(95%CI:0.898~0.903)和0.959(95%CI:0.857~1.000)。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其准确度为0.917,Kappa=0.737。根据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所示,模型在建模组和外部验证组中均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及较高的净获益度。结论肿瘤长径、肿瘤形状、肿瘤位置、生长方式、囊变性、肿瘤表面溃疡改变是HMP胃间质瘤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为临床医师术前预测胃间质瘤恶性潜能提供了有效便捷的可视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 胃间质瘤 恶性潜能
原文传递
成人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内镜诊断价值
20
作者 陈伟 李成志 +4 位作者 郝璐 李波 章粉明 黄伟 陈洪潭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2-797,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EoE)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内镜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2022年确诊的12例EoE患者资料, 分析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内镜和超声内镜特征, 以及治疗、随访... 目的探讨成人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EoE)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内镜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2022年确诊的12例EoE患者资料, 分析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内镜和超声内镜特征, 以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12例EoE患者中男9例、女3例, 确诊时平均年龄48.5岁(17~73岁)。2例有哮喘病史, 1例有荨麻疹病史, 5例存在食物和(或)药物过敏史。症状出现至确诊的时间为2周至30年。临床症状为反酸(8例)、腹部胀痛(8例)、进食后梗阻感(5例)。4例(4/1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4例(4/10)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升高。7例(7/8)食管增强CT提示食管壁增厚, 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1例(1/8)显示有多发纵隔淋巴结肿大。普通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发白(12例), 纵形线性沟犁样改变(5例), 环形隆起(4例), 颗粒样隆起(1例), 管腔狭窄(1例)。8例接受超声内镜检查, 均见食管壁增厚, 以固有肌层增厚最为常见(5.0~12.5 mm), 各层次结构存在, 分界欠清。6例予口服激素并逐步减量后停药, 临床症状均获显著改善, 复查胃镜均见食管黏膜基本恢复正常, 活检示食管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或完全缓解, 其中2例复查超声内镜, 见食管壁及固有肌层增厚情况较前明显减轻、改善;5例接受抑制胃酸治疗后临床症状反复, 其中2例复查胃镜, 食管黏膜活检提示仍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成人EoE临床表现易与胃食管反流病等混淆, 内镜下典型表现为黏膜粗糙、发白, 纵形线性沟犁样改变, 环形隆起, 颗粒样隆起与管腔狭窄等。超声内镜可用于EoE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食管壁重塑情况和疗效的客观评估。成人EoE患者单纯应用抑酸治疗效果欠佳, 口服激素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病理学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超声内镜检查 口服激素疗法 胃食管反流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