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3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肠同治”宣白承气汤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肺损伤的病理学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天麟 冯彬彬 +7 位作者 高天婴 张雨田 杨朝帅 韩俊泉 曲鹏飞 贺燕丽 王红 李慧臻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肺肠同治”宣白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宣白承气汤组、宣白组和承气组,每组1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的方式制备... 目的:探讨“肺肠同治”宣白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宣白承气汤组、宣白组和承气组,每组1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的方式制备SAP模型,于造模后3、6、12、24 h各时间点分别处死4只大鼠取材,观察大鼠胰腺、肺和肠组织的病理学表现及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宣白组和承气组的病理学改变相近,宣白承气汤组明显优于宣白组和承气组(P<0.05)。在各时间点,模型组较对照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中药各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宣白承气汤组优于宣白组和承气组(P<0.05)。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在第12 h达到高峰。结论:肠道在SAP-ALI发病及防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宣白承气汤可通过肺肠同治明显减轻SAP-ALI炎症水平,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同治 宣白承气汤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肺损伤 病理学
原文传递
基于OLGIM分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证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洋 方霜霜 +4 位作者 独思静 王欣 班彦然 张平 魏玮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肠上皮化生评价(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 assessment,OLGIM)分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征,探索影响CAG患者病情进展的... 目的:比较不同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肠上皮化生评价(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 assessment,OLGIM)分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征,探索影响CAG患者病情进展的中医证素。方法:对CAG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其证素分布特征,探讨不同OLGIM证素分布特征与差异。结果:共纳入640例CAG患者,其中OLGIM低危组367例,OLGIM高危组273例。获得中医病位证素5个:胃、脾、肝、心(神)、肾;病性证素8个:气滞、湿阻、气虚、血瘀、热郁、阳虚、食积、阴虚。OLGIM低危组与高危组之间中医病位证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GIM高危组气虚、血瘀、阳虚证素占比较高,与低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GIM高危组患者复合证素比例显著高于OLGIM低危组(P<0.05)。结论:CAG的病位主要在胃,与脾、肝、心(神)、肾密切相关;病性上总体呈现“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候特点;随着CAG病情加重,虚、瘀的证素占比增加,可能在CAG患者胃癌风险增高中起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OLGIM 中医证素 复合证素
原文传递
健脾祛湿解毒通络方联合补救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少丽 田志华 +4 位作者 姜天童 陈敬予 李萌 赵迎盼 刘震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09-314,共6页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解毒通络方联合补救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refractor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RHP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诊断为RHPI的患者按照1:2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最终纳入治疗组23例,对照组4...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解毒通络方联合补救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refractor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RHP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诊断为RHPI的患者按照1:2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最终纳入治疗组23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标准补救四联疗法治疗,疗程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健脾祛湿解毒通络方进行治疗,补救四联疗法疗程10 d(纳入后第1~10天服用),中药疗程14 d(纳入后第11~24天服用)。观察停药8周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率,停药后和停药8周后的中医症状积分、中医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1.3%(21/23),高于对照组的82.6%(38/46),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治疗组在改善大便溏泻、症状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8周后,治疗组在上腹胀满、上腹疼痛、嗳气、反酸烧心、口干口苦、大便溏泻等单项症状积分和症状总积分方面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疗效方面,治疗组在停药及停药8周后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方面,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对照组为17.4%,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祛湿解毒通络方联合补救四联疗法是治疗RHPI的有效方案,在减少抗生素用量的同时,可维持HP根除率与补救四联疗法相当,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祛湿解毒通络方 补救四联疗法 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基于六经辨证对早期急性胰腺炎诊疗体系的构建探索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熙荣 谢家诚 +4 位作者 李生发 张夏 黄贵华 许家栋 伍秋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高,早期干预阻断其全身炎症反应,是阻止急性胰腺炎向重症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医药作为早期干预措施之一能有效阻断全身炎症反应,降低重症发生率。本文基于六经辨证体系,从“表里观”...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高,早期干预阻断其全身炎症反应,是阻止急性胰腺炎向重症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医药作为早期干预措施之一能有效阻断全身炎症反应,降低重症发生率。本文基于六经辨证体系,从“表里观”、“津液观”以及“正邪观”,阐述早期急性胰腺炎病发于少阳、阳明、厥阴这3个层面,系统论述早期急性胰腺炎的疾病传变规律、治疗原则以及处方用药,以期构建中医药对早期急性胰腺炎诊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急性胰腺炎 六经辨证 中医药
原文传递
“化浊调肝健脾”法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硬化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春芝 杨倩 +5 位作者 张金丽 孟宪鑫 张云凤 苏飞 张桐 张瑜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观察化浊调肝健脾法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硬化(HBV-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12例HBV-LC患者分为“化浊调肝”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观察化浊调肝健脾法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硬化(HBV-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12例HBV-LC患者分为“化浊调肝”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浊调肝健脾汤,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四项、Fibrotouch肝脏硬度测量值及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CⅢNP)、Ⅳ型胶原(C-Ⅳ)、肝脏弹性指数、IL-17A、IL-6水平在治疗后均下降,且治疗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IL-10水平在治疗后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化浊调肝健脾”法则治疗HBV-LC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延缓肝硬化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硬化 化浊调肝健脾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震 田志华 +4 位作者 王少丽 姜天童 陈敬予 罗楠 李萌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83-287,共5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我国的HP感染率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HP根除率下降。中医药是治疗HP感染的新路径之一,在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综...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我国的HP感染率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HP根除率下降。中医药是治疗HP感染的新路径之一,在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综合论述中医药治疗HP感染的现状、优势、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从事该病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幽门螺杆菌感染 现状 展望
原文传递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23)》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孟梦 王帅 张声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64-567,574,共5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23)》是2020年11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在北京牵头,联合全国30家三级甲等医院及高校、科研院所共同修订的一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该共识呈现出三大重要特点:①涵盖全...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23)》是2020年11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在北京牵头,联合全国30家三级甲等医院及高校、科研院所共同修订的一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该共识呈现出三大重要特点:①涵盖全面:2023版《共识》内容包括FD的诊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疗效评定、预防调摄、转归与随访等多方面,为中医诊疗FD提供了全面的指导。②紧跟前沿:结合FD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新增了“西医诊疗进展概述”、“中医药循证医学进展”、“难点问题分析及中医药优势”等多个专栏。③重视传承:传承中医名家学术经验,新增了“现代名家学术经验”专栏。本文将详细解读该共识的主要更新之处及重点内容,以期进一步推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 专家共识 解读
原文传递
中西医整合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共识方案”与“个体化治疗”的协调统一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震宇 张声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2-298,共7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根除HP可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但根除成功率始终不能令人满意,根除方案不断更迭。遗憾的是,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越来越多,疗程越来越长,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逐年升高,难治性H...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根除HP可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但根除成功率始终不能令人满意,根除方案不断更迭。遗憾的是,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越来越多,疗程越来越长,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逐年升高,难治性HP感染(refractor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RHPI)应运而生,成为当前亟需攻克的严峻课题。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逐渐探索出中西医整合治疗RHPI的新路径。笔者试梳理RHPI的治疗难点,解析相关共识处理方案,汇总中西医结合治疗RHPI的研究进展,寻找中医药治疗RHPI的优势环节与作用机制,以期为中西医整合治疗RHPI的相关临床与科研工作提供发展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西医整合 共识方案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预警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优势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宪波 时克 冯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89-194,共6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对于慢加急性肝衰竭强调早期预警、动态评估病情、预后评价等全病程管理。诊疗应重视去除病因、防治并发症、器官支持和中医药干预。本文评述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发病机制、预警、预后评... 慢加急性肝衰竭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对于慢加急性肝衰竭强调早期预警、动态评估病情、预后评价等全病程管理。诊疗应重视去除病因、防治并发症、器官支持和中医药干预。本文评述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发病机制、预警、预后评分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旨在为疾病的早期识别、预后判断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中西医结合 预警 预后
原文传递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要点解读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建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79-282,共4页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在2023年6月3日正式公布,对我国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研究及其防治工作产生了显著影响。白皮书面向行政管理者、医药卫生专业人员和广大民众群体3个层面的需求,从HP的病原学介绍、感...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在2023年6月3日正式公布,对我国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研究及其防治工作产生了显著影响。白皮书面向行政管理者、医药卫生专业人员和广大民众群体3个层面的需求,从HP的病原学介绍、感染流行病学特征、疾病负担、诊治现状、防控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特别是对其病原学及感染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中国人群HP感染的疾病负担分析可作为国家防控策略制订和相关公共卫生资源投入的重要依据。白皮书还详尽介绍了HP感染的诊断方法及耐药性检测技术,并讨论了制定根除方案时需考虑的多个因素。它还指出HP感染干预是预防胃癌的关键措施,强调了中医药在防控中的作用,以及全社会对HP感染有效防控的必要性。本文拟对白皮书的关键内容进行初步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相关信息,并促进HP感染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防控 白皮书 要点 解读
原文传递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中医诊疗前景广阔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声生 刘吉祥 +1 位作者 李丹艳 赵鲁卿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61-468,共8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及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胃癌的防治至关重要。近年,基于内镜、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以及中医辨证体系的完善,中医对CA...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及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胃癌的防治至关重要。近年,基于内镜、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以及中医辨证体系的完善,中医对CAG及PLGC的临床认识逐步深入,临床治疗取得了卓越疗效,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CAG及PLGC的疾病诊断、证候诊断及中医治疗进展进行述评,以期为中医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辨证施治
原文传递
藏象为本病证结合诊治慢性肝病的学术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屈莉红 邢枫 刘成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70-874,共5页
通过复习中医藏象经典论述,结合近现代医家关于肝病诊治的研究进展,归纳刘成海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肝病的学术经验。提出以中医肝藏象指导西医肝疾病诊治,原则上注意内调肝之体用阴阳平衡,外调肝与其他脏腑的生克和谐。在当今病证结合临... 通过复习中医藏象经典论述,结合近现代医家关于肝病诊治的研究进展,归纳刘成海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肝病的学术经验。提出以中医肝藏象指导西医肝疾病诊治,原则上注意内调肝之体用阴阳平衡,外调肝与其他脏腑的生克和谐。在当今病证结合临床实践背景下,需赋予传统藏象以现代疾病要素,重视疾病的基本证候病机,并结合疾病分期、或风险因素以分辨其主要证型。最后提出肝络瘀阻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需根据瘀血程度、疾病分期及其正邪盛衰合理应用活血化瘀方药及其治法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藏象 病证结合 肝络瘀阻 活血化瘀
原文传递
《中药新药用于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内容解读
13
作者 卞立群 王凤云 +2 位作者 陈婷 王萍 唐旭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关于其新药研发是重要的临床关注点。《中药新药用于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12月发布,本文对该指导原则中的内容进行解读(不含“胃黏膜萎缩、肠化生、...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关于其新药研发是重要的临床关注点。《中药新药用于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12月发布,本文对该指导原则中的内容进行解读(不含“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上皮内瘤变”部分),为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新药 慢性胃炎 指导原则 临床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化瘀清肠法对左半结肠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杨杰 张丽曼 +4 位作者 王丽丽 张天鹏 王立方 尹晓辉 毕俊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1-155,161,共6页
目的:观察化瘀清肠法用于左半结肠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活动期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 目的:观察化瘀清肠法用于左半结肠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活动期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清肠中药口服+保留灌肠治疗,于治疗8周后评价2组临床有效率和诱导缓解率,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量表)评分变化,通过检测凝血相关参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观察患者炎症及血液高凝情况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常规血清学指标[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浆白蛋白(ALB)]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各项评分明显降低,IBDQ量表评分明显提升(P<0.05),PT与APTT明显延长,MPV明显增大,FIB明显减少(P<0.05),血清中TNF-α、IL-6、IL-8的含量明显减少,IL-10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WBC水平明显降低(P<0.05),HGB、AL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诱导缓解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医症状、生存质量评分及凝血相关参数、炎性因子、常规血清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清肠法治疗左半结肠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和安全性良好,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液高凝状态、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化瘀清肠法 中药灌肠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15
作者 张泰 胡蓝烁 +3 位作者 刘炯 王萍 王凤云 唐旭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12-419,共8页
胃癌前病变是胃癌二级预防的关键。构建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稳定性高的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本病发病机制,开展药物干预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总结、归纳了常用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包括螺杆菌属感染、化学致癌剂诱导... 胃癌前病变是胃癌二级预防的关键。构建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稳定性高的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本病发病机制,开展药物干预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总结、归纳了常用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包括螺杆菌属感染、化学致癌剂诱导、多因素复合诱导以及基因编辑小鼠模型等,并对各种模型的特征、优缺点以及动物模型评价关键问题做简要评述,为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动物模型 模型评价
原文传递
国医大师姚希贤诊治慢性肝病的学术思想
16
作者 赵丽梅 孙玉凤 +1 位作者 姚冬梅 马俊骥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75-878,共4页
国医大师姚希贤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70余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治疗慢性肝病,以“瘀血证”立论,在临床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从临床到理论到实验,再到临床,积累了大量循证医学资料,形成了... 国医大师姚希贤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70余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治疗慢性肝病,以“瘀血证”立论,在临床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从临床到理论到实验,再到临床,积累了大量循证医学资料,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创立了系统的“衷中笃西”理论体系。姚教授倡导的“中国医学”体系,是指发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特点,取长补短,疗效为先,有机结合,进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大医学体系。姚教授在“衷中笃西”思想的指导下,深入研习西医学对慢性肝病的认识,充分利用现代实验检查手段,拓展传统中医四诊的广度、深度和内涵,将现代医学关于慢性肝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鉴别、治疗、预后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中医学理论及多年临床经验,以瘀血立论,同时顾护脾胃及正气,研制出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国家发明专利方剂“益肝康”,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显示,该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方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中西医结合 瘀血证 姚希贤
原文传递
自拟健脾补肾和胃组方联合化疗对晚期脾肾虚弱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17
作者 何新颖 高志远 +1 位作者 梁伟 孙云川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012-1016,1020,共6页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补肾和胃组方联合化疗对晚期脾肾虚弱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脾肾虚弱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CAPEOX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补肾和胃组方联合化疗对晚期脾肾虚弱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脾肾虚弱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CAPEOX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健脾补肾和胃组方汤剂(每日1剂,连服8周),化疗每3周重复1次,连用3个周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及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3周期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体疗效相当;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cl-2的表达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Bax的表达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的变化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自拟健脾补肾和胃组方能提高晚期大肠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其可能是通过提高促凋亡蛋白Bax和降低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起到增加化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自拟健脾补肾和胃组方 化学治疗 临床疗效 Bax Bcl-2
原文传递
增液承气汤联合督脉灸法对卒中后排便障碍患者肠黏膜屏障保护及自主神经、胃电活动和血清酪氨酸激酶受体、microRNA-128的影响
18
作者 刘淑萍 王田 +3 位作者 刘更 华雪君 余洪敏 李晓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916-921,共6页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联合督脉灸法对卒中后排便障碍患者肠黏膜屏障保护及自主神经、胃电活动和血清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microRNA-128(miR-128)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卒中后排便障碍患者120例...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联合督脉灸法对卒中后排便障碍患者肠黏膜屏障保护及自主神经、胃电活动和血清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microRNA-128(miR-128)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卒中后排便障碍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60例。西医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增液承气汤联合督脉灸法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便秘严重度评分量表(CSS)、自主神经症状自评量表(SCOPA-AUT)、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价,检测患者胃电活动主频率、波形平均幅值,测定血清脂多糖、干细胞因子(SCF)、D-乳酸、c-Kit、miR-128水平。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96.67%vs 83.33%,P<0.05);中西医结合组大便干结、面红身热、口干口臭、腹胀腹痛、小便短赤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PAC-QOL、CSS、SCOPA-AUT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主频率、波形平均幅值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脂多糖、D-乳酸表达量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SCF、c-Kit、miR-128表达量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增液承气汤联合督脉灸法治疗卒中后排便障碍患者,可保护肠黏膜屏障,提升SCF、c-Kit、miR-128水平,改善胃电活动、自主神经,提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液承气汤 督脉灸法 卒中后排便障碍 肠黏膜屏障 自主神经 胃电活动
原文传递
陕西农村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及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狄佳 吴涛 +5 位作者 吴金鑫 马小东 钟瑜 夏茜 常丹燕 郑向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18-525,共8页
目的:调查陕西农村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HP感染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mesenteric lymphadenitis,MLN)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3年10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 目的:调查陕西农村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HP感染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mesenteric lymphadenitis,MLN)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3年10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子洲县中医院、陕西勉县中医院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儿童的临床资料,完成HP感染基本情况分析、HP感染与慢性MLN患病特点分析、HP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与慢性MLN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陕西省北、中、南部农村地区儿童709例,其中HP阳性329例,阴性380例,HP感染率为46.40%;慢性MLN患儿112例,无慢性MLN 597例,MLN患病率为15.80%。HP感染基本情况分析显示,各年龄段HP感染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15~18岁儿童HP感染率最高;男童HP感染率显著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安市农村地区儿童HP感染率显著高于榆林市及汉中市,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共用刷牙口杯、共用餐具、无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喜食零食、直系亲属有胃肠病史及家庭人口≥4人的儿童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无上述习惯的儿童(均P<0.001)。HP感染与慢性MLN患病特点分析显示,HP感染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IL-6、免疫球蛋白G、补体C3、补体C4显著升高,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显著降低(均P<0.05);紫癜患儿HP感染率显著高于贫血与口腔溃疡患儿(均P<0.05);HP感染患儿腹腔淋巴结最大短径、肠壁水肿及腹腔液性暗区深度显著增加(均P<0.01);慢性MLN患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免疫球蛋白G、补体C3、补体C4、CD4^(+)计数、CD8^(+)计数、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无慢性MLN儿童(均P<0.05);贫血、口腔溃疡、发育缓慢患儿的MLN患病率相当,并显著高于其他患儿,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MLN患儿的腹腔淋巴结最大长径显著增加,高于无慢性MLN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居住地区、共用餐具、无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喜食零食、再发性腹痛及消化不良症状均为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HP感染与慢性MLN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校正模型HP感染与慢性MLN之间的比值比(OR)为2.324(95%CI:1.427~3.785,P<0.001);当校正年龄、性别、居住地区、共用刷牙口杯、共用餐具、喜食零食、恶心及呕吐症状后,OR为2.352(95%CI:1.501~3.686,P<0.001)。结论:陕西农村地区儿童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性别、居住地区、共用餐具、无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喜食零食、再发性腹痛及消化不良症状。HP感染是导致陕西农村地区儿童慢性MLN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儿童 肠系膜淋巴结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的关键问题与中医药防治研究策略
20
作者 唐旭东 张泰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70-378,共9页
胃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对胃癌高风险人群进行合理监测和有效干预可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其中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作为胃癌发生的重要环节,是胃癌早期诊治和预防的关键。近年来,研究提出解痉多肽表... 胃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对胃癌高风险人群进行合理监测和有效干预可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其中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作为胃癌发生的重要环节,是胃癌早期诊治和预防的关键。近年来,研究提出解痉多肽表达化生可能是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潜在细胞来源,其相关研究也为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的分子调控机制、防治模式和干预策略提供了新视野。本文对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的前沿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以解痉多肽表达化生作为胃腺癌二级预防研究靶标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并针对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中医药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协作胃癌二级防治策略的形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中医药 防治 研究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