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4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患者联合检测CA15—3、CA125、CEA、SF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礼仪 陈士军 +2 位作者 李志沭 周漫波 李毅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12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53、CA125、癌胚抗原(CEA)与血清铁蛋白(SF)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的互补诊断价值及在疗效观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检测36例乳腺良性疾病(乳腺良性疾病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以...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53、CA125、癌胚抗原(CEA)与血清铁蛋白(SF)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的互补诊断价值及在疗效观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检测36例乳腺良性疾病(乳腺良性疾病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以及7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治疗前后血清CA15—3、CA125、CEA和SF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血清CA15—3、CA125、CEA和SF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血清CA15—3、CA125、CEA和SF治疗前的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的水平(P〈0.05),且治疗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均高于单一检测,其诊断敏感度达82.8%。结论血清CA15—3、CA125、CEA、SF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和检测特异性,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25 癌胚抗原 铁蛋白
下载PDF
危重病人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被引量:28
2
作者 申捷 何岱昆 唐耀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感染 深静脉插管 危重病人 infections 留置静脉导管 血流动力学检测 长期输液 肿瘤化疗 血液净化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裘五四 姜启周 +2 位作者 章志量 陈克勇 刘伟国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2期18-20,25,共4页
目的 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74例伴中线移位≥5mm的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组和常规开颅术组.前瞻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颅内压、1个月内的病死率、1年后... 目的 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74例伴中线移位≥5mm的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组和常规开颅术组.前瞻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颅内压、1个月内的病死率、1年后的GO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 大骨瓣开颅术组患者在伤后24、48、72、96h的平均颅内压较常规开颅术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1个月内病死率分别为27%和57%,外伤后1年的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预后较佳(GOS为4~5分)率分别为56.8%和32.4%,发生硬膜下血肿率分别为22%和5%(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病人的有效方法,具有降低颅内压、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作用,但发生硬膜下血肿的可能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肿胀 标准外伤大骨瓣 减压术 预后
下载PDF
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并发症和对策 被引量:18
4
作者 谢才兰 林宽 +2 位作者 杨灵 金丹 卢家璋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5期46-47,共2页
目的总结三维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0年3月~2005年2月对89例外伤后颅骨缺损患者用三维钛网行颅骨修补术。随访修补效果。结果随访0.5~5.0年。本组病例发生并发症15例。其中头皮感染3例、钛网慢性切割头皮致钛... 目的总结三维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0年3月~2005年2月对89例外伤后颅骨缺损患者用三维钛网行颅骨修补术。随访修补效果。结果随访0.5~5.0年。本组病例发生并发症15例。其中头皮感染3例、钛网慢性切割头皮致钛网外露1例、切口愈合不良裂开2例、钛网变形中央内陷1例、三维钛网颞都边缘翘起不适2例、皮下积液5例、脑脊液漏1例。3例修补失败。结论用三维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既有较多的优点,也有网架细小、硬度较低、边缘锐利的缺点。注意三维钛网的特性,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三维钛网 颅骨成形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进东 许金良 +2 位作者 王文光 赵婷茹 马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11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及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41例肺癌患者术前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50例健康献血者作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CD3+、CD4+、CD8+和NK细胞减少,CD4+/CD8+降低...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及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41例肺癌患者术前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50例健康献血者作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CD3+、CD4+、CD8+和NK细胞减少,CD4+/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分期相关:Ⅰ期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未见明显抑制;Ⅱ期CD3+、CD4+、CD8+和NK细胞减少,但较Ⅰ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期肺癌患者所有亚群均降低,分别与Ⅰ期和Ⅱ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分期增加,CD4+/CD8+明显降低,各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组NK细胞和CD4+/CD8+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随着肿瘤的进展进一步受到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科 黄杰 +2 位作者 王田 申杰 罗耀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文献复习 LYMPHOMA 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RENAL 淋巴结外
下载PDF
肌腱粘连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袁平 王万春 孙材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6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肌腱粘连 肌腱愈合 防治 周围组织 指肌腱损伤 外源性 修复过程 粘连形成 组织发生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少量钡餐胃肠传输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8
作者 袁维堂 刘金波 +4 位作者 杨会锋 陈建立 吴长才 李惠东 文建国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少量钡餐胃肠传输功能检查的效果、优势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健康人和50例便秘病人一次吞服40g钡糊后行腹部X线检查,直至钡剂完全排出。结果健康人和便秘病人胃、小肠、结肠、直肠、全消化道的通过时间分别是(189±64)min、... 目的探讨少量钡餐胃肠传输功能检查的效果、优势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健康人和50例便秘病人一次吞服40g钡糊后行腹部X线检查,直至钡剂完全排出。结果健康人和便秘病人胃、小肠、结肠、直肠、全消化道的通过时间分别是(189±64)min、(330±108)min、(2239±659)min、(136±49)min、(2801±735)min和(212±87)min、(366±94)min、(3665±1322)min、(650±219)min、(5973±2341)min。与健康人相比,便秘病人钡剂在结直肠内存留时间明显长于健康人(P<0.01),而在胃、小肠内存留时间虽然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量钡餐胃肠传输功能检查图像清晰,定位准确,结果可靠,具有传输功能与形态兼顾的优势,能为便秘分型提供准确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通过时间 钡餐 便秘
下载PDF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治疗 被引量:18
9
作者 许彦钢 杨军 +1 位作者 缪星宇 秋楠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清洁伤口开颅术后并发严重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19例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并发严重颅内感染患者的资料。采取抗感染、脑室外引流及冲洗、腰穿及鞘内给药、全身营养支持治疗、防治并...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清洁伤口开颅术后并发严重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19例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并发严重颅内感染患者的资料。采取抗感染、脑室外引流及冲洗、腰穿及鞘内给药、全身营养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等治疗措施。结果 依据GOS预后评分,19例严重颅内感染患者经治疗11例恢复良好;3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死亡。结论 合理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和其他治疗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开颅术 颅内感染 治疗
下载PDF
阑尾炎性疾病腔内菌群分类及药物敏感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光辉 车向明 +4 位作者 盛薇 卓建生 樊林 赵伟 张如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阑尾炎患者阑尾腔内菌群分类及药物敏感性(药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集71例阑尾炎患者阑尾腔内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测定7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1)检出9种共63株细菌,细菌检出率为88.7%,其中大肠杆菌4... 目的通过了解阑尾炎患者阑尾腔内菌群分类及药物敏感性(药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集71例阑尾炎患者阑尾腔内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测定7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1)检出9种共63株细菌,细菌检出率为88.7%,其中大肠杆菌49株。(2)各型阑尾炎细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体重指数(BMI)与培养结果有关,性别、体温、中性粒细胞、粪石与培养结果无关。(3)第3、4代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高,第1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性低。结论(1)大肠杆菌为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各型阑尾炎菌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作为一线药物,第4代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作为二线药物。喹诺酮类抗生素不适合首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细菌培养 检出率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78例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万厚民 李海 +4 位作者 张应丽 秦士勇 李慧 王雪 王震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的治疗效果。方法78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经典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B组采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即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前仅切断并结扎股内侧与股外侧属支... 目的探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的治疗效果。方法78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经典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B组采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即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前仅切断并结扎股内侧与股外侧属支,其余属支保留。距最近属支约0.5cm处钳夹切断大隐静脉,近断端行缝扎后结扎;远断端通入剥脱器逐段剥脱直至内踝前方大隐静脉起始处。小腿段曲张静脉团另切口剥脱,切断并结扎交通支。术后给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结果B组手术时间(平均65min)明显短于A组(平均9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08,P<0.05)。两组均无切口感染。但B组切口瘢痕小,美容效果满意。随访2年,两组均无复发。结论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与经典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在治疗效果上相同,但改良法具有简单、省时、创伤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原发性 高位结扎 剥脱术
下载PDF
PTCD联合胆管支架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卢诚军 杜智 +3 位作者 聂福华 经翔 孙伟 张金卷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姑息性方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1~12月,行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6例。穿刺肝左叶胆管46例,肝右叶胆管36例,同时穿刺6例。减黄3d后...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姑息性方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1~12月,行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6例。穿刺肝左叶胆管46例,肝右叶胆管36例,同时穿刺6例。减黄3d后,经引流管行常规胆道造影,30例维持原PTCD外引流,6例改为内外引流,40例置入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支架并维持PTCD外引流,其中5例行左右肝管双支架同时置入,2例因导丝通过狭窄段困难,于3d后重试,成功置入支架。结果1例因胆道大出血于术后8d死亡,余75例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有39例下降明显,33例呈不同程度的下降,3例仍呈上升趋势。72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在皮肤瘙痒、厌食、皮肤黄疸及尿液颜色方面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患者无改善,甚至加重。1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8%,有6例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随访至2006年4月,有54例患者死亡,排除因术后严重并发症短期死亡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6个月,单纯PTCD患者为5.8个月,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为9.5个月。结论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安全性高,可有效解除恶性胆道梗阻,对于无手术机会且未合并肝细胞性黄疸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姑息性减黄手段。在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两方面,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均优于单纯PTC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姑息性治疗 减黄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胆管支架
下载PDF
经皮肝胆道造瘘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衍民 曾可伟 +4 位作者 孙北望 欧阳斌 文辉清 陈光春 王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9期12-13,1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造瘘(PCH)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RHS)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2月-2005年12月改良传统的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技术,参考经皮肾造瘘术(PCN)碎石取石的方法治疗复发的肝胆管结石17例。结果17例手术...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造瘘(PCH)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RHS)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2月-2005年12月改良传统的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技术,参考经皮肾造瘘术(PCN)碎石取石的方法治疗复发的肝胆管结石17例。结果1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出血15—100ml(平均40ml),结石取净率88.2%(15/17),术后不用止痛剂,无出血、胆漏并发症,住院时间10-59d,平均14d。结论PCH治疗RHS的优势明显,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道造瘘术 复发性肝胆管结石 微创治疗
下载PDF
MRI影像中面积比值与脊髓型颈椎病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夏景君 关国发 +4 位作者 张伟 张志鹏 沈洪涛 裴刘宝 杜洪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通过对颈椎MRI中各部分面积的测量,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主要病变节段在C4、5)的临床表现与颈髓横切面积和有效椎管横切面积比值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诊治的脊髓型颈椎病120例患者的临床、MRI图像资料,其中手术组60例,非手术... 目的通过对颈椎MRI中各部分面积的测量,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主要病变节段在C4、5)的临床表现与颈髓横切面积和有效椎管横切面积比值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诊治的脊髓型颈椎病120例患者的临床、MRI图像资料,其中手术组60例,非手术组60例,用Photoshop软件计算选定区域内像素(C4、5节段),求得颈髓横切面积与有效椎管横切面积的比值。随机选取同年龄组60例正常成人C4、5MRI图像计算比值,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颈髓横切面积与有效椎管横切面积比值,非手术组C4、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C4、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4、5颈髓横切面积与有效椎管横切面积比值与正常成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髓横切面积与有效椎管横切面积比值可反映颈椎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有效椎管 面积比值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洪敬 唐开 +1 位作者 汤欣 张羽飞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CP)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胫骨远端骨折42例患者,应用微创经皮干骺端LCP接骨术治疗。按Johner-Wrush方法进行功能评价。结果42例患者无一例术中及术后输血。随访1年,优35例,良7例...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CP)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胫骨远端骨折42例患者,应用微创经皮干骺端LCP接骨术治疗。按Johner-Wrush方法进行功能评价。结果42例患者无一例术中及术后输血。随访1年,优35例,良7例,优良率为100%。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无畸形愈合、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干骺端LCP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保留骨膜、骨折部软组织损伤小等优点,并且是单皮质固定,对骨膜血运干扰小,为骨折术后的愈合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接骨术 胫骨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围术期室性心律失常因素探讨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德奎 魏淑贞 +4 位作者 张书海 单清华 樊潇健 靳树仁 孙国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8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围术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规律、量值,以指导临床。方法观察记录15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60h内5个时间段,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按术式、血清钾浓度、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胸比、心功能等,进行分析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围术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规律、量值,以指导临床。方法观察记录15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60h内5个时间段,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按术式、血清钾浓度、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胸比、心功能等,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血清钾<3.5mmol/L与>4.0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90min与<60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胸比>0.8与<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与Ⅱ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增多的因素依次为血清钾<3.5mmol/l、主动脉阻断时间>90min、心功能Ⅳ级、心胸比>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替换术 室性心律失常 相关因索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选择 被引量:13
17
作者 过兆基 毛忠琦 +1 位作者 徐敏晖 曹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11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5年10月施行LC的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48h以内手术者(早期组)69例,发病大于48h手术者(晚期组)27例。结果急性胆囊炎早期组的...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5年10月施行LC的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48h以内手术者(早期组)69例,发病大于48h手术者(晚期组)27例。结果急性胆囊炎早期组的手术时间[(33.4±6.8)min]、中转开腹率(7.2%)和术后住院时间[(3.5±2.1)d]显著低于晚期组[分别为(67.6±16.7)min,29.6%和(4.7±2.0)d],P(0.05。结论除少数复杂病例外,急性胆囊炎早期行LC是安全可行的.其效果优于晚期行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12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程德志 孙成超 +3 位作者 谢德耀 蒋成榜 郑亮承 池闯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2期56-57,共2页
目的总结12例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采用经典Bentall手术治疗12例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患者,10例患者经右锁骨下动脉插管,所有患者均行主动脉瘤囊与右心耳做内引流。合并二尖瓣置换1... 目的总结12例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采用经典Bentall手术治疗12例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患者,10例患者经右锁骨下动脉插管,所有患者均行主动脉瘤囊与右心耳做内引流。合并二尖瓣置换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例。结果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二次开胸止血,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效果满意,常规体外循环下行瘤囊与右心耳内引流能够减少出血,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BENTALL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中段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文 骆学全 +3 位作者 陈华增 张波 强生廷 冼国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分析中段食管的解剖特点,探讨外科治疗中段食管癌的经验。方法263例中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左胸入路根治性切除161例,姑息性切除5例,探查手术6例;采用右胸入路根治性切除89例,姑息性切除2例。所有切除肿瘤的病例,均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 目的分析中段食管的解剖特点,探讨外科治疗中段食管癌的经验。方法263例中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左胸入路根治性切除161例,姑息性切除5例,探查手术6例;采用右胸入路根治性切除89例,姑息性切除2例。所有切除肿瘤的病例,均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胸膜顶吻合。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98%,肺部感染19例,切口感染12例,胸腔积液增多5例;心脏并发症1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根据GI、食管镜和CT检查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切口行中段食管癌手术,既可达到根治的目的,又尽可能减少组织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切除 切口选择
下载PDF
联合术、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术后继发腹腔出血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焰 管小青 +3 位作者 吴继生 吴建强 朱信强 侯玉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11期38-40,共3页
目的比较联合术、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术后继发腹腔出血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4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术组(20例)和断流术组(20例),分别施行联合术和断流术,对手术前后自由门静脉压(FPP)以及术后腹... 目的比较联合术、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术后继发腹腔出血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4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术组(20例)和断流术组(20例),分别施行联合术和断流术,对手术前后自由门静脉压(FPP)以及术后腹腔出血情况和门静脉系统血流监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断流术组与联合术组术后FPP平均降低分别为(4.81±7.26)cmH2O(1cmH2^O=0.098kPa)和(10.04±2.66)cmH2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出血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断流术组分别出现5例和6例,而联合术组为0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静脉系统血流监测发现:断流术组分别于术后7、14、30d出现门静脉血栓2,4、1例,而联合术组仅于术后7d出现门静脉血栓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脾肾分流联合门奇断流术不仅能缓解门静脉系统的高压淤血状态,减少术中、术后腹腔出血,而且降低了门静脉血栓形成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肾分流术 门奇断流术 腹腔出血 血栓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