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069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瓜沙间阶亭驿、新井驿的确定及其地理意义
1
作者 黄银洲 刘央 +1 位作者 孙治 王乃昂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区域交通线路是理解区域开发及空间联系的关键。唐代沙州和瓜州两地间的交通线路长期以来部分驿址定位不够精确。通过地理环境分析及各驿址位置的历史记载,可确定沟北古城为唐代瓜沙间的阶亭驿址,西沙窝三号古城为甘草驿址。在两处驿址... 区域交通线路是理解区域开发及空间联系的关键。唐代沙州和瓜州两地间的交通线路长期以来部分驿址定位不够精确。通过地理环境分析及各驿址位置的历史记载,可确定沟北古城为唐代瓜沙间的阶亭驿址,西沙窝三号古城为甘草驿址。在两处驿址之间,新发现古城遗址一处,进一步证实了交通线路的存在,而巴州二号古城极有可能作为新井驿使用。这几处驿址的定位,为理解该区的历史环境变化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深化对汉唐时期瓜沙间交通地理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沙道 阶亭驿 新井驿 敦煌 沙州 瓜州
原文传递
明清井陉道的交通建设及其影响
2
作者 郝平 张玮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8,共16页
交通建设是传统时期山区社会形塑的重要方式。井陉道作为“太行八陉”之一,明清时代交通地位不断提升,交通建设迅速发展:沿河谷分布的主干线路逐渐完善,形成了“五横十纵”的路网体系;沿驿道设置的交通机构不断健全,形成了有层级、分职... 交通建设是传统时期山区社会形塑的重要方式。井陉道作为“太行八陉”之一,明清时代交通地位不断提升,交通建设迅速发展:沿河谷分布的主干线路逐渐完善,形成了“五横十纵”的路网体系;沿驿道设置的交通机构不断健全,形成了有层级、分职能的组织体系;区域的交通秩序基本理顺,朝规范化发展。在自然与社会各要素的综合影响下,以陉道为空间载体的华北山区腹地型交通功能区也由此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井陉道 交通建设 社会形塑
原文传递
梁启超的文化地理思想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3
作者 司徒尚纪 许桂灵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9,144,共8页
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梁启超引入西方地理环境论学说,诠释文化发生的原理,指出了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因果关系。他通过分析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阶段、内涵、作用和影响,重新评价广东的区位优势和世界影响,指出鸦片战... 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梁启超引入西方地理环境论学说,诠释文化发生的原理,指出了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因果关系。他通过分析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阶段、内涵、作用和影响,重新评价广东的区位优势和世界影响,指出鸦片战争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止。梁氏是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他根据各地历史、学风、流派、人物、论著等差异,将中国划分为20个文化区及若干亚区,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纵横剖面。梁氏后来重新审视了地理环境论与地理环境决定论,并明确指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论与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 梁启超
原文传递
七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丛书出版
4
作者 方书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研究19世纪中叶至1949年的中国经济地理问题,对于理解现代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2014-2016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的九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丛书(吴松弟教授主编)初步填补了这一空白领域,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先后... 研究19世纪中叶至1949年的中国经济地理问题,对于理解现代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2014-2016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的九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丛书(吴松弟教授主编)初步填补了这一空白领域,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先后获得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成果奖 著作类 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经济地理 空白领域 高等学校 19世纪中叶
原文传递
《云南山川志》辨伪
5
作者 杜春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1,共1页
旧题杨慎撰《云南山川志》1卷,记载云南山川形胜,自昆明玉案山至永昌易罗池,凡27条。该书今传《说郛续》本、《函海》本、《奇晋斋丛书》本等,清人吴秋士《天下名山记钞》卷16、秦光玉《续云南备徵志》、姚莹《康纪行》卷14、《小方壶... 旧题杨慎撰《云南山川志》1卷,记载云南山川形胜,自昆明玉案山至永昌易罗池,凡27条。该书今传《说郛续》本、《函海》本、《奇晋斋丛书》本等,清人吴秋士《天下名山记钞》卷16、秦光玉《续云南备徵志》、姚莹《康纪行》卷14、《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古今说部丛书》等也收录其全文,可谓流传颇广。但《云南山川志》不见于明清时人所编杨慎著述目录,且最早署作者为杨慎的版本是清初刻陶珽《说郛续》本,而《说郛续》中伪书众多,是部不可靠的丛书,因此《云南山川志》的真伪颇启人疑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姚莹 《函海》 陶珽 玉案山 名山记 小方壶斋 秦光玉
原文传递
秦始皇死亡地点及相关问题新论
6
作者 郭声波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3,共10页
据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赵正书》,秦始皇并未如《史记》所言于三十七年七月丙寅死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以二书所记为基础,并参诸其他文献、文物考古资料及历史地理情况,可知始皇于平原津发病在三十七年六月丙寅,继派遣蒙毅还祭河水... 据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赵正书》,秦始皇并未如《史记》所言于三十七年七月丙寅死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以二书所记为基础,并参诸其他文献、文物考古资料及历史地理情况,可知始皇于平原津发病在三十七年六月丙寅,继派遣蒙毅还祭河水、泰山,其后始皇因病情反复而走走停停,经行柏人、封斯,欲经井陉至白泉(今山西阳泉)避暑养病,然七月上旬尚未到达白泉即死于恒山郡平台县(今河北鹿泉)。“沙丘之谋”与“平台之变”是两件事,蒙毅均未参加,缘此之故,始皇乃有始立扶苏而临终改立胡亥之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 《赵正书》 沙丘之谋 平台之变 白泉置
原文传递
再论瓦罕疆域与清末帕米尔国界——答复《18—19世纪瓦罕疆域范围考辨——与侯杨方教授商榷》
7
作者 侯杨方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依据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结果,再次确认19世纪瓦罕国的疆域,回应学界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瓦罕国主体部分位于喷赤河两岸,并不等同于现在阿富汗的瓦罕行政区。现代历史地理研究中的“精确复原”离不开文字、地图等纸面史料,更要重... 依据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结果,再次确认19世纪瓦罕国的疆域,回应学界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瓦罕国主体部分位于喷赤河两岸,并不等同于现在阿富汗的瓦罕行政区。现代历史地理研究中的“精确复原”离不开文字、地图等纸面史料,更要重视实地考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 国界 瓦罕 喷赤河 坎巨提
原文传递
秦汉六朝鄂县、沙羡、下隽建置沿革考
8
作者 马孟龙 凡国栋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1,共9页
秦汉六朝鄂县、沙羡、下隽建置沿革一直存在争议。依据传世文献、新出简牍文献、考古遗址踏查,认为今大冶市金牛镇“鄂王城”遗址为战国后期至东汉末,西晋至陈朝的鄂县;今鄂州市城区为东汉末年鄂县,六朝武昌县。秦至东晋的沙羡县在今武... 秦汉六朝鄂县、沙羡、下隽建置沿革一直存在争议。依据传世文献、新出简牍文献、考古遗址踏查,认为今大冶市金牛镇“鄂王城”遗址为战国后期至东汉末,西晋至陈朝的鄂县;今鄂州市城区为东汉末年鄂县,六朝武昌县。秦至东晋的沙羡县在今武汉市武昌区,孙吴末年短暂更名为沙阳县。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镇为东晋刘宋之汝南县。秦汉下隽县在今湖南省岳阳县,建安十五年迁治今湖北省崇阳县肖岭乡。下隽县的迁治,与建安十四、十五年孙权、刘备在荆州的政治军事势力交替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县 沙羡 下隽 汉昌郡 秦汉六朝政区地理
原文传递
蒙元时期漠北野马川地望再探
9
作者 高建国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1,158,共8页
野马川是蒙元时期漠北交通路线上一处重要地名,是窝阔台冬猎地,附近有不连古、者邻古两座小山。日本学者调查认为,翁金河流域瓷器城遗址既是窝阔台冬营地,也是其冬猎地。有论者承袭此论,认为野马川为瓷器城遗址附近方圆二三里原野,并推... 野马川是蒙元时期漠北交通路线上一处重要地名,是窝阔台冬猎地,附近有不连古、者邻古两座小山。日本学者调查认为,翁金河流域瓷器城遗址既是窝阔台冬营地,也是其冬猎地。有论者承袭此论,认为野马川为瓷器城遗址附近方圆二三里原野,并推论不连古、者邻古两山为窝阔台夏猎地。近年来,中蒙联合考察队数次考察燕然山摩崖区域,发现燕然山南遗留有狩猎场遗迹,其南又有相邻小山。结合当地环境、动物种类与文献记载,燕然山南区域应是窝阔台冬猎地野马川,距离瓷器城遗址尚有百余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然山 野马川 不连古 者邻古 冬猎地
原文传递
北魏“阴山却霜”习俗新解
10
作者 牛敬飞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4,共7页
从西晋末年到北魏开国,拓跋鲜卑在其境内大力发展农耕,农业已成为北魏新的经济支柱。北魏恰逢气候史上的寒冷期,《魏书·灵征志》有大量关于霜灾的记录。阴山、平城一带频发的霜灾制约了当地农业之发展,故拓跋氏才形成了“阴山却霜... 从西晋末年到北魏开国,拓跋鲜卑在其境内大力发展农耕,农业已成为北魏新的经济支柱。北魏恰逢气候史上的寒冷期,《魏书·灵征志》有大量关于霜灾的记录。阴山、平城一带频发的霜灾制约了当地农业之发展,故拓跋氏才形成了“阴山却霜”习俗“。阴山却霜”与鲜卑游牧旧俗关系不大,它是北魏中前期转向以农立国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阴山却霜 平城 农业
原文传递
康熙《皇舆全览图》与《水道提纲》
11
作者 韩昭庆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1,共13页
康熙《皇舆全览图》系我国首次利用近代测绘方法编制的全国地图,也是最早相对准确地记录当时全国水系的地图资料,《水道提纲》是其后诞生的首部系统记载全国河流源流、经流路线及地理概况的专著。通过图文互勘可以确定,康熙《皇舆全览... 康熙《皇舆全览图》系我国首次利用近代测绘方法编制的全国地图,也是最早相对准确地记录当时全国水系的地图资料,《水道提纲》是其后诞生的首部系统记载全国河流源流、经流路线及地理概况的专著。通过图文互勘可以确定,康熙《皇舆全览图》是齐召南写作《水道提纲》的主要参考资料。齐召南还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增补信息,使《水道提纲》成为康熙《皇舆全览图》河湖水系的“图说”,丰实了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内容。二者互证,可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道提纲》 康熙《皇舆全览图》 清初水系
原文传递
《成都古旧地图集》编撰出版
12
作者 李勇先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成都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了更充分反映成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成都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蜀道、茶马古道、川江航道等水陆交通枢纽,在西南地区经济开发、边疆治理、民族融合等方... 成都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了更充分反映成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成都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蜀道、茶马古道、川江航道等水陆交通枢纽,在西南地区经济开发、边疆治理、民族融合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积极整合全国历史地理研究力量,经过多年努力,于2023年完成《成都古旧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的编纂和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研究 水陆交通枢纽 南方丝绸之路 人文底蕴 西南地区经济 茶马古道 边疆治理 编撰出版
原文传递
全新世若干“喜热动物”分布极限及其地理意义再探讨
13
作者 李冀 李永项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8,共14页
犀、象、水牛、獐等多种今日主要生存于我国南方的野生动物,通常被学者默认为“喜热动物”,并依据其历史分布来推论当时的亚热带北界位置。然而,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这些所谓的“喜热动物”大都并非严格畏寒,其中部分物种分布的范围甚至能... 犀、象、水牛、獐等多种今日主要生存于我国南方的野生动物,通常被学者默认为“喜热动物”,并依据其历史分布来推论当时的亚热带北界位置。然而,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这些所谓的“喜热动物”大都并非严格畏寒,其中部分物种分布的范围甚至能向北超出中俄国界,与已有认识明显不符。近年来动物考古学提供的诸多新证据显示,这些动物在我国并不存在正北方向的分布极限,而是在西北方向存在一个从黑龙江省北部延伸至云南省南部的分布极限。这一分布极限大体与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走向一致。这种一致性是由多种动物群体证据复原而来。考虑到胡焕庸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之间的联系,将上述动物称为“喜湿动物”或许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亚热带北界 喜热动物 喜湿动物 现生种 灭绝种
原文传递
清末吉林东部县级政区界线的变迁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2,共14页
在清末的吉林东部,设置县级政区是官方应对边疆危机、深化地域治理的重要措施。这些政区的界线走向,既有原八旗驻防区、垦区的影子,也体现了划界者对山川分布和边疆形势的顺应。政区界线的划定,使得这些政区成为一系列具有一定稳定性的... 在清末的吉林东部,设置县级政区是官方应对边疆危机、深化地域治理的重要措施。这些政区的界线走向,既有原八旗驻防区、垦区的影子,也体现了划界者对山川分布和边疆形势的顺应。政区界线的划定,使得这些政区成为一系列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地域开发单元。政区多以山川为界,这不仅是出于垦务的便利,有时也是为了应对边事交涉、民务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东部 政区界线 屯垦 边务 山川形便
原文传递
南京徐氏东园的空间格局演变
15
作者 张文正 吕志宸 胡一可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3,共11页
传统园林的演变往往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南京徐氏东园经历了从私家园林到公共园林再到城市公园的演变过程:明代徐氏家族叠山理水、营园交游,东园呈现“池环堂下、水绕园外、池水相连”的空间格局;清代市民开塘植蔬、自发造景,格局演变... 传统园林的演变往往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南京徐氏东园经历了从私家园林到公共园林再到城市公园的演变过程:明代徐氏家族叠山理水、营园交游,东园呈现“池环堂下、水绕园外、池水相连”的空间格局;清代市民开塘植蔬、自发造景,格局演变为“田塘交错、宅环园立、阡陌交通”;民国之后政府就地改造、规划公园,最终形成“水陆相融、园筑居中、蔬圃装缀”的空间格局。东园的公共化演变受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影响:好名之风与文人交游使东园初具一定公共性,家族衰替与田宅易主直接促使其开放,社会变迁和西风东渐使之最终实现了完全的公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氏东园 空间格局 社会变迁 公共化
原文传递
土官政治与边防机制:明代前期川西北地区的国家治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箫白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5,68,共11页
从洪武中期到宣德前期,是明朝接触、了解并制定川西北边略政策的重要历史时段。中央与边地军政机构不断协商与规制治边方略,为有明一代川西北的国家治理模式奠定基础。一方面,明廷的边地军管架构逐步成型,行政区划多有调整,卫所制度渐... 从洪武中期到宣德前期,是明朝接触、了解并制定川西北边略政策的重要历史时段。中央与边地军政机构不断协商与规制治边方略,为有明一代川西北的国家治理模式奠定基础。一方面,明廷的边地军管架构逐步成型,行政区划多有调整,卫所制度渐趋成熟,并表现出向省镇营兵制转变的倾向;另一方面,明廷仍仰赖地方土官进行羁縻统治,土官亦发挥能动性,利用中央王朝的制度空间最大化地方利益。土官政治逻辑与边防机制演进,是认识明代前期川西北权力格局动态变化的关键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前期 川西北 土官政治 边防机制
原文传递
“秦岭山地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学术研讨会暨秦岭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举行
17
作者 程森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3年10月20日-22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市社会科学院、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秦岭研究中心、秦岭文化研究院、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 2023年10月20日-22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市社会科学院、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秦岭研究中心、秦岭文化研究院、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承办,西安历史地理学会协办的“秦岭山地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学术研讨会暨秦岭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隆重举行。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师范大学 科研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 历史地理研究 成立仪式 秦岭山地 中国史学会 历史地理学
原文传递
“回顾与展望:中国古都研究四十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23年年会”召开
18
作者 王笑寒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2023年11月3-5日,由中国古都学会主办,洛阳师范学院、洛阳市文物局、洛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古都研究四十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23年年会”在洛阳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国古都学会、各... 2023年11月3-5日,由中国古都学会主办,洛阳师范学院、洛阳市文物局、洛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古都研究四十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23年年会”在洛阳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国古都学会、各地方古都学会等15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百余篇。为庆祝学会四十周年华诞,学会秘书处特别制作了“中国古都学会四十年活动剪影”和《中国古都研究目录索引》等相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都学 目录索引 学会秘书处 活动剪影 学术论文 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 洛阳师范学院
原文传递
《中国千年区域极端旱涝地图集》出版
19
作者 刘威 于翔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杨煜达教授主编的《中国千年区域极端旱涝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由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于2024年3月正式出版。《图集》是复旦史地所历史气候研究团队10余年来在历史气候领域辛苦耕耘的成果,...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杨煜达教授主编的《中国千年区域极端旱涝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由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于2024年3月正式出版。《图集》是复旦史地所历史气候研究团队10余年来在历史气候领域辛苦耕耘的成果,是第一部全国性的以极端旱涝气候为主题的历史地图集。《图集》的出版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课题支持,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是中国历史地理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精品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旱涝 历史地图集 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出版基金 出版规划 国家重大战略
原文传递
广西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近发展
20
作者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广西历史地理研究至少可追溯至1934年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设立的史地专修科,此后桂林师范学院史地系、广西大学史地系的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广西各高校、科研院所、通志馆、中学等单位。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又有不少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来... 广西历史地理研究至少可追溯至1934年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设立的史地专修科,此后桂林师范学院史地系、广西大学史地系的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广西各高校、科研院所、通志馆、中学等单位。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又有不少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来到广西各高校、科研院所工作,使广西的历史地理教学科研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广西历史地理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社会科学院、玉林师范学院、南宁师范大学、百色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各地方(史)志办、民政、文旅、住建等政府部门,研究队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的特点,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科学校 高校毕业生 广西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社会科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 五十年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