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2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亮夫教授与“敦煌学”讲习班
1
作者 刘进宝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4期46-54,共9页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科学的春天”到来,大学及研究生招生和教学逐渐走上正轨,学位制度的实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需求量很大。1982年和1983年,“新三级”大学生毕业后,留在高校和分配到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数较多。当时教学...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科学的春天”到来,大学及研究生招生和教学逐渐走上正轨,学位制度的实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需求量很大。1982年和1983年,“新三级”大学生毕业后,留在高校和分配到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数较多。当时教学科研单位的年轻人员,主要是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工农兵大学生和1982、1983年毕业的“新三级”学人,所受教育并不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兵大学生 教学科研单位 科研机构 学位制度 研究生招生 大学生毕业 姜亮夫 敦煌学
原文传递
《大航海时代与澳门——中日朝越四国澳门汉文文献档案汇编(1500-1644)》的价值及思考
2
作者 田渝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
澳门科技大学汤开建讲座教授辑录、编纂、注释的《大航海时代与澳门——中日朝越四国澳门汉文文献档案汇编(1500-1644)》(下文简称《汇编》)2021年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和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该书收录资料范围为明朝有关澳... 澳门科技大学汤开建讲座教授辑录、编纂、注释的《大航海时代与澳门——中日朝越四国澳门汉文文献档案汇编(1500-1644)》(下文简称《汇编》)2021年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和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该书收录资料范围为明朝有关澳门问题,以及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在东亚包括澳门地区活动的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四国的相关汉文资料,其文献种类和数量大大超越前代,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明代澳门大型史料集,且公布了大量不为学界所知的珍稀史料,对于拓展澳门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航海时代 广东人民出版社 档案汇编 汉文文献 联合出版 澳门科技大学 讲座教授 澳门地区
原文传递
从黔中屯堡到中国屯堡:屯堡史研究的学术反思与展望
3
作者 罗权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4期67-76,共10页
屯堡的出现和中国古代的屯田有直接关系,用屯田来解决军队的部分给养,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汉代以来,各王朝就经常在边疆地区进行屯田,辽金以来屯田的区域由边疆向内地拓展,元明两朝在全国普遍实行屯田,达到鼎盛,清代民国乃至中华人民... 屯堡的出现和中国古代的屯田有直接关系,用屯田来解决军队的部分给养,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汉代以来,各王朝就经常在边疆地区进行屯田,辽金以来屯田的区域由边疆向内地拓展,元明两朝在全国普遍实行屯田,达到鼎盛,清代民国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大规模屯田也时有发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民国 屯堡 屯田 辽金 反思与展望 边疆地区 汉代
原文传递
清华简与王官之学——一种审视中国古典的新角度
4
作者 曹峰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近年来的出土文献,与思想史相关者甚多。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郭店楚简、上博楚简与诸子百家的联系比较密切,且不少和传世文献可以对照。然而清华简除了一部分《书》(《尚书》《逸周书》)类文献可以与传世文献形成... 近年来的出土文献,与思想史相关者甚多。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郭店楚简、上博楚简与诸子百家的联系比较密切,且不少和传世文献可以对照。然而清华简除了一部分《书》(《尚书》《逸周书》)类文献可以与传世文献形成对应外,其余的文献大多都是逸书,并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献中描述宇宙图景、呈现宏大叙事的文章比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周书》 传世文献 清华简 《书》 宏大叙事 《汉书·艺文志》 王官之学 出土文献
原文传递
郑天挺与明清档案整理
5
作者 孙卫国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1期45-56,共12页
郑天挺(1899-1981)是20世纪中国著名史学家,以研究明清史著名,尤以对史料重视而为学界所知,民国时期就被贴上“史料派”的标签。在他走向学术之初,因为“八千麻袋事件”,清朝内阁大库档案备受关注,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事。郑天挺当时系... 郑天挺(1899-1981)是20世纪中国著名史学家,以研究明清史著名,尤以对史料重视而为学界所知,民国时期就被贴上“史料派”的标签。在他走向学术之初,因为“八千麻袋事件”,清朝内阁大库档案备受关注,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事。郑天挺当时系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生,参加了北京大学国学门明清史料整理会,从此开始,奠定他一生对于明清档案史料的重视,也为他以后研究明清史,打下了史料基础。有关明清大内档案的研究,成果甚多,虽然也有讨论郑天挺与明清档案史料关系的文章,但还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史料 档案整理 明清史 八千麻袋事件 史料整理 史料派 研究生 内阁大库档案
原文传递
史学界团结协作的结晶——记《中国历史大辞典》的编纂
6
作者 李世愉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2024年是古代史研究所建所70周年,回忆70年来我所取得的重大学术成果,《中国历史大辞典》的编纂无疑是重要的一项。《中国历史大辞典》是由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改名古代史研究所)组织全国史学工作者共同编纂的。从1978年... 2024年是古代史研究所建所70周年,回忆70年来我所取得的重大学术成果,《中国历史大辞典》的编纂无疑是重要的一项。《中国历史大辞典》是由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改名古代史研究所)组织全国史学工作者共同编纂的。从1978年启动到2000年汇编本出版,历经22个春秋,终于在世纪交替之际与广大读者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史学工作者 团结协作 世纪交替 《中国历史大辞典》 古代史 学术成果 编纂
原文传递
读《汉晋简牍与制度史丛稿》
7
作者 晋文 吴艳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1期91-92,共2页
简牍作为新史料,在传世文献的制度史大框架下,起到证史补史的作用。沈刚教授对秦汉魏晋史和简牍学有多年研究,所著《汉晋简与制度史丛稿》(凤凰出版社,2022年,以下简称《丛稿》)以论文集的形式收录20篇相关文章,共分为四组,深入研究了... 简牍作为新史料,在传世文献的制度史大框架下,起到证史补史的作用。沈刚教授对秦汉魏晋史和简牍学有多年研究,所著《汉晋简与制度史丛稿》(凤凰出版社,2022年,以下简称《丛稿》)以论文集的形式收录20篇相关文章,共分为四组,深入研究了简牌与史学的关系、西北汉简中边地军政管理制度、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相关制度和秦晋之间制度史一些个案等内容,既提出了新问题,也对旧问题作了新解释。主要有两大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 西北汉简 简牍 凤凰出版社 边地军政 汉晋 丛稿 传世文献
原文传递
2023年的秦汉史研究
8
作者 袁延胜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3期13-24,共12页
得益于新出简牌资料的公布,2023年秦汉史研究继续保持往年的活力,成果丰硕。本年度出版秦汉史著作80余部。重要者如杨振红《出土简与秦汉帝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贾丽英《出土简牌与秦汉社会身份秩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得益于新出简牌资料的公布,2023年秦汉史研究继续保持往年的活力,成果丰硕。本年度出版秦汉史著作80余部。重要者如杨振红《出土简与秦汉帝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贾丽英《出土简牌与秦汉社会身份秩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荣强《从户版到纸籍:战国至唐代户籍制度考论》(科学出版社)、朱腾《六合为家:简牌所见秦县治理研究》(中西书局)、蔡万进主编《里耶秦简编年考证(第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张俊民《马圈湾汉简整理与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高荣《简牍与秦汉邮驿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陈侃理主编《重写秦汉史:出土文献的视野》(上海古籍出版社)、郭伟涛《边塞、交通与文书:肩水金关汉简研究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在利用简牍新资料的基础上,对秦汉史的相关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史 肩水金关汉简 上海古籍出版社 里耶秦简 秦汉社会 秦汉帝国 出土文献 邮驿制度
原文传递
简帛数术的思想史意义
9
作者 晏昌贵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数术有有“思想”吗?一般以为,数术是“术”,是讲技术、方法、手段,是形而下;形而上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学术分类体系中,是属于“诸子”之子学。《汉书·艺文志》分天下书为六类,其中的“数术略”,尤其是数术中的“阴阳五行”类,其相... 数术有有“思想”吗?一般以为,数术是“术”,是讲技术、方法、手段,是形而下;形而上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学术分类体系中,是属于“诸子”之子学。《汉书·艺文志》分天下书为六类,其中的“数术略”,尤其是数术中的“阴阳五行”类,其相关内容亦见于“诸子略”阴阳家和“兵书略”之兵阴阳,而区别就在于,前者重“术”,后者重“理”,理论都见于诸子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学术 数术 阴阳五行 《汉书·艺文志》 思想史意义 诸子略 阴阳家 分类体系
原文传递
《<孟子>学术史》研究的三个特色
10
作者 桓占伟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3期91-92,共2页
张小稳教授的新著《<孟子>学术史》研(济南出版社,2023年)是中华元典学术史丛书的一种。在《孟子》的学术史研究方面,该书具有三个鲜明的特色。第一,把《孟子》学术史作为一个发展的整体过程来看待。与此前关于《孟子》学术史研... 张小稳教授的新著《<孟子>学术史》研(济南出版社,2023年)是中华元典学术史丛书的一种。在《孟子》的学术史研究方面,该书具有三个鲜明的特色。第一,把《孟子》学术史作为一个发展的整体过程来看待。与此前关于《孟子》学术史研究著作相比,该书第一次把《孟子》学术史作为一个发展的整体过程来看待,分别以“滥筋与奠基”“沉寂与转折”“飞跃式上升”“发展与转向”“鼎盛与总结”“繁荣与多元”来概括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孟子》研究特色,并在每章的最后一节对这些特点进行申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史研究 《孟子》 济南出版社 中华元典 魏晋南北朝隋唐 孟子 飞跃式 沉寂
原文传递
简帛与早期思想史研究现状的反思与展望
11
作者 曹建墩 张涛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出土简帛文献对早期思想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运用简帛资料进行思想史研究已蔚然成风。从20世纪70年代的马王堆帛书到郭店楚墓竹简、上博藏竹书、清华简,每一次重大发现都在思想史界掀起研究热潮,影响深远。简帛文献为思想史研究... 出土简帛文献对早期思想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运用简帛资料进行思想史研究已蔚然成风。从20世纪70年代的马王堆帛书到郭店楚墓竹简、上博藏竹书、清华简,每一次重大发现都在思想史界掀起研究热潮,影响深远。简帛文献为思想史研究拓展了新的线索,为认识早期文明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大大深化了我们对早期思想世界的理解,也更正了一些原来的错误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墓竹简 思想史研究 清华简 简帛文献 竹书 简帛资料 早期文明 马王堆帛书
原文传递
元史学科发展及多语种文献
12
作者 乌云高娃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元史研究涉及二十多种语言文献,尤其以汉文和波斯语文献为主。国内外留存不少元代多语种文献和考古遗存。这些多语种文献和考古遗存的发掘与运用,使国内外学者在元史研究方面拓宽了视野。回顾七十年来元史学科发展,自1954年中国科学院... 元史研究涉及二十多种语言文献,尤其以汉文和波斯语文献为主。国内外留存不少元代多语种文献和考古遗存。这些多语种文献和考古遗存的发掘与运用,使国内外学者在元史研究方面拓宽了视野。回顾七十年来元史学科发展,自1954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创立时设立蒙元史组至今,元史学科力量日渐壮大、成果也越来越多。一、编撰《蒙古史》及蒙元史组的成立历史研究所蒙元史组的成立与1956年中国跟苏联、蒙古三个国家合作编写一部《蒙古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存 蒙元史 中国科学院 蒙古史 波斯语 多语种 元史研究 合作编写
原文传递
辽朝文化认同研究回顾与反思
13
作者 关树东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我国北方民族契丹建立的辽朝,是个境内生活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在辽朝各民族交流交往过程中,从最高统治者、统治阶层到普通民众,无不面临文化块择与认同问题。学界对辽朝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问题一直有所研究,但是2010年以后这一问题的研... 我国北方民族契丹建立的辽朝,是个境内生活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在辽朝各民族交流交往过程中,从最高统治者、统治阶层到普通民众,无不面临文化块择与认同问题。学界对辽朝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问题一直有所研究,但是2010年以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明显增多,而且视野不断拓展,问题意识不断增强,理论创新也得以推进。本文在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深化相关研究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最高统治者 回顾与反思 交往过程 辽朝 研究成果 统治阶层 普通民众
原文传递
《明代的王朝国家之路》评介
14
作者 杜洪涛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1期93-94,共2页
明代中国处于传统时代向近现代过渡的历史时期。尤其是进入16世纪以后,明代中国在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例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欧洲海上强国的东进,挑战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西洋天文知... 明代中国处于传统时代向近现代过渡的历史时期。尤其是进入16世纪以后,明代中国在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例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欧洲海上强国的东进,挑战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西洋天文知识和火器的传入,导致了明代历法与军事方面的变革;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使百姓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依附关系 一条鞭法 天文知识 白银货币化 东亚秩序 16世纪 葡萄牙 以中国为中心
原文传递
辽宋金史学科七十年
15
作者 康鹏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古代史研究所(原历史研究所,2019年1月更名)辽宋金史学科历经七十载(1954—2024),其间兴衰起伏,在各个时期体现出不同的学术取向,折射出不同的时代韵律,今择要简述如下。一、初创期、蛰伏期(1951—1977)1954...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古代史研究所(原历史研究所,2019年1月更名)辽宋金史学科历经七十载(1954—2024),其间兴衰起伏,在各个时期体现出不同的学术取向,折射出不同的时代韵律,今择要简述如下。一、初创期、蛰伏期(1951—1977)1954年历史研究所建所至1977年,是辽宋金史学科的初创期、蛰伏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辽宋金史研究在断代史研究中相对薄弱,本所的情况亦是如此,这从辽宋金史学科附属于明清史组(封建社会后期组)即可窥见一斑。建所初期从事宋史研究的是郦家驹、朱家源两位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史研究 明清史 学术取向 封建社会后期 兴衰起伏 窥见一斑 初创期 古代史
原文传递
评《豫东地区史前夏商的社会变迁》
16
作者 印群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3期89-90,共2页
赵俊杰所著的《豫东地区史前夏商的社会变迁》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对豫东地区史前、夏、商时期的社会变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这是该书作者在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豫东地区史前、夏、商时期社会历... 赵俊杰所著的《豫东地区史前夏商的社会变迁》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对豫东地区史前、夏、商时期的社会变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这是该书作者在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豫东地区史前、夏、商时期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所作的一次重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研究 社会变迁 豫东地区 夏商 历史文献资料 史前 历史发展进程
原文传递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边疆地方政权史书写——读方铁《南诏大理国兴衰史》引发的思考
17
作者 刘清涛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2期66-73,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史学界有过关于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范围问题的大讨论。针对把历史上的一些边疆民族及政权作为外国的传统汉族中心主义史观,白寿彝、谭其骧、翁独健、方国瑜等学者都发表了相似的观点,强调中国历史是多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史学界有过关于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范围问题的大讨论。针对把历史上的一些边疆民族及政权作为外国的传统汉族中心主义史观,白寿彝、谭其骧、翁独健、方国瑜等学者都发表了相似的观点,强调中国历史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中国涵盖内地与边疆多民族活动范围,不能以中原王朝特别是汉族王朝范围指代历史中国。方国瑜《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学术研究》1963年第9期)指出,“中国历史,既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各族人民的历史,就应该包括他们的全部历史,不能‘变更伸缩’。中国历史是有其整体性的,在整体之内,不管出现几个政权,不管政治如何不统一,并没有破裂了整体,应当以中国整体为历史的范围,不能以历代王朝疆域为历史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究》 边疆民族 南诏大理国 方国瑜 谭其骧 统一多民族国家 白寿彝 中原王朝
原文传递
第二届元明清宫廷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张剑虹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1期85-86,共2页
2023年9月11日,故宫博物院故宫研究院举办的第二届元明清宫廷史学术研讨会在故宫博物院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2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文博机构的50名学者与会。
关键词 国家博物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故宫博物院 高等院校 元明清 宫廷史 科研院所 研讨会综述
原文传递
简评《嬗变与重构:商代甲骨占卜流程与卜法制度研究》
19
作者 朱彦民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2期91-92,共2页
李雪山、韩燕彪合著《嬉变与重构:商代甲骨占卜流程与卜法制度研究》(科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该书是李雪山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商代甲骨占卜流程与卜法制度研究”(19AZS003)的最终成果,全书共计90余万字,共分十章。... 李雪山、韩燕彪合著《嬉变与重构:商代甲骨占卜流程与卜法制度研究》(科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该书是李雪山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商代甲骨占卜流程与卜法制度研究”(19AZS003)的最终成果,全书共计90余万字,共分十章。第一章和第十章分别是绪论、结语;第二章至第八章全面梳理了甲骨占卜的流程,分述甲骨的选材、攻治、钻凿、烧灼、卜兆、文字的书契及卜后的处理;第九章为卜法制度,综论占卜机构、卜官制度、甲骨卜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占卜 卜兆 甲骨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 商代
原文传递
《周王畿——关中出土西周金文整理与研究》评介
20
作者 李忠林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1期89-90,共2页
王晖教授主编的《周王畿——关中出土西周金文整理与研究》(三秦出版社,2022年。以下简称《周王畿》)五卷六册,共计258万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的最终成果。书中首次对西周王畿宗周区域所出1358件有铭青铜器进行了系统整理... 王晖教授主编的《周王畿——关中出土西周金文整理与研究》(三秦出版社,2022年。以下简称《周王畿》)五卷六册,共计258万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的最终成果。书中首次对西周王畿宗周区域所出1358件有铭青铜器进行了系统整理,钩稽弗遗。全书根据西周政治地理格局分为4个部分:西安地区318件,周原地区(扶风、岐山县)583件,宝鸡地区306件,咸阳、渭南、铜川地区151件。以此为基础,王晖教授对宗周社会的宗法氏族、军政制度、教育文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许多结论令人耳目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与研究 政治地理格局 三秦出版社 西周金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王畿 重大攻关项目 宝鸡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