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9,7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与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盛庆丰 路丽 吕志宝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1-324,共4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导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重要病因。如何早期识别并精准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如何把握NEC患儿的手术时机,以及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研...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导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重要病因。如何早期识别并精准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如何把握NEC患儿的手术时机,以及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研究早产儿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和修复、免疫应答异常的具体机制对于明确NEC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干预策略以及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诊断 手术时机 肠道黏膜屏障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 被引量:1
2
作者 钟微 谢晓丽 何秋明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5-358,共4页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获得性的炎症性肠道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半数的NEC患儿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对于NEC急性期的外科治疗策略选择多样,尚无统一的推荐标准。外科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获得性的炎症性肠道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半数的NEC患儿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对于NEC急性期的外科治疗策略选择多样,尚无统一的推荐标准。外科医生往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以及个人的倾向性进行选择。该文将对目前治疗NEC的常用外科治疗策略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预后
原文传递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和抑制素B在中枢性性早熟和快进展型早发育女童诊断中的价值
3
作者 杨玉 张海萌 +3 位作者 黄慧 杨利 谢理玲 张东光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5-602,共8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和抑制素B(inhibin-b,INHB)在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和快进展型早发育(early and fast puberty,EFP)女童中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和抑制素B(inhibin-b,INHB)在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和快进展型早发育(early and fast puberty,EFP)女童中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与遗传代谢科就诊的CPP、EFP、单纯乳房发育(premature thelarche,PT)、未发育健康女童资料423例。收集患儿年龄、身高、体重、性发育情况,性激素、AMH、INHB水平和子宫、卵巢体积等临床资料。比较CPP组与非CPP组(PT组和健康组)数据,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的方法判断AMH、INHB在预测CPP女童的诊断价值;比较EFP组、CPP组和健康组数据使用ROC的方法判断AMH、INHB是否可用于EFP女童早期预警,并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PP组血清AMH、INHB水平高于PT组,而EFP组血清INHB水平高于PT组。INHB诊断CP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5(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3.0%和62.7%,而AMH诊断CP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76(P=0.019)。AMH与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峰值、FSH峰值水平呈负相关。INHB早期预警EF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6(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0.7%和77.6%;子宫体积(Volume of uterus,UV)早期预警EF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1.4%和92.3%;INHB联合UV早期预警EF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4(P<0.001),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3.8%和87.4%。在EFP女童中INHB与UV、LH基础值、FSH基础值和LH基础值/FSH基础值水平呈正相关。结论INHB对CPP女童具有诊断价值;AMH水平可作为区别中枢性性早熟和乳房早发育的潜在指标;血清INHB水平联合UV检测对临床上早期预警EFP女童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抑制素B 中枢性性早熟 快进展型早发育 女童
原文传递
超重及肥胖儿童夏令营减重效果及随访分析
4
作者 王海红 闫洁 +5 位作者 夏露露 孟素芹 蔺群星 宋楠 王晨 严若华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索夏令营减重方式对超重、肥胖儿童减重的效果及出营后随访分析。方法对2023年7月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30例超重、肥胖儿童给予为期2周的短期减重综合干预,以问卷调查、指标监测及回访追踪的方式,分别对... 目的探索夏令营减重方式对超重、肥胖儿童减重的效果及出营后随访分析。方法对2023年7月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30例超重、肥胖儿童给予为期2周的短期减重综合干预,以问卷调查、指标监测及回访追踪的方式,分别对儿童在入营前、入营期间及出营后随访2周的体重、体脂肪、腰围等指标及饮食、运动等资料采集,分析影响减重效果持续的因素。结果超重、肥胖儿童经过夏令营期间减重干预后均在体重、体脂肪、腰围等指标上出现下降,29例(96.7%)家长及儿童对健康饮食方式有了新认知。出营后2周内27例(90.0%)儿童能保持减重成果,仅3例(10%)出现了超1.5kg的体重回升。16例(53.3%)儿童体重未回升或进一步减少,继续减重超1.5kg者9例(30.0%)。体重出现回升者14例(4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营后不能坚持执行健康饮食习惯是体重回升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减重夏令营的饮食和运动综合干预对超重肥胖儿童有良好的减重效果,坚持执行良好饮食和运动习惯是减重效果持续性的重要因素,除了加强健康宣教提升健康生活意识外,还应注重后期习惯养成阶段的监督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超重 肥胖 综合干预 体重 认知
原文传递
巨轴索神经病1例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分析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王丽 段丽芬 +4 位作者 边成 王晓辉 黄小琴 褚嘉祐 杨昭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5-560,共6页
回顾性分析2022-11-05昆明市儿童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1例染色体16q23.2区域部分纯合缺失巨轴索神经病(GA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辅助检查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总结已报道的中国GAN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特征,为巨轴索神... 回顾性分析2022-11-05昆明市儿童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1例染色体16q23.2区域部分纯合缺失巨轴索神经病(GA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辅助检查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总结已报道的中国GAN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特征,为巨轴索神经病的疾病诊断以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患儿男性,7岁6月龄,步态异常呈“鸭步”,曾有癫痫发作等情况。基因检测发现患儿16q23.2区域发生>115.8kb的纯合性片段缺失,基因片段检测提示该缺失分别来自患儿父亲和母亲,该患儿诊断为巨轴索神经病。结合12例已报道具有GAN致病基因突变中国患儿的文献复习发现,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以儿童早期下肢无力,步态异常,行走障碍为首发症状,发现平均发病年龄为3岁,除本研究患者为基因片段缺失致病外,其余患者均为点突变,广泛分布于GAN基因的3个结构域。由此得出,GAN基因片段缺失为患儿巨轴索神经病的致病原因,研究进一步丰富了GAN的基因突变谱,并归纳分析了国内GAN患者的临床表型与基因突变特征,为GAN的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轴索神经病 GAN基因 纯合缺失 癫痫
原文传递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陈静 何爽 +3 位作者 郑敏 李谧 吕铁伟 吴晓云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30,共8页
目的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早期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1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及62例急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暴发性... 目的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早期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1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及62例急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暴发性心肌炎组起病年龄较大,有阿斯综合征发作,头晕、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少尿,意识改变,心音低钝,心律不齐,肢端凉,面色改变,肝脏肿大等起病时临床表现及体征的发生率均大于急性心肌炎组(P<0.05);(2)暴发性心肌炎组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超敏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白蛋白、左心功能,心腔增大,室间隔、室壁动度及厚度,心包积液,二、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室性心动过速,逸搏,室颤/室性停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指标与急性心肌炎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各类病原学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左室射血分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是发生暴发性心肌炎的预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P=1/[1+e^(-(92.862-0.171×白蛋白-0.351×左室射血分数+6.286×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492×束支传导阻滞))],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6.8%,区分度良好;(4)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经免疫调节、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死亡3例(5.8%)。结论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早期出现白蛋白降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是暴发性心肌炎的预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心肌炎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治疗
原文传递
儿童Caroli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高天娇 任晓侠 +4 位作者 韩亚楠 葛库库 邵佩 孙丽娜 方莹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5-379,385,共6页
目的 对儿童Caroli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病理学和基因学等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在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Caroli综合征的患儿1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0例患儿... 目的 对儿童Caroli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病理学和基因学等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在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Caroli综合征的患儿1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0例患儿年龄范围2~9岁,平均年龄6.2岁。均因消化道出血就诊,表现为呕血、黑便。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水平均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正常。影像学检查以肝内胆管扩张伴门静脉高压为主要特征,10例患儿均合并婴儿型多囊肾。4例患儿肝穿刺活检提示先天性肝纤维化。3例患儿消化系统疾病易感基因检测均提示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polycystic kidney and hepatic disease 1,PKHD1)杂合变异(包含3个新发现的突变位点),5例患儿行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术后随访半年,均未再出血,胃镜复查显示食管静脉曲张情况较前明显减轻。结论 儿童Caroli综合征多因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就诊,需结合影像学、病理学及基因学检查,避免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li综合征 儿童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儿童原发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19例临床、基因及预后分析
8
作者 王峤 曹冰燕 +1 位作者 赵允 巩纯秀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9-366,共8页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dRTA)患儿的临床以及治疗转归,分析不同基因表型患儿表观差异,以提高对儿童dRTA认识。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dRTA并有基...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dRTA)患儿的临床以及治疗转归,分析不同基因表型患儿表观差异,以提高对儿童dRTA认识。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dRTA并有基因确诊的原发性dRTA患儿共19例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数据收集,总结患儿的临床特点,并进行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研究以及临床及生化转归因素分析。结果19例患儿,男8例,女11例,发病年龄10 d至4岁,末次随访年龄8月龄至17岁1月龄。临床以生长迟缓多见,身高或体重低于-2SD占78.94%,100%存在低钾血症、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碱性尿、尿钙增高以及肾髓质钙质沉着。19例患儿共发现来自3个基因SCL4A1、ATP6V0A4和ATP6V1B1的20个变异,共有9个未报道的变异。SLC4A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SLC4A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ATP6V0A4和ATP6VB1遗传患儿比例分别为31.58%、15.79%、36.84%和15.79%。基因型表型分析,SLC4A1 AR及SLC4A1 AD患儿发病年龄明显高于ATP6V0A4及ATP6VB1变异患儿(P=0.029);SLC4A1 AR患儿实际碳酸氢根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合并骨骼异常:SLC4A1 AD患儿66.67%,而SLC4A1 AR患儿100%,ATP6V1B1患儿33.33%,ATP6V0A4患儿0,4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例患儿存在感音神经性耳聋(1例ATP6V0A4,2例ATP6V1B1),ATP6V0A4基因变异患儿合并感音神经性耳聋比例明显低于国外报道。经枸橼酸制剂规律治疗后,68.42%患儿身高、体重均达-2SD以上,与治疗时间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627),与基因型无明显关系。治疗后血钾均维持正常,71.43%患儿治疗后血实际碳酸氢根维持正常。仅1例患儿治疗8年后eGFR低于90 mL/(min·1.73m^(2))。治疗结局无明显基因型间差异。SLC4A1 c.2102G>A(p.G701D)等位基因频率83.33%,是SLC4A1 AR患儿中热点变异,研究中携带该变异患儿均来自中国南部地区。ATP6V0A4基因c.580C>T(p.R194X)变异位基因频率28.57%,考虑为中国人群热点变异,该变异患儿均来自我国华北地区。结论原发性dRTA不同基因型表型不同,SLC4A1变异患儿发病年龄晚、骨骼受累多,SLC4A1常染色体隐性患儿酸中毒程度较重。经恰当的治疗后,各基因型患儿病情均可获得改善,儿童期预后良好未见终点事件。该研究发现9个未报道变异,丰富了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ATP6V0A4基因c.580C>T(p.R194X)变异和SLC4A1 c.2102G>A(p.G701D)符合中国人群热点变异,且存在热点地域差异。在目前随访年龄和当前治疗下未见终末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基因 佝偻病 生长迟缓
原文传递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婴儿期肺炎68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夏磊 张樱彦 +3 位作者 程慧清 吕荣吉 史瑞鹤 徐发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7-47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婴儿期肺炎临床特征及发生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68例BPD患儿婴儿期罹患肺炎再入院的病例资料,进...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婴儿期肺炎临床特征及发生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68例BPD患儿婴儿期罹患肺炎再入院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132例次)再入院BPD患儿中,中度及重度BPD患儿新生儿期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剂比例更高,住院期间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时长、总氧疗时长均高于轻度组;临床表现及体征主要为喘息、咳嗽、湿啰音、哮鸣音,不同月龄分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前3位特殊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检出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再入院中位住院时间13(8~21)d;60.6%(80/132)患儿进展为重症肺炎,28.8%(38/132)合并呼吸衰竭;中度及重度组BPD患儿住院天数较长、重症肺炎的发生率较高,在>6~12月龄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中度BPD(OR值2.842,95%CI:1.138~7.100)、重度BPD(OR值3.336,95%CI:1.085~10.259)是发生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PD尤其中度及重度BPD患儿婴儿期肺炎病情重,住院时间长,易进展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呼吸道感染时应格外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炎 婴儿 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双胎配对早产儿肺高血压发生的临床资料分析及预后比较
10
作者 罗刚 泮思林 +3 位作者 王思宝 纪志娴 刘爱 王葵亮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 探讨早产儿肺高血压(PH)发生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仅1胎发生PH的双胎早产儿临床资料,将其分为PH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出生体重、性别、出生... 目的 探讨早产儿肺高血压(PH)发生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仅1胎发生PH的双胎早产儿临床资料,将其分为PH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出生体重、性别、出生顺序等)、临床资料(呼吸机支持时间、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等)及随访结果。结果 研究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双胎早产儿共33对。与对照组相比,PH多发生于双胎之次、小于胎龄儿、呼吸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长的患儿(P <0.05)。两组患儿在并发症方面比较,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败血症、新生儿窒息、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先天性心脏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H组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生后初次血气分析、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H组16例患儿生后早期接受降肺动脉压药物及强心、利尿药物治疗,中位随访时间5.25年,期间无患儿死亡。6月龄时39.4%(13/33)的患儿PH恢复正常,1岁时81.8%(27/33)恢复正常。结论 该研究以双胎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早产儿PH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生后早期病情危重,呼吸机支持时间及住院时间长可能是导致早产儿发生PH的重要因素,且与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有关。81.8%的PH早产儿在生后1年内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早产儿 肺高血压 随访
原文传递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与儿童过敏性鼻炎:一项纵向数据分析
11
作者 梁洁琼 王睿坤 +3 位作者 陆颖霞 占小俊 崔英 谷庆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7-612,共6页
目的研究通过分析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AT)术后儿童过敏性鼻炎(AR)治疗变化情况来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儿童AR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2018年行AT的儿童AR患儿为手术组,收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急诊就诊信息,根据患儿... 目的研究通过分析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AT)术后儿童过敏性鼻炎(AR)治疗变化情况来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儿童AR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2018年行AT的儿童AR患儿为手术组,收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急诊就诊信息,根据患儿门急诊就诊时段、年龄、性别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按1∶2匹配为对照组,对两组术前一年或第一年、术后一年或第二年就诊次数、就诊费用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比较。主要结局包括就诊次数、就诊总费用、药物总费用、AR药物总费用及其改变。结果研究纳入(AT)手术组205例,对照组508例,手术组术前一年与对照组第一年相比,就诊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手术组总费用、药物总费用、AR药物费用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1、0.001、0.002)。手术组术后一年就诊次数减少28.3%(95%CI:25.2%~31.7%,P<0.001)。手术组术后一年就诊总费用减少37.5%(95%CI:37.3%~37.6%,P<0.001),药物总费用减少39.1%(95%CI:38.8%~39.3%,P<0.001),AR药物费用减少39.5%(95%CI:39.1%~39.8%,P<0.001)。结论AT可以减少儿童AR的就诊次数,降低治疗的就诊费用和药物费用。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及OSA的监测和治疗可能有利于AR治疗策略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鼻炎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原文传递
生酮饮食治疗患儿基线营养状况和主要照顾者对其知晓现况调查研究
12
作者 龚晓妍 卢忠英 +3 位作者 张赟健 郁莉斐 周水珍 钱甜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4-529,共6页
目的调查生酮饮食治疗启动前期患儿基线营养状况和主要照顾者对生酮饮食疗法(ketogenicdiet therapies,KDTs)的知晓现况,为后续有效治疗和长程管理模式的探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1年7月至2024年1月于复旦大学... 目的调查生酮饮食治疗启动前期患儿基线营养状况和主要照顾者对生酮饮食疗法(ketogenicdiet therapies,KDTs)的知晓现况,为后续有效治疗和长程管理模式的探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1年7月至2024年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KDTs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完善营养筛查与评估。采用现场调查方式对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日常饮食行为习惯和主要照顾者在启动前期对KDTs知晓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104例患儿,有效问卷回收率100%。所有患儿均存在营养风险。在针对患儿日常饮食行为习惯的调查中发现,55.3%的患儿存在挑食偏食问题。在启动生酮饮食治疗前期,89.4%的主要照顾者通过神经内科专科就诊知晓患儿可行生酮饮食治疗,25.0%通过微信、网络、书籍知晓,10.6%通过病友群知晓。对于KDTs执行问题,72.1%的主要照顾者担心患儿难以接受此类特殊饮食,28.8%担心无法胜任临床实施流程,22.1%担心自身无法准确掌握生酮饮食治疗团队的教学。对于疗效期待,主要照顾者均期望患儿癫痫发作得到有效控制,79.8%期望治疗的同时能够改善患儿认知行为能力,77.9%期望同时能够减停所有抗癫痫药物。结论启动KDTs的患儿存在中度或高度营养风险,部分患儿存在营养不足或过剩问题。患儿日常存在膳食摄入不均衡的比例较高。主要照顾者对于疗效期待值较高。KDTs团队在常规诊疗过程中需关注患儿营养状况,加大KDTs宣教力度,以保障其能够安全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饮食 营养状况 主要照顾者 现况调查
原文传递
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渗漏综合征干预策略
13
作者 杨春凤 张圳 李玉梅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5-699,共5页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渗漏到血管外,导致血管内血容量减少、血管外组织水肿,严重时可引起组织低灌注。脓毒性休克是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的原因之一,脓毒性休克后可出现或加重毛细血管渗漏,...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渗漏到血管外,导致血管内血容量减少、血管外组织水肿,严重时可引起组织低灌注。脓毒性休克是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的原因之一,脓毒性休克后可出现或加重毛细血管渗漏,二者可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患儿死亡风险。脓毒性休克的渗漏综合征干预策略包括两部分,一是脓毒性休克的快速根本治疗,二是针对渗漏的综合治疗,包括液体管理、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中药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明晰脓毒性休克引起渗漏的机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才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脓毒性休克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干预策略
原文传递
Pitt-Hopkins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3例报告
14
作者 盛倩倩 赵澎 +1 位作者 陈淑娟 辛庆刚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对2019年5月至7月天津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住院的3例TCF4基因突变所致Pitt-Hopkins综合征(PTHS)患儿临床特征的分析,3例均行全外显子测序,对阳性检测结果用一代测序进行验证,总结其临床特征,并与其他Rett样综合征进行鉴别,结果发现,3例... 对2019年5月至7月天津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住院的3例TCF4基因突变所致Pitt-Hopkins综合征(PTHS)患儿临床特征的分析,3例均行全外显子测序,对阳性检测结果用一代测序进行验证,总结其临床特征,并与其他Rett样综合征进行鉴别,结果发现,3例先证者均存在TCF4基因杂合变异,父母均为野生型。3例患儿均有全面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孤独症谱系障碍表现。1例合并癫痫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与其他Rett样综合征鉴别诊断时,患儿的面部特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TCF4基因变异所致PTHS与其他Rett样综合征临床特征有较多重叠的,面部特征是鉴别诊断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tt-Hopkins综合征 Rett样综合征 特殊面容 TCF4基因
原文传递
发-肝-肠综合征患儿SKIV2L基因变异分析1例
15
作者 郑玉灿 刘志峰 +1 位作者 金玉 程卫霞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分析2021-01-2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1例发-肝-肠综合征(tricho-hepato-enteric syndrome,THES)患儿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情况,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使用二代测序对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对检出的可疑变异进行一代S... 分析2021-01-2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1例发-肝-肠综合征(tricho-hepato-enteric syndrome,THES)患儿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情况,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使用二代测序对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对检出的可疑变异进行一代Sanger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患儿临床特征为肝功能损害、腹泻、头发蓬松易断、生长迟缓。头发光镜下见脆性结节。基因测序提示患儿SKIV2L基因存在复合杂合新变异c.29C>T(p.P10L)和c.321C>G(p.H107Q)。两种变异既往均未见报道,位点较为保守,多种生物信息学预测为有害。由此得到SKIV2L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29C>T/c.321C>G为患者的致病原因的结论。新变异位点的检出丰富了SKIV2L基因的变异谱,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肝-肠综合征 SKIV2L基因 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儿童心肌炎预后影响因素
16
作者 谢莹莹 熊安秀 芦伟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1,共5页
儿童心肌炎是一种因多种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不一,差异较大,且缺乏特异性,可从仅有轻微胸部不适到心源性休克,其自然病史也可从完全恢复到发展为心肌病甚至死亡。心肌炎的多样化和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 儿童心肌炎是一种因多种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不一,差异较大,且缺乏特异性,可从仅有轻微胸部不适到心源性休克,其自然病史也可从完全恢复到发展为心肌病甚至死亡。心肌炎的多样化和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选择的复杂性,致使其预后具有明显异质性。因此,研究儿童心肌炎预后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预后 儿童
原文传递
镁代谢及低镁血症治疗
17
作者 张尧 杨艳玲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4-737,共4页
镁是人体细胞内第2位含量多的阳离子,参与600余种酶促反应,在体内主要受肠道、骨骼和肾脏调节,多种获得性和遗传性疾病可导致低镁血症。根据不同文献,低镁血症的诊断标准为血清镁浓度低于0.75 mmol/L或0.66 mmol/L。低镁血症可引起脑、... 镁是人体细胞内第2位含量多的阳离子,参与600余种酶促反应,在体内主要受肠道、骨骼和肾脏调节,多种获得性和遗传性疾病可导致低镁血症。根据不同文献,低镁血症的诊断标准为血清镁浓度低于0.75 mmol/L或0.66 mmol/L。低镁血症可引起脑、心血管、消化系统、肾、内分泌、骨骼等多系统损害,甚至导致死亡。早期诊断、补镁和病因治疗是改善低镁血症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低镁血症 代谢 遗传
原文传递
神经酸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宁 陈显扬 王朝东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6-730,共5页
神经酸最早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中被发现,并因此而得名。近年来,神经酸因其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受到了国内外神经生物学和营养学专家的广泛关注。神经酸是一种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是人类大脑复合脂质中的主要成分... 神经酸最早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中被发现,并因此而得名。近年来,神经酸因其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受到了国内外神经生物学和营养学专家的广泛关注。神经酸是一种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是人类大脑复合脂质中的主要成分,是构成大脑神经细胞髓鞘的核心物质,具有修复受损脑神经纤维以及促进神经元再生的功能。人体缺乏神经酸会导致失眠、健忘、脑萎缩、脑白质病变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补充神经酸可以有效缓解这类疾病。此外,神经酸还能改善代谢异常、心脑血管疾病,并增强免疫力。因此,神经酸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引起广大医药工作者的研究兴趣。文章将回顾国内外对神经酸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研究,并对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酸 神经变性病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脑血管疾病 不饱和脂肪酸
原文传递
益生菌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进展
19
作者 熊晶晶 黄永坤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益生菌是一类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活的微生物,已被证明对人类健康有益。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近年研究表明,益生菌在治疗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临床验证。文章就某些益生... 益生菌是一类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活的微生物,已被证明对人类健康有益。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近年研究表明,益生菌在治疗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临床验证。文章就某些益生菌在防治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急性腹泻、婴儿肠绞痛、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便秘、乳糖不耐受、炎症性肠病、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胰腺炎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治疗 儿童 消化系统疾病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儿童假性消化道出血的鉴别
20
作者 颜伟慧 王莹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488,共4页
如何鉴别真性和假性消化道出血是每个儿科医生需掌握的必备技能。假性消化道出血原因主要是来自口、鼻、咽、呼吸道的出血,以及外源性食物或药物干扰。多数情况下,通过病史问诊、体格检查、粪便隐血检测较易区分真性与假性消化道出血,... 如何鉴别真性和假性消化道出血是每个儿科医生需掌握的必备技能。假性消化道出血原因主要是来自口、鼻、咽、呼吸道的出血,以及外源性食物或药物干扰。多数情况下,通过病史问诊、体格检查、粪便隐血检测较易区分真性与假性消化道出血,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和手术。但临床上也常有误诊和紧急情况发生,若经充分临床评估排除口、鼻、咽、呼吸道、消化道出血时,应警惕诈病或做作性障碍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假性 黑便 便血 呕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