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2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瘤中抗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航 张世渊 胡昌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5-180,共6页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高度血管化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在价值。近年来为达到抗肿瘤血管生成效果最优化,以此为方向研究的靶点药物层出不穷。而不同靶点作用环境各异,涉及下游效应分子也各不相同。笔者以...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高度血管化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在价值。近年来为达到抗肿瘤血管生成效果最优化,以此为方向研究的靶点药物层出不穷。而不同靶点作用环境各异,涉及下游效应分子也各不相同。笔者以分子类别为基础,从细胞内外及血脑屏障等不同层次对影响胶质瘤血管生成的生物分子靶点及药物载体复合制剂相关研究进行分类综述,为临床胶质瘤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 血管生成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常虹 李雁翔 王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AIS病例资料,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组(53...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AIS病例资料,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组(53例)和未出血组(84例)。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AIS病人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病人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血压、发病到治疗时间、WMH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WMH(OR=2.796,95%CI:1.450-5.391)是AIS病人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WMH是影响AIS病人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中重度WMH病人发生出血转化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性 急性 静脉溶栓治疗 出血转化 脑白质高信号
下载PDF
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及治疗后卒中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王浩 王晨潮 +3 位作者 李东朋 董阳 李红伟 杨波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合并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及治疗后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MMD合并IA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IA破裂分为破裂组(n=71)和未破组(n=174)。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 目的探讨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合并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及治疗后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MMD合并IA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IA破裂分为破裂组(n=71)和未破组(n=174)。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IA破裂的危险因素。记录病人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归纳治疗后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MMD合并IA破裂发生率为28.98%;年龄>52.5岁(OR=1.997)、收缩压(SBP)>160mmHg(OR=2.042)是MMD合并IA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颈内动脉IA不易破裂(OR=0.353)。随访期卒中发生率为6.53%;中大型IA(HR=3.940)、IA破裂史(HR=3.900)是MMD合并IA随访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SBP的MMD合并IA破裂风险高;合并有中大型IA及既往IA破裂史的病人,发生卒中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颅内动脉瘤 破裂 卒中
下载PDF
CUL4A在脑胶质瘤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4
作者 丁大领 张风江 +1 位作者 余斌 邱锴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00-403,共4页
目的研究Cullin 4A(CUL4A)在脑胶质瘤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并探讨其与β-caten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8例脑胶质瘤标本,其中星形细胞瘤Ⅱ级27例、Ⅲ级29例和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22例,均为原发性脑胶质瘤,术前均未接受放... 目的研究Cullin 4A(CUL4A)在脑胶质瘤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并探讨其与β-caten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8例脑胶质瘤标本,其中星形细胞瘤Ⅱ级27例、Ⅲ级29例和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22例,均为原发性脑胶质瘤,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等相关性治疗。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减压时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UL4A和β-catenin两种蛋白的表达,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在78例脑胶质瘤标本中,CUL4A蛋白阳性表达50例(64.1%),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61例(78.2%)。CUL4A和β-catenin阳性表达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而在正常脑组织标本中不表达。CUL4A表达与β-catenin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UL4A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出现高表达,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这为了解胶质瘤的疾病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CUL4A Β-CATENIN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介入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良的临床特征与风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张鹏 王玉峰 +2 位作者 王龙 吕林亚 张永森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74-278,共5页
目的分析介入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预后不良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AIS病例资料,均行介入取栓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预后情况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为预... 目的分析介入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预后不良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AIS病例资料,均行介入取栓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预后情况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为预后不良组(mRS 3~5分)69例和预后良好组(mRS 0~2分)103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研究AIS患者介入取栓治疗预后不良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预后不良组69例,发生率40.12%。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年龄>60岁比例更高,发病至入院时间、术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术前Alberta急性脑卒中分级早期CT(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ASPECT)评分、取栓次数、入院时血糖水平、入院时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更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IS介入取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病至入院时间延长、术前NIHSS评分、术前ASPECT评分、入院时血糖水平升高(OR分别为1.813、1.990、1.782、2.335,均P<0.05)。结论AIS患者介入取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病至入院时间延长,NIHSS评分、ASPECT评分、血糖水平升高,可据此筛选具备低风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干预,针对性制定预防措施,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性 急性 介入取栓 预后不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声动力疗法联合高热疗法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
6
作者 武宏杰 鞠东辉 +3 位作者 李波 张伟光 段兴邦 陈会荣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声动力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联合高热疗法(hyperthermotherapy,HT)的抗胶质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株SNB19、U87MG,分为对照组、HT组、SDT组与SDT+HT组。应用阿尔玛蓝实验评估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流... 目的探讨声动力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联合高热疗法(hyperthermotherapy,HT)的抗胶质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株SNB19、U87MG,分为对照组、HT组、SDT组与SDT+HT组。应用阿尔玛蓝实验评估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活性氧生成,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SDT组比较,SDT+HT组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与5-氨基乙酰丙酸(5-ALA)浓度、超声照射时间和HT温度呈正相关(均P<0.05),并伴随细胞活力下降的典型形态学变化。较低剂量HT(42℃作用15min)可明显促进SDT介导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增多,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和细胞凋亡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HT组、SDT组比较,SDT+HT组上调cleaved caspase-3、-8、-9和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均P<0.05)。结论HT能够显著促进5-ALA-SDT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胶质瘤生长。SDT联合HT疗法是一个颇具潜力的胶质瘤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声动力疗法 高热疗法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臂丛神经损伤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蔡剡军 王国松 +1 位作者 江茜 黄锦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析高分辨率磁共振(MRI)成像对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 injury,BPI)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9例临床拟诊BPI的病例行高分辨MRI检查。根据年龄,将年龄≥65岁者纳入老年组,18~64岁者纳入青中年组。观察两组臂丛神经显像效果,计算... 目的探析高分辨率磁共振(MRI)成像对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 injury,BPI)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9例临床拟诊BPI的病例行高分辨MRI检查。根据年龄,将年龄≥65岁者纳入老年组,18~64岁者纳入青中年组。观察两组臂丛神经显像效果,计算臂丛神经成像评分、臂丛神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背景抑制评分,分析高分辨率MRI成像对不同年龄段BPI的预测价值。结果59例临床拟诊BPI病例中,MRI诊断为BPI 20例,其余正常。20例经MRI确诊BPI中,老年组7例和青中年组13例。老年组节前损伤2例(28.57%),节后损伤5例(71.43%);青中年组节前损伤5例(38.46%),节后损伤8例(61.54%)。两组病人臂丛神经成像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三维双回波稳态(3D-DESS)序列增强扫描、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3D SPACE)序列平扫、DESS序列平扫和SPACE序列增强扫描,且在干3、支5 DESS序列平扫、股6 DESS序列增强扫描及支5 SPACE序列增强扫描上,老年组臂丛神经成像评分明显低于青中年组(P<0.05)。两组SNR、CNR由低到高依次为DESS增强、SPACE平扫、DESS平扫和SPACE增强(P<0.05),两组背景组织抑制评分比较,SPACE增强最高,其次为DESS平扫,DESS增强和SPACE平扫最低(P<0.05)。老年组DESS序列增强扫描的SNR、CNR以及SPACE序列平扫、增强扫描的SNR、CNR均明显低于青中年组(P<0.05)。结论与青中年BPI病人相比,老年BPI病人臂丛神经成像评分、SNR与CNR更低,MRI 3D SPACE序列可清晰显示臂丛神经内部信号改变,同时降低神经周围背景组织信号干扰,对于显示神经损伤优势明显,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部电刺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石林 李秉心 +2 位作者 杨舟 韩春雷 张建国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21-330,共10页
1电刺激介绍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不断揭示电刺激对神经系统影响。电刺激作为一种重要神经调节手段,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临床治疗以及神经工程学领域。然而,电刺激影响大脑生理活动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电刺激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 1电刺激介绍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不断揭示电刺激对神经系统影响。电刺激作为一种重要神经调节手段,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临床治疗以及神经工程学领域。然而,电刺激影响大脑生理活动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电刺激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以及最新的光遗传学、磁遗传学等临床电刺激治疗手段亦相继走入大众视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电场 神经元 神经纤维 突触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障碍的诊治进展
9
作者 刘鹏 王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47-251,共5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作为一种极具危害性的脑血管疾病,常常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体伤残以及认知功能损害。本文旨在全面综述aSAH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技术、治疗方法以...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作为一种极具危害性的脑血管疾病,常常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体伤残以及认知功能损害。本文旨在全面综述aSAH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技术、治疗方法以及康复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在面对此类疾病时,能够提供更为精准、全面的诊疗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性 认知障碍 诊断 治疗 康复
下载PDF
维生素B6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难治性癫痫
10
作者 王瑞丽 柳晓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6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RE患儿89例,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原抗癫痫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左乙拉西坦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维生素B6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RE患儿89例,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原抗癫痫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左乙拉西坦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应用维生素B6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外周血miR-99a-5p、miR-125b-5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水平变化和对脑电活动的影响,评估患儿智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iR-99a-5p、miR-125b-5p、UCH-L1和θ波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评分,儿童癫痫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in childhood epilepsy,QOLCE)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6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较佳,可显著降低患儿外周血miR-99a-5p、miR-125b-5p、UCH-L1水平,控制脑电活动,从而改善患儿智力水平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难治性 维生素B6 鼠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头皮神经阻滞对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11
作者 刘艳萍 孙帅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31-534,共4页
目的分析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头皮神经阻滞(scalp nerve block,SNB)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手术治疗的76例HICH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 目的分析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头皮神经阻滞(scalp nerve block,SNB)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手术治疗的76例HICH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全身麻醉基础上给予SNB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术前、切皮、穿刺颅骨、缝皮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比较两组清醒拔管时、术后6h、12h、24h、48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统计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切皮、穿刺颅骨、缝皮时的MAP、心率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切皮、穿刺颅骨、缝皮时的MAP、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6h、12h、24h、48h时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23.6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SNB应用于HICH患者手术治疗,不仅可有效维持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还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地佐辛 超前镇痛 头皮神经阻滞
下载PDF
出血性卒中的全病程管理
12
作者 刘爱华 马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45-448,共4页
出血性卒中是指非创伤性、自发性颅内出血,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烟雾病以及凝血障碍性疾病等[1],其病死率、致残率高。虽进行积极有效救治,但是80%患者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 出血性卒中是指非创伤性、自发性颅内出血,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烟雾病以及凝血障碍性疾病等[1],其病死率、致残率高。虽进行积极有效救治,但是80%患者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2]。当前在出血性卒中的诊治管理中,虽然各科室专业分工非常明确[3],但不同科室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这不仅影响治疗连贯性,也可能导致治疗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管理 全病程
下载PDF
沉默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抑制胶质瘤血管拟态形成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婉莹 张斌斌 +1 位作者 李瑞春 梁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研究沉默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胶质瘤血管拟态(VM)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AEG-1 shRNA慢病毒稳染U87胶质瘤细胞并用含2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培养基干预,分组:空白对照组(U87细胞)... 目的研究沉默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胶质瘤血管拟态(VM)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AEG-1 shRNA慢病毒稳染U87胶质瘤细胞并用含2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培养基干预,分组:空白对照组(U87细胞)、ATRA组(U87细胞+20μmol/L ATRA),siCon组(U87-siCon细胞)、siCon+ATRA组(U87-siCon细胞+20μmol/L ATRA),siAEG-1组(U87-siAEG-1细胞)和siAEG-1+ATRA组(U87-siAEG-1细胞+20μmol/L ATRA)。体外管腔形成实验评估U87细胞体外血管拟态形成能力,实时PCR及Western-Blot检测U87细胞中血管拟态形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建立裸鼠胶质瘤皮下移植瘤模型并以10mg/kg剂量给予腹腔注射ATRA干预,分为:对照组(U87细胞造模)、ATRA组(U87细胞造模+ATRA干预),siCon组(U87-siCon细胞造模)、siCon+ATRA组(U87-siCon细胞造模+ATRA干预),siAEG-1组(U87-siAEG-1细胞造模)与siAEG-1+ATRA组(U87-siAEG-1细胞造模+ATRA干预)。定期测量皮下移植瘤大小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CD34-PAS双染检测移植瘤中血管拟态。结果沉默AEG-1联合ATRA干预(即siAEG-1+ATRA组)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及胶质瘤模型中血管拟态形成及皮下移植瘤生长,干预后胶质瘤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钙黏蛋白(V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上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沉默AEG-1联合ATRA能显著抑制胶质瘤血管拟态形成及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MMP-9以及VE-cadheri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 全反式维甲酸 血管拟态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凤婷 王滔 +2 位作者 赖伊杰 潘宜新 孙伯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93-197,共5页
自1980年代中期PUMA 560机器人系统首次应用于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以来,手术机器人在机械设备、导航技术和数字成像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神经外科,特别是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日益普及。与人工操作相比,机器人在靶区定位、路径规划以及... 自1980年代中期PUMA 560机器人系统首次应用于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以来,手术机器人在机械设备、导航技术和数字成像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神经外科,特别是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日益普及。与人工操作相比,机器人在靶区定位、路径规划以及电极放置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和巨大应用前景[1-2]。荟萃分析显示:无论有框或无框的立体定向技术,机器人辅助均是电极置入准确度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神经外科 机器人 立体定向
下载PDF
胼胝体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及预后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传东 彭楠 +3 位作者 计颖 程伟 夏养华 钱中润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胼胝体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胼胝体胶质瘤病例资料,肿瘤位于胼胝体前部42例,体部1例,压部7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6例采用术前导航联合术中MRI辅助肿瘤切除术。胶质母细胞瘤42例,少突... 目的探讨胼胝体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胼胝体胶质瘤病例资料,肿瘤位于胼胝体前部42例,体部1例,压部7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6例采用术前导航联合术中MRI辅助肿瘤切除术。胶质母细胞瘤42例,少突胶质细胞瘤4例,弥漫星形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1例。结果根据术后1个月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arnofsky,KPS评分)将病人分为预后较好组(KPS评分≥70分)26例,预后较差组(KPS评分<70分)24例。在单因素分析中,病人生存期、病变有无累及内囊、术中有无左侧皮质破坏及肿瘤是否全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病人术后KPS评分与损伤累及内囊、术中破坏左侧皮质有关(均P<0.05)。结论对于部分胼胝体胶质瘤病人显微手术切除肿瘤能够提高病人术后KPS评分,使病人受益。术前应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避免左侧皮质损伤,术中保护内囊回流静脉及大脑前动脉,避免脑室过多开放。对于肿瘤累及下视丘及第三脑室病人,可考虑仅行部分肿瘤切除以降低颅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胼胝体 KPS评分 预后
下载PDF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魁红 赵刚 +6 位作者 江澈 张建波 徐承澍 张锡武 陈状 武肖娜 罗高权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总结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的并发症,初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血管内治疗的82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的病例资料,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 目的总结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的并发症,初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血管内治疗的82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的病例资料,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4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9%(4/82),发生术中血管痉挛2例,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局部小穿支动脉受损1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7±5.6)个月,均未出现支架内狭窄及永久性眼部并发症。病人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瘤大小及动脉瘤形态因素在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受药物反应、术中操作、血流动力学及治疗材料性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为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术者应积极预防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眼动脉段 血管内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术中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造影剂脑病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植皓洋 侯雷 +1 位作者 魏宇 冯东福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目的报道1例脑血管造影术中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造影剂脑病(contrast-inducedencephalopathy,CIE)病例的诊治过程。方法回顾分析1例脑血管造影术中突发ACS合并CIE病人的病历资料,分析其发病机制并总结... 目的报道1例脑血管造影术中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造影剂脑病(contrast-inducedencephalopathy,CIE)病例的诊治过程。方法回顾分析1例脑血管造影术中突发ACS合并CIE病人的病历资料,分析其发病机制并总结救治经验。结果病人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突发胸闷、气促、肌力下降,血压升高后出现意识障碍、癫痫。经影像及实验室检查后确诊为ACS合并CIE。予以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结论高龄病人行脑血管造影术前应对心血管系统进行评估,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适当延长再次造影的时间间隔,同时充分水化,尽量避免上述少见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脑病 脑血管造影 不稳定心绞痛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合并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伟 冯莹 +4 位作者 郭强 陈俊喜 李花 费凌霞 朱丹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合并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1例血管性血友病合并药物难治性癫痫病人的资料并总结经验。结果通过术前术中多种手段纠正凝血功能,病儿顺利完成颅内电极置入术及致痫灶切除术,术后至...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合并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1例血管性血友病合并药物难治性癫痫病人的资料并总结经验。结果通过术前术中多种手段纠正凝血功能,病儿顺利完成颅内电极置入术及致痫灶切除术,术后至今4年无发作。结论凝血功能障碍并非手术的绝对禁忌;频繁发作的难治性癫痫病人在准备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多学科诊治模式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难治性 血管性血友病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子病理的演进与未来 被引量:1
19
作者 常青 江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已经历经近200年的发展与演进[1]。最初的神经肿瘤病理学研究起始于19世纪前叶,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所限,仅限于对尸检材料进行肉眼观察。直至19世纪中下叶,VIRCHOW基于显微镜下的形态学观察,开启对颅内肿瘤的病理学研究... 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已经历经近200年的发展与演进[1]。最初的神经肿瘤病理学研究起始于19世纪前叶,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所限,仅限于对尸检材料进行肉眼观察。直至19世纪中下叶,VIRCHOW基于显微镜下的形态学观察,开启对颅内肿瘤的病理学研究,并首次提出“胶质瘤”的概念[2]。20世纪初期,BAILEY和CUSHING首次提出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系统分类,并提出“肿瘤分级”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神经肿瘤病理学 分子病理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12例诊治真实世界数据分析:单中心报告
20
作者 唐必英 李钢 +4 位作者 刘珍 乔卫东 王辉 刘成业 肖仕和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03-208,共6页
目的对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ACoAA)病例资料进行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RWD)分析,总结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ACoAA病例资料。男69例,女43例,年龄30~80岁、平均(45.00±11.05)... 目的对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ACoAA)病例资料进行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RWD)分析,总结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ACoAA病例资料。男69例,女43例,年龄30~80岁、平均(45.00±11.05)岁。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就诊110例,未破裂就诊2例。行开颅夹闭66例,血管内介入治疗46例,其中应用支架辅助栓塞5例。统计病人的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个人史、家族史、入院状况及影像学资料、动脉瘤解剖学特征、病人预后等资料。结果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良好(mRS 0~2分)82例,残疾(mRS 3~5分)22例,死亡(mRS 6)8例。RWD将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纳入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饮酒史是ACoAA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人居住地、高血压病史及不同治疗术式(开颅夹闭和栓塞治疗)不是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oAA确诊后接受积极治疗(开颅夹闭或栓塞治疗),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率较高。ACoAA不良预后可能与年龄、饮酒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复合体 真实世界数据 动脉瘤夹闭术 动脉瘤栓塞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