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image quantitation,IDEAL-IQ)技术探讨成年人腰椎不同节段骨髓脂肪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目的:基于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image quantitation,IDEAL-IQ)技术探讨成年人腰椎不同节段骨髓脂肪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收集298例受检者的MRI IDEAL-IQ脂肪分数图像,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60例,年龄20~69岁。将所有患者按照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5组:20~29岁(20~组),男24例,女20例;30~39岁(30~组),男47例,女39例;40~49岁(40~组),男36例,女47例;50~59岁(50~组),男20例,女37例;60~69岁(60~组),男11例,女17例。使用脂肪分数图在GE ADW4.6工作站测量L1~L5的骨髓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结果:同一年龄组、不同性别间PDFF存在差异,20~、30~、40~组人群中,男性L1~L5椎体PDFF均高于女性(P<0.05);50~组人群中男性L1~L5椎体PDFF与女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组人群,男性L1~L5椎体PDFF均低于女性(P<0.05)。腰椎椎体PDFF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r=0.72,P<0.05)相关性高于男性(r=0.32,P<0.05)。从20~69岁,男性L4 PDFF增长率最大(21.08%),女性L1 PDFF增长率最大(65.68%);男性各椎体PDFF增长主要集中在30~及50~组,其中L1、L4、L5椎体PDFF在50~组增长率最大,L2、L3椎体PDFF在30~岁组增长率最大;女性各椎体PDFF在30~组呈轻微下降趋势,此后各椎体PDFF逐渐升高,增长主要集中在40~、50~、60~三个年龄组,其中50~组增长率最大。结论:成人不同年龄组男女性各椎体脂肪分布存在差异,椎体PDFF增长率也有所不同;腰椎不同节段椎体PDFF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展开更多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由于骨化的后纵韧带占据椎管空间,引起胸段脊髓受压,出现下肢肌力减弱,不全瘫甚至截瘫,呈进行性加重[1];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2]。由于胸椎的解剖学特...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由于骨化的后纵韧带占据椎管空间,引起胸段脊髓受压,出现下肢肌力减弱,不全瘫甚至截瘫,呈进行性加重[1];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2]。由于胸椎的解剖学特点,手术治疗难度大,手术风险高.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Delta大通道内镜辅助下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61.0...目的:探讨Delta大通道内镜辅助下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61.0±4.9岁)和对照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0.5±5.4岁),观察组患者采取Delta大通道内镜下Endo-PLIF治疗,对照组采取开放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患者腰痛情况,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使用改良Macnab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根据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的腰椎影像学复查结果,使用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对患者手术节段融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低于对照组(88.46±10.98mL vs 112.99±12.01mL、159.73±18.42mL vs 201.36±23.06mL,P<0.05),手术切口及住院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1.54±0.36cm vs 5.43±1.01cm、6.79±1.22d vs 8.03±1.43d,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62.33±19.57min vs 126.87±23.15min,P<0.05)。8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40个月(19.0±6.3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2.46±0.51分、1.21±0.38分,ODI分别为(17.84±4.15)%、(10.69±1.88)%,均低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3.68±0.62分、2.01±0.41分,ODI分别为(21.33±3.48)%、(12.33±2.17)%,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11%,与对照组的85.7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87)。两组患者融合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7,P=0.62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与对照组的9.5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78)。结论:Delta大通道内镜辅助下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效果良好,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切口和住院时间,更快改善患者术后短期内疼痛、腰椎功能,安全性较好。展开更多
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以腰痛(low back pain,LBP)为主要临床表现。70%~85%的人在某个年龄阶段会出现LBP症状[1]。2018年有一项Meta分析[2]显示,全球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超过60%的...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以腰痛(low back pain,LBP)为主要临床表现。70%~85%的人在某个年龄阶段会出现LBP症状[1]。2018年有一项Meta分析[2]显示,全球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超过6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LDD,并且全球每年约有2.66亿人患有LDD。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LDD的发病率增高,且发病的年龄日趋年轻化。脊柱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复合体,椎旁肌作为脊柱的支持结构,在维持腰椎稳定性和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LDD的发生和发展,椎旁肌可能会出现退变,包括肌肉萎缩、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FI)增加等变化,这些变化与LD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笔者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椎旁肌与LDD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提出展望,以期提高LDD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中国腰椎研究对世界的贡献。方法:在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对腰椎相关研究的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利用数据库(https://www.geenmedical.com)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目的:探究中国腰椎研究对世界的贡献。方法:在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对腰椎相关研究的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利用数据库(https://www.geenmedical.com)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腰椎研究项目进行检索,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官网(https://www.nosta.gov.cn/web/index.aspx)下载2000~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资助的项目信息,检索与腰椎研究相关的项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近5年腰椎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分析腰椎研究的趋势。结果:在WOS数据库中,共检索到腰椎相关研究的论著44381篇。其中腰椎间盘退变4977篇,腰椎生物力学2977篇,腰椎间盘突出症5568篇,腰椎管狭窄症6509篇,腰椎滑脱症3861篇,退行性脊柱侧凸1155篇。TOP10国家/地区文章数量显示:美国14742篇,位居第一位;中国5432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占比12.2%。文章发表数量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中国为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其他相关的腰椎研究,中国的发文量均仅次于美国,位于全世界的第二位。2006~2019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腰椎研究项目共91项,总资助金额4023万元,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腰椎退变、基因、生物力学。2000~2020年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资助的腰椎研究项目共计9项,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脊柱畸形、骨质疏松、腰椎微创。近5年腰椎研究的趋势主要集中在腰椎退变、腰椎融合、腰椎稳定性、手术治疗原则、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机器学习以及微创手术。结论:中国腰椎研究对世界的贡献巨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多层次的基金资助机构大力资助腰椎相关的研究;中国多个高校及研究机构大力支持腰椎相关研究;众多中国腰椎领域专家高度重视腰椎研究,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多篇文章为高被引文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image quantitation,IDEAL-IQ)技术探讨成年人腰椎不同节段骨髓脂肪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收集298例受检者的MRI IDEAL-IQ脂肪分数图像,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60例,年龄20~69岁。将所有患者按照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5组:20~29岁(20~组),男24例,女20例;30~39岁(30~组),男47例,女39例;40~49岁(40~组),男36例,女47例;50~59岁(50~组),男20例,女37例;60~69岁(60~组),男11例,女17例。使用脂肪分数图在GE ADW4.6工作站测量L1~L5的骨髓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结果:同一年龄组、不同性别间PDFF存在差异,20~、30~、40~组人群中,男性L1~L5椎体PDFF均高于女性(P<0.05);50~组人群中男性L1~L5椎体PDFF与女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组人群,男性L1~L5椎体PDFF均低于女性(P<0.05)。腰椎椎体PDFF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r=0.72,P<0.05)相关性高于男性(r=0.32,P<0.05)。从20~69岁,男性L4 PDFF增长率最大(21.08%),女性L1 PDFF增长率最大(65.68%);男性各椎体PDFF增长主要集中在30~及50~组,其中L1、L4、L5椎体PDFF在50~组增长率最大,L2、L3椎体PDFF在30~岁组增长率最大;女性各椎体PDFF在30~组呈轻微下降趋势,此后各椎体PDFF逐渐升高,增长主要集中在40~、50~、60~三个年龄组,其中50~组增长率最大。结论:成人不同年龄组男女性各椎体脂肪分布存在差异,椎体PDFF增长率也有所不同;腰椎不同节段椎体PDFF均与年龄呈正相关。
文摘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由于骨化的后纵韧带占据椎管空间,引起胸段脊髓受压,出现下肢肌力减弱,不全瘫甚至截瘫,呈进行性加重[1];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2]。由于胸椎的解剖学特点,手术治疗难度大,手术风险高.
文摘目的:探讨Delta大通道内镜辅助下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61.0±4.9岁)和对照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0.5±5.4岁),观察组患者采取Delta大通道内镜下Endo-PLIF治疗,对照组采取开放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患者腰痛情况,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使用改良Macnab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根据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的腰椎影像学复查结果,使用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对患者手术节段融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低于对照组(88.46±10.98mL vs 112.99±12.01mL、159.73±18.42mL vs 201.36±23.06mL,P<0.05),手术切口及住院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1.54±0.36cm vs 5.43±1.01cm、6.79±1.22d vs 8.03±1.43d,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62.33±19.57min vs 126.87±23.15min,P<0.05)。8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40个月(19.0±6.3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2.46±0.51分、1.21±0.38分,ODI分别为(17.84±4.15)%、(10.69±1.88)%,均低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3.68±0.62分、2.01±0.41分,ODI分别为(21.33±3.48)%、(12.33±2.17)%,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11%,与对照组的85.7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87)。两组患者融合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7,P=0.62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与对照组的9.5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78)。结论:Delta大通道内镜辅助下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效果良好,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切口和住院时间,更快改善患者术后短期内疼痛、腰椎功能,安全性较好。
文摘目的:探究中国腰椎研究对世界的贡献。方法:在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对腰椎相关研究的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利用数据库(https://www.geenmedical.com)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腰椎研究项目进行检索,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官网(https://www.nosta.gov.cn/web/index.aspx)下载2000~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资助的项目信息,检索与腰椎研究相关的项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近5年腰椎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分析腰椎研究的趋势。结果:在WOS数据库中,共检索到腰椎相关研究的论著44381篇。其中腰椎间盘退变4977篇,腰椎生物力学2977篇,腰椎间盘突出症5568篇,腰椎管狭窄症6509篇,腰椎滑脱症3861篇,退行性脊柱侧凸1155篇。TOP10国家/地区文章数量显示:美国14742篇,位居第一位;中国5432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占比12.2%。文章发表数量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中国为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其他相关的腰椎研究,中国的发文量均仅次于美国,位于全世界的第二位。2006~2019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腰椎研究项目共91项,总资助金额4023万元,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腰椎退变、基因、生物力学。2000~2020年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资助的腰椎研究项目共计9项,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脊柱畸形、骨质疏松、腰椎微创。近5年腰椎研究的趋势主要集中在腰椎退变、腰椎融合、腰椎稳定性、手术治疗原则、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机器学习以及微创手术。结论:中国腰椎研究对世界的贡献巨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多层次的基金资助机构大力资助腰椎相关的研究;中国多个高校及研究机构大力支持腰椎相关研究;众多中国腰椎领域专家高度重视腰椎研究,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多篇文章为高被引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