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四肢不同类型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江峰 华栋 +3 位作者 王凌 吴苏州 方小魁 王靖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13-418,共6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不同类型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8月,我科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各类复杂创面的患者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6~77岁,平均51岁。其中前臂软组织缺损合并血管损伤进行Flow...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不同类型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8月,我科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各类复杂创面的患者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6~77岁,平均51岁。其中前臂软组织缺损合并血管损伤进行Flow-through皮瓣桥接2例、手足踝关节创面运用不带深筋膜的修薄皮瓣9例、膝关节软组织缺损运用带阔筋膜瓣进行深部组织重建3例。其中游离移植13例,带蒂转移修复1例。结果术后14例穿支皮瓣及供区均一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皮瓣外形美观,质地良好,不臃肿,均未进行再次修薄整形,皮瓣感觉恢复S2级5例,S3级7例,S3+级2例。结论个性化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四肢不同类型创面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四肢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全幅数字X线摄影和EOS成像系统对膝关节骨关节炎下肢力线测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强强 郄海巍 +3 位作者 王文海 周凤云 程晓光 徐黎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80-58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EOS成像系统(EOS imaging system),来评估全幅数字X线摄影(the full view digital radiography,DR)图像所测量下肢力线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对同一个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同一天分别使用全幅DR和EOS成像系统... 目的通过对比EOS成像系统(EOS imaging system),来评估全幅数字X线摄影(the full view digital radiography,DR)图像所测量下肢力线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对同一个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同一天分别使用全幅DR和EOS成像系统进行下肢全长检查并测量下肢力线。结果共纳入27例,其中男6例,女21例。年龄48~80岁,平均(63.67±7.68)岁。所有研究对象分左、右下肢分别测量,共54例。下肢力线的测量在全幅DR和EOS成像系统两种检查方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的P值为0.331,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的P值为0.140,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的P值为0.359,股骨胫骨关节线夹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的P值为0.974。结论全幅DR虽然存在边缘放大效应,但对于下肢力线测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DR EOS 下肢力线
原文传递
腘窝横形小切口建立直视通道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3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磊 李昊 陈峰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目的 观察通过腘窝横形小切口建立直视通道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采用腘窝横形小切口建立直视通道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23例... 目的 观察通过腘窝横形小切口建立直视通道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采用腘窝横形小切口建立直视通道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23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观察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切口情况及骨折复位和愈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并通过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23例患者获得平均13.2个月随访。本组患者手术时间25~50 min,平均3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8 ml。所有切口均正常愈合,无并发症。本组术后1~3天、3个月、6个月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骨折均复位良好,无复位丢失,骨折线术后3个月时模糊,6个月时基本消失。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22.7±8.2)°,较术前(71.9±16.1)°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为(91.3±7.4)分,较术前(51.2±12.6)分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腘窝横形小切口建立直视通道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显露快速、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腘窝组织及血管神经扰动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恢复快,功能良好,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胫骨骨折 创伤和损伤 小切口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大鼠骺板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4
作者 贾赛雄 利春叶 +4 位作者 洪意侠 翁启文 吴迪 龙海泉 陈金仁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对体外培养大鼠骺板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周龄SD大鼠4只,获取原代骺板细胞后进行培养及鉴定。采集8周龄大鼠全血10 ml,制备PRF。实验分组:对照组在培养基中不加PRF;...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对体外培养大鼠骺板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周龄SD大鼠4只,获取原代骺板细胞后进行培养及鉴定。采集8周龄大鼠全血10 ml,制备PRF。实验分组:对照组在培养基中不加PRF;实验组在培养基底部加入PRF膜。采用CCK-8、划痕实验、硫酸糖胺聚糖含量(glycosaminoglycan,GAG)检测评价在PRF作用下细胞的增殖、迁移、生物学功能活性。结果PRF作用后48 h,CCK-8检测显示实验组增殖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F作用24 h和48 h,划痕实验提示实验组伤口闭合度分别为(81.27±3.02)%、(97.60±0.89)%,较对照组(28.04±4.50)%、(45.68±2.44)%显著升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RF作用24 h,与对照组相比GA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F作用48 h,实验组的GAG含量为(102.45±4.11)μg/ml,与对照组(56.62±4.61)μg/ml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可以促进骺板软骨细胞增殖、分化,还可以促进GAG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生长面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细胞增殖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距下关节镜结合术中X线透视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闫荣亮 高岩 +6 位作者 曹立海 王良 刘洪达 杨越 陈江华 朱鹏飞 赵国志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3-99,共7页
目的观察距下关节镜结合术中X线透视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足踝外科收治的128例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关节镜组(距下关节镜辅助结合... 目的观察距下关节镜结合术中X线透视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足踝外科收治的128例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关节镜组(距下关节镜辅助结合术中X线透视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58例,对照组(传统L形切口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70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伤口并发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Association,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结果切口长度:关节镜组(3.05±0.91)cm小于对照组(11.63±1.6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关节镜组(20.69±7.34)ml小于对照组(227.07±92.3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关节镜组(99.31±14.70)min长于对照组(63.29±8.5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关节镜组(5.97%)小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关节镜组(8.72±1.10)周短于对照组(11.06±1.3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OFAS评分:关节镜组(89.07±4.045)分,高于对照组(81.09±1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AS评分:关节镜组(1.74±1.26)分,低于对照组(2.91±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距下关节镜结合术中X线透视微创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及伤口并发症少,愈合快等优点,可达到良好的复位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 关节镜 跟骨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撬拨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治疗难复型儿童前臂骨折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陈金仁 翁启文 +5 位作者 颜卓杰 龙海泉 黄志望 贾赛雄 李晓文 利春叶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49-454,共6页
目的分析对照撬拨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治疗难复型儿童前臂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22年12月符合条件的68例难复型儿童前臂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有限切开复位组),30... 目的分析对照撬拨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治疗难复型儿童前臂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22年12月符合条件的68例难复型儿童前臂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有限切开复位组),30例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撬拨复位组),术后随访6~15个月,对比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部位切口长度、进针点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等,术后6个月拆除弹性髓内钉后,通过Anderson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患肢功能及前臂旋转功能。结果两组患儿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骨折不愈合、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撬拨复位组手术出血量(7.25±2.92)ml、骨折部位切口长度(0.50±0.18)cm和骨折愈合时间(6.79±0.78)周均少于有限切开组(19.76±7.15)ml、(3.74±0.56)cm、(9.81±0.93)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6个月前臂旋转功能、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难复型儿童前臂骨折,采用撬拨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术后患肢功能均恢复,但撬拨复位造成的创伤小,患肢术后外观较好,家属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折 前臂 骨钉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原文传递
肩胛下肌撕裂患者的关节镜下治疗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报告
7
作者 张伟 朱新辉 +3 位作者 崔胜宇 成冬冬 徐又佳 刘巍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6-92,共7页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治疗肩胛下肌撕裂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12月,我科关节镜治疗86例肩胛下肌撕裂患者,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肩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评分、美国...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治疗肩胛下肌撕裂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12月,我科关节镜治疗86例肩胛下肌撕裂患者,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肩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Shoulder-Elbow Surgery,ASES)评分以及Belly-press试验和Bear-hug试验阳性率。末次随访时Bear-hug试验测量肩胛下肌肌力。术后至少6个月复查MRI评估肌腱修复完整性。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9.8±8.2)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149.8±19.1)°、体侧外旋(53.2±8.6)°、VAS评分(1.2±0.9)分、Constant评分(80.8±7.5)分、ASES评分(81.7±7.3)分,较术前改善;末次随访时Belly-press试验和Bear-hug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5.1%和19.8%,较术前减低(P均<0.001)。术后肩胛下肌平均肌力恢复到对侧88.0%。术后肩胛下肌再撕裂率9.3%。肌腱清创术和修复术均能有效治疗LafosseⅠ型撕裂,清创术组有1例进展至LafosseⅢ型撕裂。LafosseⅢ型以上撕裂采取单排和双排修复术后再撕裂率分别为22.2%和15.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3)。结论肩关节镜治疗肩胛下肌撕裂早中期临床效果满意,LafosseⅠ型撕裂更倾向采取修复术,LafosseⅢ~Ⅳ撕裂采取单排和双排修复能取得较高肌腱愈合率,LafosseⅤ型撕裂手术治疗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套撕裂性关节病 撕裂伤 关节镜 肩关节
原文传递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膝关节功能评价条目池
8
作者 徐超 尚磊 +3 位作者 郭一顺 姚舒馨 孙相祥 马建兵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21-828,共8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中国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价条目池,以满足国内患者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方法基于2001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中骨关节炎核心组和国际主流量表内容,结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及... 目的构建适用于中国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价条目池,以满足国内患者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方法基于2001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中骨关节炎核心组和国际主流量表内容,结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及国人生活习惯,构建了初始膝关节功能评价条目池。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条目进行精简和完善。结果本研究邀请了29名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函询,专家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高。经过两轮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得分表现出良好的集中趋势,专家意见一致性水平较高,函询结果可靠。最终确定了包含2个维度24个条目的条目池。结论本研究为构建适用于中国TKA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价工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研究将进行进一步的信效度检验和条目的调试和完善,以确保量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一工作有望为临床实践和患者康复提供更好的支持,帮助临床医师更准确地评价和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德尔菲法 功能 评价 量表
原文传递
老年脊柱融合术3D打印内植物的新理念与新技术
9
作者 李危石 邹达 何玄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脊柱退变性疾病则是威胁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大常见病,近年来需要接受脊柱手术的老年甚至高龄患者也越来越多。虽然各种药物、理疗康复以及微创手术治疗技术在快速发展,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年脊柱退变...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脊柱退变性疾病则是威胁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大常见病,近年来需要接受脊柱手术的老年甚至高龄患者也越来越多。虽然各种药物、理疗康复以及微创手术治疗技术在快速发展,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年脊柱退变患者需要接受“终极”的手术方案——脊柱融合术。老年患者骨质疏松,骨强度差,骨愈合慢,融合手术后出现融合器下沉,螺钉松动、融合内固定失败等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打印 三维 生物适配 内植物
原文传递
复合肌腱的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儿手部缺损19例报告
10
作者 张荐 王斌 杨焕友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肌腱的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儿手部缺损的疗效。方法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我科收治19例手部皮肤缺损患儿,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9~16岁,平均14岁。外伤16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8 h,平均3.5 h;脱套伤术后创面2... 目的探讨复合肌腱的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儿手部缺损的疗效。方法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我科收治19例手部皮肤缺损患儿,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9~16岁,平均14岁。外伤16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8 h,平均3.5 h;脱套伤术后创面2例;虎口挛缩切除术后1例。缺损部位:手背尺侧4例,手掌桡侧7例,手掌尺侧5例,拇指桡掌侧2例,虎口1例。19例均伴骨质、肌腱等外露或缺损。创面范围为3 cm×3 cm~12 cm×8 cm。采用大小为3.0 cm×3.6 cm~13.2 cm×9.1 cm复合肌腱的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其中11例前臂内侧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2例皮瓣术后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4周后愈合;其余17例均成活。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成活。19例皮瓣术后均获5~30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满意。末次随访时,皮瓣感觉恢复达S2~S3+;其中11例吻合皮神经皮瓣感觉达S3~S3+,优于8例未吻合皮神经皮瓣的S2~S3。19例行复合部分尺侧腕屈肌腱桥接移植修复者,手部肌腱功能恢复满意,末次随访时仅3例总主动活动度>健侧80%。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功能评定标准,优16例,良3例。结论复合肌腱的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既能修复小儿手部缺损,又能重建患肢功能,是修复小儿手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组织移植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Roussouly分型于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矢状面形态评估和机械性并发症预测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朱宇 王红强 +5 位作者 李昂 赵鸿健 赵琼蕊 高志祥 郭天泽 高延征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98-506,共9页
目的利用Roussouly分型对固定至骶骨/骨盆的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术后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参数特点进行评估,分析其机械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索Roussouly分型于腰椎长节段固定手术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2月至2... 目的利用Roussouly分型对固定至骶骨/骨盆的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术后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参数特点进行评估,分析其机械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索Roussouly分型于腰椎长节段固定手术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因DS于我院进行长节段腰骶/骨盆融合手术的45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38例,年龄55~85岁,平均(70.84±8.52)岁,根据是否符合Roussouly分型分为符合Roussouly分型(RG)组(n=10)和不符合Roussouly分型(NRG)组(n=3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前及末次随访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以及机械性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脊柱-骨盆影像学相关参数,包括冠状位Cobb’s角、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腰椎前凸分布指数(lordosis distribution index,LDI)、腰椎前凸椎体数(the number of vertebrae included in the lordosis,NVL)、前凸顶点(the lumbar sagittal apex,LA)、拐点(inflexion point,IP)。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机械性并发症进行分组,将Roussouly分型相关矢状面参数纳入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estic回归分析,确定机械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前RG和NRG两组基线水平一致;术后RG组腰痛VAS评分1.20±0.92小于NRG组的1.97±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RG组ODI 13.40±3.69小于NRG组的21.40±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RG组SF-36评分75.68±4.81高于NRG的68.25±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G组LL(48.20±8.48)°大于NRG组的(40.33±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G组SVA 24.55 mm小于NRG组的40.8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术后PI(OR=0.797;95%CI=0.657~0.968;P=0.022),LA(OR=0.027;95%CI=0.002~0.438;P=0.011)为术后发生机械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符合理想Roussouly分型的DS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同时机械性并发症也较少,骨盆PI值较小、前凸顶点位置较高会增加DS术后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脊柱疾病 Roussouly分型
原文传递
髋关节巨大包囊虫病临床影像特征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杨超 谢静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21-626,共6页
目的报告髋关节巨大包囊虫病1例,复习文献17篇共18例,探讨骨关节包囊虫病的临床影像特征。方法介绍并分析本院经治的1例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引起的右髋关节巨大囊型包虫病合并病理性骨折和髋关节半脱... 目的报告髋关节巨大包囊虫病1例,复习文献17篇共18例,探讨骨关节包囊虫病的临床影像特征。方法介绍并分析本院经治的1例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引起的右髋关节巨大囊型包虫病合并病理性骨折和髋关节半脱位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发病部位、影像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对检索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髋关节包囊虫X线和CT无特征性,分别误诊为骨关节结核、恶性骨肿瘤,MRI呈典型多囊多房(含母囊和子囊)结构且子囊T2WI信号高于母囊等特征性表现,CTA、MRA均显示由右侧髂内动脉供血、远端血管被包埋。18例中15例见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2例呈虫蚀样蜂窝状骨质破坏,1例呈葡萄状骨质破坏,14例囊中见小囊,14例无骨膜反应,4例出现轻微骨膜反应。结论MRI对骨关节包囊虫有一定的影像特征,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血清学IgG、IgM抗体检查(血清包虫试验)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寄生虫病 髋关节 诊断显像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锁扣带袢钛板与单枚皮质骨螺钉治疗下胫腓损伤的疗效对比研究
13
作者 李林 张浩 +2 位作者 陈楚鹰 陈晓鹏 何久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24-429,共6页
目的比较锁扣带袢钛板和单枚皮质骨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治疗的61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下胫腓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锁扣带袢钛板组(A组)与单枚皮质骨... 目的比较锁扣带袢钛板和单枚皮质骨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治疗的61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下胫腓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锁扣带袢钛板组(A组)与单枚皮质骨螺钉组(B组)。其中A组28例,B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早、中远期功能结果,下胫腓联合影像学变化,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分析影响早期踝关节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个月A组踝关节活动度评分(17.2±1.2)分高于B组(15.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3个月A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为91(80~98)分,高于B组80(68~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6个月、12个月时两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下胫腓间隙和下胫腓重叠距离与出院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固定是术后1个月踝关节活动度<15分(P=0.011)和术后3个月踝关节AOFAS评分<90分(P=0.03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锁扣带袢钛板治疗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损伤与单枚皮质骨螺钉同样安全有效,但早期功能结果优于螺钉固定,中长期结果相当,螺钉固定是影响早期功能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胫腓联合损伤
原文传递
以髋关节、骶髂关节病变为首发症状的布鲁氏菌病一例报告
14
作者 张强 夏璐 +2 位作者 邓伟哲 师国洋 钱春生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7-240,共4页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anthropozoonosis),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1]。疫畜及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我国北方牧区以牛、...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anthropozoonosis),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1]。疫畜及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我国北方牧区以牛、羊为主要传染源[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脊柱炎 强直性 骨关节炎 骶髂关节炎
原文传递
创伤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重返岗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黄燕 黄霞 +2 位作者 徐丽红 王佳蕾 褚春香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60-864,共5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后重返工作岗位(return to work,RTW)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82例创伤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收集人口学、职业以及临床3个方面的因素,对患者进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创伤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后重返工作岗位(return to work,RTW)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82例创伤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收集人口学、职业以及临床3个方面的因素,对患者进行特征分析和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创伤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后RTW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82例患者1年内术后RTW率为76.9%(140例),其中术后3个月内、3~6个月、6~12个月分别为4.9%(9例)、38.5%(70例)、33.5%(61例);此外,术后未RTW率23.1%(42例),原因包括慢性疼痛16例(38.1%),行动不便、力量和耐力下降11例(26.2%),无法胜任既往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10例(23.8%),抑郁症5例(11.9%)。未RTW患者教育程度(研究生)比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低于RTW患者,年龄、性别(男)、职业(重体力工作)、并发症比例、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受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比例、骨折椎体数(多发)和骨折机制(道路交通事故)比例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高于RTW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95%CI)1.010(1.001~1.318)]、教育程度:专科及本科[OR(95%CI)0.844(0.646~0.934)]和研究生[OR(95%CI)0.823(0.673~0.974)]、ISS:重伤[OR(95%CI)1.235(1.132~1.586)]和严重伤[OR(95%CI)1.422(1.234~1.954)]、骨折机制[OR(95%CI)1.543(1.276~2.053)]和VAS评分[OR(95%CI)1.532(1.321~2.003)]与患者未RTW风险独立相关(P<0.05)。结论创伤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年龄、教育程度、损伤严重程度、骨折机制、疼痛与未RTW风险相关,关注这些风险变量并采取更为积极的术后措施将有助于促使患者RT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对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矢状面和冠状面失平衡的再认识
16
作者 鲁世保 陈小龙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81-483,共3页
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是一种复杂的脊柱退行性三维结构改变,常表现为脊柱侧凸或后凸畸形^([1])。研究表明,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导致的矢状面和冠状面失平衡是导致腰背部进行性疼痛、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功能障碍及心理障碍等问题的... 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是一种复杂的脊柱退行性三维结构改变,常表现为脊柱侧凸或后凸畸形^([1])。研究表明,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导致的矢状面和冠状面失平衡是导致腰背部进行性疼痛、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功能障碍及心理障碍等问题的主要因素,也是评估和预测手术疗效的最重要指标之一^([2-11])。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脊柱矢状面和冠状面平衡问题,是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 脊柱疾病 矢状面失平衡 冠状面失平衡
原文传递
水凝胶在肩袖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翔 潘凌霄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组成的一组具有协同功能的肌群,4块肌肉的肌腱部分在肱骨头解剖颈处形成袖套状结构,围绕肩关节的上、后和前方,并与肩关节囊附着,肌腱连接到骨骼的界面被称为腱-骨界面(tendon-bone interface,...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组成的一组具有协同功能的肌群,4块肌肉的肌腱部分在肱骨头解剖颈处形成袖套状结构,围绕肩关节的上、后和前方,并与肩关节囊附着,肌腱连接到骨骼的界面被称为腱-骨界面(tendon-bone interface,TBI),通过这种方式肩袖将肩胛骨周围的肌肉连接到肱骨。该区域是应力最集中的位置,因此容易出现损伤[1-3]。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肩部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提高。外伤和慢性损伤是造成肩袖损伤的主要因素[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水凝胶类 组织工程 肩损伤 综述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疗效及经验
18
作者 胡文勇 唐宇 林红凯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29-834,共6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arthroscopically-assist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ARIF)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2... 目的比较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arthroscopically-assist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ARIF)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接受ARIF或ORIF治疗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根据年龄和性别,按照1∶1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ARIF患者和ORIF患者均入组47例。收集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评估膝关节症状及功能评估。采用Rasmussen放射评分评估影像学参数并测量及比较胫骨平台宽度(tibial plateau width,TPW),关节凹陷深度(articular depression depth,ADD),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和近端胫骨角(proximal tibial slope angle,PTSA)。结果ARIF组手术时间[(143.52±14.65)min vs.(79.21±15.14)min]、术中曝光次数[(6.41±2.02)次vs.(4.15±1.78)次]高于ORIF组(P<0.05),术中出血量[(75.62±9.58)ml vs.(175.26±10.05)ml]、切口长度[(7.98±2.22)cm vs.(12.05±2.65)cm]、术后引流量[(62.74±4.74)ml vs.(76.74±4.89)ml]和术后住院时间[(1.54±1.05)周vs.(2.41±1.14)周]低于ORIF组(P<0.05)。术后12个月,ARIF组HSS评分[(185.49±3.14)分vs.(71.91±4.14)分]高于ORIF组(P<0.05);ARIF组患侧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128.89±7.36)°vs.(125.76±7.55)°]高于ORIF组(P<0.05)且与对侧膝关节ROM差值更小[(-3.48±0.97)°vs.(-7.36±1.01)°](P<0.05)。术后12个月,ARIF组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4.79±3.17)分vs.(12.24±4.25)分]高于ORIF组(P<0.05)。ARIF组术后6个月[(1.37±1.31)mm vs.(2.13±1.33)mm]和12个月[(2.12±1.12)mm vs.(2.71±1.25)mm]的ADD低于ORIF组(P<0.05)。结论ARIF和ORIF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均可提供令人满意的治疗结果,但ARIF有更好复位效果及功能恢复。ARIF可作为常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关节镜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立位CT性能评估及在骨关节退行性疾病诊断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凯程 刘帅 +5 位作者 张启林 孙兆昌 李佩玲 李松柏 范国光 朱悦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90-595,共6页
目的评估立式扫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立位CT)的性能,包括成像能力、扫描流程及图像质量,并初步探究其在骨关节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与立位CT具有同等硬件配置的卧位扫描设备进行体模扫描并对比,评估成像能力。经本院伦... 目的评估立式扫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立位CT)的性能,包括成像能力、扫描流程及图像质量,并初步探究其在骨关节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与立位CT具有同等硬件配置的卧位扫描设备进行体模扫描并对比,评估成像能力。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招募35名志愿者进行立位扫描,其中平扫29名,增强扫描6名,每名志愿者扫描一个部位,记录摆位时间、扫描时间、扫描剂量等参数,并与卧位扫描设备进行对比,评估扫描流程合理性。获得影像资料后,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评分,采用双人盲态评价的方式,评估图像质量。获得其中2名志愿者的前期卧位影像资料,对比卧位、立位差异。结果立位CT的成像能力与同等配置卧位CT相当、扫描流程合理、图像质量良好。通过图像对比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卧位、立位影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立位CT成像能力良好、扫描流程合理、图像清晰。立位CT对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骨关节炎 射线照相法 直立位CT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
原文传递
带线锚钉穿骨张力带与高强线环扎双重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嘉琛 柳直 +2 位作者 王猛 姚五平 李玉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穿骨张力带与高强线环扎双重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该术式对于治疗髌骨骨折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在甘肃省中医院门、急诊确诊为髌骨骨折并使用带线锚钉穿骨张力带与高...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穿骨张力带与高强线环扎双重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该术式对于治疗髌骨骨折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在甘肃省中医院门、急诊确诊为髌骨骨折并使用带线锚钉穿骨张力带与高强线环扎双重固定治疗的2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6.7±11.8)岁,均为新鲜的单纯髌骨骨折且无其它部位复合伤及内科严重疾患,于我院行带线锚钉穿骨张力带与高强线环扎双重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术后、术后12周常规拍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记录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有无并发症及是否需要二次手术。并在术后12周对患者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或再骨折。患者术后12周Lysholm评分优12例,良8例,平均(94.95±3.87)分;HSS评分优19例,良1例,平均(90.80±3.87)分。结论带线锚钉穿骨张力带与高强线环扎双重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能够准确复位骨折端,促进骨折愈合,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块,减轻术后疼痛,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髌骨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