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风格流行音乐现状与艺术特征述略(2013—2023) |
吕威霖
付婧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乐器结构设计与教学应用研究 |
邵申弘
汪洋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学科意义上的区域音乐史研究——读施咏《江苏音乐史》 |
吴艳
洛秦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心中的极致”——由陈其钢《五行》谈个性风格在创作中的体现 |
陈思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汉画像中“袖舞”的符号学阐释 |
李琦
杨怡雯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6
|
照见传统 交汇中西——张朝钢琴作品《中国之梦》的创作与演奏研究 |
初晓睿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7
|
暮色下的星——吉雅·坎切利《暮色》之音乐结构与创作风格特征分析 |
周凌宇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为先,为鲜,为“仙”——关于《冬虫·夏草》与其中筝乐的三个话题 |
赵鲁琴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云蒸霞蔚 熠熠生辉——秦文琛笙协奏曲《云川》论评 |
张宝华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专业音乐院校学报编辑部人才队伍建设刍议 |
刘春晓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1
|
从赵晓生作品《映山红》看钢琴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 |
林林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2
|
视唱练耳分级教学研究——以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为例 |
于洋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3
|
琵琶曲《十面埋伏》李廷松传谱特征研究 |
田甜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新时代背景下艺术类学术期刊专题栏目建设的观察与思考 |
韦杰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5
|
东北民歌--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重要源泉 |
刘旭娜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6
|
对中国艺术歌曲音乐风格的重识 |
于婷婷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7
|
“艺术的生活”与“生活的艺术”——新时代迈向人民的广西壮族民歌 |
蒋燮
班富宁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8
|
复排歌剧《苍原》创作中民族元素的分析研究 |
马莉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9
|
鲁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研究 |
李哲
辛德万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0
|
网络平台下音乐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视唱实训平台为例 |
颜锐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