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170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虚法师对曹溪禅的研究
1
作者 崔玉卿 许宏伟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近代太虚法师对惠能所创曹溪禅有其深刻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黄梅弘忍虽有十大入室弟子各自弘化一方,然实皆悟而未彻;唯曹溪惠能彻证彻悟,故得黄梅衣法。曹溪禅以“万法心生,生空无性”为纲要,惠能据此而自悟,亦据此而教他悟。曹溪所言... 近代太虚法师对惠能所创曹溪禅有其深刻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黄梅弘忍虽有十大入室弟子各自弘化一方,然实皆悟而未彻;唯曹溪惠能彻证彻悟,故得黄梅衣法。曹溪禅以“万法心生,生空无性”为纲要,惠能据此而自悟,亦据此而教他悟。曹溪所言“自性”一名而通多义,或指真如,或指第八含藏识等,自性乃曹溪禅关键所在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彻证彻悟 黄梅衣法 万法心生 生空无性 自性
下载PDF
从文化关系的变革看佛教中国化的内在机制
2
作者 李利安 田鹏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
纵观2500年的佛教史,存在于具体时空中的佛教总是在时空转换中不断发展变化。除了经济、政治等因素外,时空转换所发生的文化关系变革以直接而鲜明的因缘塑成佛教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并由此决定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关系... 纵观2500年的佛教史,存在于具体时空中的佛教总是在时空转换中不断发展变化。除了经济、政治等因素外,时空转换所发生的文化关系变革以直接而鲜明的因缘塑成佛教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并由此决定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关系的变革促使中国佛教重新调整自己的文化角色,在儒释道三教关系固有格局与地位迅速瓦解的过程中,迎接扑面而来的各种新文化,以新的形象搭建全新的文化关系,出现了“人间佛教”的潮流。近年来,面对新的宗教文化格局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文明在中国的持续传播,佛教以角色调整和文化关系持续重组,迎来了不同以往的中国佛教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关系 人间佛教 现代化 佛教新文化
下载PDF
圆瑛法师会通佛儒的佛学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3
作者 徐弢 刘茹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3-8,共6页
圆瑛法师沿着汉传佛教“融儒入佛”“会通佛儒”的中国化路径,以儒家“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思想及其“博施济众”的救世精神,来诠释大乘菩萨“自利利他”“利生救世”的慈悲之道,并立足近现代中国佛教的现实处境,对佛、儒二教的经典... 圆瑛法师沿着汉传佛教“融儒入佛”“会通佛儒”的中国化路径,以儒家“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思想及其“博施济众”的救世精神,来诠释大乘菩萨“自利利他”“利生救世”的慈悲之道,并立足近现代中国佛教的现实处境,对佛、儒二教的经典教义加以契理契机的发展与会通。他会通佛、儒的佛学思想,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而且体现了爱国爱教爱和平的情怀、不存门户之见的包容态度、关注现实人间福祉的人本主义等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瑛 佛学 儒家 会通 中国化
下载PDF
妙峰法师的建造遗迹
4
作者 邢东风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妙峰福登(1540-1612)是晚明时期著名的高僧,他不仅精通佛法,而且擅长工巧,在以建筑形式表现华严理念方面,更是无人能及。妙峰生前建造了许多圣像、寺宇、桥梁等,其中有的遗存至今,泽被后人。然而,很少有对他的学术性考察,至于他在佛教... 妙峰福登(1540-1612)是晚明时期著名的高僧,他不仅精通佛法,而且擅长工巧,在以建筑形式表现华严理念方面,更是无人能及。妙峰生前建造了许多圣像、寺宇、桥梁等,其中有的遗存至今,泽被后人。然而,很少有对他的学术性考察,至于他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也没有得到恰当的评价。关于妙峰的史料除了传记资料以外,还有相关山寺志中保存的遗文,以及遗迹实物资料,如建筑、铸件、碑刻等等,依据相关资料,对其建造遗迹进行追踪考察,收集他的作品,从而更清楚地展示妙峰的特质以及他在佛教史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峰福登 憨山德清 华严 明代佛教 建筑
下载PDF
佛教对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会通与超越
5
作者 崔文奎 胡启明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佛教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与西方深层生态学存在会通及超越之处。一方面,佛教中所蕴含的“万物一体、依正不二”的生态整体论、“无情有性、珍爱自然”的内在价值论及“众生平等、六道轮回”的生态平等论,与西方深层生态学的核心思想... 佛教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与西方深层生态学存在会通及超越之处。一方面,佛教中所蕴含的“万物一体、依正不二”的生态整体论、“无情有性、珍爱自然”的内在价值论及“众生平等、六道轮回”的生态平等论,与西方深层生态学的核心思想高度契合;另一方面,佛教中缘起与假名、真如与现象的辩证论述,更是实现了对深层生态学理论缺陷的总体性超越。将二者比较研究既符合当前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发展趋势,又可在视域融合中确立佛教生态思想研究主题,为建构佛教环境伦理学及环境哲学提供崭新的致思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深层生态学 会通 超越 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
下载PDF
麦积山石窟北朝时期文殊菩萨图像研究
6
作者 白凡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文殊菩萨作为佛教艺术代表性人物图像,其造像样式和经变故事,在石窟寺佛教遗迹中都占据很大比重,麦积山石窟现存多处北朝文殊图像,通过观察和总结其图像中诸多变化特征,可以发现其整体组合和个体特征的变化与时代背景紧密关联,进一步应... 文殊菩萨作为佛教艺术代表性人物图像,其造像样式和经变故事,在石窟寺佛教遗迹中都占据很大比重,麦积山石窟现存多处北朝文殊图像,通过观察和总结其图像中诸多变化特征,可以发现其整体组合和个体特征的变化与时代背景紧密关联,进一步应证了北朝时期佛教艺术本土化的过程,也体现了麦积山石窟在中国石窟寺中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菩萨 对称 组合 冠式 图像
下载PDF
开创五台山学,推动中国文化研究深入开展——怀念崔正森先生
7
作者 闫孟祥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3-7,共5页
崔正森先生于2023年4月26日去世。他是当代五台山研究的开创者、五台山学的创始人,同时也为中国文化深入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又敬服中国传统文化,在他的身世特征中践行着中道、和合、智慧。他一生的成绩和努力,... 崔正森先生于2023年4月26日去世。他是当代五台山研究的开创者、五台山学的创始人,同时也为中国文化深入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又敬服中国传统文化,在他的身世特征中践行着中道、和合、智慧。他一生的成绩和努力,是激励我们把五台山研究推向深入的动力。现仅从笔者所知的侧面述及崔老师的一些往事,以寄哀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正森 五台山学 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文殊菩萨 般若中道
下载PDF
南传佛教中国化:地缘与云南傣族佛教的形成
8
作者 吴之清 邢榕瀚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毗邻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和德宏等地傣族,深受巴利语南传佛教影响,致使本地传统与境外文明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傣族佛教”信仰;与之相比,地处哀牢山一带的新平傣族却保持淳朴的原始信仰。两地傣族的社会差异... 毗邻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和德宏等地傣族,深受巴利语南传佛教影响,致使本地传统与境外文明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傣族佛教”信仰;与之相比,地处哀牢山一带的新平傣族却保持淳朴的原始信仰。两地傣族的社会差异更多从其不同的信仰文化表现出来,就其社会意涵进行分析,得出地缘关系影响同一民族作出不同选择的结论。论文揭示南传佛教在傣族地区的中国化及其生存发展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傣族 原始宗教 傣族佛教
下载PDF
撮录本《孔雀王咒经》生成时代考辨
9
作者 柴杰 杨富学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24-29,共6页
《孔雀明王经》于东晋时期传入中土,及至盛唐、中唐时代,出现多种译本,非常流行,孔雀明王信仰也随之臻至极盛。《大正藏》收录有六部《孔雀明王经》汉译本,其中,传鸠摩罗什译《孔雀王咒经》为撮录本,其内容不仅有佛教的内容,还摘抄了目... 《孔雀明王经》于东晋时期传入中土,及至盛唐、中唐时代,出现多种译本,非常流行,孔雀明王信仰也随之臻至极盛。《大正藏》收录有六部《孔雀明王经》汉译本,其中,传鸠摩罗什译《孔雀王咒经》为撮录本,其内容不仅有佛教的内容,还摘抄了目前学界认为是伪经的《安宅神咒经》之内容,更涉及了道教的内容。尤其是其中可见570年甄鸾《笑道论》所引用的道教文献《度国王品》。《度国王品》乃《太上妙法本相经》之一品,故可定《太上妙法本相经》的形成当不晚于570年,又北周武帝灭佛时间为建德三年(574)至宣政元年(578),加上撮录本《孔雀王咒经》的名称最早出现于597年的《长房录》,故可推定撮录本《孔雀王咒经》的形成大体在578至597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王咒经》 疑伪经 《笑道论》 《太上妙法本相经》
下载PDF
元代北方多民族佛教信仰的互动与融合——以麦积山石窟第48窟四臂观音为中心
10
作者 朱淑娥 郑炳林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麦积山第48窟东龛内四臂观音造像属于藏传佛教体系,四臂观音造像样式独特,发式为三重螺髻,仰覆莲花宝座基座为十字折角须弥座,此尊四臂观音造像样式反映出藏传佛教在北方地区的盛行以及元代北方多民族佛教信仰的互动与融合。
关键词 麦积山 四臂观音 多民族佛教 互动与融合
下载PDF
《击壤集》所见邵雍与佛教关系论析
11
作者 张炳宸 闫孟祥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8-23,共6页
从《击壤集》可见:邵雍与佛教人物有较紧密的来往,不讳言佛教,甚至让弟子从与佛教空理相应的见解入手体悟道理。他自己本人从思想上接受了佛教的空观,行为方式强调“安乐”,也有佛教安住自性的倾向。这些说明,他的思想与佛教不相冲突,... 从《击壤集》可见:邵雍与佛教人物有较紧密的来往,不讳言佛教,甚至让弟子从与佛教空理相应的见解入手体悟道理。他自己本人从思想上接受了佛教的空观,行为方式强调“安乐”,也有佛教安住自性的倾向。这些说明,他的思想与佛教不相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雍 祖乡 本体
下载PDF
《识体与识变——玄奘唯识学的基本问题》
12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作者:傅新毅中西书局2024年6月出版这是作者在2006年出版的《玄奘评传》的基础上全新撰写的一部系统研究玄奘唯识学理论体系的专著。本书充分利用梵巴汉藏各类佛教原典文献,并借鉴现当代海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在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 作者:傅新毅中西书局2024年6月出版这是作者在2006年出版的《玄奘评传》的基础上全新撰写的一部系统研究玄奘唯识学理论体系的专著。本书充分利用梵巴汉藏各类佛教原典文献,并借鉴现当代海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在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兼及日韩佛教的宏阔背景下,梳理了玄奘唯识学的基本问题意识与学理开展;通过唯识古今学的比较研究,确立了玄奘唯识学的理论定位与基本特色;在综合窥基和圆测等诸家不同学说的基础上,展现了玄奘唯识学的全体学理规模。以唯识学理为线索,进而分析了大乘佛教三系的异同所在。作为一项以哲学为底色的佛学研究,还就时间、认识等根本性的哲学问题探讨了佛教哲学与西方哲学对话的可能。本书是作者学习、研究佛教哲学30年的一部总结性著作,体现了作者“文献史应当成为问题史”的研究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哲学 唯识学 佛学研究 大乘佛教 印度佛教 玄奘 窥基 圆测
下载PDF
尼泊尔中华寺
13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中华寺,坐落在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由中国佛教协会建造,是我国在海外的第一座正式寺院。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法师于2011年荣膺方丈以来,开展了扶贫、医药、助学等社会慈善事业,举办了“丝路光明行”等活动,赢得了世界佛教界和当... 中华寺,坐落在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由中国佛教协会建造,是我国在海外的第一座正式寺院。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法师于2011年荣膺方丈以来,开展了扶贫、医药、助学等社会慈善事业,举办了“丝路光明行”等活动,赢得了世界佛教界和当地政府的好评。201 9年1 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尼泊尔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将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高度》,指出“中尼是互学互鉴的好邻居。中国在蓝毗尼建设的中华寺,成为中尼宗教文化交流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毗尼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界 宗教文化交流 社会慈善事业 印顺法师 尼泊尔
下载PDF
大慧宗杲话头禅思想探要——兼论虚云、本焕长老
14
作者 张海龙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21-25,共5页
宗杲禅师劝修话头禅时要人参活句,以将一切分别心“按下”为参话头之基本要求。参话头具体包括起疑情、提撕举觉、悟、证、修行几个步骤(阶段),其中至为关键的是起疑情和提撕举觉。宗杲禅师之后,话头禅渐为禅林所推崇,其影响直至近现代... 宗杲禅师劝修话头禅时要人参活句,以将一切分别心“按下”为参话头之基本要求。参话头具体包括起疑情、提撕举觉、悟、证、修行几个步骤(阶段),其中至为关键的是起疑情和提撕举觉。宗杲禅师之后,话头禅渐为禅林所推崇,其影响直至近现代。虚云长老与本焕长老皆由参话头而开悟。虚老一语道破参话头的本质就是观心,而疑情则为参话头的拐杖。与虚老一样,本老也是由参“念佛的是谁”而获益,但他却常以“讲话是谁”作为接引众生的方便法门,拓宽了话头禅的施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杲 话头禅 起疑情 提撕举觉 虚云 本焕
下载PDF
五台山戒法源流考论
15
作者 马海燕 陈平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元代五台山研习律学最为著名者当属兴国大师信明,他是海云和尚之后慧聚寺北戒坛《戒本》的传人。明末观衡法师的戒法以北戒坛为主,参照诸方科仪而改进,与古心一系有所区别。古心律师戒法来源等问题还得从其传记中探寻,其戒法与五台山关... 元代五台山研习律学最为著名者当属兴国大师信明,他是海云和尚之后慧聚寺北戒坛《戒本》的传人。明末观衡法师的戒法以北戒坛为主,参照诸方科仪而改进,与古心一系有所区别。古心律师戒法来源等问题还得从其传记中探寻,其戒法与五台山关系更为密切。宝华山见月深刻地意识到宦官与佛教关系过于密切在戒律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自觉地采取与五台山澄芳不同的弘戒路线,随着见月宝华系的崛起,以结交中贵而兴盛的五台山系逐渐隐没。需要辨正的是,清代书祯律师是宝华系的高僧,他并未住持过五台山寺院,其戒法来源与五台山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心律师 五台山 北戒坛 戒法 律宗
下载PDF
论方以智《易余》与华严四法界观的关系
16
作者 赵卓凡 丁四新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38-45,共8页
比较《易余》与四法界观的结构,可知方以智哲学与华严思想的密切关系。第一,资格说在论说现象界互为差别、相反相成的特性,及强调事必有理的结构上与事法界相摄。第二,太极说在其时空无限的特征、在隐去物相分殊以建构纯粹的理世界,及... 比较《易余》与四法界观的结构,可知方以智哲学与华严思想的密切关系。第一,资格说在论说现象界互为差别、相反相成的特性,及强调事必有理的结构上与事法界相摄。第二,太极说在其时空无限的特征、在隐去物相分殊以建构纯粹的理世界,及申饬理不离气的结构上与理法界相应。第三,体用不二说在由客观存有论到主观境界论的论说形式,及十错六对的结构上与事理无碍法界相符。第四,用用见体说在两两差别的现象于互动中能呈显本原的结构上与事事无碍法界相契。总之,《易余》系统地化用了四法界观的结构,方氏哲学与华严思想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余 四法界观 十错 十玄 事事无碍
下载PDF
元僧雪庭福裕早年受具与交游情况考略
17
作者 董健楠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43-50,共8页
雪庭福裕是蒙元时期曹洞宗高僧,目前学界对其早年受具经历关注甚少。通过钩沉史料可知,福裕受具于山西名刹仙岩寺,祝发之师为太原佛教领袖休林。福裕离晋之后,参学燕京,得曹洞宗师万松行秀之印可,则又与仙岩寺修行不无关联。由于金元时... 雪庭福裕是蒙元时期曹洞宗高僧,目前学界对其早年受具经历关注甚少。通过钩沉史料可知,福裕受具于山西名刹仙岩寺,祝发之师为太原佛教领袖休林。福裕离晋之后,参学燕京,得曹洞宗师万松行秀之印可,则又与仙岩寺修行不无关联。由于金元时期曹洞宗北上弘传,在各地形成大小不一的区域性佛教集团,反映到山西则以交城曹洞法脉集团为代表。福裕的两任业师皆与该集团有密切联系,而该僧团也对于福裕个人成长意义非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庭福裕 万松行秀 仙岩寺 休林 曹洞宗
下载PDF
圣俗视阈下“五爷”信仰的建构与定型:五爷、龙神与文殊
18
作者 王小蕾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基于敦煌五台山文献及相关史料,对五台山五爷庙供奉的主尊“广济龙王”进行溯源,清乾隆、康熙两帝曾亲临北台顶巡礼,对北台顶灵应寺进行修葺,五爷庙“龙参”匾额御敕的具体年代为康熙二十二年(1683),印证出“五爷”居所原在五台山北台... 基于敦煌五台山文献及相关史料,对五台山五爷庙供奉的主尊“广济龙王”进行溯源,清乾隆、康熙两帝曾亲临北台顶巡礼,对北台顶灵应寺进行修葺,五爷庙“龙参”匾额御敕的具体年代为康熙二十二年(1683),印证出“五爷”居所原在五台山北台顶的传说,以及他作为五个台五百群龙之首“娑竭罗龙王”的身份。继而探讨五爷信仰与龙神信仰、文殊菩萨的关系及该信仰是如何建构与定型等内容。“五爷”已然成为当今五台山佛教中最具特色与最受大众崇信的神祇之一,是民间神祇与佛教神祇糅合而成的信仰形态,塑造了五台山“神圣性”与“世俗性”相统一的神山信仰模式,因此当代的五爷庙可视为五台信仰体系中“圣”、“俗”融合的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爷 北台 敕封 龙神信仰 文殊
下载PDF
益友崔正森纪念
19
作者 麻天祥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8-9,共2页
2023年4月26日,五台山研究的开拓者、五台山学的奠基人、《五台山研究》创始人、著名佛教学者崔正森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至今已整整一周年。先生一生潜心学术、著作等身、淡泊名利、泽惠后学、德才学识四者兼备。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为... 2023年4月26日,五台山研究的开拓者、五台山学的奠基人、《五台山研究》创始人、著名佛教学者崔正森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至今已整整一周年。先生一生潜心学术、著作等身、淡泊名利、泽惠后学、德才学识四者兼备。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为学习和缅怀先生的治学精神,弘扬先生的学术思想,总结先生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五台山研究会、《五台山研究》编辑部发起征集崔正森先生纪念文章的启事。启事一经发布,先生生前好友、学界同仁、后辈学生等纷纷热忱回应,在纪念文章中深情追忆与先生的交往点滴、回顾先生的学术研究,往事历历,令人泪下。薪火相传、弦歌不辍,以先生为榜样,发扬其精神、光大其事业,继续将五台山研究推向深入,是我们对先生最好的纪念。现节选部分文章,以示对先生的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正森 麻天祥 五台山 五台山佛教史
下载PDF
五台山高僧镇澄《道德经集解》中的三教会通思想探析
20
作者 唐哲嘉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镇澄之《道德经集解》为现存明代佛教老子学的重要文献。以《道德经集解》为据,探析镇澄如何通过注老的方式来会通三教思想。一方面,镇澄摒弃了以儒拒道的立场,在注解中消解了历来的“愚民”说、“绝仁弃义”说与“权诈”说对老学的批评... 镇澄之《道德经集解》为现存明代佛教老子学的重要文献。以《道德经集解》为据,探析镇澄如何通过注老的方式来会通三教思想。一方面,镇澄摒弃了以儒拒道的立场,在注解中消解了历来的“愚民”说、“绝仁弃义”说与“权诈”说对老学的批评,同时更是视老学为儒学的同向超越。另一方面,镇澄以佛学思想来注解老子的“无名”与“无为”,将其判为禅宗的“教外别传”,从而以佛学来融摄老学。因而,镇澄注老的旨归无疑是以会通为主,展现出明代佛教对三教关系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镇澄 《道德经集解》 圆融会通 以佛解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