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日本刑法学中的谦抑主义之考察 |
刘淑珺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08 |
23
|
|
2
|
德国刑法学中的义务犯理论 |
何庆仁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09 |
14
|
|
3
|
监狱文化的批判性省思 |
张晶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10 |
14
|
|
4
|
单一正犯体系研究 |
江溯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09 |
16
|
|
5
|
监督过失理论研究 |
李蕤宏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08 |
17
|
|
6
|
走向共犯的教义学——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
陈兴良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09 |
13
|
|
7
|
终身刑:死刑废止语境下一种话语的厘定与建构 |
李立丰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12 |
13
|
|
8
|
刑法法条竞合理论的比较研究 |
吕英杰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08 |
13
|
|
9
|
“类型”作为刑法上之独立思维形式——兼及概念思维的反思与定位 |
杜宇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10 |
12
|
|
10
|
论刑法解释的刑事政策化 |
欧阳本祺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10 |
11
|
|
11
|
少年司法模式的第三条道路——恢复性少年司法在中国的兴起 |
吴啟铮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15 |
11
|
|
12
|
存款的占有问题研究 |
徐凌波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11 |
10
|
|
13
|
美国法人审前转处协议制度的演进及其启示 |
叶良芳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12 |
9
|
|
14
|
建立一座法律解释论的“通天塔”——对实质的刑法解释论的反思 |
周详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10 |
9
|
|
15
|
被害人自我答责的理论根基探析 |
马卫军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13 |
9
|
|
16
|
被害人自我答责的成立条件 |
马卫军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12 |
10
|
|
17
|
被害人视野中的刑事和解——一种基于实证的分析 |
兰耀军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08 |
9
|
|
18
|
刑法上的占有 |
徐凌波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09 |
8
|
|
19
|
德国刑法被害人信条学研究初论 |
申柳华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11 |
8
|
|
20
|
德日刑法上的监督、管理责任 |
吕英杰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12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