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基于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急救干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抢救成功率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5月在本院进行抢救的90例DK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常规急救干预)、观察组(n=45,常规急救干...目的:探讨基于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急救干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抢救成功率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5月在本院进行抢救的90例DK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常规急救干预)、观察组(n=45,常规急救干预+基于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急救干预),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干预时间指标、抢救成功率与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后7 d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纠正酸中毒时间、尿酮转阴时间与血糖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抢救成功率无区别(P>0.05),但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急救干预可促进DKA患者生化指标改善缩短干预时间以及在稳定抢救成功率的情况下减少不良事件。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跌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3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护理干...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跌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3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护理干预模式。统计两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HO 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WHOQOL-BREF)评分、跌倒危险认知情况及血压、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6.4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跌倒发生率(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38)。护理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上升,进一步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跌倒危险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跌倒危险认知情况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进一步组间比较,观察组跌倒危险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进一步组间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模式用于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可预防患者跌倒,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有助于调节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基于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急救干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抢救成功率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5月在本院进行抢救的90例DK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常规急救干预)、观察组(n=45,常规急救干预+基于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急救干预),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干预时间指标、抢救成功率与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后7 d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纠正酸中毒时间、尿酮转阴时间与血糖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抢救成功率无区别(P>0.05),但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急救干预可促进DKA患者生化指标改善缩短干预时间以及在稳定抢救成功率的情况下减少不良事件。
文摘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跌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3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护理干预模式。统计两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HO 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WHOQOL-BREF)评分、跌倒危险认知情况及血压、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6.4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跌倒发生率(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38)。护理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上升,进一步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跌倒危险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跌倒危险认知情况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进一步组间比较,观察组跌倒危险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进一步组间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模式用于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可预防患者跌倒,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有助于调节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