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变革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于婉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4,共5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跃性发展对当代艺术创作产生了变革性影响。它通过模仿人类的认知过程,完成类似于人类的艺术创作表达,进而促使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进行重新定义,并从道德伦理、观念、意识、哲学等方面再次思考艺术的价值内涵,重新构建...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跃性发展对当代艺术创作产生了变革性影响。它通过模仿人类的认知过程,完成类似于人类的艺术创作表达,进而促使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进行重新定义,并从道德伦理、观念、意识、哲学等方面再次思考艺术的价值内涵,重新构建艺术创作的话语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将被重塑,艺术家与人工智能建立起新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生成式人工智能 艺术创作 话语体系 AI绘画
下载PDF
困境与变革:“双减”之下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研究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星 李昕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4,共8页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艺术“新课标”的出台,中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呈现新的变革趋向。本文选取五个不同地域的学校,以教师、家长和学生分别为调查对象,从师资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业评价四重维度对当下中国中小学艺术教育...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艺术“新课标”的出台,中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呈现新的变革趋向。本文选取五个不同地域的学校,以教师、家长和学生分别为调查对象,从师资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业评价四重维度对当下中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进程进行全方位透视,为中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提供可资参照的实证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教育改革 中小学教育 双减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从“视觉沉浸”到“数据沉浸”:数字展览的价值特点与迭代趋势——以“纽约的生活肖像”城市数字展为研究个案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红 闫涵 唐佳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3,共7页
随虚拟展示、数字交互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数字展览数量大幅增多,内容主题、呈现形态不断拓展。数字展览已不满足提供“视觉沉浸”,开始深度挖掘展览相关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可视化、多感官体验、强交互设计等向“数据沉浸”阶段进发。... 随虚拟展示、数字交互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数字展览数量大幅增多,内容主题、呈现形态不断拓展。数字展览已不满足提供“视觉沉浸”,开始深度挖掘展览相关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可视化、多感官体验、强交互设计等向“数据沉浸”阶段进发。本文由“纽约的生活肖像”城市数字展个案出发,试归纳数字展览的价值特点,并对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展览 沉浸式展览 数据可视化 城市展 趋势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建构的云锦延伸设计——以陈之佛图案骨式为起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映月 孙庭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本文对陈之佛提出的图案骨式进行结构性分析及图案建构创新与参数化设计,旨在探究非遗与现代图案设计、参数化设计、陈设设计等艺术科技相融合的契机与理论依据,并结合公共空间环境下的室内陈设品、空间装置艺术的研究实验,探究南京云... 本文对陈之佛提出的图案骨式进行结构性分析及图案建构创新与参数化设计,旨在探究非遗与现代图案设计、参数化设计、陈设设计等艺术科技相融合的契机与理论依据,并结合公共空间环境下的室内陈设品、空间装置艺术的研究实验,探究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在非遗延伸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希冀为传统非遗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之佛图案骨式 数字科技 参数化设计 云锦延伸设计
下载PDF
“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兰翠芹 贾荣林 王小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1,I0001,I0002,共7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学科交叉融合提出新要求,交叉学科发展已成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了交叉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强调“问题解决理论”在交叉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系统阐述“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的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学科交叉融合提出新要求,交叉学科发展已成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了交叉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强调“问题解决理论”在交叉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系统阐述“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路径、战略模型、学科体系和基础保障等,提出协同推动有组织科研,实现有组织育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交叉学科 设计学 服装学 设计教育
下载PDF
从“可用”到“伙伴”——产品中的魅力体验与感性满足
6
作者 赵智峰 何潇鸥 李一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197,共7页
通过理论与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产品设计中“魅力”与“感性满足”之间的关系,解析感性设计如何通过功能、色彩、形态、触觉等设计元素引发用户的情感体验。文章详细分析了设计中的情感驱动要素,并提出了“产品核心魅点评价方法”和“从... 通过理论与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产品设计中“魅力”与“感性满足”之间的关系,解析感性设计如何通过功能、色彩、形态、触觉等设计元素引发用户的情感体验。文章详细分析了设计中的情感驱动要素,并提出了“产品核心魅点评价方法”和“从感性设计到产品魅力体验路径”的系统程序模型。运用模型对服装、汽车、食品等领域中的经典设计案例进行剖析,展示了感性设计在实践中的多维度应用与价值,为未来设计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设计 产品魅力 魅力体验 情感连接
下载PDF
《画史会要》“朱谋垔托名说”辨误
7
作者 赵阳阳 朱友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8,I0002,共7页
《画史会要》是考索明代画家的重要文献,然其编者为明人朱谋垔抑或金赉,尚存疑议。本文通过比勘署名不同的两种《画史会要》版本,同时考察朱谋垔编刊美术文献的历程,认为朱谋垔编纂《画史会要》有案可稽,金赉则为好事者虚造之乌有先生... 《画史会要》是考索明代画家的重要文献,然其编者为明人朱谋垔抑或金赉,尚存疑议。本文通过比勘署名不同的两种《画史会要》版本,同时考察朱谋垔编刊美术文献的历程,认为朱谋垔编纂《画史会要》有案可稽,金赉则为好事者虚造之乌有先生。进而对莫伯骥、谢巍辨伪过度的原因进行分析,于书画文献辨伪之方法亦略献刍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史会要 朱谋垔 金赉 托名
下载PDF
《背影》:作为预言的寓言
8
作者 范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16,共2页
2021年,我以绘画、观念雕塑和环境装置等多媒介互文的方式创作了个展“范勃·游弋的谜语”,这是我从空间叙事出发,将“创作-展示”视为一个整体的进一步探索。创作这个展览的初衷既是基于我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的生命质感、精神状态和... 2021年,我以绘画、观念雕塑和环境装置等多媒介互文的方式创作了个展“范勃·游弋的谜语”,这是我从空间叙事出发,将“创作-展示”视为一个整体的进一步探索。创作这个展览的初衷既是基于我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的生命质感、精神状态和身体行为的种种观察,也是对自己在此过程中切身感受的记录与表达。如果说,过去我作品中对梅洛-庞蒂“可见与不可见”问题的讨论更多的是围绕视觉障碍群体与常人之间的感官区分,那么对“游弋的谜语”的创作,则希望将这个问题置于“无形之神”与“有形之物”的转换与改造过程中去思考、游弋,以新的认知强调出个体与现实文化环境的密切关系,并在空间中营造一次“神与人”“精神与身体”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有形之物 空间叙事 谜语 多媒介 切身感受 生命质感 视觉障碍群体
下载PDF
全国艺术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大数据分析(2019—2023)
9
作者 吴卫 李黎俊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196,共8页
对近五年全国艺术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进行大数据分析,总结关于研究方法使用频次、使用时间、学科相关度等特征,为未来研究方法的把握与运用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在检索范围内,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仍占主导,随着艺术学... 对近五年全国艺术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进行大数据分析,总结关于研究方法使用频次、使用时间、学科相关度等特征,为未来研究方法的把握与运用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在检索范围内,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仍占主导,随着艺术学研究的深入,部分新兴研究方法日渐走高,跨学科研究法等将成为未来研究方法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 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方法 大数据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20世纪70年代上海第七印绸厂马王堆系列印花绸设计的考述与反思
10
作者 龚建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6,I0002,共10页
此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上海第七印绸厂设计、生产的马王堆系列印花绸为案例,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检索和分析,客观、系统地阐述了此系列印花绸设计的历史背景、设计过程,对现代丝绸印花设计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同时也探讨了其对今天如何运... 此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上海第七印绸厂设计、生产的马王堆系列印花绸为案例,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检索和分析,客观、系统地阐述了此系列印花绸设计的历史背景、设计过程,对现代丝绸印花设计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同时也探讨了其对今天如何运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设计的诸多启示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70年代 上海第七印绸厂 马王堆系列印花绸 创新设计 考述与反思
下载PDF
地域符号与家国象征——抗战时期漫画图像中的正阳门箭楼形象考察
11
作者 黄宗贤 易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正阳门箭楼自修建以来,就是北京这座神圣文化古城的象征,是国泰民安的见证者,也是历史和进步结合的标志。抗战时期,箭楼的形象借由彼时的主流图像——漫画而得到进一步的意涵升华,成为特殊时期的文化记忆。文章以漫画中建筑与形象的关... 正阳门箭楼自修建以来,就是北京这座神圣文化古城的象征,是国泰民安的见证者,也是历史和进步结合的标志。抗战时期,箭楼的形象借由彼时的主流图像——漫画而得到进一步的意涵升华,成为特殊时期的文化记忆。文章以漫画中建筑与形象的关系为切入,深入挖掘抗战时期正阳门箭楼拥有的民族意涵,洞悉塑造家国形象的视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阳门箭楼 抗战漫画 图像证史 地标符号 家国形象
下载PDF
气象内敛,开拓新变——中唐晚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发微
12
作者 陈振旺 吴雨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75,共8页
吐蕃统治晚期,敦煌石窟艺术依然以京洛文化为正统,受密教和波罗艺术影响,表现出融合与转折的特征。本时期石窟建筑形制和藻井纹样内容有向隋代和初唐回归的特征,莲花纹和三兔纹回归,与时代背景相呼应表现出“复古”特征。中唐晚期藻井... 吐蕃统治晚期,敦煌石窟艺术依然以京洛文化为正统,受密教和波罗艺术影响,表现出融合与转折的特征。本时期石窟建筑形制和藻井纹样内容有向隋代和初唐回归的特征,莲花纹和三兔纹回归,与时代背景相呼应表现出“复古”特征。中唐晚期藻井中心莲花纹趋向收敛和拘谨,有别于初盛唐,正是中唐“低沉内敛”时代背景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唐 莫高窟藻井图案 莲花纹 联珠纹 三兔共耳
下载PDF
《设计的基因》——一个现代的设计基因理论
13
作者 宗立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李立新近期出版的专著《设计的基因》,提出了设计史研究中的诸多创新性和独到性见解。作者从设计史研究案例、材料、方法、观念和路径,指出设计史研究基本原则及设计研究方法论,构建了具有明确示范性和操作性的设计学研究范式。此书是... 李立新近期出版的专著《设计的基因》,提出了设计史研究中的诸多创新性和独到性见解。作者从设计史研究案例、材料、方法、观念和路径,指出设计史研究基本原则及设计研究方法论,构建了具有明确示范性和操作性的设计学研究范式。此书是作者对中国设计学研究的阶段性回顾、总结与反思,对中国设计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立新 设计基因 设计文化 工艺史 设计学
下载PDF
《皇清书史》所引稀见书学文献述略
14
作者 王雪玲 何国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皇清书史》广泛汇录清代书人书事,所引不乏稀见著述,诸如李放未刊之作《木叶厱法书记》《郁栖书话》《清乐堂随笔》《永怀堂先友记》《紫泥庵补印人传》《抱竹居检书记》,鲜见著录的《快雨堂题跋》《三邕翠墨簃题跋》《先贤遗墨跋》,... 《皇清书史》广泛汇录清代书人书事,所引不乏稀见著述,诸如李放未刊之作《木叶厱法书记》《郁栖书话》《清乐堂随笔》《永怀堂先友记》《紫泥庵补印人传》《抱竹居检书记》,鲜见著录的《快雨堂题跋》《三邕翠墨簃题跋》《先贤遗墨跋》,以及流传不广的《古缘萃录》《篆学渊源》《飞白录》等,均是了解清代书学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清书史》 李放 征引 题跋 书学
下载PDF
须弥华藏:莫高窟隋初第302、303窟中心柱形象意涵新探
15
作者 张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0,I0003,共10页
莫高窟302与303窟作为莫高窟仅有的两例倒圆锥形中心柱窟,其中心柱形式却颇为罕见。目前学界多将其比定为须弥山中心柱,并从须弥山世界的形态、整体的同心圆结构、中心柱与周边千佛的联系等诸多角度尝试对其进行讨论,但仍不乏经意阐释... 莫高窟302与303窟作为莫高窟仅有的两例倒圆锥形中心柱窟,其中心柱形式却颇为罕见。目前学界多将其比定为须弥山中心柱,并从须弥山世界的形态、整体的同心圆结构、中心柱与周边千佛的联系等诸多角度尝试对其进行讨论,但仍不乏经意阐释与观察上的不足。本文通过对302窟303窟形制的重新观察,结合对二者的形象对比与关键细节的梳理,探讨其表现华严思想下华藏世界的形象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302、第303窟 中心柱形象 须弥山 华藏世界 华严宗
下载PDF
克孜尔第118窟天相图中的“提兜比丘”释读
16
作者 马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170,共7页
克孜尔第118窟开凿于公元3世纪,其主室券顶天相图中的“提兜比丘”具有特殊性。是画工将两汉时期流行的毕宿信仰,与对佛教中神通之力的崇拜进行整合后的创造性图像。该图像既体现了信众崇拜雨神及祈雨的诉求,亦表现了禅定僧通过禅定实... 克孜尔第118窟开凿于公元3世纪,其主室券顶天相图中的“提兜比丘”具有特殊性。是画工将两汉时期流行的毕宿信仰,与对佛教中神通之力的崇拜进行整合后的创造性图像。该图像既体现了信众崇拜雨神及祈雨的诉求,亦表现了禅定僧通过禅定实现神通,从畅游山林之间到畅游天际,进而化身为雨神毕宿的神通化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兜比丘 毕宿 融合 神通 雨神
下载PDF
明末清初侨日僧的中国叙事——以日本“唐绘祖”江南禅僧逸然为例
17
作者 王韧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I0002,共8页
日本“唐绘开祖”逸然明末东渡,任兴福寺住持期间精研佛法并暗中支持明末志士。退隐后,他潜心习画,兼收并蓄中日画风,200余幅藏品以中后期佛画人物居多,有效弘扬中华佛教美学精神。其门下谱系一派繁荣,聚多社会角色跨界艺术家,生发出“... 日本“唐绘开祖”逸然明末东渡,任兴福寺住持期间精研佛法并暗中支持明末志士。退隐后,他潜心习画,兼收并蓄中日画风,200余幅藏品以中后期佛画人物居多,有效弘扬中华佛教美学精神。其门下谱系一派繁荣,聚多社会角色跨界艺术家,生发出“若芝派”“渡边派”两分支,画风承传二百余年,绘写和传播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绘 江南禅僧 逸然 逸然画派 中国叙事
下载PDF
“示能”(Affordance)概念的演化——诺曼设计心理学理论中的Affordance词用考析
18
作者 占炜 宋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具有实用主义特质的设计心理学与强调个体生命性的生态心理学在“知觉—行动”的发生机制问题上有着根本分歧,因此,诺曼在设计领域使用吉布森所创的Affordance概念时无法完全遵照原意,而是突出追求“确定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理路,A... 具有实用主义特质的设计心理学与强调个体生命性的生态心理学在“知觉—行动”的发生机制问题上有着根本分歧,因此,诺曼在设计领域使用吉布森所创的Affordance概念时无法完全遵照原意,而是突出追求“确定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理路,Affordance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在设计心理学中探索一条融合生态知觉思想的研究进路是有可能并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能)Affordance 概念演化 设计心理学 生态知觉 实用主义
下载PDF
双重系统的构建:设计师对二级主体间性的评价控制
19
作者 张剑 蔡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51,共6页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产品文本在传递过程中会被不同人群、不同方式进行解读评价,形成多层级的主体间性。二级主体间性是对产品设计活动的评价,之后的各级主体间性都是以其为基础,展开意义的衍义与内容的蔓延。设计师通过“产品设计系统”...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产品文本在传递过程中会被不同人群、不同方式进行解读评价,形成多层级的主体间性。二级主体间性是对产品设计活动的评价,之后的各级主体间性都是以其为基础,展开意义的衍义与内容的蔓延。设计师通过“产品设计系统”与“产品评价系统”的双重构建方式,达到对设计活动评价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多层级 解读评价 双重系统 控制方式
下载PDF
吴门、松江、海上——从“文人书画”到“金石书画”
20
作者 林如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从“吴门”到“松江”“扬州”再到“海上”,书画风格完成了从清新雅淡至金石意趣的创新突破,是“文人书画”到“金石书画”的转变,文人书画家的身份也从“专家型”到“职业、行业型书画家”转换。本文以经济发展中心迁移、商品经济发... 从“吴门”到“松江”“扬州”再到“海上”,书画风格完成了从清新雅淡至金石意趣的创新突破,是“文人书画”到“金石书画”的转变,文人书画家的身份也从“专家型”到“职业、行业型书画家”转换。本文以经济发展中心迁移、商品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对书画市场、受众、书画家身份的影响等角度来探讨这一书画审美风尚变迁的社会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门 松江 海上 文人书画 金石书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