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3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环渤海大湾区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动力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崔宝敏 马兆雯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以环渤海大湾区为核心,分析新时代构建环渤海大湾区的理论逻辑,指出构建环渤海大湾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破解南北地区经济失衡的战略重点。将环渤海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动力分为基础性动力、内生性动力及外生性动力,建立环... 以环渤海大湾区为核心,分析新时代构建环渤海大湾区的理论逻辑,指出构建环渤海大湾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破解南北地区经济失衡的战略重点。将环渤海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动力分为基础性动力、内生性动力及外生性动力,建立环渤海大湾区演进的“三力模型”,揭示其不同时期的演进动力。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湾区内部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同构性严重、交通路网不够完善、第三产业占比过低、现代教育水平亟须提高等大湾区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健全各区域内协调发展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路桥经济”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等对策,推动环渤海大湾区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大湾区 湾区经济 理论逻辑 动力机制 山东半岛 辽东半岛
下载PDF
美国马汉海权论在近代中国的本土化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涛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美国马汉海权论传入中国后,在近代重商主义思潮、传统海权观念、海洋局势及国际格局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经历了本土化建构的过程。清末,出现竞争利权和守土防御的海权思想,并扩展了海权的内涵,引申出领海主权和海域管辖权的含义。民国前期... 美国马汉海权论传入中国后,在近代重商主义思潮、传统海权观念、海洋局势及国际格局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经历了本土化建构的过程。清末,出现竞争利权和守土防御的海权思想,并扩展了海权的内涵,引申出领海主权和海域管辖权的含义。民国前期,海权论的本土化建构以“九一八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海权主要用于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后一阶段,海权主要用于探讨列强海上军事实力的博弈。民国后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人根据战争形势论述了海权与陆权、空权的关系,对马汉海权论进行了补充,从而形成了陆海空三者结合的海权理论。国人还根据新的海权理论,对本国海权建设建言献策,提出了以本土防御为中心,包括内外线互补、海陆空结合的海权建设战略,这为战后收回台湾岛和南海诸岛、恢复领海主权提供了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汉 海权论 理论本土化 领海主权 海洋权益
下载PDF
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标准 被引量:1
3
作者 邹爱华 黄冠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0-42,共13页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确认标准必须既有理论解释力,又具备可操作性。探寻成员资格实质所依据的土地社会保障标准、法律行为标准和财产对价标准缺乏可操作性,且理论解释力不足;而以可操作性见长的户籍或者户籍优先标准、固定生产...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确认标准必须既有理论解释力,又具备可操作性。探寻成员资格实质所依据的土地社会保障标准、法律行为标准和财产对价标准缺乏可操作性,且理论解释力不足;而以可操作性见长的户籍或者户籍优先标准、固定生产生活标准和综合标准,很少讨论成员资格的理论依据且其实践适用优势逐渐丧失。同时具备两项要求的现有土地权利标准,以现有土地权利的双重属性作为成员资格确认的理论基础,以土地权利证书所载家庭成员名单作为可操作的制度资源,能够实现推进成员资格确认。可行的方案是尊重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果,确认证书所载的土地权利人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实现占多数的一般成员的资格确认,也能够解决特殊人员的资格确认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民集体 成员资格确认 土地承包经营权
下载PDF
海洋命运共同体: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贡献
4
作者 褚晓琳 王磊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1-29,共9页
全球海洋治理的体系构建、发展与完善对于推动全球海洋治理进程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现行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在应对多样化且不断涌现的海洋问题与纷争方面存在诸多内在不足与局限性,如治理理念落后、治理结构失衡、治理制度缺失等,致使全球... 全球海洋治理的体系构建、发展与完善对于推动全球海洋治理进程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现行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在应对多样化且不断涌现的海洋问题与纷争方面存在诸多内在不足与局限性,如治理理念落后、治理结构失衡、治理制度缺失等,致使全球海洋治理动力不足、效能有限,迫切需要革新。中国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其所蕴含的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和共同利益内涵能够化解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现存困境,为引领全球海洋治理迈向高效、有序和公正的善治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充分展现了中国在海洋治理领域的智慧与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命运共同体 全球海洋治理体系 治理理念 治理制度
下载PDF
《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框架下我国海事立法的完善
5
作者 韩立新 陈雅琪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目前开放签署,该公约致力于解决船舶司法出售效力跨境承认问题。为做好我国加入公约的衔接准备工作,聚焦我国海事立法体系的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与公约存在冲突之处,尝试对冲突原因与制度优劣进行分析比较,并提... 《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目前开放签署,该公约致力于解决船舶司法出售效力跨境承认问题。为做好我国加入公约的衔接准备工作,聚焦我国海事立法体系的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与公约存在冲突之处,尝试对冲突原因与制度优劣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国内法的完善建议。在实体法层面,对公约及我国法下司法出售船舶可否获得清洁物权效力做进一步明确,并对我国《海商法》的相关规定提出立法建议。在程序法层面,聚焦司法出售通知书的通知范围、司法出售的移交确认程序、船舶注销登记与重新登记程序等关键问题,对《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和《船舶登记条例》的修改提出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 船舶司法出售 清洁物权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船舶登记条例》
下载PDF
RCEP实施对中国轻工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动态递归GTAP的模拟分析
6
作者 赵青松 李彦锋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RCEP实施将对中国轻工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总结2000—2021年中国轻工产品的贸易现状,采用RCA、TCI指数分析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轻工产品的竞争与互补关系,运用动态递归GTAP模型模拟RCEP实施对中国轻工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近20年... RCEP实施将对中国轻工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总结2000—2021年中国轻工产品的贸易现状,采用RCA、TCI指数分析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轻工产品的竞争与互补关系,运用动态递归GTAP模型模拟RCEP实施对中国轻工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近20年来,中国轻工产品进出口规模和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且具有完备的产业链和较强国际竞争力,与全球各地区的贸易互补性较强。RCEP实施后,关税减免将推动中国轻工产品贸易扩大,且对区域内各国的贸易增幅远大于区域外地区;提高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水平对中国轻工产品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降低关税,并且对出口的提升作用远大于进口。中国企业应充分运用RCEP条款,积极扩大轻工产品出口,并做好迎接贸易摩擦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轻工产品贸易 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 动态递归GTAP模型
下载PDF
跨境电商平台价值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石洪景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4-95,共12页
摸清并提升消费者对跨境电商平台的价值感知,是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路径。基于SOR模型理论,运用调查数据实证分析跨境电商平台价值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跨境电商平台功能价值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 摸清并提升消费者对跨境电商平台的价值感知,是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路径。基于SOR模型理论,运用调查数据实证分析跨境电商平台价值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跨境电商平台功能价值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跨境电商平台的可靠性和专业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在影响过程中均受到功能价值感知的中介作用;学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收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消费者对跨境电商平台的价值感知水平,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作为跨境电商平台,需要重视平台基本功能建设;加强对平台商家经营资质的审核监督和交易流程的规范管控,提高消费者对平台可靠性的评价;善于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消费者对平台专业性的评价;善于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据采集与挖掘技术,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针对性的商品或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感知 购买意愿 跨境电商平台 SOR模型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绿色航运国际合作法律问题与中国应对路径
8
作者 徐峰 张雪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0-39,共10页
“双碳”目标对航运业节能减排提出了全新挑战,绿色航运的国际合作对于碳排放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梳理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对航运业碳排放治理的影响,分析航运碳排放国际合作治理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航运业碳排放治理以各国采取的... “双碳”目标对航运业节能减排提出了全新挑战,绿色航运的国际合作对于碳排放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梳理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对航运业碳排放治理的影响,分析航运碳排放国际合作治理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航运业碳排放治理以各国采取的单边措施为主,缺乏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部分绿色航运国际合作治理的理念过于超前,容易形成“绿色航运壁垒”;传统碳交易机制未能充分考虑航运业碳排放的特殊性,存在适用层面的障碍。在加强国际合作治理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参与路径:强化航运碳排放合作治理法律机制,实现各国经济利益诉求的平衡;开展航运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合作,积极制定与谨慎实施绿色航运国际公约;确立航运业碳交易国际合作机制,推动碳排放交易渠道的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绿色航运 国际合作 碳排放治理 碳交易
下载PDF
行政复议维持和驳回决定的适用界域研究
9
作者 庄汉 孙益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
行政复议维持与驳回决定的适用历来为学界所关注。行政复议应当坚持监督行政与权利救济的双重主导功能。现阶段,维持决定与驳回决定的边界模糊;驳回决定在规范层面呈现出条款表述的杂糅,在学理层面也存在内在机理的罅漏。鉴于此,在监督... 行政复议维持与驳回决定的适用历来为学界所关注。行政复议应当坚持监督行政与权利救济的双重主导功能。现阶段,维持决定与驳回决定的边界模糊;驳回决定在规范层面呈现出条款表述的杂糅,在学理层面也存在内在机理的罅漏。鉴于此,在监督行政与权利救济的双重功能视域下,行政复议应当保留维持决定,仅在严格满足全部要件时方可适用该决定;维持决定与驳回决定的区分界限在于是否对于原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了实质性审查。驳回决定则应当区分为驳回复议请求决定与驳回复议申请决定,驳回复议请求决定仅能在行政机关未有任何行为表示的前提下适用,驳回复议申请决定则仅当明确不符合受理条件中的实质要件时才可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复议 功能定位 维持决定 驳回复议请求 驳回复议申请
下载PDF
中国式民主的治理导向、运作形态与形成逻辑
10
作者 李忠汉 王文浩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9-105,共7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与话语中,中国式民主具有鲜明的治理导向,是一种治理式民主。在运作形态上,中国式民主以民生与民主有效互动为表现形式,呈现出传承性、人民性、治理性、全过程性、有效性等特征。从根本上讲,中国式民主是在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与话语中,中国式民主具有鲜明的治理导向,是一种治理式民主。在运作形态上,中国式民主以民生与民主有效互动为表现形式,呈现出传承性、人民性、治理性、全过程性、有效性等特征。从根本上讲,中国式民主是在中国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政党引领现代国家建设”的新型国家构建模式所形成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发展逻辑,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式民主的治理导向。将民主与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既是中国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 治理导向 运作形态 形成逻辑
下载PDF
城市社区应急动员的多元主体互动:逻辑、偏差与调适
11
作者 李智 张桃梅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7-85,共9页
基层治理主体良性互动是治理效能提升的重要保障。社区应急动员作为实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有效手段,内含多元主体互动的行为选择和行动取向。厘清社区应急动员中多元主体的角色逻辑,是发挥动员优势、实现快速响应的前提条件。基于... 基层治理主体良性互动是治理效能提升的重要保障。社区应急动员作为实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有效手段,内含多元主体互动的行为选择和行动取向。厘清社区应急动员中多元主体的角色逻辑,是发挥动员优势、实现快速响应的前提条件。基于街道—社区—居民三级序次动员链条,在透视多元治理主体职责及其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各主体在社区应急动员中的权责定位,将社区应急动员中多元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划分为纵向互动和横向互动两个维度,并系统分析社区应急动员中多元参与主体互动的内部机理与外在表征,找寻多元主体互动的现实行为偏差。据此,以提升社区应急动员能力为导向,探讨社区应急动员多元主体互动的路径指向,即明确角色定位、厘清多元主体职责关系,优化动员环境、搭建多元主体互动平台,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多元主体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社区动员 多元主体 行为偏差 互动调适
下载PDF
从价格到选择:反垄断法中消费者利益分析范式的重构
12
作者 叶晓丹 方雪昀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7-35,共9页
垄断行为中消费者利益的模糊性,使得反垄断法中以价格分析范式为内涵的福利标准的桎梏逐渐显现。商业模式与竞争方式变革带来非价格领域的多元化需求,价格分析面临价格竞争的缺失、消费者剩余加总计算的难题以及无法评价创新性因素的困... 垄断行为中消费者利益的模糊性,使得反垄断法中以价格分析范式为内涵的福利标准的桎梏逐渐显现。商业模式与竞争方式变革带来非价格领域的多元化需求,价格分析面临价格竞争的缺失、消费者剩余加总计算的难题以及无法评价创新性因素的困局。消费者选择标准的引入使得反垄断法中消费者利益分析范式在传统的“价格范式”之外衍生出一个“选择范式”,选择范式将价格因素与非价格竞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可成为竞争效果分析的重要标杆。反垄断法下消费者利益分析范式从价格到选择的转换,需要以理论建构为基础,以选择分析为工具,在关注经济性的社会目标基础上厘清垄断行为中选择要素多元化的边界,最终实现传统领域与平台领域竞争要素的多维度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范式 价格范式 消费者选择 反垄断 消费者利益
下载PDF
资源编排视角下后发平台生态系统涌现路径探究--基于fsQCA方法的组态分析
13
作者 吴义爽 李加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6-85,共10页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在位平台逐渐主导市场,给后发平台生态系统涌现带来挑战。为探究驱动后发平台生态系统涌现的配置条件,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后发平台生态系统涌现过程中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的协同作用框架,并以中国14个后发平台为...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在位平台逐渐主导市场,给后发平台生态系统涌现带来挑战。为探究驱动后发平台生态系统涌现的配置条件,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后发平台生态系统涌现过程中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的协同作用框架,并以中国14个后发平台为样本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方法识别驱动后发平台生态系统涌现的组态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后发平台生态系统涌现不存在单一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市场环境和资源编排各自不同维度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协同联动的结果,共包含4条组态路径,可归纳为资源驱动型和资源-环境双驱型。其中资源驱动型中资源的吸引是推动后发平台生态系统涌现的主要原因;而资源-环境双驱型则强调内部资源与市场环境的协调匹配,具有更广泛的普适性。研究结论不仅解释了后发平台生态系统涌现背后的机制,还为后发平台赶超在位平台、实现合法性涌现提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平台生态系统涌现 资源编排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路径
下载PDF
消费领域“第三方测评”的实践困境及其法治应对
14
作者 王博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9-66,共8页
伴随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测评模式应运而生。第三方测评在消费者获知商品信息、鉴别商品质量以及提升消费体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应体现为专业性、中立性与客观性,不被利益所左右。但处于初级阶段的第... 伴随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测评模式应运而生。第三方测评在消费者获知商品信息、鉴别商品质量以及提升消费体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应体现为专业性、中立性与客观性,不被利益所左右。但处于初级阶段的第三方测评在实践中暴露出中立性难以保证、测评参考指标不明确以及夸大专业程度等现实问题,甚至存在虚假测评、恶意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应对第三方测评定位不明且缺乏有效监管的困境,可将之作为隐性营销手段纳入广义的广告治理范畴,并以类型化进路确立准入门槛限制对象,通过多维信息公开确保消费者知情权,由此建构起第三方测评法律规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测评 隐性营销 知情权 实质性关联信息
下载PDF
论司法裁判中后果考量的风险及规制
15
作者 张婧飞 李玉鹏 任峰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0-49,共10页
后果考量的裁判方法重点关注裁判后果,倾听公众诉求,力求在严格适用法律规范与实现个案正义之间达到恰当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条主义的不足。但后果考量在司法中亦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滥用和误用削弱了法律权威;后果难以预测和评价;... 后果考量的裁判方法重点关注裁判后果,倾听公众诉求,力求在严格适用法律规范与实现个案正义之间达到恰当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条主义的不足。但后果考量在司法中亦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滥用和误用削弱了法律权威;后果难以预测和评价;过分考量法外因素,容易滑向法外裁判,消解形式法治。因此应当严格限制后果考量的适用范围,并完善后果的预测和评价机制,让司法与民意等法外因素保持适当距离,从而将其纳入法治轨道,实现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裁判 后果考量 疑难案件 法律方法
下载PDF
农村高价彩礼治理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16
作者 张志胜 杨善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7-75,共9页
高价彩礼困扰了许多农民家庭,不仅导致“代际剥削”“因婚致贫”“因婚致债”等社会问题,还严重阻碍了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内容、执行主体、目标群体、政策环境四个维度进行审视,发现政... 高价彩礼困扰了许多农民家庭,不仅导致“代际剥削”“因婚致贫”“因婚致债”等社会问题,还严重阻碍了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内容、执行主体、目标群体、政策环境四个维度进行审视,发现政策内容虚化泛化、政策执行者能动性不足、部分群众政策认同感偏低、政策执行环境复杂是导致农村高价彩礼治理政策执行时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唯有增强治理政策的可执行性,提高政策执行者的主体性与执行力,强化农民群众的政策认知,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才能有效矫正高价彩礼治理政策的执行偏差,持续推进文明乡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价彩礼 政策执行偏差 史密斯模型
下载PDF
《海商法》修改研究回顾及展望
17
作者 李志文 韦蒙蒙 袁必磊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当前中国学界、司法界和实务界对修改《海商法》达成了广泛共识,对《海商法》修改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海商法》的性质、修改程度等一般性问题以及内河运输、船舶污染损害、港口经营人等具体制度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为《海商法》的修改提... 当前中国学界、司法界和实务界对修改《海商法》达成了广泛共识,对《海商法》修改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海商法》的性质、修改程度等一般性问题以及内河运输、船舶污染损害、港口经营人等具体制度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为《海商法》的修改提供了重要的论证和参考。总体上《海商法》修改研究范围较广、研究角度和方法多样,然而现有研究分歧较大,海商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未来研究应在建设海洋强国和海运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体现对现代航运业发展的回应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海商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借鉴域外法律制度时注重契合中国法律体系,最终促进社会各界对《海商法》修改各问题形成一致意见,推进修改工作有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商法 修法 研究综述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对企业ESG绩效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廖宜静 惠璐瑶 张宏广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1-98,共8页
以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选取现有实验区广东省、浙江省、江西省、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内A股上市企业2012—202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设立对企业ESG绩效... 以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选取现有实验区广东省、浙江省、江西省、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内A股上市企业2012—202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设立对企业ESG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ESG绩效,并且该政策对非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提出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示范作用、充分考虑被监管企业的异质性、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和平台、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等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 企业ESG绩效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航运标准条款解释研究
19
作者 王欣 王奕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航运标准条款是由权威机构起草的、用于在特定航运活动下反复适用的合同条款,航运业高度依赖标准条款。由于航运合同具有形式上的复合性,而标准条款具有国际惯例的性质,因此标准条款不能完全适用中国现行法律规定的一般解释规则和格式... 航运标准条款是由权威机构起草的、用于在特定航运活动下反复适用的合同条款,航运业高度依赖标准条款。由于航运合同具有形式上的复合性,而标准条款具有国际惯例的性质,因此标准条款不能完全适用中国现行法律规定的一般解释规则和格式解释规则,有必要对其解释加以研究。通过对相关标准条款与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认为航运标准条款在解释方法上应以文义解释为基础,用历史解释方法代替习惯解释,并在进行体系解释时赋予具体协商条款更高的效力,最后将被删除的条款作为解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标准条款 合同解释规则 格式条款
下载PDF
后果考量融入司法裁判的证立逻辑与方法论省思
20
作者 丁慧 康乃心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1-40,共10页
当前我国司法裁判中,法官考量或诉诸后果的情形十分普遍,通过梳理并归纳后果考量融入司法裁判的实践样态,可初步将其类型化为隐性融入和显性融入两种方式。无论是基于法律规则的开放结构,还是司法活动的实践面向,抑或是人民法院的功能... 当前我国司法裁判中,法官考量或诉诸后果的情形十分普遍,通过梳理并归纳后果考量融入司法裁判的实践样态,可初步将其类型化为隐性融入和显性融入两种方式。无论是基于法律规则的开放结构,还是司法活动的实践面向,抑或是人民法院的功能变迁角度,后果考量都存在成立的正当性。为防止恣意进行后果考量,学界普遍认为应当将后果考量的引入固定于疑难案件场域,但疑难案件识别标准难以明确统一,将其作为前设性条件会进一步增加后果考量融入的不可控性。因此,可通过严格的法律论证方法予以技术性回避,将后果考量补充性、辅助性地嵌入外部论证过程。同时,构建“回应型”和“前瞻型”并轨的准立法模式,加强裁判者释法明理的论证义务,发挥准立法和司法二元视角共轭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果考量 司法裁判 外部证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