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3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苷对抑郁症模型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利华 高松 +5 位作者 王笑雨 王真真 贺红娟 李娜 白明 苗明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5,共9页
探索淫羊藿苷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将SPF级KM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10 mg/kg)、淫羊藿苷高(50 mg/kg)、低(25 mg/kg)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56 d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建立抑郁症模型。造模第1 d开始灌胃给予... 探索淫羊藿苷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将SPF级KM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10 mg/kg)、淫羊藿苷高(50 mg/kg)、低(25 mg/kg)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56 d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建立抑郁症模型。造模第1 d开始灌胃给予各组小鼠相应药物,连续56 d。于给药后第53~56 d,进行行为学测试。末次给药后,取材。酶联免疫吸附剂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脑组织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检测脑组织中IL-6、IL-10、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分化簇20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06,CD206)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iNOS、CD206蛋白表达。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BV-2),采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淫羊藿苷的细胞毒性。BV-2细胞暴露于100μg/mL脂多糖及15μg/mL、25μg/mL的淫羊藿苷24 h后,收集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iNOS、CD206蛋白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致抑郁症模型制备成功,淫羊藿苷可降低抑郁症小鼠脑组织IL-6水平及IL-6、iNOS mRNA表达,升高脑组织IL-10、5-HT、DA、NE水平及IL-10、CD206 mRNA表达;降低脑组织iNOS蛋白,升高CD206蛋白表达;改善模型小鼠抑郁症样行为。淫羊藿苷可降低LPS刺激的BV-2细胞iNOS蛋白表达,升高CD206蛋白表达。结果表明,淫羊藿苷抑制小胶质细胞M1表型转化,促进M2表型转化,从而改善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抑郁症 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 细胞炎症模型
下载PDF
牛膝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韩永光 谭雅兰 +1 位作者 张超云 卞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2-1444,共13页
牛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近几年研究证实牛膝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甾体、三萜皂苷、多糖、挥发油等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抗骨质疏松、保护心血管等药效。本文从牛膝的植物亲缘性,牛膝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化学成... 牛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近几年研究证实牛膝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甾体、三萜皂苷、多糖、挥发油等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抗骨质疏松、保护心血管等药效。本文从牛膝的植物亲缘性,牛膝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化学成分和炮制后化学成分等方面,对牛膝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牛膝甾酮A、25 S-牛膝甾酮、25 R-牛膝甾酮、齐墩果酸-3-O-β-D-(6′-丁酯)-吡喃葡萄糖醛酸苷、齐墩果酸-3-O-β-D-(6′-甲酯)-吡喃葡萄糖醛酸苷、β-蜕皮甾酮等可作为牛膝质量标志物,为建立牛膝质量评价体系和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不同产地甘草中核苷和碱基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明霞 朱正清 +4 位作者 陈思 杜可 王芷 郭东卫 王汉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为揭示不同产地甘草物质基础不同,本研究采用UPLC-TQ/MS测定153批不同产地甘草样品中12种核苷、碱基类成分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进行不同产地质量特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总核苷、碱基类成... 为揭示不同产地甘草物质基础不同,本研究采用UPLC-TQ/MS测定153批不同产地甘草样品中12种核苷、碱基类成分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进行不同产地质量特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总核苷、碱基类成分含量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产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甘草核苷类成分以胞苷和鸟苷含量较高,二者占总核苷和碱基含量的26.2%~47.8%;碱基类成分以腺嘌呤和鸟嘌呤较高,二者占总核苷和碱基含量的19.3%~38.7%。基于测定的12种核苷、碱基类成分,PLS-DA判别分析可以将不同产地的甘草分为两组,一组为宁夏和内蒙古产甘草,另外一组为甘肃和新疆产甘草,主要差异成分为鸟嘌呤、腺嘌呤、尿苷、胞苷和鸟苷。进一步采用PLS-DA分别分析两个组内不同产地的甘草质量特征显示,甘肃和新疆产甘草可以明确区分,宁夏和内蒙古产甘草不能准确区分。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甘草中核苷、碱基类成分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其质量特征。基于核苷、碱基类成分分析,宁夏和内蒙古产甘草质量一致度较高。本研究为揭示不同产地甘草质量存在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其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核苷 碱基 产地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外源Cd对川芎苓种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德林 陈云子 +5 位作者 陈蓉 喻文 袁文洪 苟琰 刘薇 李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846,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浓度镉(Cd)对川芎苓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以石英砂为基质的水培试验,施加不同浓度CdCl 2·2.5 H 2O(0、0.1、0.25、0.5、1、2 mmol/L)溶液处理川芎苓种,研究Cd胁迫对川芎苓种萌发、幼苗生长、生理代谢及C...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浓度镉(Cd)对川芎苓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以石英砂为基质的水培试验,施加不同浓度CdCl 2·2.5 H 2O(0、0.1、0.25、0.5、1、2 mmol/L)溶液处理川芎苓种,研究Cd胁迫对川芎苓种萌发、幼苗生长、生理代谢及Cd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d浓度的增加,株高抑制率、根长抑制率上升;根、叶及节盘Cd含量显著升高;株高、根长、叶鲜重、根鲜重下降;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非酶系统物质(可溶性蛋白、谷胱甘肽、脯氨酸)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研究表明,0.1~2.0 mmol/L Cd对川芎苓种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毒害作用,随着Cd胁迫浓度的升高毒害作用增强,其中川芎幼苗根对Cd胁迫最敏感。Cd胁迫下川芎幼苗生理生化指标整体上呈现低促高抑的Hormesis效应。川芎幼苗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系统物质积累,减少膜系统损伤、活性氧蓄积,缓解Cd毒害作用,提高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苓种 CD 胁迫 种子萌发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忍冬木层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宏岐 朱烈琴 +3 位作者 曾亚妮 崔敏 周莹霞 杜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1-588,668,共9页
忍冬木层孔菌(Phellinus lonicerinus(Bond.) Bond.et Sing)为湖北等地习用的桑黄品种,也是土家族常用药,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了研究忍冬木层孔菌子实体多糖(Phellinus lonicerinus polysaccharide, PLP)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 忍冬木层孔菌(Phellinus lonicerinus(Bond.) Bond.et Sing)为湖北等地习用的桑黄品种,也是土家族常用药,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了研究忍冬木层孔菌子实体多糖(Phellinus lonicerinus polysaccharide, PLP)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冷凝回流提取法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确定PLP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忍冬木层孔菌多糖(PLP30、PLP60、PLP85、PLPA1和PLPA2)的还原能力、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显示PLP最佳提取工艺的参数为: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100℃,此条件下PLP提取率为(3.16±0.05)%;五种多糖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其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和还原力均与浓度呈量效关系。表明忍冬木层孔菌子实体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和一定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木层孔菌 子实体 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广礼 夏晓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8-945,共8页
研究了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GLP)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的作用。成功构建DN小鼠模型后GLP干预。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和24 h尿蛋白含量,测定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serum creati... 研究了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GLP)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的作用。成功构建DN小鼠模型后GLP干预。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和24 h尿蛋白含量,测定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结合伊红和马松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晚期糖基化终产品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V,COL-Ⅳ)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蛋白的表达含量。DN组小鼠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BUN和Scr及其肾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均升高(P<0.05),血清中IL-10水平降低(P<0.05),RAGE、COL-Ⅳ和iNOS蛋白的表达量升高(P<0.05);而治疗组小鼠病理损伤及纤维化改变均有改善,定量指标得到好转。GLP可以改善DN小鼠,机制与抑制RAGE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RAGE信号 糖尿病肾病 炎症
下载PDF
鱼腥草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及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丽 孙建鹏 巴其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621,共6页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MCI树脂、薄层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方法,从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运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和文献对比法鉴定了其结...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MCI树脂、薄层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方法,从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运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和文献对比法鉴定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5,6-环氧-3-羟基-β-紫罗兰酮(2)、黑麦草内酯(3)、pubinernoid A(4)、槲皮苷(5)、槲皮素(6)、阿福豆苷(7)、4-甲氧基苯-1,2-二醇(8)、4-羟基苯甲醛(9)、苯甲酸(10)。化合物1~4为首次从鱼腥草中分离得到的降碳倍半萜。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在40 mg/mL浓度下,化合物5~7对禾谷镰刀菌、褐枝孢菌、番茄灰霉病菌、瓜类球腔菌和棉花枯萎病菌抑菌率介于38%~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分离鉴定 降碳倍半萜 抗植物病原菌活性
下载PDF
基于多成分含量测定的红芪搓条与未搓条样品比较研究
8
作者 罗旭东 李昕蓉 +5 位作者 李成义 齐鹏 梁婷婷 冯晓莉 贾妙婷 王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5-1225,共11页
建立搓条和未搓条红芪样品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定量,比较搓条和未搓条样品的差异。采用Angilent C 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建立14批搓条和未搓条样品... 建立搓条和未搓条红芪样品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定量,比较搓条和未搓条样品的差异。采用Angilent C 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建立14批搓条和未搓条样品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和化学计量学分析,研究不同红芪样品的差异性,测定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总多糖、总黄酮等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搓条和未搓条样品均标定25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7个成分,分别为腺苷、香草酸、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美迪紫檀素。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均能很好地区分搓条和未搓条样品,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共找到12个差异性标志物,差异显著性排序分别为峰25>峰23>峰14>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峰18>峰19>峰15>芒柄花苷>峰4>香草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红芪搓条样品中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浸出物、总多糖含量明显高于未搓条样品,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香草酸、总黄酮含量明显低于未搓条样品。该研究为红芪质量和搓条加工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搓条 未搓条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芒柄花素
下载PDF
怀菊花茎叶中聚炔类化合物对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王小兰 石静亚 +3 位作者 李孟 王滢清 郑晓珂 冯卫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2-1750,共9页
研究怀菊花茎叶中分离得到的聚炔类化合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探讨作用机制。采用ox-LDL(200μg... 研究怀菊花茎叶中分离得到的聚炔类化合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探讨作用机制。采用ox-LDL(200μg/mL)处理HUVECs细胞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同时给予聚炔类化合物1~10(100μg/mL)干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筛选出有细胞保护作用的目标化合物;采用目标化合物5和9(12.5、25、50、100μg/mL)干预细胞24 h,CCK-8检测细胞生存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率,酶联免疫(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细胞免疫印迹法(In-Cell Western)检测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2p100/p52与NF-κBp65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Con)相比,模型组(ox-LDL)中的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ROS生成,炎性因子IL-1β、IL-6及TNF-α明显升高(P<0.01);与ox-LDL组相比,聚炔类化合物5和9可以明显提高HUVECs细胞的生存率、降低细胞凋亡率、ROS生成率,炎性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分泌(P<0.05或P<0.01),下调NF-κB2 p100/p52、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综上所述,怀菊花茎叶中聚炔苷类成分可以改善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损伤与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花茎叶 聚炔类化合物 HUVECS 凋亡与炎症 NF-ΚB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联合多元统计分析评价不同产地鹅不食草药材质量
10
作者 陈巍 杨海峰 +2 位作者 陈毓 王豪 陈晓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73-1583,共11页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联合多元统计分析综合评价不同产地鹅不食草质量差异,提高鹅不食草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水平。以Waters XTerra MS C18柱为色谱柱,乙腈-0.2%磷酸为流动相,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鹅不食草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联合多元统计分析综合评价不同产地鹅不食草质量差异,提高鹅不食草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水平。以Waters XTerra MS C18柱为色谱柱,乙腈-0.2%磷酸为流动相,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鹅不食草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槲皮素、山柰酚、3-甲氧基槲皮素、山金车内酯D、山金车内酯C、小堆心菊素C、短叶老鹳草素A、羽扇豆醇、β-谷甾醇和蒲公英甾醇含量。对16批鹅不食草多指标成分定量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FA),对不同产地鹅不食草药材进行分组和综合质量评价。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挖掘影响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方法学验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13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在96.88%~100.1%之间(RSD<2.0%)。CA结果显示16批鹅不食草聚为3类。PCA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特征值分别为10.187和2.059,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8.361%和15.839%,表明前2个主成分代表鹅不食草94.200%信息量,对鹅不食草质量评价具有很好的代表性。FA结果显示16批鹅不食草样品主成分综合得分在-1.451~1.344,其中浙江和江苏产鹅不食草综合得分较高,排名居于前5位,湖北、湖南和广东产鹅不食草综合得分排名居中,贵州和四川产鹅不食草综合得分排名靠后。OPLS-DA结果显示短叶老鹳草素A、异绿原酸A、小堆心菊素C、槲皮素、山金车内酯C是影响鹅不食草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所建立的HPLC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鹅不食草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多元统计分析可用于不同产地鹅不食草的整体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不食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多元统计分析 因子分析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黄芪质量评价及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陆国弟 侯嘉 +1 位作者 强正泽 杨扶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7-1265,共9页
黄芪为补气之要药,临床应用广泛。但因各种因素导致黄芪质量参差不齐现象突出,且现行评价方法难以从整体上把控黄芪药材的质量优劣,未能有效的与不同复方中黄芪功效定向关联,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及安全用药。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具有整体... 黄芪为补气之要药,临床应用广泛。但因各种因素导致黄芪质量参差不齐现象突出,且现行评价方法难以从整体上把控黄芪药材的质量优劣,未能有效的与不同复方中黄芪功效定向关联,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及安全用药。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的组学技术在中药材黄芪质量优劣性评价中的应用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查阅近年文献,对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材黄芪质量控制(品种、产地、种植方式、逆境、炮制加工)以及药理作用(抗疲劳、抗心衰、防治内分泌疾病、抗肿瘤)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与趋势,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建立其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黄芪 质量评价 药理作用 机制
下载PDF
杠柳毒苷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12
作者 王建良 付生军 +1 位作者 李兰兰 李喜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0-1141,共12页
检测杠柳毒苷(periplocin,PP)对前列腺癌细胞(prostate cancer,PCa)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体外培养前列腺癌DU145和PC3细胞,CCK8实验、克隆形成、3D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杠柳毒苷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等作用... 检测杠柳毒苷(periplocin,PP)对前列腺癌细胞(prostate cancer,PCa)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体外培养前列腺癌DU145和PC3细胞,CCK8实验、克隆形成、3D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杠柳毒苷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等作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258染色、Western blot实验确定杠柳毒苷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诱导凋亡小体形成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RNA-Seq转录组测序检测杠柳毒苷对前列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影响;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杠柳毒苷对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影响;Western blot、EGFP-LC3B融合蛋白表达细胞检测杠柳毒苷对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对细胞自噬体形成的影响;构建裸鼠荷瘤模型检测杠柳毒苷对前列腺癌细胞体内生长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杠柳毒苷可浓度依赖性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迁移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小体产生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改变前列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浓度依赖性提高前列腺癌细胞内ROS水平,上调自噬标志蛋白LC3B和Beclin-1表达,下调自噬降解标志蛋白p62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本研究发现PP可抑制PCa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为PP诱导前列腺癌细胞自噬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杠柳毒苷 细胞凋亡 RNA-SEQ 细胞自噬
下载PDF
八角莲中两对新的双黄酮对应异构体
13
作者 王慧杰 韩瑞杰 +4 位作者 孙彦君 弓建红 白红云 王浩杰 冯卫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7-792,824,共7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八角莲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双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UV、IR、NMR)与电子圆二色谱(ECD)技术,分别鉴定为(+)-八角莲双黄酮H(1a)、(-)-八角莲双黄酮H(1b)...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八角莲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双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UV、IR、NMR)与电子圆二色谱(ECD)技术,分别鉴定为(+)-八角莲双黄酮H(1a)、(-)-八角莲双黄酮H(1b)、(+)-八角莲双黄酮I(2a)、(-)-八角莲双黄酮I(2b)、podoverine F(3),其中,1a与1b、2a与2b为2对新的双黄酮对应异构体。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2、2a、2b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 50值分别为8.87、10.18、11.35μmol/L,且强于阳性药trolox(14.95μmol/L)。化合物2、2a、2b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强于化合物1、1a、1b,进一步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B环上邻二酚羟基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必需结构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莲 双黄酮 DPPP自由基清除 抗氧化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黄芪对LPS诱导的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王萍 王长福 +2 位作者 韩士林 匡海学 王秋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4-1471,共8页
探究益生菌发酵黄芪(fermented Astragali Radix,F-As)与黄芪(Astragali Radix,A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肠道细胞NCM-460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利用MTT法确定了LPS、As和F-As的工作浓度;分别检测并比较了... 探究益生菌发酵黄芪(fermented Astragali Radix,F-As)与黄芪(Astragali Radix,A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肠道细胞NCM-460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利用MTT法确定了LPS、As和F-As的工作浓度;分别检测并比较了LPS组、As+LPS组和F-As+LPS组,细胞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抗氧化相关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与Con组相比,LPS组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增加(P<0.01),而细胞的存活率、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以及细胞中的抗氧化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As+LPS组和F-As+LPS组,细胞中的ROS和MDA水平降低(P<0.01),细胞的存活率GSH、SOD、T-AOC以及抗氧化基因在转录和蛋白水平得到恢复(P<0.01),且与As+LPS组相比,F-As+LPS组恢复得更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As和F-As均可以通过激活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清除细胞内过多的ROS和MDA,从而对LPS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且F-As优于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益生菌发酵 脂多糖 NCM-460细胞 氧化损伤
下载PDF
天茄子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15
作者 李敏 池军 +2 位作者 张伟进 王智民 代丽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8-1536,共9页
采用脂多糖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模型导向研究天茄子(Ipomoea turbinata seeds)的抗炎活性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ODS柱色谱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方法对乙酸乙酯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现代波谱技术与... 采用脂多糖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模型导向研究天茄子(Ipomoea turbinata seeds)的抗炎活性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ODS柱色谱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方法对乙酸乙酯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现代波谱技术与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结构。从中共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华佗豆甲碱(1)、华佗豆丙碱-4′-O-β-D-(6-O-反式香豆酰基)葡萄糖苷(2)、1,8,15,22-四氮杂环二十八烷-2,9,16,23-四酮(3)、1,8,15,22,29-五氮杂环三十五烷-2,9,16,23,30-五酮(4)、绿原酸甲酯(5)、绿原酸(6)、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7)、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8)、咖啡酸(9)、3,5-二羟基桂皮酸(10)、4-甲氧基肉桂酸(11)、6-氧-(E)-对羟基桂皮酰基-1-β-乙基-葡萄糖甙(12)、E-3-(3,4-二羟基苯亚甲基)-5-(3,4-二羟基苯基)二羟基呋喃-2-酮(13)、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4)和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15)。化合物3~8和10~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8个化合物(3~5、10~13和15)为首次从旋花科中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咖啡酰奎宁酸类(5~8)和苯丙酸类成分(9~12)显示有较好的抑制NO释放活性,在50μmol/L浓度下抑制率为29.07%~4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茄子 乙酸乙酯部位 化学成分 生物碱 抗炎
下载PDF
基于炎症大鼠代谢组学的马钱子炮制减毒存效机制研究
16
作者 秦伟瀚 魏江平 +1 位作者 张小梅 阳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5-837,共13页
运用动物模型、血浆药物化学及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马钱子炮制前后干预炎症大鼠作用机制。按不同剂量灌胃小鼠,以死亡率初步考察炮制前后毒性;建立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模型,通过肿胀率和炎性因子水平评价炮制前后抗炎效果;采用高分辨质谱... 运用动物模型、血浆药物化学及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马钱子炮制前后干预炎症大鼠作用机制。按不同剂量灌胃小鼠,以死亡率初步考察炮制前后毒性;建立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模型,通过肿胀率和炎性因子水平评价炮制前后抗炎效果;采用高分辨质谱结合多元统计学,鉴定入血后的移行成分及相应的代谢产物;比较分析各实验组代谢轮廓及差异生物标志物,并构建其代谢通路。结果显示,高剂量下马钱子砂烫品的毒性要明显低于生品。生品和砂烫品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足肿胀率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水平,炮制前后在抗炎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血浆药物分析,鉴定出了12个移行成分,以及相应60个代谢产物,S-plot鉴定出10个差异性化合物。代谢组学实验共发现10个内源性代谢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苯丙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谷氨酸及谷氨酰胺循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途径。通过本研究确证马钱子生品和砂烫品均有较好抗炎治疗作用,高温炮制可以降低马钱子毒性;入血后有效成分应多为生物碱,经过I相反应就容易被体内清除;马钱子炮制抗炎、镇痛、减毒机制主要与氨基酸和脂质代谢相关。该实验结果进一步阐明了起效物质基础及体内作用机制,为后续炮制工艺改进和新药研发等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 炮制 抗炎作用 代谢组学 减毒存效
下载PDF
岩藻多糖对大鼠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研究
17
作者 徐元庆 张静 +1 位作者 王哲奇 红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3-659,571,共8页
为了探讨岩藻多糖对大鼠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选择28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n=10)注射生理盐水和饲喂维持日粮;氧化应激组(n=9)腹腔注射10 mg/kg BW的敌草快和饲喂维持日粮;氧化应激与岩藻多糖联合处理组(n=9... 为了探讨岩藻多糖对大鼠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选择28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n=10)注射生理盐水和饲喂维持日粮;氧化应激组(n=9)腹腔注射10 mg/kg BW的敌草快和饲喂维持日粮;氧化应激与岩藻多糖联合处理组(n=9)注射10 mg/kg BW的敌草快(diquat)并饲喂添加250 mg/kg岩藻多糖的试验日粮。试验第12 d,氧化应激组和联合处理组大鼠腹腔注射敌草快,建立氧化应激模型。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肝脏和脾脏组织样品。结果显示,饲喂岩藻多糖缓解氧化应激诱导的大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活性的升高,降低肝脏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并逆转由氧化应激诱导的肝脏组织中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基因表达的下调,从而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和GPx活性。此外,饲喂岩藻多糖能够逆转氧化应激诱导的大鼠脾脏组织中Nrf2和GPx基因表达的下调,从而提高大鼠脾脏组织中T-AOC及SOD和GPx的活性。因此,岩藻多糖通过Nrf2途径调控大鼠肝脏和脾脏的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大鼠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多糖 氧化应激 抗氧化酶 NRF2 大鼠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对高脂饮食大鼠肥胖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8
作者 寇静 史琳娜 +2 位作者 吕瑞华 马添翼 环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0-668,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突散囊菌发酵液对肥胖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干预的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血脂康阳性对照组。通过高脂喂养建立食源性肥胖大鼠... 本研究旨在探究突散囊菌发酵液对肥胖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干预的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血脂康阳性对照组。通过高脂喂养建立食源性肥胖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无菌水灌胃,各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实验为期8周,末次给药后收集粪便和血清,用于肠道菌群分析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并摘取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Lee′s指数显著增加,血脂发生异常,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冠突散囊菌发酵液显著降低了肥胖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测序结果亦显示,冠突散囊菌发酵液显著提高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上调瘤胃球菌NK4A214_group、UCG-005、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等菌群的丰度,下调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Turicibacter的丰度。LefSe分析还显示,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可显著增加大鼠肠道中乳酸菌Lactobacillus丰度,提高肠道的防御功能。综上所述,冠突散囊菌发酵液能够有效改善高脂饮食肥胖大鼠的脂代谢及肠道菌群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发酵 肥胖 肠道菌群 菌群分析
下载PDF
丹皮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19
作者 张露 程鑫鹏 +5 位作者 邓梅 陈明舜 周祺溟 彭春彦 谢作桦 涂宗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2-770,共9页
为了充分利用丹皮活性成分资源,本文采用40%、70%和95%的乙醇对丹皮中活性成分进行超声提取,分别得到丹皮40%、70%和95%乙醇提取物(MC 40、MC 70和MC 95),比较了提取物中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抗糖尿病活性,最后采用... 为了充分利用丹皮活性成分资源,本文采用40%、70%和95%的乙醇对丹皮中活性成分进行超声提取,分别得到丹皮40%、70%和95%乙醇提取物(MC 40、MC 70和MC 95),比较了提取物中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抗糖尿病活性,最后采用斑马鱼模型评价了提取物的体内降血糖和外周运动神经保护活性。结果表明:MC 70具有最高的总酚(59.17 mg GAE/g,没食子酸当量)和总黄酮(82.59 mg QUE/g,槲皮素当量)含量,同时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 50值分别为34.20μg/mL和16.30μg/mL,MC 40抗氧化活性最差。MC 95的糖基化抑制率最高,达95.92%,其次为MC 70(81.44%)。高血糖斑马鱼模型实验结果表明,MC 70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血糖值降低了52%,外周运动神经损伤程度降低了56%。因此,70%的乙醇可作为提取丹皮中抗氧化和降血糖成分的适宜提取溶剂,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潜力,为丹皮后续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 多酚类化合物 抗氧化 斑马鱼 降血糖
下载PDF
丹参多糖对碘乙酸钠所致大鼠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20
作者 张扬 张宁 +4 位作者 玄锋学 王博 于海涛 郭梓恒 李高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1-1829,共9页
探讨丹参多糖对碘乙酸钠所致大鼠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法建立大鼠KOA模型,分为模型组、丹参多糖低、高剂量组(40、80 mg/kg)及塞来昔布组(20 mg/kg),另选取12只大鼠... 探讨丹参多糖对碘乙酸钠所致大鼠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法建立大鼠KOA模型,分为模型组、丹参多糖低、高剂量组(40、80 mg/kg)及塞来昔布组(20 mg/kg),另选取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持续干预4周后检测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多糖低、高剂量组大鼠爪压评分及步态评分明显下降(P<0.05,P<0.01),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明显增加(P<0.01),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减轻,Markin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CTX-Ⅰ)含量及关节软骨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lymphoblastoma-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骨钙素(osteocalcin,OCN)含量及关节软骨组织Bcl-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关节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含量及关节软骨组织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hosphorylate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p-p38 MAPK)、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多糖对碘乙酸钠所致大鼠KOA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改善骨代谢、抗凋亡及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糖 骨代谢 凋亡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膝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