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575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仪式语境下史诗概念及类型探析——以东巴史诗为例
1
作者 杨杰宏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17,30,共10页
“史诗”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包容的学科思想体系。在仪式语境下的“东巴史诗”概念涵盖了口头文本、史诗文本以及歌舞表演文本。在仪式语境下,从东巴祭天经典《崇般绍》所具有的神圣性叙事、韵文体形式及重大文化体积等史诗... “史诗”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包容的学科思想体系。在仪式语境下的“东巴史诗”概念涵盖了口头文本、史诗文本以及歌舞表演文本。在仪式语境下,从东巴祭天经典《崇般绍》所具有的神圣性叙事、韵文体形式及重大文化体积等史诗文类特征看,其属于迁徙史诗。当下文化界所谓的“爱情史诗”并非学术概念,叙事长诗《鲁般鲁饶》并不符合史诗的概念特征。在仪式语境下,史诗类型存在着文类转换现象。这说明,在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中的史诗类型存在着多样性、转变性、地方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史诗 仪式史诗 演述 神圣叙事 文类转换
下载PDF
他者境遇与间性情怀:论小说《买话》的城乡叙事伦理
2
作者 王爱军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5-30,共6页
《买话》以独特的叙事艺术构建了城乡生态空间及其伦理意义,执着于生存的关注、精神的剥离和人性的拷问。小说以追溯比照(插叙回忆和儿童视角)的表现手法呈现了故事本身以及叙述背后的伦理意图,指向人物的他者境遇和间性情怀。主人公刘... 《买话》以独特的叙事艺术构建了城乡生态空间及其伦理意义,执着于生存的关注、精神的剥离和人性的拷问。小说以追溯比照(插叙回忆和儿童视角)的表现手法呈现了故事本身以及叙述背后的伦理意图,指向人物的他者境遇和间性情怀。主人公刘耳狡黠、孤独且疼痛,其他人物如老人家、香女、光棍、扁豆等古怪、淳朴且温暖,他们从“他者”的境遇趋向“间性”和合的状态,彰显了人与人相融、人与物相通、人与食相依的瓦村生态情境,烛照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人文情怀与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话》 他者境遇 间性情怀 城乡空间 叙事伦理
下载PDF
有深度的“段子手”:田耳小说的民俗文化书写
3
作者 王红 韦燕燕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段子手”是文坛与批评界对田耳小说的爱称,它昭示了田耳小说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即以讲好故事为纽带和基础,以悲悯情怀为本色,以民俗文化为底蕴,以通俗形式为表征,以大众最大限度的兼容为发力点,通过对被边缘、被漠视、被遮蔽的人物... “段子手”是文坛与批评界对田耳小说的爱称,它昭示了田耳小说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即以讲好故事为纽带和基础,以悲悯情怀为本色,以民俗文化为底蕴,以通俗形式为表征,以大众最大限度的兼容为发力点,通过对被边缘、被漠视、被遮蔽的人物故事描写,去逼视人性的复杂与深沉,反思当下社会问题,赓续文化传统。这使得田耳小说从流俗、媚俗、嫉俗中得以蜕变升华,拥有了以文化为旗帜的历史厚度与先锋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耳小说 段子手 民俗文化
下载PDF
论仡佬族诗人郭金世诗歌的诗性省思及其价值
4
作者 董迎春 张里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
郭金世回溯故乡生活,将青[木冈]树、苞谷花、太阳河进行诗意化升华,使其成为父亲、母亲和故乡的品质象征。深入到诗人的创作心理,可以发现时空焦虑、生命焦虑、身份焦虑是诗人进行创作的内在动力,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能够更加深入地... 郭金世回溯故乡生活,将青[木冈]树、苞谷花、太阳河进行诗意化升华,使其成为父亲、母亲和故乡的品质象征。深入到诗人的创作心理,可以发现时空焦虑、生命焦虑、身份焦虑是诗人进行创作的内在动力,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诗歌创作的心理状态。诗人的民族身份、语言、题材,赋予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金世 仡佬族 意象 焦虑 价值
下载PDF
明清广西全州蒋氏宗族建设与主流文化的运用
5
作者 胡小安 李夏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0,17,共11页
今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的蒋氏宗族,在宋明时期出现品官之后,开始修谱建构祖先谱系;到了清代后期,开始修建大宗祠、合修族谱,实现大部分蒋氏的联宗。这些举措,不仅是维持宗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主流文化传播影响下,吸纳部分非汉族群体进入汉族... 今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的蒋氏宗族,在宋明时期出现品官之后,开始修谱建构祖先谱系;到了清代后期,开始修建大宗祠、合修族谱,实现大部分蒋氏的联宗。这些举措,不仅是维持宗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主流文化传播影响下,吸纳部分非汉族群体进入汉族家族,以建构宗族的方式进行地域社会整合,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中华主流文化系统的机制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州 宗族 蒋氏 联宗 主流文化
下载PDF
从“蛇”与“墙”的意象看非亚诗歌的精神内核
6
作者 刘铁群 罗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蛇”与“墙”是非亚诗歌中的一组核心意象。在非亚的诗歌中,“墙”代表了都市和现代生活对现代人的禁锢。面对到处都是“墙”的困境,非亚选择化身为“蛇”。他充分发挥“蛇”的特性,一边自由穿梭、勇往直前,打破“墙”的禁锢;一边又... “蛇”与“墙”是非亚诗歌中的一组核心意象。在非亚的诗歌中,“墙”代表了都市和现代生活对现代人的禁锢。面对到处都是“墙”的困境,非亚选择化身为“蛇”。他充分发挥“蛇”的特性,一边自由穿梭、勇往直前,打破“墙”的禁锢;一边又不断地内省,完成精神的蜕变与重生。对“蛇”与“墙”意象的书写诠释了非亚对人的灵魂和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诗和人生的深入理解,体现了他诗歌的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亚 精神内核
下载PDF
我国多民族民歌的主体间性及其和谐共生
7
作者 胡牧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17,共7页
我国多民族民歌在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产生主体间性。多民族民歌的产生和分布主要得益于多民族之间的互动和交融。文章探讨了多民族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的间性关系,揭示了多民族民歌的主体间性。多民族民歌的... 我国多民族民歌在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产生主体间性。多民族民歌的产生和分布主要得益于多民族之间的互动和交融。文章探讨了多民族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的间性关系,揭示了多民族民歌的主体间性。多民族民歌的主体间性建立在多民族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多民族民歌和谐共生,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也包含着多重和谐意蕴。这些和谐意蕴赋予了民歌新的价值功能。多民族民歌的和谐共生,成为确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民歌 主体间性 和谐
下载PDF
布柳河流域鱼梁的变迁
8
作者 黄家信 银彩娟 崔晚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布柳河流域民众自古就在河道安装鱼梁进行捕鱼,鱼梁有漫水自净和势能打鱼的功能。改革开放前,布柳河流域沿岸各村寨民众都会在河道安装鱼梁进行捕鱼。21世纪初,人们开始用背式电瓶电鱼机等现代工具进行捕鱼,但因炸鱼、电鱼、毒鱼行为泛... 布柳河流域民众自古就在河道安装鱼梁进行捕鱼,鱼梁有漫水自净和势能打鱼的功能。改革开放前,布柳河流域沿岸各村寨民众都会在河道安装鱼梁进行捕鱼。21世纪初,人们开始用背式电瓶电鱼机等现代工具进行捕鱼,但因炸鱼、电鱼、毒鱼行为泛滥,河流中的鱼大量减少,鱼梁几乎捕不到鱼,布柳河流域的鱼梁一度消失了20年。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禁渔和增殖放流举措的实施,河流中鱼的数量逐渐增多,布柳河流域个别地方重现鱼梁。布柳河流域鱼梁的变迁,折射着人与自然之间必须遵循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柳河 鱼梁 人与自然
下载PDF
刘应军作品
9
作者 刘应军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国际贸易出口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秀琪 万文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7-67,共11页
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数字技术和金融创新手段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创新水平等综合国力的体现。文章选取我国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国际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 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数字技术和金融创新手段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创新水平等综合国力的体现。文章选取我国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国际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的发展均能够有效促进出口竞争力的提升;科技创新程度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异质性结果显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出口竞争力均呈现出正向促进作用;门槛回归效应显示在不同市场发展水平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各有不同。最后,文章提出采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教育的广泛传播、鼓励科技创新和加强合作与协调等方面措施,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国际贸易出口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出口竞争力 科技创新 门槛 中介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广西西林苗族的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柯杏 吴满香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4-84,共11页
论文以西林县苗族母语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语言使用人口、语言接触的影响、学校教育水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该地区苗族的母语保护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多民族地区苗族的语言使用情况。通过调查分析,文章发... 论文以西林县苗族母语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语言使用人口、语言接触的影响、学校教育水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该地区苗族的母语保护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多民族地区苗族的语言使用情况。通过调查分析,文章发现苗族以多语使用的方式来维持母语活力。大部分苗族对其母语和普通话的语言态度较为积极,苗族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水平较高,有利于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任务的落实,但西林县苗语出现了活力不足的情况,不利于繁荣乡村语言文化。因此,在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下,积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鼓励民族地区多语言使用,可以有效促进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乡村振兴和语言文化发展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西林县 语言使用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核心要素及其实现路径
12
作者 叶鑫鹏 林青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大学生是推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廉政教育前移,培养大学生廉洁素质,形成不想腐思想自觉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厘清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讨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核心要素,从思政课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党员示范... 大学生是推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廉政教育前移,培养大学生廉洁素质,形成不想腐思想自觉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厘清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讨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核心要素,从思政课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党员示范引领和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培育大学生爱国守纪、诚信明理、责任担当、清正廉洁的良好品质的方法,进而提出提高廉洁素质对大学生强化理想信念、树立廉洁意识、夯实拒腐防变思想根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廉洁教育 廉洁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核心要素
下载PDF
身体书写:非亚诗歌创作的精神内面
13
作者 梁靖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在非亚的诗歌中,身体意象是沟通个体精神与现实世界的一座桥梁。纵观非亚的诗歌创作,其笔下的身体意象大致形成了从割裂走向裸露的书写趋势,以身体的痛感、反抗、逃离等方式表达个体的生命体验与精神世界。非亚诗歌中的身体书写,源于他... 在非亚的诗歌中,身体意象是沟通个体精神与现实世界的一座桥梁。纵观非亚的诗歌创作,其笔下的身体意象大致形成了从割裂走向裸露的书写趋势,以身体的痛感、反抗、逃离等方式表达个体的生命体验与精神世界。非亚诗歌中的身体书写,源于他内在的反叛精神和对外界事物的关怀。非亚通过身体书写打破了诗歌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隔阂,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对同时期先锋诗歌的超越。同时,非亚延续以往的反叛精神与自我意识,以“记录式”的写作方式逐渐回归日常生活本真,尽显非亚本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书写 非亚 反叛意识 日常生活 先锋诗歌
下载PDF
舞剧《花界人间》的多维生态审美意蕴探析
14
作者 陈方诣 申扶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舞剧《花界人间》以壮美广西的民俗风情表演为基础,通过表达生命意识、演绎自然互动、复归精神家园,从而彰显多维生态审美意蕴:一为主客一体的生态审美认知,即以壮族神话中的生命哲思为依凭,呈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二为和谐共生的生态... 舞剧《花界人间》以壮美广西的民俗风情表演为基础,通过表达生命意识、演绎自然互动、复归精神家园,从而彰显多维生态审美意蕴:一为主客一体的生态审美认知,即以壮族神话中的生命哲思为依凭,呈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二为和谐共生的生态审美道德,即以地方性的舞蹈表演,倡导共生共荣的自然关怀;三为无我之境的生态审美境界,即以充满张力的故事情节,追求在生命共同体中诗意栖居的生态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界人间》 生态审美意蕴 主客一体 和谐共生 无我之境
下载PDF
故乡家园的追忆与礼赞——评郭金世的诗集《苞谷花》
15
作者 吕忠山 张啸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8-43,共6页
郭金世的新诗集《苞谷花》围绕“苞谷花”这一核心意象,一方面体现出仡佬寨的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另一方面描写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对现实母亲的描写中往往交织着记忆中的母亲形象,郭金世对母爱的礼赞包括历史的书写与记忆的重构。... 郭金世的新诗集《苞谷花》围绕“苞谷花”这一核心意象,一方面体现出仡佬寨的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另一方面描写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对现实母亲的描写中往往交织着记忆中的母亲形象,郭金世对母爱的礼赞包括历史的书写与记忆的重构。郭金世的诗歌立足对母亲纯朴的爱的歌颂,不但感情真挚、强烈,而且还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冷静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苞谷花 母爱 民族风格 地域风格
下载PDF
仪式还是戏剧:广西师公戏仪式化展演的历史成因与现实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丰蕊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16,共9页
广西师公戏虽然形成时间较晚,但其孕育的过程很漫长。师公戏的仪式化展演样态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师公班子为了存续而做出的现实选择。师公戏既是仪式,也是戏剧,它是二者融合的小戏,不同于一般戏剧。在师公戏的保护方... 广西师公戏虽然形成时间较晚,但其孕育的过程很漫长。师公戏的仪式化展演样态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师公班子为了存续而做出的现实选择。师公戏既是仪式,也是戏剧,它是二者融合的小戏,不同于一般戏剧。在师公戏的保护方面,不应倡导“去仪式化”,不应将师公戏转化为一般戏剧,应该尽量保留其原生面貌。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应该保护好师公戏的生存语境,这样师公戏才能持续发展,才能彰显其在民族节庆和人生仪礼中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师公戏 仪式化展演 历史成因 文化选择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在马来西亚传播:基于《每日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2013-2022年)
17
作者 何子杰 黄丹洋 杨凯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文章以“一带一路”蓝图中的重要节点国家马来西亚为立足点,对马来语主流媒体《每日新闻》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进行分析,了解其对倡议的整体呈现与立场态度。研究发现,《每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呈现出数量受议题驱动... 文章以“一带一路”蓝图中的重要节点国家马来西亚为立足点,对马来语主流媒体《每日新闻》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进行分析,了解其对倡议的整体呈现与立场态度。研究发现,《每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呈现出数量受议题驱动、聚焦经济主题、官方主导叙事以及报道受国际局势影响等特点。《每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话语的呈现以及建构,启示我国在对马来西亚精准传播实践中需要主动加强议题设置、深入普通民众叙事以及重视国际形势对传播格局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精准传播 马来西亚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蓝旌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8-64,共7页
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还存在民众规范性认识不足、... 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还存在民众规范性认识不足、法治文化建设队伍专业性不强、特色性不够、创新性不足、主动性不高等问题。为此,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提升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主体素质,因地制宜丰富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内容,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法治文化建设载体之间的链接,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文化传播媒介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法治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数智时代教学督导的优化路径研究
19
作者 李东明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文章分析了教育数字化与智能化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影响。在当前的教学督导实践中,文章识别了一系列挑战,如督导队伍建设滞后、督导手段落后、技术融合不足、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以及对督导对象特征变化的不适应等。为应对这些挑战,文... 文章分析了教育数字化与智能化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影响。在当前的教学督导实践中,文章识别了一系列挑战,如督导队伍建设滞后、督导手段落后、技术融合不足、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以及对督导对象特征变化的不适应等。为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优化路径:教学督导应紧跟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更新观念,构建统一平台以整合资源,并着力提升督导人员的数字化技能,优化队伍结构。同时,还需创新督导手段、完善信息反馈和激励机制,构建一个适应数智时代的教学督导创新发展模式,以确保数智时代高校教学督导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督导 数智时代 高等学校 教学质量 路径优化
下载PDF
《买话》:迷途者的漫漫返乡路
20
作者 杨金凤 向雪琴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6-41,共6页
鬼子长篇小说《买话》状写了漂泊者刘耳找寻灵魂栖息地的漫漫返乡路。以“买话”为切入口,刘耳在记忆的回溯下进入瓦村的隐秘世界,通过直面自我找拾了被“城里人”身份所掩埋了的精神之根。在脱城返乡过程中,鬼子试图通过探赜人性之复... 鬼子长篇小说《买话》状写了漂泊者刘耳找寻灵魂栖息地的漫漫返乡路。以“买话”为切入口,刘耳在记忆的回溯下进入瓦村的隐秘世界,通过直面自我找拾了被“城里人”身份所掩埋了的精神之根。在脱城返乡过程中,鬼子试图通过探赜人性之复杂来破解人心之无形坚壁,于人物的自我疗救历程中重建“叛逃者”与乡村的联系。《买话》成为人与人,人与乡,城与乡之间的互诉衷肠、重建联系、实现流通的媒介与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话》 漂泊者 寻根 人性 返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