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575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养(Bildung)
1
作者 魏育青 贾涵斐 +5 位作者 任卫东 孙进 范捷平 王炳钧 张舶航(整理) 陈丹阳(整理)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编者按]2023年9月15日至17日,《德语人文研究》编辑部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在川外共同举办“修养理论与德语文学研究模型”学术研讨会。该会议原本计划于2022年举行,由于疫情原因不得不延期,彼时恰逢四川外国语大学冯亚琳教授70岁、... [编者按]2023年9月15日至17日,《德语人文研究》编辑部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在川外共同举办“修养理论与德语文学研究模型”学术研讨会。该会议原本计划于2022年举行,由于疫情原因不得不延期,彼时恰逢四川外国语大学冯亚琳教授70岁、上海外国语大学姜锋研究员60岁生日,两位学者均为德语学科的发展和中德人文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术既是对思想和历史的公共探究,也与学者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为此,我们谨将本文献给冯亚琳教授和姜锋研究员,感谢他们为国内日耳曼学研究奉献的光阴。会议邀请复旦大学德语系魏育青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德语系贾涵斐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任卫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孙进教授和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范捷平教授(按发言先后为序),就修养(Bildung)问题展开了精彩的对谈。对谈由《德语人文研究》主编王炳钧教授主持。本文为对谈实录,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博士生张舶航、陈丹阳根据录音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人文研究 德语文学 录音整理 教育研究院 任卫东 人文交流
原文传递
从“修齐治平”到独善其身——德语修养小说的演变
2
作者 任卫东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德语修养小说最重要的主题是个体在自我成长过程中与世界的关系。从修养小说的特点出发,本文回顾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修养小说发展,并结合同时期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发展进程,重点关注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施蒂夫... 德语修养小说最重要的主题是个体在自我成长过程中与世界的关系。从修养小说的特点出发,本文回顾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修养小说发展,并结合同时期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发展进程,重点关注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施蒂夫特的《晚夏》、凯勒的《绿衣亨利》、黑塞的《悉达多》等几部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修养小说,分析其修养理念、修养道路和目标的变化,探究在“长19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对修养小说产生影响,使其呈现出的内向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养小说 个体 现代化 内向性 歌德 施蒂夫特 凯勒 黑塞
原文传递
论塞巴尔德《土星之环》中的丝绸主题与晚清历史
3
作者 李雯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塞巴尔德以丝绸作为其散文作品《土星之环》的核心主题之一,描绘了东西方宏大历史中的不同个体。迄今的研究者们大多结合西方文化历史语境对丝绸主题进行考察,而未能对作品中的晚清历史(1840-1912)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土星之环》的晚... 塞巴尔德以丝绸作为其散文作品《土星之环》的核心主题之一,描绘了东西方宏大历史中的不同个体。迄今的研究者们大多结合西方文化历史语境对丝绸主题进行考察,而未能对作品中的晚清历史(1840-1912)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土星之环》的晚清叙事中,慈禧饲养的蚕和权贵享用的丝织品是丝绸主题最具代表性的衍生变体,前者代表饱受清政府封建守旧统治阶级剥削的民众,后者则成为各派政治势力角逐的象征。本文将聚焦于蚕和丝织品在《土星之环》晚清叙事中的诗学意义,剖析两者如何将当权者和民众的命运与晚清多个重大历史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成为清朝皇权由盛转衰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土星之环》 丝绸 晚清历史
原文传递
电影《青年马克思》中马克思的多模态形象构建
4
作者 陈劲草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本文以人物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为研究语料,运用基于话语分析理论中对模式化表达的研究形成的多模态形象分析方法,对影片中的马克思形象在图像与文字模态上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两者结合,总结出两个模态协同构建出的马克思... 本文以人物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为研究语料,运用基于话语分析理论中对模式化表达的研究形成的多模态形象分析方法,对影片中的马克思形象在图像与文字模态上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两者结合,总结出两个模态协同构建出的马克思形象:“众人陪伴与支持的马克思”“年轻气盛的马克思”“创作的马克思”“成长的马克思”“被资本家排斥的马克思”和“作为希望的马克思”。对这部同时受到中西方欢迎的影片中马克思形象的分析或可为我国未来拍摄相关人物传记片提供启示:善用图文模态的协同作用,将伟人作为有血有肉、逐步成长的人,引导观众与之形成共鸣,建立两者之间的共同认知基础,使得伟人的故事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形象分析 马克思形象 《青年马克思》 人物传记片
原文传递
文化学关键词:修养
5
作者 宋佳露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修养(Bildung)”作为德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核心概念之一,自18世纪70年代起受到德国市民知识分子的广泛推崇,其思想内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复杂性以及特殊的历史性,深刻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特色。伴随着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发展,... “修养(Bildung)”作为德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核心概念之一,自18世纪70年代起受到德国市民知识分子的广泛推崇,其思想内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复杂性以及特殊的历史性,深刻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特色。伴随着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发展,“修养”也经历了自身的兴衰。本文主要从思想史与社会史的视角,对不同历史语境下的“修养”概念及其思想内涵进行了梳理与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养 古典 教育 市民阶级 德意志民族
原文传递
介于平庸与神韵之间的诗歌——作为青年歌德开路人的约翰·彼得·乌兹与阿那克里翁派
6
作者 Benjamin van Well 蒋雨峰(译)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49-59,共11页
约翰·彼得·乌兹(Johann Peter Uz)是18世纪备受推崇的诗人,被同时代人誉为德国的贺拉斯。然而在生前他的名声就已衰退:人们认为他阿那克里翁派的洛可可诗歌过于平庸、缺乏特点。随着“狂飙突进”诗歌(Sturm-und-Drang-Lyrik)... 约翰·彼得·乌兹(Johann Peter Uz)是18世纪备受推崇的诗人,被同时代人誉为德国的贺拉斯。然而在生前他的名声就已衰退:人们认为他阿那克里翁派的洛可可诗歌过于平庸、缺乏特点。随着“狂飙突进”诗歌(Sturm-und-Drang-Lyrik)日益取代他的地位,1782年,乌兹本人得出结论:自己作为一个诗人已经过时了。然而他的诗作中也有一些成分得到流传:青年歌德在他的“狂飙突进”诗歌中沿用了阿那克里翁派的母题和形式元素,但也日益与之划清界限,并选取了新的倾向。在对乌兹的两首代表性的洛可可诗歌《春之乐趣》(Frühlingslust)与《致阿莫尔》(An Amor)的分析中,笔者将主要采用定量内容分析法展现阿那克里翁派诗歌是如何被“制造”的;彼时的文学批评在其中看到了平庸与神韵的混合,这一方面导致了它被取代,但另一方面也使它在“狂飙突进”诗歌中能得到传承。而后以《小小的花,小小的叶子》(Kleine Blumen, kleine Bl?tter)一诗为例,笔者将展现青年歌德对阿那克里翁派的传承与最终克服。本文用齐姆纳(R. Zymner)创造的术语“作者真实性”(autorfaktual)和“人物虚构性诗歌”(personafiktionale Lyrik)取代“体验诗”(Erlebnislyrik)这一颇有争议的概念,通过对乌兹和歌德诗歌的比较,讨论歌德“塞森海姆之歌”(Sesenheimer Lieder)中的个人自传式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那克里翁派 洛可可诗歌 约翰·彼得·乌兹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18世纪
原文传递
《帕西法尔》的中世纪骑士修养教育
7
作者 张晖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中世纪宫廷骑士史诗《帕西法尔》讲述了同名主人公走出森林、成长为亚瑟王的圆桌骑士、冒险寻找圣杯的故事。该作品成书于13世纪初,与《尼伯龙人之歌》几乎同时,因此在德语文学研究界被普遍认为属于最早的一批发展小说。宫廷骑士史诗是... 中世纪宫廷骑士史诗《帕西法尔》讲述了同名主人公走出森林、成长为亚瑟王的圆桌骑士、冒险寻找圣杯的故事。该作品成书于13世纪初,与《尼伯龙人之歌》几乎同时,因此在德语文学研究界被普遍认为属于最早的一批发展小说。宫廷骑士史诗是了解中世纪骑士精神和宫廷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帕西法尔》同样也蕴含着关于中世纪骑士阶层修养教育的丰富细节,这令其兼具修养小说的种种属性。通过对《帕西法尔》的人物分析,以及和同时期其他史诗作品进行对比,可以帮助今人厘清冒险小说、发展小说、教育小说和修养小说之间的文体边界,理解教育(Erziehung)和修养(Bildung)这两个概念在德语世界里的细微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西法尔》 修养教育 中世纪 修养小说 发展小说
原文传递
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学叙述——《共产党宣言》与欧洲文学的视域融合
8
作者 聂馨蕾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德文原著《共产党宣言》与欧洲文学的视域融合,确立了经典文本诗与思合一的叙述方法。在叙述线“资产者”的情节高潮与转折点,马克思、恩格斯化用希伯来文学《圣经》和德意志诗人歌德的《魔术学徒》,分别以创世神话、转... 马克思、恩格斯德文原著《共产党宣言》与欧洲文学的视域融合,确立了经典文本诗与思合一的叙述方法。在叙述线“资产者”的情节高潮与转折点,马克思、恩格斯化用希伯来文学《圣经》和德意志诗人歌德的《魔术学徒》,分别以创世神话、转世神迹和魔性隐喻阐述资本主义的主体性创造,昭示其沉亡的定局以及主体向无产者的易位。与欧洲文学的视域融合构成《共产党宣言》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学叙述,揭示了马恩理论书写中概念演绎与图像彰显的融合关系。这同时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整全性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欧洲文学 视域融合 叙述方法
原文传递
自我作为诗歌的对象——论戈特弗里德·本恩的抒情自我概念
9
作者 何晶玮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戈特弗里德·本恩(Gottfried Benn,1886–1956)是20世纪德国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并且是表现主义一代的先锋人物,对战后一代的诗人和文学研究者都影响颇深,其诗学思想中对自我概念的关注至今仍发人深思。诗歌中的言说主体被称为抒情... 戈特弗里德·本恩(Gottfried Benn,1886–1956)是20世纪德国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并且是表现主义一代的先锋人物,对战后一代的诗人和文学研究者都影响颇深,其诗学思想中对自我概念的关注至今仍发人深思。诗歌中的言说主体被称为抒情自我,自我的在场和取消构成了现代诗的一大特征。本文的研究重点即本恩诗歌中的抒情自我概念,通过分析其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及重要诗学理念,论文试图探究这一概念的多重诗学含义:独白性、绝对性和艺术性,以展现抒情与自我、创作与反思如何在这个概念里被统一起来。从与内在自我对话,到超越经验主体,最后走向对存在本身的关注,抒情自我承担着本恩对个人自我的反思,对现代主体性的反思,也彰显着他对存在本身的追问和形而上的美学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特弗里德·本恩 德国现代诗歌 抒情自我 诗歌理论
原文传递
文艺与修养——戈特弗里德·本恩修养思想视域下的艺术与科学关系考
10
作者 李开元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诗人本恩是德语文学表现主义和战后文学的杰出代表,在学界备受关注。自然科学与艺术人文的关系始终是其文学作品中无可替代的核心母题。然而现有研究中,本恩“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与作品中无处不在的自然科学话语之间的矛盾始终未... 诗人本恩是德语文学表现主义和战后文学的杰出代表,在学界备受关注。自然科学与艺术人文的关系始终是其文学作品中无可替代的核心母题。然而现有研究中,本恩“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与作品中无处不在的自然科学话语之间的矛盾始终未获解决。事实上,他的“艺术”概念始终基于一种寓自然科学与艺术人文为一体的“大文艺”观。而这种文艺观则深深扎根于反对工具理性、主张培育完整人格、促进人性进步的德意志人本主义“修养”传统。本文将以“修养”概念为理论入路,以时间顺序深入考察本恩思想中自然科学与艺术人文的关系在不同时期的变与不变,明确这一关系的本质并揭示本恩“艺术为修养服务”的文艺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恩 文艺 自然科学 修养
原文传递
德国选择党的反全球化图像传播策略
11
作者 冯颖懿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81-90,共10页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AfD)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在欧洲政坛迅速崛起。当前学界鲜有对西方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反全球化的视觉传播研究。本文旨在探究德国选择党在社交媒体的反全球化图像传播内容和策略。笔者采用德国传播传媒学领域...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AfD)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在欧洲政坛迅速崛起。当前学界鲜有对西方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反全球化的视觉传播研究。本文旨在探究德国选择党在社交媒体的反全球化图像传播内容和策略。笔者采用德国传播传媒学领域最新的政治图像研究方法——图像志和图像学,对德国选择党在脸书上发布的图像作质量型分析。经实证研究厘清,德国右翼民粹主义社会运动如何利用全球化进程给西方社会带来的矛盾,在图像层面构建与其反全球化叙事相应的感官现象。本研究揭示了图像在当今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博弈中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全球化 右翼民粹主义 德国选择党 图像策略
原文传递
文学作品中美狄亚母题的演变——评卢铭君的《时代之镜——德语文学之美狄亚母题研究》
12
作者 卿宇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2022年出版的《时代之镜——德语文学中美狄亚母题研究》一书以德语文学中的美狄亚母题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语境,深度解读文学作品中的美狄亚形象及其变化,挖掘美狄亚母题嬗变及衍生的相关底层原因,包括哲学源头、社会现象和作家在文学... 2022年出版的《时代之镜——德语文学中美狄亚母题研究》一书以德语文学中的美狄亚母题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语境,深度解读文学作品中的美狄亚形象及其变化,挖掘美狄亚母题嬗变及衍生的相关底层原因,包括哲学源头、社会现象和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个性化革新等。著作作者搜集的材料丰富,所涉文本囊括小说、戏剧、音乐剧、情节剧、诗歌和文论等体裁,对文本个案的细读直观具体地呈现了流变中的美狄亚形象。因此,该著作对美狄亚母题的研究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狄亚母题 德语文学 时代变迁
原文传递
记忆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晓晨 德语人文研究 2016年第1期41-48,共8页
文化学研究中的记忆研究通过考察记忆(主要是集体记忆)的社会性、群体关联性、可重构性以及记忆与历史的关系等,对集体的身份认同、文化体系的建构等框架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也重新审视了记忆与文学之间的交互关系。本文试图对文... 文化学研究中的记忆研究通过考察记忆(主要是集体记忆)的社会性、群体关联性、可重构性以及记忆与历史的关系等,对集体的身份认同、文化体系的建构等框架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也重新审视了记忆与文学之间的交互关系。本文试图对文化学研究意义上的记忆理论发展史做一梳理,并论证将这一理论引入文学研究领域是合理且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集体记忆 社会记忆 文化记忆 文化学研究
原文传递
我国德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目标与路径——基于实证研究的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11
14
作者 潘亚玲 德语人文研究 2013年第1期48-54,共7页
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德语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之一,但是大纲并未对德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也缺少有关跨文化能力培养方案的具体建议。为了... 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德语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之一,但是大纲并未对德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也缺少有关跨文化能力培养方案的具体建议。为了为我国德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作者采用"专家访谈"的方法就跨文化能力的内涵和培养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出"跨文化能力多层面开放型发展模型"。在这一模型以及跨文化实践专家建议的基础上,作者对我国德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实现路径提出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能力 跨文化交际 德语专业 德语专业学生
原文传递
文学仪式和面具的遮蔽功能——兼论异域文学中的“东方形象” 被引量:7
15
作者 范捷平 德语人文研究 2013年第1期61-66,共6页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之一是仪式化。文学目的在仪式的述行程式和符号象征中遭到蒙蔽,常用的蒙蔽手段则是大量地使用面具,"中国"和"中国人"作为面具一方面起到文学的陌生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西方文学中的东方观...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之一是仪式化。文学目的在仪式的述行程式和符号象征中遭到蒙蔽,常用的蒙蔽手段则是大量地使用面具,"中国"和"中国人"作为面具一方面起到文学的陌生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西方文学中的东方观。本文以德语现代文学中的德布林和瓦尔泽中国题材文学文本为例对文学仪式和面具的现代性问题进行揭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述行 符号 面具
原文传递
福柯话语理论关照下的德语话语语言学的源起与发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彬 德语人文研究 2014年第2期16-22,共7页
"话语"与"话语分析"的概念界定是区分当今世界话语研究学派的最主要依据。德语语言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话语分析流派主要接受和发展了福柯话语思想,也借鉴融合了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观点。它透过... "话语"与"话语分析"的概念界定是区分当今世界话语研究学派的最主要依据。德语语言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话语分析流派主要接受和发展了福柯话语思想,也借鉴融合了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观点。它透过有别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考察语言现象,强调语言在社会现实和知识建构中的作用。本文旨在回顾德语话语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对其学科定位和方法论整合的努力予以评析,从而为我国语言学界的话语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话语分析 福柯 哈贝马斯 德语语言学
原文传递
德语构词的惑与解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齐生 胡忠利 德语人文研究 2013年第2期36-40,共5页
目前出版的几本介绍德语构词学的书籍对动词"abfahren"究竟是派生动词还是复合动词说法不一致,有些说法甚至是错误的。本文参照德国权威构词法研究者的理论,从意义的角度看,"abfahren"这类动词应是派生动词。
关键词 复合动词 派生动词 动词前缀 动词半前缀
原文传递
在激辩中彰显共产主义--德文本《共产党宣言》中戏剧性对话之翻译与诠释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建广 德语人文研究 2020年第2期36-48,共13页
《共产党宣言》呈现出一种文体的混合类型,戏剧对话构成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主义者”的主要特征。在全文叙述性框架中插人戏剧对话,戏剧性争辩式对话使《共产党宣言》更具生动性和在场性,人物形象更具鲜明性,敌我双方更具对立性。此时... 《共产党宣言》呈现出一种文体的混合类型,戏剧对话构成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主义者”的主要特征。在全文叙述性框架中插人戏剧对话,戏剧性争辩式对话使《共产党宣言》更具生动性和在场性,人物形象更具鲜明性,敌我双方更具对立性。此时,原本独立的叙述者转变为与共产主义者身份同一的对话者,并代表无产者对资产阶级等反对者提出的意见进行反驳和争辩。从多个论题和视角来阐述共产主义对“私占己有物”(通常译为“私有制”)的基本态度以及必欲扬弃之的历史任务。对话的特殊功能在于话题论述的生动性和话题转变的灵动性,在激辩中有效彰显共产主义的基本理念及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 目的 戏剧对话 私占己有物(私有制)
原文传递
文字秩序中的越界尝试——论霍夫曼斯塔尔《时间的胜利》中的感知模式与媒介间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永强 德语人文研究 2014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文着重考察奥地利作家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的首部芭蕾舞蹈剧脚本《时间的胜利》(1901),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展现该作家早期对舞蹈表演艺术的诗学反思和对身体表达方式的美学探讨。该作品标记了霍夫曼斯塔尔创作中一个... 本文着重考察奥地利作家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的首部芭蕾舞蹈剧脚本《时间的胜利》(1901),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展现该作家早期对舞蹈表演艺术的诗学反思和对身体表达方式的美学探讨。该作品标记了霍夫曼斯塔尔创作中一个重要转折期的开端,他在这个时期内对西方近现代的书写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的清算。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一转折过程,它一方面扎根于西方教育文化的传统,具有明显的互文性和媒介间性特征,另一方面又表达出想要摆脱以文字媒介为主导的文化体系的诉求。在1900年前后媒介大变革的历史语境中,该剧作亦可被视作是文学在新型电子媒介的挑战下所做出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身体 舞蹈 感知 图像 幻想
原文传递
学生视角下高校德语教师角色期待研究--基于NVivoll的质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佳 德语人文研究 2020年第2期49-55,共7页
在对北京六所高校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24名学生深度访谈的基础上,依据扎根理论、借助NVivoll质性分析软件对学生视角下的德语教师角色期待进行了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道德维度期待教师成为示范者和引导者;在教学维度期待教师... 在对北京六所高校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24名学生深度访谈的基础上,依据扎根理论、借助NVivoll质性分析软件对学生视角下的德语教师角色期待进行了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道德维度期待教师成为示范者和引导者;在教学维度期待教师成为一专多能者、知识传授者、能力培养者、课堂气氛调节者、纠错者、启发者、习题提供者、测试者、学习策略指导者和课外活动组织者;在人际维度期待教师成为关系构建者、释疑者和推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视角 教师角色期待 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 NVivol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