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於口语中位于句首的“那么” 被引量:4
1
作者 崔建新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3年第3期39-41,共3页
吕叔湘先主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将“那么”划分为“指”“代”“连”三类,后来,金立鑫同志发展了《八》的观点,明确指出“‘那么’仅仅是代词。不存在连词‘那么’和副词‘那么’”。这是在总结书面语材料的基础上... 吕叔湘先主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将“那么”划分为“指”“代”“连”三类,后来,金立鑫同志发展了《八》的观点,明确指出“‘那么’仅仅是代词。不存在连词‘那么’和副词‘那么’”。这是在总结书面语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变换比较而得出的比较客观的结论,只是他忽视了汉语口语中“那么”的一种现象。“那么”一词在口语中出现频率较高,例如: (1)我们这些个都是个文人了,都是书生了,那么力量者很单薄,而且就是说都是个体劳动者,我们必须作研究。那么这个偶有所发,或是这个有些心得,有些认识,那么想把它给它呃交流一下,和别人交换一下,我的看法对不对。那么,毕竟咱考虑将来想要发表或者是要讨论,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语 汉语口语 现代汉语 代词 吕叔湘 连词 自然语言 金文 句子 替换
原文传递
先秦名辩学中的逻辑规律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田立刚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3年第6期35-38,共4页
先秦名辩学说是我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精华,它与西方亚里士多德逻辑、印度因明一起,构成了世界逻辑科学发轫的三大源流。对逻辑思维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的研究与探索,是东西方古代逻辑思想的共通之处。依照一种看法,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先秦名辩学说是我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精华,它与西方亚里士多德逻辑、印度因明一起,构成了世界逻辑科学发轫的三大源流。对逻辑思维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的研究与探索,是东西方古代逻辑思想的共通之处。依照一种看法,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是普通逻辑的四条基本规律。在西方传统逻辑中,历来把首先发现和提出这些逻辑基本规律的思想成就,归功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近代的莱布尼茨。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辩学 矛盾律 亚里士多德逻辑 同一律 充足理由律 排中律 逻辑规律 逻辑基本规律 莱布尼茨 先秦
原文传递
科学检验的逻辑及其困境
3
作者 张贤根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3年第2期2-4,共3页
科学假说、理论必须接受观察、实验的检验,科学检验问题是西方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逻辑经验主义开始的西方科学哲学,企图从逻辑的、定量的角度探索解决科学检验问题,并给科学检验以逻辑表征。本文在西方科学哲学... 科学假说、理论必须接受观察、实验的检验,科学检验问题是西方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逻辑经验主义开始的西方科学哲学,企图从逻辑的、定量的角度探索解决科学检验问题,并给科学检验以逻辑表征。本文在西方科学哲学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这种检验的逻辑过程和逻辑模式以及遇到的逻辑困难。以卡尔纳普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继承了罗素、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论思想,正式提出了经验证实原则,他们把这个原则概括为一句名言“命题的意义就是它的证实方法。”那么,科学假说、理论是怎样被证实的呢?也就是说,对假说、理论进行检验的活动其过程如何?一般说来,在检验一个假说、理论时,首先必须应用演绎法,从科学假说、理论推导出结果即经验陈述,然后把这种经验陈述与通过归纳法从观察、实验中得出的结果加以对照,看是否一致。如果用H表示假说、理论(一般为全称命题),E是由H导出的经验陈述或观察、实验结果,S为被考察对象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检验 逻辑经验主义 科学假说 西方科学哲学 卡尔纳普 波普尔 理论推导 逻辑式 全称命题 逻辑困难
原文传递
思想的形式化 形式化的思想——读《数理逻辑的思想和方法》
4
作者 林胜强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3年第3期28-29,共2页
读了复旦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昂扬先生的《数理逻辑的思想和方法》,顿觉耳目一新.全书克服了一种不良倾向,不受流行习惯的束缚,选择最能揭示数理逻辑的本质的方式,既包括形式化的数理逻辑,又包括逻辑是怎样形式化的;既包括数理逻辑的... 读了复旦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昂扬先生的《数理逻辑的思想和方法》,顿觉耳目一新.全书克服了一种不良倾向,不受流行习惯的束缚,选择最能揭示数理逻辑的本质的方式,既包括形式化的数理逻辑,又包括逻辑是怎样形式化的;既包括数理逻辑的基本内容,又包括表现这些内容的方法;既包括基本理论,又包括实际应用,交融着思想的形式化和形式化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化 数理逻辑 重言式 思想 自然语言 形式系统 基本内容 方法 人工语言 真值函项
原文传递
郑重推荐三本逻辑新教材
5
作者 诸葛殷同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3年第3期27-27,共1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科逻辑课程的面貌不断有所革新。但有时我觉得改革的步子太慢了一点。例如,成书于60年代中期,出版于70年代末期的《形式逻辑》(金岳霖主编),是以传统逻辑为本的,至今10余年,从未修订,又如,1979年出版的《普通逻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科逻辑课程的面貌不断有所革新。但有时我觉得改革的步子太慢了一点。例如,成书于60年代中期,出版于70年代末期的《形式逻辑》(金岳霖主编),是以传统逻辑为本的,至今10余年,从未修订,又如,1979年出版的《普通逻辑》也以传统逻辑为主体,虽曾数度修订,增加新内容;但基本格局未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逻辑 现代逻辑 多值逻辑 基本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阶逻辑 普通逻辑 新内容 逻辑课程 命题逻辑
原文传递
语言的模糊性与表达的笼统和含糊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攀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3年第3期30-32,共3页
人们在交际中当理解上产生疑惑或信息把握不准时,常责之以模糊,或者笼统、含糊,认识上将模糊、笼统混为一谈。其实,这三者是言语活动中不同层面上的三种不同性质的特征。它们各有自己的语言形式和逻辑表现。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中词语表... 人们在交际中当理解上产生疑惑或信息把握不准时,常责之以模糊,或者笼统、含糊,认识上将模糊、笼统混为一谈。其实,这三者是言语活动中不同层面上的三种不同性质的特征。它们各有自己的语言形式和逻辑表现。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中词语表达的中心意义明确而词语所反映对象的界限不确定的特征。如“晚上”,中心意义是指吃完晚饭(或天黑)到睡觉之前之一段时间,但几点钟吃完饭,几点钟天黑(不同季节、不同经纬度地区天黑的时间是不同的),几点钟睡觉,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再如“舒服”,中心意义是表示生理或心理上没有不适的感觉。但这种感觉的生理或心理的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性 语言运用 中心意义 不确定 言语表达 含糊 言语交际 日常交际 不同经纬度 精确词语
原文传递
语素逆序的现代汉语复合词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1年第2期36-38,共3页
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复合词其语素的顺序与常序不同,它们把本应前置的语素后置,从而与常序复合词形成对照,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复合词类型。我们通过分析发现,语素逆序的复合词主要分布在定——中偏正式和状——中偏正式两类之中。 (一) 定... 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复合词其语素的顺序与常序不同,它们把本应前置的语素后置,从而与常序复合词形成对照,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复合词类型。我们通过分析发现,语素逆序的复合词主要分布在定——中偏正式和状——中偏正式两类之中。 (一) 定——中偏正式复合词,常序应该是前边的语素修饰,限定后边的语素,而逆序的复合词却恰恰相反,它们是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语素后置,被修饰、被限定的语素位置在前。有鉴于此,定——中偏正式复合词中语素逆序的一类,其格式应为中——定正偏式。这种格式的逆序词约有六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复合词 语素构成 偏正式 逆序词 现代汉语 修饰 动作行为 限定 正偏 类事物
原文传递
量词“个”和助词“个” 被引量:17
8
作者 宋玉柱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3年第6期44-45,共2页
有一本语法书在讲“个+谓词性成分”充当宾语时,举了下面这样的例句: ①你们可倒跑了个快。②妇女们把他围了个严严实实. ③两个师爷闹了个下不了台,……作者认为“个+谓词性成分”是体词性词组。“自然可以充当宾语”吕叔湘先生主编的... 有一本语法书在讲“个+谓词性成分”充当宾语时,举了下面这样的例句: ①你们可倒跑了个快。②妇女们把他围了个严严实实. ③两个师爷闹了个下不了台,……作者认为“个+谓词性成分”是体词性词组。“自然可以充当宾语”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在讲“个”“跟动作有关的用法”时谈到,“动+个+形/动”,“‘个’的作用跟引进补语的‘得’相近。动词可带‘了’”。举例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谓词性成分 现代汉语 结构助词 宾语 量词 补语 体词性 吕叔湘 语法词典 动词
原文传递
时间副词“就”“再”“才”的语义、语法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史金生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3年第3期43-46,共4页
O.引言副词“就”、“再”、“才”都有多种意义和用法,但有一种用法是相同的,即出现在表时间意义的词语的后边,如: (1)明天就走 (2)明天再走 (3)明天才走我们把这类句子记为公式 (S)’T就/再、才VP 其中,T代表表时性词语,VP代表谓词性... O.引言副词“就”、“再”、“才”都有多种意义和用法,但有一种用法是相同的,即出现在表时间意义的词语的后边,如: (1)明天就走 (2)明天再走 (3)明天才走我们把这类句子记为公式 (S)’T就/再、才VP 其中,T代表表时性词语,VP代表谓词性短语。T在这里重读,副词“就”“再”“才”轻读。我们把出现在(S)中的“就”“再”“才”看成时间副词,它们有共同点,即都可表示在T的时间内实现VP,但也有不同点,比如《现代汉语八百词》就认为,“就”“强调在很久以前已经发生”或“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再”“表示一个动作将要在某一情况下出现”,“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副词 句子语义 实际实现 语义表达 听话人 动作 不同点 出现在 现代汉语 不对称性
原文传递
汉语名词功能转换的可能性及语义特点 被引量:12
10
作者 卢福波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2年第6期35-37,共3页
名词本来只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一种静态的词,但是,现代汉语口语中有些名词在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已经转化为一种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动态的词了。例如: ①他居然很女人地说了一句:“当初你离开外贸时,我就不同意。”②因为总跟日本... 名词本来只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一种静态的词,但是,现代汉语口语中有些名词在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已经转化为一种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动态的词了。例如: ①他居然很女人地说了一句:“当初你离开外贸时,我就不同意。”②因为总跟日本大老板干,他也会很日本地管理公司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转换 语义特点 语义特征 名词 内涵意义 理性意义 可能性 语言环境 汉语 管理公司
原文传递
谈谈存在句系列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玉柱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2年第3期39-41,共3页
存在句的研究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但八十年代以前的研究只局限在静态存在句的范围以内,而且只在“V+着”(简称“着”字句)句式上做文章。那时学者们认为只有这种句式才是存在句,除此之外,至多再加上“有”字句和“是”字句。所以,八... 存在句的研究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但八十年代以前的研究只局限在静态存在句的范围以内,而且只在“V+着”(简称“着”字句)句式上做文章。那时学者们认为只有这种句式才是存在句,除此之外,至多再加上“有”字句和“是”字句。所以,八十年代以前的存在句范围是很窄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存在句 八十年代 句式 动态意义 中动词 汉语学习 谓语句 完成体 研究 动作
原文传递
关于普通逻辑发展方向的思考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清田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1年第2期6-9,共4页
普通逻辑的发展或“改革”,是关系我国逻辑学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因而也是我国逻辑学界近几年来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许多人就普通逻辑的对象、内容与体系、作用以及普通逻辑的“改革”等问题,写出文章乃至专著加以申说。这些经... 普通逻辑的发展或“改革”,是关系我国逻辑学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因而也是我国逻辑学界近几年来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许多人就普通逻辑的对象、内容与体系、作用以及普通逻辑的“改革”等问题,写出文章乃至专著加以申说。这些经过认真研究提出的见解,在学术界引起了反响。启发了我们的头脑,深化了我们的思考。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逻辑 逻辑学 形式逻辑 思维形式 亚里士多德 思维活动 思考 传统逻辑 逻辑史 思维对象
原文传递
与“×就×”结构相关的句法格式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蔻年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3年第1期43-45,共3页
引言我们曾对下列这类“×就×”结构作过一些探讨: Ⅰ.去就去说就说走了就走了Ⅱ.不去就不去不走就不走Ⅰ组例式中的“就”是轻读的,表示“无所谓”的语气,记作“就<sub>1</sub>”;Ⅱ组例式中的“就”有轻读和重... 引言我们曾对下列这类“×就×”结构作过一些探讨: Ⅰ.去就去说就说走了就走了Ⅱ.不去就不去不走就不走Ⅰ组例式中的“就”是轻读的,表示“无所谓”的语气,记作“就<sub>1</sub>”;Ⅱ组例式中的“就”有轻读和重读两种情形:轻读的是“就<sub>1</sub>”,重读的表“加强判断”的语气,记作“就<sub>2</sub>”,就<sub>1</sub>和就<sub>2</sub>都有关联的作用。上述都是“就”出现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情况。具体来说,这两个词语的形式相同,长度相等,因此都记作“×”。本文试在此基础上侧重从词语的长度着眼,研究两类与之相关的句法格式,并作出比较,以弄清它们之间一些重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格式 形容词 词语 自主动词 语气 名词性成分 关联 结构相关 郑万隆 语义特征
原文传递
比N还N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霞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2年第6期42-44,共3页
现化汉语口语中有一种极常见的句式“比N还N”,这里“比…还…”并不真的表示比较,而是表示比拟,整个句子传达一种调侃,讽刺的意义,一般都是贬义的。例如: 别看他一米八的个,可说话办事比女人还女人。
关键词 句式 格式 形容词 名词 贬义 理性意义 评价意义 共产主义 比拟 句子
原文传递
也谈“有”字句 被引量:7
15
作者 崔建新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0年第2期37-40,共4页
0.1 有人指出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定语后置”的现象,也就是说名词的修饰、限制成分不仅在名词之前,而且还可以位于名词之后。他们将这种情况分为几类,其中“有”字句就是其中的一类。 0.2 这里的“有”字句不包括象“
关键词 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 名词性成分 句子 后置定语 修饰 语法关系 句式 克服困难 转换
原文传递
“怯场”并非不治之症──谈演讲怯场的科学调适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树宏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00年第5期37-39,共2页
关键词 演讲者 心理暗示法 空间布局 丘吉尔 西塞罗 面肌抽搐 表达自己的思想 调适 演说家 克服怯场
原文传递
“V成”句式——语义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邵敬敏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0年第5期34-36,共3页
动词“成”最常见的用法并不是充当句中的主要谓语动词,而是紧接在其他动词(记作V)之后,组成“V成”结构。“V成”结构组成的句式内部语义关系颇为复杂,通过对“V成”不同句式的深层语义关系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动词与名词之间错... 动词“成”最常见的用法并不是充当句中的主要谓语动词,而是紧接在其他动词(记作V)之后,组成“V成”结构。“V成”结构组成的句式内部语义关系颇为复杂,通过对“V成”不同句式的深层语义关系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动词与名词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形式与意义之间对应或不对应的关系。事实上,“V成”结构是个歧义格式,例如: A 他烧成了一团灰。 B 她培养成了一名歌唱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析 句式 深层语义关系 结构关系 他动词 结构组成 歧义格式 语义结构 带宾语 关系分析
原文传递
浅论语境的功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常俭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1年第4期34-37,共4页
一、语境对语言研究的影响众所公认,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并且人们的一切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的。语言学界称这种语言交际环境为语境。语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如书面语言的上下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等,也包括非语言因... 一、语境对语言研究的影响众所公认,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并且人们的一切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的。语言学界称这种语言交际环境为语境。语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如书面语言的上下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等,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时代,交际对象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我们可以称前者为“小语境”或“近语境”,称后者为“大语境?或“远语境”。语境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的场所和舞台背景,不同的语境规定了交际的不同类型和方式,所以语境对话语的语义和形式的组合及语体风格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因此,分析研究任何语言现象都必须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若离开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作静态的分析,往往很难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真正的结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语境 上下文 制约作用 心理语言学 交际环境 语言交际活动 语义 文化背景 语言研究 语言片断
原文传递
说说“可是”从语气副词向转折连词转化的过程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志良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2年第1期41-42,共2页
一个词如果有几个义项的话,义项与义项之间往往有某种联系,而且呈现出一种梯度变化的状况。“可是”一词就是其中的一例。 1、副词“可是”可表示强调,含有“的确应该承认某种客观事实”的意思。例如: 1)唉,俺孩子可是出了大力,受了大... 一个词如果有几个义项的话,义项与义项之间往往有某种联系,而且呈现出一种梯度变化的状况。“可是”一词就是其中的一例。 1、副词“可是”可表示强调,含有“的确应该承认某种客观事实”的意思。例如: 1)唉,俺孩子可是出了大力,受了大苦了。郑笃《英雄沟》 2)咱们队伍里用不着你打仗,修理兵器跟打造兵器可是要紧。姚雪垠《李自成》 3)蔚蓝的天空已渐布起灰云,冷气也一层一层地浸透肌肤来,秋色可是已深了。王锦江《夜雨》 2、副词“可是”表示强调时,有时还含有“的确应该承认某种必然性结果”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副词 梯度变化 义项 转折副词 姚雪垠 李自成 兵器 小主语 转折连词 夜雨
原文传递
反问句的构成及其语用功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志良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2年第4期45-47,共3页
一般疑问句有自己的独特结构形式,而反问句没有自己的独特结构形式,它得借助于陈述句和一般疑问句的结构形式,带上反问语气,句调呈上升态势。至于它的语用功能更不同于一般疑问句: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旨在求得解答;而反问句一般不要... 一般疑问句有自己的独特结构形式,而反问句没有自己的独特结构形式,它得借助于陈述句和一般疑问句的结构形式,带上反问语气,句调呈上升态势。至于它的语用功能更不同于一般疑问句: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旨在求得解答;而反问句一般不要求回答,旨在对事实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句 中心谓词 语用义 语用功能 一般疑问句 结构形式 肯定形式 否定形式 陈述句 句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