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1,9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者·作者·编者
1
新华文摘 2024年第20期138-138,共1页
编者的话今年是《新华文摘》创刊45周年,随着本期的出版,《新华文摘》也迎来了第800期,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间节点,我们谨向广大读者、作者,向本刊提供“稿源”的兄弟报刊,向为印制、发行本刊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出版业同仁,表达由衷的感谢。
关键词 《新华文摘》 稿源 出版业 时间节点 辛勤劳动 报刊 作者
原文传递
中国宪法基本权利条款立法的法理与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彭超 新华文摘 2024年第3期14-17,共4页
人们制定宪法的终极目标在于使国家权力受到控制,并为人民的权利和福补服务。“宪定权利不等于现实权利”,宪法基本权利若缺乏具体法律制度的支持,充其量只是一种“善意的声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权法治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 人们制定宪法的终极目标在于使国家权力受到控制,并为人民的权利和福补服务。“宪定权利不等于现实权利”,宪法基本权利若缺乏具体法律制度的支持,充其量只是一种“善意的声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权法治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基本权利 党的十九大报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保障公民权利 符合宪法 公民权利保障 现实权利 人权法治
原文传递
关于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模型建构的前提性思考
3
作者 饶从满 王玥 新华文摘 2024年第20期112-115,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双重诉求下,纷纷制定了教师专业标准,明确规定对教师素养的最低要求,以引领教师的持续发展,同时为教师教育认证评估、教师资格认证和教师表现评价提供依据。在此背景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双重诉求下,纷纷制定了教师专业标准,明确规定对教师素养的最低要求,以引领教师的持续发展,同时为教师教育认证评估、教师资格认证和教师表现评价提供依据。在此背景下,研制教师素养模型或框架,为研制和实施教师专业标准提供了基础,也逐步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素养 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资格认证 教师专业化 表现评价 模型建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教师教育认证
原文传递
智能技术进步如何促进学生发展
4
作者 吴砥 郭庆 郑旭东 新华文摘 2024年第9期117-119,共3页
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智能技术何以能够促进学生发展,需重点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智能技术对学生发展目标的影响,也就是“发展什么”;二是智能技术对学生发展方式的变革,也就是“如何发展”。当前,为应对智能技术的... 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智能技术何以能够促进学生发展,需重点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智能技术对学生发展目标的影响,也就是“发展什么”;二是智能技术对学生发展方式的变革,也就是“如何发展”。当前,为应对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的制度创新和物质升级,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打造了相对完善的制度“软环境”和物质“硬环境”。然而,学生在该环境中应当发展什么,以及如何在该环境中实现发展,需要在理论认识和实践路径上做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促进学生发展 硬环境 基础教育阶段 教育数字化 软环境 认识和实践 目的和价值
原文传递
望子成龙与中国家庭高储蓄率之谜
5
作者 刘根荣 李茜 新华文摘 2024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伊始,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居于高位。自2001年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民储蓄率更是一路攀升,在2008年升至约占GDP52%的最高峰值。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国民储蓄率曲线转而向下,在2020年约占GDP的45.7%。尽管金融...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伊始,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居于高位。自2001年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民储蓄率更是一路攀升,在2008年升至约占GDP52%的最高峰值。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国民储蓄率曲线转而向下,在2020年约占GDP的45.7%。尽管金融危机后,中国出现了国民储蓄率下降的趋势,但相较于同时期全球范围内储蓄率25%-27%的平均水平,我国仍然是储蓄率最高的经济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储蓄率 世界贸易组织 全球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后 高储蓄率 全球范围 GDP 经济体
原文传递
中国式出版现代化的现实之需、未来之路和动力之源
6
作者 郝振省 宋嘉庚 王秋红 新华文摘 2024年第3期152-155,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路径。从国家现代化与出版现代化的关系看,中国式出版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实现的重要力量,是两者的高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路径。从国家现代化与出版现代化的关系看,中国式出版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实现的重要力量,是两者的高度统一。无论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式出版现代化都有必要梳理当前面临的现实需求,有必要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必要找准中国式出版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驱动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动力之源 现代化之路 全面建成 未来之路 现实需求
原文传递
智能传播时代媒体深度融合的理论向度与实践落点
7
作者 丁和根 李威 新华文摘 2024年第20期128-133,共6页
自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有10年之久。在此过程中,媒体融合经历了物理融合、业务融通、组织合并,逐步进入深... 自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有10年之久。在此过程中,媒体融合经历了物理融合、业务融通、组织合并,逐步进入深度融合的新阶段。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超乎人们的想象,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各项新技术作用于传播媒介,使人类传播进入智能传播时代,媒体的深度融合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论想象层面,而是具备了更大的实践空间与操作可行性。那么,在人工智能等新传播技术的加持之下,媒体的深度融合具备怎样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哪些操作层面的实践落点呢?这正是本文所要关注的主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人类传播 深度融合 智能传播 人工智能 新传播技术 实践空间 操作层面
原文传递
面向人人的双创教育:何以可能及如何可行
8
作者 阮平章 董辉 刘许 新华文摘 2024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创造力培育是一个体系化、生态性工程,高等教育肩负承担造就各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职责,对于强国建设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各级各类双创赛事的... 创造力培育是一个体系化、生态性工程,高等教育肩负承担造就各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职责,对于强国建设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各级各类双创赛事的牵引下“敢闯会创”已成为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质量标准。尽管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步人世界前列,但创新人才匮乏、学生创造力不足的短板仍然明显,双创活动的参与上还存在院校、专业以及生源背景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即便是在一流高校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双创教育 学生创造力 高等教育 强国建设 质量标准 发展态势
原文传递
统筹推进发展型改革与治理型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9
作者 江小涓 新华文摘 2024年第13期46-48,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成就世所罕见,改革开放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一着。实践表明,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要靠在不断改革中发展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现在我们进入到中国特色现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成就世所罕见,改革开放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一着。实践表明,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要靠在不断改革中发展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现在我们进入到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回顾改革历程总结改革经验,立足当前的历史方位和发展目标,研究制定重点改革任务,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历程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 统筹推进 历史方位 立足当前 伟大成就
原文传递
“优师计划”是遵循教师教育规律的一个政策典范
10
作者 朱旭东 新华文摘 2024年第9期120-121,共2页
“优师计划”是继2006年起实施的“特岗计划”、2007年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2018年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以及2015年开展的“乡村教育支持计划”之后又一项促进我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它不仅遵循了教师教育... “优师计划”是继2006年起实施的“特岗计划”、2007年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2018年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以及2015年开展的“乡村教育支持计划”之后又一项促进我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它不仅遵循了教师教育实现国家公共价值的规律,服务于国家公共教育事业的均衡性、公正性和平等性,而且还遵循了教师教育满足一个国家师资供需关系的规律,体现了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定向促进的“四定向”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特岗计划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供需关系 定向培养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定向招生 教师教育规律
原文传递
数字治理的法治进路
11
作者 杨建军 新华文摘 2024年第3期17-21,共5页
一、引信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推动全球政治和社会迈向“新治理”变革,甚至重塑国际秩序。通过大数据推动国家治理,不仅被管理者青睐,而且被学者们看重。不过,总体来看,既有的学术... 一、引信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推动全球政治和社会迈向“新治理”变革,甚至重塑国际秩序。通过大数据推动国家治理,不仅被管理者青睐,而且被学者们看重。不过,总体来看,既有的学术研究关注数字治理特定领域技术问题的成果较多,系统化关注数字治理法治化问题的成果较少,比较研究也不充分。数字治理法治化发展问题的讨论之所以是必要和重要的,是因为数字治理呈现出了与传统治理不完全相同的特点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法治进路 传统治理 大数据 特定领域 治理法治化 学术研究 治理方式
原文传递
楚文化和楚系青铜器
12
作者 张昌平 新华文摘 2024年第20期68-68,共1页
安徽淮南寿县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备受瞩目。在墓葬东一室堆满的青铜礼器中,有件大鼎口径88.9厘米、通高111.5厘米,略大于李三孤堆大墓楚铸客大鼎,是迄今所见最大的楚国大鼎。楚墓出士体量重大的青铜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左传》记载春秋... 安徽淮南寿县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备受瞩目。在墓葬东一室堆满的青铜礼器中,有件大鼎口径88.9厘米、通高111.5厘米,略大于李三孤堆大墓楚铸客大鼎,是迄今所见最大的楚国大鼎。楚墓出士体量重大的青铜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左传》记载春秋中期楚庄王北进中原、向周使问鼎之大小轻重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鼎 铸客 《左传》 楚墓 青铜礼器 楚庄王 楚文化 春秋中期
原文传递
数据权益是一种新型民事权益
13
作者 王利明 新华文摘 2024年第13期117-118,共2页
现代社会正在加快步人数字时代。数据作为当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数据之上承载着多重法律权益,需要受到法律的保护。数据权益的特点在于:一方面,数据... 现代社会正在加快步人数字时代。数据作为当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数据之上承载着多重法律权益,需要受到法律的保护。数据权益的特点在于:一方面,数据权益具有综合性,因为数据负载的内容可能会涉及知识财产权、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等民事权利,也可能属于商业秘密。另一方面,数据财产具有无形性,它不像有形财产那样具有明确的四至。其价值不同于数据载体的价值,而是通过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加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形财产 隐私权 法律权益 数据载体 社会治理方式 信息内容 无形性 商业秘密
原文传递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结晶与思想引领
14
作者 沈壮海 新华文摘 2024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史上、在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丰富内涵和理论意义、实践要求,增进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史上、在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丰富内涵和理论意义、实践要求,增进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实践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以新作为开创新时代文化建设新气象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思想认同 习近平文化思想 创新时代 理论结晶 思想引领 文化建设实践
原文传递
健康中国:政策体系与发展进路
15
作者 王虎峰 新华文摘 2024年第13期23-27,共5页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健康政...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健康政策体系,开启了规模浩大的健康中国建设的公共服务工程。当前,健康中国行动已经初见成效,系统梳理新时代健康政策体系,回顾健康中国建设的发展进程,总结和探讨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完成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卫生运动 政府工作报告 协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 健康中国建设 医疗卫生服务 公共服务 发展进路
原文传递
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制度创新——《行政复议法》修订解读
16
作者 马怀德 新华文摘 2024年第13期13-17,共5页
引言2023年9月1日,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审议通过,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通过立法正式确立了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的功能定位,彰显了行政复议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引言2023年9月1日,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审议通过,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通过立法正式确立了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的功能定位,彰显了行政复议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行政复议法》本次修订对该功能定位在第1条中予以明确规定,标志着《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年一2025年)》中确立的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的功能定位已经上升为法律规范,为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提供了法律支撑。有学者就预言未来行政争议化解的制度框架结构重心将逐步转移到行政复议渠道上来。不仅如此,《行政复议法》的修订内容,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推动行政复议工作迈人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建设 法律支撑 行政复议工作 多元化解 主渠道作用 行政争议 《行政复议法》 修订内容
原文传递
智能平台兴起与智能体涌现:大模型将变革社会与文明
17
作者 陈昌凤 新华文摘 2024年第13期149-153,共5页
一、平台送代的历程(一)平台与平台化什么是平台?在中国商业话语中,平台用于指代数字服务、品牌和初创企业,包括视频平台、打车、约会和社交网络应用程序,其含义比起在英语中经济学的平台(常被定义为多边市场)和数字媒体研究的平台(可... 一、平台送代的历程(一)平台与平台化什么是平台?在中国商业话语中,平台用于指代数字服务、品牌和初创企业,包括视频平台、打车、约会和社交网络应用程序,其含义比起在英语中经济学的平台(常被定义为多边市场)和数字媒体研究的平台(可以在其上构建其他系统的计算系统)更加广泛。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实验室给出的定义是:可以在其上安装或运行软件的计算机或硬件设备和/或相关操作系统或虚拟环境。平台是一个个单元,又相互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环境 运行软件 智能体 数字媒体 平台化 操作系统 数字服务 智能平台
原文传递
国家治理的空间建构——行政区划调整的时空逻辑与新时代的关键议题
18
作者 赵聚军 新华文摘 2024年第20期24-29,共6页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行政区划作为国家治理的实体治理单元,本质属性是“政”,其设置与调整首先应基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立场,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为基本目标。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大一统传统、自古以来...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行政区划作为国家治理的实体治理单元,本质属性是“政”,其设置与调整首先应基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立场,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为基本目标。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大一统传统、自古以来地方政权建设完备的国家,中国的行政区划长期被作为政权建设的基础性政策工具。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实施国家战略的需求,我国的行政区划设置也始终处于调整变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社会发展环境 国防建设 空间建构 政权建设 关键议题 设置与调整 治理单元
原文传递
中国人类学海外民族志的知识演进
19
作者 高丙中 谭萌 新华文摘 2024年第20期17-21,共5页
过去二十余年里,中国人类学形成了以海外民族志研究为旨趣的学术实践,不仅拓展了人类学的调查对象,而且可以融入中国社会科学的海外社会知识生产的基本方式。借助与学术实践当事人的深度访谈,回溯“海外民族志”在中国诞生与演进的历史... 过去二十余年里,中国人类学形成了以海外民族志研究为旨趣的学术实践,不仅拓展了人类学的调查对象,而且可以融入中国社会科学的海外社会知识生产的基本方式。借助与学术实践当事人的深度访谈,回溯“海外民族志”在中国诞生与演进的历史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民族志 中国人类学 学术实践 社会科学 调查对象 深度访谈 知识演进 历史脉络
原文传递
把握数字消费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20
作者 毛中根 贾宇云 新华文摘 2024年第13期53-57,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数字消费。随着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数字消费将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数字消费。随着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数字消费将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高质量发展 五年规划 新型消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基础性作用 数字消费 着力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