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125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勘误声明
1
作者 《桉树科技》编辑部 桉树科技 2024年第3期90-90,共1页
本刊论文“吴庆全.闽南山地大花序桉家系测定及选择初报.桉树科技,2023,40(4):58-62”勘误:题目应为“闽南山地大花序桉家系测定及选择”。
关键词 勘误 大花序桉 桉树科技
下载PDF
雷州半岛轮伐期内尾细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许宇星 竹万宽 +2 位作者 王志超 黄润霞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以广东湛江雷州半岛轮伐期内(1、3、5、7、8年)尾细桉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提出健康可持续的桉树人工林经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桉树人... 以广东湛江雷州半岛轮伐期内(1、3、5、7、8年)尾细桉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提出健康可持续的桉树人工林经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下降,从0~20 cm土层的3.45~7.31 g·kg^(-1)下降至80~100 cm土层的1.90~3.01 g·kg^(-1);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土壤碳储量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1 m深土层有机碳储量主要集中在0~40 cm,占总土壤碳储量比达到46.90%~53.00%。随林龄增加,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有机碳密度及有机碳储量均呈现先显著下降而后显著上升的趋势,且在5年生桉树人工林土壤中出现最低值,各龄级桉树人工林0~10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具体表现为从1年生到5年生显著下降,而从5年生到8年生显著回升的趋势。土壤全氮、土壤容重以及土壤含水量作为关键环境因子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细桉 林龄 有机碳质量分数 有机碳密度 有机碳储量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土壤呼吸昼夜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3
作者 竹万宽 王志超 +1 位作者 黄润霞 许宇星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32-38,共7页
以雷州半岛地区尾叶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I-815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连续测定其土壤呼吸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昼夜变化规律,分析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旨在为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估算提供数据... 以雷州半岛地区尾叶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I-815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连续测定其土壤呼吸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昼夜变化规律,分析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旨在为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估算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尾叶桉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为双峰趋势,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在4:00和16:00取得,分别为3.95μmol·m^(-2)·s^(-1)和3.29μmol·m^(-2)·s^(-1),日均值为3.61μmol·m^(-2)·s^(-1)。从昼夜变化来看,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从月变化来看,土壤呼吸与土壤温、湿度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日碳排放量为2.59~4.56 g·m^(-2)。可见,对人工林土壤碳排放进行估算时应考虑不同时间尺度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方向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土壤呼吸 昼夜变化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湛江市古树资源特征分析
4
作者 谢继红 郭乐东 +1 位作者 赵奕 黄华毅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摸清湛江市古树资源情况,加强湛江市古树保护工作,基于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成果数据,对湛江市古树资源的树种结构、树龄、分布、生长环境、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湛江市共有古树7356株,隶属于46科84属111种;在湛江各县... 为摸清湛江市古树资源情况,加强湛江市古树保护工作,基于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成果数据,对湛江市古树资源的树种结构、树龄、分布、生长环境、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湛江市共有古树7356株,隶属于46科84属111种;在湛江各县级市、县区均有分布,其中徐闻县古树数量最多;优势树种主要是榕树(Ficusmicrocarpa)、垂叶榕(F.benjamina)、鹊肾树(Streblusasper)、樟(Camphoraofficinarum)等观赏树种和龙眼(Dimocarpuslongan)、荔枝(Litchi chinensis)等果树;古树生长场所主要为乡村,树龄主要分布在100~200年之间,三级古树多达7080株,占比96.25%;古树树高主要分布范围是7~20 m,平均树高为12.97 m,胸径主要分布范围是40~160 cm,平均胸径96.7 cm,冠幅主要分布范围4~20 m,平均冠幅13.55 m。总体而言,湛江市古树生长环境和生长势良好,古树资源物种多样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市 古树 树龄 胸径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不同模式桉树混交林的生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陆海燕 伍琪 +4 位作者 庞海恩 崔俊峰 胡雪玲 潘永林 任世奇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为探索伴生树种早期对桉树生长的影响,以桉树×红椎、桉树×火力楠、桉树×火力楠×黑木相思、桉树×黑木相思4种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木生长量及桉树在不同混交模式中的生长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混交模... 为探索伴生树种早期对桉树生长的影响,以桉树×红椎、桉树×火力楠、桉树×火力楠×黑木相思、桉树×黑木相思4种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木生长量及桉树在不同混交模式中的生长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混交模式下混交树种早期生长量均优于其纯林生长量。桉树×火力楠对桉树树高促进作用最大,增量为4.94±1.57 m;桉树×火力楠×黑木相思对桉树胸径和材积促进作用最大,增量分别为2.47±0.70 cm和0.8695±0.7066 m^(3)•hm^(−2)。总体以桉树×火力楠×黑木相思混交模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生长效应 桉树 火力楠 黑木相思
下载PDF
不同混交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桉树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向旺 韦振道 +5 位作者 伍琪 朱慧 莫云善 李秋荔 罗伟 任世奇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通过分析混交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桉树混交林生长特征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分别设置尾巨桉与红锥、黑木相思、白千层、香樟(B1),与灰木莲、大花序桉、米老排、柠檬桉(B2)2种混交模式和4种种植密度(A1:1.5 m&#... 通过分析混交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桉树混交林生长特征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分别设置尾巨桉与红锥、黑木相思、白千层、香樟(B1),与灰木莲、大花序桉、米老排、柠檬桉(B2)2种混交模式和4种种植密度(A1:1.5 m×2.0 m;A2:2.0 m×2.8 m;A3:2.5 m×3.5 m;A4:3.0 m×4.2 m),比较混交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混交树种树高、胸径、材积和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混交模式对尾巨桉生长影响较小,但A3、A4显著增加尾巨桉胸径和单株材积;(2)种植密度对混交树种树高生长影响不显著,但黑木相思和灰木莲在A1种植密度处理下的胸径和单株材积显著低于其他密度处理;(3)大花序桉和米老排A1种植密度处理保存率显著低于A3和A4密度处理,混交树种不同种植密度之间保存率没有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A3是较好的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混交树种 种植密度 生长量
下载PDF
不同混交模式下幼龄桉树混交林的生长和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韦振道 周启华 +6 位作者 朱原立 朱慧 向旺 伍琪 任一平 李书玲 任世奇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设计尾巨桉×红椿和大花序桉×闽楠的垂直、水平、块状三种混交方式的试验林,以研究不同混交模式下桉树混交林的生长和水土流失规律。结果表明:1年生尾巨桉、红椿、大花序桉和闽楠分别在水平、块状、块状和水平混交模式下的树... 设计尾巨桉×红椿和大花序桉×闽楠的垂直、水平、块状三种混交方式的试验林,以研究不同混交模式下桉树混交林的生长和水土流失规律。结果表明:1年生尾巨桉、红椿、大花序桉和闽楠分别在水平、块状、块状和水平混交模式下的树高增长率最大,依次为1560.00%、863.33%、457.50%和6.67%,因此水平混交模式和块状混交模式的林分树高生长效果较好。在尾巨桉×红椿和大花序桉×闽楠两种林分中的月均地表径流以块状混交模式最少,分别是107.72 L和215.24 L,月均土壤流失以块状混交模式较少,分别是4.95 kg和7.25 kg,因此块状混交模式对水土保持的效果较优于垂直混交模式和水平混交模式。综合考虑,采用块状混交模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混交林 混交模式 林分生长 水土流失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套种不同树种对林分生长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家妍 陈亮 +5 位作者 莫冰萍 易弘韬 李刚 周良慧 杨梅 莫雅芳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57-64,共8页
研究杉木林间伐后,于林下套种香梓楠、华盖木、红豆杉、缅茄4种树种,对比未套种杉木纯林,分析套种后林分的生长状况和植物多样性,为杉木人工林近自然改造与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香梓楠、华盖木、红豆杉与杉木形成异龄复层... 研究杉木林间伐后,于林下套种香梓楠、华盖木、红豆杉、缅茄4种树种,对比未套种杉木纯林,分析套种后林分的生长状况和植物多样性,为杉木人工林近自然改造与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香梓楠、华盖木、红豆杉与杉木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香梓楠胸径、树高生长量及保存率最高,分别达到10.5 cm、9.8 m、82.22%,显著高于其他树种;缅茄胸径、树高生长量及保存率最低,分别为2.4 cm、1.7 m、15.66%。套种缅茄、香梓楠、华盖木对杉木胸径有促进作用,套种缅茄后杉木树高显著提高。5种杉木林分林下植被中共出现33科52属60种植物,草本层出现植物15科25属27种,以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灌木层出现植物18科27属33种,以大戟科、茜草科和桑科植物为主;4种杉木混交林林下出现植物比杉木纯林增加24种。杉木×香梓楠、杉木×华盖木林下植物多样性比杉木×缅茄和杉木纯林显著提高。综合杉木间伐后套种不同树种表现,套种香梓楠对林分生长和植物多样性更具优势,可作为今后杉木近自然改造的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改造 异龄混交林 杉木 植物多样性 林分生长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桉树人工林单木生物量预估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杰 赵俊 +3 位作者 何普林 成雅君 黄润霞 竹万宽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单木生物量模型是估测森林生物量的基础。通过标准木法实测雷州半岛地区90株桉树单株生物量数据,随机划分60个样本数据作为训练集,30个样本数据作为验证集。以林龄、树高和胸径为自变量,单木生物量为因变量,使用岭回归模型、异速生长模... 单木生物量模型是估测森林生物量的基础。通过标准木法实测雷州半岛地区90株桉树单株生物量数据,随机划分60个样本数据作为训练集,30个样本数据作为验证集。以林龄、树高和胸径为自变量,单木生物量为因变量,使用岭回归模型、异速生长模型和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的R~2、RMSE和MAE无论在训练集还是验证集均高于岭回归模型和异速生长模型。由随机森林模型的因子重要值可知,胸径是影响单木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引入林龄因子后的随机森林模型可以提高单木生物量的预测精度,为碳汇计量提供基础数据和模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单木生物量 岭回归模型 异速生长模型 随机森林算法
下载PDF
雷州半岛尾巨桉人工林生理形态特征对季节性干旱的响应
10
作者 曹昊阳 刘宇升 +3 位作者 许宇星 竹万宽 黄润霞 王志超 桉树科技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为明确尾巨桉对季节性干旱的响应,进而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桉树人工林的建设、恢复以及可持续经营管理、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以典型季节性干旱胁迫区的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和分析尾巨桉的蒸腾速率... 为明确尾巨桉对季节性干旱的响应,进而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桉树人工林的建设、恢复以及可持续经营管理、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以典型季节性干旱胁迫区的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和分析尾巨桉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片水势和各冠层结构参数的季节变化特征,明确尾巨桉旱雨季间各生理特征和冠层形态方面的差异,从而揭示其应对季节性干旱的生理形态响应。结果表明:尾巨桉旱季的平均蒸腾速率(0.048 cm·min^(-1))显著小于雨季的平均蒸腾速率(0.064 cm·min^(-1)),平均气孔导度变化规律和平均蒸腾速率一致,旱季(0.39mm·s^(-1))显著小于雨季(0.49mm·s^(-1))。尾巨桉旱季的平均黎明前叶片水势为-1.41MPa,平均正午叶片水势为-1.79Mpa,均显著小于雨季(平均黎明前叶片水势-1.17MPa,平均正午叶片水势-1.47MPa),正午与黎明前的水势差旱季平均为0.39MPa,显著大于雨季的平均水势差(0.29MPa)。旱季的叶面积指数(LAI)为1.93,显著小于雨季的2.34,旱季的平均叶倾角(56.34°)和冠层总孔隙度(18.33%)均显著大于雨季(平均叶倾角53.26°,冠层总孔隙度13.85%)。研究结果说明尾巨桉为应对季节性干旱,在冠层形态方面会通过主动的叶运动(增加叶倾角和主动落叶)方式来减小截获的辐射进而降低树体的水分散失;在生理方面,尾巨桉会通过降低冠层气孔导度来降低蒸腾速率从而减少树体的水分散失,同时还通过降低自身水势、增加叶片和土壤之间的水势差来提高其在旱季的吸水和保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季节性干旱 生理特征 冠层结构
下载PDF
广西13家国有林场桉树资源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石驭天 莫烔松 +4 位作者 阳晶晶 马利菠 韦应强 唐天 庞正轰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64-76,共13页
为实现桉树资源高质量发展,根据2003—2020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对广西13家国有林场(高峰、七坡、树木园、东门、派阳山、钦廉、博白、六万、维都、三门江、黄冕、大桂山、雅长)桉树资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2020年,桉树人... 为实现桉树资源高质量发展,根据2003—2020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对广西13家国有林场(高峰、七坡、树木园、东门、派阳山、钦廉、博白、六万、维都、三门江、黄冕、大桂山、雅长)桉树资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2020年,桉树人工林面积从57782.4 hm^(2)增加到100126.75 hm^(2),蓄积从1631700 m^(3)增加到8556100 m^(3);单位面积蓄积量从21.66 m^(3)•hm^(−2)上升到85.5 m^(3)•hm^(−2);单位面积年均生长量从6.1 m^(3)•hm^(−2)•年^(−1)上升到24.7 m^(3)•hm^(−2)•年^(−1)。至2020年,在13家林场中场内桉树人工林面积达10000 hm^(2)以上有3家,5000~10000 hm^(2)的有6家,5000 hm^(2)以下的有4家;桉树人工林蓄积量1000000m^(3)以上的有2家,500000~1000000m^(3)的有7家,500000 m^(3)以下的有4家;单位面积蓄积量100 m^(3)•hm^(−2)•年^(−1)以上的有6家,80~100 m^(3)•hm^(−2)•年^(−1)的有3家,80 m^(3)•hm^(−2)•年^(−1)以下的有4家;单位面积年均生长量超过30.0 m^(3)•hm^(−2)的有1家,年均生长量25~30 m^(3)•hm^(−2)•年^(−1)的有4家,年均生长量20~24.9 m^(3)•hm^(−2)•年^(−1)的有6家,年均生长量小于20.0 m^(3)•hm^(−2)•年^(−1)的有2家。针对当前桉树资源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强抚育管理、科学合理调整主伐年龄、加强自然灾害防控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森林资源 国有林场 广西
下载PDF
马大相思无性系材性变异研究与综合评价
12
作者 王锋 李娜 +3 位作者 刘德浩 杜逸文 李达 张卫华 桉树科技 2024年第3期59-65,共7页
研究马大相思无性系材性性状遗传变异情况并综合评价其优良无性系,以期为马大相思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和木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测定广东四会大南山林场马大相思5年生9个无性系材性性状(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形态、木材组织比量),对测... 研究马大相思无性系材性性状遗传变异情况并综合评价其优良无性系,以期为马大相思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和木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测定广东四会大南山林场马大相思5年生9个无性系材性性状(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形态、木材组织比量),对测得的12个材性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马大相思9个无性系木材品质。结果表明:12个材性性状的变异系数在2%~14%之间,其中腔径比的变异系数最小,导管比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基本平均密度为0.506g·cm^(-3),变异幅度为0.459~0.569g·cm^(-3);各材性性状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5.0%,基本可以代表全部的遗传信息。根据3个主成分得分和相应的权重进行线性加权,建立了马大相思9个无性系木材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是2号、8号和9号无性系;聚类分析将马大相思9个无性系分为3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大相思 木材材性 遗传变异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对桉树人工林根系和生长的影响
13
作者 邓善宝 梁天合 +5 位作者 梁雪雨 王政烨 陈利军 曹继钊 吴立潮 朱原立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65-70,共6页
传统的炼山、大穴造林方式易引桉树人工林起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尾巨桉为研究对象,布置了桉树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方式并以大穴造林为对照,探讨两种方... 传统的炼山、大穴造林方式易引桉树人工林起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尾巨桉为研究对象,布置了桉树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方式并以大穴造林为对照,探讨两种方式对桉树人工林根系与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5年后两种造林方式桉树人工林的根系主要分布范围在土层0~70 cm且根系数量多分布于土层20~50 cm,两种造林方式间差异不显著。造林后前2年,简力定植区的桉树胸径、树高与蓄积量略低于对照区但差异不显著;造林3年后逐渐反超,至第五年简力定植区桉树胸径、树高、蓄积量相较于对照区分别增长4.90%、5.13%、15.00%。简力定植造林未对林木蓄积量产生不良影响,反而提高了林木的生长量,对解决桉树人工林地力下降等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免炼山 简力定植 根系分布 蓄积量
下载PDF
雷州半岛桉树无性系生态调节服务价值核算
14
作者 杨永忠 付建生 +1 位作者 吴泽鹏 李俊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以雷州半岛4种桉树无性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布式测算评估体系方法从4个功能8个指标系统评估桉树不同无性系调节服务价值并对森林生态系统当期所提供的服务流量进行核算,以期为当地森林生态价值的实现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2023年雷... 以雷州半岛4种桉树无性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布式测算评估体系方法从4个功能8个指标系统评估桉树不同无性系调节服务价值并对森林生态系统当期所提供的服务流量进行核算,以期为当地森林生态价值的实现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2023年雷州半岛桉树不同无性系调节服务总价值为3.32×10^(9)元·年^(-1)。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价值分别为1.22×10^(9)、1.93×10^(9)、1.16×10^(8)、5.79×10^(7)元·年^(-1),分别占比为36.80%、57.95%、3.50%、1.75%,固碳释氧及涵养水源价值是雷州半岛桉树不同无性系调节服务的主要价值。尾细桉、尾巨桉、尾叶桉、巨尾桉调节服务价值量分别为2.30×10^(9)、8.35×10^(8)、9.23×10^(7)、9.27×10^(7)元·年^(-1),分别占比为69.31%、25.13%、2.78%、2.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无性系 生态调节服务 价值核算 雷州半岛
下载PDF
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丽珍 付军 +7 位作者 刘奇林 黄彩枝 王椿云 李苑 周艳玲 李子成 覃斯婕 安冰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为评价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并对比其差异,为由于桉树连栽而引起的地力衰退和林分生产力下降提供参考。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各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差异,分析不同连栽代次桉树... 为评价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并对比其差异,为由于桉树连栽而引起的地力衰退和林分生产力下降提供参考。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各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差异,分析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pH值、有机质含量等8个土壤化学性质指标差异,采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优劣解距离法和熵值法5种方法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对比验证不同评价体系和模型,探讨长期高强度多代连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评价方法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一致,土壤肥力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连栽第2代>3代>1代>4代,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最佳。上层土壤肥力评价值明显高于下层土壤,连栽第4代林土壤质量等级明显下降,氮、磷和钾等养分处于亏缺、不平衡状态。桉树低中代次长期连栽一定程度上易引起土壤肥力退化,主要养分元素严重缺失,高强度、大面积的单一种植模式可持续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连栽 土壤肥力评价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肥料对油茶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16
作者 潘会彪 廖振辉 +5 位作者 唐健 彭健 柯琴 覃祚玉 赵隽宇 胡荣辉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以不同类型肥料对油茶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及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以期为广西油茶人工林科学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参考。设置有机肥、纯化肥、有机-无机复合肥3种处理并以不施肥为对照,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化学性质测定,分析不同类型肥... 以不同类型肥料对油茶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及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以期为广西油茶人工林科学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参考。设置有机肥、纯化肥、有机-无机复合肥3种处理并以不施肥为对照,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化学性质测定,分析不同类型肥料处理油茶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土壤pH值普遍呈酸性(3.86~4.06)但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机碳含量范围为9.34~13.58 g·kg^(-1),以纯化肥处理最低。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土壤碱解氮(66.3 mg·kg^(-1))、有效磷(4.1 mg·kg^(-1))、速效钾(66.7 mg·kg^(-1))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的C∶N和C∶P,提高磷素的有效性同时还能保持氮素和磷素的相对平衡,有利于油茶的生长。纯化肥处理对C∶P和N∶P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肥料类型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下载PDF
中国桉树感病叶片球腔菌科和畸腔菌科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炳银 陈帅飞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82-94,共13页
球腔菌科(Mycosphaerellaceae)和畸腔菌科(Teratosphaeriaceae)真菌物种占从桉树感病叶片上分离到的至少382个真菌物种的44%以上。文章介绍了全球桉树感病叶片上球腔菌科和畸腔菌科真菌物种多样性特征;阐明了分子数据对球腔菌科和畸腔... 球腔菌科(Mycosphaerellaceae)和畸腔菌科(Teratosphaeriaceae)真菌物种占从桉树感病叶片上分离到的至少382个真菌物种的44%以上。文章介绍了全球桉树感病叶片上球腔菌科和畸腔菌科真菌物种多样性特征;阐明了分子数据对球腔菌科和畸腔菌科真菌分类的重要性;总结了分离于中国桉树感病叶片上基于分子数据鉴定的球腔菌科和畸腔菌科真菌各个物种的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等情况;概述了球腔菌科和畸腔菌科真菌物种的鉴定方法和在桉树上的致病力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叶斑病 桉树叶枯病 真菌病害 林木病害 病害防控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改造措施的响应
18
作者 李泽波 成雅君 +2 位作者 蔡诗文 黄海桦 许宇星 桉树科技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以2代桉树人工林采伐迹地留荒作为对照,探究了不同改造措施(3代桉树纯林、桉树×灰木莲混交林、灰木莲纯林)对土壤养分、土壤碳氮磷循环酶和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EMF)的影响,分析了土壤因子对土壤EM... 以2代桉树人工林采伐迹地留荒作为对照,探究了不同改造措施(3代桉树纯林、桉树×灰木莲混交林、灰木莲纯林)对土壤养分、土壤碳氮磷循环酶和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EMF)的影响,分析了土壤因子对土壤EMF的相对贡献,以期为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连栽不利于维持桉树人工林土壤地力,引入灰木莲树种混交或轮作对提高或维持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土壤EMF有积极作用。主要土壤因子均与EMF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土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速效磷(AP)是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主要的驱动因素。在桉树纯林中引入灰木莲树种能有效提升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EMF,对维持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及其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改造措施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土壤多功能性
下载PDF
桉树伐桩控萌技术及其效果研究
19
作者 玄祖迎 连辉明 +4 位作者 杨焕忠 许雄坚 唐永锐 利润章 陈雪梅 桉树科技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研究不同处理对桉树伐桩控萌的影响,以探寻高效的伐桩除萌方法,为低效桉树林改造提供技术支持。试验采用草甘膦异丙胺盐作为处理药剂,结果表明:砍除伐桩萌芽条后立即喷涂草甘膦异丙胺盐的效果显著优于伐后20d处理,且草甘膦浓度越大控萌... 研究不同处理对桉树伐桩控萌的影响,以探寻高效的伐桩除萌方法,为低效桉树林改造提供技术支持。试验采用草甘膦异丙胺盐作为处理药剂,结果表明:砍除伐桩萌芽条后立即喷涂草甘膦异丙胺盐的效果显著优于伐后20d处理,且草甘膦浓度越大控萌效果越明显。喷涂草甘膦到伐桩韧皮部的控萌效果显著优于喷涂草甘膦到萌芽条切口,从经济成本估算来看,采用70%草甘膦喷涂伐桩韧皮部的成本最低,远低于原有的人工劈除萌芽条方法。因此,该方法可作为低效桉树林改造中控制伐桩萌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伐桩 控萌 草甘膦异丙胺盐
下载PDF
马大相思无性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综合评价
20
作者 莫云豹 王雨欣 +3 位作者 邢耀允 陈新宇 郭镜赟 张卫华 桉树科技 2024年第3期66-73,共8页
以马大相思9个无性系的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9个不同无性系马大相思的生理生化特征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的响应差异,以期为马大相思抗旱机理的研究以及造林无性系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干... 以马大相思9个无性系的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9个不同无性系马大相思的生理生化特征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的响应差异,以期为马大相思抗旱机理的研究以及造林无性系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9个无性系的马大相思叶片相对电导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各无性系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利用相关性和模糊隶属函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综合评价马大相思9个无性系幼苗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为:2号>7号>9号>8号>3号>1号>6号>5号>4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大相思 生理指标 抗旱性 隶属函数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