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9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68
1
作者 张旺锋 王振林 +3 位作者 余松烈 李少昆 房建 童文崧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棉花 (Gossypiumhirsutum)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探讨了新疆棉花高产的生理机理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 :群体光合速率在盛铃期以前随密度增加明显增强 ,盛铃期以...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棉花 (Gossypiumhirsutum)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探讨了新疆棉花高产的生理机理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 :群体光合速率在盛铃期以前随密度增加明显增强 ,盛铃期以后 ,低密度 6万株·hm-2 的群体光合速率仍为最低 ,高密度 30万株·hm-2 群体光合速率迅速下降 ,中密度 1 8万株·hm-2 则保持较高水平。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与群体光合速率的变化相似 ,其峰值出现在盛铃期。冠层结构各指标的变化表现为 ,随密度增加平均叶簇倾角变大 ,株型变紧凑 ,但密度过大 ,群体散射辐射与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小 ,冠层结构不良 ,造成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较快下降。增加密度能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 ,但密度过高削弱了棉株个体发育 ,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下降早 ,造成单铃重降低。群体总光合物质累积与群体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时期呈显著正相关 ,籽棉产量与群体光合速率仅在盛铃期和吐絮期呈显著正相关 ;生产上要实现棉花高产及超高产 ,应使棉花生育前期群体光合速率稳定上升 ,至盛铃期达到高峰值 ,吐絮期群体光合速率保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新疆 棉花 群体 光合作用 冠层结构 光合物质累积 光合速率 籽棉产量
下载PDF
胡杨不同叶形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加富CO_2 的响应 被引量:172
2
作者 苏培玺 张立新 +3 位作者 杜明武 毕玉蓉 赵爱芬 刘新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40,共7页
胡杨 (PopuluseuphraticaOliv .)叶形多变化 ,大致归纳为杨树叶 (卵圆形叶 )和柳树叶 (披针形叶 )两大类。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选择成年树同时具有卵圆形叶和披针形叶的标准株 ,将枝条拉至同一高度 ,通过活体测定 ,比较... 胡杨 (PopuluseuphraticaOliv .)叶形多变化 ,大致归纳为杨树叶 (卵圆形叶 )和柳树叶 (披针形叶 )两大类。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选择成年树同时具有卵圆形叶和披针形叶的标准株 ,将枝条拉至同一高度 ,通过活体测定 ,比较了其光合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及对CO2 加富的响应。结果表明 :在目前大气CO2 浓度下 ,当光强为 10 0 0 μmol·m-2 ·s-1时 ,卵圆形叶 (成年树主要叶片 ) (A)和披针形叶 (成年树下部萌条叶片 ) (B)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为 16 .40 μmolCO2 ·m-2 ·s-1和 9.38μmolCO2 ·m-2 ·s-1;水分利用效率 (WUE)分别为 1.5 2mmolCO2 ·mol-1H2 O和 1.18mmolCO2 ·mol-1H2 O ;A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 16 0 0 μmol·m-2 ·s-1和 79μmol·m-2 ·s-1,B的相对应值则为 15 0 0 μmol·m-2 ·s-1和 16 8μmol·m-2 ·s-1。当CO2 浓度加富到 45 0 μmol·mol-1时 ,A的光饱和点升高了 15 0μmol·m-2 ·s-1,光补偿点降低了 36 μmol·m-2 ·s-1;而B的光饱和点降低了 2 72 μmol·m-2 ·s-1,光补偿点则升高了 32μmol·m-2 ·s-1。这表明 ,柳树叶的光合效率较低 ,以维持生长为主 ;随着树体长大 ,柳树叶难以维系其生长 ,出现杨树叶 ,杨树叶更能耐大气干旱 ,光合效率高 ,通过积累光合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叶形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蒸腾作用 CO2加富 荒漠 响应
下载PDF
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组成与结构 被引量:217
3
作者 祝燕 赵谷风 +8 位作者 张俪文 沈国春 米湘成 任海保 于明坚 陈建华 陈声文 方腾 马克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273,共12页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世界上主要植被类型之一,集中分布于我国,其中以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为了更好地研究常绿阔叶林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理,按照CTFS(Centre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设的标准,于2004年11月...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世界上主要植被类型之一,集中分布于我国,其中以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为了更好地研究常绿阔叶林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理,按照CTFS(Centre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设的标准,于2004年11月~2005年9月在浙江开化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常绿阔叶林24hm^2永久样地。该文对样地内胸径≥1cm的木本植物进行了统计,初步分析了古田山森林样地(Gutianshan(GTS)forest plot)的群落组成与空间结构。群落的区系类型以热带成分比较多,在属的水平上53个是热带分布,44个是温带分布。共有159种,隶属于49科103属,总计140700株,以常绿树种为主(91个物种,占总优势度的90.6%,重要值为85.6%,占样地总个体数的85.9%);样地群落有明显的优势物种和大量稀有种(Rare species,每hm^2个体数小于1)。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群落中占有主要优势;稀有种占总物种数的37.1%(59/159);具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和热带雨林的相关特征,较好地代表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由林冠层(63个种)、亚乔木层(70个种)和灌木层(26个种)组成。样地所有木本植物物种总径级分布呈倒“J”形,群落更新良好。几个优势种空间分布随着径级增大,聚集程度降低;并且它们的分布表现出与生境紧密关联,不同的物种表现出对生境不同的偏好。该文最后系统地比较了大样地方法与传统取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古田山 区系分析 物种组成 垂直结构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小麦产量和品质对灌浆期不同阶段低光照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85
4
作者 李永庚 于振文 +2 位作者 梁晓芳 赵俊晔 邱希宾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7-813,共7页
在田间池栽条件下,分别于小麦(品种:‘济南17’和‘鲁麦21’)(Triticumaestivumcv.‘Jinan17’and‘Lumai21’)灌浆的前期(开花后1~10d),中期(11~20d)和后期(21~30d)进行了遮去50%光合有效辐射的试验,研究了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及其生... 在田间池栽条件下,分别于小麦(品种:‘济南17’和‘鲁麦21’)(Triticumaestivumcv.‘Jinan17’and‘Lumai21’)灌浆的前期(开花后1~10d),中期(11~20d)和后期(21~30d)进行了遮去50%光合有效辐射的试验,研究了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及其生理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弱光条件下,光合物质生产均受到严重抑制,产量下降,容重降低;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减少、向子粒分配的比例低,但子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升高,其中,子粒灌浆前期遮光升高的幅度最大。2)遮光后小麦子粒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升高,但麦谷蛋白升高的幅度大于醇溶蛋白,使麦谷蛋白与醇溶蛋白的比例升高,麦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也升高,粉质仪参数也显著提高;子粒灌浆前期或中期遮光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则较小,子粒品质的形成与灌浆后期的光照条件关系更为密切。3)灌浆期相对较弱的光照强度对改善品质有利,但以降低产量为代价,两个品种的小麦所表现出的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照 蛋白质 淀粉 品质 产量和品质 光照强度 灌浆期 子粒蛋白质含量 谷蛋白大聚合体
下载PDF
华南典型人工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被引量:147
5
作者 薛立 何跃君 +2 位作者 屈明 吴敏 徐燕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5-421,共7页
对于华南地区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林、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林、湿地松(Pinuselliottii)林、马占相思(Acaciamangium)林和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林的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华南地区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林、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林、湿地松(Pinuselliottii)林、马占相思(Acaciamangium)林和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林的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的凋落物的干重(6 .5×10 3 kg·hm-2 )最大,其次是马尾松林和马占相思林(5 .5×10 3 kg·hm-2 ) ,而湿地松林(4.1×10 3 kg·hm-2 )和尾叶桉林较小(4.0×10 3 kg·hm-2 )。凋落物持水量呈现杉木林>马占相思林>尾叶桉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各林分凋落物的最大持水量为杉木林17.9×10 3 kg·hm-2 ,马占相思林14 .8×10 3 kg·hm-2 ,尾叶桉林14 .0×10 3 kg·hm-2 ,马尾松林10 .6×10 3 kg·hm-2 ,湿地松林9.8×10 3 kg·hm-2 。尾叶桉林、杉木林、马占相思林、湿地松林和马尾松林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35 1%、2 74 %、2 6 9%、2 35 %和191%。凋落物持水量和凋落物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按照对数方程增加。5种林分中尾叶桉林的凋落物吸水速率在各浸泡时间后居首位,杉木林和马占相思林中等,湿地松林较小,而马尾松林最小,各林分的凋落物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按方程Y =a +b·t-1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凋落物 华南地区 储量 持水量 持水率 吸水速率
下载PDF
乌梁素海野生芦苇群落生物量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95
6
作者 段晓男 王效科 +2 位作者 欧阳志云 苗鸿 郭然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6-251,共6页
对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野生芦苇 (Phragmitesaustralis)生物量的调查基础上 ,探讨了富营养化湖泊湿地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对芦苇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 )由于环境因子的影响 ,芦苇群落生物量变化较大 ,介于 1 .73~ 3.0 0kg·m-2... 对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野生芦苇 (Phragmitesaustralis)生物量的调查基础上 ,探讨了富营养化湖泊湿地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对芦苇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 )由于环境因子的影响 ,芦苇群落生物量变化较大 ,介于 1 .73~ 3.0 0kg·m-2 之间 ;地下和地上生物量之比介于 1 .1 4~ 2 .1 9之间 ;2 )芦苇群落生物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水深是最主要的限制因子 ,水上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 ,而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则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水深改变了芦苇群落的结构 (群落密度 )和个体形态 (株高和株茎 ) ;3)芦苇群落生物量随着水体N浓度增加而增加。芦苇各器官 (叶、茎、根状茎和根 )的N∶P为 7.5 9~ 1 2 .2 1 ,小于 1 4 ,这也说明该水体中的N负荷是影响芦苇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乌梁素海 湿地 野生芦苇 生物量 水深 营养负荷 有机质 土壤
下载PDF
南亚热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与土壤中N、P的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89
7
作者 刘兴诏 周国逸 +3 位作者 张德强 刘世忠 褚国伟 闫俊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71,共8页
选择南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3个阶段(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测定植物与土壤中全N、全P含量的基础上,阐明了森林演替过程中植物与土壤的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土壤中全N含量随演替进行而增加,马尾松(Pi... 选择南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3个阶段(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测定植物与土壤中全N、全P含量的基础上,阐明了森林演替过程中植物与土壤的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土壤中全N含量随演替进行而增加,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初期)、混交林(中期)和季风林(后期)0–10cm土层中全N含量分别为0.440、0.843和1.023g·kg–1;混交林0–10cm土层中全P的含量最为丰富,为0.337g·kg–1,马尾松林和季风林土壤全P含量分别为0.190和0.283g·kg–1。2)植物叶片中全N、全P的含量随演替呈减少的趋势,但根系中全N、全P的含量都以马尾松林为最多,混交林和季风林含量彼此相当。3)各土层中N:P随演替的进行呈现明显增加趋势,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林0–10cm土层中N:P分别为2.3、2.5和3.6;植物各器官中N:P随演替的进行也呈增加趋势,且叶片和根系中的N:P相近,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林叶片中N:P分别为22.7、25.3和29.6。基于上述结果,探讨了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与土壤中N:P特征、森林演替过程中植物与土壤中N:P变化规律以及P对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限制作用。结果表明,P已经成为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生长和重要生态过程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演替 南亚热带 N:P 生态系统 化学计量
下载PDF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1
8
作者 李瑾 安树青 +3 位作者 程小莉 王云静 卓元午 覃风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1-647,共7页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环境管理和生态系统监控的基础 ,生态系统监控可促进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首先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其不同的内涵 ,并着重回顾和讨论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及其存在的问题。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包括...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环境管理和生态系统监控的基础 ,生态系统监控可促进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首先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其不同的内涵 ,并着重回顾和讨论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及其存在的问题。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包括生态指标、物理化学指标、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指标 3大类。生态指标是反映生态系统特征和状态的生物指标 ,它分为生态系统、群落和种群与个体等不同层次的指标或指标体系。物理化学指标是检测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的指标。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指标着眼于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采用经济参数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压力指标等来衡量生态服务的质量与可持续性。根据其敏感程度和功能性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分为早期预警指标、适宜程度指标和诊断指标 3类。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评价应包括上述 3大类指标或指标体系 ,但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往往因评价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而有所选择。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目前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完整性 可持续性 活化能 早期预警指标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环境管理
下载PDF
水热条件对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退化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35
9
作者 陈全胜 李凌浩 +3 位作者 韩兴国 阎志丹 王艳芬 袁志友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209,共8页
采用碱液吸收法对锡林河流域温带典型草原一退化群落的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 ,并分析了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土壤呼吸总体趋势是夏季高 ,其它季节低 ,但季节动态呈现不规律的波动曲线 ;2 )气温、地表温度以及 5cm、1... 采用碱液吸收法对锡林河流域温带典型草原一退化群落的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 ,并分析了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土壤呼吸总体趋势是夏季高 ,其它季节低 ,但季节动态呈现不规律的波动曲线 ;2 )气温、地表温度以及 5cm、1 0cm、1 5cm和 2 5cm的土壤温度均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的指数关系 ,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在低温时比高温时更显著 ;3) 0~ 1 0cm和 1 0~ 2 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 ,消除气温的影响后则呈更为显著的乘幂关系 ;4)根据变量在p =0 .0 5水平上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关于土壤呼吸与气温和 1 0~ 2 0cm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模型 :y =5 91 1 .648×e0 .0 42 1 6Ta×M20 .90 758(R2 =0 .8584,p <0 .0 0 0 1 ) ,这一模型比单变量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变化情况 ;5)实验期间土壤呼吸的平均速率为 661 .35mgC·m-2 ·d-1 ,以气温、地表温度以及 5cm、1 0cm、1 5cm和 2 5cm的土壤温度为依据得到的Q1 0 值依次为 1 .63、1 .47、1 .52、1 .70、1 .90、1 .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退化草原 温度 土壤水分 Q10 草原群落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3
10
作者 刘恩科 赵秉强 +3 位作者 李秀英 姜瑞波 李燕婷 Hwat Bing So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6-182,共7页
该文以北京国家褐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土壤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长期撂荒土壤(15年)的有机质和全氮(TN)的含量、微生物量碳(SMB-C)和氮(SMB-N... 该文以北京国家褐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土壤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长期撂荒土壤(15年)的有机质和全氮(TN)的含量、微生物量碳(SMB-C)和氮(SMB-N)、土壤的蔗糖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以及SMB-C/SOC(土壤有机碳)和SMB-N/TN比值都高于种植作物的农田土壤;而其代谢商和容重值低于农田土壤。长期施肥的农田(NPK、NPKM、NPKS和NPKF),其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碳和氮以及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高于不施肥的农田(CK);而小麦(Triticumaestivum)-玉米(Zeamays)→小麦-大豆(Glycinemax)复种轮作(NPKF)的农田又高于长期复种连作(NPK)的农田;在施肥处理中(NPK、NPKM、NPKS和NPKF),长期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的处理(NPKM)的土壤上述指标高于其它施肥处理(NPK、NPKS和NPKF),但其土壤的代谢商、pH值和容重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肥料试验 施肥制度 土壤微生物量 qCO2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公顷样地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218
11
作者 叶万辉 曹洪麟 +5 位作者 黄忠良 练琚愉 王志高 李林 魏识广 王章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4-286,共13页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北回归线附近保存较完好的地带性植被,是在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植被类型,具有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质,群落结构相对复杂,组成种类相对丰富。参照巴拿马巴洛科罗拉多岛(Barro Colorado Island,...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北回归线附近保存较完好的地带性植被,是在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植被类型,具有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质,群落结构相对复杂,组成种类相对丰富。参照巴拿马巴洛科罗拉多岛(Barro Colorado Island,BCI)50hm2热带雨林样地的技术规范,采用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统一调查研究方法,于2005年在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建立了20hm2固定监测样地,调查并鉴定了样方内胸径(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大于1cm的木本植物。首次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内共有木本植物210种,71617个活的个体,分属于56科119属。从乔木区系的组成及其特点可以看出,其南亚热带的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并呈现出由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趋势。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地上成层现象较明显,乔木可分为3层,其中重要值最大的锥(Castanopsis chinensis)、木荷(Schima superba)和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均是乔木上层的优势种;中层是群落的主要层,由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黄叶树(Xanthophyllum hainanense)和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等中生和耐阴树种组成;下层成分较复杂,物种多样性高,不同地段的物种组成差异较大。样地内物种十分丰富,种-面积曲线拟合显示其物种数量接近于BCI。稀有种比例极高,有110种,占总物种数的52.38%,其中有45%的稀有种源于物种本身的特性,有20%源于区系交汇,人为或自然干扰造成的稀有种占30%以上。样地中所有个体的径级分布(以1cm等级排列)明显呈倒"J"形,表示群落稳定与正常生长状态。根据对优势种径级结构的分布分析,将各树种的径级结构归纳为4种类型:1)峰型(中径级个体储备型),此类物种为乔木上层优势种;2)倒"J"型(正常型),此类物种为乔木中层的优势种;3)类倒"J"型(偏正常型),此类物种占据乔木的中、下层;4)"L"型(灌木型),此类物种分布于乔木下层和灌木层。点格局分析得出优势种在各个层上的绝大部分尺度都是聚集分布的,而不同径级的空间分布随物种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点格局显示了优势种在相同径级的分布(特别是DBH=10~40cm)具有一定的空间互补性。对大径级(DBH>40cm)的504个个体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这些个体随机分布于整个样地,但不同的物种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大样地 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分布格局 物种组成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对Fang等Science一文(Science,2001,291:2320~2322)的若干说明 被引量:296
12
作者 方精云 陈安平 +1 位作者 赵淑清 慈龙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3-249,共7页
Science杂志于 2 0 0 1年发表了方精云等人关于中国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变化的论文 (Fangetal.,2 0 0 1,2 91:2 32 0~ 2 32 2 )。该文利用大量的生物量实测数据 ,结合使用中国 5 0年来的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及相关的统计资料 ,基于生物量换... Science杂志于 2 0 0 1年发表了方精云等人关于中国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变化的论文 (Fangetal.,2 0 0 1,2 91:2 32 0~ 2 32 2 )。该文利用大量的生物量实测数据 ,结合使用中国 5 0年来的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及相关的统计资料 ,基于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研究了中国森林植被碳库及其时空变化。这是一个大时空尺度的工作 ,涉及一些大尺度生态学研究的原理、方法以及尺度转换问题。由于篇幅所限 ,论文并未详细说明这些问题。为了帮助理解大尺度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本文给出了论文中涉及生物量计算的理论基础 ,对数据和计算方法等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生物量换算因子的连续变化、区域森林生物量的计算方法以及由样地实测到区域推算的尺度转换构成该项研究的 3个主要的理论基础 ,其中换算因子的连续变化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估算 换算因子 连续变化 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森林植被碳库 中国
下载PDF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20年动态研究 被引量:121
13
作者 官丽莉 周国逸 +2 位作者 张德强 刘菊秀 张倩媚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9-456,共8页
研究了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2 0年来对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进行监测所积累的资料 ,探讨这一地带性植被演替过程中凋落物量动态变化格局及组成特征 ,并分析了主要优势种凋落叶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凋落物总量的联系。鼎湖山南亚热带... 研究了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2 0年来对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进行监测所积累的资料 ,探讨这一地带性植被演替过程中凋落物量动态变化格局及组成特征 ,并分析了主要优势种凋落叶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凋落物总量的联系。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平均年凋落物量为 8.4 5t·hm-2 ,年际波动显著。总体来说年凋落物量呈下降趋势 ,这与植被所处演替阶段及本身林分特征有关。凋落物的凋落高峰发生在雨季初期 (4、5月 )和雨季末期 (8、9月 )。与多数森林不同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各组分凋落物量的比例顺序为叶 >花果杂物 >枝。其中锥栗 (Castanopsischinensis)、荷木 (Schimasuperba)、厚壳桂 (Cryptocaryachinensis)、黄果厚壳桂 (C .concinna) 4种优势种 2 0年平均年凋落物量分别为 1.86、0 .5 0、0 .2 6、0 .4 0t·hm-2 ,合计占凋落叶量的 70 %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凋落物量 动态 变化规律 植被演替
下载PDF
高寒草甸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沿海拔梯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4
14
作者 王长庭 王启基 +2 位作者 龙瑞军 景增春 史惠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0-245,共6页
对不同海拔梯度高寒草甸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1 )不同海拔梯度上 ,中间海拔梯度群落植物多样性最高 ,即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最大 ;2 )不同海拔梯度上 ,群落生产力水平和物种丰富度中等时 ,物种多样性... 对不同海拔梯度高寒草甸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1 )不同海拔梯度上 ,中间海拔梯度群落植物多样性最高 ,即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最大 ;2 )不同海拔梯度上 ,群落生产力水平和物种丰富度中等时 ,物种多样性最高 ;3)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 ,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 ;4 )地下生物量具有“V”字形季节变化规律 ,在牧草返青期和枯黄期地下生物量最大 ,7月最小 ,且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 0~ 1 0cm的土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群落 植物多样性 初级生产力 海拔梯度 地下生物量
下载PDF
长期完全水淹对4种三峡库区岸生植物存活及恢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6
15
作者 王海锋 曾波 +3 位作者 李娅 乔普 叶小齐 罗芳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77-984,共8页
地瓜藤(Ficus tikoua)、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是三峡库区常见的岸生植物,自然分布于河岸带不同垂直高程的地段。为了明确它们在成库后"三峡库区消落区"长... 地瓜藤(Ficus tikoua)、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是三峡库区常见的岸生植物,自然分布于河岸带不同垂直高程的地段。为了明确它们在成库后"三峡库区消落区"长期完全水淹条件下的存活和生长情况,实验设置对照(不进行水淹,常规供水管理)和完全水淹两个处理,30、60、90、120、150和180d6个水淹时间水平,研究了4种植物在完全水淹条件下的存活、生物量变化和恢复生长。结果发现:1)4种植物在完全水淹条件下的存活率与其在河岸带上的垂直分布高程密切相关。分布于距江面高程较高的河岸段的地瓜藤植株,在全淹30d后就全部死亡;分布在中高程河岸段的荻在全淹150和180d后全部死亡;可以分布于低高程河岸段的牛鞭草和狗牙根,淹没180d后存活率分别为90%和100%。2)全淹抑制了荻、牛鞭草和狗牙根的生长,总生物量增量显著低于对照植株。与水淹0d相比,全淹处理植株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显著降低,荻在全淹60和120d后,地下部分生物量显著降低,但牛鞭草和狗牙根的地下部分生物量与水淹0d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3)水淹处理结束后,存活的荻、牛鞭草和狗牙根植株都能很好地恢复生长。在恢复生长过程中,全淹30、60和90d后,荻、牛鞭草和狗牙根植株的总分枝长相对生长速率与对照植株无显著差异,全淹120、150和180d后,牛鞭草和狗牙根植株的总分枝长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全淹处理的荻、牛鞭草和狗牙根植株的总叶片数相对生长速率始终显著高于对照植株。遭受长期完全水淹后,植株在有限的营养储备条件下,快速产生叶片以迅速积聚光合产物可能是植物更为优化的恢复生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瓜藤 牛鞭草 狗牙根 三峡库区 存活 恢复生长
下载PDF
长江口夏季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被引量:124
16
作者 栾青杉 孙军 +2 位作者 宋书群 沈志良 俞志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5-450,共6页
于2004年8月28日至9月6日在长江口水域进行了水文、化学和生物的综合嵌套式外业调查,应用CANOCO4.0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物种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CCA),并作出了物种、样点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 于2004年8月28日至9月6日在长江口水域进行了水文、化学和生物的综合嵌套式外业调查,应用CANOCO4.0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物种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CCA),并作出了物种、样点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长江水入海所带来的泥沙及其形成的营养盐梯度差异是影响这一区域物种分布格局最重要的因素。根据环境因子与排序轴的相关系数,影响这一海区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透明度、硝酸盐和硅酸盐。主要浮游植物优势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细长翼鼻状藻(Proboscia alataf.gracillima)的分布和硝酸盐以及盐度、浊度密切相关,中肋骨条藻适合在低盐度高浊度高硝酸盐浓度的河口水域生存,而细长翼鼻状藻则分布于高盐度高透明度低硝酸盐浓度的开阔海。排序揭示了浮游植物物种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以及它们在不同资源维上的生态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中肋骨条藻 细长翼鼻状藻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长江口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研究 被引量:69
17
作者 蒋延玲 周广胜 +2 位作者 赵敏 王旭 曹铭昌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用密闭静态箱式法观测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生长季中的土壤呼吸作用。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日动态呈单峰曲线,在18∶0 0左右达到最大值。土壤呼吸作用在生长季中的动态呈单峰曲线,7月最大。6、7、8、9... 用密闭静态箱式法观测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生长季中的土壤呼吸作用。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日动态呈单峰曲线,在18∶0 0左右达到最大值。土壤呼吸作用在生长季中的动态呈单峰曲线,7月最大。6、7、8、9各月平均土壤呼吸作用分别为0 .2 2、0 .32、0 .2 3和0 .13gC·m-2 ·h-1。温度升高可以提高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地下5cm的土壤温度比气温更能准确地反映土壤呼吸作用的动态变化;土壤水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可使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增加,但水分过多也会对土壤呼吸产生抑制作用而导致土壤碳排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阔叶红松林 生态系统 土壤呼吸作用 密闭静态箱式法 土壤水分含量 温度 土壤碳排放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165
18
作者 杨洪晓 张金屯 +2 位作者 吴波 李晓松 张友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3-570,共8页
油蒿(Artemisiaordosica)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重要固沙植物,研究其种群格局对理解种群生态过程和改善流沙治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点格局分析法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多尺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通过研究油蒿种群的点格局,发现油蒿种群... 油蒿(Artemisiaordosica)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重要固沙植物,研究其种群格局对理解种群生态过程和改善流沙治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点格局分析法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多尺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通过研究油蒿种群的点格局,发现油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同空间尺度、植株形体大小以及生境3种因素有密切联系。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油蒿种群倾向于非随机分布(集群分布比均匀分布常见),个体间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正关联比负关联常见);当空间尺度大于临界值后,油蒿种群倾向于服从随机分布,同时种群的空间关联性减弱。幼小油蒿植株具有明显的集群分布趋势,高大植株则表现出聚集强度的降低趋势;形体大小的差异越大,植株间的正关联关系越弱,或者负关联关系越强。与固定沙地相比,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的集群分布现象更加明显,同时种群的空间正关联关系更强。研究结果表明,当通过移栽油蒿成体治理流动沙地时,应尽量将其栽种成集群分布而非均匀分布的形式,以提高植株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蒿 点格局分析 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 固沙作用
下载PDF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C: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62
19
作者 阎恩荣 王希华 +2 位作者 郭明 仲强 周武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7,共10页
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对象,通过对叶片和凋落物C:N:P比率与N、P重吸收的研究,揭示3种植被类型N、P养分限制和N、P重吸收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1)叶片C:N:P在常绿阔叶林为758:18:1,在常绿针叶林为678:14:1,在... 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对象,通过对叶片和凋落物C:N:P比率与N、P重吸收的研究,揭示3种植被类型N、P养分限制和N、P重吸收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1)叶片C:N:P在常绿阔叶林为758:18:1,在常绿针叶林为678:14:1,在落叶阔叶林为338:11:1;凋落物C:N:P在常绿阔叶林为777:13:1,常绿针叶林为691:14:1,落叶阔叶林为567:14:1;2)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叶片与凋落物C:N均显著高于落叶阔叶林;叶片C:P在常绿阔叶林最高,常绿针叶林中等,落叶阔叶林最低,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凋落物C:P显著高于落叶阔叶林;叶片N:P比也是常绿阔叶林最高、常绿针叶林次之,落叶阔叶林最低,但常绿阔叶林凋落物N:P最低;3)植被叶片N、P含量间(N为x,P为y)的II类线性回归斜率显著大于1(p<0.05),表明叶片P含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叶片N含量;凋落物N、P含量的回归斜率约等于1,反映了凋落物中单位P含量与单位N含量间的等速损耗关系;4)常绿阔叶林N重吸收率显著高于常绿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P重吸收率显著高于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虽然植被的N:P指示常绿阔叶林受P限制,落叶阔叶林受N限制,常绿针叶林受N、P的共同限制,但是N、P重吸收研究结果表明:受N素限制的常绿阔叶林具有高的N重吸收率,受P限制的落叶阔叶林并不具有高的P重吸收率。可见,较高的N、P养分转移率可能不是植物对N、P养分胁迫的一种重要适应机制,是物种固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P比率 II类线性回归 养分限制 养分重吸收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389
20
作者 朴世龙 方精云 +1 位作者 贺金生 肖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1-498,共8页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 ,它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中国草地资源清查资料 ,并结合同期的遥感影像 ,建立了基于最新修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的我国草地植被生物量估测模型 ,并利用...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 ,它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中国草地资源清查资料 ,并结合同期的遥感影像 ,建立了基于最新修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的我国草地植被生物量估测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我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当年最大NDVI值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 ,两者可以用幂函数很好地拟合 (R2 =0 .71,p<0 .0 0 1)。我国草地植被总地上生物量为 14 6 .16TgC(1Tg =10 12 g) ,主要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 ;总地下生物量为 898.6 0TgC ,是地上生物量的 6 .15倍 ;而总生物量是 10 4 4 .76TgC ,占世界草地植被的 2 .1%~ 3.7% ,其平均密度约等于315 .2 4gC·m-2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草地植被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水平分布趋势为 :东南地区高 ,西北地区低 ,与水热条件的分布趋势一致 ;从垂直分布看 ,在海拔 135 0m和 375 0m处分别出现了波谷和波峰 ,与我国特有的三级阶梯地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 ,我国草地植被生物量为森林的 1/4左右 ,显著大于世界平均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中国 植被 生物量 空间分布 碳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