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水电技术》2019年总目次
1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9-207,共9页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水电站 《水利水电技术》 水利水电技术
下载PDF
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模型管理云平台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贺挺 李凤生 +2 位作者 成建国 胡蒙 赵连国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共15页
【目的】智慧水利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之一,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是实现智慧水利的核心与关键。为提升水利部数字孪生平台建设中水利模型的易用性、可扩展性、复用率和可维护性【方法】按照数字孪生流域水利模型建设“标... 【目的】智慧水利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之一,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是实现智慧水利的核心与关键。为提升水利部数字孪生平台建设中水利模型的易用性、可扩展性、复用率和可维护性【方法】按照数字孪生流域水利模型建设“标准化、模块化、云服务”的要求,采用“分治+集成”的思想,基于组件技术、工作流技术、SOA架构和容器技术等构建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模型管理云平台。平台通过提供水利专业模型、智能识别模型的组件化封装和流程化搭建功能,以微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模型共享和模型计算服务。【结果】依托重点研发项目分别在示范区域——屯溪流域和白鹤滩水库开展“洪水预报-预警-调度”业务应用和工程管理范围形变监测业务应用,验证了平台设计的合理性和应用的可行性。【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数字孪生流域模型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一定技术支持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流域 模型平台 组件技术 SOA架构 容器技术 高质量发展 预测
下载PDF
近62 a三峡地区区域性暴雨过程气候特征及长期变化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荣 叶殿秀 +3 位作者 肖潺 赵珊珊 陈鲜艳 李威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6,共11页
【目的】充分认识三峡地区区域暴雨过程的气候特征及长期变化规律对于科学防汛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三峡地区3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22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和目前重庆市气候中心业务采用的区域性暴雨过程监... 【目的】充分认识三峡地区区域暴雨过程的气候特征及长期变化规律对于科学防汛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三峡地区3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22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和目前重庆市气候中心业务采用的区域性暴雨过程监测指标,对三峡地区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客观识别,并利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气候特征和长期变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1)三峡地区近三分之二的暴雨以区域性过程形式出现,平均每年区域性暴雨过程有8.4次,主要出现在5—9月,尤以6—7月为集中发生时段。区域性暴雨过程首次开始日期多年平均为5月8日,末次结束日期为9月17日。平均每次过程的暴雨覆盖范围为8.6站,持续时间1.3 d,平均暴雨强度为74.7 mm/d。(2)三峡地区区域性暴雨过程年频次存在2~3 a和8 a左右的变化周期,年平均区域性暴雨过程覆盖范围存在4~6 a和8~11 a周期变化。(3)近62 a三峡地区区域性暴雨过程的首次开始日期显著提前,末次结束日期无明显变化,发生期显著变长;发生频次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平均持续时间、平均覆盖范围、平均综合强度也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平均暴雨强度呈增强趋势。(4)近62 a,三峡地区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各项指标均未发生突变现象。【结论】研究成果为三峡地区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以及回应三峡工程对局地气候影响的社会关切等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过程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变化周期 三峡地区 极端降雨 降水 三峡水库
下载PDF
基于SWMM的北京市典型城区暴雨洪水模拟分析 被引量:119
4
作者 丛翔宇 倪广恒 +2 位作者 惠士博 田富强 张彤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67,共4页
以SWMM为基础,选取北京市典型小区,计算不同频率设计暴雨下小区排水效果以及积水、道路坡面流等情况,同时进行不同情景下的暴雨洪水模拟并评价其影响,包括改凸式绿地为平式和凹式、设置蓄洪区等。模拟计算的结果显示,以上3种方式对入渗... 以SWMM为基础,选取北京市典型小区,计算不同频率设计暴雨下小区排水效果以及积水、道路坡面流等情况,同时进行不同情景下的暴雨洪水模拟并评价其影响,包括改凸式绿地为平式和凹式、设置蓄洪区等。模拟计算的结果显示,以上3种方式对入渗、径流、洪峰流量、坡面流等均有较大影响,作为城市防洪排水的重要辅助措施,可以极大地缓解排水管道压力,同时削减洪峰、增加入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暴雨洪水 凹式绿地 蓄水池 北京市
下载PDF
浮游生物对渭河水环境的响应机理及生态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亚乔 蒋婕 +6 位作者 段磊 杨思月 周艾诗 朱思衡 曹永翔 孙佳乾 寇思飞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6,共16页
【目的】为探究浮游生物对渭河陕西段水环境的响应机理及生态效应,【方法】以渭河陕西段为研究区,于2021年4月共设置14个采样点,采集14份水样,分析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评估浮游生物群落的均匀性、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时,常用Pi... 【目的】为探究浮游生物对渭河陕西段水环境的响应机理及生态效应,【方法】以渭河陕西段为研究区,于2021年4月共设置14个采样点,采集14份水样,分析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评估浮游生物群落的均匀性、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时,常用Pielou指数、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并评价断面水环境质量;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冗余分析(RDA)识别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结果】结果表明:渭河陕西段浮游植物共有7门55种,硅藻门种类数最多(49.09%),优势种有6种;浮游动物共3门22种,轮虫占比最高(68.18%),优势种有4种;浮游植物的H′、J及d变化范围分别为1.017~4.025、0.267~0.890、0.446~1.099,浮游动物其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811~2.459、0.754~1.000、0.126~0.542;CCA分析显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空间分布变化的环境因子主要有TP、NH_(3)-N和pH;根据RD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化学需氧量(COD)和水温(WT)起到了关键作用。【结论】结论显示:渭河陕西段浮游生物指数变化显示研究区域呈现清洁—中污染状态;根据《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环境和指示生物(水域分册)》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水污染指示物种判断水环境状况,对比本研究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评价水环境质量,得出浮游动物对水质评价的响应结果更加准确。通过构建水环境-浮游生物对比判断模型,选择区域更加准确的评价指标,有助于提高浮游生物对水生态环境指示作用的准确性,进而揭示浮游生物对水生态环境的响应机理。以上结果可为渭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指标识别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水质
下载PDF
SWMM原理解析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76
6
作者 梅超 刘家宏 +3 位作者 王浩 李泽锦 夏霖 王英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42,共10页
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已成为目前在城市排水管网设计、城市雨洪模拟、城市水污染模拟及城市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模拟等方面研究与应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款模型。剖析SWMM的基本原理,分析其研究现状,展望其发展前... 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已成为目前在城市排水管网设计、城市雨洪模拟、城市水污染模拟及城市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模拟等方面研究与应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款模型。剖析SWMM的基本原理,分析其研究现状,展望其发展前景,深入分析SWMM的产流、汇流、管网水动力学模拟、水质模拟等模型机理。基于文献调研和系统分析指出,SWMM的优点是具有较完备的管网水流、LID和水质模拟功能,软件界面友好易于操作,模型开源易于实现二次开发;缺点是未实现立体化水流模拟,未实现与GIS紧密耦合,地表产流模拟过于简化,无法模拟地表二维淹没和城市社会水循环;未来应针对其不足改进和完善相关模块,拓展其应用领域。研究成果有助于不同学科与行业的研究者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SWMM,为SWMM的研究及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运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原理解析 应用展望 控制方程 改进方向
下载PDF
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65
7
作者 赵冰琴 夏振尧 +3 位作者 许文年 杨森 夏栋 王泽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0-137,共8页
回顾了国内外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历程,从生境构筑方法的角度探索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将工程扰动区常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分为喷混类、加固填土类、槽穴构筑类和铺挂类。喷混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对坡面的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类边坡,核心在... 回顾了国内外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历程,从生境构筑方法的角度探索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将工程扰动区常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分为喷混类、加固填土类、槽穴构筑类和铺挂类。喷混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对坡面的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类边坡,核心在于喷播基材的配方;加固填土类和槽穴构筑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可与植被护坡有机结合,前者在景观设计上的前景较好,后者更适用于裸露岩质山体的生态恢复,可改善生态修复工程中乔灌木存活率较低的问题;铺挂类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具有可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优势,施工简单,适用于稳定性较好的土质或软岩质边坡。研究成果可为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扰动区 生境构筑 分类方法 边坡 生态修复技术
下载PDF
城市雨洪模型应用现状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56
8
作者 王海潮 陈建刚 +2 位作者 张书函 来海亮 苏东彬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3,共4页
在总结国内外城市雨洪模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适用性较好的SWMM、InfoWorksCS、MOUSE的雨洪模型在国内应用现状,从前处理程序、核心模型、数据接口等几方面将三个模型进行对比,找到各自优势与缺点,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展望城市雨... 在总结国内外城市雨洪模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适用性较好的SWMM、InfoWorksCS、MOUSE的雨洪模型在国内应用现状,从前处理程序、核心模型、数据接口等几方面将三个模型进行对比,找到各自优势与缺点,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展望城市雨洪模型的发展前景,为现阶段国内城市雨洪模型的应用提供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洪模型 SWMM InfoWorks CS MOUSE
下载PDF
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姚秋玲 丁留谦 +2 位作者 孙东亚 刘昌军 张启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8,共6页
针对典型的单层和双层堤基进行了管涌机理的砂槽模型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并导致溃堤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发展的机理、通道形状和位置均相似,管涌破坏均发生在透水层的顶面,低于临界水头时,... 针对典型的单层和双层堤基进行了管涌机理的砂槽模型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并导致溃堤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发展的机理、通道形状和位置均相似,管涌破坏均发生在透水层的顶面,低于临界水头时,管涌仅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并最终停止,管涌通道不会与江(河)水连通,一旦超过临界水头,管涌通道持续发展并最终与江(河)水连通,连通管流的强力冲刷最终导致堤基整体破坏和溃堤。但是,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破坏的水平平均临界水力比降不同,且前者大于后者,对试验用粉细砂,前者为0·278,后者为0·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基 管涌 模型试验 机理 临界比降
下载PDF
《水利水电技术》2007年总目次 被引量:1
10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关键词 丁留谦 高桥水电站 堤基管涌 砂槽模型 双层堤基 水利水电技术 目次
下载PDF
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11
11
作者 许文年 叶建军 +1 位作者 周明涛 寇国祥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0-52,共3页
 总结了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的主要特点,介绍了植被混凝土绿化技术流程,着重探讨了喷射配方设计、喷射厚度的确定、混合物种的选定、施工工序,并制定出了一套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工程的验收标准.
关键词 护坡 植被混凝土 验收 标准 绿化技术
下载PDF
水资源评价准则及其计算口径 被引量:41
12
作者 王浩 秦大庸 +2 位作者 陈晓军 陈敏建 王建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通过对水资源定义及其内涵——水资源的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的剖析,提出了水资源的评价准则及其计算口径.建立了广义水资源、狭义水资源、生态耗用水量和国民经济可利用量计算方法,进行了西北内陆干旱区各项水资源评价量的计算,... 通过对水资源定义及其内涵——水资源的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的剖析,提出了水资源的评价准则及其计算口径.建立了广义水资源、狭义水资源、生态耗用水量和国民经济可利用量计算方法,进行了西北内陆干旱区各项水资源评价量的计算,给出了各项评价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计算口径 可控性 可再生性 西北干旱区
下载PDF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被引量:125
13
作者 董哲仁 刘蒨 曾向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恢复.本质上说,这种技术是对自然界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恢复.本质上说,这种技术是对自然界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条创新的技术路线.为此,简要介绍了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方法.通过对日本、韩国工程实例的介绍,说明了这种治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水净化 水体生物 人工湿地 日本 韩国 污水处理 生物膜法
下载PDF
河道冰塞的模拟 被引量:56
14
作者 杨开林 刘之平 +3 位作者 李桂芬 陈储军 刘翠杰 胡宏达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0-47,共8页
研究了河道冰塞的模拟,根据冰塞形成发展的机理,提出了描述冰塞形成的发展方程,包括:(1)非恒定流基本方程;(2)水流的热扩散方程;(3)冰花的扩散方程;(4)水面浮冰的输运方程;(5)冰盖和冰块厚度的发展方程;(6)冰塞下冰花含量和冰塞厚度的计... 研究了河道冰塞的模拟,根据冰塞形成发展的机理,提出了描述冰塞形成的发展方程,包括:(1)非恒定流基本方程;(2)水流的热扩散方程;(3)冰花的扩散方程;(4)水面浮冰的输运方程;(5)冰盖和冰块厚度的发展方程;(6)冰塞下冰花含量和冰塞厚度的计算;(7)冰盖的形成发展方程等.为了检验数学模型,利用实测资料,模拟了在1963~1964年冬季松花江流域白山河段冰塞的形成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冰塞 非恒定流 模拟
下载PDF
ArcGis9.0中基于DEM的水文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39
15
作者 张超 郑钧 +1 位作者 张尚弘 王兴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共4页
文中详细介绍了ArcG is 9.0中的水文分析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从原始DEM数据提取河网的步骤、应注意的问题,DEM数据的快速裁剪,不同精度DEM数据拼接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ARCGIS 9.0 DEM 栅格数据 河网 水文信息 数据提取 拼接
下载PDF
城市水文模型原理 被引量:36
16
作者 刘家宏 梅超 +4 位作者 向晨瑶 邵薇薇 王浩 喻海军 吉梦喆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3,共6页
城市水文过程因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了深刻变化,科学精细地模拟城市区域的产汇流过程是解析城市水问题机理的科学基础。在系统剖析城市水文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将城市复杂下垫面根据其透水特性划分为不透水单元、透水单元、半透水单... 城市水文过程因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了深刻变化,科学精细地模拟城市区域的产汇流过程是解析城市水问题机理的科学基础。在系统剖析城市水文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将城市复杂下垫面根据其透水特性划分为不透水单元、透水单元、半透水单元、伪透水单元、强透水单元、水域单元等六类基本单元,并构建了不同类型城市水文响应单元的水文特性曲线,基于圣维南方程组和Navier-Stokes方程提出了城市管网与河湖水系水动力学模拟的技术方案。在耦合城市水文响应单元的降水—截留—蒸发—入渗—产流模块、地表汇流模块、管网汇流模块、水系一维水动力学模块等基础上,以水循环过程为主线,将水文模型的径流输出作为城区一维管网、河道水动力模型的输入边界,实现水文模型与一维管网、河道水力学模型的集成。将单元水文模型通过城市管网和河湖水系等连接方式集成到城市水文模型系统中,弥补了现有城市雨洪模拟在水文学机理上的不足,可为城市排水防涝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文学 水文模拟 水动力学 耦合集成 复杂下垫面 低影响开发
下载PDF
宁蒙黄河治理对策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红武 方红卫 +7 位作者 钟德钰 王新军 李振山 黄河清 张俊华 安催花 刘青泉 李颖曼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共25页
资料分析表明,宁蒙黄河冰凌灾害频繁的被动局面是由于主槽萎缩、卡冰结坝所致;而洪灾与用水安全问题则是河势变化无常和多沙支流突发性洪水淤堵干流形成"沙坝"引起的。为有效恢复宁蒙河段的行洪排沙功能,实现河道减淤、恢复... 资料分析表明,宁蒙黄河冰凌灾害频繁的被动局面是由于主槽萎缩、卡冰结坝所致;而洪灾与用水安全问题则是河势变化无常和多沙支流突发性洪水淤堵干流形成"沙坝"引起的。为有效恢复宁蒙河段的行洪排沙功能,实现河道减淤、恢复和维持河道中水河槽、保障防洪(凌)安全的宁蒙黄河治理目标,从产沙、输沙、调控机理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各因素对宁蒙黄河河床演变特征的影响。就产沙而言,通过产沙地貌分区、遥感影像分析和流域水系分区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黄河上游不同沙源区的分布。基于提出的风蚀输沙通量计算方法及风沙入河估算方法,并结合区域风速与植被覆盖率实测数据,发现近30 a风速下降、区域植被覆盖率上升是风沙侵蚀量与入黄风沙量逐渐减少的原因。分析宁蒙河段日均风速、日降雨量和已有侵蚀观测资料,发现宁蒙地区的风水两相侵蚀主要体现为风蚀与水蚀交错存在及其交互促进,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3—5月,水力侵蚀则集中在7—9月。现场观测与黄土降雨侵蚀模型试验则表明,重力侵蚀在黄土高原的整个侵蚀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份额,暴雨形成的径流是黄土遭到侵蚀的主要外营力,也是激发和加剧重力侵蚀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总体来看,宁蒙黄河的流域产沙具有典型的风-水-重力多营力交互特点,在比尺模型与野外观测揭示的流域径流汇集过程、沟道水流与河床自适应以及非平衡输沙机理基础上,构建了复杂地貌形态的小流域产流产沙动力学模型,成功模拟了不同植被特征和分布状况对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并得出了植被的减水减沙效果与延滞径流洪峰的作用同郁闭度呈正相关关系,陡坡区域植被对径流洪峰的延滞作用大于缓坡区域的结论。就输沙而言,以泥沙起动、推移质输沙与河床均衡调整等基础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水沙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与冲积河流全沙运动模型相似条件。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表明,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改变径流分配是导致宁蒙河道淤积萎缩的主因,协调水沙关系是修复黄河行洪排沙功能的有效途径。并分析确定了宁蒙黄河河道水沙调控阈值和多沙支流入汇口干流防淤堵的流量阈值,即宁蒙黄河临界调控流量为2000~2500 m^3/s,临界含沙量5.4~10.5 kg/m^3,调控时间为15~20 d,证实了通过协调水沙关系可修复和维持宁蒙黄河行洪排沙功能;防止多沙支流入汇堵河的黄河流量阈值为2500 m^3/s,治理淤堵沙坝配合"挖引疏浚"有效冲刷的干流阈值流量为3000 m^3/s。从各河段模型试验给出的来沙系数阈值沿程减小的变化趋势看,在内蒙古河段现状河床边界条件下,全线冲刷要求的流量至少为2600 m^3/s,表明黑山峡工程必须预留充足的水沙调控库容。就宏观调控而言,针对流域下垫面条件多样、入黄泥沙沙源众多、河道输沙受水库调度影响显著等特点,以干流水库群为调节器,以径流泥沙为调节对象,采用模块化开发方法集成了风-水-重力侵蚀模型、河道输沙模型、冰情预报模型于水库联调模型上,构建了可进行大范围、高精度的水沙过程模拟预报的宁蒙黄河区域数字流域模型平台,并成功在下河沿—石嘴山河段进行了调试和应用。此外,针对宁蒙黄河河型复杂、凌汛期易卡冰结坝、夏季多沙支流突发性洪水易堵干流形成"沙坝"等河情状况,提出了"水沙调控、支流拦沙、堤外放淤"的处治模式。在稳定性分汊河段、大型支流入汇段、受沙卵石河床组成限制的河段,则指出不宜强行套用微弯型治理方案,而可采用"工程导送(简称为‘导’)、塞支强干(简称为‘塞’)、挖引疏浚(简称为‘挖’)"方针,亦即"导、塞、挖并举"的对策。建设黑山峡水库、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是宁蒙河段长远治理的根本对策,通过增加河道内汛期水量和调水调沙,恢复并维持中水河槽,提供防凌库容,才能彻底解决宁蒙河段凌洪灾害,并得出建立黄河上游沙源固定、支流泥沙阻截、干流泥沙输导与堤外淤沙处置的"固-阻-输-置"综合防治体系,是目前可行的治理对策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宁蒙河段 水沙调控 治理对策 多沙支流 侵蚀产沙 河道输沙
下载PDF
生态需水计算的蒙大拿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1
18
作者 徐志侠 董增川 +1 位作者 周健康 苏飞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17,共3页
蒙大拿法仅仅使用历史流量资料就可以计算生态需水。它使用简单、方便,容易将计算结果和水资源规划相结合,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国外生态需水计算中,蒙大拿法是常用的方法。在我国,由于现在缺乏生态资料,蒙大拿法可能成为常用的方法... 蒙大拿法仅仅使用历史流量资料就可以计算生态需水。它使用简单、方便,容易将计算结果和水资源规划相结合,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国外生态需水计算中,蒙大拿法是常用的方法。在我国,由于现在缺乏生态资料,蒙大拿法可能成为常用的方法。弄清蒙大拿法的来源、参数涵义和特点成为面临的问题。文中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指出蒙大拿法为经验方法,在我国应用前应对该法的适用性进行检验,该法的平均流量为多年平均天然流量、某百分数的流量为瞬时流量。通过应用实例,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作出进一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大拿法 生态需水 平均流量 历史流量法 瞬时流量
下载PDF
清江隔河岩电厂高陡混凝土边坡绿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许文年 王铁桥 +2 位作者 李建林 叶建军 周明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46,共4页
三峡大学利用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专利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研究,已成功应用于清江隔河岩电厂高陡混凝土边坡绿化.文中详尽介绍了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在高陡混凝土边坡绿化的试验结果、施工工艺、植被混凝土配比、混合植物种子的确... 三峡大学利用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专利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研究,已成功应用于清江隔河岩电厂高陡混凝土边坡绿化.文中详尽介绍了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在高陡混凝土边坡绿化的试验结果、施工工艺、植被混凝土配比、混合植物种子的确定以及养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边坡 植被混凝土 边坡绿化 护坡 隔河岩电厂
下载PDF
岩石边坡护坡绿化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99
20
作者 许文年 王铁桥 叶建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5-36,40,共3页
植被混凝土边坡防护绿化技术是三峡大学专利技术,它是采用特定的混凝土配方和种子配方,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具体做法是:先在岩体上铺上铁丝或塑料网,并用锚钉和锚杆固定;将植被混凝土原料经搅拌后,由常规喷锚设备喷射到... 植被混凝土边坡防护绿化技术是三峡大学专利技术,它是采用特定的混凝土配方和种子配方,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具体做法是:先在岩体上铺上铁丝或塑料网,并用锚钉和锚杆固定;将植被混凝土原料经搅拌后,由常规喷锚设备喷射到岩石坡面,形成近10cm厚的植被混凝土;喷射完毕后,覆盖一层无纺布防晒保墒,水泥使植被混凝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防护层;经过一段时间洒水养护,青草就会覆盖坡面,揭去无纺布,茂密的青草自然生长.通过在清江高坝洲水利枢纽右岸王家冲高陡岩石坡的防护与绿化工程中的应用,证实绿化实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边 边坡 植被混凝土 防护 绿化 护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