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907篇文章
< 1 2 1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源性抑制细胞相关抗原在垂体瘤中的表达
1
作者 杨文鹏 陈式仪 +2 位作者 田飞 杨少锋 陈文荣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相关抗原在垂体瘤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2—2022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垂体瘤患者26例(垂体瘤组),其中侵袭性垂体瘤16例,非侵袭性垂体瘤10例。另外收...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相关抗原在垂体瘤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2—2022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垂体瘤患者26例(垂体瘤组),其中侵袭性垂体瘤16例,非侵袭性垂体瘤10例。另外收集同期10例需行内减压术的颅脑外伤或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垂体瘤组男性1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2±18)岁。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1±19)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分别检测垂体瘤患者肿瘤组织和对照组患者脑组织中MDSCs相关抗原CD11b、CD15和IL-4Rα的表达情况。结果:垂体瘤中CD11b^(+)、CD15^(+)、CD11b^(+)CD15^(+)髓源性粒细胞的荧光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侵袭性垂体瘤组织中CD11b^(+)、CD15^(+)、CD11b^(+)CD15^(+)髓源性粒细胞的荧光强度均高于非侵袭性组(均P<0.05)。IL-4Rα在垂体瘤和脑组织中均未见表达。结论:MDSCs相关抗原CD11b、CD15及CD11b^(+)CD15^(+)髓源性粒细胞在垂体瘤(特别是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髓源性抑制细胞 CD11B CD15
下载PDF
肺功能检查联合5A行为干预的短期戒烟效果评价
2
作者 张秋艳 张庆英 +2 位作者 李娥 王文莉 谢燕娜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6-29,34,共5页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查和宣教联合5A行为干预的短期戒烟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且有吸烟史的4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54.9±12.5)岁。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肺功能...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查和宣教联合5A行为干预的短期戒烟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且有吸烟史的4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54.9±12.5)岁。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肺功能检查联合5A行为干预组(干预组,224例)和仅实施5A行为干预组(对照组,215例),干预时间1个月。采用成功戒烟率及烟草依赖程度评价短期戒烟效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肺功能检查和宣教联合5A行为干预的戒烟效果。以倾向性得分匹配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干预组的成功戒烟率为43.8%(98/224),对照组为13.5%(29/215),干预组的成功戒烟率高于对照组(χ^(2)=48.86,P<0.001)。在干预后戒烟失败患者中,干预组的重度烟草依赖患者占比较干预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重度烟草依赖:35.7%比34.9%;干预后重度烟草依赖:19.1%比2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短期成功戒烟率增高(OR=3.92,95%CI:2.18~7.06),干预组中戒烟失败患者的烟草依赖度降低(OR=4.34,95%CI:1.72~10.92)。结论:肺功能检查和宣教联合5A行为干预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提高呼吸科门诊吸烟患者的戒烟成功率,降低戒烟失败患者的烟草依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检查 健康宣教 烟草依赖 戒烟 干预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症误诊1例
3
作者 郑晓红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6-177,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7岁,因“双下肢萎缩乏力14年”于2022年4月29日收入我科。患者约3岁时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活动时双下肢无力,后逐渐出现双侧大腿肌肉萎缩,小腿肌肉肥大,站立时双胯稍向前凸,坐位时双腿无法伸直,步行时缓慢摇摆且双脚...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7岁,因“双下肢萎缩乏力14年”于2022年4月29日收入我科。患者约3岁时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活动时双下肢无力,后逐渐出现双侧大腿肌肉萎缩,小腿肌肉肥大,站立时双胯稍向前凸,坐位时双腿无法伸直,步行时缓慢摇摆且双脚外撇,爬楼较费劲,不能跑步、跳绳,蹲下或站起时需双手撑地,一侧下肢先屈曲尚能顺利蹲下。患者4.5岁时曾至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医师考虑患者上述症状为走路姿势问题,建议行走姿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SMN基因 诊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凯吉 谢磊 +2 位作者 郑彦敏 尹晶晶 马树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11例,年龄46~85(66±8)岁。所有患者均行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颈部血管超声(cervical vascular ultrasound,CVUS)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其中CTA检查后进行CTVE成像处理。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联合CTVE及CVUS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结果: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A联合CTVE及CVUS诊断颈动脉狭窄的Kappa值分别为0.764和0.756,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CTA联合CTVE诊断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Kappa值分别为0.702(轻度狭窄)、0.648(中度狭窄)、0.905(重度狭窄)、0.959(闭塞)。结论:CTVE在颈动脉狭窄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在对于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中,其优势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仿真内窥镜 CT血管造影 颈部血管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孕期甲状腺功能与新生儿早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洁燕 张庆英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甲状腺功能与新生儿早产风险的相关性,为孕期甲状腺功能监测及预防不良新生儿结局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分娩的1248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18~46(27.8±4.1)岁;...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甲状腺功能与新生儿早产风险的相关性,为孕期甲状腺功能监测及预防不良新生儿结局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分娩的1248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18~46(27.8±4.1)岁;新生儿,男675例,女573例,出生胎龄181~295(271.9±13.1)d,收集产妇的年龄、孕产史、妊娠期并发症、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以及新生儿的出生胎龄、体重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新生儿早产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新生儿早产发生率为6.97%(87/12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OR=1.981,95%CI:1.009~3.926)、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异常(OR=2.823,95%CI:1.442~5.525)、低蛋白(OR=4.651,95%CI:2.190~9.878)、妊娠期高血压(OR=4.441,95%CI:2.314~8.525)、妊娠期糖尿病(OR=1.846,95%CI:1.002~3.541)可能是新生儿早产的相关因素(均P<0.05)。不同孕期的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及其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与新生儿早产风险增高相关,孕中期促甲状腺激素和孕晚期游离甲状腺素水平的监测可能有助于预防新生儿早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促甲状腺激素 游离甲状腺素 早产
下载PDF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脂肪肝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芬芬 张庆英 +3 位作者 周华 乔雁翔 张竞予 朱海德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脂肪肝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就诊的80例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脂肪肝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就诊的80例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试验组,55例)和常规饮食组(对照组,25例),试验组男性36例,女性19例,年龄(33.8±1.2)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33.0±1.3)岁。比较两组饮食干预12周前后体重、血糖、血脂、肝生化功能指标、脂肪肝等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干预12周后,试验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27)。试验组干预后,脂肪肝清除率达47.3%(26/55);对照组干预前后脂肪肝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与常规饮食相比,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改善NAFLD患者肝生化功能指标和脂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脂肪肝 肝功能
下载PDF
不栓塞条件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侵犯颈内动脉颅底肿瘤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再兴 张秋航 +1 位作者 曾宪海 卢永田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不行颈内动脉栓塞条件下经鼻内镜手术切除侵犯颈内动脉颅底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的经鼻内镜手术切除侵犯颈内动脉的颅底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共... 目的:探讨不行颈内动脉栓塞条件下经鼻内镜手术切除侵犯颈内动脉颅底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的经鼻内镜手术切除侵犯颈内动脉的颅底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共纳入了30例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2~74(51±13)岁,随访时间2~6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分析患者的肿瘤类型、侵犯颈内动脉部位、影像学、颈内动脉处理策略及预后等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球囊闭塞试验阴性,其中1例放射性颅底骨坏死患者进行了颈内动脉栓塞,其他患者未进行颈内动脉栓塞。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鼻内镜下颅底病变切除术,术中根治性切除了颅底病变,同时很好地保护了颈内动脉,均未出现颈内动脉破裂出血。随访期间29例(96.7%)患者生存,26例(86.7%)患者术后病情稳定,无进展。结论:不行颈内动脉栓塞条件下经鼻内镜手术切除侵犯颈内动脉的颅底肿瘤安全可行,术前进行球囊闭塞试验可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提高手术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球囊闭塞试验 鼻内镜手术 颈内动脉栓塞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致青年人暴发性心肌炎1例
8
作者 李甜甜 钟庆华 +1 位作者 洪雷 蓝怡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因“呼吸困难1 h,心肺复苏后40 min”于2022年12月收住入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患者1 h前在家突发呼吸困难,无诉胸痛,无咳嗽、咳痰,家人呼叫120送我院急诊,挂号过程中突发面色发绀、叹气样呼吸,立刻予以心肺复... 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因“呼吸困难1 h,心肺复苏后40 min”于2022年12月收住入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患者1 h前在家突发呼吸困难,无诉胸痛,无咳嗽、咳痰,家人呼叫120送我院急诊,挂号过程中突发面色发绀、叹气样呼吸,立刻予以心肺复苏送入抢救室,在急诊予紧急气管插管,期间出现心室颤动5次并先后电除颤,持续心肺复苏40 min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但血压仍较低(70~80/40~50 mmHg),为进一步诊治,以“室性心律失常、重症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重症医学科。既往体健,无吸烟史、酗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暴发性心肌炎 心律失常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下载PDF
配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表的影响
9
作者 李浩 李丹 +2 位作者 娄智因 陈泽雄 林世斌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表的影响以及不同设计类型的角膜塑形镜对眼表影响的差别。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选择配戴角膜塑形镜的41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选其右眼为受试... 目的: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表的影响以及不同设计类型的角膜塑形镜对眼表影响的差别。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选择配戴角膜塑形镜的41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选其右眼为受试眼。根据患者试戴角膜塑形镜类型分为VST组(21只眼)和CRT组(20只眼)。VST组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10.7±1.7)岁,CRT组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10.4±1.8)岁。分别于戴镜前和戴镜后1、3个月对研究对象的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量表评分、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量、眼红指数、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进行随访检查。结果:青少年近视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个月、3个月与戴镜前相比,OSDI评分、眼红指数升高,泪膜破裂时间降低(均P<0.05),泪河高度与泪液基础分泌量无差异(均P>0.05)。戴镜后角膜上皮点染增加(主要以Ⅰ、Ⅱ级点染为主),且戴镜后1个月与3个月相比无差异(Z=-0.124,P>0.05)。两组患者戴镜前后的OSDI评分、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量、眼红指数以及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短期配戴角膜塑形镜不会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的泪液分泌量造成影响,但会引起轻度的不适感,同时也会降低泪膜的稳定性以及增加角膜上皮损伤。VST型和CRT型角膜塑形镜对眼表的影响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青少年 近视 眼表
下载PDF
危重型COVID-19合并非病毒病原体感染的队列研究
10
作者 周艳 任迪 +3 位作者 文莎 陈燕宏 桂水清 李颖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6-80,84,共6页
目的:探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合并非病毒病原体感染的现状。方法:回顾性及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0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危重型COVID-19患者52例,其中2022年12月—2023年1月回顾... 目的:探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合并非病毒病原体感染的现状。方法:回顾性及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0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危重型COVID-19患者52例,其中2022年12月—2023年1月回顾性队列30例,2023年2月—2023年10月前瞻性队列22例。患者入组3、7、21、30、60、90 d时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病原学检测结果、住院生存时间等。采集入组患者的血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样本,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及病原宏基因组学测序。结果:52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中,年龄79 (66,84)岁,男性34例(65.4%),病死率为34.6%(18/52)。混合感染47例(90.4%),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7例(51.9%),革兰氏阴性菌29例(55.8%),真菌29例(55.8%)。宏基因组学测序在下呼吸道分泌物(76.9%比57.7%)及血液(46.2%比15.4%)中的非病毒病原体检出率高于分离培养法。下呼吸道样本中,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屎肠球菌(12例)、粪肠球菌(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9例)、肺炎克雷伯菌(9例)、大肠埃希菌(7例)、鲍曼不动杆菌(6例),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5例)、曲霉(9例)。血液样本中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6例)、铜绿假单胞菌(5例),真菌主要为曲霉(6例)。结论:危重型COVID-19患者常合并细菌、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危重型 宏基因组学测序 细菌培养
下载PDF
揭阳市医务人员脱发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11
作者 林晓升 魏奕娜 +1 位作者 林常敏 刘彩霞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揭阳市医务人员脱发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医务人员脱发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4月—2023年4月选取揭阳市医务人员530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收集基本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脱发的相关因素。使用90项症状自评... 目的:探讨揭阳市医务人员脱发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医务人员脱发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4月—2023年4月选取揭阳市医务人员530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收集基本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脱发的相关因素。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评估并抽取血液进行血糖、血脂和血清皮质醇检测。结果:530名医务人员的脱发患病率为22.5%(119/5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9,95%CI:0.84~0.96)、加班次数≥7次/月(OR=11.14,95%CI:1.47~84.66)、睡眠时间6~<7 h/d(OR=22.79,95%CI:3.55~146.41)、睡眠时间≥8 h/d(OR=41.14,95%CI:4.66~363.47)、头发生长速度缓慢(OR=69.89,95%CI:24.43~199.95)是脱发的相关因素。脱发组90项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抑郁和敌对3个因子的得分及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皮质醇4个血液指标值均高于非脱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揭阳市医务人员脱发患病率较高,年龄、加班、睡眠时间和头发生长速度是脱发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脱发 相关因素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下载PDF
细菌16SrRNA基因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
12
作者 林丹娥 翁立坚 +2 位作者 杨斯岚 林霓阳 房晓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菌16S rRNA基因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疑似败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6例,女性36例,年龄10 min~28 d。采集研究对象血液标本分... 目的:探讨细菌16S rRNA基因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疑似败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6例,女性36例,年龄10 min~28 d。采集研究对象血液标本分别用血培养和细菌16S rRNA基因PCR检测法进行病原检测,选取10例同期因非感染性疾病住院的新生儿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结果:102例疑诊败血症新生儿中的46例经临床诊断及实验室确诊为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率32.61%(15/46),16S rRNA基因检测阳性率91.30%(42/46),16S rRNA基因检测阳性率高于血培养(P<0.001)。10例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血液标本PCR检测及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性,PCR检测灵敏度为91.30%(42/46),特异度为96.43%(54/56)。结论:与传统血培养相比,16S rRNA基因PCR检测法阳性率高,且敏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16S rRNA基因 血培养
下载PDF
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临床病理观察1例
13
作者 李超霞 刘燕 +1 位作者 苏宁 薛丽京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8-17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主诉“咳嗽半年”,入院。有胸痛、腰骶痛、消瘦症状。查体:双锁骨上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约1 cm×0.5 cm,质稍韧,边界清,活动度尚可。胸、腹部CT示:右下肺背段、前基底交界处见单发结节状阴影,大小约2.... 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主诉“咳嗽半年”,入院。有胸痛、腰骶痛、消瘦症状。查体:双锁骨上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约1 cm×0.5 cm,质稍韧,边界清,活动度尚可。胸、腹部CT示:右下肺背段、前基底交界处见单发结节状阴影,大小约2.1 cm×2.0 cm,考虑右下肺癌并纵隔、右肺门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伴全身多发骨破坏。临床诊断:肺癌。(体表穿刺)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缺损组织一块,大小1.8 cm×0.8 cm×0.7 cm,灰白,质脆。标本经10%中性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4μm厚连续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染色及刚果红染色。所选一抗CK、Syn、Cg A、CD56、TTF1、CEA、CK7、P40、Napsin A、Ki67、降钙素及刚果红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髓样癌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外伤后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合并头皮坏死1例
14
作者 杨森源 赖润龙 +2 位作者 周晓斌 孙曼珊 李勇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64,共2页
1病例资料75岁,老年女性,自幼开始出现全身多发皮肤结节,随年龄增长而增多,曾在外院诊断为神经纤维瘤病,未进一步诊治。既往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病史,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入院查体可见头皮、颜面部、躯干及... 1病例资料75岁,老年女性,自幼开始出现全身多发皮肤结节,随年龄增长而增多,曾在外院诊断为神经纤维瘤病,未进一步诊治。既往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病史,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入院查体可见头皮、颜面部、躯干及四肢多发皮肤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血肿 头皮坏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内病死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5
作者 陈春露 杨晓寰 +4 位作者 吴晓佳 陈翠红 蔡敏华 许学强 蔡先彬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院内病死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V中提取520例重症监护室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n=364)和验证集(n=156)。训练集中男性...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院内病死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V中提取520例重症监护室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n=364)和验证集(n=156)。训练集中男性210例(57.7%),女性154例(42.3%),年龄M (P25,P75)为57.9 (45.9,72.4)岁;验证集中男性87例(55.8%),女性69例(44.2%),年龄为54.6 (42.0,70.3)岁。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内病死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共筛选出7个预测因素,包括年龄(OR=1.057,95%CI:1.024~1.091)、心肌梗死(OR=4.152,95%CI:1.576~10.937)、严重肝病(OR=11.73,95%CI:3.291~42.190)、脓毒血症(OR=14.354,95%CI:4.612~44.675)、白细胞计数(OR=1.056,95%CI:1.006~1.108)、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OR=1.258,95%CI:1.002~1.57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OR=1.031,95%CI:1.013~1.050)为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内病死的相关因素。基于以上7个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集和验证集院内病死的AUC值分别为0.916和0.891,均大于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Ⅱ、急性生理学评分Ⅲ及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AUC值(分别为0.838和0.857,0.808和0.831,0.776和0.759)。表明该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较好,预测性能优于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Ⅱ、急性生理学评分Ⅲ和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校准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院内病死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都与实际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表明,当阈值概率为20%~78%时,使用该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内病死比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Ⅱ等能提供更大的净获益。结论:基于年龄、心肌梗死、严重肝病、脓毒血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院内病死,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院内病死 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V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相关因素分析
16
作者 邱少彬 黄贤生 +1 位作者 林隆 陈淑英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急诊PCI的905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后是否发生CIN,将患者分为CIN组(n=54)和non-CIN组(n=85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IN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相关因素对CIN的预测价值。结果:STEMI患者急诊PCI后CIN发生率为6.0%(54/9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1.043,95% CI:1.013~1.073,P=0.004)、心衰(OR=2.550,95% CI:1.413~4.600,P=0.002)、血尿酸(OR=1.003,95% CI:1.000~1.005,P=0.020)是STEMI患者行急诊PCI后发生CIN的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心衰的AUC (95%CI)分别为0.681 (0.615,0.747)、0.643 (0.564,0.722)。结论:年龄、心衰、血尿酸可能是STEMI患者急诊PCI后发生CIN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和心衰对发生CIN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对比剂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成年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营养不良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宋世凯 杨家君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依据全球营养不良领导倡议(the 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分析成年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营养不良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确诊医治... 目的:依据全球营养不良领导倡议(the 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分析成年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营养不良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确诊医治的170例成年结直肠癌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入院48 h内均接受营养状况评估,参考GLIM标准,统计全体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成年结直肠癌住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本组170例患者中,GLIM标准评估结果显示,57例患者营养良好(33.53%),将其归在无营养不良组;113例患者存在营养不良(66.47%),将其归在营养不良组。其中无营养不良组男性、女性分别为31例、26例;年龄48~76岁,平均(62.48±5.68)岁。营养不良组男性、女性分别为62例、51例;年龄49~74岁,平均(62.25±5.82)岁。(2)客观指标比较可知,在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评分、血前白蛋白、血白蛋白水平、体重指数、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方面,营养不良组与无营养不良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结局指标比较可知,在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计划30 d内返院方面,营养不良组与无营养不良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营养不良为成年结直肠癌住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成年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营养不良会提高并发症风险,延长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 结直肠癌 住院患者 营养不良 并发症 住院时间
下载PDF
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感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林茹 张倍恩 范冠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意义感有利于缓解其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正确生死观的树立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生命意义感的内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施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感的干预... 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意义感有利于缓解其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正确生死观的树立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生命意义感的内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施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感的干预方案及完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义感 晚期癌症 临终关怀 安宁疗护 医疗服务干预
下载PDF
直肠癌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雪霞 庄儒耀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直肠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新技术、新序列不断出现,直肠癌的研究不断深入,磁共振成像在评估直肠癌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尤其是直肠癌术前磁共振成像精准评估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直肠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新技术、新序列不断出现,直肠癌的研究不断深入,磁共振成像在评估直肠癌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尤其是直肠癌术前磁共振成像精准评估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患者预后明显改善,并且复发率明显降低。本文就近年来直肠癌术前磁共振成像精准评估、直肠癌分子分型相关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疗效评估 预后 分子分型
下载PDF
汕头市澄海区2019—2023年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20
作者 陈琳瑶 林旭琛 +2 位作者 李炼冲 叶馥郁 吴库生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0-175,共6页
目的:分析2019—2023年汕头市澄海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因素,为脊柱侧弯、近视的多病共防提供参考。方法:2019—2023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澄海区5所中小学校10 306名学生进行脊柱侧弯、视力检查和... 目的:分析2019—2023年汕头市澄海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因素,为脊柱侧弯、近视的多病共防提供参考。方法:2019—2023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澄海区5所中小学校10 306名学生进行脊柱侧弯、视力检查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其中男生5 121名(49.7%)、女生5 185名(50.3%);小学生6 150名(59.7%)、初中生2 715名(26.3%)、高中生1 441名(14.0%)。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的相关因素。结果:2019—2023年澄海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近视、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总检出率分别为4.9%、60.8%和3.9%;女生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总检出率(5.4%)高于男生(2.3%),高中生(8.9%)高于初中生(7.6%)和小学生(1.0%)(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OR=4.48,95% CI:2.52~7.96)、高中(OR=2.69,95% CI:1.22~5.92);放学后写作业或读书写字时间2~<3 h (OR=1.47,95% CI:1.01~2.15)、≥3 h (OR=1.74,95% CI:1.20~2.51)和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呈正相关;每天60 min以上中高强度活动(每周<3 d)(OR=1.39,95% CI:1.08~1.79)、没有根据身高调整课桌椅高度(OR=1.72,95% CI:1.31~2.24)、颈肩疼痛(OR=1.79,95% CI:1.16~2.79)和脊椎侧弯与近视共患有关联(P值均<0.05)。结论:汕头市澄海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情况不容乐观,减少放学后写作业或读书写字时间和每天进行60 min以上中高强度运动(每周3 d以上)可能会降低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与近视共患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近视 共患 中小学生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