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野香优669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永生 魏毅东 +8 位作者 李齐向 郑菲艳 蔡秋华 董瑞霞 陈丽萍 蒋家焕 吴方喜 谢华安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选育产量、米质和抗性相协调的香型优质水稻新品种。【方法】利用亲本间的遗传多样性和农艺性状的互补性,以高产、高配合力的父本福恢669与香型、优质、抗病的不育系野香A杂交,结合多生态点抗性鉴定、高温逼熟后品质分析、多年... 【目的】选育产量、米质和抗性相协调的香型优质水稻新品种。【方法】利用亲本间的遗传多样性和农艺性状的互补性,以高产、高配合力的父本福恢669与香型、优质、抗病的不育系野香A杂交,结合多生态点抗性鉴定、高温逼熟后品质分析、多年多点品比试验等相结合。【结果】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株叶态协调的杂交稻品种野香优669。2019–2020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域试验,全生育期两年平均139.8 d,比对照II优3301早熟1.1d,产量平均9363 kg·hm^(-2),比对照增产2.24%,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稻米品质达部颁一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210014)。野香优669聚合了来自双亲的22个有利基因,其中6个为单方携带,16个为双亲均携带。【结论】野香优669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口感佳,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是福建省农业主推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香稻 野香优669 优质 抗病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低温逆境下三角梅生理特性和细胞壁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牮 林雅楠 +6 位作者 吴楠 蒋诗睿 宋杨 张建新 郑玲霞 陈祺月 刘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4,共9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低温逆境下三角梅生理生化及细胞壁组分的调控作用,为缓解低温对三角梅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耐冷性的3个三角梅品种安格斯、口红、变色龙为供试材料,在4℃低温下对三角梅植株叶面施加不...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低温逆境下三角梅生理生化及细胞壁组分的调控作用,为缓解低温对三角梅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耐冷性的3个三角梅品种安格斯、口红、变色龙为供试材料,在4℃低温下对三角梅植株叶面施加不同浓度(0、50、100、150μmol·L^(-1))的外源褪黑素,测定各处理组生长0、7、14、21 d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含量、细胞壁组分[螯合型果胶(CSP)、碱溶性果胶(SSP)、半纤维素(HC)和纤维素(CE)]含量。【结果】低温逆境下三角梅的正常生长发育受阻,叶绿素荧光参数失衡,膜脂过氧化加剧,细胞壁组分受到影响。而施加100μmol·L^(-1)的褪黑素能够有效地提升三角梅的生理活性,改善植株萎蔫程度,Fv/Fm与ETR降幅减小;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强耐冷型品种安格斯较于0 d的SOD、POD、CAT最大可增加96.45%、104.35%、73.11%;H_(2)O_(2)含量、O2-生成速率对比同周期MT0最多下降21.07%、26.85%;细胞壁组分中CSP、SSP上升幅度增加,较于0 d最多可上涨22.55%、43.08%。【结论】明确了外源褪黑素在生理特性方面对不同品种三角梅冷害的调控作用,外源施加适宜浓度的褪黑素可以有效缓解低温对三角梅生长的抑制,减轻光系统损伤,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缓膜脂氧化,并调节细胞壁各组分含量以维持其结构整体稳定,从而降低低温伤害,为探索褪黑素对冷害下植物的调控作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三角梅 低温逆境 生理响应 细胞壁组分
下载PDF
玉屏风煎剂对德化黑鸡生长性能、免疫调节、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雪玲 胡美华 +3 位作者 林祚贵 徐磊 刘志军 马玉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9-377,共9页
【目的】探讨玉屏风煎剂对德化黑鸡生长性能、免疫调节、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黄芪、白术、防风按质量比2:2:1混合煎制,浓缩成含生药1 g·mL^(-1)的玉屏风煎剂。将30日龄体重相近的德化黑鸡160头随机... 【目的】探讨玉屏风煎剂对德化黑鸡生长性能、免疫调节、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黄芪、白术、防风按质量比2:2:1混合煎制,浓缩成含生药1 g·mL^(-1)的玉屏风煎剂。将30日龄体重相近的德化黑鸡160头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25 mL·头^(-1)·天^(-1))、中剂量组(1.875 mL·头^(-1)·天^(-1))、高剂量组(2.5mL·头^(-1)·天^(-1))和空白对照组(0 mL·头^(-1)·天^(-1)),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煎制玉屏风饮水给药,饲喂试验为期25 d;试验第25 d采血及十二指肠,检测生长性能、十二指肠形态结构、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中、高剂量组日增重分别提高16.77%(P<0.05)、27.58%(P<0.01),3个剂量组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8.30%、14.61%、21.92%;2)3个剂量组血清IL-2含量,中、高剂量组十二指肠黏膜SIgA水平显著提高(P<0.05或P<0.01);3个剂量组血清IFN-γ、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3)3个剂量组MDA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GSH-Px、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T-AOC、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4)中、高剂量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隐比显著增加(P<0.05或P<0.01);5)3个剂量组总胆红素浓度、甘油三酯浓度、总胆固醇浓度、谷草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肌酐浓度、肌酸激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玉屏风煎剂可以提高德化黑鸡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强化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功能,具有抗炎、维持免疫平稳态的作用,使用安全,最适剂量为2.5 mL·头^(-1)·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煎剂 德化黑鸡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控释掺混肥料一次性基施对热带地区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
作者 杨红竹 黄艳艳 +3 位作者 刘海林 林清火 茶正早 罗微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6-774,共9页
【目的】探究控释掺混肥及减氮处理对热带地区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促进控释掺混肥料在热带地区水稻栽培中的科学施用及推广应用。【方法】以控释掺混肥料为试验材料,在海南省屯昌县枫木镇和儋州市东成镇开展大田试验,设... 【目的】探究控释掺混肥及减氮处理对热带地区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促进控释掺混肥料在热带地区水稻栽培中的科学施用及推广应用。【方法】以控释掺混肥料为试验材料,在海南省屯昌县枫木镇和儋州市东成镇开展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分3次施肥)、控释掺混肥料一次性基施及其减氮10%和减氮20%处理,测定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等氮条件下,控释掺混肥料一次性基施能够促进水稻氮素吸收、干物质累积,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与常规分次施肥相比,水稻产量提高7.43%~22.84%,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提高8.22%~22.39%,氮素累积量提高12.19%~32.06%,氮肥利用率提高31.67%~75.65%,且均差异显著(除东成早稻产量外)。而在减氮10%~20%条件下,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也能提高或不显著降低水稻产量、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累积量,对氮肥利用率也具有一定提升效果。【结论】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可提高水稻产量及肥料氮肥利用率,减氮10%~20%仍能获得较高产量,是热带地区水稻轻简化施肥和减氮增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掺混肥料 一次性施用 水稻 热带地区 产量
下载PDF
基于SLAF-Seq技术的橄榄种质资源SNP标记开发与遗传关系鉴定
5
作者 沈朝贵 赖瑞联 +4 位作者 陈瑾 冯新 陈义挺 韦晓霞 吴如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目的】开发橄榄SNP标记并分析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橄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SLAF-Seq技术进行橄榄SNP标记开发,同时采用系统进化分析、群体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研究了橄榄种质资源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目的】开发橄榄SNP标记并分析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橄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SLAF-Seq技术进行橄榄SNP标记开发,同时采用系统进化分析、群体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研究了橄榄种质资源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结果】基于SLAF-Seq技术共挖掘到506 701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27 108个,开发获得361 386个群体SNP标记;基于SNP标记,利用系统进化树和群体聚类分析可分别将橄榄种质资源分为3和6个类群,整体Nei多样性指数和Shanon-Wiener指数分别为0.321和0.472。两种分类方法分析结果均发现,不同地区之间的橄榄种质资源并未严格按照地域分布归类。【结论】橄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且不同地域间存在种质资源交流,而采用SNP标记可有效鉴定橄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种质资源 SNP标记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大球盖菇液体菌种繁育工艺研究
6
作者 曾志恒 戴建清 +3 位作者 陈文智 曾辉 郭仲杰 蔡志欣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0-688,共9页
【目的】优化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探究液体培养过程中的生长规律,确立液体菌种繁育栽培种工艺参数。【方法】以大球盖菇8号为试验菌株,以菌丝体生物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L9(34)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基。测定液体菌种菌丝... 【目的】优化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探究液体培养过程中的生长规律,确立液体菌种繁育栽培种工艺参数。【方法】以大球盖菇8号为试验菌株,以菌丝体生物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L9(34)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基。测定液体菌种菌丝体生物量,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酸性蛋白酶、漆酶胞外酶酶活生理生化指标,确立优化配方的液体菌种最优培养时间。以平均满袋时间为指标,确立液体菌种扩繁栽培种接种量、培养基配方颗粒度和碳氮比。【结果】优化得到大球盖菇液体菌种最优配方为葡萄糖20 g·L^(-1)、小麦粉30 g·L^(-1)、酵母粉0.75 g·L^(-1)、磷酸二氢钾1.00 g·L^(-1)、硫酸镁0.50 g·L^(-1)、起始p H 5。培养第8天时,大球盖菇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为1.66 g·hm L^(-1);液体培养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由12.23 mg·m L^(-1)降至1.38 mg·m L^(-1),氨基氮含量由0.09mg·m L^(-1)降至0.06 mg·m L^(-1);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酶活在第4天最高,酶活分别为6.49、5.16 U,酸性蛋白酶酶活在第2天最高,酶活为1.80 U,漆酶酶活在第6天最大,酶活为1.63 U。液体菌种扩繁栽培种生产工艺参数:接种量为15 m L,菌包培养基配方颗粒度的粗细木屑比为7∶3,碳氮比为50∶1。【结论】大球盖菇液体菌种活性与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发酵液生理生化指标,判定第7天的液体菌种活力最高。利用大球盖菇液体菌种扩繁栽培种,平均满袋时间为23.7 d,缩短生长周期2.7 d。本研究建立配套的制种工艺,为大球盖菇栽培种工厂化生产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液体菌种 培养基 优化 应用
下载PDF
甜玉米自交系重金属Pb、Cd积累差异及分子检测
7
作者 李淑君 刘娅娟 +3 位作者 张扬 蒲汝民 袁亮 廖长见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1-258,共8页
【目的】筛选获得在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复合污染下Pb、Cd低积累的优良甜玉米自交系,以及可用于甜玉米重金属Pb、Cd积累早代鉴定的分子技术。【方法】以10个甜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Pb、Cd复... 【目的】筛选获得在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复合污染下Pb、Cd低积累的优良甜玉米自交系,以及可用于甜玉米重金属Pb、Cd积累早代鉴定的分子技术。【方法】以10个甜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Pb、Cd复合污染下,玉米根系、茎叶和籽粒中Pb、Cd含量的积累差异;同时对供试材料ZmHMA2 InDel位点进行Pb、Cd积累差异分子检测,综合分子标记检测与重金属Pb、Cd在不同材料间的积累结果,筛选甜玉米重金属低积累自交系。【结果】无论是单一污染还是复合污染,重金属Pb、Cd的积累规律均表现为根系>茎叶>籽粒;在复合污染下,玉米不同组织对重金属Pb、Cd的积累无明显竞争与协同效应,表明玉米Pb、Cd的积累机制存在一定差异。通过鉴定,获得籽粒Pb低积累玉米自交系2份,籽粒Cd低积累玉米自交系3份,仅有一份材料闽甜系X901表现出籽粒Pb、Cd均低积累。利用InDel位点(InDel2307)对供试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发现供试材料中有4份存在该位点,含有该位点的材料中根系、茎叶和籽粒Cd含量平均值较其他材料平均值分别低1.801、0.64、0.131 mg·kg^(-1)。【结论】InDel2307位点能将不同玉米自交系按Cd累积量进行区分,对甜玉米Cd含量的区分具有特异性标记。综合分子标记检测与Pb、Cd含量积累结果,筛选出自交系闽甜系X901为Pb、Cd低积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PB污染 CD污染 甜玉米 积累特征 分子检测
下载PDF
保罗蓝睡莲花器官转录组SSR的分布及其序列特征分析
8
作者 毛立彦 黄秋伟 +8 位作者 於艳萍 丁丽琼 蔡元保 黄歆怡 覃茜 苏群 农晓慧 朱天龙 龙凌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5-784,共10页
【目的】通过解析保罗蓝睡莲花转录组数据的SSR位点特征信息,开发新的与表型相关的SSR标记,为睡莲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热带睡莲保罗蓝不同花器官部位(雌蕊、雄蕊、花瓣)的转录组数据为背景材料,用MISA软... 【目的】通过解析保罗蓝睡莲花转录组数据的SSR位点特征信息,开发新的与表型相关的SSR标记,为睡莲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热带睡莲保罗蓝不同花器官部位(雌蕊、雄蕊、花瓣)的转录组数据为背景材料,用MISA软件检索序列的SSR位点,采用Excel对位点特征进行分析作图,Primer 3.0软件设计引物,TP-M13-SSR PCR筛选引物。【结果】在花器官转录组的39079条Unigenes中共检测到12365个SSR位点,位点发生频率为31.64%,平均每5.79 kb出现1个SSR位点。SSR位点的重复类型主要为二核苷酸重复碱基,占SSR位点总数的71.85%,优势重复类型为AG/CT,占碱基总数的61.34%;其次为三核苷酸重复碱基,为26.10%,优势重复类型是AAG/CTT,占比8.30%。SSR碱基重复次数在5~20次,序列长度为12~30 bp,平均长度18.38 bp。引物设计获得9212对引物,从中随机挑选100对进行PCR扩增验证,筛选出9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可将12份睡莲种质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35时聚为3支。【结论】热带睡莲保罗蓝花器官转录组中的SSR位点分布频率高、类型丰富,多态性较高,具较大的应用潜力。开发的9对SSR引物可将12份种质有效分开,进一步丰富了睡莲现有SSR标记,可为睡莲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睡莲 转录组 SSR 序列特征
下载PDF
百香果叶片镉胁迫响应转录组分析
9
作者 张立杰 张小艳 +3 位作者 谢丽雪 王建超 黄镜浩 李韬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8-945,共8页
【目的】百香果对镉(Cd)具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与商品价值,本研究通过模拟Cd胁迫的方法探讨百香果叶片响应Cd胁迫的分子机理,为百香果的安全生产和遗传育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水培方式进行Cd中度胁迫(50μmol... 【目的】百香果对镉(Cd)具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与商品价值,本研究通过模拟Cd胁迫的方法探讨百香果叶片响应Cd胁迫的分子机理,为百香果的安全生产和遗传育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水培方式进行Cd中度胁迫(50μmol·L^(−1))处理,采集不同处理时间的百香果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采用qRTPCR对测序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相比,Cd胁迫处理24、48、72 h后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3465、1262和2039个,获得63个特异性调控百香果响应镉胁迫的相关转录因子及蛋白。qRT-PCR分析表明转录组测序结果有较高的可靠性。转录组GO功能富集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结构、催化活性及转录调节等功能组以及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结论】Cd胁迫诱导的百香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和生物合成相关途径,研究结果为百香果叶片响应Cd胁迫的分子网络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镉胁迫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梨火疫病抗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10
作者 刘振亚 苏宣乐 +4 位作者 唐丽 雷晨浩 李亚鹏 但红侠 张王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9-614,共6页
【目的】利用梨幼果建立梨火疫病(Erwinia amylovora)抗性资源评价体系,筛选出对梨火疫病具有抗性的材料,为抗病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36个梨品种和41个库尔勒香梨杂交后代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对幼果期、膨大期和成熟期的... 【目的】利用梨幼果建立梨火疫病(Erwinia amylovora)抗性资源评价体系,筛选出对梨火疫病具有抗性的材料,为抗病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36个梨品种和41个库尔勒香梨杂交后代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对幼果期、膨大期和成熟期的果实进行接种试验,并根据接种后致病力的强弱,制定梨品种(种质)的抗性分级指标,综合评价77份种质资源的抗病水平。【结果】与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相比,接种幼果期果实更能准确评估梨品种(种质)的抗性水平;在接种24 h后,梨幼果开始显症;77个品种(种质)对梨火疫病的抗性水平差异显著,高感品种(种质)13个,感病品种(种质)11个,中感品种(种质)27个,抗病品种(种质)26个;供试品种(种质)对梨火疫病的抗性不高,其中只有33.77%的品种(种质)表现抗病性,66.23%的品种(种质)不同程度感病。【结论】本研究建立以梨果实的幼果期为接种时期,在接种24 h时开始观察发病情况的梨火疫病抗性资源评价体系;从供试品种(种质)筛选出的26份材料达到抗性水平,为培育新的抗性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杂交后代 梨火疫病 抗性 评价
下载PDF
栽培与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1
作者 苏海兰 郑梅霞 +5 位作者 江保东 林凤芳 陈宏 朱育菁 朱雁鸣 牛雨晴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3-1005,共13页
【目的】探明栽培与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 2×300 bp高通量测序对栽培与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的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利用LDA Effect Size(LEfSE)软件对组间群落微生... 【目的】探明栽培与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 2×300 bp高通量测序对栽培与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的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利用LDA Effect Size(LEfSE)软件对组间群落微生物丰富度的差异分析,比较栽培与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明确影响2种栽培模式的重要微生物门类。【结果】七叶一枝花土壤中的微生物组成中,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细菌种类优于栽培七叶一枝花土壤。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Simpson)分析表明,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细菌群落更具有更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门水平,栽培和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异的门包括Firmicutes、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和螺旋菌门(Spirochaetae);显著差异的属包括芽孢杆菌(Bacillus)、纤线杆菌属(Ktedonobacter)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等。利用LEfSE软件对组间群落微生物丰富度的差异分析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是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样本中的优势菌门,优势属包括芽孢杆菌(Bacillus)、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Tumebacillus、Mucilaginibacter、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Shimazuella和Singulisphaera;栽培七叶一枝花土壤样本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门水平细菌群落是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属水平细菌群落是Bryobacter、Aquicella和纤线杆菌属(Ktedonobacter)。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与土壤全钾是影响七叶一枝花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结论】不同栽培模式和土壤养分影响七叶一枝花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为七叶一枝花的栽培管理与维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根际 土壤 宏基因组 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紫云英品种根瘤内生细菌的类群和多样性分析
12
作者 方宇 刘彩玲 +2 位作者 林陈强 陈济琛 贾宪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0-737,共8页
【目的】阐释紫云英根瘤内生菌的群落结构,为研发根瘤菌菌剂及了解固氮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福建省种植的不同紫云英品种的根瘤为材料,借助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以16S rRNA基因为靶标,研究不同紫云英品种的根瘤内生细菌的... 【目的】阐释紫云英根瘤内生菌的群落结构,为研发根瘤菌菌剂及了解固氮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福建省种植的不同紫云英品种的根瘤为材料,借助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以16S rRNA基因为靶标,研究不同紫云英品种的根瘤内生细菌的多样性。【结果】不同品种会影响紫云英根瘤内生细菌的类群和多样性。浙紫5号(ZZ5)的优势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其余品种根瘤内生细菌的优势属均为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闽紫8号(MZ8)、信阳(XY)和浙紫5号的根瘤内生细菌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较高,除了共生固氮的中慢生根瘤菌外,还包括丰富的非根瘤菌,如假单胞菌属、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杜擀氏菌属(Duganella)、泛菌属(Pantoea)、欧文氏菌属(Erwinia)等。闽紫8号、信阳和浙紫5号这3个品种根瘤中含有较高丰度的致病菌大黄欧文氏菌(Erwinia rhapontici)和菠萝泛菌PA13(Pantoea ananatis PA13)。【结论】紫云英品种对根瘤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有一定影响,浙紫5号的根瘤内生细菌主要为具促生作用的非根瘤菌假单胞菌,而其余品种为具固氮能力的根瘤菌,在生产实际中可以采用紫云英混种的方式达到固氮促生的双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品种 根瘤 内生细菌 多样性
下载PDF
玉屏风加减煎剂对德化黑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抗感染效果
13
作者 林雪玲 林祚贵 +3 位作者 赖宝色 徐磊 刘志军 马玉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3-642,共10页
【目的】探明玉屏风加减煎剂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德化黑鸡抗氧化、抗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球虫效果。【方法】将120只45日龄德化黑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K组)、感染对照组(G组)、常山青蒿低剂量组(CQL组... 【目的】探明玉屏风加减煎剂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德化黑鸡抗氧化、抗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球虫效果。【方法】将120只45日龄德化黑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K组)、感染对照组(G组)、常山青蒿低剂量组(CQL组)、玉屏风加减低剂量组(YL组)、常山青蒿高剂量组(CQH组)、玉屏风加减高剂量组(YH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24 h后开始连续7 d饮水给药,第8 d测定比较各组抗球虫指数、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感染对照组(G组)相比,中药处理组CQH、YH、CQL、YL的血便、盲肠病变症状依次减轻。除CQH组外,其他组盲肠病变计分、盲肠黏膜下淋巴细胞密度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除CQH组OPG显著下降(P<0.05)外,其他3个中药组OPG下降极显著(P<0.01);YL组和YH组盲肠上皮细胞脱落计分极显著降低(P<0.01)。与CQL、CQH组相比,YL、YH组MDA、盲肠病变计分、盲肠上皮细胞脱落计分和OPG下降极显著(P<0.01)。与G组相比,4个中药组IL-6、 IFN-γ、TNF-α、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IL-2含量、 SIgA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升高(P<0.01);YL组IL-2含量、 SIgA水平、GSH-Px活性、SOD活性、CAT活性极显著增高(P<0.01),YH组GSH-Px、 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与K组相比,G组、CQL组、YL组、CQH组、YH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是79.88%、 103.49%、 107.27%、 95.05%、 96.06%,抗球虫指数(anti-coccidialindex,ACI)分别是96、165.5、177、133.5、162.5。【结论】玉屏风加减煎剂对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德化黑鸡具有更好抗炎、抗氧化、提高免疫功能的免疫调节作用,并相应具有更好的抗球虫效果,且以玉屏风加减低剂量组(YL)抗球虫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加减煎剂 德化黑鸡 柔嫩艾美耳球虫 免疫调节 抗球虫指数
下载PDF
稻虱缨小蜂在不同寄主上的适合度
14
作者 张居念 连玲 +5 位作者 吴春珠 董萌 施龙清 解振兴 姜照伟 占志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7-983,共7页
【目的】探明繁殖寄主对稻虱缨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室内大量扩繁稻虱缨小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小宽头飞虱为寄主繁殖对应的稻虱缨小蜂品系,比较不同品系稻虱缨小蜂个体大小、体色、怀卵量、寄... 【目的】探明繁殖寄主对稻虱缨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室内大量扩繁稻虱缨小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小宽头飞虱为寄主繁殖对应的稻虱缨小蜂品系,比较不同品系稻虱缨小蜂个体大小、体色、怀卵量、寄生力、羽化率、性比和成虫寿命等适合度指标,以及不同品系对寄主的偏好差异。【结果】以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小宽头飞虱为寄主的稻虱缨小蜂品系成虫体长分别为728.03、715.5、633.17、509.1μm,不同品系成虫体长之间存在差异,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寄主的品系体长最长,显著长于灰飞虱和小宽头飞虱的品系。不同寄主对稻虱缨小蜂的体色也有影响,以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为寄主的品系体色呈浅橙色,少数个体呈黄绿色,小宽头飞虱品系体色较深,呈橙红色,无黄绿色个体。不同品系怀卵量分别为:褐飞虱32.93粒、白背飞虱32.97粒、灰飞虱27.47粒和小宽头飞虱11.83粒,除褐飞虱品系与白背飞虱品系的怀卵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外,不同品系怀卵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系寄生力大小为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小宽头飞虱。不同品系的羽化率、性比和成虫寿命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系对寄主的选择为随机,未表现出对某一寄主的偏好。不同品系内禀增长力rm由大到小分别为褐飞虱0.1531>白背飞虱0.1482>灰飞虱0.1307>小宽头飞虱0.0427。【结论】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寄主的稻虱缨小蜂品系具有怀卵量大、寄生力强、内禀增长力大的优势。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稻虱缨小蜂扩繁的合适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虱缨小蜂 寄主 适合度
下载PDF
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的生理变化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15
作者 苏海兰 牛雨晴 +5 位作者 成建华 朱雁鸣 陈宏 郑梅霞 黄贤贵 朱育菁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2-670,共9页
【目的】探明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及差异基因表达情况。【方法】以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6个阶段的种子为材料,采用化学测定方法,分析每个阶段的超氧化物歧化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可溶性蛋白、粗脂肪、... 【目的】探明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及差异基因表达情况。【方法】以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6个阶段的种子为材料,采用化学测定方法,分析每个阶段的超氧化物歧化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可溶性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含量。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对6个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并用qRT-PCR法对关键差异基因的表达量进行验证。【结果】(1)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前4个时期逐渐增高后,在后两个时期稍有下降;粗脂肪、蛋白质整体呈下降趋势;α-淀粉酶活性及β-淀粉酶活性呈现增强趋势。(2)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蔗糖和淀粉代谢途径、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等显著富集差异表达基因。【结论】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淀粉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转化与内源激素的协调作用,促进多花黄精种子的生理后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生理后熟 转录组测序分析
下载PDF
荷兰鸢尾自然变异株开花性状差异分析
16
作者 林兵 樊荣辉 +3 位作者 陈艺荃 孔兰 钟淮钦 叶秀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1-679,共9页
【目的】探究荷兰鸢尾自然变异株系与野生株系的可区别性状的关键评判指标。【方法】根据球根鸢尾DUS测试指南,对野生型春之梦的4个变异株系MHS5-3、XCQ5-1、MZB7-2、CZL7-3的农艺性状进行测定,比较分析它们的观赏性状间的差异。【结果... 【目的】探究荷兰鸢尾自然变异株系与野生株系的可区别性状的关键评判指标。【方法】根据球根鸢尾DUS测试指南,对野生型春之梦的4个变异株系MHS5-3、XCQ5-1、MZB7-2、CZL7-3的农艺性状进行测定,比较分析它们的观赏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自然变异株系与野生型在株型、花期以及生育期等性状没有明显差异;在供测的40个主要性状中,7个假质量性状,如花蕾、旗瓣、花丝、花柱、羽冠、垂瓣上下表面等部位的颜色的表达状态,在不同变异株系中与野生型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具备可区别性;另外33个性状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花色是区别自然变异株系与野生型株系的一个重要性状,其中黄色、蓝色相对紫色、白色具有更强的变异潜力,可为荷兰鸢尾开展新品种选育以及种质创新利用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鸢尾 自然变异 开花性状 花色遗传
下载PDF
套袋对浙梨6号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曾少敏 陈小明 +2 位作者 黄保平 黄新忠 姜翠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8-976,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套袋处理对浙梨6号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性状的影响,为改善浙梨6号综合品质、提升果品价值提供参考。【方法】以浙梨6号为试材,设置不同果袋、不同套袋方式和不同时期套袋处理,以果实不套袋为对照,测定成熟期果实的外观... 【目的】研究不同套袋处理对浙梨6号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性状的影响,为改善浙梨6号综合品质、提升果品价值提供参考。【方法】以浙梨6号为试材,设置不同果袋、不同套袋方式和不同时期套袋处理,以果实不套袋为对照,测定成熟期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果袋处理果面亮度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套白色单层大袋果实果锈指数显著低于对照(P<0.05),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甜度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二次套袋果实果锈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和一次套袋,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Vitamin C,VC)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果糖、葡萄糖含量和甜度值显著高于对照和一次套袋(P<0.05)。盛花后10、20、30 d套袋,黄绿果较多(≥50%),果锈指数较低(0.471~0.600),果点直径和密度显著低于对照,而盛花后60 d套袋,全锈果较多(72.5%);除盛花后10 d处理外,各时期套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套白色单层大袋对浙梨6号果实外观品质改善效果显著,同时采用“白色小蜡袋+白色单层大袋”的二次套袋方式,盛花后10~30 d为生产黄绿色果品的防锈套袋适宜期,盛花后60 d为生产全锈褐皮果品的不防锈套袋适宜期,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无显著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梨6号 套袋 果实品质
下载PDF
高产优质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13号的选育
18
作者 蓝新隆 萧涵 +4 位作者 夏春英 刘爱华 胡润芳 林国强 张玉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9-765,共7页
【目的】通过有性杂交系谱选育高产优质的鲜食大豆新品种,提高鲜食大豆育种效率,促进鲜食大豆种业多样化。【方法】以浙鲜12号为母本、交大1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聚合父母本优良基因,定向选出组合17B34-2-1。【结果】2019年... 【目的】通过有性杂交系谱选育高产优质的鲜食大豆新品种,提高鲜食大豆育种效率,促进鲜食大豆种业多样化。【方法】以浙鲜12号为母本、交大1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聚合父母本优良基因,定向选出组合17B34-2-1。【结果】2019年冬进行品比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1753.40 kg·hm^(-2),比对照组毛豆3号(CK)显著提高15.00%,定名为闽豆13号。闽豆13号在2020—2021年福建省鲜食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11348.40kg·hm^(-2),比对照毛豆3号(CK)增产4.07%;该品种于翌年7月通过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豆20220002)。【结论】育成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13号,该品种具鲜荚产量高、食味品质佳、适应性广等特点,属中熟鲜食大豆品种,适宜在福建省大豆产区春季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 新品种 闽豆13号 选育
下载PDF
福建省芋疫霉交配型测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19
作者 王荣波 石茗月 +4 位作者 徐月华 刘裴清 卞润恬 翁启勇 李本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0-818,共9页
【目的】明确福建省芋疫霉交配型,筛选可用于防治芋疫病的化学药剂。【方法】对2020年采集自福建4个地区的芋疫病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结合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和Ypt1序列同源性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通过与辣椒疫霉A1、A2交配... 【目的】明确福建省芋疫霉交配型,筛选可用于防治芋疫病的化学药剂。【方法】对2020年采集自福建4个地区的芋疫病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结合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和Ypt1序列同源性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通过与辣椒疫霉A1、A2交配型菌株对峙培养来测定其交配型,并利用菌丝生长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通过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和ITS-LSU-Ypt1融合序列同源性分析,明确所分离病原菌均为芋疫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交配型测定发现,所分离的125个芋疫霉菌株中,122个为A2交配型,3个为A1A2交配型。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98%甲霜灵对芋疫霉抑菌效果最好,EC_(50)值为(0.146±0.032)μg·m L^(-1);95%烯酰吗啉、98%氟吡菌胺和94%氰霜唑抑菌效果较好,EC_(50)值介于(0.239±0.011)~(0.713±0.088)μg·m L^(-1);而95%嘧菌酯的抑菌活性最低,EC_(50)值为(23.447±3.666)μg·m L^(-1)。【结论】福建省芋疫霉以A2交配型为优势群体,甲霜灵、烯酰吗啉、氟吡菌胺和氰霜唑可作为芋疫病高效防控的轮换使用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疫霉 病原菌鉴定 交配型 防治药剂
下载PDF
饲草附生乳酸菌对碳源的选择性
20
作者 陈鑫珠 董朝霞 张建国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2-521,共10页
【目的】探究饲草源乳酸菌对碳源的选择性,为不同草种筛选适宜的青贮菌种。【方法】选取饲草中分离获得的16株代表性乳酸菌作为研究对象,在MRS液体培养基中以葡萄糖、蔗糖、果糖、木糖、棉籽糖以及5种糖混合为碳源,进行不同菌株发酵培... 【目的】探究饲草源乳酸菌对碳源的选择性,为不同草种筛选适宜的青贮菌种。【方法】选取饲草中分离获得的16株代表性乳酸菌作为研究对象,在MRS液体培养基中以葡萄糖、蔗糖、果糖、木糖、棉籽糖以及5种糖混合为碳源,进行不同菌株发酵培养。每株乳酸菌设3个重复,每个糖处理设空白对照(不接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处理发酵24 h后液体培养基中剩余碳源含量和乳酸产量。【结果】(1)蔗糖是大部分菌株发酵首选碳源,在棉籽糖、葡萄糖、果糖和木糖的选择上不同菌株差异较大,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bFWM)首选棉籽糖和木糖,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ioc pseudomesenteroides,LeP-IR)首选木糖。(2)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LbR-EG)和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LeC-IR)对蔗糖,LbF-WM和LbR-EG对果糖,LbF-WM、LbR-EG和LeP-IR对棉籽糖的利用率均达100%,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EF-KG)、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LbB-KG)、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LbPe-EG)、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LcL-SC)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高于其他碳源。(3)灰黄色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EG-IR)利用葡萄糖和混合糖,LbPe-EG利用果糖,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eM-IR)利用棉籽糖和混合糖,LbPe-EG利用蔗糖,LbF-WM利用木糖,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LcG-IR)利用混合糖发酵乳酸产量最高。(4)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ED-IR)利用葡萄糖,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bPl-IR)、LbPe-EG利用果糖,LbPl-IR和LeM-IR利用棉籽糖,LbPe-EG、LbPl-IR和ED-IR利用蔗糖,LeP-IR利用木糖,LcG-IR和EG-IR利用混合糖产乳酸效率较高。LbPl-IR在5种单糖中产酸效率均达80%以上。【结论】不同菌株对同一碳源的利用率、产酸量和产酸效率均不同;同一株菌株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率、产酸量和产酸效率也不相同。其中,蔗糖为大部分菌株的首选碳源,蔗糖和葡萄糖的利用率和产乳酸量较高,葡萄糖的产酸效率较高;青贮调制时,可针对饲草中分布乳酸菌种类选择最适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 附生乳酸菌 碳源 蔗糖 葡萄糖 选择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