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018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伟 陈占 +2 位作者 鲁磊 王冰涛 尚宏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发生PICC相关上肢DVT的1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发生PICC相关上肢DVT的1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组(n=65)和利伐沙班组(n=69)。比较两组患者的乳腺癌专科信息和启动抗凝治疗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部位、手术情况、放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导管功能失用率、上肢DVT复发率、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了轻微出血。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治疗乳腺癌患者PICC相关上肢DVT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但利伐沙班可能更方便患者出院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利伐沙班
下载PDF
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术中预防方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双 宋秋英 +2 位作者 姚媛媛 张立维 陈晓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分析预防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术中应用方案。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于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256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2年9月前未应用术中改良方案的患者作为常规组(n=119),将2022年9月开始应用... 目的分析预防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术中应用方案。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于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256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2年9月前未应用术中改良方案的患者作为常规组(n=119),将2022年9月开始应用术中改良方案的患者作为改良组(n=137)。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配合度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手术前后股静脉血流指标(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及术后LDVT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配合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室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10 min、术毕即刻,改良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良组患者股静脉的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改良组患者的PT、APTT、TT均长于常规组患者,D-D、FIB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LDVT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人员于术中应用改良方案能够改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提高手术配合度,降低术中出血量,从而减轻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促进术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降低术后LDVT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糖尿病足患者溃疡愈合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田野 狄涛 +2 位作者 唐忠尉 张嘉玥 张文斌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5,17,共6页
目的探讨预测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溃疡愈合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0例DFU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DFU是否愈合将其分为愈合组(n=57)和未愈合组(n=143)。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 目的探讨预测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溃疡愈合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0例DFU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DFU是否愈合将其分为愈合组(n=57)和未愈合组(n=143)。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知-信-行(KAP)模式量表评分以及患者血液中微小RNA(miRNA)-15b-5p的相对含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临床特征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向后法筛选出相关预测因子并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增强Bootstrap验证法对模型内部进行验证,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列线图、校准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进行评估。结果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向后法筛选变量,从8个总变量中确定了3个预测因子,即年龄、miRNA-15b-5p相对含量、K评分,其构建的预测模型呈现出中等预测能力,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结论年龄、K评分及miRNA-15b-5p相对含量均为DFU患者溃疡未愈合相关的预测因子,基于这些预测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优秀的综合性能,可从多个层面预测DFU患者溃疡未愈合的发生风险,为DFU患者溃疡愈合提供了个体化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风险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4
作者 王欣 叶春花 +2 位作者 高学军 陈晨 周意明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分娩的100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剖宫产分娩的501例产妇作为剖宫产组,采用倾向匹配法根据产妇的年龄、产...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分娩的100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剖宫产分娩的501例产妇作为剖宫产组,采用倾向匹配法根据产妇的年龄、产次按1:1的比例选取501例同期顺产的产妇作为顺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4 d内DVT的发生情况、临床指标。根据是否发生DVT将剖宫产组产妇划分为NDVT组与DVT两个亚组,比较剖宫产组不同DVT发生情况产妇的临床指标,分析剖宫产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剖宫产组产妇产后DV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顺产组产妇,产后DVT的发生时间明显早于顺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组产妇产后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均明显高于顺产组产妇,血红蛋白(Hb)水平明显低于顺产组产妇,卧床时间明显长于顺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VT组产妇产后PLT、WBC均高于NDVT组产妇,卧床时间长于NDVT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T、WBC、卧床时间均为产妇剖宫产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后DVT形成的风险更高,在综合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选择顺产可降低产后DVT形成的风险。对于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应根据其产后具备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预防、治疗和护理,以降低剖宫产后DVT的发生率,提高剖宫产术后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顺产 产后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烟囱支架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的疗效
5
作者 余文水 刘静 +5 位作者 杨红伟 韩同磊 鲍贤豪 王祖辉 夏永娣 朱国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77-680,690,共5页
目的探讨烟囱支架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AAA)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烟囱支架技术治疗的20例近肾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 目的探讨烟囱支架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AAA)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烟囱支架技术治疗的20例近肾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通过腹主动脉超声及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观察瘤腔内有无活动性血流信号,并测量瘤体大小。结果20例近肾AAA患者烟囱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造影支架内血流通畅,手术前后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术中出现Ⅰ型内漏,2例患者出现Ⅱ型内漏,1例患者出现Ⅲ型内漏。随访(13.6±6.2)个月,6例患者随访时内漏消失,其他患者无新发内漏出现,肾动脉支架通畅率100%;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家中死亡,可能与内漏导致腹主动脉瘤破裂有关。结论烟囱支架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疗效安全可靠,性价比较高,较适用于高龄、急诊及经济状况一般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肾腹主动脉瘤 烟囱支架技术 瘤体直径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6
作者 俞国军 伊力哈木江·克尤木 +4 位作者 刘正 艾克热木·吐尔逊 朱涛 霍强 张为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再发Stanfor...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通过门诊或电话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8~102个月。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随访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5例患者术后发生了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脑梗死2例,肾功能不全1例,切口感染1例。2例患者于术后1、13个月死于急性脑出血,1例患者于术后4年发生脑梗死。1例患者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1年发现胸腹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拒绝手术,选择长期密切随访。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ER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再发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景阳 吕茂昌 +3 位作者 付久园 杨植 刘超 曹宏伟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92-295,331,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2月到2020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CEA或CAS的9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CEA... 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2月到2020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CEA或CAS的9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CEA组(n=48)和CAS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住院期间至随访2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头颈主动脉弓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成像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度。结果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中、重度颈动脉狭窄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2.08%(1/48),与CAS组患者的4.00%(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准确度为95.92%(94/98),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94.90%(93/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度均较高,CEA、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均具有较好疗效,且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检查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股腘动脉重度钙化闭塞病变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张帆 成津 +4 位作者 武森森 佟铸 郭建明 高喜翔 郭连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股腘动脉重度钙化闭塞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6例股腘动脉重度钙化闭塞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观察患者的病变钙化... 目的探讨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股腘动脉重度钙化闭塞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6例股腘动脉重度钙化闭塞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观察患者的病变钙化程度、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后,6例患者的重度钙化斑块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断裂,血管顺应性改善,管腔获得满意。最终3例患者使用药物洗脱球囊(DEB)扩张治疗,2例患者成功进行支架植入术,1例患者单纯使用冲击波球囊进行治疗,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ABI均得到改善。所有患者于住院期间、随访1个月均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对于股腘动脉重度钙化闭塞病变,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能够充分断裂钙化环,重塑血管顺应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腘动脉钙化 冲击波球囊导管 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免缝合技术在主动脉疾病手术中的运用
9
作者 蒋斌 刘永春 +4 位作者 郑晓宇 陈文 叶仕高 张迎春 曾超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23-627,共5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主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在中国明显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1])。目前,对于累及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的主动脉夹层以及主动脉根部瘤病变、弓部瘤病变,仍以外科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孙氏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主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在中国明显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1])。目前,对于累及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的主动脉夹层以及主动脉根部瘤病变、弓部瘤病变,仍以外科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孙氏手术采用全弓置换术+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方式,对弓部主动脉夹层效果好,为目前流行的、标准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2]),但在实施过程中其对患者进行深低温停循环操作,可能导致术中及术后患者损伤、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缝合技术 支撑环 主动脉夹层 人工血管
下载PDF
下肢静脉曲张剥脱术中急性肺动脉高压1例
10
作者 王霞 赵纪春 +1 位作者 吴洲鹏 王晓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28-630,共3页
临床上,大部分静脉曲张是原发性疾病,但有5%~20%的静脉曲张继发于其他疾病,如三尖瓣反流、心力衰竭等。对于这部分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下肢静脉曲张,需分析其原因,对因处理。下肢血管疾病患者的麻醉方式主要有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外周... 临床上,大部分静脉曲张是原发性疾病,但有5%~20%的静脉曲张继发于其他疾病,如三尖瓣反流、心力衰竭等。对于这部分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下肢静脉曲张,需分析其原因,对因处理。下肢血管疾病患者的麻醉方式主要有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外周神经阻滞等。围手术期根据不同手术需求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剥脱术 急性肺动脉高压 围手术期 三尖瓣反流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缺血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马洋洋 季洪阁 +3 位作者 贾世浩 田风胜 王猛 姚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3-317,344,共6页
虽然急性肠系膜缺血(AMI)的发生率较低,但其致死率较高。AMI的常见分型包括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和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目前,血管内治疗是AMI的有效治疗策略之一,针对不同类型的AMI可选择不同的血管内... 虽然急性肠系膜缺血(AMI)的发生率较低,但其致死率较高。AMI的常见分型包括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和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目前,血管内治疗是AMI的有效治疗策略之一,针对不同类型的AMI可选择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方式,包括血管内机械取栓、动脉内置管溶栓及联合策略。本文针对近些年AMI血管内治疗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缺血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严重下肢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合理用药
12
作者 刘莹 都丽萍 +1 位作者 唐筱婉 郑月宏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89-394,共6页
严重下肢缺(CLI)血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血运重建围手术期的药物管理是疾病治疗的重要内容,不合理的多重用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结局。本研究针对CLI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用药问题进行探讨,重点关注围手术期血栓的预防与治疗、基础疾... 严重下肢缺(CLI)血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血运重建围手术期的药物管理是疾病治疗的重要内容,不合理的多重用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结局。本研究针对CLI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用药问题进行探讨,重点关注围手术期血栓的预防与治疗、基础疾病防治与多重用药管理、镇痛方案制定与调整,以期为临床医师和药师给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下肢缺血 围手术期 合理用药 抗栓治疗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治疗股腘深静脉反流的疗效对比
13
作者 杜建青 张弘 +2 位作者 吴忠隐 李荣华 汪立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85-488,50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治疗股腘深静脉反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股腘深静脉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治疗股腘深静脉反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股腘深静脉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低分子肝素治疗)和观察组(n=100,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静脉临床严重程度(VCSS)、手术前后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生活质量及术后和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劳动能力丢失评分(VD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CIVIQ)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利伐沙班治疗股腘深静脉反流的临床疗效优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低分子肝素,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后劳动力、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 低分子肝素 利伐沙班 股腘深静脉反流
下载PDF
21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临床诊治分析
14
作者 郭希伟 王小芹 +2 位作者 尹华山 王国栋 裴元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 总结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21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腹痛、进食改善情况,分析肠系膜上动脉自我塑形及支架有无狭窄、通畅状况... 目的 总结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21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腹痛、进食改善情况,分析肠系膜上动脉自我塑形及支架有无狭窄、通畅状况。结果 19例SISMAD患者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明确诊断,1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例行剖腹探查明确诊断。15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后腹痛缓解,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行支架置入治疗后腹痛缓解,1例患者行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腹痛缓解,1例患者术中无法分辨真假腔行单纯导丝疏通后腹痛缓解,1例患者出现空肠穿孔行修补治疗,1例患者出现小肠坏死行部分肠切除治疗,术后均腹痛缓解。20例患者随访6~12个月,1例患者出院后失访,随访20例患者腹痛症状均缓解,进食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SISMA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转归多变,单一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措施无法覆盖所有患者,需以CTA检查及抗凝治疗为主,并结合其他诊疗措施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够对SISMAD提供更加优化的诊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自发性孤立性夹层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血管减压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对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早期疗效及其机制分析
15
作者 吴忠寅 贺克武 +1 位作者 林万里 潘升权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45-550,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减压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对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早期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行药物涂... 目的探讨血管减压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对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早期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行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与观察组(n=41,行血管减压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69%(38/4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1%(3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股腘动脉内中膜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股腘动脉内中膜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踝臂血压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踝臂血压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可溶性CD40配体、sP选择素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可溶性CD40配体、sP选择素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减压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较单独行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可有效提高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早期疗效,改善患者动脉硬化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减压 药物涂层球囊 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机制
下载PDF
吉西他滨载药微球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丁德权 郑好 +2 位作者 葛昕 王平安 何昌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991-996,共6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载药微球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中晚期不可切除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载药微球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中晚期不可切除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16,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或卡铂化疗)、B组(n=8,给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00 mg+顺铂60 mg)和C组(n=8,给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即吉西他滨600 mg+顺铂60 mg,灌注化疗后使用载药微球吉西他滨600 mg,之后静脉补充顺铂60 mg+吉西他滨800~1200 mg)。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结局,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临床疗效及总生存期。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ORR、DCR、临床疗效以及总生存期超过12个月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部分患者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其中,3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及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食欲减退和脱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载药微球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肺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安全性与单纯全身化疗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相近,可以作为后两种治疗方案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化疗 吉西他滨 载药微球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评价胸主动脉不同节段弹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17
作者 杨飞 王大伟 +4 位作者 杨智翔 刘峰 王晓灿 马永青 李永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835-839,865,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评估无主动脉疾病患者的胸主动脉不同节段形态和弹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320排640层容积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成像...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评估无主动脉疾病患者的胸主动脉不同节段形态和弹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320排640层容积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成像的36名受检者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按照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50岁组(n=18)和﹤50岁组(n=18)。测量升主动脉(AA)中段、降主动脉(DA)起始部管腔在收缩期及舒张期的最长径、最短径及横截面积,计算收缩期与舒张期各参数的差值及主动脉扩张性(AD)值。结果AA收缩期、舒张期、差值的长径、短径、面积均明显大于DA(P﹤0.01)。AA长径、短径、面积的AD值与D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受检者收缩期及舒张期AA的长径、短径、面积均大于﹤50岁组受检者(P﹤0.05),长径差值、长径AD、短径差值、短径AD、面积AD均小于﹤50岁组受检者(P﹤0.05)。﹥50岁组受检者收缩期及舒张期DA的长径、短径、面积均大于﹤50岁组受检者(P﹤0.05),面积AD小于﹤50岁组受检者(P﹤0.05);不同年龄组受检者DA的长径差值、长径AD、短径差值、短径AD、面积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在无需额外增加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的前提下无创性评估胸主动脉不同节段的形态及弹性特征,为主动脉支架的设计和介入技术的操作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弹性 主动脉 支架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累及肾动脉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徐国建 邢越 +2 位作者 徐一丁 朱峥嵘 罗灿华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评估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于累及肾动脉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TEVAR治疗的26例累及肾动脉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情... 目的评估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于累及肾动脉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TEVAR治疗的26例累及肾动脉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1周、术后3个月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以及手术前后不同层面主动脉真假腔直径。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术后3个月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术前1周明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较术前1周明显降低(P﹤0.01);术后3个月与术前1周的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侧肾小球滤过率较健侧及术前1周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不同平面真腔的直径均明显大于术前1周,假腔的直径均明显小于术前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一侧肾动脉完全为假腔供血的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后患者的肾功能会出现恶化,应重视并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夹层 肾动脉
下载PDF
髂股静脉支架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体会
19
作者 刘振斌 王刚 +4 位作者 王博文 李梦虎 雷章成 陆东亚 蒋宜彪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04-407,428,共5页
目的探讨髂股静脉支架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V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完成髂股静脉支架置入术的9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髂股静脉支架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V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完成髂股静脉支架置入术的9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支架置入情况、一期通畅情况、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阿伯丁静脉曲张问卷(AVVQ)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髂股静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后3个月随访期间,8例患者下肢血流一期通畅,1例患者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VCSS、AVVQ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内未见支架内再狭窄、肺栓塞、血肿、死亡等主要不良事件,无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管重建。结论髂股静脉支架在髂静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佳,血管一期通畅良好,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股静脉支架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支架内再狭窄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男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瘤体增长情况分析
20
作者 刘一人 赵纪春 +1 位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腹主动脉瘤(AAA)患者瘤体增长情况。方法选取2014—2023年双流县敬老院3092名居民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体检的2518名居民,采用便携式超声进行腹主动脉检查,记录动脉瘤不同直径例数、复查例数,观察动脉瘤直径变化情况,分... 目的探讨男性腹主动脉瘤(AAA)患者瘤体增长情况。方法选取2014—2023年双流县敬老院3092名居民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体检的2518名居民,采用便携式超声进行腹主动脉检查,记录动脉瘤不同直径例数、复查例数,观察动脉瘤直径变化情况,分析同一瘤体直径下的动脉瘤增长曲线。结果共筛查出285例AAA患者,其中,体检中心187例,102例最大直径﹤30 mm,50例最大直径30~39 mm,28例最大直径40~49 mm,7例最大直径≥50 mm;敬老院98例,84例最大直径﹤30 mm,14例最大直径30~39 mm;最大直径﹤40 mm的患者比例为87.7%(250/285)。随访1年,无死亡患者,5例最大直径﹥50 mm患者接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AVAR)治疗,另外2例直径﹥50 mm的患者拒绝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285例AAA患者复查率为90.2%(257/285),其中,体检中心162例AAA患者接受复查,91例最大直径﹤30 mm,39例最大直径30~39 mm,27例最大直径40~49 mm,5例最大直径≥50 mm;敬老院95例AAA患者接受复查,82例最大直径﹤30 mm,13例最大直径30~39 mm。动脉瘤直径﹤40 mm的AAA患者每年增长1~2 mm,动脉瘤直径﹥40 mm的AAA患者每年增长4~5 mm,随着时间推移,动脉瘤直径呈现增长趋势,动脉瘤直径越大增长越快。结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体检居民和双流县敬老院居民以动脉瘤直径﹤40 mm的小动脉瘤为主,小动脉瘤增长缓慢,可以适当延长复查时间,建议动脉瘤直径﹤30 mm每2~3年复查1次,动脉瘤直径30~40 mm每1年复查1次,动脉瘤直径40~50mm每6个月复查1次,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达到监测动脉瘤的目的,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超声筛查 动脉瘤增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