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城市社区如何实现智慧化治理——基于贵阳市Q社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邵宇 曾艳玲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智慧治理成为社会治理的应然进路,如何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引人深思。以DIKW模型中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等四个维度为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以大型社区贵阳市Q社区的智慧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探索社区治理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智慧治理成为社会治理的应然进路,如何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引人深思。以DIKW模型中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等四个维度为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以大型社区贵阳市Q社区的智慧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探索社区治理智慧、效能及共享的新内涵发现,当前我国智慧社区面临着数据管理、技术应用、信息协同、制度保障等四重发展困境,这让智慧社区成为一种“虚拟的美丽”。为此,需要强化智慧社区数据化基础、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化服务、开展智慧社区知识化应用示范、完善社区治理智慧化效能的制度设计、充分利用智慧社区协同行动价值来优化大型城市社区智慧化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城市社区 DIKW理论 智慧化 社区治理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逆城镇化形成动因与推进策略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鲁圣鹏 孙雨昕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
推进逆城镇化,让社会精英到农村发挥引领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阐述逆城镇化的概念与作用,并基于社会行为学理论,从外部环境和行为主体两方面解析推进逆城镇化形成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关系,以此探析逆城镇... 推进逆城镇化,让社会精英到农村发挥引领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阐述逆城镇化的概念与作用,并基于社会行为学理论,从外部环境和行为主体两方面解析推进逆城镇化形成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关系,以此探析逆城镇化的前因后果。研究认为:促进逆城镇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政府引导力、城市推动力、农村吸引力和基础支撑力;当前应以政府引导力、农村吸引力为着力点,以产业振兴为中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可以从发挥逆城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作用、发挥产业振兴在逆城镇化中的核心作用、健全促进逆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与机制、创造逆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等方面着手更好地推进逆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城镇化 乡村振兴 形成 动因 城镇化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原则解释的差异化及其整合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建军 周宵欣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9-106,共8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重要一环,自诞生以来便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以职权主义为中心的诉讼构造模式的发展。在当前司法实务中,更倾向于将认罪认罚从宽原则解释为一项涵盖刑事诉讼法和刑法中各种具体制度的司法制度,而非...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重要一环,自诞生以来便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以职权主义为中心的诉讼构造模式的发展。在当前司法实务中,更倾向于将认罪认罚从宽原则解释为一项涵盖刑事诉讼法和刑法中各种具体制度的司法制度,而非刑事诉讼法所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公检法三机关对其的理解各执其言,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基本以自身角度出发对该原则作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单一解释,使得应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的认罪认罚从宽原则呈现出解释的阶段性脱节的状态。在各个诉讼阶段对认罪认罚从宽原则的认知偏差的形成原因在于我国阶段论的诉讼化的效应和模糊不清的刑诉权力结构的双重影响。为了打破对认罪认罚从宽原则阶段性解释的认知壁垒,应当优化现有诉讼程序、区分重点审查对象、促进量刑建议精准化,以此来打破阶段性解释所造成的司法实务中适用时的阶段性割裂的现状,将认罪认罚从宽原则的优势最大化,从而推动其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控辩协商 差异化整合 刑事诉讼
下载PDF
清代蜀道文献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清代蜀道文献主要由行旅文献、诗歌文献及碑刻文献构成。蜀道行旅文献之多超过前代总合,多糅合日记、诗歌于一体,其中不乏有重要史料的佳作,是清代行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道诗歌文献浩繁庞杂,多见于清人别集稿本,作者群体庞大,其中... 清代蜀道文献主要由行旅文献、诗歌文献及碑刻文献构成。蜀道行旅文献之多超过前代总合,多糅合日记、诗歌于一体,其中不乏有重要史料的佳作,是清代行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道诗歌文献浩繁庞杂,多见于清人别集稿本,作者群体庞大,其中既有名家巨擘,更多为非知名士人,具有写真纪实的风格特点,感叹自然奇险、忧患战乱与民生是其重要主题;碑刻文献主要是清代学者对蜀道沿线汉魏两宋碑石书法的史事考证、碑刻释文及转录。清代蜀道文献在反映蜀道交通历史变迁、蜀道地带生态环境及其社会风貌方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与清代川陕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大量的清代蜀道诗不仅承载了清代士大夫艰难的人生行迹,也是山地生命体验的典型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行旅文献 蜀道诗歌 蜀道碑石 文化价值
下载PDF
政治统一体:以顶层概念整合中国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中国作为长期延续的政治统一体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考验,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有通过构建以顶层概念为统领的概念体系才能将中国经验提升到普遍性层面。从问题、议题和价值的维度看政治统一体是国家结构知识系统的顶层概念。只要是国家,... 中国作为长期延续的政治统一体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考验,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有通过构建以顶层概念为统领的概念体系才能将中国经验提升到普遍性层面。从问题、议题和价值的维度看政治统一体是国家结构知识系统的顶层概念。只要是国家,都存在着国家整体与国家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但不同国家实体在解决这一普遍性问题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方式,形成了政治统一体的形式及中层概念。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长期保持政治统一体的国家,政治统一性的获得与巩固有其内在的底层逻辑,除了经济社会基础以外,“统分结合”的治理是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统一体 顶层概念 中国经验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法制建设的民主特质及立法精神
6
作者 张师伟 孙亚亚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方向。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进行了现代化国家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方向。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进行了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尝试,在法制建设方面贯彻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的原则,体现了充分的民主性。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和颁行的一系列法律、法令、条例、训令,以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以解放中国社会的广大劳苦人民群众、建立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为根本目的,同时在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又特别注重人民对权力的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时期的法制建设实践,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民主政治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源头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央苏区 法制建设 人民民主 民主性
下载PDF
我国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建构、解构与重构
7
作者 陈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7-115,共9页
我国20余年的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探索经历了“自主探索期”“卓越计划期”两个阶段,已有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本硕贯通双学科分离”“本科双学科混合+教育硕士”“实践嵌入三段式”“高素质复合型本硕一体化”四种类型。这些模式... 我国20余年的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探索经历了“自主探索期”“卓越计划期”两个阶段,已有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本硕贯通双学科分离”“本科双学科混合+教育硕士”“实践嵌入三段式”“高素质复合型本硕一体化”四种类型。这些模式对推进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推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目标定位、本硕统合方式、课程体系建构、培养体制、“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融合等方面尚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在“本硕一体化”的未来探索中,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培养目标,优化本硕统合方式,加强本硕课程一体化衔接和统整,创新培养体制,促进“师范性”和“学术性”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硕一体化 卓越教师培养模式 统合方式 一体化课程体系 培养体制
下载PDF
共和爱国主义理论的三次浪潮:一种观念史的分析
8
作者 高景柱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5-46,共12页
在当代爱国主义理论中,共和爱国主义理论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理论,甚至可以被视为当代爱国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之一。共和爱国主义理论是一种以“自由”为中心的爱国主义理论,这种自由的实现需要某种特别的共同体即“共和国”,不过,无论是... 在当代爱国主义理论中,共和爱国主义理论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理论,甚至可以被视为当代爱国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之一。共和爱国主义理论是一种以“自由”为中心的爱国主义理论,这种自由的实现需要某种特别的共同体即“共和国”,不过,无论是自由的有效维系,还是共和国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公民美德”的支撑。共和爱国主义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分为古典共和爱国主义理论、现代共和爱国主义理论和当代共和爱国主义理论,不过,共和爱国主义理论无法适应现代多元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共和主义 共和爱国主义 共和国 观念史
下载PDF
流动学前儿童教育照顾服务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对策
9
作者 苗春凤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完善学前儿童教育照顾服务,实现幼有所育是新时代的重要议题。作为最年幼的流动人口,流动学前儿童属于脆弱群体。由于教育照顾服务等社会支持不足,流动学前儿童的生存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通过对托育机构、幼儿园、社区、社会组织等为... 完善学前儿童教育照顾服务,实现幼有所育是新时代的重要议题。作为最年幼的流动人口,流动学前儿童属于脆弱群体。由于教育照顾服务等社会支持不足,流动学前儿童的生存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通过对托育机构、幼儿园、社区、社会组织等为流动学前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照顾服务的情况进行调查,厘清教育照顾服务的社会支持状况发现,目前还存在针对托育机构、幼儿园等公益性和普惠性教育照顾机构供应不足与质量参差不齐、社区支持力度单薄、社会组织关注度不够等问题,需要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学前教育等机构教育照顾服务,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的联动作用,提高流动学前儿童教育照顾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学前儿童 教育照顾 社会支持 普惠性托育服务 普惠性学前教育
下载PDF
列宁“政治遗嘱”关于社会主义文明的理论蕴涵及现实意义
10
作者 王铁柱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3-50,共8页
列宁“政治遗嘱”蕴含着对社会主义文明的思考。列宁提出无产阶级政党中央权威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作用,通过发展与改革的双重逻辑叙事,深刻阐述了上层建筑改革在形塑先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重大意义。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应... 列宁“政治遗嘱”蕴含着对社会主义文明的思考。列宁提出无产阶级政党中央权威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作用,通过发展与改革的双重逻辑叙事,深刻阐述了上层建筑改革在形塑先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重大意义。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应创设比资本主义文明更先进的新文明形态,这需要提升生产力,大力发展教育,同时积极借鉴吸收资本主义优秀资源。列宁论述了制度创设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并从法治制度、专家人才制度、现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制度、科学领导干部制度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新文明予以深入分析。总结列宁“政治遗嘱”关于社会主义文明的论述,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政治遗嘱”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命题:科学内涵、必然逻辑、时代价值
11
作者 王立平 张路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一个重要论断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更不是想当然的,而是有它的深刻内涵、必然逻辑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马克思主义行”之后进一步提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大命题,同样有它的科学内涵、必然逻辑和时代价值... 一个重要论断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更不是想当然的,而是有它的深刻内涵、必然逻辑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马克思主义行”之后进一步提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大命题,同样有它的科学内涵、必然逻辑和时代价值。它的科学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行”为基础凸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理论和现实都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它的必然逻辑体现为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就是彰显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是追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包括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它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为我党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历史整体看待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中国人民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和坚持“两个确立”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行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科学内涵 必然逻辑 时代价值
下载PDF
径行逮捕制度的检视与反思
12
作者 魏再金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0-72,共13页
径行逮捕制度有天然的价值缺陷,不利于权利保障价值和司法公正价值的实现,也不具有真正的效率价值。就理论品格而言,径行逮捕制度在社会危险性判断方面,存在思维的非比例性、方法的非全面性以及素材的非必然关联性等缺点,一律推定为具... 径行逮捕制度有天然的价值缺陷,不利于权利保障价值和司法公正价值的实现,也不具有真正的效率价值。就理论品格而言,径行逮捕制度在社会危险性判断方面,存在思维的非比例性、方法的非全面性以及素材的非必然关联性等缺点,一律推定为具有社会危险性过于武断。同时,径行逮捕制度导致的犯罪标签化后果也与轻罪时代背景格格不入,不利于罪犯复归社会,且与积极履职要求有差距,难以兼顾办结案件与办好案件,不利于实现“三个”效果的统一。此外,随着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电子手环监管系统等犯罪监控技术广泛使用,也让径行逮捕制度的犯罪控制功能呈现可替代化的趋势。在司法运行过程中,径行逮捕制度也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相冲突,与本轮司法责任制改革相矛盾,与“捕诉一体”办案机制存在龃龉,影响羁押必要性审查功能的充分发挥。对径行逮捕作限制解释或者作变通处理都不具有合理性,在未来的立法过程中,应该删除径行逮捕制度,对社会危险性进行综合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行逮捕 宽严相济 社会危险性 逮捕必要性 羁押必要性审查
下载PDF
中国现代旧体诗人新媒介场域中“被阅读”的诉求
13
作者 张宁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民国时期,报纸杂志等新媒介的读者群体不断壮大,旧体诗人开始顾及受众的阅读需求。他们一方面利用新媒介发表作品及连载诗话,另一方面积极回应读者,与读者互动,可以说,新媒介促进了旧体文学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旧体诗人在言谈举止等... 民国时期,报纸杂志等新媒介的读者群体不断壮大,旧体诗人开始顾及受众的阅读需求。他们一方面利用新媒介发表作品及连载诗话,另一方面积极回应读者,与读者互动,可以说,新媒介促进了旧体文学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旧体诗人在言谈举止等方面显露出群体性的仪式化倾向,他们通过新媒介竭力展示自身,摹画其在公众视野中风流蕴藉、高蹈独立的形象,以期获得世人关注,进而达成对其文化立场、审美趣味与精神诉求的理解与体认。这样的结果说明中国现代旧体诗人在经历了新旧文化、新旧文学的碰撞之后,最终在报纸杂志上找寻到了获得和维系受众的文学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旧体诗人 新媒介 被阅读 诗学观 形象塑造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奋斗精神的历程与经验
14
作者 刘利才 董劲昌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重视培育青年奋斗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与复兴伟大实践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奋斗精神总体上经历了引导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号召青年为“巩固和发展... 重视培育青年奋斗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与复兴伟大实践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奋斗精神总体上经历了引导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号召青年为“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政权”而奋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教育青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激励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培育青年奋斗精神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与思想引领的统筹保障、坚持服务大局与青年发展的同向同行、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的良性互动、坚持制度建设与组织赋能的协同推进以及坚持方法创新与环境优化的有机结合。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党的青年奋斗精神培育工作只有充分把握历史经验、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挥系统合力,才能使广大青年始终成为推进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奋斗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青年奋斗精神 历史探索 基本经验
下载PDF
基层政策执行的双重逻辑:权威调控与政策理解——基于四地脱贫攻坚经验考察
15
作者 王炜 李玉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基层政策执行一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执行结果受中央权威调控和基层政府政策理解能力的双重影响。“刚性—高效”“柔性—有序”“助推—尽力”与“授权—应付”是基层政府执行政策的四种模式,而“权威调控—政策理解”是区分这四种... 基层政策执行一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执行结果受中央权威调控和基层政府政策理解能力的双重影响。“刚性—高效”“柔性—有序”“助推—尽力”与“授权—应付”是基层政府执行政策的四种模式,而“权威调控—政策理解”是区分这四种模式的分析框架。以十八洞村、何斯路村、采山坪村、上河村四地脱贫攻坚经验为案例进行考察,总结政策执行类型可以发现:当中央权威调控程度较高时,基层政府政策执行状态就呈现出刚性条件下的职能展示型和强力约束下的能力塑造型;反之则呈现出弱化监督下的完善自身型和柔性条件下的趋利避害型。从权威调控和政策理解的双重逻辑出发,上级政府通过因地制策、精准调控,强化政策调控能力;基层政府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信息沟通、获得目标群体支持等途径可以有效促进政策执行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执行 权威调控 政策理解 脱贫攻坚
下载PDF
跨部门政府数据共享的运行逻辑研究——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的分析框架
16
作者 纪杰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1-42,共12页
地方政府跨部门数据共享面临“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会共享”等诸多挑战,而学界从行政管理、数据治理和信息技术三个角度出发构建的“权力—权益—信息”三维协同机制无法阐释“纵强横弱”的实践悖论,缺少对多元行动主体与数据共... 地方政府跨部门数据共享面临“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会共享”等诸多挑战,而学界从行政管理、数据治理和信息技术三个角度出发构建的“权力—权益—信息”三维协同机制无法阐释“纵强横弱”的实践悖论,缺少对多元行动主体与数据共享行为的过程分析。论文沿着“行为—机制”框架,借助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尝试将多元行动主体划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构建基于行为态度与共享认知、主观规范与关注焦点、行为意愿与互动策略的分析框架,分别从社会效益、组织效益以及个人效益的角度构建多元行动主体共享认知体系,并分析其在政府跨部门数据共享中的关注焦点。研究表明在治理创新与预期收益权衡中决策层面临认知分歧、在利益受损与潜在风险并存中管理层面临利益冲突、在成本投入与收益补偿博弈中操作层面临激励缺位,这造成了跨部门政府数据共享的治理困境,由此导致多元行动主体采取推动/弱化、合作/抵制、配合/应付等互动策略,最终形成了跨部门数据共享的实际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部门 政府数据共享 多元行动主体 运行逻辑
下载PDF
《乙弗玉墓志》《刘媚墓志》辨伪
17
作者 王胜明 张莹莹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第一册所录久视元年(700)《柳行满妻乙弗玉墓志》《柳行满妻刘媚墓志》存在诸如志文大量抄袭他志、对拥有郡君封号的志主称呼不当、墓志盖题与首题国名不协、同墓不应出土同时刻制的三通鸳鸯志等问题,此类...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第一册所录久视元年(700)《柳行满妻乙弗玉墓志》《柳行满妻刘媚墓志》存在诸如志文大量抄袭他志、对拥有郡君封号的志主称呼不当、墓志盖题与首题国名不协、同墓不应出土同时刻制的三通鸳鸯志等问题,此类现象说明《柳行满妻乙弗玉墓志》《柳行满妻刘媚墓志》并非唐人原创,而很可能是今人以久视元年(700)《柳行满及妻刘媚乙弗玉合祔志墓志》所述柳行满妻乙弗玉、刘媚行迹为蓝本,大量抄袭久视元年(700)《柳行满及妻刘媚乙弗玉合祔志墓志》、万岁通天二年(697)《韦君妻王婉墓志》、仪凤二年(677)《贾整及妻陈氏墓志》文本赝造的伪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行满墓志》 《刘媚墓志》 《乙弗玉墓志》 伪志
下载PDF
宋祁蜀中行迹及诗文考
18
作者 严正道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4-122,共9页
宋祁于北宋嘉祐年间知成都府,镇守西川,在蜀两年有余。宋祁治蜀以静,大兴文教,化育士人,同时又能入乡随俗,与民同乐,甚得民心。政事之暇,时寓诸诗,有《西州猥稿》集,可惜失传。今从《全宋诗》中考订出其入蜀后所作诗89首,庶几可还原其... 宋祁于北宋嘉祐年间知成都府,镇守西川,在蜀两年有余。宋祁治蜀以静,大兴文教,化育士人,同时又能入乡随俗,与民同乐,甚得民心。政事之暇,时寓诸诗,有《西州猥稿》集,可惜失传。今从《全宋诗》中考订出其入蜀后所作诗89首,庶几可还原其本来面目。另从《全宋文》以及补遗中考订出包括序文、书信、公文在内的蜀中文章92篇。以上述诗文为主,结合史书、碑传、方志、笔记等相关文献,考其蜀中行实,系以年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祁 入蜀诗文 蜀中行实 编年
下载PDF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内涵、挑战与对策
19
作者 刘强 胡洪林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20,共11页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一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具有深刻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实践与时代变革。巨大的人口规模一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巨大的国内市场等优势,但另一方面也使其面临着资源环境...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一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具有深刻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实践与时代变革。巨大的人口规模一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巨大的国内市场等优势,但另一方面也使其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大、人口总的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人口少子化、数字化时代发展矛盾问题多等挑战。面对挑战,需要坚持贯彻系统观念,全面提升人口总体素质,大力推动老年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生育政策支持体系,同时通过政策、教育等方式科学引导巨大规模人口全面融入数字化时代,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打造合理有效的人口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中国式现代化 内涵 挑战 对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享发展阐释及其路径探究
20
作者 陈泓君 牟晓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18,共8页
共享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价值追求融入并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其具体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超越“资本中心论”,诠释人的共生共享价值旨归,另一方面超越“文明冲突论”,扩展文明包容共享思维理性... 共享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价值追求融入并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其具体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超越“资本中心论”,诠释人的共生共享价值旨归,另一方面超越“文明冲突论”,扩展文明包容共享思维理性。相较于由资本增殖逻辑所推动的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源自共享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这主要体现为,共享发展唤醒人的主体自觉以提高人们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创新创造精神以推进现代化追赶超越式发展和凝聚现代化发展合力。因而,新时代必须坚持将共享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中,这就要求必须尊重现代化发展规律,渐进共享社会发展红利;优化现代化发展格局,在综合平衡中共谋发展;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精神场域,凝聚共享价值共识,从而使中国式现代化迈向人类文明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