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4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性一度”指向下流体力学荣誉课程建设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付小莉 操金鑫 张洪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文章根据“两性一度”标准,确定了流体力学荣誉课程在教学大纲重塑、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选拔和考核要求等方面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以问题驱动为抓手、以基本概念为支点、以学习产出为导向、以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为拓展的荣... 文章根据“两性一度”标准,确定了流体力学荣誉课程在教学大纲重塑、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选拔和考核要求等方面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以问题驱动为抓手、以基本概念为支点、以学习产出为导向、以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为拓展的荣誉课程特色。以连续方程四种形式及其与不同流动模型之间的关系为重点内容,以虚拟仿真平台中计算流体力学技术案例和现代流体测量技术进展综合性作业为典型,指出了“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三标准在课程教学内容、虚拟教学平台和学生学习产出中的要求体现,相关探索可为工科流体力学荣誉课程及其他力学荣誉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一度” 流体力学 荣誉课程 教学改革 虚拟仿真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校企合作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以鲁东大学土木水利专业硕士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克志 苑宏宪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134-141,共8页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工程领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亟需建立完善的教学案例库。本文研究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土木工程领域)校企合作教学案例库建设,主要包括案例库的总体框...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工程领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亟需建立完善的教学案例库。本文研究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土木工程领域)校企合作教学案例库建设,主要包括案例库的总体框架、案例库主题方向和素材来源、案例库共享机制等内容,旨在为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相关课程案例库的建设提供理论思路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土木水利 教学案例库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五强一化”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月萍 赵羽习 +2 位作者 许贤 夏晋 路琳琳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76-84,共9页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素质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土建类专业的目标需求,培养体系中课程的迭代更新则是其中的关键。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新工科专业为例,结合新时代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创新性...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素质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土建类专业的目标需求,培养体系中课程的迭代更新则是其中的关键。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新工科专业为例,结合新时代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创新性地提出“土水交融通”的先进教育理念,构建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以强智能和强实践为核心的“五强一化”课程新体系,探讨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在创新与实践、前沿与智能化两个方面的改革和实践经验。“五强一化”课程新体系实现了大土木融通的培养模式,开辟了土建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方向,可为高校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交融通 “五强一化” 强智能 强实践 新工科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一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君 张俊云 杨涛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3期90-97,共8页
新工科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范式,在此背景下开展一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具有现实意义。教学实践表明,专业课程价值塑造的成效不足和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够是土木工程一流课程建设中较为突出的两个难题。以课程思政引领课程育... 新工科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范式,在此背景下开展一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具有现实意义。教学实践表明,专业课程价值塑造的成效不足和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够是土木工程一流课程建设中较为突出的两个难题。以课程思政引领课程育人,分别阐述了土力学课程思政总体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思路。以案例教学促进实践能力培养,探讨了土力学典型工程教学案例的筛选原则、虚实结合的案例教学方法与模式。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一流课程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课程 课程思政 工程案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项目驱动下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欧美高校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正良 余辰龙 董凌燕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4期25-35,共11页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正肩负重要使命并迫切需要深化改革。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其影响力和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大。本文通过遴选三所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正肩负重要使命并迫切需要深化改革。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其影响力和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大。本文通过遴选三所工程教育具有传统优势并走在工程教育改革前沿的代表性欧美高校:麻省理工学院、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欧林工学院,从工程教育改革历程、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设置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三所高校的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和分析了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工程技能、增强团队协作、体现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教育 项目驱动 欧美高校
下载PDF
问题导向与成果导向相融合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案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月飞 樊学平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综合考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章节内容较多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课程教案设计是目前较好地教授这门课的方法之一。首先,基于问题导向,总结各章节教学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后,基于成果导向,以问题导向中的各个关键问题为教学成... 综合考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章节内容较多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课程教案设计是目前较好地教授这门课的方法之一。首先,基于问题导向,总结各章节教学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后,基于成果导向,以问题导向中的各个关键问题为教学成果,开展各个章节的教案设计;最后,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的主要章节内容整理成易于教学的教案,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问题导向与成果导向相融合的教案设计方法可为土木工程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教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 成果导向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教案设计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以“强基计划”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志雄 王佳怡 穆思颖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立足“强基计划”的战略背景与目标要求,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态势入手,剖析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立足“强基计划”的战略背景与目标要求,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态势入手,剖析总结人才培养阶段衔接性不足、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及交叉学科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科教深度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二三三四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即以双轮驱动配合“三类整合”课程体系,注重三大能力培养与四阶段科研训练,构建五方支撑培养体系,以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保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强基计划” 现实困境 路径优化
下载PDF
高校创新能力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探究——基于30个区域创新指数 被引量:2
8
作者 滕佳颖 王红亚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4期18-24,共7页
基于30个地区高校创新能力和人才创新指数,运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明确了高校创新能力对人才创新指数的25个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25个关键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共性因子,分别为f_(1)研发资源、f_(2)创新平台建设、f_(3)创新主... 基于30个地区高校创新能力和人才创新指数,运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明确了高校创新能力对人才创新指数的25个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25个关键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共性因子,分别为f_(1)研发资源、f_(2)创新平台建设、f_(3)创新主体。采用多元回归法,探究3个共性因子对人才创新指数的显著性影响。研究发现,地区高校的研发资源是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提出了三条建议:重点优化地区高校研发资源;完善高校创新平台;不断提高创新主体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研究成果为高校提高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 双变量相关分析 因子分析 多元回归
下载PDF
从链条到生态——浙江大学建筑学系的数字化课程体系改革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越 许伟舜 孟浩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67-75,共9页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带来的挑战,数字建筑教学的系统性及其与传统设计教学的关联性日益凸显。浙大建筑学系自2021年起,实行了以数字建筑课程生态建设为核心的一流本科课程综合改革,主要针对数字建筑课程的递进式教学内容,并强调其对...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带来的挑战,数字建筑教学的系统性及其与传统设计教学的关联性日益凸显。浙大建筑学系自2021年起,实行了以数字建筑课程生态建设为核心的一流本科课程综合改革,主要针对数字建筑课程的递进式教学内容,并强调其对传统设计教育中理性思维的辅助及延伸作用,形成了纵向完整的课程链,并横向与核心设计课程产生有效关联,初具成效。在此背景下,文章总结并探讨了该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理念、内容结构框架及课程间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建筑 计算性设计 数字建造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缘起、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春林 裴雪晴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高等教育数字化是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跃升的必然选择。在全球教育大变革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是顺应数字时代的必然要求、提升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国家战略发展的内在需求。虽然我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高等教育数字化是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跃升的必然选择。在全球教育大变革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是顺应数字时代的必然要求、提升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国家战略发展的内在需求。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数字治理理念尚未转变、数字治理主体素养欠缺、数字治理技术不够成熟、数字治理制度有待完善等现实挑战。针对此,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应转变理念、培养高等教育数字治理思维,提升素养、培育高素质技术型数字人才,变革技术、推动高等教育数字转型升级,完善数字化制度建设、优化高等教育数字治理布局。通过数字技术为高等教育深度赋能,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数字化治理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数字化治理 数字技术
下载PDF
建筑环境物理课程群“跨专业+菜单化”贯通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1
作者 王昭俊 孟琪 +3 位作者 刘蕾 展长虹 杨达 王常海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5期49-55,共7页
为了适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习成效为目标的教育改革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团队针对多专业缺少沟通、建筑环境物理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等问题,基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和建环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以建筑环境学和建筑物... 为了适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习成效为目标的教育改革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团队针对多专业缺少沟通、建筑环境物理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等问题,基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和建环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以建筑环境学和建筑物理(声、光、热)课程组成的建筑环境物理课程群为平台,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建筑环境物理课程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融合不同专业背景教学团队,聚焦不同专业本科生需要获取的知识点,研究了“跨专业+菜单化”培养模式,将建筑环境学与建筑物理(声、光、热)的授课内容整合为不同的教学模块,学生可对每个课程中的模块内容进行学习,避免了内容的无效重复。以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学概论、建筑环境交互原理、建筑物理(光)四门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新培养模式的理论教学内容重构,包括将不同专业理论课程贯通、理论课与实践课程贯通。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建筑环境学 建筑物理 跨专业 菜单化 教学模块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无痕融入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以组合结构课程为例
12
作者 耿悦 王玉银 +3 位作者 张欢 杨华 郭兰慧 刘发起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为实现土木工程专业中思政内容的无痕融入,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理论难度大、专业知识多的普遍特点,以组合结构专业课程为例,探讨从课程内容、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建设思政元素的方法与可行性,开展教学模式与教学... 为实现土木工程专业中思政内容的无痕融入,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理论难度大、专业知识多的普遍特点,以组合结构专业课程为例,探讨从课程内容、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建设思政元素的方法与可行性,开展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以解决“学时少、内容多”的教学矛盾,阐述上述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与改革措施在本科生与研究生组合结构专业课中实施的效果,以期为土木工程专业课题提供参考。组合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组合结构理论复杂、形式多元,教学难度大,在组合结构课程中无痕融入课程思政,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授课技巧、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增加“工程案例库”“八百壮士精神”等思政内容,穿插“工程问题案例剖析”“学术前沿”等思政元素;在试验教学中,增加“试验设计”“学术研讨”等环节;在考核体系中,增加“团队项目”。在教学模式方面,开展“多渠道”授课、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课程,实现教学从课堂向课外、从国内向国际的有效延伸。在教学方法方面,实施多种电子教学媒介综合教学法,实现个性化教育。经过上述思政内容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得到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成绩优秀率达到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 课程思政 专业课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在桥梁工程生产实习中嵌入BIM实训的教学探索
13
作者 张迅 姚昌荣 +3 位作者 李小珍 肖林 何畏 占玉林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3期163-170,共8页
为解决当前桥梁工程生产实习中教学效果不佳、桥梁BIM人才缺乏等问题,西南交通大学尝试将BIM实训嵌入桥梁工程生产实习中。通过对国内外BIM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研,提出了桥梁工程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目标。基于该目标,探索了桥梁工程生产... 为解决当前桥梁工程生产实习中教学效果不佳、桥梁BIM人才缺乏等问题,西南交通大学尝试将BIM实训嵌入桥梁工程生产实习中。通过对国内外BIM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研,提出了桥梁工程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目标。基于该目标,探索了桥梁工程生产实习改革的实施方案、题目设置和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分析2016—2018级学生的BIM实训成果,总结了教学改革的优点和不足。实践表明,改革后的生产实习,大幅提高了学生的BIM应用水平,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科创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桥梁工程 生产实习 教学探索
下载PDF
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构建
14
作者 杨溥 杨志勇 +4 位作者 董银峰 郑妮娜 刘立平 贾传果 韩军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旨在将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资源并推广应用。顺应国家战略要求,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旨在将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资源并推广应用。顺应国家战略要求,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结构抗震设计的课程特点,基于混合式教学方法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探讨教学内容的调整优化、典型结构分析软件的引入、课程大作业的设计、试验项目的选取、考核方式以及教研试验平台的建立和利用等教学改革措施,描述了该教学模式的主要思路和关键实施步骤,列举了在理论知识、工程应用、创新思想和专业素质方面的收获和启发,验证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产学合作 混合式教学 抗震设计
下载PDF
地方高校土木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5
作者 郝小礼 孙洪鑫 +2 位作者 李寿科 谢献忠 王时兴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针对地方高校土木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模式不合理、实践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构建了以“产教协同、项目驱动、开放融合”为特色的... 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针对地方高校土木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模式不合理、实践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构建了以“产教协同、项目驱动、开放融合”为特色的“一目标、二协同、三递进、五保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简称“1235”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围绕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产教协同的二元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了“理论—实践—创新”三阶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构建了以“教学礼拜”为载体,导师、学科方向、学院、学校、政府“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与改进机制。经过多年实践与完善,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成效,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教育 产教融合 项目驱动
下载PDF
岩石力学公共实验课程教学项目的建设与思考
16
作者 王智德 江俐敏 +2 位作者 胡静 夏元友 谢全敏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5期142-148,共7页
岩石力学实验课是一门为补充岩石力学理论而开设的实践性课程。结合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以岩石力学公共实验课程教学项目为例,从该课程开设背景和目的出发,阐述实验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建设过程,以及教学方法和... 岩石力学实验课是一门为补充岩石力学理论而开设的实践性课程。结合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以岩石力学公共实验课程教学项目为例,从该课程开设背景和目的出发,阐述实验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建设过程,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构建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对实验课程教学建设模式进行总结和思考,提出课程教学后期建设需完善的几个要点。结果表明,该实验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可行,建设成果能较好地应用于研究生课程的具体实践,能较好地提升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实验教学 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
17
作者 杨晶 白雨 +2 位作者 邓美林 刘宏 牛玺荣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5期155-161,共7页
作为大多数工科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材料力学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力学知识,具备将基础力学知识与工程问题相结合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新时代对掌握坚实力学基础的高素质创新... 作为大多数工科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材料力学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力学知识,具备将基础力学知识与工程问题相结合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新时代对掌握坚实力学基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课堂吸引力不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存在于当下材料力学课堂中。因此,开展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工程教育认证为目标且基于OBE理念的课程体系改革背景下,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对该专业材料力学课程知识模块重组,将实际问题与工程案例引入材料力学的课堂教学,探索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新模式。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实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突出的新型人才培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材料力学 课堂教学 OBE理念 改革创新
下载PDF
土力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
18
作者 牛婷婷 胡怀利 +2 位作者 邹久群 朱杰 平琦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151-157,共7页
高校专业课程中应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但是如何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达到“如花在春”“润物无声”的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本文以土力学专业课为例,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思政目标,从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 高校专业课程中应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但是如何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达到“如花在春”“润物无声”的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本文以土力学专业课为例,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思政目标,从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学案例中有机融入。这样由面到点、层层深入地剖析了从传统专业课到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并结合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经历,提出了修身、建库、研讨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有机融入 土力学 专业课教师
下载PDF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资源建设——以隧道工程课程为例
19
作者 蒋雅君 李帅 +1 位作者 方勇 王士民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3期130-136,共7页
在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下,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也应及时开展教学内容与资源的重构,为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奠定重要基础。以隧道工程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中的困境,并介绍了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思路,包括纲领性的教学大纲... 在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下,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也应及时开展教学内容与资源的重构,为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奠定重要基础。以隧道工程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中的困境,并介绍了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思路,包括纲领性的教学大纲编写、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设计、模块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性的教学资源配置、系统性的思政元素体现等方面。通过完备的教学内容组织、丰富的教学资源配套和全面的思政元素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助力一流课程建设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课程建设 隧道工程专业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资源
下载PDF
构建“四个融合”助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以硅酸盐水泥热工设备课程为例
20
作者 赵蔚琳 段广彬 +1 位作者 杨长红 师瑞霞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
依据一流本科课程“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硅酸盐水泥热工设备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过程进行了介绍,构建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相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相融合、多维度考核机制相... 依据一流本科课程“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硅酸盐水泥热工设备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过程进行了介绍,构建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相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相融合、多维度考核机制相融合的四种教学模式。将融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强化立德树人思想,通过建设智慧课堂,让课堂“动起来”。硅酸盐水泥热工设备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对于强化学生正确世界观、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勇于创新能力和个性化探究学习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热工设备 一流本科课程 两性一度 四个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