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认知神经科学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机理与实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涛 黄媛 +2 位作者 蒋燕妮 李轲 高贵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针对雷达系统课程内容多、难度大等问题,从认知神经科学理论出发,阐述了神经递质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课堂教学本质并给出了神经学解释,提出了以诱导神经递质分泌为牵引、以人脑协同认知为目标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方案,体现了“... 针对雷达系统课程内容多、难度大等问题,从认知神经科学理论出发,阐述了神经递质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课堂教学本质并给出了神经学解释,提出了以诱导神经递质分泌为牵引、以人脑协同认知为目标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方案,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学环境由日常舒适环境、教室舒适环境、内容舒适环境、好奇挑战环境和自主舒适环境五部分构成。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使得课程从舒适区边缘展开突破,符合脑科学机理,培养了学员以“新旧知识关系建立”为核心的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 神经递质 多巴胺 雷达系统 自学能力 环境
下载PDF
美国高校科技伦理课程建设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席志武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科技伦理是指导科研活动的规则和价值观,也是保证良性科研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美国高校是世界科技创新和科技伦理教育建设的先行者。在新时代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面临着与美国科技伦理教育相似的问题。美国高校的科技伦理课程建设... 科技伦理是指导科研活动的规则和价值观,也是保证良性科研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美国高校是世界科技创新和科技伦理教育建设的先行者。在新时代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面临着与美国科技伦理教育相似的问题。美国高校的科技伦理课程建设状况体现于:明确的课程目标、丰富的课程内容、系统的课程结构、多元的课程资源和综合性的考评方式,为我国高校探索科技伦理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校 科技伦理 科技伦理治理 科技伦理课程
下载PDF
面向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军队密码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
3
作者 韩继红 和志鸿 +1 位作者 袁霖 张畅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25-29,共5页
从岗位能力、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三方面分析了军队密码管理人才“军政技合一,多学科兼顾”的复合性特点,提出了新时代军队密码管理人才培养理念,从三维立体交叉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专业系列教材、符合创新和实战要求... 从岗位能力、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三方面分析了军队密码管理人才“军政技合一,多学科兼顾”的复合性特点,提出了新时代军队密码管理人才培养理念,从三维立体交叉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专业系列教材、符合创新和实战要求的专业实践环境以及多层次密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探索了密码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管理 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 信息化战争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下问题导向式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以“海洋技术导论”课程为例
4
作者 陈伟 马丽娜 +2 位作者 卞玉洁 陈羽 朱靖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以海洋技术专业本科课程“海洋技术导论”为例,详细阐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以学生融会贯通能力欠缺、学习效率不高、能力训练手段缺乏三大痛点问题为导向,建设了线上和线下理论教学资源、线上虚拟平台... 以海洋技术专业本科课程“海洋技术导论”为例,详细阐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以学生融会贯通能力欠缺、学习效率不高、能力训练手段缺乏三大痛点问题为导向,建设了线上和线下理论教学资源、线上虚拟平台、线下实践基地等线上线下融合式和虚拟实操孪生式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应用上,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两个特点,结合课程的完整流程阐述了课程教学资源的总体使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 问题导向 线上线下混合 本科专业课程 海洋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电子对抗方向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5
作者 李保国 黄知涛 +2 位作者 王翔 曾久林 孙丽婷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当前世界各国对电子对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联合体系不畅通、资源共享不高效、战技结合不深入等问题,难以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基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三螺旋”模型,提出由“军委机关-院校-部队”... 当前世界各国对电子对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联合体系不畅通、资源共享不高效、战技结合不深入等问题,难以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基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三螺旋”模型,提出由“军委机关-院校-部队”组成协同育人机制,强调突出核心、拓展外延的“互动-自反”思想,通过学科建设、课堂教学、竞赛实践等突出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共享、联合学科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以局部“小螺旋”耦合整体“大螺旋”,为全面系统地构建我军电子对抗人才培养体系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模型 电子对抗 军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生长军官科技素养提升的理科教育与实践
6
作者 张军 王丹 罗世尚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科技素养的提升是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理科教育是科技素养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从科技素养的内涵出发,总结了军事人员科技素养的组成要素,提出了现代战争对军事人员科技素养的要求,重点分析了理科教育在生长军官科技... 科技素养的提升是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理科教育是科技素养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从科技素养的内涵出发,总结了军事人员科技素养的组成要素,提出了现代战争对军事人员科技素养的要求,重点分析了理科教育在生长军官科技素养提升中的作用,探讨了生长军官科技素养形成的理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素养 科学精神 科学思维
下载PDF
临床决策能力为导向的PBL课程建设与实践——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
7
作者 贾犇黎 相丽 +1 位作者 杨希 杨帆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36-42,共7页
安徽医科大学在2020年率先在国内开设临床决策能力为导向的PBL课程,旨在改变传统医学教育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强,理论知识和临床决策能力脱轨的问题弊端。研究通过结合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剖析课程内涵,分析课程实施的困难及现状,阐述... 安徽医科大学在2020年率先在国内开设临床决策能力为导向的PBL课程,旨在改变传统医学教育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强,理论知识和临床决策能力脱轨的问题弊端。研究通过结合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剖析课程内涵,分析课程实施的困难及现状,阐述课程实施的保障要素和具体流程,论述课程效果及实施优势,以期课程更好的推广和运用,实现“新医科”的教育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课程 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 课程建设
下载PDF
部队官兵科技素养内涵分析和提升路径
8
作者 刘芳 熊楷悦 +1 位作者 杜宏飞 刘丽华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2-17,共6页
基层官兵只有具备较高的科技素养,才能熟练掌握新武器、提高新技能、探索新战法,才能使新装备加速形成战斗力。研究从科技素养的概念、官兵科技素养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新时代官兵科技素养的能力谱系及提升官兵科技素养的重要意义,从... 基层官兵只有具备较高的科技素养,才能熟练掌握新武器、提高新技能、探索新战法,才能使新装备加速形成战斗力。研究从科技素养的概念、官兵科技素养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新时代官兵科技素养的能力谱系及提升官兵科技素养的重要意义,从机理研究、知识供给、学习形式和环境政策等方面为官兵科技素养提升提出对策建议,为多方位培塑官兵科技素养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素养 部队官兵 提升路径
下载PDF
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
9
作者 彭宇文 肖紫雯 朱小艳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13-17,94,共6页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学制层面的创新之举,推动这项新的事业发展必须首先明确为什么、缺什么、怎么做。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现实之需;缺思想观念、...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学制层面的创新之举,推动这项新的事业发展必须首先明确为什么、缺什么、怎么做。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现实之需;缺思想观念、缺法律制度、缺教育资源、缺评价机制是制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强化舆论宣传、培育职业文化,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多方汇聚资源、巩固发展基础,创新评价机制、强化质量监管,是突破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化解现实之结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教育体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视域下智能云教学改革实践及其展望
10
作者 刘波 钟海荣 曾生跃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开展智能云教学改革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详细阐述了国防科技大学开展云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实践探索及取得的改革成效,期望能够为国内相关高校开展数字化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教育 智能云教学 云教材 云班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教协同育人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探析
11
作者 徐晓明 周海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21-27,共7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高水平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教育本质认知偏差、多方协同内驱...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高水平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教育本质认知偏差、多方协同内驱失衡、产教融合片面覆盖、育人体系无奈抉择等发展困境。从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定位、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开放合作办学、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高水平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思路和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下载PDF
教与学的共同体:人工智能时代师生关系未来走向
12
作者 丁晓梅 陈艳 郎加云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67-71,共5页
作为教学共同体与学习共同体的有机统一,教与学的共同体可以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师生关系的新走向。当前中国传统师生关系中存在生命主体价值缺失,工具技术主要凸显,师生交往呈现平面化,缺少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等困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作为教学共同体与学习共同体的有机统一,教与学的共同体可以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师生关系的新走向。当前中国传统师生关系中存在生命主体价值缺失,工具技术主要凸显,师生交往呈现平面化,缺少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等困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师生关系变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即教学生态要素改变,优化教学时空环境,教学环境改变,教学交互方式多元,师生交往形式丰富,教学形式变革,智能分析技术用于学生学习。因此,教与学共同体的构建需要规避智能化技术理性,充分发挥师生交往主体;借助智能化工具,搭建共联互生的师生交往平台;发挥智能技术作用,创建自适应学习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 人工智能技术 师生关系
下载PDF
竺可桢的治学之道
13
作者 朱亚宗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作为中国第一代现代自然科学家的杰出代表,竺可桢在填补中国自然科学领域众多空白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同时,还展示了独特的科学风范:怀国系民,自由探索;敏于国需,先导研究;严谨务实,执着求是;文理相融,交叉创新;至老犹创,耄耊造极。上... 作为中国第一代现代自然科学家的杰出代表,竺可桢在填补中国自然科学领域众多空白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同时,还展示了独特的科学风范:怀国系民,自由探索;敏于国需,先导研究;严谨务实,执着求是;文理相融,交叉创新;至老犹创,耄耊造极。上述风范凝聚了高尚的价值、治学的方法、研究的方略、科学的精神,中西兼得、古今相融、科哲并用,为中国科学界树立了不朽的治学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竺可桢 治学风范 研究方法 科学精神
下载PDF
透视美国海军水面作战军官的首次任职教育
14
作者 范玉芳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58-63,70,共7页
美国海军军官的培训体系由任命前教育、职业军事教育、兵种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四种类型构成,首次任职教育属于兵种专业教育类型。美军水面作战军官首次任职教育自实施以来经历了培训模式的多次改革调整,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先进之处,... 美国海军军官的培训体系由任命前教育、职业军事教育、兵种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四种类型构成,首次任职教育属于兵种专业教育类型。美军水面作战军官首次任职教育自实施以来经历了培训模式的多次改革调整,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先进之处,但也暴露出美国海军对院校培训重视不够、过于迷信技术手段、低估在岗学习的困难等主要问题。美军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要准确定位首次任职教育的培训属性、合理设计首次任职教育的培训模式、科学规划军官的职业成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任职教育 职业军事教育 水面作战军官 美国海军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创新联合体组织模式与路径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15
作者 王中教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6-12,共7页
创新联合体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方兴未艾,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多模式的探讨。以苏州市介入医疗技术创新联合体的实践探索为案例研究,分析了苏州市创新联合体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新时期创新联... 创新联合体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方兴未艾,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多模式的探讨。以苏州市介入医疗技术创新联合体的实践探索为案例研究,分析了苏州市创新联合体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新时期创新联合体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探索,是基于公共利益导向的政府需求与基于经济利益导向的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是国家宏观战略需求与微观组织诉求高度契合,是产业创新集群与区域一体化统筹推进的重要抓手,是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联合体 龙头企业 高校 组织模式
下载PDF
师范生学习满意度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专业承诺的中介作用和职业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16
作者 刘子云 潘贝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43-50,89,共9页
研究以广州市G大学在校本科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师范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师范生专业承诺量表和职业效能感量表探讨专业承诺在师范生学习满意度和职业成熟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职业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研究以广州市G大学在校本科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师范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师范生专业承诺量表和职业效能感量表探讨专业承诺在师范生学习满意度和职业成熟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职业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师范生的学习满意度对其职业成熟度有正向预测作用;(2)师范生的专业承诺在学习满意度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的作用;(3)师范生的职业效能感会调节学习满意度对专业承诺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学习满意度作用于职业成熟度的内部机制,借此提出提升师范生学习满意度、专业承诺、职业效能感水平,增强师范生职业成熟度的具体措施,为院校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学习满意度 职业成熟度 专业承诺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的公共管理学科实证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7
作者 边晓慧 张靖 胡文哲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公共管理学科实证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教学大多沿用理论型课程教学模式,忽略了方法类课程培养学生问题探寻与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特殊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课程教学”供给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对接,关注... 公共管理学科实证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教学大多沿用理论型课程教学模式,忽略了方法类课程培养学生问题探寻与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特殊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课程教学”供给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对接,关注学生的主体角色与学习体验,打造开放交互的学习空间与教学支持体系,有效契合了实证研究方法类课程的知识属性与教学目标。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公共管理学科实证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要实施需求导向的教学内容设计,开展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改革,打造高效的学习辅助支持系统,构建多元包容的反馈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方法类课程 “以学生为中心” 公共管理学科
下载PDF
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探索
18
作者 陈锡坚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新时代推进地方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通过对高校教学质量文化的内涵价值与效应分析,揭示本科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通过剖析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存... 新时代推进地方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通过对高校教学质量文化的内涵价值与效应分析,揭示本科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通过剖析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存在的主客观问题,把握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在教学管理思想和实践方面推进教学质量文化建设,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重视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着重从课堂教学创新、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教育教学共同体培育、发挥行政和学术管理效能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教学质量文化 学科专业与课程 教学学术 产教融合
下载PDF
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的价值、维度与推进
19
作者 艾娟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是指向专业课程学习中的知识能力获得以及基于获得的心理体验。关注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对于课程建设以及思政育人的纵深发展与实效突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转向受教育者的视角,主要关注的是知识能... 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是指向专业课程学习中的知识能力获得以及基于获得的心理体验。关注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对于课程建设以及思政育人的纵深发展与实效突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转向受教育者的视角,主要关注的是知识能力等具体性获得、价值态度等素养性获得,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三个维度。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凝聚课程思政育人主线,构建专业思政融合体系,发挥多门课程协同育人的积极成效,以提高受教育者专业课程思政获得感的凝练性、丰盈性与整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获得感 受教育者 专业课程
下载PDF
从谋生驱动到生命超越:师范生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
20
作者 皮武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9-13,62,共6页
长期以来,在社会群体意识和个人心理中,选择教师职业的主流原因都是“谋生”的需要,区别仅仅在于对“谋生”设定的标准不同。受此影响,教师职前教育往往表现出过度的“社会适应”取向,而忽视对师范生进行超越精神的培养。教师的职责是... 长期以来,在社会群体意识和个人心理中,选择教师职业的主流原因都是“谋生”的需要,区别仅仅在于对“谋生”设定的标准不同。受此影响,教师职前教育往往表现出过度的“社会适应”取向,而忽视对师范生进行超越精神的培养。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人,也是在塑造未来社会,其超越性根植于人的本性,内蕴于培养目标之中。因此,师范生培养目标不应止步于“谋生”的需要,而要进一步体现对“超越”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谋生驱动 生命超越 价值追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