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定语的性质看《孟子》定心结构中“之”的隐现 被引量:5
1
作者 邱斌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8-41,共4页
本文旨在通过对<孟子>定语语料的分析来发现定心结构中'之'的隐现规律.在分析中我们发现,定语的性质对'之'的隐现起很大的作用,因为不同性质的词语做定语时'之'的隐现情况不同:方位名词、数词、量词后不... 本文旨在通过对<孟子>定语语料的分析来发现定心结构中'之'的隐现规律.在分析中我们发现,定语的性质对'之'的隐现起很大的作用,因为不同性质的词语做定语时'之'的隐现情况不同:方位名词、数词、量词后不带'之';其它名词后有的带'之',有的不带'之';代词后绝大多数不带'之',只有一例带'之';具有指代人称作用的谦敬词后带'之';单音节形容词后不带'之',双音节形容词后多数带'之';动词后多数不带'之',短语后一般带'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语 性质 《孟子》 隐现 “之”
下载PDF
论《韩非子》中的“之” 被引量:1
2
作者 车淑娅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韩非子》“之”使用频率高,位置灵活,词性多样,用法复杂。其主要用法首先是连词,其次是代词,动词只占一小部分。其复杂性是先秦汉语特征的体现,大量使用含“之”四字格或四音节复音词是孟、庄、荀、韩所代表的先秦政论散文的显著特征... 《韩非子》“之”使用频率高,位置灵活,词性多样,用法复杂。其主要用法首先是连词,其次是代词,动词只占一小部分。其复杂性是先秦汉语特征的体现,大量使用含“之”四字格或四音节复音词是孟、庄、荀、韩所代表的先秦政论散文的显著特征,也为后世留下许多成语和惯用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之” 连词 代词 动词
下载PDF
析“A谓之B”式中的“之”
3
作者 冯雪燕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30-131,共2页
虚词"之"在常用句型"A谓之B"式中的词性和用法多有争议。笔者以为:在"A谓之B"式中,当A为"谓"的施事主语时,"之"为指示代词,并作"谓"的间接宾语;当A为"谓"的受... 虚词"之"在常用句型"A谓之B"式中的词性和用法多有争议。笔者以为:在"A谓之B"式中,当A为"谓"的施事主语时,"之"为指示代词,并作"谓"的间接宾语;当A为"谓"的受事主语时,"之""义复指"或"虚复指"A内容,其语法功能已经丧失,为一个衬音助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 虚词 词性 间接宾语 语法功能
下载PDF
上古汉语“S之所以VP”结构中“之”的性质——兼论“所”字
4
作者 刘敏芝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24-28,共5页
上古汉语"S之所以VP"结构中"之"的性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之"是结构助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一种认为"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在比较这一结构中"所"、"所以&... 上古汉语"S之所以VP"结构中"之"的性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之"是结构助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一种认为"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在比较这一结构中"所"、"所以"、"所以VP"的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我们认同将"之"看做定语标记的主流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S之所以VP” “之” “所”
下载PDF
《战国纵横家书》“之”字用法考
5
作者 曾晓洁 柳菁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2年第2期41-43,共3页
本文对《战国纵横家书》中“之”字的用法进行了穷尽式统计分析,发现了该书中“之”字的一些特殊用例,并对此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 《战国纵横家书》 “之” 用法 考证 句法 语法 定语 语气助词
下载PDF
《孟子》“送之门”的“之”如何解释
6
作者 郭浩瑜 《惠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74-80,共7页
《孟子》"送之门"的"之"目前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动词,一种认为是代词。文章通过对上古汉语文献的调查情况得出结论":之"应该理解为代词,指代"她"(女儿);结构是"送之于门"的意思,... 《孟子》"送之门"的"之"目前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动词,一种认为是代词。文章通过对上古汉语文献的调查情况得出结论":之"应该理解为代词,指代"她"(女儿);结构是"送之于门"的意思,省略了"于"。上古汉语里"送"后的"之"皆作代词解,先秦"送"后面带处所名词,一般用"于"介引,战国以后"于"经常省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之门” “之” 代词 动词
下载PDF
孤岛时期《申报》药品广告“之”字分析
7
作者 孙宝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1-34,共4页
《申报》药品广告中的"之"主要有助词、连词、代词三种用法,另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用法。作为中国现代报纸的开端和标志,《申报》药品广告用词文雅,呈现出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体现了《申报》药品广告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 助词 连词 “之” 代词
下载PDF
甲骨文中的“之”和助词“之”的来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玉金 《殷都学刊》 2005年第2期13-17,共5页
本文概述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说法,赞同助词“之”源自代词“之”的说法,并对此展开论述。认为甲骨文中的代词“之”有些是名词性的,有些是谓词性的,这两种“之”都是助词“之”的源头。文章具体分析了由甲骨文中的代词“之”向助词... 本文概述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说法,赞同助词“之”源自代词“之”的说法,并对此展开论述。认为甲骨文中的代词“之”有些是名词性的,有些是谓词性的,这两种“之”都是助词“之”的源头。文章具体分析了由甲骨文中的代词“之”向助词“之”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词 助词 来源 甲骨文
下载PDF
古汉语虚词“之”、“者”、“所”使主谓结构偏正化的语法功能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红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1-66,共6页
古汉语一部分主谓结构可用"之"、"者"、"所"这三个不同的虚词以不同的方式偏正化,这些偏正化的结构可以用定语性质的指示代词"其"和结构助词"之"这两个鉴定字来确认。在语法意义上,... 古汉语一部分主谓结构可用"之"、"者"、"所"这三个不同的虚词以不同的方式偏正化,这些偏正化的结构可以用定语性质的指示代词"其"和结构助词"之"这两个鉴定字来确认。在语法意义上,主谓结构通过"之"、"者"、"所"偏正化了的结构意义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正确认识到古汉语虚词"之"、"者"、"所"使主谓结构偏正化的语法功能,对解决古汉语中与之相关的语法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 主谓结构 偏正化 鉴定字
下载PDF
出土战国文献中助词“之”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玉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84,共7页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助词"之",可用于定中之间、状中之间、中补之间、主谓之间以及主语与介宾之间,其基本功用是充当定语、状语和补语的标志。
关键词 出土战国文献 助词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人称代词“之”和“其”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萍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10-115,共6页
本文在定量统计基础上 ,通过历时与共时对比 ,对《三国志》人称代词“之”和“其”的用法作了考察和描写 ,着重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二者在语法功能、格位分布和使用频率上的发展变化 :“之”主要沿袭上古用法 ,否定句中作宾语完全后置 ... 本文在定量统计基础上 ,通过历时与共时对比 ,对《三国志》人称代词“之”和“其”的用法作了考察和描写 ,着重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二者在语法功能、格位分布和使用频率上的发展变化 :“之”主要沿袭上古用法 ,否定句中作宾语完全后置 ;“其”功能扩大 ,可作句子主语、宾语、兼语 ,作宾语和兼语可与“之”互用 ,呈现出取代“之”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 '其' 语法功能 格位分布 使用频率
下载PDF
关于事件化自指用法中“之”的特殊用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尚贵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5-66,101,共3页
本文指出了作为"事件化的自指"标志的结构助词"之"的两处很少被提及的使用环境:一是用于分句间,一是用于状谓间。其作用同用于主谓间一样,标志着在具体语境中,这种分句与分句的关系、状语与谓语的关系已是一个不能... 本文指出了作为"事件化的自指"标志的结构助词"之"的两处很少被提及的使用环境:一是用于分句间,一是用于状谓间。其作用同用于主谓间一样,标志着在具体语境中,这种分句与分句的关系、状语与谓语的关系已是一个不能拆分的体词性语言单位,充当句子的一种成分(包括分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化的自指 结构助词 “之字短语”
下载PDF
试析《论语》中“之”字的助词用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骥 《菏泽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3-85,共3页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是使用率最高的词之一,它的用法主要为代词、动词、助词三种。通过对《论语》中"之"字的助词用法的考察,分析"之"字在助词用法上的语法功能和特点。
关键词 《论语》 助词
下载PDF
“见V之”被动式“之”的语用功能和构式来源
14
作者 王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235-239,共5页
"见"字被动式中代词宾语"之"虽然在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上均表现为羡余成分,但在语用方面却具有复指强调受事主语的作用。这一用法不仅弥补了"见"字被动式施受关系不易确定的缺陷,而且满足了规整句式和平... "见"字被动式中代词宾语"之"虽然在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上均表现为羡余成分,但在语用方面却具有复指强调受事主语的作用。这一用法不仅弥补了"见"字被动式施受关系不易确定的缺陷,而且满足了规整句式和平衡句法结构的需要。在上古汉语无标记被动式的受事主语句中,动词之后的代词"之"同样具有羡余成分的特点和复指强调受事者的语用功能,且用例早于"见"字被动式,由此可以窥见"见V之"被动式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V之”被动式 受事主语 代词宾语 复指
下载PDF
上古汉语“诸”与“之”字结构的句法功能考察及比较
15
作者 何翎格 《现代语文》 2020年第11期19-23,共5页
在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将“诸”视作兼词的观点自成一脉,认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用法和分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在介绍兼词时,将“诸”字的用法分为三类并给予诠释,但这三种类型的使用情况是否具有普适性,是需要深入探讨的。... 在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将“诸”视作兼词的观点自成一脉,认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用法和分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在介绍兼词时,将“诸”字的用法分为三类并给予诠释,但这三种类型的使用情况是否具有普适性,是需要深入探讨的。利用语料库数据,对该书中所提及的先秦典籍中的例句进行检索、归纳,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这一观点进行验证,探讨“诸”是否具有这三类“之”字结构的用法、每种用法是否符合古汉语语法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 “之” 兼词 句法功能
下载PDF
“之”在“NP之VP”中的功能
16
作者 〔法〕齐冲 王玥雯 《长江学术》 CSSCI 2019年第3期102-108,共7页
本文受到了19世纪西方汉语语法研究论著中没有把在"NP之VP"中的"之"分析为名词化标记的启发,主张"NP之VP"现象属于对事件的描述,其中VP并没有名词化,"NP之VP"作为后面小句的话题,表达的是"... 本文受到了19世纪西方汉语语法研究论著中没有把在"NP之VP"中的"之"分析为名词化标记的启发,主张"NP之VP"现象属于对事件的描述,其中VP并没有名词化,"NP之VP"作为后面小句的话题,表达的是"事件"。我们的分析显示"之"在"NP之VP"中属于表谓语的"事件标记",在句法上可视为指示词。这个分析结果不仅符合"之"在古汉语中较常见的语法功能,体现其一致性,还可以充分地解释"之"在"NP之VP"中的特殊语法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之VP 事件标记 指示词 汉语语法
下载PDF
从音节多少看《孟子》定心结构中“之”的隐现
17
作者 邱斌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9-13,共5页
押古汉语的定心结构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有结构助词“之”连结,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有结构助词“之”的连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结构助词“之”的连结。本文旨在以《孟子》的语言材料为背景,从定语和中心语音节的奇偶来分析定心结... 押古汉语的定心结构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有结构助词“之”连结,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有结构助词“之”的连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结构助词“之”的连结。本文旨在以《孟子》的语言材料为背景,从定语和中心语音节的奇偶来分析定心结构中“之”隐现的规律。结论是:语用中为了协调音节会影响“之”的隐现;词语的性质和音节的数量与“之”隐现的对应规律是深层原因的外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语 中心语 隐现 音节
下载PDF
《论语》“之”字研究
18
作者 倪娅岚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78-80,共3页
"之"在《论语》中的使用最为普遍,类型也多样复杂。本文通过对《论语》中"之"作动词、代词、连词的情况进行考察分析,试图更好的掌握"之"的语法功能。
关键词 论语 动词 代词 连词
下载PDF
《诗经·硕鼠》“之”“永”释义之所见
19
作者 王丽俊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1-42,共2页
《诗经·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一句中的“之”‘永”,郑玄笺云:“之,往也,永,歌也,乐郊之地,谁独当往而歌号者?”言皆喜悦无忧苦。后世注释诗经者多相沿其说,本文作者不赞成这一传统解释,认为“之”“永”并非“往”“歌”... 《诗经·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一句中的“之”‘永”,郑玄笺云:“之,往也,永,歌也,乐郊之地,谁独当往而歌号者?”言皆喜悦无忧苦。后世注释诗经者多相沿其说,本文作者不赞成这一传统解释,认为“之”“永”并非“往”“歌”之意,而分别是“语气助词”“长久地”的意思,“谁之永号”是指谁还会这么长久地哀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号" "永" "之"
下载PDF
论用在主谓之间的“之”字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海权 《闽江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50-54,共5页
本文提出用在主谓之间的“之”字有语气助词和结构助词两种不同的词性和语法作用 ,着重论述了语气助词“之”的语法特点和具有舒缓语气、调谐音节节奏的作用 ,用了它 ,可使其下要说的话 (指谓语 )醒人耳目 。
关键词 语气助词 舒缓语气 调谐音节节奏 醒人耳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