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言学转向与言语修辞学的兴起——评张会森《修辞学通论》 |
宗廷虎
窦丽梅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2
|
面向21世纪的修辞学──评王希杰新著《修辞学通论》 |
徐丹晖
李凡
|
《云梦学刊》
|
1997 |
0 |
|
3
|
观念的超越 体系的创新——王希杰《修辞学通论》简评 |
赵家新
|
《当代修辞学》
CSSCI
|
1997 |
2
|
|
4
|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述评 |
李永勃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3
|
|
5
|
评王希杰《修辞学通论》 |
聂焱
|
《池州学院学报》
|
1997 |
1
|
|
6
|
现代修辞观念的嬗变和修辞学体系的建立──兼评王希杰《修辞学通论》 |
赵家新
|
《河池师专学报》
|
1996 |
1
|
|
7
|
关于《修辞学通论》的对话 |
王希杰
聂焱
|
《毕节师专学报》
|
1998 |
2
|
|
8
|
《修辞学通论》语言运动观述论 |
聂焱
|
《固原师专学报》
|
1998 |
2
|
|
9
|
中国现代修辞学的一座里程碑——评王希杰《修辞学通论》 |
聂焱
|
《毕节师专学报》
|
1997 |
1
|
|
10
|
当代中国修辞学的一部力作——纪念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出版10周年 |
王化鹏
|
《学术问题研究》
|
2006 |
0 |
|
11
|
修辞学研究的新视野、新思路——评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 |
赵永新
|
《池州学院学报》
|
1997 |
0 |
|
12
|
《修辞学通论》:理论修辞学的科学化和精致化 |
秦旭卿
李胜昔
|
《池州学院学报》
|
1997 |
0 |
|
13
|
修辞学研究的基本方向论辩——与吴礼权先生商榷 |
郑荣馨
|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9 |
1
|
|
14
|
《王希杰修辞学论集》出版介绍 |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0 |
0 |
|
15
|
就修辞学批评答客问 |
谭永祥
|
《毕节师专学报》
|
1998 |
0 |
|
16
|
对中学修辞教学的思考 |
杨凤琴
|
《湖南教育(上旬)(A)》
|
1999 |
0 |
|
17
|
语言环境与语言表达的得体性 |
凌德祥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8
|
言语意义的语境解读 |
刘金文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6 |
0 |
|
19
|
关于得体性原则的再思考——与孟华先生商榷 |
钟宇驰
|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9 |
1
|
|
20
|
论仿拟生成中的语境意义 |
徐国珍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