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纲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兼谈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扬勇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20,共8页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主张民族自决和建立联邦制国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有过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和实践。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并不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主张民族自决和建立联邦制国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有过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和实践。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并不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形成,甚至到解放战争期间也还不能说已完全形成。确定实行统一国家内部地方性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这一创举来之不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下载PDF
作为基本法的《共同纲领》——1949年“建国”的正当性原理及其宪法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林刚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3-106,共1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连续性应当被理解为一个宪法学课题。无论是从制宪权的内容还是从制宪权主体的角度出发,既有的宪法理论都没有能够妥当地说明这种连续性。这种连续性需要从1949年"建国"的正当性原理当中去寻找。以新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连续性应当被理解为一个宪法学课题。无论是从制宪权的内容还是从制宪权主体的角度出发,既有的宪法理论都没有能够妥当地说明这种连续性。这种连续性需要从1949年"建国"的正当性原理当中去寻找。以新政治协商会议及其通过的《共同纲领》为集中体现的建国行动,包含了一项以人民的名义向人民作出的政治承诺,即未经人民正式选举产生的新政协代行正式人民代表的职权,目的是为了正式的人民代表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无拘束地自由出场,以便自由地制定出正式的宪法。这个原理可以被称为新中国宪法史中的基本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共同纲领》政治协商会议 基本法
下载PDF
从“五族共和”到《共同纲领》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5-87,共3页
According to Qu Donglin, two methods can be used in this study: surveying history of all nations and their development of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self - identity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uch scholars as Xu Diancai, L... According to Qu Donglin, two methods can be used in this study: surveying history of all nations and their development of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self - identity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uch scholars as Xu Diancai, Li Hongbin, Xiang Nanyan, Zhou Wenjiu and Zhang Yue all think that, in the practice of history, self -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promotion of the common progress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五族共和 社会基本矛盾 西方列强 社会性质 领土完整 民族危机 共同目标 民族独立 专制统治 民族精神 振兴中华 中国 根本性 近代 侵略 主权 人民
下载PDF
《共同纲领》:民主与联合共识的文本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练军 《西部法学评论》 2011年第4期33-38,共6页
确立了民主主义建国基础的《共同纲领》,因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对民主与联合的共同信念而生。对近代中国宪政上的基本自由权利予以规定并保障,近似于一部规范宪法。《共同纲领》尽管只实施了五年,但与后来的"五四宪法"等宪法相... 确立了民主主义建国基础的《共同纲领》,因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对民主与联合的共同信念而生。对近代中国宪政上的基本自由权利予以规定并保障,近似于一部规范宪法。《共同纲领》尽管只实施了五年,但与后来的"五四宪法"等宪法相比其法律效力更长、更强,个中对比说明信仰民主与联合固然重要,但防止个人或团体的权威无限膨胀从而破坏乃至取消民主与联合亦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规范宪法 民主 联合
下载PDF
《共同纲领》性质新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亮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39,共4页
《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基本政策做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充分体现出其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共同纲领》未明确地规定社会主义前途,是我党为了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采取的一项策略方针,并不表明它的性质就是新... 《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基本政策做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充分体现出其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共同纲领》未明确地规定社会主义前途,是我党为了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采取的一项策略方针,并不表明它的性质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本质上是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建国纲领,可以从后来五四宪法的性质上得到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性质 社会主义
下载PDF
从《新民主主义论》到《共同纲领》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胜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Z2期19-26,共8页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共同构成了这一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任务、前途及取得胜利的策略和道路;新民主主...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共同构成了这一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任务、前途及取得胜利的策略和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则指出了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及如何建成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准备阶段,而新民主义社会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新民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中国才能进入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 理论体系 《共同纲领》 城乡互助 社会发展道路 国家工业化 农村包围城市 发展阶段 合作社经济 思想起
下载PDF
政治协商的话语逻辑——制定《共同纲领》的党派关系与民主维度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亮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0-83,共4页
《共同纲领》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话语协商和宪制民主,标志着各政党在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的过程中达成了普遍共识,为构建平等的政党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共同纲领》 党派认同 话语协商 政党政治
下载PDF
《共同纲领》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国家经济建设 被引量:1
8
作者 迟爱萍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1-45,共5页
本文初步解读和简要概述了《共同纲领》中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的基本内容和历史针对性。《共同纲领》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思想结晶。从理论属性说,它不是社会主义的,而是新民主主义的。从实践方面说,它成功引导了... 本文初步解读和简要概述了《共同纲领》中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的基本内容和历史针对性。《共同纲领》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思想结晶。从理论属性说,它不是社会主义的,而是新民主主义的。从实践方面说,它成功引导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国家经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 国民经济恢复
下载PDF
《共同纲领》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9
作者 刘书祥 《求知》 2009年第8期4-6,共3页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至今已整整60周年。虽然它不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但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的法律文...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至今已整整60周年。虽然它不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但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的法律文件。它对于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新中国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 法律文件 领导地位
下载PDF
论1949年《共同纲领》第四十四条立宪旨意、渊源、变迁——兼论我国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宪法依据
10
作者 何景春 束贤子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2014年第11期4-7,共4页
1949年《共同纲领》第四十四条对科学历史观提倡的规定,标志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宪法制度构造的肇始和开端,也揭开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新篇章。以科学历史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宪法制度设计既以1949年前毛泽东为代表... 1949年《共同纲领》第四十四条对科学历史观提倡的规定,标志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宪法制度构造的肇始和开端,也揭开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新篇章。以科学历史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宪法制度设计既以1949年前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的理论探索为思想渊源,也以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历史观方面重大实践为历史基础;从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科学历史观"到1982年宪法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反映的不只是概念表达的简单变化,而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历史观教育实践的重大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历史观教育 《共同纲领》 宪法 渊源
下载PDF
论《共同纲领》人权理念的思想来源
11
作者 侯菁如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11期92-93,共2页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通过梳理对《共同纲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各派人权理论观点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可以发现《共同纲领》所包含的人权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权观基础...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通过梳理对《共同纲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各派人权理论观点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可以发现《共同纲领》所包含的人权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权观基础上兼顾了中间势力的人权主张而树立的新民主主义人权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人权理念 思想来源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共同纲领》的贡献
12
作者 邹艳晖 《沧桑》 2011年第4期63-65,共3页
回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过及缘由,探析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进而提出完善该制度的具体措施: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法制建设;确保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大力发展民族... 回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过及缘由,探析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进而提出完善该制度的具体措施: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法制建设;确保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大力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共同纲领》 自治权
下载PDF
临时宪法《共同纲领》对我国行政区划发展的影响
13
作者 朴飞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4-37,43,共5页
《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建国时的临时宪法。建国初期我国的行政区划是按照临时宪法《共同纲领》的精神和价值建立起来的,并按照《共同纲领》的精神和治理要求进行调整和发展。其经历了一个建立、变革、过渡的过程,... 《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建国时的临时宪法。建国初期我国的行政区划是按照临时宪法《共同纲领》的精神和价值建立起来的,并按照《共同纲领》的精神和治理要求进行调整和发展。其经历了一个建立、变革、过渡的过程,并最终形成1954年正式宪法治理下的行政区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行政区划
下载PDF
从《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国家治理的政治制度奠基
14
作者 张鹭 李婧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2期29-34,共6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临时宪法"的形式确立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政党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政治制度框架。"五四宪法"在对新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制度进行宪法确认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临时宪法"的形式确立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政党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政治制度框架。"五四宪法"在对新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制度进行宪法确认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从建立之初,就在国家治理中显现出了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完善和发展人民民主、强化和发展制度的自我完善,以及保障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独特优势。因此,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进路就是要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和特点,使其更加成熟化、定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制度优势 《共同纲领》 “五四宪法”
下载PDF
寻迹与反思——纪念《共同纲领》颁布60周年
15
作者 左继帅 刘继亮 《改革与开放》 2009年第7X期26-27,共2页
1949年9月2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讨论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被称为新中国的大宪章,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在《共同纲领》颁布60年之际,对其重新审视,予以反思,对我国当代的宪政建设不无启示。
关键词 《共同纲领》 政协会议 宪政 人民民主
下载PDF
《共同纲领》未写“社会主义”原因探析
16
作者 石福洲 《沧桑》 2009年第1期166-167,共2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一份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那么为什么没写"社会主义"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纲领具有时间性、变动性;二是《共同纲领》是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一份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那么为什么没写"社会主义"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纲领具有时间性、变动性;二是《共同纲领》是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领;三是当时条件还不成熟;四是避免发生"左"倾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社会主义” 历史文献 中国
下载PDF
开创与坚持、完善——《共同纲领》与《意见》异同析
17
作者 高正权 崇庆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4,共4页
建国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这个起着建国大宪章作用的历史性文献,开创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四十年后的今天。
关键词 《共同纲领》 《意见》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各民主党派 中共领导 统一战线工作 政协 异同 中共中央 坚持和完善
下载PDF
从《共同纲领》到四项基本原则——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18
作者 王小鸿 《团结》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作为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其所以几经曲折,但仍坚如磐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合作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回顾历史,深刻认识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极其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作为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其所以几经曲折,但仍坚如磐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合作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回顾历史,深刻认识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党合作制度 政治基础 《共同纲领》 社会主义政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 四项基本原则 完善 坚持 原因
下载PDF
《共同纲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贡献和启示
19
作者 江芸麓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3-77,共5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临时宪法。其中有关民族政策的条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大的贡献,主要包括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帮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临时宪法。其中有关民族政策的条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大的贡献,主要包括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帮助民族地区发展各项建设。这些政策的提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当今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有着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毛泽东 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共同纲领》为何没写上“社会主义”
20
《共产党员》 2009年第9期44-44,共1页
《共同纲领》的全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的总纲规定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开始... 《共同纲领》的全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的总纲规定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开始国家任务是建设新民主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那么,《共同纲领》为什么没写“社会主义”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 人民民主主义 社会性质 会议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