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3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央视《新闻联播》的视听美学视角探究
1
作者 李诗雨 李静 秦霄 《今传媒》 2024年第11期47-51,共5页
《新闻联播》自1978年1月1日开播以来,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旨在“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联播》栏目高度重视、寄予期望。学界对《新闻联播》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忽略了其美学意义的探究。... 《新闻联播》自1978年1月1日开播以来,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旨在“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联播》栏目高度重视、寄予期望。学界对《新闻联播》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忽略了其美学意义的探究。本文聚焦《新闻联播》的视听美,以朱光潜美学思想为指导,以播音员为落脚点,利用文献分析法、抽样调查法以及praat软件对播音员的视觉美、听觉美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发现,《新闻联播》播音员的视听展现契合美学传播规律,为电视新闻栏目创作提供了美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播》 视听美学 美感经验说
下载PDF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新语态——以《新闻联播》抖音短视频新闻为例
2
作者 庞意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11期61-63,共3页
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给主流媒体造成了较大冲击,迫使主流媒体创新变革,转变传统的传播语态。我国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媒体新闻节目是《新闻联播》,本文结合《新闻联播》抖音短视频新闻展开分析,从主流媒体受众减少、短视频平台强势崛起两个... 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给主流媒体造成了较大冲击,迫使主流媒体创新变革,转变传统的传播语态。我国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媒体新闻节目是《新闻联播》,本文结合《新闻联播》抖音短视频新闻展开分析,从主流媒体受众减少、短视频平台强势崛起两个角度分析了主流媒体依托短视频新闻转变传播语态的必然性,进一步站在守正、创新、网感、共情四个角度上,以《新闻联播》为例分析了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新语态,以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媒体 短视频新闻 传播新语态 《新闻联播》 抖音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的融合探索之路——以《新闻联播》为例
3
作者 吴思 《声屏世界》 2024年第4期108-110,共3页
《新闻联播》作为传统电视新闻的代表节目,在新媒体时代一改以往严肃、正式、权威的媒体形象,积极探索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成效。对此,文章以《新闻联播》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道路,旨在为其... 《新闻联播》作为传统电视新闻的代表节目,在新媒体时代一改以往严肃、正式、权威的媒体形象,积极探索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成效。对此,文章以《新闻联播》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道路,旨在为其他主流媒体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新闻联播》 媒体融合
下载PDF
《新闻联播》与股市异动的关系研究——基于注意力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9
4
作者 罗孝玲 马世昌 罗丹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6期3-9,共7页
利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新闻联播》播报上市公司的新闻对该公司股价和交易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注意力理论,分别选择Google Trends搜索指数、公司市值规模作为投资者注意力、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代理指标,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 利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新闻联播》播报上市公司的新闻对该公司股价和交易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注意力理论,分别选择Google Trends搜索指数、公司市值规模作为投资者注意力、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代理指标,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股市异动的根源。检验结果表明:《新闻联播》导致了股市异动,股价在新闻报道后第2日出现0.36%的异常上涨,第3日至第15日发生0.92%的反转;交易量也在新闻后出现了1.87倍的异动。基于注意力理论的解释性研究表明:《新闻联播》所引起的股市异动,部分是由信息效应产生的,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注意力驱动下的购买压力效应。此项研究丰富了行为金融的研究视域,并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播》 事件研究法 注意力理论 搜索指数
下载PDF
《新闻联播》样本分析及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周小普 徐福健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7,共5页
本文通过对《新闻联播》的样本分析 ,研究了《联播》中新闻的状况和特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新闻联播》 样本 国际新闻 国内时政新闻 国内新闻 电视节目
下载PDF
近10年央视《新闻联播》研究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林容 赵红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历时35年发展中,以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快捷的时效性赢得了中国广大电视观众的赞誉与青睐。作为中国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节目,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传媒发展的风向标、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当...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历时35年发展中,以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快捷的时效性赢得了中国广大电视观众的赞誉与青睐。作为中国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节目,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传媒发展的风向标、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当社会关注的目光聚焦于这个传媒焦点之时,研究者也在不断探索《新闻联播》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播》 中国社会发展 综述 央视 电视新闻节目 传媒发展 中央电视台 意识形态性
下载PDF
时政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亲民化”改革——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舒欣 李岭涛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71-72,共2页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素质的不断提升,时政类电视新闻陷入传播困境,此类节日必须以新的转变来重塑自身的传播形象。央视《新闻联播》是时政类电视新闻的“第一栏目”。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新闻...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素质的不断提升,时政类电视新闻陷入传播困境,此类节日必须以新的转变来重塑自身的传播形象。央视《新闻联播》是时政类电视新闻的“第一栏目”。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新闻联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版,以“亲民化”为导向,力求打造成为贴近性强、综合性强、可视性强的高端时政类电视新闻节目。本文以《新闻联播》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亲民化”改革的路径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播》 电视新闻节目 时政 亲民 央视 改革 传播形象 新媒体
下载PDF
国家的仪式——《新闻联播》的传播文化学解读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兵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8-30,共3页
从某种意义上,作为国家政治权威与秩序象征的《新闻联播》,是中国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本文运用传播文化学理论,以"国家仪式"的视角,分别从电视仪式与政治权威秩序的确立,电视日常收看与社会整合,新闻共同体与国家... 从某种意义上,作为国家政治权威与秩序象征的《新闻联播》,是中国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本文运用传播文化学理论,以"国家仪式"的视角,分别从电视仪式与政治权威秩序的确立,电视日常收看与社会整合,新闻共同体与国家认同建构三部分,论述《新闻联播》的政治秩序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及身份认同建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播》 仪式 传播文化
下载PDF
信息时代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规律——以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良君 贺丛周 刘阳 《新闻爱好者》 2013年第8期42-44,共3页
信息时代,以电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舆论传播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以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为例,从内容、采访、文风三个方面探讨其成功之处,从而启示传统电视媒体应深入持久地开展"... 信息时代,以电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舆论传播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以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为例,从内容、采访、文风三个方面探讨其成功之处,从而启示传统电视媒体应深入持久地开展"走转改",使"走基层"报道常态化,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播》 “走基层”报道 基层 舆论引导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超稳定结构”的形成——对《新闻联播》的深度解读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215,共4页
自从摄影、电影和电视技术发展起来之后,我们这个世界便逐渐由文字时代转入到一个影像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电影、电视的迅速发展,影像文化研究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影像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值得探讨的话... 自从摄影、电影和电视技术发展起来之后,我们这个世界便逐渐由文字时代转入到一个影像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电影、电视的迅速发展,影像文化研究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影像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值得探讨的话题。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影像在这一历史转型期具有重要作用,电影、电视、纪录片等影像生动地记录和再现了巨变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家、地方、城市和乡村,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都被生动地记载在各类影像中。比起文字来,影像似乎更客观真实地把握和展示世界,但是影像文化的背后总是隐含着文化和权力结构。因此,有必要探讨不同类型的影像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通过深入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电影、电视纪录片和广告视像的文化内涵,具体探讨不同类型的影像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以期对影像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播》 超稳定结构 社会转型 政治传播学 文化象征意义 解读 中国大陆 电视新闻节目
下载PDF
向“以新闻为本位”渐进靠拢——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30年来的渐进变化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力丹 焦中栋 《声屏世界》 2008年第11期4-6,共3页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于1978年元旦正式开播。当年底,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进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纵观《新闻联播》30年的发展,显现出一种隐约、渐进的变化线索,即向“以新闻为本位”靠拢。
关键词 《新闻联播》 中央电视台 本位 改革开放 历史条件
下载PDF
一场新闻改革的盛宴——《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改版解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庆 《今传媒》 2013年第5期81-82,共2页
本文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的改版事实出发,探讨这种渐进式"新闻本位"回归的变化,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变化是时代的需求;变化是民众的呼唤;变化是新闻人的职责。本文从新闻改革的角度重点分析《新闻联播》这档我国收... 本文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的改版事实出发,探讨这种渐进式"新闻本位"回归的变化,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变化是时代的需求;变化是民众的呼唤;变化是新闻人的职责。本文从新闻改革的角度重点分析《新闻联播》这档我国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的渐进式变化的本质,从"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靠拢、回归,更加符合新闻传播规律,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文中收视率数据、改版前后对比的图表和大量改版后节目内容的案例分析为本文的论点提供了很多直观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宣传本位 新闻本位 新闻改革
下载PDF
《新闻联播》节目改革的利与弊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文霞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1,共2页
2011年9月25日,欧阳夏丹和郎永淳作为一对新搭档首次出现在当晚7点整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新鲜面孔的出现标志着《新闻联播》的改革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于《新闻联播》的改革,有许多让受众欣喜之处,但欣喜的同时也有一些问... 2011年9月25日,欧阳夏丹和郎永淳作为一对新搭档首次出现在当晚7点整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新鲜面孔的出现标志着《新闻联播》的改革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于《新闻联播》的改革,有许多让受众欣喜之处,但欣喜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播》节目 节目改革 利与弊 搭档 受众
下载PDF
《新闻联播》:“变脸”的政治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涛甫 《青年记者》 2011年第20期87-87,共1页
《新闻联播》的"变脸"策略和表情政治,颇具中国特色,也耐人寻味。中国有个CCTV,CCTV有个《新闻联播》,这两样东西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之大,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很难想象,没有CCTV和《新闻联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关键词 《新闻联播》 “变脸” 政治 CCTV 中国特色 耐人寻味 日常生活 中国人
下载PDF
浅析十八大后电视新闻节目的变化与创新——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哲 《新闻爱好者》 2013年第4期16-18,共3页
依照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八项规定中有关新闻工作的要求,遵循中宣部发布的切实改进文风的相关意见,央视《新闻联播》这档有着固定标识的电视新闻节目悄然发生了改变:改变的不仅是具体的新闻内容、节目编排,而是整体上以一种更舒缓和更亲民... 依照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八项规定中有关新闻工作的要求,遵循中宣部发布的切实改进文风的相关意见,央视《新闻联播》这档有着固定标识的电视新闻节目悄然发生了改变:改变的不仅是具体的新闻内容、节目编排,而是整体上以一种更舒缓和更亲民的姿态重新面对观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视《新闻联播》 变化 创新 亲民风格
下载PDF
“联播”类新闻节目变革:从形式做起——比较《新闻联播》与《华闻大直播》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卫光 《视听界》 2008年第3期42-44,共3页
"联播"类节目具有政治风向标的色彩,要从内容层面进行改革比较难,可先从报道形式上入手。本文通过比较每晚7点同时段节目央视《新闻联播》和凤凰卫视资讯台《华闻大直播》对此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 《新闻联播》 新闻节目 直播 变革 报道形式 凤凰卫视 资讯 央视
下载PDF
从《新闻联播》播音员“新面孔”谈播音员制度改革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志坚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0-82,共3页
2006年6月5日,《新闻联播》首次出现了两位新的播音员——康辉和李梓萌,立刻激起了观众强烈反响,各大媒体也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和评论,这反映了《新闻联播》节目的强大影响力,也体现了观众、业界、学界对这一档标志性节目的关注和期... 2006年6月5日,《新闻联播》首次出现了两位新的播音员——康辉和李梓萌,立刻激起了观众强烈反响,各大媒体也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和评论,这反映了《新闻联播》节目的强大影响力,也体现了观众、业界、学界对这一档标志性节目的关注和期望。最近,央视新闻频道再次全面改版,让我们对中国第一大台的改革力度、改革步伐,充满期待。在这里,笔者也就如何看待《新闻联播》推出新播音员的改革,以及进一步推动《新闻联播》及各地方媒体类似节目的播音员制度创新,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播》 制度改革 播音员 地方媒体 新闻频道 改革力度 制度创新
下载PDF
电视消息编排艺术的创新--以黑龙江卫视《新闻联播》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兆林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2-73,共2页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就是根据新闻价值的大小以及观众的收视习惯等因素,在单位时间内把分散的新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优化组合,以形成一期完整的新闻节目,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中国新闻 编排艺术 《新闻联播》 获奖作品 电视消息 黑龙江 电视新闻节目 创新
下载PDF
央视《新闻联播》“变脸”对地方台的启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盛开 《今传媒》 2013年第4期93-95,共3页
央视《新闻联播》是全国乃至全球收视人群最多的新闻类节目,它的一举一动都具有"风向标"意义。自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在逐步改版,尤其是2013年之后,改版力度更大,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联播》更遵循新闻传播规... 央视《新闻联播》是全国乃至全球收视人群最多的新闻类节目,它的一举一动都具有"风向标"意义。自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在逐步改版,尤其是2013年之后,改版力度更大,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联播》更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和活力,一改过去较为严肃、拘谨、呆板的形象,被称之为《新闻联播》的"变脸"。目前,中央出台八项规定要求改进工作作风,而央视《新闻联播》的成功改版为地方台《新闻联播》的改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视《新闻联播》改版 中央八项规定 地方台《新闻联播》 民生
下载PDF
以喻为剑震撼人心——5月13日《新闻联播》国际锐评“有目的隐喻”探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志慧 《台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59-63,共5页
2019年5月13日《新闻联播》国际锐评是中美贸易战中一篇有历史意义与影响力的时评。该锐评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来阐明立场、论证逻辑、框定视角、塑造形象、激发情感,实现了目的正当、思考正当、听起来正当,从而论证了评论... 2019年5月13日《新闻联播》国际锐评是中美贸易战中一篇有历史意义与影响力的时评。该锐评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来阐明立场、论证逻辑、框定视角、塑造形象、激发情感,实现了目的正当、思考正当、听起来正当,从而论证了评论者的立场正当,实现了建立信任的修辞目的。该锐评的隐喻研究加深了对评论的理解与说服作用的认识,揭示了有目的隐喻在时事评论话语中的作用特征,丰富了国内政治话语隐喻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播》 国际锐评 贸易战 有目的隐喻 隐喻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