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淳化阁帖》君臣卷编次辨析——兼论卷五《诸家古法帖》
1
作者 王冬亮 《大学书法》 2024年第6期76-83,共8页
《淳化阁帖》君臣卷的内容编次,自明清以来颇受诸家诟病,至清高宗时期出《钦定重刻淳化阁帖》并释文,以史书编纂之体例纠正其中乖舛。但是《淳化阁帖》君臣卷编次,虽有不精当之处,而其作为类书的形式本有自身的辑录逻辑,且大体并无不妥... 《淳化阁帖》君臣卷的内容编次,自明清以来颇受诸家诟病,至清高宗时期出《钦定重刻淳化阁帖》并释文,以史书编纂之体例纠正其中乖舛。但是《淳化阁帖》君臣卷编次,虽有不精当之处,而其作为类书的形式本有自身的辑录逻辑,且大体并无不妥。而卷五《诸家古法帖》虽然驳杂,亦有习惯上之通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阁帖》 君臣卷 编次 类书 《诸家古法帖》
下载PDF
融合与创变:《淳化阁帖》多义性的阐释与新解
2
作者 潘金召 《书画世界》 2024年第10期14-19,共6页
自《淳化阁帖》问世以来,书家将《阁帖》作为范本竞相摹写,自此,帖学成了书法的主流,标志着“二王”一脉帖学谱系的建立。但《淳化阁帖》经由各朝的重刻与翻刻,拓本失真严重,因此,后人对原本墨迹的认知产生了异化,这种异化便是《淳化阁... 自《淳化阁帖》问世以来,书家将《阁帖》作为范本竞相摹写,自此,帖学成了书法的主流,标志着“二王”一脉帖学谱系的建立。但《淳化阁帖》经由各朝的重刻与翻刻,拓本失真严重,因此,后人对原本墨迹的认知产生了异化,这种异化便是《淳化阁帖》中所蕴含的多义性。之后各路书家又融合自身的学书观念对其加以解读,于是形成了独特的个人书法风格。直至清代,金石考据学兴起,“尊碑”之风逐渐超越了“崇帖”之气,不仅扭转了帖学媚弱、颓危的书风,还促使《淳化阁帖》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审美取向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成为明清书家积极探索“碑帖融合”路径的重要基石,充分展现了其在帖学中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阁帖》 多义性 融合 创变
下载PDF
中国古代报纸起始于何时?——《淳化阁帖》中的“状”和“状报”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立新 《新闻爱好者》 1995年第4期45-46,共2页
中国古代报纸起始于何时,一直是新闻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汉朝说,认为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具备原始形态报纸性质的“邸报”的出现,根据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所封立的各个郡国在京城都设有“通奏报”的“邸”... 中国古代报纸起始于何时,一直是新闻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汉朝说,认为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具备原始形态报纸性质的“邸报”的出现,根据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所封立的各个郡国在京城都设有“通奏报”的“邸”.但因无足凭证的古籍记载,所以至今不能肯定.普遍认可的是唐朝说,认为中国原始形态的报纸始见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根据是唐人孙樵所著《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这是关于中国古代报纸的最早记载.最近笔者偶尔临池,发现宋朝拓印的《淳化阁帖》的“历代帝王法帖”中,有关于中国古代报纸“状”和“状报”的较早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报纸 《淳化阁帖》 原始形态 唐高宗 新闻史学 客观条件 中书舍人 封建统治者 中央政府 西汉时期
下载PDF
江户时代中国法帖东传日本考——以《淳化阁帖》为例
4
作者 马成芬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9年第12期81-85,共5页
17至19世纪中叶,中国大量汉籍作为贸易品通过“唐船”输入至日本长崎。在这些被输入至日本的汉籍中包含了大量与书法有关的资料,其中被誉为“法帖之祖”的《淳化阁帖》就包含在内,文章主要考察在此时间,《淳化阁帖》输入至日本的状况、... 17至19世纪中叶,中国大量汉籍作为贸易品通过“唐船”输入至日本长崎。在这些被输入至日本的汉籍中包含了大量与书法有关的资料,其中被誉为“法帖之祖”的《淳化阁帖》就包含在内,文章主要考察在此时间,《淳化阁帖》输入至日本的状况、原因及其和刻本在日本的流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代 《淳化阁帖》 唐船 舶载 日本
下载PDF
《大观帖》所用底本及其与《淳化阁帖》的优劣——以《大观帖》第七卷为例
5
作者 葛春蕃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12-115,124,共5页
书法界一般认为《大观帖》优于《淳化阁帖》,且由北宋内府所藏魏晋至隋唐摹本勾勒上石。比对流传于世且收入这两部丛帖的摹本可知,《大观帖》的底本是《淳化阁帖》。它虽然更正了《淳化阁帖》的某些错误,但开本比原帖大,随意变更原帖的... 书法界一般认为《大观帖》优于《淳化阁帖》,且由北宋内府所藏魏晋至隋唐摹本勾勒上石。比对流传于世且收入这两部丛帖的摹本可知,《大观帖》的底本是《淳化阁帖》。它虽然更正了《淳化阁帖》的某些错误,但开本比原帖大,随意变更原帖的行数和字数,出现了行气不贯的弊端,且个别字描摹错误,因此两部丛帖互有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观帖》 《淳化阁帖》 底本
下载PDF
再谈王著主持《淳化阁帖》之原委
6
作者 成海明 《文史杂志》 2011年第1期41-43,共3页
赵宋建立之初,即在朝廷的提倡和民间儒士的呼应下,进行以儒学为中心思想秩序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其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在大型类书的修纂,如:史实、典故一千卷的《太平御览》;野史小说五百卷的《太平广记》;诗文一千卷的《文苑英华... 赵宋建立之初,即在朝廷的提倡和民间儒士的呼应下,进行以儒学为中心思想秩序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其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在大型类书的修纂,如:史实、典故一千卷的《太平御览》;野史小说五百卷的《太平广记》;诗文一千卷的《文苑英华》,真宗继之以“历代群臣事迹”一千卷名《册府元龟》等。作为这些文化工程的配套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阁帖》 主持 《太平御览》 《太平广记》 《文苑英华》 《册府元龟》 重建工作 中心思想
下载PDF
《淳化阁帖》对王铎草书风格影响研究
7
作者 邓建民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16-118,共3页
《淳化阁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信而有征的法书丛帖,其优长与缺失并存。明代草书大家王铎对《淳化阁帖》有着独到的见解。王铎经长期书法生涯淬砺而形成的独到的"如灯取影"、"不规规摹拟"和"拓而为大"... 《淳化阁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信而有征的法书丛帖,其优长与缺失并存。明代草书大家王铎对《淳化阁帖》有着独到的见解。王铎经长期书法生涯淬砺而形成的独到的"如灯取影"、"不规规摹拟"和"拓而为大"的临摹创作方法,是他草书不断汲取《淳化阁帖》菁华和形成审美个性风格的高明手段。《淳化阁帖》中张芝、二王等法帖是王铎草书个性风格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阁帖》 王铎草书 风格 影响
下载PDF
明百泉本《淳化阁帖》与清薛所蕴补刻帖石考 被引量:2
8
作者 晁会元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126-132,F0003,共8页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作品的法帖,学术界公认世存《淳化阁帖》刻石仅有宋"杭州本"、明"肃府本"、清"关中本"和清"溧阳本"四种。新确认的清初河阳学者薛所蕴补刻完整的明...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作品的法帖,学术界公认世存《淳化阁帖》刻石仅有宋"杭州本"、明"肃府本"、清"关中本"和清"溧阳本"四种。新确认的清初河阳学者薛所蕴补刻完整的明代百泉本《淳化阁帖》是当今存世的第五种原帖石,其中《伯远帖》的刻入对于百泉本阁帖年代的研究和《伯远帖》流传情况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阁帖》 百泉本 薛所蕴补刻
下载PDF
论宋代刻帖的书法教育功用——以《淳化阁帖》为中心
9
作者 王峰 《大学书法》 2020年第3期134-140,共7页
自北宋淳化三年(992)宋太宗敕王著刊刻《淳化阁帖》始,官私刻帖之风蔚然兴盛。宋代刻帖的大规模出现使得历代珍稀的法书名迹得以走出宫闱秘阁,并以复制品的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刻帖一度成为世人习书的重要范本,对于宋代的书法教育有着不... 自北宋淳化三年(992)宋太宗敕王著刊刻《淳化阁帖》始,官私刻帖之风蔚然兴盛。宋代刻帖的大规模出现使得历代珍稀的法书名迹得以走出宫闱秘阁,并以复制品的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刻帖一度成为世人习书的重要范本,对于宋代的书法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功用。刻帖于宋代承担着书法教材的角色,一方面有助于对前代书家书迹之辑录,钩沉书史;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书法教育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与推广。此外,官方主导下的刻帖对于世人习书的审美与取法亦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书法教育 《淳化阁帖》
下载PDF
《淳化阁帖》与最善本四卷回归
10
作者 章易 《福建史志》 2005年第1期51-52,共2页
2003年9月24日至10月31日,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的书法国宝《淳化阁帖》最善本四卷特展在上海博物馆举行。同时展出的还有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珍藏的《阁帖》有关刻本、其他法帖佳本,以及后世书法家临摹... 2003年9月24日至10月31日,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的书法国宝《淳化阁帖》最善本四卷特展在上海博物馆举行。同时展出的还有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珍藏的《阁帖》有关刻本、其他法帖佳本,以及后世书法家临摹《淳化阁帖》等作品。《淳化阁帖》是中国法书丛帖之祖,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汇帖,基本将宋以前书法名作一扫而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阁帖》 书法家 临摹 上海博物馆 作品 回归 刻本 家书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上海图书馆
下载PDF
青岛市博物馆藏《淳化阁帖》版本初探
11
作者 赵好 胡可佳 《文物春秋》 2018年第A01期20-26,共7页
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淳化阁帖》的刊刻流传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祖本早佚,历代摹刻、翻刻甚多,《淳化阁帖》的版本鉴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青岛市博物馆收藏的三套《淳化阁帖》拓本的版式、... 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淳化阁帖》的刊刻流传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祖本早佚,历代摹刻、翻刻甚多,《淳化阁帖》的版本鉴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青岛市博物馆收藏的三套《淳化阁帖》拓本的版式、卷版号、银锭纹、钤印、刻跋及字体等方面进行对比考证,可判定其分别为明拓潘刻本、清拓费甲铸本、清拓薛氏补刻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阁帖》 版本鉴定
下载PDF
弘扬文化 印艺流芳——界龙印制法帖之祖《淳化阁帖》
12
作者 陆俊 《上海包装》 2003年第5期34-34,共1页
被誉为法帖之祖的北宋祖刻《淳化闰贴》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展期持续一个月,这是迄今为止价值最高的中国书画作品第一次公开展览。
关键词 《淳化阁帖》 画作 中国书画 作品 展览 上海博物馆 弘扬 印制 持续 价值
下载PDF
枣木制版《淳化阁帖》并非传说
13
作者 刘广德 《天工》 2018年第1期110-111,共2页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世人所钦羡。书法则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最典型地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特色。无愧于中国四大国粹之首,而代表着中国的符号。
关键词 《淳化阁帖》 传说 制版 特色 东方艺术 中华民族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下载PDF
明拓肃府本《淳化阁帖》论略
14
作者 王菊 《丝绸之路》 2001年第S1期126-128,共3页
本文在中国书法发展的大背景中,对甘 肃省博物馆所藏明拓肃府本《淳化阁帖》的来源、特点、 真赝、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 明代 拓肃府本《淳化阁帖》 张芝 王羲之 王献之
下载PDF
历劫犹存的肃府本《淳化阁帖》
15
作者 陈乐道 《发展》 2009年第10期157-157,共1页
如果要列举至今仍留传陇原大地之珍贵而重要的历史文物或遗存,那么肃府本《淳化阁帖》则应是其中之一,当之无愧。
关键词 《淳化阁帖》 历史文物 肃府本
下载PDF
顾刻本《淳化阁帖》版本考——以《欧斋石墨题跋》著录本为主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国平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33-140,共8页
本文首先对研究顾刻本《淳化阁帖》之重要文献进行了摘要录文工作,对故宫博物院藏五种拓本进行介绍,并与其它版本进行对比。其次,对顾刻《淳化阁帖》的拓本特点之《帖考》本与故宫博物院藏本进行了对比工作。再次,对故宫藏甲、乙(朱翼... 本文首先对研究顾刻本《淳化阁帖》之重要文献进行了摘要录文工作,对故宫博物院藏五种拓本进行介绍,并与其它版本进行对比。其次,对顾刻《淳化阁帖》的拓本特点之《帖考》本与故宫博物院藏本进行了对比工作。再次,对故宫藏甲、乙(朱翼盫藏本)、丙三本的拓本时间顺序进行了研究和考证工作,笔者把这项版本考证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另外,进行了顾刻本与潘刻本等不同版本《淳化阁帖》文字对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阁帖》 顾刻本《淳化阁帖》 懋勤殿本《淳化阁帖》
原文传递
浙江图书馆藏《淳化阁帖》刻石考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谊 《西泠艺丛》 2023年第4期22-26,共5页
本文对现存于浙江图书馆孤山馆区的68块《淳化阁帖》刻石,逐一进行专业照片拍摄记录,同时依据相关文献加以考察帖石内容,详细著录其尺寸、卷次、刻石顺序次第、每块刻石排列顺序等数据。并对所存帖文进行释读整理,兼及刻石残缺破损等碑... 本文对现存于浙江图书馆孤山馆区的68块《淳化阁帖》刻石,逐一进行专业照片拍摄记录,同时依据相关文献加以考察帖石内容,详细著录其尺寸、卷次、刻石顺序次第、每块刻石排列顺序等数据。并对所存帖文进行释读整理,兼及刻石残缺破损等碑刻特征做具体描述,对照以往研究成果分析,俾为学术界提供研究之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图书馆藏《淳化阁帖》刻石 《淳化阁帖》碑刻特征 《淳化阁帖》文释读
原文传递
清宫旧藏《淳化阁帖》考鉴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祎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0-185,共6页
《淳化阁帖》,是北宋淳化三年一九九二一太宗皇帝赵光义命大臣王著甄选、汇集宫廷所藏历代名人法书摹刻的一部丛帖,开启后世刻帖之风,
关键词 《淳化阁帖》 清宫 赵光义
原文传递
传播、印刷与《淳化阁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正庚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75,共4页
宋太宗刊行《淳化阁帖》是一种政治仪式行为,并非出于书法传播目的。帝王对法书真迹的垄断和社会对名家法书的需求,刺激了宋代刻帖风潮。宋代刻帖传播建构了"帖学",《淳化阁帖》自身被建构"帖学"正典、权威文本。... 宋太宗刊行《淳化阁帖》是一种政治仪式行为,并非出于书法传播目的。帝王对法书真迹的垄断和社会对名家法书的需求,刺激了宋代刻帖风潮。宋代刻帖传播建构了"帖学",《淳化阁帖》自身被建构"帖学"正典、权威文本。拓印和雕版印刷是两种根本不同性质的复制技术,《淳化阁帖》并非印刷物。当代数字复制技术,使高清真迹复制品取代《淳化阁帖》成为书法学习主要范本,《淳化阁帖》被建构为一种表征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阁帖》 拓印 雕版印刷 建构
原文传递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淳化阁帖》版本概述
20
作者 王蕾 李卓 《西泠艺丛》 2023年第4期27-42,共16页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碑帖近四万件,其中《淳化阁帖》尤为珍贵。本文系统整理、鉴定和考证了该馆馆藏《淳化阁帖》的版本情况,重点从拓本年代、版本流传、帖文内容、帖石编号、银锭纹、残损补刻、刻跋情况等方面考察并揭示各个版本的特征...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碑帖近四万件,其中《淳化阁帖》尤为珍贵。本文系统整理、鉴定和考证了该馆馆藏《淳化阁帖》的版本情况,重点从拓本年代、版本流传、帖文内容、帖石编号、银锭纹、残损补刻、刻跋情况等方面考察并揭示各个版本的特征。中大馆藏《淳化阁帖》版本多样、珍贵、稀见,共3个系统5个版本6套,包括懋勤殿本系统宋刻原石本、肃府本系统肃府本及西安本、溧阳本,及伪王著本系统敦教堂本。其中,馆藏肃府本为顾颉刚采购之民国后拓本;懋勤殿本系统宋刻原石本系1927年顾颉刚自江浙地区购得,为宋刻原石入藏浙江图书馆前之拓本,帖文与故宫博物院懋勤殿本、原石的残存有数处差异;馆藏肃府本翻刻本为西安本和溧阳本,前者系2010年美国陈伦绪司铎藏书捐赠本,后者系著名古文字学家商承祚教授之父商衍鎏藏书捐赠本,版本时代早于国内其他馆藏,后三本稀见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阁帖》 版本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