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环球时报》头条标题的语言特点 |
韩书庚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
|
浅析《环球时报》社评的特点 |
迟昕
丁磊
|
《新闻研究导刊》
|
2016 |
1
|
|
3
|
争议制造者《环球时报》 |
张涛甫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4
|
框架分析视野下国际新闻编译的选择和建构——以《环球时报》的“关注中国”栏目为例 |
王玲宁
|
《东南传播》
|
2009 |
3
|
|
5
|
用“国际眼”看世界——访《环球时报》副总编辑胡锡进 |
周瑾
|
《对外大传播》
|
2005 |
1
|
|
6
|
《环球时报》:探索国际报道的市场化操作 |
贾靖峰
|
《传媒观察》
|
2004 |
1
|
|
7
|
新闻报道互动框架的建构——以《环球时报》奥运报道为例 |
曹茹
王蕾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2009 |
0 |
|
8
|
飞机上的《环球时报》 |
张涛甫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9
|
向世界传递中国人的声音——访《环球时报》副总编孟宇红 |
方仁
|
《传媒观察》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0
|
英文《环球时报》的编辑特色 |
马寅桂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1
|
从《环球时报》中英文版同题社评看观点类新闻翻译 |
刘小燕
孙啸波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2
|
主流新闻机构的微传播——以《新华网》《环球时报》《人民日报》等媒体微博运营实践为例 |
王甬平
孙祥飞
|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3
|
《环球时报》社评:主流话题与民间表达 |
闻迪生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4
|
《环球时报》英文版经营管理初探 |
傅祯裕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5
|
国际新闻市场上的一场“战争”——《环球时报》对《参考消息》的挑战 |
陈辉
高宏丽
|
《采写编》
|
2002 |
1
|
|
16
|
浅谈媒体应该如何进行专题人物报道——以《环球时报》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百日内的形象报道为例 |
刘慧
林鹭萍
张末冬
|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
2010 |
0 |
|
17
|
遵循发行规律 打破发行成规——兼论《环球时报》的发行风格 |
魏金成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8
|
《环球时报》:读图时代的内容经营 |
钟家斌
赵鹏
|
《青年记者》
|
2007 |
0 |
|
19
|
《环球时报》对国家形象的提升作用——从其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谈起 |
罗丹
|
《新闻世界》
|
2010 |
0 |
|
20
|
从邱永峥、郝洲战地日记看《环球时报》国际新闻报道的领先性 |
吕红星
|
《新闻世界》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