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领悟悲剧——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小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8-36,共9页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的两百多年中,批评、议论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其中不乏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的见解.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就是被视为标新立异的论著之一.《红楼梦评论》的标新立异之处在于它是借用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的两百多年中,批评、议论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其中不乏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的见解.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就是被视为标新立异的论著之一.《红楼梦评论》的标新立异之处在于它是借用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作为研究、分析《红楼梦》的理论基础.这种研究方法在今天固然早已司空见惯,但在本世纪初不啻是惊世骇俗之举.至于这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如何,似乎就连王国维自己也吃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红楼梦 《红楼梦评论》 悲观主义色彩 叔本华 脂砚斋 叙事艺术 才子佳人小说 悲剧精神 悲剧理论
下载PDF
以美解脱:《红楼梦评论》的“佛味”与王国维美学之思的症候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宏香 杜卫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9-189,共11页
《红楼梦评论》并非简单搬演叔本华的意志论哲学和美学,从佛学角度观察,王国维将个人丰富的佛学知识"化"进了中西学术会通的大结构,这一"大结构"的起承转合和关键走向由解决何为生活本质的个体人文冲动"小结构... 《红楼梦评论》并非简单搬演叔本华的意志论哲学和美学,从佛学角度观察,王国维将个人丰富的佛学知识"化"进了中西学术会通的大结构,这一"大结构"的起承转合和关键走向由解决何为生活本质的个体人文冲动"小结构"所推动。其主导方向在欲的态度、苦的认知与解脱境界等方面与中国佛教心性论传统形成对应,"佛味"成为中西古今"视域交融"的一个背景和中介。但由于大小双重结构的复杂性,转个体人文冲动为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佛味"见证了王国维美学之思含混性的一面,此症候既为中国现代美学带来突破之功,同时又被宗教功能定位的后遗症所困扰。"佛味"未进一步向佛理转化,也未实质引入其他可能的宗教解脱资源或主体建设方案,以美解脱最终只获得了理想价值,真正独立的现代美学主体之诞生就此夭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评论》 佛味 解脱 美学 症候
下载PDF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佛家底蕴 被引量:4
3
作者 钟明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9,共6页
王国维写作《红楼梦评论》,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这篇论文的写成,是他早年人生困惑与佛教情结的自然延伸与继续发展。王国维早就用佛家眼光即"天眼"去看待人生。因此,《红楼梦评论》关于人生苦痛... 王国维写作《红楼梦评论》,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这篇论文的写成,是他早年人生困惑与佛教情结的自然延伸与继续发展。王国维早就用佛家眼光即"天眼"去看待人生。因此,《红楼梦评论》关于人生苦痛与解脱的哲学底蕴的核心观念主要源自佛家而不是叔本华。曾受东方佛教影响的叔本华厌世哲学使王国维进一步从理论上完成对人生的悲观看法,进而使他形成宗教化特别是颇具佛家倾向的美术观及文学观,以致把《红楼梦》几看成一部解脱人生苦痛的佛教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 佛家底蕴 天眼
下载PDF
《红楼梦评论》与《人间词话》言说方式的差异及其对当今中国文论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安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3,共7页
《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作为王国维学术生涯中的两个经典学术文本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境遇:前者因"以西套中"、牵强附会而遭人诟病,后者因"以中化西"、融通创新而为世人赞赏。这是它们"以西套中&... 《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作为王国维学术生涯中的两个经典学术文本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境遇:前者因"以西套中"、牵强附会而遭人诟病,后者因"以中化西"、融通创新而为世人赞赏。这是它们"以西套中"和"以中化西"两种不同的言说方式造成的。以王国维前后期不同哲学思想的形成和架构为切入点方能深入探求上述两种言说方式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这对当今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当今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转换亦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评论》 《人间词话》 言说方式 差异 中国文论建设
下载PDF
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之得失谈到《红楼梦》之文学成就及贾宝玉之感情心态 被引量:3
5
作者 叶嘉莹 《文学与文化》 2019年第3期4-17,共14页
前言这一篇文稿,原是四十年前我对于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之研究中的一节,全部研究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对王国维这一位人物的研究;第二部分为对于他的文学批评之研究。第一部分曾写为论文两篇,一篇题为《从性格与时代论王国维治学途... 前言这一篇文稿,原是四十年前我对于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之研究中的一节,全部研究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对王国维这一位人物的研究;第二部分为对于他的文学批评之研究。第一部分曾写为论文两篇,一篇题为《从性格与时代论王国维治学途径之转变》;另一篇题为《一个新旧文化激变中的悲剧人物——王国维死因之探讨》,此二文曾先后发表于香港《中文大学学报》第一卷第一期及第三卷第一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评论》 王国维 《红楼梦 文学成就 贾宝玉 心态 感情 得失
下载PDF
“国民性”话语的产生与消解——解读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庆本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38-343,388,共7页
我们纪念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一百周年,考察这篇有关国民性话语的早期文本,是为了显现国民性赖以呈现的特殊语境,以暴露它的混杂性、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从表面上看,王国维所提出的国人之精神是“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是缺乏悲剧... 我们纪念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一百周年,考察这篇有关国民性话语的早期文本,是为了显现国民性赖以呈现的特殊语境,以暴露它的混杂性、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从表面上看,王国维所提出的国人之精神是“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是缺乏悲剧精神的,恰与西方文化构成对立的二元,而实际上他又通过对《红楼梦》及《窦娥冤》、《赵氏孤儿》这些可与世界悲剧相媲美的作品的充分肯定,在不经意中打破了这一中西二元对立的绝对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评论》 国民性 大团圆 中西二元论 混杂性
下载PDF
从《红楼梦评论》看叔本华哲学对王国维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一斓 高峰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8-61,共4页
王国维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深受叔本华的影响。非理性的悲观主义构成了叔本华的伦理学和美学的核心,也成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立足点。但王国维套用叔本华的“原罪———解脱”说和“第三种悲剧”说评论《红楼梦》显得削足适履、自相... 王国维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深受叔本华的影响。非理性的悲观主义构成了叔本华的伦理学和美学的核心,也成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立足点。但王国维套用叔本华的“原罪———解脱”说和“第三种悲剧”说评论《红楼梦》显得削足适履、自相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评论》 叔本华 王国维 影响
下载PDF
王国维悲剧思想与悲情意识探源——论《红楼梦评论》对西学、佛学和老庄思想的熔铸 被引量:1
8
作者 沈永英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2-36,共5页
王国维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在《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等著作中均体现了其悲剧思想对西学、佛学和老庄的熔铸性,开创中国美学研究之先河。王国维悲情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与叔本华悲剧精神的互通;二... 王国维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在《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等著作中均体现了其悲剧思想对西学、佛学和老庄的熔铸性,开创中国美学研究之先河。王国维悲情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与叔本华悲剧精神的互通;二是认同佛家的涅槃,和叔本华倡导的解脱殊途同归;三是包涵老庄的"无为"、"无我"等传统底蕴。重新认识王国维的悲剧思想和悲情意识的源头,理解王国维对中西印等文化传统的沟通、合流、熔铸,才能理解和把握王国维在美学研究领域的大创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 悲剧 叔本华 佛学 老庄
下载PDF
从《红楼梦评论》到《红楼梦辨》——王国维、俞平伯评红的贡献与不足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永良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7-24,共8页
在红学史上,王国维和俞平伯都有杰出的贡献,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红楼梦评论》和《红楼梦辨》二者的承继关系尤为明显,前者对后者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而后者不仅对前者有所继承,也有重... 在红学史上,王国维和俞平伯都有杰出的贡献,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红楼梦评论》和《红楼梦辨》二者的承继关系尤为明显,前者对后者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而后者不仅对前者有所继承,也有重要发展,因此可以说,新红学的产生与王国维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评论》 《红楼梦辨》 王国维 俞平伯 新红学
下载PDF
《人间词话》与《红楼梦评论》诗学意义之比较
10
作者 饶芃子 李砾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共6页
《人间词话》与《红楼梦评论》不仅是中国现代诗学的开端,而且都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文论形态的诗学文本。“红楼”痴情,“人间”寸心,同系于叩开中国现代诗学之门。这是《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在中国文论史上的共同意义和价值。... 《人间词话》与《红楼梦评论》不仅是中国现代诗学的开端,而且都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文论形态的诗学文本。“红楼”痴情,“人间”寸心,同系于叩开中国现代诗学之门。这是《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在中国文论史上的共同意义和价值。《红楼梦评论》阐释的是一种新的文学观,而《人间词话》所演绎的则是一种新的鉴赏批评标准,这是二者诗学意义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词话》 《红楼梦评论》 诗学意义 文学观 鉴赏批评理论
下载PDF
论《红楼梦评论》的小说批评特征
11
作者 杨锏 张艳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9-82,共4页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的小说批评专论,也是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纲领性著作。在小说批评上,它以哲学美学作为批评基础,以中西汇融作为批评手段,以主题精神作为批评对象,以艺术自由作为批评目的,从而树立了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理论和实践...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的小说批评专论,也是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纲领性著作。在小说批评上,它以哲学美学作为批评基础,以中西汇融作为批评手段,以主题精神作为批评对象,以艺术自由作为批评目的,从而树立了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理论和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评论》 王国维 中国 哲学美学 小说批评 特征 艺术自由
下载PDF
《红楼梦评论》与《人间词话》言说方式的差异及对当今文论建设的启示
12
作者 李安光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6,共6页
《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作为王国维学术生涯中的两个经典学术文本,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境遇:前者因"以西套中"、牵强附会而遭人诟病,后者因"以中化西"、融通创新而为世人赞赏。这是它们"以西套中... 《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作为王国维学术生涯中的两个经典学术文本,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境遇:前者因"以西套中"、牵强附会而遭人诟病,后者因"以中化西"、融通创新而为世人赞赏。这是它们"以西套中"和"以中化西"两种不同的言说方式造成的,其深层原因乃是王国维由先前过分倚重西方的哲学思想来阐释中国文化和文学问题到后来自觉地融通中西,甚而回归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中化西的学术思维的根本转变。必须以其前后期不同哲学美学思想的形成和架构为切入点,方能深入探求上述两种言说方式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当今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当今中国的文论建设,亦处于一种"西化"(现代化)和"本土化"(民族化)的焦灼张力之中,通过对上述王国维两种不同的学术言说方式的转变的研究或许能为当下中国学界尤其是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 《人间词话》 言说方式 中国文论建设
下载PDF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学术史价值及历史局限
13
作者 郭德民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0-43,共4页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问世已一百多年,其中的一些观点至今仍具有真理性;但它的批评史价值不只在于它的一些具体的评论观点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该评论所折射的思维方式、自觉的现代评论话语建构意识和追求学术独立的治学品格更能体...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问世已一百多年,其中的一些观点至今仍具有真理性;但它的批评史价值不只在于它的一些具体的评论观点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该评论所折射的思维方式、自觉的现代评论话语建构意识和追求学术独立的治学品格更能体现这篇评论在红学乃至我国社会科学学术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 红学 历史局限 学术史价值
下载PDF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三议
14
作者 俞晓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王国维写作《红楼梦评论》是在1904年春夏之际,正当作者处于人生低谷,在南通师范学校担任教职时期。王国维原本体质羸弱,南通时期病痛不断,性格又忧郁孤僻,兼之现实生活颇多坎坷不平之事,故借叔本华解脱之说与释迦泥洹之境,来阐发《红... 王国维写作《红楼梦评论》是在1904年春夏之际,正当作者处于人生低谷,在南通师范学校担任教职时期。王国维原本体质羸弱,南通时期病痛不断,性格又忧郁孤僻,兼之现实生活颇多坎坷不平之事,故借叔本华解脱之说与释迦泥洹之境,来阐发《红楼梦》的悲剧精神。其诗词作品,堪为此间王国维精神苦旅的般般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 叔本华 释迦
下载PDF
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取用西学之道
15
作者 刘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41-244,共4页
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起步较早,但在中学、西学关系上即西体中用还是全盘西化一直举棋不定,今日的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在面对西方文化时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文化自信。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蕴含着独特的取用西学之道,陈寅恪推许王国维的治学方... 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起步较早,但在中学、西学关系上即西体中用还是全盘西化一直举棋不定,今日的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在面对西方文化时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文化自信。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蕴含着独特的取用西学之道,陈寅恪推许王国维的治学方法,他与当代学者桑兵关注比较文学研究,他们的跨学科眼光为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 熔裁 化用 陈寅恪 跨学科
下载PDF
“误读”还是被“误读”——《红楼梦评论》新解
16
作者 朱维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4-57,共4页
用"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的模式解读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结论有明显的平面化倾向。而在"文化阐释"的视角中可以发现,王国维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了各自的相关"因子"构建了... 用"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的模式解读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结论有明显的平面化倾向。而在"文化阐释"的视角中可以发现,王国维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了各自的相关"因子"构建了自己的体验和解读,王国维照搬叔本华哲学观点的得出是重视文字文本、轻视文化文本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阐释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红楼梦评论》
下载PDF
批评的视界与西学的引进——以《红楼梦评论》和《摩罗诗力说》为例
17
作者 马力 《艺术广角》 2017年第4期4-10,共7页
中国近现代是国门大开、西学东渐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学批评无论从观念、方法,还是模式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标志其转型的批评著作主要有二:一是王国维(1877—1927)的《红楼梦评论》,二是鲁迅(1881—1936)的《摩罗诗力... 中国近现代是国门大开、西学东渐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学批评无论从观念、方法,还是模式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标志其转型的批评著作主要有二:一是王国维(1877—1927)的《红楼梦评论》,二是鲁迅(1881—1936)的《摩罗诗力说》。透过这两篇文章,人们可以看出两位批评家在中国现代化之初始是如何吸纳和利用西学进入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的,这也许对于解决当下文学批评应该如何吸纳、运用西学的问题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实践 《摩罗诗力说》 西学东渐 《红楼梦评论》 中国近现代 视界 中国现代化 王国维
下载PDF
宇宙的大著述——从《红楼梦评论》看《红楼梦》
18
作者 周哲良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59-61,共3页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在文学批评史上有开创之功,而他对《红楼梦》本身的评析同样很精准,对此不能漠视或否定。王国维以一个哲学家的智慧和艺术家的敏锐认为,《红楼梦》的精神完全背离了中国传统的乐天精神,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同时《...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在文学批评史上有开创之功,而他对《红楼梦》本身的评析同样很精准,对此不能漠视或否定。王国维以一个哲学家的智慧和艺术家的敏锐认为,《红楼梦》的精神完全背离了中国传统的乐天精神,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同时《红楼梦》是哲学的,宇宙的,文学的,极具文学艺术价值。从这样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会有新的感受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评论》 悲剧 宇宙视角 哲学性
下载PDF
《红楼梦评论》的悲剧思想研究
19
作者 田芮 《戏剧之家》 2017年第5期279-279,281,共2页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小说,从古至今"红学"研究一直是热门话题,在众多研究《红楼梦》的学者中,王国维可以算是鼻祖。他的《红楼梦评论》运用了西方叔本华的悲剧思想来评点,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 叔本华 悲剧
下载PDF
悲苦人生的纾解之途——从《红楼梦评论》看王国维对叔本华悲剧美学思想的“中国式”改造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88-92,共5页
本文以王国维对叔本华悲剧美学思想的继承和改造为例,从悲剧是人生苦痛的诗学、悲剧的效果是审美的解脱,以及揭示《红楼梦》的悲剧性质和独具的美学思想等三个层面对之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王国维在大量接受叔本华悲剧美学思想影响... 本文以王国维对叔本华悲剧美学思想的继承和改造为例,从悲剧是人生苦痛的诗学、悲剧的效果是审美的解脱,以及揭示《红楼梦》的悲剧性质和独具的美学思想等三个层面对之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王国维在大量接受叔本华悲剧美学思想影响的同时,又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出发对其作了"中国式"的改造与重构,这对尚处在中国现代美学启蒙时期的近代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也为今天的美育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叔本华 《红楼梦评论》 审美 解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