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诗经·颂》诗评价的几个问题
1
作者 李金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7-50,共4页
从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诸方面看,很有必要对《诗经·颂》诗进行重新评价。《颂》诗虽有糟粕,但也有精华。它们不但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思想领域内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从史... 从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诸方面看,很有必要对《诗经·颂》诗进行重新评价。《颂》诗虽有糟粕,但也有精华。它们不但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思想领域内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从史料学、民俗学、文化学、文学发展源流等方面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颂》 意识形态 史料学 民俗学 文化学 文学发展源流 价值
下载PDF
《诗经·颂》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月 《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历来学者对《诗经》中颂诗研究甚少,主要是认为其文学价值不高。但颂诗既然和风雅一并流传至今,说明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作者即对此作一些尝试性研究。
关键词 《诗经·颂》 文学研究 历史地位 创作风格 政治色彩
下载PDF
《诗经·颂》与《圣经·诗篇》中美颂传统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匡迎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6-92,共7页
"美颂"是一种超越时代和地域限定的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诗经·颂》和《圣经·诗篇》是人类早期美颂行为的主要呈现,虽然还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但已具有比较成熟的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论文通过对《颂》和《... "美颂"是一种超越时代和地域限定的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诗经·颂》和《圣经·诗篇》是人类早期美颂行为的主要呈现,虽然还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但已具有比较成熟的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论文通过对《颂》和《诗篇》中美颂内容、载体及功能的比较,从源头上分析中西方美颂传统形成和发展中的异同,肯定美颂精神在文艺作品中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颂》 《圣经·诗篇》 文化精神 文化差异
下载PDF
《诗经》“颂”诗名义考原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延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52-57,共6页
"颂"是《诗经》中的体式,古今无异议,也属于学术常识。但如果追究这一体式的本原是怎样的?却很少有人知道。可以《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为切入点,建立文化哲学的认识基础,对"颂"... "颂"是《诗经》中的体式,古今无异议,也属于学术常识。但如果追究这一体式的本原是怎样的?却很少有人知道。可以《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为切入点,建立文化哲学的认识基础,对"颂"作为体式形成的文化本原作具体而深入的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考原
下载PDF
论孔子的《诗》学观及其渊源
5
作者 张启成 《贵州文史丛刊》 1997年第6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诗经 孔子 《诗》论 中和之美 赋诗言志 春秋时期 《诗经·颂》 孔安国 渊源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祭天乐舞小考 被引量:3
6
作者 万依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18,共5页
自《左传》提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多守为信条。直至明洪武初年,朱元璋勅谕神乐观时仍在复述。清统治者则认为“祀典礼莫大于郊”,故依前明旧制,把祭天列为大祀,且居大祀之首。其典礼在宫廷生活中占有重要... 自《左传》提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多守为信条。直至明洪武初年,朱元璋勅谕神乐观时仍在复述。清统治者则认为“祀典礼莫大于郊”,故依前明旧制,把祭天列为大祀,且居大祀之首。其典礼在宫廷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祭天乐舞,也随着祭天典礼变动着、延续着。 祭天始于何时?宋人高承引《黄帝内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乐 中华传统文化 黄钟 郊祀歌 武舞 乐章 《周礼》 《左传》 《秦王破阵乐》 《诗经·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